铅字痕迹留在少年美文
“QUE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铅字痕迹留在少年美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铅字痕迹留在少年美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铅字痕迹留在少年美文
铅字痕迹留在少年美文
不懂时间的方向,让少年时光转眼即逝。
不懂时间的追求,让少年理想之火活活被浇灭。
不懂时间的沧桑,那些年用铅笔写下的少年时光慢慢淡去了最初的痕迹。
梦想了好多年,想带着铅笔写的字把我人生理想铺得满满的。写下了却诸不知那些理想都会被时间淡忘。我把那些浅痕临摹,才发现即使能够再现当年的恢弘大志,但是再也无法回到过去时光了。看着自己临摹出来的铅字,从前的弯弯扭扭已经恢复不了那个样子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排排整齐地现代体。翻开那些少年时光写的铅字,铅灰抹去了那些光洁的书页,如今再用手掌一擦,掌心还有铅灰的痕迹,正高兴,以为是回到了过去,却发现那是那天不小心没洗掉的炭黑。好伤心,记忆可以被复制,而过去却不可以再重来。收起那些书,足足叹息了十几分钟,最后全身无力疲软在地板上了,任思绪飘过太平洋上空,再往过去才发现我已经忘记了全部应该记住的。眼睛睥睨了一下墙壁上的石英钟,指针一直在顺时针地转着,一秒、两秒、三秒.....
少年的那个季节,铅笔踮起脚尖看望我们,慢慢走近我的生活。那个时候的穷生活,使我深深地热爱着铅笔,用它写字,用它画画,用它“记账”(指小伙伴的几毛钱的债)......几乎代替了几乎的生活。回想那时拮据的日子,铅笔还有两三厘米长的那会儿,手不能握住于是就找来文竹,把有节的部分磨掉(用刀刻下一个圆环,然后压着刀在那圆环上滚转。因为竹子空心,很容易爆裂,所以得很小心,力也要控制得很好),接着就把那半截子铅笔套在圆孔上。若是有些艺术感的人,还可以在竹子上刻下一些字,例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
影随风动,年龄随着时间而走。我独自一个人走在时光的`隧道口,走着,瞧着,走到尽头才发现那是一块时光的隔板。那块板死死地把我挡在回我少年的路上,无可奈何,逝去的少年时光留下的只是记忆的影子,打开那段尘缘记忆,虽然布满铅灰,但是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老屋的墙角还遗留我当年掷下的铅笔头子。俯下身子,轻轻拭去那一层厚厚的泥土,“中华牌”这三个字还是依然那么清明,那金色还闪着金光。一摸到那节笔头子,我想到了母亲的钱袋,那是装着一毛、两毛、五毛的袋子,那个手工缝制的黑袋子。还记得那个时候铅笔一写完就找母亲要零钱。只要是说读书要买铅笔的钱她绝对不会不给,正因为这样,我胆子大了,好几次骗母亲说要买铅笔。头两次她信了我,可是我的嘴抵挡不住零食的诱惑,没钱了自然找母亲要了,后来母亲就发现了我的劣迹,于是就早早准备买好一捆铅笔了,害得我的嘴巴痒得不得了。
那些年,那些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当年我是握着铅笔过来的,一路是铅笔的伴随。忘不了的记忆,少不了的铅笔印象,不能忘却的少年铅字。
篇2:铅字的美文
有关铅字的美文
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着我撰写的商业软文,满纸空洞、矫揉的文字。我坐在沙发上注视着那张报纸,竟然鄙视起现在的自己。我突然觉得曾经那个瘦瘦的梦幻少年被现在的酒肉脂肪埋葬了。我的脑海里也浮现起许多年前的一份报纸,那黑色的铅字带着淡香飘然而来。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十三四岁,在故乡鲁湾上初中。那所学校格外简陋,没有餐厅,没有图书馆,竟然也没有篮球场。学生们除了学习、吃饭、睡觉之外便是在操场上跑步、打乒乓球。我那时候是个身材瘦弱、腼腆内向的少年。我唯一的爱好就是在日记本上胡涂乱抹,写点残诗杂文什么的。我只是觉得跑步、打兵乓球是身体的运动,而写东西是心灵的运动,两者都是乐事。那时候我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作家,让自己写的文字变成报纸和书籍的铅字传遍大江南北,于是我总是在我的日记本上反反复复写“鲁迅”“巴金”“老舍”“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等我所知道的几位大作家的名字。现在想起来,觉得十分好笑,笑过之后就惘然若失。
当时除了课本与汉语词典之外,我几乎没有课外读物。偶然语文老师会带来一本薄薄的《中学生阅读》让同学们看,像是一块鲜肉抛到了饥饿的狼群里。我根本抢不到手。那时候我的作家梦十分强烈,常常伏在课桌上苦思冥想如何成为一名作家。那时候我觉得假如想成为一名作家,就必须多看书识字,这样才能洋洋洒洒写出文章来。于是,我将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背诵得滚瓜烂熟,熟记每段文字,可是觉得这些内容还远远不够。我盯上了桌子上的那本厚厚的汉语词典,翻了翻一共一千七百多页。我决定要熟记词典,还简单制定了一套计划。每天熟记十五页,一年下去可以将这本汉语词典熟记三遍。吃饭的时候我啃着馒头翻阅词典,一只手在作业本上写写画画;晚自习结束之后教室熄灯,我将词典带到宿舍去,趁着门灯朦胧的光线看着密密麻麻的汉字;周末的时候我将汉语词典带回家,抽空就看几眼。一年下去,那本汉语词典已经破损得面目全非。很多陌生而美丽的汉字与词语装进我的头脑,让我觉得自己离作家梦更近了一步。
假如我们拥有梦想,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大声说出来。当同学们问我为什么这么刻苦地熟记课文与词典的时候,我总是大声对他们说:“我想长大后当一名作家。”有的同学听后哈哈大笑,以为我是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有的同学听后瞠目结舌,似乎不相信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为了梦想会变得这么激进张扬;有的同学听后尽管知道我是在做白日梦,却会给我几句善意的鼓励。
有一次我花费很长时间写了一篇作文。现在我还记得它的名字叫《我的三个梦》,至于里面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那天我突发狂想,想把这篇东西变成铅字,于是我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把它誊写到稿纸上,装进信封。我又从语文老师那里借阅一份报纸,在报脚处寻找到报社的地址,将地址写在信封上,并注明投稿字样。周末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怀揣着那封投稿信,蹬车近一个小时来到镇上的邮局,将那封信小心翼翼地塞进邮箱之后,一边在林荫大道上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一边幻想着傍晚的时候邮递员会将那封信从邮箱里取出来装进邮车带到城市里去。邮递员会将这封信递交给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老编辑。老编辑认认真真地审阅着它,嘴角不禁漾起一丝微笑。
我一次次鼓起勇气向语文老师借阅报纸,可是从头读到尾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那篇东西。失望的时候想起自己想象中的那个老编辑的微笑,便觉得眼前还有希望。两个月过去了,在我将要绝望的'时候那篇投稿信发生了转机。
我记得十分清楚,那天是星期四,上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刚踏上讲台,莫名其妙地将亮堂堂的目光投向我。他手里晃动着一张报纸,似乎要向大家郑重宣布什么。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仰脸望着他。他清了清嗓子,告诉大家说我的一篇作文在今天的日报上发表了。同学们的目光像一盏盏灯光似的聚集到我身上,纷纷议论着,接下来响起了一阵掌声。我故作镇静,想到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就欣喜若狂。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将那篇东西念给大家,念完后在黑板上写下四组生僻的词语,问大家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都面面相觑,没人回答。老师坦然地说他上课前查了一下汉语词典才明白,说着走到我面前。他双手摩挲着我那本破旧不堪的汉语词典说:“各位同学,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希望大家热爱我们的汉语,多记,多写,也要多问……”至今我经常想起那天语文老师摩挲着汉语词典的情景。我也深深思考过我们的汉语需要什么,我能为我们的汉语做些什么。
不久报社给我邮寄来了十六元的稿费,仅够买一条裤子,不过带来的喜悦却终生难忘。这种喜悦是看到自己的梦想开出一朵小花儿的喜悦。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总觉得这次收获是最大的,没有一次带来的喜悦与快乐如此强烈,如此持久。
从那之后,语文老师对我刮目相看。他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藏书让我借读,于是《鲁迅文集》《家》《骆驼祥子》《复活》《老人与海》等名著走进了我的生活。我还对语文老师畅谈我的作家梦,还信誓旦旦地对他说我将来要写出一本比路遥《平凡的世界》还厚的书,写自己家乡、自己亲友与自己的故事。老师听后大跌眼镜。
很多年过去了,我向语文老师畅谈的梦想似乎也成了天方夜谭。现在我写的东西经常变成铅字,不过都是商业广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应酬多了起来,饭局酒场也多了,身体开始发胖,书橱上的书籍落满了尘埃。我曾经的梦想似乎被酒水冲到了阴沟里,曾经那个瘦瘦的梦幻少年也似乎被厚厚的脂肪埋葬。
我想人生也是一部大书,由印着密密麻麻铅字的书页组成。每一页铅字,都有一个梦想,都有一段记忆,都有一段故事,或包含着美好,或包含着无奈,或包含着辛酸。
篇3:留在心底的痕迹作文
当暖风吹走最后一丝余寒时,储蓄了一冬的冻雪逐渐开始融化了,汇成细流。最后铺满尘封一冬河水的冰面,暖阳下,亮晶晶耀眼地一片。接着怦怦地崩裂声,大块的碎冰开始拥挤着涌向下流,当最后一块浮冰也被欢快的河水带往下流之后,河岸又恢复了昔日的繁荣。洗衣服捶打的声音似乎如河面的清澈一般,一圈圈地漫散开来,起伏的嬉笑默契地为它做着伴奏。我知道,沉醉了一冬的村庄,已经睁开了它惺忪的睡眼。
也就是这几天,村庄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柳梢上不知道何时叽叽喳喳起来,像黑色的闪电一样窜上窜下的,欢快地不停呼喊:“燕子到,春来到”。这句俗语我至今仍记得真切。春天真的来了,燕子也来了。
奶奶开始谨慎了起来。一看见我们这群猴孩在门前乱窜,就用拐杖招呼着我们到别处去玩。谁要是习惯性地把大门给带上了,她就急了,马上驻着拐杖走将门又推得大开,嘴里总是低声嘀咕着:“现在的年轻人啊,真不懂规矩!燕子在门前叫,怎能将门关上呢?”
燕子真的飞进了我家,不知是不是它们感受到了奶奶的欢迎。而且立刻就忙碌了起来,一只衔泥,一只衔草,一进一出,起早贪黑。我觉得它们很恩爱,不像村里的小夫妻总是吵个不停。但对于它们千幸万苦出来的结果,我想了心里就痒痒。一个上大下小,状似漏斗,上面有一层叠着一层的小疙瘩,紧贴在墙上,就像墙上长出的一个肿瘤。看着总觉得心里不舒服。总想着找个机会,一竹竿给捅掉,就舒服了!
奶奶的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拦着我指着鼻子警告我,燕子是像吉祥鸟,捅了它的窝,主人家的房子也会垮掉。我信以为真了,从那以后就怯了。
后来,我们伴伙之间开始流行一种游戏:比谁家的燕子窝多。我家总是完胜。我作为我家唯一参赛者以及获奖代表,故意将头昂得高高地,在同伙面前走来走去,觉得光环就浮在头顶上,我至今还记得自己那个如同一只满脸溢着笑容来回摇摆的鸭子的滑稽样子。
在窝筑完了以后,不记得哪个清晨一觉睡来。燕子窝里变得热闹起来。三个粉红色的小头上下窜动着,三个大张着的嫩黄的小嘴“叽叽”地叫个不停。我高兴极了,整天仰头盯着那几个小脑袋傻乐呵!而燕子们也从这时起忙碌了起来。飞进飞出,轮流喂养它们的孩子。那个张小嘴却像是越张越大,越叫越烈,像是永远吃不饱。黑色的略影不停地从我的头上闪过,我仿若看见了它们额前粘挂着的汗珠。
一天,我突然听到几声异常尖锐的叫声,撕心裂肺的。我急忙冲到堂前,一只小燕子在地上挣扎着,淡黄的绒毛还未能裹满全身,刚睁开的小眼睛似乎充满着恐惧,总是怯怯的。我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叫声一声声地揪得我的心发痛,地上一定很凉吧!我蹬了下来,将它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它软软微微地颤动。弄得掌心有着儿痒,它似乎在发抖。突然,房梁上传来“喳喳”的声音,我还未来得及抬头看,一道黑色的闪光新闪到了眼前,钻心的痛,眼泪瞬间就满了眼眶。
“没事地,我已经把它放回去了”睡觉前妈妈抚养我的手安慰道。
但那一夜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到好晚。后来做了一个梦,燕子父母带着它们的孩子离开了我家,因为我。我在后面追,一个趔趄就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但庆幸的是第二天起来,它们还在。妈妈说:“燕子是家鸟,通人性。我到现在还深信不疑。
如今,我家早已换成了楼房,当村子里最后一座平房被推倒时,整个村子似乎也倾刻消了它们的踪迹,新房里被刷得粉白的墙上,心似乎也空荡了起来。
上次回到老家搬柴火。无意间抬头,又看到了那些泥漏斗。地面有些潮湿,有点儿冷。盯着那些熟悉的燕子窝,移不开目光,不知到那早已空落落多时漏斗里是否还残存了几缕当初的温暖?
没看到燕子已有好多年了,每每只能从记忆里搜寻,搜寻那被珍藏在心里的痕迹。
如今的春天,我早已没了期盼。
篇4:总要留点痕迹美文
总要留点痕迹美文
如今,已84岁高龄的著名演员游本昌还在演戏,不仅如此,这个老顽童还成了万众瞩目的网红!早在三十多年前,他就成功地在电视剧里塑造了济公形象,一时间,“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题歌,响遍大街小巷。记者问他:您老早就功成名就,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不在家享享清福,含饴弄孙,干吗那么辛苦?老爷子幽默地说:“人到这个世上来,總要留点痕迹。”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诚如游老先生所言,人活这一辈子,总该多少要给历史“留点痕迹”,以证明你曾经来过,也给后人留点印记,留点念想。游本昌留下的痕迹,就是他精心塑造的一百来个艺术形象,那个疯疯癫癫的济公,尤其形神兼备,深入人心,令人难以忘怀。
痕迹有深有浅。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贡献越大,留下的痕迹就越深;成就越卓越,留下的痕迹就越显赫。反之,做事越少,贡献越小,留下的.痕迹就越浅。
回顾历史,老子留下《道德经》,智慧闪耀千古;孔子留下《论语》,开启儒家文化先河。李冰父子留下的都江堰,至今还在造福天府之国;工匠李春留下的赵州桥,成为建桥史上的古老化石;蔡伦留下的造纸术,成为撬动现代文明的巨大杠杆;李时珍留下的《本草纲目》,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痛苦。钱学森、邓稼先们留下的“两弹一星”,王选留下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屠呦呦团队留下的青蒿素……都造福了世人,创造了奇迹,改写了历史,因而,他们千古留名,令人高山仰止。
痕迹有好有坏。
人留下好的痕迹,有益于国家、民族,可推进社会文明与历史进步,多多益善,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会记下浓重笔墨。反之,若留下坏的痕迹,危害社会,祸乱国家,荼毒民众,阻挡历史前进,也会被人唾骂千古,遗臭万年。
对普通人来说,能力有限,留下的痕迹也是轻描淡写,但是只要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存好心,努力工作学习,尽力而为就行。万万不要因为想留痕迹而做出格的事。前不久,有位陈姓游客,每到一处,就想做记号留点痕迹,在北京房山怪石山景区13处景观石用红漆留下显著“痕迹”,结果受到有关方面严厉处罚。
因而,咱这些升斗小民固然也应有点人过留名的想法,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能给后人留下点好的“痕迹”自然最好,留不下也不必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只要诚诚恳恳地干过了,认认真真地活过了,生命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无论如何不要给社会留下垃圾污秽,留下负面的东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玄德这句千古名言值得我们人人记取。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东坡此诗,似也与“痕迹”有关,且颇具禅意,值得玩味。
篇5:流水的痕迹美文
流水的痕迹美文
我们是水,一滴流动的水,细小但却存在。
生活的过程,也就是流动的轨迹。茫茫人海,我们都是流动的水,浩瀚汪洋里一点不起眼的水滴,整个海洋,就是社会。不停的流动,不停地更新,呼天盖地地咆哮过来,众人的气息,就是海浪的呼啸。
人生的轨迹,少有能够永远如新地穿过岁月的河流,往往是岁月流过,情爱也在其中流逝。人生如水,需要不停地流动,生命,在于运动。成长的历程,宛如一点水滴,在缓缓流动。
流水,也有干涸的一天,生命,也不外乎。日幕苍山,水滴慢慢蒸发,渐渐听见死神急促的呼吸声。
每天,我们都在流动。你流过来,我流过去,在人生红灯面前立足、交流,没有多余的.停住,然后在绿灯亮起之后分手告别。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去村路口的小溪看清澈的溪水流动。溪水清澈得可以见底,其中还有一些欢乐得的小鱼,无忧无虑地游走。那时候,在小溪边,一蹲就是一个下午,因为溪水是在太美了,看着溪水漫过水草,悠悠走过,觉得很舒服。
这些水从哪里来,将要流到哪里去?实在太小了,小到分不清善恶,于是行匆匆回家问大人。大人告诉我,那些水从天上来,将要流到海里去,人生也是一样,从天上来,最终回归大海。看见我还是不懂,大人就拿出唐诗三百首,指着其中的字教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此,我就开始了人生的古典诗词启蒙。
流水漫过的地方,留下一片洁净,流水的痕迹,总是很轻柔、很和谐,不像江北的风寒,那样冷酷无情,所到之处,一片冰封,也不像关外的万里狂沙,狂放不羁,暴戾十足。流水,总是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所到之处,连微小的哗然都没有。
人,活着就是流水,在一个地方静静地流动着,没有人去关注你,也没有人去留意你,直到最后你最后被阳光蒸发,悄无声息。流水有情,落花无意,花自飘零水自流,到了曲终人散,流过的痕迹,却再也无处可寻。
前些天,跟一位朋友闲聊。朋友出来已经多年了,却已经走了很多地方。在他自己看来,人生就像一滴流动的水,只能随着社会这个江河不停地流转。流转,也只是为了生计。人在江河,何能不随波逐流呢?
缠绵细致的情势,壮怀慷慨的豪情……流动的季节,流动的地域,每次都有不同。前面就有美丽的风景,但是你流转的身影,却没有时间去欣赏。
也许等到一天,当我们流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抬眼看见了熟悉的身影,打了招呼:嗨,你好!然后就擦肩而去,流下一道道浅淡的痕迹。
流水的痕迹,无从追寻,只能在回首的那一刻,轻轻感叹:这条道路,我也走过!
【铅字痕迹留在少年美文】相关文章:
1.总要留点痕迹美文
3.薄色少年美文
4.痕迹 作文
5.痕迹作文
7.痕迹优秀作文
8.痕迹700字作文
9.痕迹的近义词
10.季节的痕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