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爷爷和小树是几年级的课文

爷爷和小树是几年级的课文

2022-06-08 08:20: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晓雪M18a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爷爷和小树是几年级的课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爷爷和小树是几年级的课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爷爷和小树是几年级的课文

篇1:爷爷和小树是几年级的课文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暖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认真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第二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盛,爷爷悠闲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第三段赞扬爷爷和小树真好。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能认识笔画“竖弯”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揭题激趣

1.听歌曲《爱护小树苗》。

2.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爱护树木吗?平时,你们做过哪些爱护树木的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位老爷爷和一棵小树之间的故事。

4.板书课题:5 爷爷和小树,学生跟师书空;齐读课题。认识生字“爷”,读准翘舌音“树”。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遍。

2.认识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师讲解: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会空两个格,本课有三个地方空了两个格,也就是说这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

(2)师领学生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标上序号:如,在“我家门口”前标上“ 1”,“冬天到了”前面标上“2”,“夏天到了”前面标上“3”。这样,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就一目了然了。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验自然段是否标正确了,同时正音。

3.识记生字。

(1)再读课文:把要求认读的生字圈出来,再拼读两遍。

(2)认读生字

①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

强调:生字中“穿”(翘舌音)、“冷”(后鼻音)、“伞”(平舌音)需读正确。“暖和”的“和”读“huo”,不要读成“hé”。

②去掉拼音认读。

③复习学过的偏旁:三点水(氵)、提手旁(扌)、火字旁(火)、日字旁(日)、足字旁口字旁(口)、言字旁(讠)、单立人(亻)、走之(辶)、竖心旁(忄)、方框(囗)、禾字旁(禾)、雨字头(雨)、月字旁(月)、木字旁(木)、草字头(艹)、绞丝旁(纟)、广字旁(广)、穴宝盖(穴)

④这些生字中哪些有我们学过的偏旁,请你找一找。(木字旁、绞丝旁、穴宝盖、日字旁)

(3)识记生字

①学习新偏旁:立刀(刂)、两点水(冫)、人字头(人)、四点(灬)

找出带这四个新偏旁的生字认读,并说说识记方法。

②识记其它生字。

本课生字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换偏旁可以记住字形,如,爸—爷、课—棵。有的用事物的样子就可以记住字形,如,伞。还可以用看图猜字的方法记“棵”字(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

4.巩固生字。

(1)口头说出意思相反的词:冷—热、开—关。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开火车认读巩固生字。交流:

(3)生字组词巩固。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新笔画:竖弯。

①说说笔画的名称。

②说说含有这一笔画的字。

③书写笔画。

2.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不、开、四、五。认读、组词。

(2)念笔画、笔顺。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4)示范写,边写边指导。

重点提示:

不:要注意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起笔。

开:第三笔是“竖撇”。

四: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第四笔“竖弯”是本课要认识的新笔画,写的时候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

五:第二笔是“竖”,行笔略向左斜。

(5)描红。(教师要提示学生按笔顺书写)

(6)学生练习书写。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自由读读课文,简单说说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二、朗读感悟

1.读悟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交流:你由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3)怎样读好这句话?引导学生读。

(4)拓展延伸:我家门口有             。

2.读悟第二自然段。

(1)过渡: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树叶。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说说爷爷在做什么?

(3)朗读课文,理解“暖和的衣裳”。

①自读第二自然段,数数有几句话?用手势回答。

②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提问:“暖和的衣裳”指什么,起什么作用?(“暖和的衣裳”是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是用来防止小树受冻的。)

③看图,提问:爷爷怎样穿上暖和的衣裳的?为什么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④冬天到了,天冷了,我们穿上了什么样的衣服?这么冷的天,小树也冷呀!正在小树冷的时候,爷爷穿上了怎样的衣裳?

填空: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     )的衣裳。

怎样读好这句话?(小树后面停顿一下,)

⑤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还冷吗?自读第二句话,重点读好“不冷了”。

(4)拓展想象:

①天气冷了,爷爷及时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感到特别温暖。如果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写什么?

②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或听说过其他让小树温暖过冬的方法?(如,塑料保暖衣、草绳、刷白灰[保护树皮不冻坏,还能预防病虫害]等。)

(5)指导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体会怎样读好“暖和”、“不冷”等词语。朗读课文时,要表达出人对树关心的温馨之情。)

3.读悟第三自然段。

(1)过渡:冬去春来,转眼夏天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数数有几句话?用手势回答。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说说小树长得怎么样?小树为什么能长得那么好?爷爷在做什么?

(3)夏天到了,天气热了。爷爷也很热,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撑开绿伞。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4)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提问:“绿色的小伞”指什么,起什么作用?(“绿色的小伞”是指枝叶茂密的树冠,可以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

(5)有了小树撑开的绿伞,爷爷在树下乘凉,还热吗?自读第二句话,重点读好“不热了”。

(6)拓展:

①小树不仅能撑开绿伞让爷爷乘凉,它对我们的帮助可大了。师:小树能帮我们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②小树的功劳这么大,你想夸夸小树吗?你打算以后怎做?(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7)指导朗读,并背诵第三自然段。(朗读课文时,要表达出树对人关心的温馨之情。)

4.总结。

(1)让学生再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再读课文,说说想到了什么?(如,如果冬天老爷爷不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会冻死,夏天老爷爷也就不能在树下乘凉了;小树给爷爷挡太阳是在报答老爷爷……)

(2)通过观察插图和朗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3)师: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

三、拓展积累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左边的例子把短语补充完整。先同桌或小组练说,再全班交流。

参考答案如下:

暖和的棉衣  暖和的手套  暖和的被窝

绿色的森林  绿色的田野  绿色的草地

漂亮的娃娃  漂亮的眼睛  漂亮的房子

雪白的羽毛  雪白的墙壁  雪白的床单

2.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篇2:课文 5 爷爷和小树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画出本课要认的生字,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教师以抽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本课的生字中“穿”(翘舌音)、“冷”(后鼻音)、“伞”(平舌音)需读正确。“暖和”的“和”读“huo”,不要读成“hé”。

(2)学习新偏旁之前,可先复习“、日、纟、”四个偏旁,然后让学生到生字条里找找八个偏旁分别在哪些字里。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怎么记住的,以引导交流课外识字途径和识字方法。本课生字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换偏旁可以记住字形,如,爸—爷、课—棵。有的用事物的样子就可以记住字形,如,伞。还可以用看图猜字的方法记“棵”字(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

(3)识字的巩固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做游戏。部分学生手持偏旁卡片,部分学生手持生字的部件卡片,做“找朋友”游戏,组成本课的生字。

②口头说出意思相反的词:冷—热、开—关。

2写字。

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读读要写的四个字,再说说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不:要注意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起笔。

开:第三笔是“竖撇”。

四: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第四笔“竖弯”是本课要认识的新笔画,写的时候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

五:第二笔是“竖”,行笔略向左斜。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理解文中“暖和的衣裳”是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是用来防止小树受冻的。“绿色的小伞”是指枝叶茂密的树冠,可以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

2让学生再看插图(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再读课文,说说想到了什么。如,如果冬天老爷爷不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会冻死,夏天老爷爷也就不能在树下乘凉了;小树给爷爷挡太阳是在报答老爷爷……通过观察插图和朗读课文,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3本课出现了自然段的形式,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格式上让学生感知自然段。为便于阅读,可建议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如,在“我家门口”前标上“1”,“冬天到了”前面标上“2”,“夏天到了”前面标上“3”。这样,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就一目了然了。

4课文是用孩子的口吻写的,学生朗读起来不会感到困难,可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体会怎样读好“暖和”、“不冷”等词语。朗读课文时,要表达出人和树互相关心的温馨之情。

(三)课后练习

课后“读读说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的练习。可让学生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左边的例子把短语补充完整。既要积累词语,又要恰当运用。可先同桌或四人小组练说,再全班交流。

参考答案如下:

暖和的棉衣暖和的手套暖和的被窝

绿色的森林绿色的田野绿色的草地

漂亮的娃娃漂亮的眼睛漂亮的房子

雪白的羽毛雪白的墙壁雪白的床单

(四)实践活动

冬天快到了,为小树穿上棉衣。在南方地区,也可为小树浇水、除虫。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一)激疑导入

出示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出示课件,画面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树叶。

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

2课件画面:课文第一幅插图。

说说爷爷在做什么。结合说话朗读课文,理解“暖和的衣裳”。

3课件画面:夏天到了,小树长得很茂盛。

4课件画面:课文第二幅插图。

你想夸夸小树吗?

5讨论:小树为什么能长得那么好?

(四)扩展活动,宣传环保

1课件出示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

2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的资料。使学生明白: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

(五)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六)用游戏法巩固本课生字

篇3:《爷爷和小树》课文解读

《爷爷和小树》课文解读

前几天,偶尔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清清的小河边,住着一只小鸡和小鸭,它们是一对好伙伴。早上,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暖暖地照着小河,照着绿草。小鸡小鸭都想去河对岸的草地上捉虫吃,可是,小鸡不会游泳,小鸭的嘴巴扁扁的捉起虫来很费劲。怎么办呢?

这个小故事使第一次接触一年级小学生的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社会环境的侵蚀,已使我们的孩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今的孩子大都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团结友善虽然一直在宣传,实际上却在慢慢退化。于是,带着预谋我和这个故事走进了课文《爷爷和小树》,真正体验到了语文新课程的精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设计一:合作学习,感受快乐】

文本的魅力来自于学生的朗读,于是我在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两次朗读:

1、第一次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对于跨过拼音关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要求要适可而止,所以我只让他们会读课文,至于怎么读,那就由他们各显神通了。教师这时,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他们的朗读情况。结果,我发现学生的表现比平时积极许多,从他们的表情里,我看到了他们愉快的心情。接下来,我让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了充分的展示。各小组进行了朗读挑战赛(比赛要求也只是读正确、通顺)。然后从学生的自我评价中,师生达成一致,评出了两个优胜小组。(当然,对于其他小组的鼓励千万不能忽视。)两个优胜小组的学生,由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自豪了。我趁机提了一问:为什么你们读得那么好?你们读的方法能让大家学学吗?

生:开始,我们自己管自己读,碰到不认识的就读拼音

生:后来我们相互读,有错,及时改

生:我们都很努力,很用心

生:他不会读,我教他的

师:真不错,小朋友会互相帮助了,难怪读得那么棒!

2、第二次

在总结第一次的经验后,我让他们再一次朗读了课文,感受了能读、会读的喜悦,让学生明白了,在同学的帮助下,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收获。

【设计二:理解感悟,寻找快乐】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教学时,为适合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两步:

1、寻找小树的快乐

首先,向他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北风呼呼,一棵落叶的小树,愁眉苦脸的(配合音乐,录音: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到了,)

师:小树怎么了?

生:冬天来了,小树要冻死了。

师:哎呀,那我们赶快帮帮小树呀!

生:我会给小树穿上棉袄。

生:我把小树带回家

生:我给小树吹空调

师:大家真好,都知道爱护小树,不过,你们不用担心,瞧

画面展示:仍旧是那棵小树,加上了爷爷和暖和的衣裳,再加上一张笑脸。画面一出现,学生也开心了,私下里议论纷纷:这下可好了!

师:小树怎么笑了?

生: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师:是呀,爷爷和大家一样,也爱护小树,在爷爷的帮助下,小树是多么快乐呀!

理解了这段文字后,再听学生的朗读,我听到了爷爷的爱心,小树的开心,同学们的善心。

2、寻找爷爷的快乐

画面展示:爷爷坐在院子里,摇着蒲扇,小树走过来,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悠闲地喝着茶。

师;这棵小树怎么长这么好?

生:因为夏天到了。

生:因为爷爷帮助了它。

师:夏天到了,小树还需要爷爷帮忙吗?

生:不,现在小树帮爷爷了

师:对呀,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理解了这一句后,学生的再次朗读,我感受到了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和亲密。这时,我及时进行了补充:爷爷爱护小树,小树还知道回报爷爷呢!如果我们也和爷爷一样,我们也会得到回报的。

【设计三:走进生活,体验快乐】

有了感受和方法,只是帮学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当然,我们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焦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能否感染学生,在于学会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1、引入故事《小鸭和小鸡》

师:小鸭和小鸡为什么都能吃到肥肥的虫子?

紧接着,学生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他们从桥上走过去的,但后来一想,不对,小鸭的嘴巴扁扁的,过了河,也吃不到虫子;有的说他们造了一条船,后来又有人反对说,不对,不对,他们那么小,怎么能造船呢?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我不忍心也不愿意打扰他们。后来,讨论的焦点终于回到了主题:小鸭背着小鸡过河,小鸡帮小鸭啄虫子。这时,我可不能袖手旁观了,对于学生的结论及时作了评价,并进行了延伸:对,他们和《爷爷和小树》一样,由于互相帮助,彼此都找到了快乐。你在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像小鸡和小鸭一样的事?这一问,学生中又炸开了锅:昨天,他没橡皮,XX借他的;我上次摔倒,大哥哥扶我起来的,还叫我不要哭出人意料的是,学生居然说帮人最多的是老师,什么帮他们吃药 、蒸饭、买菜甚至有些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而对学生的影响会这么大。

最后,我来了个总结:我的帮助得到了你们的称赞,我真高兴!同样,你的帮助也会得到别人的感谢,你也会得到快乐的。

2、判断是非,学会帮助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非能力是比较差的,特别是如今大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对他们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挖掘人文性的本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下面的同学谁做得对,你认为对的打√,不对的打×。

⑴ 小明作业做不出,我把自己的作业给他抄。 ( )

⑵ 东东生病了,玲玲替他值日。 ( )

⑶ 玲玲不会跳绳,东东每天放学教她。 ( )

⑷ 双休日,我给妹妹讲故事。 ( )

⑸ 洋洋不小心摔倒了,明明乐得哈哈大笑。 ( )

⑹ 放学了,康康的妈妈没来接他,丁丁就陪他一起回家。 ( )

这些小事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也引导了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渐渐的,打小报告的少了,哭闹的也少了,同学之间和谐了很多。而我呢,负担减轻了许多。

另外,课后,还可以安排一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游戏活动,如两人三条腿、警察送小朋友等等,同时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

对于这样的感染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这也仅仅是新课程语文学科人文性体现的一个小小的圆点,还有更多的圆点等待我们去挖掘。

篇4:课文《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

课文《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

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自由说(2)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5、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2)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1)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A、“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B、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A、理解“绿色的小树”B、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篇5:爷爷和小树课文教案设计

爷爷和小树课文精品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一课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课文通过“穿上暖和衣裳”、“撑开绿色小伞”传达出人与树之间那种亲密、和谐、温馨关系,从“不冷”、“不热”一对意义相反的词也能体会到这一点。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二)心育目标

1、指导学生亲切、高兴地读课文,训练有感情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2、让学生在学文、在朗读中感受到爷爷对树木的爱护以及树木对爷爷的报答,体会到“给我一片温暖,还你一片阳光”,懂得要爱护花草树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态心理。

(三)心育策略

以多种形式加强朗读,读出亲切、读出喜悦,从读中体会人与树之间那种和谐、亲密关系。

借助课件、开展表演活动、收集资料实践活动等对课文进行扩展,宣传环保。

(四)实施例谈:

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引导看图,说说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情,加强情感渲染,激发朗读兴趣。

指导学生朗读时,主要利用课文录音、老师恰当的示范、指导、学生示范、学生领读等形式进行,读“暖和的”“绿色的”时,读出“高兴”之情,读“不冷”“不热”两个词,读出“亲切、高兴”之情。

借助课件激发情感。如:出示课件1:我家门前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树叶。问: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呢?你心里怎么想?在出示课件2:课文第一幅插图。问:爷爷在做什么?小树怎样了?然后出示课件3:夏天到了,小树长得很茂盛。/article/

问:看到这这茂盛的小树,你想说什么?最后出示课件四: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的画面。对学生说:我们都来当小医生,给小树来治病,看谁是治病高手。当学生说出相应的'“治疗对策”后,出示动画课件,如:树缺乏营养,我给它施肥。课件出示:施肥后,树笑了,结果了。学生会更高兴。治疗干旱、长虫、有人伤害等“病”也可借课件展示。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体会保护树木带来的愉悦,懂得应该保护树木,使其茁壮成长。

学习课文后,问学生:冬天,爷爷为小树穿上暖和衣裳,夏天,小树为爷爷撑开绿伞,那春天、秋天小树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出爷爷对小树的爱护,如: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等,以及表演出小树对爷爷的感激,如:点头、送果子等等,体会到人与树之间关系的亲密、和谐,达到“给我一片温暖,送你一片阳光”的境界。

课前让学生收集“树木为人类做贡献”以及“人类破坏树木或保护树木”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明白: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与实施

让学生说说:你以前怎样对待树木的?你以后会怎样对待树木等其它植物呢?最后出示几幅花草树木被破坏的不堪场景图,激发学生的惋惜、愤慨;再出示一些优美的风景图,让学生在啧啧称赞之余说说内心感受,使学生体会到:花草树木永远会给大地锦上添花,破坏花草树木可耻,要及时制止,要做花草树木的“守护星”。

【爷爷和小树是几年级的课文】相关文章:

1.爷爷和小树课文学习教案

2.《爷爷和小树》教案

3.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4.爷爷和小树反思案例

5.《爷爷和小树》教学方案

6.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优秀篇

7.《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3

8.《爷爷和小树》优秀教学设计

9.《爷爷和小树》的优质评课稿

10.樱花和小树初一作文

下载word文档
《爷爷和小树是几年级的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