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名著知识点
“无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红楼梦》名著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红楼梦》名著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红楼梦》名著知识点
《红楼梦》名著知识点归纳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 “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 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主要事件:
1、王凤姐弄权 铁槛寺;
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4、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 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 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练习: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 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 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
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 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6、《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7、贾府的“四春”分别 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8、《红楼梦》中,有一个 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林黛玉。
9、请写出“金陵十二钗” 都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10、《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贾宝玉。
1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12、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13、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
1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姥。
15、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
②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16《红楼梦》中最长的一 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17、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
18、《红楼梦》第六十六 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莲。
19、《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20、“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2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22、《红楼梦》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描写的是(林黛玉)。
23、“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
24、“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2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诗。
篇2:经典名著《红楼梦》
经典名著《红楼梦》650字
书海茫茫,佳作无数。人们往往是在这茫茫书海中找寻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来给精神充饥。而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就是它——《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以既通俗晓畅,又委婉细腻的笔调描写了一个以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宝玉与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发生在官僚大富之家的种种故事,读来引人入胜。
自从我读了这本书,我的喜怒哀乐便于书中的人物紧紧联系到了一起:看到元春为妃,迎春出嫁,我不禁喜形于色;看到迎春受苦,晴雯被撵我不禁满腔怒火,要为他们鸣不平;看到存周被贬,文起入狱,我为他们的家族兴哀悲哀;当我看到贾政复官,勋爵又延,我又感到一丝欣慰。每当我读起这本书,我就仿佛身临其境,我总是感觉自己像是书中的'一个人物,同他们一起欢笑,一同伤悲。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红楼梦》中的悲惨结局。黛玉.宝钗.湘云.晴雯等等,这些聪慧灵秀的妙龄少女,没有一个逃过红销香断.花落春残的结局:金钗投井,晴雯天折,司棋自尽,元妃薨逝,黛玉殉情,迎春惨死,探春远嫁,鸳鸯悬梁,惜春出家,湘云守寡,妙玉遭劫曹雪芹将她们统统纳入“薄命司”,任由她们的眼泪从春流到秋,从冬流到夏。看到她们生活的悲惨,我也同她们一起流泪。我从没把她们当作书中的虚构人物,我总觉得她们就在我的生活中,故事就发生在我的眼前,我想,这应该就是《红楼梦》独特的魅力罢。
看到原本富贵至极的贾府竟沦落到捉襟见肘的地步,这是我明白了长辈打拼来的东西不能太迷恋,迷恋只会绊住我们自己奋勇向前的脚步,只有我靠自己的努力赢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财富。
文笔细腻通俗易懂又含义深刻,它就是我最喜爱的经典名著——《红楼梦》。
篇3:浅谈名著《红楼梦》
浅谈名著《红楼梦》
读了一半的红楼,还剩一半,着实引人入胜。
读红楼,喜欢贾府的富丽堂皇,喜欢里面动人的故事,喜欢里面的风流公子俏姑娘们,最喜欢的,还是看那——宝黛之争,不仅是为了争那“似傻如狂”的宝玉,而是这二人的比较。
红楼梦的六十多回中,写到宝玉的生辰。几拨人全与园中设宴,为其庆祝生辰,玩至高兴之处,就开始了行令。每人各抽一签,内面为词,依词做令。
宝钗就好巧的中了一枝以牡丹为底的签,“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花的雍容华贵,极衬宝钗的性子,附和了她的'端庄贞静。任是无情也动人,也是应了宝钗的不争,不争不抢,却也能艳冠群芳。
黛玉就不同了,清瘦娇弱,又是多愁善感的性子,得了芙蓉一签。“风露清愁——莫愁东风档自嗟”,出水芙蓉,娇弱清丽。这样的姑娘怕是最动人。书中的黛玉好似终日以泪为生活格调,惆怅,忧伤。“清愁”二字也最是巧妙。
这也是难为了作者,宝钗、黛玉的搭配适宜不说,其中麝月、袭人、李纨等的花儿,也着实和了这些人的性子。
前些日子,看了一篇文章,里边谈的美人之分,恰好就有二人。文中道宝钗宜做静美人,黛玉适做动美人。仔细想来也不错,淡雅恬适自然衬雍容华贵的仕女之景。出水芙蓉也必定是摇曳生姿,一颦一笑最能撩人心意。
在这为人品性一则。
宝钗待人温和,对下人也是宽厚有加,后来的人,有当她是笼络人心,也有当她秉性纯良。我则以为,她是不争,看空了些许东西,自然更平和,也更淡雅。
而黛玉呢?使使小性子,女儿家娇弱的性子尽显无疑,还带有小小的跋扈。她有时会因着自己的性子不爽而呵斥下人,有时也会孤芳自赏而做出“葬花”等行径。总之,是个惹人怜又惹人怨的深闺小姐模样。
心比天高的潇湘妃子,心性高,不如意的多了,自然多愁善感。左右逢源的蘅芜君,看空不争,带人亲和,自然招人亲近。单这一点而言,蘅芜君担了个“君”,而潇湘妃子,就只能是“妃子”了。
而这两人之间实则是没有胜负之分的,可历代以来,个人角度不同,就会有偏爱的一方。可以喜欢黛玉的风流袅娜,惹人怜惜,为她的小性子又好气又好笑。喜欢宝钗的素净雅致,端庄贞静,充当着“大好人”的形象。
我偏爱宝钗,因着她的看开。她从不主动与黛玉相比起,或者去争夺宝玉,她取的是一切顺其自然的态度。
水晶无梦,碎便碎了。而这红楼里的梦魇,也不过是一场虚空。
【《红楼梦》名著知识点】相关文章:
2.红楼梦名著练习题
3.名著作文红楼梦
10.红楼梦名著读后感参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