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黄山三奇
“三松無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日记:黄山三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日记:黄山三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日记:黄山三奇
日记:黄山三奇
安徽省的黄山是远近闻名的一座高山,今年暑假我终于登上一饱眼福,感受了它的三奇。所谓的三奇就是云、松、石的奇特与壮观!
云是云海。我坐上缆车来到半山腰,从车窗向外望去一片白茫茫的,仿佛自己已经漂浮在云彩中了,什么也看不清。心想:今天的天气看云海是没希望了。可是谁知当缆车走到山顶时慢慢见到了阳光,四周的山啊、树啊开始清晰可见,云海在风的助力下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越过这座山,跳到那座崖,好像准备开战似的。在没风的时候,又像仙女下凡一样,在云中腾云驾雾,借着阳光洒下片片金花瓣。
松是松林。当然最为出名的是迎客松,不过我看到的是远处的一座山峰,几乎都是松林。近些,这些松树高大挺拔,在陡峭的岩壁上矗立着,一层层的树杈像一只只绿色的手臂在迎接我们这些游客。再近些,每个枝杈上都有许许多多的“绿龙爪”,每一个“龙爪”上面又开出许多又细又尖的.“绿针头”,偶尔还会见到在“绿针头”的中间开出淡黄色的小花呢!在枝杈的下面,又会看到稀稀疏疏的松果,它们长的像一颗颗棕色的心,身上披了像鱼鳞一样的“盔甲”。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见到小松鼠在枝头上跳来跳去的摘松果呢!
石是怪石。我觉得最有特色的是飞来石和猴子观海了。飞来石也叫仙桃石,成水滴形。最顶端有一个心形的尖头,侧面有一条凹下的线,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石板,像个盘子里盛的桃子,传说这是孙悟空偷吃仙桃时掉下的。猴子观海也很有趣,在一座山峰顶上,有一个望着远处的猴子,它小头大肚,有一条长长的石头尾巴,一直望着云海后边的那个山峰,仿佛在思念亲人。
黄山的奇景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都可以去亲身体会,细细游赏!
篇2:黄山三奇的作文
黄山雄距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它以“三奇四绝”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1982年黄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经评选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后,黄山又相继被评选为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被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个文明景区之首.
黄山,古称黟山,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它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现划入黄山风景区的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
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有名可数的7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处纵览,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它威武雄壮的气概.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沧桑变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天下奇山的风骚.故而当之无愧地赢得“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语)的崇高赞誉.
篇3:黄山三奇的作文
安徽省的黄山是远近闻名的一座高山,今年暑假我终于登上一饱眼福,感受了它的三奇。所谓的三奇就是云、松、石的奇特与壮观!
云是云海。我坐上缆车来到半山腰,从车窗向外望去一片白茫茫的,仿佛自己已经漂浮在云彩中了,什么也看不清。心想:今天的天气看云海是没希望了。可是谁知当缆车走到山顶时慢慢见到了阳光,四周的山啊、树啊开始清晰可见,云海在风的助力下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越过这座山,跳到那座崖,好像准备开战似的。在没风的时候,又像仙女下凡一样,在云中腾云驾雾,借着阳光洒下片片金花瓣。
松是松林。当然最为出名的是迎客松,不过我看到的是远处的一座山峰,几乎都是松林。近些,这些松树高大挺拔,在陡峭的岩壁上矗立着,一层层的树杈像一只只绿色的手臂在迎接我们这些游客。再近些,每个枝杈上都有许许多多的“绿龙爪”,每一个“龙爪”上面又开出许多又细又尖的“绿针头”,偶尔还会见到在“绿针头”的中间开出淡黄色的小花呢!在枝杈的下面,又会看到稀稀疏疏的松果,它们长的像一颗颗棕色的心,身上披了像鱼鳞一样的“盔甲”。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见到小松鼠在枝头上跳来跳去的摘松果呢!
石是怪石。我觉得最有特色的是飞来石和猴子观海了。飞来石也叫仙桃石,成水滴形。最顶端有一个心形的尖头,侧面有一条凹下的线,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石板,像个盘子里盛的桃子,传说这是孙悟空偷吃仙桃时掉下的。猴子观海也很有趣,在一座山峰顶上,有一个望着远处的猴子,它小头大肚,有一条长长的石头尾巴,一直望着云海后边的那个山峰,仿佛在思念亲人。
黄山的奇景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都可以去亲身体会,细细游赏!
篇4:黄山奇石四年级日记
黄山奇石四年级日记
一大早,我们从云谷寺出发,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七点钟到达了北海。可惜天公不做美,撒下了大雾,白茫茫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黄山也躲进了莫测的云雾之中。我们过了仙人峰,很快到达了始信峰,这里以奇松而著称,连理松一根两干,一左一右,娇健多姿,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似的。而黑龙松则是根系发达,盘在地面上,如龙爪一般,形态十分奇特。
继续前行,峰回路转,绕过飞来石,很快就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猪八戒”、“猴子观桃”,“喜鹊登梅”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看看表,已是中午时分,我们沿着百步云梯继续前进,路渐渐陡削了。向导说,快接近黄山主峰了。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到了玉屏峰。玉屏峰上的玉屏楼,古称“文殊院”,左连天都峰,右接莲花峰,雄浑绵延,峰峦簇臃,气势恢弘。古时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美称,果然不同凡响。而它对面的天都峰,虽然只有海拔一八一0米,在三大主峰中排名最末,但却最险峻。有人说:“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但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爬上去的。我远远望去,果然是直上云霄,雄伟无比。十二点半,我们在玉屏楼吃过午饭,就踏上登天都峰的旅程。
篇5:黄山奇松
一、提问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山奇松》的第一课时,能不能告诉老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那能不能告诉老师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
我想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所提的这些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二、教学新课
1、教学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
自读第一段,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绝”是什么意思?“情有独钟”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那黄山奇松奇特在哪里?)
自读,读出奇松的潇洒、挺秀。
(2)小结:第一自然段写了黄山的“四绝”,特别突出了黄山奇松这个特点。
齐读,读出奇松的潇洒、挺秀。
2、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回答以下的问题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在哪儿?
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几种黄山的松树?它们的位置在哪儿?它们的姿态怎样?
(2)学生自学
(3)回答问题
A、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在玉屏楼。出示玉屏楼图片。(板书:玉屏楼观松)
简介徐霞客。
B、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黄山的“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它们在玉屏楼前的悬崖上。
a 谁能告诉我迎客送姿态怎样?(课文第二自然段3~5句)出示迎客松的图片和描写迎客松姿态的课文。
谁能告诉我“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各是什么意思呢?(“遒劲”写出了迎客松的力度,郁郁苍苍写出了迎客松的色彩。 在这里指谁饱经风霜?既然迎客松经历过很多的风风雨雨,说明它的年纪(很大),非常(古老)。
齐读这一句,要读出迎客松的古老苍劲之美。
迎客松不仅秀美,而且神奇,请大家读第四句话,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
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古朴苍健,姿态雄伟,如今,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这句话怎么理解?
齐读这句话。
b 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接到黄山上后,是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呢?(出示陪客松图片。)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陪客松?(出示描写陪客松句子)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总结:正因为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形象地写出了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请你们通过你们的朗读,读出陪客松的高大挺拔。
c在游客们饱览了美丽的黄山风光后,谁来向游客们告别呢?(出示送客松的图片)
请大家自读课文中描写送客松的句子,告诉我,你知道了什么?(送客松的姿态和送客松名字的由来)你能做一下送客松的姿态吗?
送客松跟游客们是多么的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齐读。
C、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上黄山最妙的观松处,观赏一下美丽而神奇的黄山奇松。(听录音)
3、学习课文第三段
刚才我们观赏了黄山最有名的三棵松树,其实,黄山还有很多美丽而神奇的松树呢!请大家自读第三小节,找出一个能概括所有黄山松姿态的词。(千姿百态)
你能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黄山松吗?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奇特的黄山松的装点。黄山才变得更加( ),更加( )。
请大家齐读这一小节,读出对黄山松的赞美之情。
欣赏各种黄山松树的图片。
三、课堂延伸
同学们,刚才我们观赏了这么多的黄山松树,你们觉得黄山松怎么样呢?请你们用画笔描绘出你们心中最美的松树,或者写出你喜欢的松树的样子和喜欢它的原因。
四、评比总结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黄山松树的图片和各种资料。
[黄山奇松]
【日记:黄山三奇】相关文章:
2.黄山奇松教案
3.黄山的奇作文
5.黄山奇松说课稿
6.黄山奇松作文
7.黄山奇石教案
8.黄山奇石课件
10.黄山奇石ppt课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