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人生的深味美文

人生的深味美文

2022-07-12 08:18: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要骗我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人生的深味美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人生的深味美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生的深味美文

篇1:人生的深味美文摘抄

人生的深味美文摘抄

醋米饭、海鲜、菜蔬,它们抱成团,即成了日本最得宠和平易的食物:寿司。

纪录片《寿司之神》,描述了一家“值得用一生去排队”的餐厅,铺面很小,只有十座,除了麦茶和热毛巾,只提供寿司。它位于东京银座地下一层,连洗手间也没有,但它两度被“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评为三星,这是全球餐厅的最高荣誉。

“不好吃,就不能端给客人。”87岁的小野二郎说。

他是店主和主厨,也是它的灵魂和标志。当他站在你的餐位前,全神贯注地捏一只寿司,然后捧给你时,你会油生一股庄严感,犹如坐在寺庙的蒲团上,甚至因崇敬和幸运感而有点紧张。因为老人身上那缕光阴的平静,因为他手上散发出的修行的光芒,因为眼前这个人,用了60年来做眼前这件事,而每一次,都是在重复的基础上诞生新作。

“这么简单的东西,味道怎会如此有深度?”食客们用幸福的语气问。

“每种食材都有最美味的理想时刻,要把握得恰到好处。”二郎说。在他的店里,为使章鱼口感柔软,不似橡胶那么僵硬,要对之按摩40分钟;为呵护米饭的弹性,其温度要贴近人的体温;做学徒,先要练习拧滚烫的毛巾,随之是用刀和料理鱼,大约十年后,你才会上台煎蛋……

“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里。”老人说。

追求技艺的完美,对细节一丝不苟,在重复中精益求精,此即日本传统文化推崇的“职人”生活。“职人”,社会身份即手艺人、匠人,但它同时也是个精神身份,意味着一种成就、修养和品格。在《留住手艺》一书中,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写道,“他们就是这样:了解素材的特性、磨练自身的技艺、做出好的东西。这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让人感叹的是,这种劳动的认真和严苛的自律,不仅是市场和竞争的需要,更是“职人”内在的生命追求,是精神驱动和自我修行的结果,他们执行的是自己的尺度,而任何一丝松懈或作弊,都会让其失去自我器重。

这是典型的东方智慧,亦符合儒家和心学倡导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只是更世俗性和事务化了些。

70岁前,餐厅食材由二郎亲自挑选,他每天骑车去菜场,从最信任的商贩那儿领取属于他的东西。纪录片里,有一组在菜场的场景,商贩们说,“有些米只供给二郎,因为只有他知道怎么煮。”“若有3公斤野虾,那就会留着,直到他来。”“好东西是有限的,要交到最好的人手上才行。”

这是一种带体温的商业。其实,和二郎一样,这些商贩在自己的领域亦是行家、权威和伯乐,亦是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人,他们知鱼懂米、惜物识人,除了逐利,他们有额外的准则和希冀,他们重视自己的下家,惦念着物的前途和归宿,他们追求完美的流程,渴望成为“正果”的一部分。

最好的鱼贩,最好的虾贩,最好的米贩……最好的厨艺师,这是一个由“最好者”缔结的.链条。在贸易上,这是一种联盟式的高度信赖和共栖关系,而在精神上,又何尝不是一种知音式的彼此惜怜和偎依取暖?

这是敬业、敬物、敬人,也是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

正因为这种人和人生、这种行为风格不是孤立的,它才有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所以,小野二郎并不孤单,它是一个群的成员,这个群,在追求一种内容和气质相近的生活:专注、执著、严谨、诚实、身心并赴、内心充满安宁和纯粹的喜悦……

小野二郎说:“你要爱你的工作,你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

用修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劳动,追求平淡里的深味、简易中的精致、清素下的高贵,这是大部分人有机会采摘到的人生,而命运也很少辜负这种选择,尤其在精神回报上。

篇2:多味人生美文

多味人生美文

人生就如百种饮品,百种滋味融入其中。每人手上都有一杯饮品,是何种滋味,唯有靠自己品尝了。

小镇有几百户人家,镇上有唯一的一所小学和仅有的两家商店,其中一家就在学校附近。那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拿着父母给的几毛钱去那里挑选自己喜爱的物件。他的父亲是位军人,虽因公负伤不得不离开军队,但行事作风仍保持在军队的样子。父亲希望他也能像军人一样拥有坚毅的品质,不贪图享受,所以他从不会有钱买零嘴儿。但他一直很快乐,可能唯一让他难过的,便是不能尝尝果汁的味道。同龄人手中的果汁,红的、黄的、绿的……让他眼馋不已。但他从没抱怨过,即使父亲允许买,他也不会去买.因为家里并不富裕。

10岁生日那天,他一睁眼便看见了枕头边红色的饮料和父亲离去的背影,他将果汁紧紧地握在手里,那温暖的色彩耀得他的眼湿湿的。打开瓶盖,他轻轻抿了一口,甜滋滋的,一直甜到他的心坎里。他忽然觉得他的生活就像果汁,甜甜的,带着水果的清香。

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如愿考入名牌大学,两年后因成绩优异与一家外企提前签约,他的未来一片光明。然而毕业后进入公司,他的世界仿佛一下子被颠覆,以前从不讲究吃穿的他,看见西装革履的同事,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自卑。

第一个月的工资他没有寄回家,而是买了衣服和其他物品。他变了.他不愿在公司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想让人看低他。

一天,一位同事与他聊天,问他喜欢什么咖啡,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同事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岔开了话题,但他心里很不舒服。下班后,他去了咖啡厅,从那以后,他只喝咖啡,而且只喝据说最能代表男儿本色的黑咖啡。他其实并不爱喝,觉得很苦,但他从未说过。

快过年了,他和同事们聚会,一起唱歌。手机铃声响起,电话接通后,母亲温柔的声音传来:“儿,你什么时候回来?”他犹豫了一下,旁边一个同事起哄,将手机夺了过去,一群人叽叽喳喳和他母亲说话,并表示要去拜访伯母。他尴尬地笑着,不知如何是好。放假后,他提前赶回家里,委婉地要求父母拒绝同事来访,他的意图如此明显,啪的一声,父亲重重打了他一巴掌,大声骂他:“我就是养条狗也不会嫌弃家贫,你滚出去!”父亲的`责骂,母亲的泪水,就像铁锤将他那点可怜的虚荣和自卑砸得粉碎。扑通一声,他跪在父亲面前,十几年不曾哭泣的他,像个孩子一般呜咽着,泪水模糊了双眼。

过年,他们一家人接待了同事,他笑得一脸释然。

回到公司后,他又一次去了咖啡厅。他端起咖啡,细细品尝,苦中带涩,涩中有甜,甜中又夹杂着特殊的焦味,味道多变,一如人生难以捉摸。“原来咖啡也并不难喝。”这是他最后一次喝咖啡得出的结论。

现在,他做了公司的主管,一个人独占一个办公室。他在城里买了房,将父母接了来。现在他不喝果汁也不喝咖啡了,他的办公桌上只有矿泉水。偶尔,回忆过去,第一次喝果汁的甜蜜,最后一次喝咖啡的苦中带甜都让他回味。但他不再去品尝,因为他觉得一生尝一次也就够了。他现在喜欢矿泉水,淡淡的,无色无味,纯洁透明。每次下属问他为何只喝矿泉水,他总会大笑着回答:“因为矿泉水解渴啊。”

其实,品尝过果汁与咖啡后,他觉得矿泉水更适合他,一如他的想法:快快乐乐就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

篇3: 百味人生美文

- 01 -

红尘陌上,来来往往,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前路茫茫,都以一颗不得不坚强的赤子之心感悟着生之不易,都以不能不咬紧牙关挺直脊梁的姿态扛起生命之重。

若不是苦尽,哪来的甘甜;若不是历尽沧桑,哪来的云淡风轻;若不是跋山涉水,哪来的柳暗花明;若不是行到水穷处,哪来的坐看云起时。

所谓强者,都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所谓幸运,就是你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所谓勇敢,就是认清这个世界的薄凉后依然深情依然热爱;所谓笑而不语,其实就是痛而不言。

- 02 -

生而为人,从来没有不劳永逸,风雨兼程才是恒常;生活这所大学,从来没有毕业证可领。

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所谓坚持就是胜利,所谓人生之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务须上下而求索。

人活一世,我们要抱着完美的心态,接受并不完美的人生;我们更要做好前路一片茫然,随时有自我舔舐伤口的能力。

人生的答卷没有满分,无论你怎样绞尽脑汁,竭尽所能,也无法交上一份完满的答案。

- 03 -

行过山,趟过水,终是懂得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一路走来,也终是明白:

只有起舞每一个日升月落的日子,才能成就一个无悔的人生;只有修得月白风清的淡定,才能修得人淡如菊的从容。

人海漂泊,雾霭几重,百转几回,许多的事,看不清会迷惘,看透了会心痛。

芸芸众生就如一粒尘埃,飘浮不定,表面上是自己主宰,实际上长风浩荡决定着它的方向,行在江湖,身不由己。

- 04 -

碌碌红尘,百年人世,时而刮风,时而下雨,种种的不如意,种种的不开心,至于好时光,飞逝如奔兔如飞鸟,转瞬无踪无影。

活到最后,就像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浮生若梦,能不惋惜生如蜉蝣,如梦幻泡影?

万古乾坤,风云万象,时间如此深邃,左手拉着美好,右手握着悲伤。

岁月如此深沉,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平民,在人生这条路上,太多的风雨泥泞,太多的泥沙俱下,时刻在上演。

- 05 -

人生这条湍急之河,是深是浅都要过,我们要有恒心一颗准备充分,不要嗔怪世浪滔滔无情,不必抱怨身在江湖不由人,始终要相信:

总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之日,总有船到桥头自然直之时,总有沧海变桑田之可能。

我想,人活一世,至高的境界就是:

以阳光般的心态炽热而深情,

以大树般的姿态挺拔而巍然,

以小草般的精神顽强而春风吹又生,

以清泉般的心灵澄澈而洁净无争。

- 06 -

如果可以,我虔诚祈祷我的人生之旅能够如此这般:

走着走着,一朵祥云飘然而过,生命之花就开了;走着走着,就遇到了一个美好而绚烂的人,然后风雨同行。

不知不觉就跨过了那座叫做“人生”的桥,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桥的中央,绿水青山之上,风儿轻轻吹,白云悠悠荡。

篇4:修养的文章:人生的深味

醋米饭、海鲜、蔬菜,它们抱成团,即成了在日本最得宠和最大众化的食物:寿司。

纪录片《寿司之神》,描述了一家“值得用一生去排队”的餐厅,铺面很小,不到十座,除了麦茶和热毛巾,只提供寿司。它位于东京银座地下一层,连洗手间也没有,但它两度被“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评为三星,这是全球餐厅的最高荣誉。

“不好吃,就不能端给客人。”87岁的小野二郎说。

他是店主和主厨,也是该店的灵魂和标志。当他站在你的餐桌前,全神贯注地捏一只寿司,然后捧给你时,你会油然生出一股庄严感,犹如坐在寺庙的蒲团上,甚至因崇敬和幸运感而有点紧张。因为老人身上那缕光阴的平静,因为他身上散发出的修行者的光芒,因为眼前这个人,用了60年来做眼前这件事,而每一次,都是在重复的基础上诞生新作。

“这么简单的东西,味道怎会如此有深度?”食客们用幸福的语气问。

“每种食材都有最美味的理想时刻,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小野二郎说。在他的店里,为使章鱼口感柔软,不似橡胶那么僵硬,要对之按摩40分钟;为呵护米饭的弹性,其温度要贴近人的体温;做学徒,先要练习拧滚烫的毛巾,随之是用刀和料理鱼,大约后,你才会上台煎蛋……

“我一直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里。”老人说。

追求技艺的完美,对细节一丝不苟,在重复中精益求精,此即日本传统文化推崇的“职人”生活。“职人”,社会身份即手艺人、匠人,但它同时也是个精神身份,意味着一种成就、修养和品格。在《留住手艺》一书中,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写道:“他们就是这样,了解素材的特性、磨炼自身的技艺、做出好的东西。这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让人感叹的是,这种对待劳动的认真和严苛的自律,不仅是市场和竞争的需要,更是“职人”内在的生命追求,是精神驱动和自我修行的结果,他们执行的是自己的`尺度,而任何一丝松懈或作弊,都会让其失去自我器重。

这是典型的东方智慧,亦符合中国心学倡导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只是更世俗化和事务化了些。

70岁前,餐厅食材由小野二郎亲自挑选,他每天骑车去菜市场,从最信任的商贩那儿领取属于他的东西。纪录片里,有一组在菜场的场景,商贩们说:“有些米只供给小野二郎,因为只有他知道怎么煮。”“若有3公斤野虾,那就会留着,直到他来。”“好东西是有限的,要交到最好的人手上才行。”

这是一种带体温的商业。其实,和小野二郎一样,这些商贩在自己的领域亦是行家、权威和伯乐,亦是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人,他们知鱼懂米、惜物识人,除了逐利,他们有额外的准则和希冀,他们重视自己的下家,惦念着物的前途和归宿,他们追求完美的流程,渴望成为“正果”的一部分。

最好的鱼贩,最好的虾贩,最好的米贩……最好的使用者,这是一个由“最好者”缔结的链条。在贸易上,这是一种联盟式的高度信赖和共栖关系,而在精神上,又何尝不是一种知音式的彼此怜惜和偎依取暖?

这是敬业、敬物、敬人,也是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

正因为这种人和人生,这种行为风格才不是孤立的,它才有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所以,小野二郎并不孤单,他是一个群体的成员,这个群体,在追求一种内容和气质相近的生活:专注、执着、严谨、诚实、身心并赴、内心充满安宁和纯粹的喜悦……

小野二郎说:“你要爱你的工作,你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

用修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劳动,追求平淡里的深味、简易中的精致、清素下的高贵,这是大部分人有机会采摘到的人生,而命运也很少辜负这种选择,尤其在精神回报上。

【慢慢来,比较快】

从23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切都匆匆忙忙,我好像每天都在赶时间。

毕业时候想要学的有很多,语言、跆拳道、马术、画画等,每天看到别人什么都会什么都好,自己也着急忙慌地想要去学,结果几乎都很不乐观,甚至刚刚开始就折了,连半途而废都算不上。比如“三个月搞定英语口语”、“半年学会弹钢琴”、“一年减肥15斤”之类的,通通变成了折翼的天使,飞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坚持去做些什么,总是不断给自己的人生设定Deadline,让自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生活。学习和进步这种事,从来都是要靠脑子和心灵一点一滴地去体会,新鲜事物才能不断浸润到生命里。心里带着倒计时生活,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怎么能看到世界的万千变化?

最近友人来北京开始新生活,找到新工作之后心理压力却陡然变大,想到来北京工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两年后出国留学,赚钱赚资历,心里便更加着急起来。担心两年赚不到足够的钱,担心两年不足以让自己很牛逼,担心自己未来的那个梦想实现不了,于是经常上班对着电脑屏幕流眼泪。

那个时候我也替她着急,帮她分析该做点什么才能赚到钱,才能让自己的简历变得漂亮起来。我们在小小的咖啡厅里急促地思考,结果只是:“你年底前要XXXX,你明年要XXXX……”说完这些,我自己的心都累了。

前几天友人突然发短信给我,说想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其实自己现在的努力应该是为了自己长远的进步与成长。留学只是帮助自己成长的一站地,不应该成为一个目的地,这样想来,压力顿时减轻了很多,再也不会为能不能在某个时间之前赚到多少钱和资历而着急担忧了。生活,突然开始明媚而更有动力,更加着眼于当下一点一滴,享受每一天的乐趣,进步与成长也便油然而生。

“慢慢来,比较快”,这是《我的书》的导演最常说的一句话,总会作为他给我邮件的结尾句。他是一个静谧的摩羯,喜欢在幽静的品茶中慢慢找寻灵感,这大概是属于台湾男人的浪漫情怀。

导演每次来北京找我,都要左等右等,然后才能看到我在飞过来,奔过去,一副在时间里极速穿梭的样子。导演是个慢性子,据说40岁的他,从北影硕士毕业后只有两部作品,而上一部电影拍了整整五年。那是一个原本谁都不看好的剧本,从最开始的积极合伙,到五年中所有的制片、合伙人、朋友、投资都慢慢撤出,谁都不再支持他,谁都在劝他放弃吧,他甚至到了做家教来补贴生活的地步。五年之后的一个夜晚,昔日的朋友们接到电话,这部电影不仅被拍了出来,而且在那天晚上获了大奖。

每次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签一个有名的导演?或许是因为,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每次看到导演在幽静的茶厅等我飞奔而来时候的安静,我相信,安静也是一种力量。那是一种让自己的内心沉浸在事情本身的点滴进步,让做事本身变得专注而纯粹,是急功近利的我们,内心最为缺乏的修养。

篇5:寿司之神:人生的深味

醋米饭、海鲜、蔬菜,它们抱成团,即成了在日本最得宠和最大众化的食物:寿司。

纪录片《寿司之神》,描述了一家“值得用一生去排队”的餐厅,铺面很小,不到十座,除了麦茶和热毛巾,只提供寿司。它位于东京银座地下一层,连洗手间也没有,但它两度被“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评为三星,这是全球餐厅的最高荣誉。

“不好吃,就不能端给客人。”87岁的小野二郎说。

他是店主和主厨,也是该店的灵魂和标志。当他站在你的餐桌前,全神贯注地捏一只寿司,然后捧给你时,你会油然生出一股庄严感,犹如坐在寺庙的蒲团上,甚至因崇敬和幸运感而有点紧张。因为老人身上那缕光阴的平静,因为他身上散发出的修行者的光芒,因为眼前这个人,用了60年来做眼前这件事,而每一次,都是在重复的基础上诞生新作。

“这么简单的东西,味道怎会如此有深度?”食客们用幸福的语气问。

“每种食材都有最美味的理想时刻,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小野二郎说。在他的店里,为使章鱼口感柔软,不似橡胶那么僵硬,要对之按摩40分钟;为呵护米饭的弹性,其温度要贴近人的体温;做学徒,先要练习拧滚烫的毛巾,随之是用刀和料理鱼,大约10年后,你才会上台煎蛋……

“我一直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里。”老人说。

追求技艺的完美,对细节一丝不苟,在重复中精益求精,此即日本传统文化推崇的“职人”生活。“职人”,社会身份即手艺人、匠人,但它同时也是个精神身份,意味着一种成就、修养和品格。在《留住手艺》一书中,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写道:“他们就是这样,了解素材的特性、磨炼自身的技艺、做出好的东西。这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让人感叹的是,这种对待劳动的认真和严苛的自律,不仅是市场和竞争的需要,更是“职人”内在的生命追求,是精神驱动和自我修行的结果,他们执行的是自己的尺度,而任何一丝松懈或作弊,都会让其失去自我器重。

这是典型的东方智慧,亦符合中国心学倡导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只是更世俗化和事务化了些。

70岁前,餐厅食材由小野二郎亲自挑选,他每天骑车去菜市场,从最信任的商贩那儿领取属于他的东西。纪录片里,有一组在菜场的场景,商贩们说:“有些米只供给小野二郎,因为只有他知道怎么煮。”“若有3公斤野虾,那就会留着,直到他来。”“好东西是有限的,要交到最好的人手上才行。”

这是一种带体温的商业。其实,和小野二郎一样,这些商贩在自己的领域亦是行家、权威和伯乐,亦是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人,他们知鱼懂米、惜物识人,除了逐利,他们有额外的准则和希冀,他们重视自己的下家,惦念着物的前途和归宿,他们追求完美的流程,渴望成为“正果”的一部分。

最好的鱼贩,最好的虾贩,最好的米贩……最好的使用者,这是一个由“最好者”缔结的链条。在贸易上,这是一种联盟式的高度信赖和共栖关系,而在精神上,又何尝不是一种知音式的彼此怜惜和偎依取暖?

这是敬业、敬物、敬人,也是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

正因为这种人和人生,这种行为风格才不是孤立的,它才有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所以,小野二郎并不孤单,他是一个群体的成员,这个群体,在追求一种内容和气质相近的生活:专注、执着、严谨、诚实、身心并赴、内心充满安宁和纯粹的喜悦……

小野二郎说:“你要爱你的工作,你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

用修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劳动,追求平淡里的深味、简易中的精致、清素下的高贵,这是大部分人有机会采摘到的人生,而命运也很少辜负这种选择,尤其在精神回报上。

【人生的深味美文】相关文章:

1.人生感悟美文:光影流转,幸味人生

2.年味美文

3.人生百味随笔

4.人生四味作文

5.人生百味《红楼梦》

6.百味人生,知足常乐

7.杏味人生散文

8.初念浅,转念深美文

9.年味渐浓美文

10.人生百味作文800字

下载word文档
《人生的深味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