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忧,书忧陆游,书忧的意思,书忧赏析
“Mok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书忧,书忧陆游,书忧的意思,书忧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书忧,书忧陆游,书忧的意思,书忧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书忧,书忧陆游,书忧的意思,书忧赏析
书忧,书忧陆游,书忧的意思,书忧赏析 -诗词大全
书忧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
磅R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埋忧?
篇2:心理自助书:令人欢喜令人忧
你买过“心理自助手册”这类书吗?如果买过,那你跟大部分美国人都差不多。仅仅一年,美国出版商就推出了超过3500种新的心理自助类书籍,销售额在6.5亿美元以上。然而,心理自助书能帮助你自助吗?荷兰学者贝格士玛(A. Bergsma)发表在《幸福研究》杂志上的研究《心理自助书能自助吗?》(Do Self-help Books Help?)表明,人们对自助书的评价毁誉参半,有人对其保持怀疑态度,认为它给读者提供虚假的希望甚至是伤害;也有人的研究支持自助书具有积极作用。但到底心理自助书能否帮人自助,学院派心理学家对此的研究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为自助书可能是大众从心理学研究成果受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以下是贝格士玛的研究结果。
一、什么是心理自助书?
字典对“自助”的定义是,在没有其他人帮助下,进行自我帮助或自我完善的行为。那么,心理自助书可以定义为关于如何在没有专业帮助的情况下应对自己的个人或情绪问题的书籍。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关于灵魂、生理健康、节食和外貌等书籍不在此列。
二、分为哪几种类型?
为了对自助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荷兰心理学家贝格士玛对其进行了分类。他首先列出了荷兰的心理学畅销书目,然后从中选出自助书,范围是从 9月到8月,得到了57个书目。尽管这种搜集资料的方式可能存在偏差,但基本上还是能让我们了解到荷兰人选择心理自助书的偏好,
按照主题,贝格士玛将自助书分成了四类:个人成长类(personal growth),个人关系类(personal relations),应对压力类(stress coping)和自我认同(identify)类。它们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依次递减,即个人成长类最多,自我认同类最少。
为了方便分析,他进一步将这些书划分为两个维度:问题导向型(problem-focused)和成长导向型(growth-oriented),理论型(theory-guided)和折衷型(eclectic)。关于个人成长和自我认同感(例如“我是谁”这类的问题)的书属于成长导向型,而应对压力、抑郁和睡眠等主题的书则属于问题导向型。折衷型使用心理学不同思想流派的观点,而理论型则来自某一个特定的研究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大多数书都是折衷型的,但学术取向的作家通常写理论型的书籍,例如塞林格曼(Seligman)、契克森米哈(Csikszentmihalyi)和 博兰(Bolen)。前两个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博兰则是一位荣格精神分析学家。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也在理论型的自助书中充分的体现。
令人惊讶的是,成长导向型的书籍在数量上超过问题导向型的书籍。在最畅销的57本书中,只有一本是关于克服抑郁的,而没有书专门针对焦虑障碍或成瘾问题。这可能是研究方法造成的假象。贝格士玛研究的样本来自于书店卖出的书,而自助书同时也在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和客户组织里流传,即这类书只在心理健康机构使用,而不在书店出售。
这种状况可能说明,在荷兰有心理障碍的人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才去尝试看自助书。而想提高沟通技巧或应对压力的人则不需要这些专业人员的帮助。也许有心理障碍的人认为他们的问题不是自助书可以解决的。另一种解释是,他们可能误诊自己的问题。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可能买了关于沟通技巧的书,而有抑郁障碍的则可能买了关于提高人际关系的书。
三、心理自助书的效果
1. 对自助书的担忧
对自助书效果的冷嘲热讽相当多,将“自助”一竿打死也数见不鲜。
篇3:顾城《忧天》赏析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篇4:顾城《忧天》赏析
诗人头顶着天空,脚踏着柔软的土地,他看见道路在自己脚下汇集,而春天在自己手中生长。
他是一棵树,树根牢牢地抓着大地,却伸开长长的树枝去撕裂天空,他戳开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们透出了天外的光亮,被叫作月亮和星星。
诗人顾城正是走在荒茫的大地上,才写出了诗,而不是一脚踏空,漂行在宇宙里,美景都来不及驻足,深情都来不及去珍惜,就被推往下一航道。宇宙如此广大,足够人心驰骋,但人身渺小,需站在某一个支点上,才能从心出发,去看见世界的广大。
所以顾城说:“我认为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个为爱驱动、与光同在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
人类的电流都聚集在他身上,使他永远临近那个聚变、那个可能的工作——用一个词把生命从有限中释放出来,趋向无限;使生命永远自由地生活在他主宰的'万物之中——他具有造物的力量。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自身条件外,无疑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使灵魂生长和显示。需要土壤、音乐、历史、浓烈而纯美的民族之酒,需要语言,没有一种在大峡谷中发出许多回声的语言,成功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扎根于人类的土壤,诗人才有迸发到宇宙成流星之光的力量,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地球,但是宇宙虚空,何处去找这个支点。如果人心以地球为支点,就能翘起宇宙星辰,所以,从地球出发,人类一步步走到了月球,走到了火星,走到了更遥远的虚空……
所以顾城,他仰望星空,他没有坠入其中的渴望,他很清醒,说是我们抬高了星辰的位置,决定从下边仰望它们,我们想在下边居住。
然后,我们就看见诗人的树,枝条在空中伸展,“一千枚思想的果实在夕阳中垂落,渐渐,渐渐,渐渐,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篇5:回忆青春散文:逝水流年,忧欢难书
岁月逝去无痕,年华却掷地有声,且用一支温情的笔,记录生命中那些刻骨铭心的感动与怀念;用一份挚真的情,维系一段逝水年华中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
那年,几乎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至,让人猝不及防;那年,我们让每一方风景每一段回忆都浸透岁月的芬芳,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有回忆与生命等长,却不会感到莫名的忧伤。即便满含别离的往事,也会在深心孤往的每一段年华里,寄存为欲语还休的美好与眷恋。
蓦然回首间,时光已经年。依稀记得我与好友惺惺相惜的那段日子,有太多点点滴滴的记忆碎片还原了青春岁月里所有的温情暖意,无论是喜是忧,都甘之如饴。也许我们有太多的相似,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话题永远都说不完,那么诚挚的信任永远相伴相随。
她家世坎坷,一路受尽那个岁月里不该有的困苦,但乐观如她,永远不曾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我也深受感染,懂得从小生活予我们的不易,却不抱怨不伤怀,反而变得更加努力,极力的期望以后生命中所有美好的愿景。
还记得,我们一起对天对云诉予的心事,如同远山的那一株记忆,在心里开满了百合花。或许我们生来就是那种性情温婉的女子,一直惦记着江南水乡的温柔多情与盛世静好,一直都把与文字结缘当做最欢愉的事,虽然生于清苦农家,长于西北小城,但对江南美好的憧憬是我们不约而同的愿望,都把对文字的热爱深深维系,即便我们都是名副其实的理科生。
依稀记得,即便是从偏远乡村寄回来的一点点吃食,无论是谁的,都如同自己的一样踏实,也会聚在一起边聊边吃。即便她在伤心难过时一人抱腿坐在空无一人的绿茵操场上默默流泪,我也会一声不响的坐在身边,即便无言,也当是最好的陪伴。
她从小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生病也是寻常之事,还记得我陪她去医院打了吊针之后我提着吊瓶她若无其事,我送她回寝室,吊瓶出了点小意外她紧张到眼中满含泪花,我去敲房东家门的情景。相伴相知三载年华,点点滴滴的回忆都是长长久久的怀念,即便后来再不见了故人。
后来出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因为诸多缘故,我们之间的知己情谊略微薄凉,六月的毕业季之后,我远赴异乡读我的大学,她也有了自己追求的一切。我曾经为此伤心难过的是,即便隔了一段山水,也再不相挂怀与问候。想起我曾经一度引以为豪的知己知遇,一度珍惜的姐妹情份,再不负当初时的泪眼迷茫。
我发了很多消息,她唯一没有敷衍没有延迟的回复是问我可否有别人的消息。我没有告诉过任何人走过山水迢递,初到异乡的那种心情,时时渴望温暖,时时陷入无助,而却再没了勇气与她说一说。
或许,时光的辗转给了每个人更多历练的同时,也会相应的索取抑或考验,而我们并没有经受的住岁月的凋零,三载年华用来相伴相知,不知多少年用来疏离与淡忘。能写下这些文字的我,证明已经学会了聚散随缘的道理。
那年,我临近离开故乡的时候,毅然决然只身去了一座从小熟知却不曾涉足的城市,就像一根缘分的弦奏出生命中的巧合,从此惦念成了唯一的主旋律。我终是遇到了一个自己梦中的白衣少年,在一个略显尴尬的场合,那时,我十九,他二十四,而今,我在远方,他又在哪?我们是彼此相惺相惜的过客与懂得之人,也曾浅笑入心,也曾深语难忘。分明是流连的回首,却生生挡在了光阴的两岸;分明有着万语千言的懂得,却变成了守望与等待。
后来,我在终于见到他之后又永远的离开了那座城,再后来,我作别故里,来到属于我的第二故乡,从此在等待中翘首以望西北的那座城 。那里,有我曾一度珍惜的诚挚姐妹,有我想象中美好的白衣少年,即便逝水流年弄丢了太多的美好,也要固执的悉心守望着一座城的回忆。
不论是至真的友情,还是痴守的爱情,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曾经拥有过,只要你在意的那些人能很好很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便没有当初的陪伴与温暖又有何妨,也要感恩生活曾让你们相遇,一起挥洒青春,一起擦拭泪水,一起写意人生与梦想,或许这些已足够。我终于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有的秘密,好像并没有人听,却好像有一片海,接纳并温柔以待。
只是想说,生活中有分离聚首才更加的刻骨铭心,有得到与失去,才会明白拥有的可贵,一路的悲欢成长,一路的温情付出。岁月的甘涩是生活的赞歌,愿我们都不负。逝水流年长相忆,人生忧欢且作诗。
作者: 路毛毛
公众号:纸上流年
篇6:夜忧,夜忧孟郊,夜忧的意思,夜忧赏析
夜忧,夜忧孟郊,夜忧的意思,夜忧赏析 -诗词大全
夜忧作者:孟郊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蒿蔓转骄弄,菱荇减婵娟。
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
篇7:百忧,百忧孟郊,百忧的意思,百忧赏析
百忧,百忧孟郊,百忧的意思,百忧赏析 -诗词大全
百忧作者:孟郊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
朝思除国雠,暮思除国雠。计尽山河画,意穷草木筹。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伯伦心不醉,四皓迹难留。出处各有时,众议徒啾啾。
篇8:顾城诗歌赏析-《忧天》
顾城诗歌赏析-《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诗人头顶着天空,脚踏着柔软的土地,他看见道路在自己脚下汇集,而春天在自己手中生长。
他是一棵树,树根牢牢地抓着大地,却伸开长长的树枝去撕裂天空,他戳开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们透出了天外的光亮,被叫作月亮和星星。
诗人顾城正是走在荒茫的大地上,才写出了诗,而不是一脚踏空,漂行在宇宙里,美景都来不及驻足,深情都来不及去珍惜,就被推往下一航道。宇宙如此广大,足够人心驰骋,但人身渺小,需站在某一个支点上,才能从心出发,去看见世界的广大。
所以顾城说:“我认为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个为爱驱动、与光同在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
人类的电流都聚集在他身上,使他永远临近那个聚变、那个可能的工作——用一个词把生命从有限中释放出来,趋向无限;使生命永远自由地生活在他主宰的万物之中——他具有造物的力量。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自身条件外,无疑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使灵魂生长和显示。需要土壤、音乐、历史、浓烈而纯美的民族之酒,需要语言,没有一种在大峡谷中发出许多回声的语言,成功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扎根于人类的土壤,诗人才有迸发到宇宙成流星之光的力量,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地球,但是宇宙虚空,何处去找这个支点。如果人心以地球为支点,就能翘起宇宙星辰,所以,从地球出发,人类一步步走到了月球,走到了火星,走到了更遥远的虚空……
所以顾城,他仰望星空,他没有坠入其中的渴望,他很清醒,说是我们抬高了星辰的位置,决定从下边仰望它们,我们想在下边居住。
然后,我们就看见诗人的树,枝条在空中伸展,“一千枚思想的果实在夕阳中垂落,渐渐,渐渐,渐渐,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篇9:学书,学书陆游,学书的意思,学书赏析
学书,学书陆游,学书的意思,学书赏析 -诗词大全
学书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九月十九柿叶红,闭门学书人笑翁。
世间谁许一钱直?窗底自用十年功。
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虚空。
即今讥评何足道,後五百年言自公。
篇10:忧中愁的美文赏析
忧中愁的美文赏析
欢笑自颜,其乐在表,忧结心头,难以消除。
如不工作,其胡思想,愁上心头,怎得消解?
忧从何来,无缘无故,心海空,渺茫人生无盼头!
愁从何起上眉头?谁都知,相思苦,苦相思,空空了如何要愁?谁都知,放弃了,忘记了,陈年旧事何必提,思十年,梦安邑,念秦南,葬情泪,埋于心头永不悔!
有朋有佳音,雪中之碳稀少。愿得一知音,共患难,共奋斗,创其大业展抱负。愿得一心人,欲与伊相知,长命无绝哀。骊山无陵,渭水为竭,冬雷震震,下雨雪,天地合,乃敢与伊别,神灵为证,白头不相离。
长叹息,假象而耶!人生几度春秋,大器无成苦中苦! 长叹息,无奈而耶!无名无就无动力!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千千事, 忧从何来,忧在心中。何以解忧?唯有汉斯九度,人迷糊,酒清醒,,酒沉醉,我本明镜,忧从何来,与愁相连,何以解忧,惟有清心。
忧中愁,愁中忧,愁非愁,忧非忧,各有一番欢喜,各有心醉长泪!
篇11:赏析陆游《书愤》
赏析陆游《书愤》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追述早年报国壮志、抗金斗争的豪迈生活,描写了晚年罢官闲居山阴的心情;抒发了自己年华老大,夙愿落空,壮志难酬的悲愤;批判了主和派投降误国,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主义情精神。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任夔州通判、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权知严州,礼部郎中等职。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以完成九州统一大业为平生奋斗的目标,坚持抗金主张,反对和议,但仕途坎坷,屡遭投降派打击,壮志南酬,被迫隐居田园。他以诗歌为手段,反映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扫胡尘” “ 靖国艰”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慷慨悲壮,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者62岁,罢官闲居山阴已经五年多了。它充分表达了诗人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意志和决心,抒发了自己年岁老大,壮志难酬的悲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首联,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作者青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孝宗即位后,陆游曾向他陈述了有关定都、备战和革新政治的建议,使得朝廷主战气氛甚浓。隆兴二年(1164)春,陆游积极支持爱国将领张浚北伐,符离之役失利,朝中主和势力日炽,张浚被罢免,陆游也受牵连而免了官职。乾道八年,陆游抵达南郑,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身临前线最宝贵的时光,他身穿戎装,斗志昂扬地驰骋在西北国防前线。他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山川形势和民情风俗,形成了他的“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战略思想,积极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但南宋朝廷无法容忍他策划北伐的活动。最后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陆游殷切收复中原的主张成为泡影,他的内心非常失望和苦闷但爱国热情并没有消减,如“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救河山”(《楼上醉书》)
颔联,写作者在镇江前线时,雪夜遥望瓜洲渡口宋军高大战舰;在南郑前线上,乘秋风,跨铁马,奔驰在大散关道上。这是陆游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瓜洲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面的瓜洲镇,此事指宋孝宗隆兴二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劝说支持张浚用兵,准备北伐事。“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边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做王炎幕僚,曾筹划恢复中原大计,领军队强渡渭水,策马直驱大散关前线与金人作战。作者采用列景手法,两句用六个名词简洁却巧妙地写出了战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杀敌的心情。宋朝的军队曾经在东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关打败过金兵,一处是在冬天, 一处在秋天! 一次是兵船作战,一次是马队交锋。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战生活,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
颈联,叙自己的豪气尚在,但壮志难酬。隐用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的典故。是说自己曾以捍卫国界的名将檀道济期望自己,可惜志愿落空,如今衰老,一事无成,无限感叹哀伤。深切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想为国立功却又报国无门忧愤。本诗语言精练,概括力强,前三联写出了作者青、壮、老三个时期的不同感情与生活情况,青年时期的爱国豪情,壮年时期的意气风发,老年时期的壮志南酬,作者虽然壮志犹存,但抗金复国的愿望还是落空了,究其原因是南宋朝廷内部的妥协投降路线所造成,国无良相,庸人误国,令人义愤填膺。
尾联,慨叹世无名相,国事不堪设想。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临行写了《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千百年来,谁能够和他的忠义智勇相比呢?作者借缅怀三国时的诸葛亮,希望现在也能出现一位如他那样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把侵略者赶出家园。我们知道,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方面表示北定中原的决心,一方面规劝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对政治提出了建议,这样的结尾自然是含义深刻,发人深省,这两句也是慨叹现实小人当权,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忠义智勇的名相。
全诗除了巧用典故,还巧作对比,一处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二处是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三处是用三国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当今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此外本诗起结有力,对仗工整。如“楼船”对“铁马”,写出抗敌水陆两战;“夜雪”对“秋风”,点出两个时令一秋一冬;“瓜洲渡”对“大散关”,地名相对,表示抗敌方位一南一北。名词相对,内容丰厚, 形象鲜明,很好地发挥了律诗的对仗艺术。刘克庄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村诗话》前集卷二)沈德潜:“放翁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说诗语》)
题目为《书愤》,写出愤激之情的意思。全篇不露一个“愤”字,却又在叙述中使人感到一种雄伟的浩然之气,充满了自己恢复中原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愤恨,感情也变得慷慨愤激。全诗塑造了自己鲜明的爱国形象,也表达了理想不得实现后所带来的深切悲哀。梁启超对陆游高度评价:“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篇12:陆游《书愤》赏析
《书愤》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忧,书忧陆游,书忧的意思,书忧赏析】相关文章:
1.忧天读后感
2.忧的反义词
3.忧组词语
4.忧与爱议论文
5.高考作文忧与爱
7.散文:心忧天下
8.红颜与君忧诗歌
9.寸草心忧地球美文
10.忧与爱满分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