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宗子授南班官》注解及译文

《宗子授南班官》注解及译文

2022-08-28 08:43: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弱狗三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宗子授南班官》注解及译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宗子授南班官》注解及译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宗子授南班官》注解及译文

篇1:《宗子授南班官》注解及译文

【原文】

宗子授南班官①,世传王文正太尉②为宰相日始开此议,不然也。故事,宗子无迁官法,唯遇稀旷大庆③则普迁一官。景祐中,初定祖宗并配南郊,宗室欲缘大礼乞推恩④,使诸王宫教授刁约⑤草表上闻祐。后约见丞相王沂公⑥祐,公问前日宗室乞迁官表何人所为。约未测其意,答以不知。归而思之,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沂公问之如前,约愈恐,不复敢隐,遂以实对。公曰:无他,但爱其文词耳。再三嘉奖。徐曰:已得旨别有措置,更数日当有指挥⑦。自此遂有南班之授。近属自初除小将军⑧,凡七迁则为节度使,遂为定制。诸宗子以千缣⑨谢约,约辞不敢受。予与刁亲旧,刁尝出表藁以示予。

【注释】

①宗子:宗人、宗室,皇族子弟。南班官:即环卫官,包括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为无职事、无定员的虚衔,仅用于武臣赠典或安置闲散武职人员,亦用于除拜宗室。

②王文正:即王旦(9571017)。字子明,莘县(今属山东)人。宋真宗时官至宰相。卒谥文贞,后来宋人避仁宗讳而改称文正。太尉:此用作军事长官的尊称。因王旦曾为同知枢密院事,故以太尉称之。按下文叙及宰相王曾,谥号文正,沈括为区别两文正,故于此特加太尉二字。宋人或以宗室授南班事属之王旦,亦因以两文正相混之故。

③稀旷大庆:很少举行的大规模庆祝典礼。

④推恩:施恩惠于他人。此特指皇帝利用特殊机会授予官阶爵位等。

⑤诸王宫教授:教授宗室子弟的学官名。宋代各王宫均设大学和小学,宗室子弟十岁以上入小学,二十岁以上入大学,其学官称教授。刁约(?约1082):字景纯,丹徒(今江苏镇江)人。熙宁初官至判太常寺。卒年八十余。

⑥王沂公:即王曾(9781038)。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宋仁宗时官至宰相,封沂国公。卒谥文正。

⑦指挥:宋代尚书省各部临时解释皇帝敕令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⑧小将军:即将军。因将军位在上将军、大将军之下,故称小将军。

⑨千缣(jiān):一千匹细绢。

【译文】

宗室子弟授予南班官衔,世人传说是在王文正(旦)为宰相时开始提议的`,事实不是这样。按旧时制度,宗室子弟没有升迁官阶的法规,只有遇到很少举行的盛大庆典,才普遍升迁一级。景祐年间,初次制定在南郊合祭天地时以太祖、太宗、真宗一起配享的制度,宗室欲借此大典礼请求推恩迁官,因而让诸王宫教授刁约起草表章报告皇上。事后刁约拜见宰相王沂公(曾),沂公问日前宗室请求迁官的表章是谁起草的。刁约一时猜不透他的意思,就回答说不知道。回来后刁约想这事,怕事情被追查后会造成窘迫且将得罪,于是又到宰相府拜见沂公。沂公还像上次那样问他,刁约更加恐慌,不敢再隐瞒,遂如实回答。沂公说: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喜欢这表章的文词。并再三给以表扬。然后又慢慢说道:已得皇上旨意另行安排,隔几天就会有政府的指令。自此遂有宗室授予南班官的成例。皇帝的近亲从开始除授位次低的将军,凡经七次升迁,即升至节度使,于是成为固定的制度。宗室诸人用上千匹细绢答谢刁约,刁约推辞不敢接受。我和刁约有亲戚故旧关系,他曾出示当时所上表章的草稿给我看过。

篇2:沈括《皇族子弟授官》原文和译文

关于沈括《皇族子弟授官》原文和译文

原文

宗子授南班官,世传王文政太尉为宰相日,始开此议,不然也。故事:宗子无迁官法,唯遇稀旷大庆,则普迁一官。景佑中初定祖宗并配南郊,宗室欲缘大礼乞推恩,使诸王宫教授刁约草表上闻。后约见丞相王沂公,公问:“前日宗室乞迁官表何人所为?”约未测其意,答以不知。归而思之,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沂公问之如前,约愈恐,不复敢隐,遂以实对。公曰:“无他,但爱其文词耳。”再三嘉奖,徐曰:“已得旨别有措置,更数日当有指挥。”自此遂有南班之授。近属自初除小将军,凡七迁则为节度使,遂为定制。诸宗子以千缣谢约,约辞不敢受。予与刁亲旧,刁尝出表稿以示予。

译文

皇族子弟被委任为南班官,世间传说是在太尉王旦当丞相时,才有了这一动议,其是不是这样。从前的制度,皇族子弟没有升官的规矩,只是遇到少有的大庆典时,才一律提升一级。景佑年间,开始确定祖宗在向南祭祀时一同祭祀,宗室子弟想利用举行大礼的机会请求给予恩惠,让诸王官教授刁约起草报告给皇上看。刁约见到丞相王曾,王曾问:“前些日子宗室子弟请求提升的`报告,是谁写的?”刁约不知道他的用意,回答说不知道。回去后一想,担心事情弄清后被怪罪,就再次拜访丞相府。王曾又像先前一样问他,刁约越发惊惶,不敢再隐瞒,就据实回答。王曾说:“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喜欢报告的文词罢了。”又再三夸奖,不慌不忙地说:“已经得到皇上的旨意,另有安排,过几天应当有具体指示。”从这时起就有了任为南班官的事。皇家近亲从开始封为小将军起,共提升7次就担任节度使,这就成了固定的制度。那许多皇家子弟用迁匹丝绢感谢刁约,刁约推辞不敢接受。我与刁约有老交情,刁约曾拿出报告的草稿给我看。

篇3:《利州南渡》原文、注解、译文及其赏析

《利州南渡》原文、注解、译文及其赏析

利州南渡

作者: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解

1、澹然:水波动貌。

2、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3、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桨,也指船。

4、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5、范蠡:春秋楚人,曾助越灭吴,为上将军。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

译文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

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

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

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

文松惊散沙洲草丛的鸥鸟,

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

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意义,

飘泊五湖独自忘掉世俗心机。

赏析

诗写日暮渡口的景色,抒发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诗的起句写渡口和时间,接着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层次清晰,色彩明朗。

篇4:《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原文译文及鉴赏

人到三十才得个一命官,仕宦的念头快要消磨完。

自怜没有什么祖传家业,总不敢嫌弃这微小的官。

涧水吞没了采樵的小路,美丽的山花醉倚在药栏。

只因为这五斗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负这根钓鱼竿。

篇5:《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原文译文及鉴赏

高冠:长安西部的高冠峪,因山内石帽峰恰似巨人头戴高帽故名,有著名的高冠瀑布,岑参曾在此隐居耕读十载。

一命:最低等的官职。周代的官秩为九命,一命最低。《左传·昭公七年》:“三命兹益共。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岑参初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职位低微。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阑:尽,残。

自怜:自伤;自我怜惜。汉王褒《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怅兮自怜。”旧业:祖传家业。

微官:小官。

涧水:指从高冠峪流过的溪水。樵路:打柴人走的小路。

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五斗米:指官俸。

渔竿:钓鱼的竹竿。此处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篇6:《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原文译文及鉴赏

唐代: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宗子授南班官》注解及译文】相关文章:

1.《终南别业》原文及译文

2.《南歧之见》原文及译文

3.《初授官题高冠草堂》阅读答案

4.《多歧亡羊》文言文及注解

5.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解

6.《问说》文言文及注解

7.远交近攻的原文注解及翻译

8.芣苡诗经注解及翻译

9.赵葵,字南仲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

10.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字词注解及赏析

下载word文档
《《宗子授南班官》注解及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