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美文
“找到号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流水账美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流水账美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 流水账美文
流水账美文
今天我来侃侃我们教师的生活。
一 天 的 流 水 帐
教师的一天是这样过的:
早上起床,去教室看看自己班的学生到校齐了没有,叫学生坐好,拿出课本出来读读课文或是叫值日生打扫教室;到上早操的时间,学生出来做操,教师在学生的旁边指指,叫学生排好队,听广播开始做操。学生做操对不对,教师不知道,因为教师不是体育专业,不懂,做完就行。做操完,校长进行一些安全教育等什么的,学生就回教室读早读了。当然教师得去跟班,怕学生在教室里闹不好,要维持下学生的纪律秩序,不让学生出乱子。
开始上第一节课了,教师拍拍课本进教室,组织学生坐好,说说有关学校安排要完成的事项,就进入今天的课题。有读书声,有做练习声……当然也有学生的打闹声,真是“声声入耳,各有千秋”。
第二,第三节如是。
在课间休息,教师们会在办公室里说说笑,喝喝水;没有课的教师就抄抄教案,改改作业,看看报纸杂志什么的。
就这样,上午过去了。学生回家,校园静悄悄的.。教师要赶紧做饭吃,睡好午觉,下午还要上课。
下午如同上午,不过没有了早操和早读。
晚上,住校的教师坐在一块聊聊天后,回到自己工作间,看看电视。睡觉。
一天就过去了……
一周如此,一月如此,一学期如此,一年如此,周而复始……
这种生活有时觉得很难熬,但是一样的会过去。
教师的生活是平淡无味的,如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坚持,就要注定在这平淡无味中过一生。
篇2: 我们一起的流水账美文
我们一起的流水账美文
认识他,是一场意外。
一开始,他管我叫阳光师姐,因为我的名字太阳光了。
记得他刚刚加了qq的时候,他把我当成男的了,不过这也不怪他,我也见怪不怪了,但是正因为如此,他就high了。在qq上留言,在我考试前发信息给我,偶尔会请我吃雪糕,一起打篮球,一起打乒乓球,还有,和一班同乡的师弟师妹吃饭,还不忘叫上我。或许,这样的小事,对于他来说,不算得了什么,但对于我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但,当时的我,也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把他当做小师弟来看,或许,因为是同乡,所以,很有归属感。
他是一个安静的男生,喜欢文字。我喜欢这样的男生,因为,有时候,我也是这样。他和我一样,在陌生人面前不出声,在熟人面前才会露出本性。但出人意料的是,我和他一开始就特别的投机,话特别多,两个人,叽里呱啦的,不是我损他,就是他踩我,互损便成了我们的一大喜好了。刚刚认识的时候,处于上风的就是我了,或许,是因为他出于对我的谦让与尊重吧,毕竟我也是一个女生兼且是他的师姐。慢慢地熟络,本来和我说话都会结巴的他,现在真的可以骑在我的头上了,连我都哑口无言了,有理没理的,总要损损我,仿似,这成了他的人生一大乐趣了。
第一次与他通电话的时候,一听他的声音,声音不错,有点孩子气,想必样子也差不多的吧!(其实,我也是一个对声音很敏感的人。)或许,他听到我的声音,也把我的样子幻想有点美好了。以致后来见了我之后,总会仰天长叹。还说我样子还挺斯文的,谁知会得寸进米的。
第一次说能古话,说得那么的地道,也是因为他。在电话里,用一个多小时教我说我们的罗定话,当时,我真的觉得很搞笑,但很有亲切感。然后,经过多番练习,现在的能古话,说得标准得不得了,我想方圆十里,都无人能及的了。但悲哀的事,和别人说白话,就成了半白半能的了,杯具啊!
第一次和他见面,是和他一起去买毛笔之类的东西。其实,在此之前,本来早就可以见面的。就是他中秋放假回来,叫我出学校门口接他,那时候我真的有这样的冲动,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去成。就因为这样,被他施加导致他不见衣服的罪名,至今这家伙还在耿耿于怀,还不只要仇恨我多久呢。那天见面,我们依然像电话里那么的多话,但说真的,尴尬怎么都有些少的。他和我想象中差不多,长得的确有点孩子气,嘿嘿……
第一次伏在他的肩上,是在大一时放寒假回家,那时候的我刚弄完头发,他一直在那嚷,我的头发水不好闻,或许吧。那也是第一次挽着他的手,走在大街上,他也没有抗拒,就这样,很顺其自然。他说这样被需要的感觉,很满足。而我,觉得这种有依靠的感觉,幸福,淡淡的。
第一次通宵,是和他在网吧。那时候,是冬天。两个人,傻傻地在那里上了一个晚上的网。好不容易天亮了,伏在他的肩小歇,那是第二次。还有,大寒天里,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去涂泥公仔。他一边涂色,一边说我的涂得难看,真的是啥时候也不会忘记要踩踩我。的确,他涂得很细心,很认真,就像他帮我刷叶脉那时一样,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认真的男生,很可爱。后来,他将我虎视眈眈的公仔送给了我,本来,他说他要送给他姐的,到快下车的时候,就塞给了我,扔下一句恐吓我的'话,撒腿就跑了,感动。如今,那两个泥公仔锁在我的抽屉里,偶尔拿出来看,时间仿似就停在我们涂色的那一刻,只不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干同一件事,写在公仔底下的日期却不一样,或许,是我记错了日期吧,为此,又被他嘲笑了一番。
第一次溜冰,通宵之后,在罗定的溜冰场。他溜冰的技术也不咋的,但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来说,就已算不错了。紧紧地牵着他的手,生怕摔跤,即使手心满是汗,也不放手,那是第一次,如此地握住一个人的手,我们,就像一对小情侣,但事实却不是。
第一次牵手,是在田径场,很美妙。那晚,我们像平时一样打打闹闹,很随意地挽着他的臂弯,走在跑道上,走着走着,不知咋的,就变成了牵手。噢,我的神呐! 仿似,某些东西,开始微妙地变化了,那种朦胧的感觉,萌生了。
还记得,那天中午,我们上q,一开始,我知道不是他本人,是她的舍友,后来,他回来了,他说他是琳,当然我半信半疑地把他当成了琳,和他聊了起来。“琳”说:万物由零而生,最后又归于零。当他可以让我叫他零的时候,那就恭喜我了。是的,曾听他说过,他喜欢那个“零”字。“琳”还叫我替她去看他打篮球,她说他会希望我去的。
后来,我去了,他没有上场,然后和我上街去了。那晚,他搭着我的肩,坐在田径场的观众席上,他叫我不用加琳的q了,那个是他,他说他想我可以通过第三者来了解他。当时的他觉得很尴尬,而我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或许那是丝丝的喜悦,被重视的感觉。关系,开始变得复杂了。
篇3:流水账
流水账
.9.2
清学生。
中国人喜欢扎堆,给孩子起名也扎堆。
初一共一千二百多名学生,竟然有五个王宁,三个王威,三个孙慧敏,两个王晴。
榜上只写名字,没有考号,结果孩子们报到时就乱了套。
我们班分了一个王晴一个王威,结果来了两个王晴,两个王威。
去级部查考号,留下自己的',送走别人的。
其中一个王威乖乖去了六班。
而王晴就不同了,说什么也不走了,就七班了。
不走可以,但两个王晴老师点名有些麻烦,无奈,只好以大王晴小王晴呼之(只论高矮,不论年龄)。
讲校规。
我声情并茂,辅以生动事例,嗬!孩子们眼睛都直了!
目的达到。窃喜。
发书。
每个同学十六本。发到我汗流浃背,喉咙嘶哑。书,我一本也没发,监工。
卫生大扫除。
孩子拖地基本上像画画。重来。
筋疲力尽。放学。
有家长来,接待,一天的唾沫用尽。
下周军训,七天。杀威棒……
篇4:工作总结流水账。
.12.17-2010.12.20 16号下午在宿舍刚起床,突然接到个电话.说要我去做一个系庆的工作者,要在酒店住几天,我就辶.但是那边那么诚恳地邀请我.我又不好拒绝,想了想,其实在宿舍也是吃喝睡觉,不如就做做事帮帮人吧.于是也就答应了.
立刻就要到文科楼开个会,去到那里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是系庆来的老师来的太多了,之前定的酒店不够住,结果要在另外一间酒店再设立一个嘉宾入住点,需要额外的人手接待,现在只能临时找人安排到那个工作点了.之前的工作人员都是系庆的志愿者,报名了之后会有半个月的培训的.但是我16号知道17号就要去工作了!天啊.真的看得起我.我看着老师很快速地选了另外两个男生(悲催的我当时都不知道这两个人是男是女啊.).
就这样我们这个临时团队就组建成了.我就悲催了.完全是状况外的人啊.他们之间还互相认识.我就只认识吕老师,而且还不太熟.所以我感觉这几个人之中我鸭梨最大.但是必须尽快适应,因此我没有给自己任何借口,接受了任务就要努力去完成它,不要辜负老师的信任.
17号下午就入住酒店了.吕老师让我们三个在那里开会,竟然当天晚上就入住了几个老师了,我们就连忙带他们入住,开会开到12点多准备好18号的工作,就睡了.我把珍藏了一个月的正装拿了出来.顿时正气凛然.不过也有点辶.我第一次穿正装竟然不是为了面试而是为了做系庆志愿者.吕老师很信任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被信任了.我又不是特别厉害的人.)几乎所有任务都交给我负责了.TT太感动了.
18号的工作经过17号晚上的整理就已经很清晰了:
1.联系薛经理联系:指引牌制作屏幕欢迎词;20号的讨论茶点内容和价钱;点餐流水席
2.提醒吕老师:桂林班的人19号午饭;叫早;给会务资料
把资料和礼物都搬到大堂,摆设好所有的准备我们就站着在那里等老师们来签到了
开始签到:提醒核对信息,填写身份证和返程信息,提醒日程和邀请函,午餐时间和桂林班接待
为来了的'老师点餐,我们自己吃的是麦当劳的快餐.
期间出现了一点小事故,就是有一个姓胡的老师被送到半岛酒店那边去了,在那里大发脾气,直接就不参加下午五点的讨论会了.我们死命地道歉,晚上又送水果盘才弄好.
这一天小宁跟我一起睡了~但是由于工作还是很多,一直搞到两点多才睡的觉.
19号基本上就没什么事情了,一早跟司机联系,把大头们送到半岛,然后就在那里站着候命,期间帮大头跑了几趟拿东西,然后就午饭,午饭和半岛的工作人员一起吃pizza和kfc,但是吃到一半就要去接大头回酒店了,回到酒店就死在床上了.这两天都没怎么睡,根本没进入睡眠就要起来下午又要帮大头们戴胸花,然后送到梁M琚.怎么回忆的画面都是跑来跑去的.=_=///站了一整天的高跟鞋啊.我的小脚丫在痛哭.庆典结束之后就和捷宇跟吕老师去办公室搬水果,一大箱子准备20号的会议.跟车去半岛期间又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不想提了.特悲催的.)去到半岛我们两个就打的去新珠江放水果,趁机换了波鞋(已经都不会走路了.)然后我又打的去半岛吃饭,这是一场鸿门宴啊鸿门宴.一整个大厅被我们全包起来了~那一个觥筹交错啊~~
我们几个就到处去敬酒.教过我们的老师,系主任和领导,我们接待的酒店大头~~都有敬酒.我是第一次喝那么多红酒.虽然总共加起来都不到一杯.一点都没有醉.只是觉得很难喝.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喜欢喝这么难喝的东西.哎.看来我这一辈子都奔不上主流社会来了.
之后就陪着大头们去珠江夜游~吕总被敬酒多了晕了~哈哈,然后我们就扶着她去隔板看风景~~拍了很多照片.可惜都没有一张是正经照的.晚上回去就只剩我和师兄两个在忙着搞嘉宾的通讯录和会议处理.弄到12点半林锋同学从张总的魔掌中逃脱出来.然后他就在我们那里诉苦到一点半方离开.=_=.
20号一早就要起床弄会议的事情,什么茶点啦,早餐啦.还要应付那个魔女张总.然后把陈老师送走.
会议结束我们就爽歪歪了.
不写了.都是流水账写得没有激情.
篇5: 流水账心情随笔
流水账心情随笔
爱晚亭很有名,游客大都慕名来此,哪怕是到了傍晚,人影渐渐稀疏起来,拍照合影的人也不在少数。当然,重檐八柱,梁枋彩画,朱甍碧瓦,更有飞檐反宇,彩绘藻井,东西两面还悬有朱色鎏金匾额,春夏可看庭前流泉不断,山色青葱,秋天还有红枫斗艳,红芍飘香,这也难怪惹得大家神往。不过相比起流光溢彩的古亭,我更喜爱毫不起眼的护栏。
只是最普通的水泥护栏,一方面是借以围住树木,临近娇艳无双的爱晚亭不至于寒酸,另一方面是给游人一个驻足休息的场所。我也没有什么讲究,拂去护栏上的沙粒,平躺在护栏上。晚上的山石是很冷的,兴许是护栏沾染到山灵自以为山石,后脑勺和后背与护栏接触处很是冰凉,正好去除困意。爱晚亭庭院的围墙由一棵棵大树组成,树冠没有合屏,所以往上还能看到一片小小的天空。我正好在天井里面,只是今晚没有星星,绝了我托星传信的想法。这样平躺直视的姿势不能太过长久,时间稍长人就会明显感觉眩晕,进而还会感觉到整片交错的树冠延伸旋转,我用双手遮住眼睛,好像掩耳盗铃,这里实在是一个逃避的好地方。
我不喜欢张扬艳丽的古亭,她太忙碌。但她不同,她好像很喜欢听我说话,面对我来的方向翘首以盼,黛眉微蹙,似怨似嗔,真正等到我了一双水遮雾绕的眼睛又满是欣喜。是我太嗦,每次说下来连自己都有些困意,她听得累了,偶尔偏偏头肘着下巴露出小女儿娇憨姿态,丝带随意挽住的长发轻轻扬起,白底绡花的.衣衫下摆微皱,素净雅致,比起春天还要温暖舒适,我想屈原所见山鬼也不过如此吧,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有时候心情郁结,不想说话,她就笑吟吟的望着我,也不着恼,瑟瑟几响,连风声都温柔起来,我只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摆出一副老僧入定的姿态,往往使得她扑哧一笑,抿抿嘴,眼波流转间有些嗔怒,似乎在嗔怒我这么久了还是小孩子姿态喜欢作怪。
? 护栏表面为了美观镶上小石子故而很不平整,一颗颗摸过去,我要数一数这是多少次来这里,不过心里的野兽今天格外暴躁,我怕它跑出来伤人,只得软言软语安抚它,又心想也许是和小孩子哭闹一样需要哄一哄,赶紧站起身带它随便走走看看,走到下山转角处往回望,近处的路灯光亮挡住了视线,印象里的娇俏身影似乎还在原地,空灵清逸,转过弯去,风中少了一点幽香,下次来不知又是什么时间。
茶楼上几点稀疏灯光,人影被拉长扭曲映在雕花的木窗上,我想回转几百上千年,这人也是些文人骚客之类,茶楼依山傍水,古朴典雅,也正合了君子们的内心诉求。山下岳麓书院睡着了,只看得见有几颗红灯笼点缀其间,面对茶楼的方向,红的尤其鲜艳。
爱晚亭西行300米有石阶往上直达麓山寺,石阶下有一庭院,庭院中有石椅石凳,平日可以在这里歇脚喝茶,没有门阀之分,王侯将相小贩走卒都如刍狗。庭院北侧有一块小顽石,表面青苔纵生,透过青苔仔细观看可以依稀辨出一首小诗,落款仲秋:
那时麓山小静幽,
清觞流水伴红楼。
风顾林语云雀乱,
浮闲半日案中偷。
篇6: 流水账随笔
流水账随笔
21/“我是个被害人,
被你温柔的样子所迷惑,
你却不肯承认是你诱惑我,
还假装,
在离开的时候一点也不洒脱。”
22/“你的声音很干净,
可每次对我说话就像浸了酒精,
烦死人啦,
请不要随意撩拨我脆弱烦躁的神经。”
23/“嘘,
你逃不掉了,
请放下武器举起双手投降,
愿意跟我走就不要动,
在动,还在动,再动我就把你崩掉。
。。。
boom!
哦。”
24/“我轻轻挽起裤脚,
狂奔进雨里,
水滴溅起,
穿越几条马路才追上你,
我没关系,
呐,这把伞给你。”
25/“你是大艺术家,
微笑着挥霍匕首,
在我身上蜿蜒一条又一条血淋淋的伤疤。”
26/“你坦诚的微笑就像海市蜃楼,
欢愉的下一秒,
灾难就像一根鱼刺,
久久卡在我的咽喉。”
27/“我途径你身边时,
沦陷在你眼波的'旖旎,
为你卸下防备耽搁行程,
不久,
我决定要一人一枪继续踏上征程,
我知道远方没有温柔只有流浪,
可我不愿意在你身边像个无名氏一样窝藏。
再见了饿狼,
前方虽然迷途未卜,
酒壶留给你,
我选择远方。”
28/“你背着你的吉他走向晨曦和朝阳,
我带着猎枪躲进暮霭沉沉的芦苇荡,
你有梦想,我有流浪,
日落太早,
我们终将背道而驰。”
29/“森林的早晨总有雾,
我坐在大树枝头养神闭目,
浓雾散去时,
我犯了糊涂,
来不及出口,
徒留你单薄远去背影和一地色彩斑斓毒蘑菇。”
30/“我走过那么多日暮天涯,
看过无数城市街头的涂鸦,
看着枯树长出嫩芽,
眼见寒冬过去立夏,
可再也不见你提着一篮草莓,
翻过围墙,
躲过邻居目光,
嬉皮笑脸站在我家楼下。”
篇7:最忌流水账简历
吴先生物流行业HRM
通常,我会筛选两遍简历,然后才会给部门经理或老板看。第一遍是看基本的硬性条件是否符合,比如年龄,若是招主管类职位,如果年龄只有20岁,基本就PASS了。学历也是筛选条件之一,如果这个职位应聘的简历太少,或是符合其他条件太少,学历这条款会被放宽些,比如说要求本科的,会放到大专。基本上第一轮的淘汰率是50%。还有就是有些求职者喜欢附上电子照片,这对印象分会有一定帮助,但是不要给我发生活照,比如什么艺术照或是结婚照,这常常让我的机子死机。
第二轮再看简历时,主要目的是查看工作经历是否与本公司所招岗位的职责相似。一般都很着重看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特长。另外,从工作经验还可以查看个人是否频繁换工作;在最近一家公司的工作内容是否与现在需求的工作内容相似。建议求职者举一些以往工作中的'成功例子,最好有数据来说明。如果你是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最好在工作意向写明你的求职意向,这个意向最好就是应聘职位的这个领域。另外,实习经验如果与应聘的职位没有什么关系,最好不要写。
发觉很多求职者的简历就是流水账,不会标示重点。最好能让我在短时间内找到简历中的关键点,否则我会因失去耐心而直接把你pass。
篇8:告别“流水账”作文
告别“流水账”作文
告别“流水账”作文作者/ 江 冬
何为“流水账”作文?
“记流水账”――大概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曾被老师写过这样的批语吧?“流水账”本意指的是按日期登记的账目。它有固定的程式:先记时间,再记相关的钱物,一条条排列下去。由此可见,“流水账”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内容贫乏、形式单调、缺乏情感、不分主次――如果一篇作文也有上述几个特征,我们便可称之为“流水账”作文。
在初学写作的阶段,写出“流水账”作文是难以避免的。在我们小学时代的日记里,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用寥寥几句话就交代了一天的事情。当我们上了中学,是不是自然就不会再“记流水账”了呢?显然不是。不少中学生的作文依然是“记流水账”,相比小学时期,只是更长的“流水账”罢了。我们且来看以下这篇题为《上中学的第一天》的作文。
我在兴奋和焦急中终于盼到了天亮。我匆匆洗漱完毕,然后吃早餐。早餐过后,我便开始催促爸爸,让他带我去报名。于是爸爸就带着我去报名。在报名时,我羞答答地低着头,所以没有注意老师的长相。
下午,我又一次来到学校,准备四处参观参观,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我一踏进校园,踏进这块神圣的土地,就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鸟语花香,绿树成阴。
和同学们互相认识了一下。我们在谈笑时,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蓝老师走了进来。他是那么年轻。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肃而又不失和蔼。接下来,我们发了新书。我先把它们写上名字,然后粗略地翻了一遍。之后,蓝老师便向我们讲解了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大约五点半的时候,放学铃响了,我立刻向家里冲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感慨万千:“这是初中学习生涯的第一个学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一定要在这一个学期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初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篇典型的“流水账”作文。它不仅以时间为序,逐一交代了一天的事件,而且完全说得上“内容贫乏、形式单调、缺乏情感、不分主次”。
如何克服“流水账”?
“记流水账”可以说是一种写作“幼稚病”,因为我们的写作往往都是由此开始的。作为一名中学生,虽然不一定要写出多么优秀的作文,但告别这种写作的最初阶段则是必要的。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或许我们可以给出这样一些答案:“抓住重点”、“融人情感”、“运用修辞”……然而这样一来,同学们又会为如何做到这些而大伤脑筋。那么,还有没有既简单又具体一点的办法呢?在这里,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这样一种方法:加强细节描写。
为什么说加强细节描写就可克服“流水账”呢?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流水账”作文好比绘画时只画也出了事物的轮廓,而细节描写则是轮廓之内的细部描摹。假如我们画的是一个人物,只有通过细部描摹,人物的穿戴、样貌甚至表情等种种特征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使人感到具体和生动。一篇作文也是如此――当我们通过细节描写使文中的事件、人物、情感等具体而生动地呈现出来时,自然就不能说是“记流水账”了。
我们再回过头看《上中学的第一天》这篇作文。此文几乎没有什么地方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因为作者的叙述是粗线条的,什么情节都是一笔带过。但如果我们在文中多些细节描写,情形就不一样了。我们且来看另一位同学写的`《上中学的第一天》:
一走进这个校园,望着一栋栋高大的楼房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偌大的校园,一个人也不认识,还真有点儿害怕。
在家时曾要求爸爸妈妈送我到校,可他们就是不同意,说是让我自个儿锻炼锻炼。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教室,里面已经坐了许多同学。我刚要进去,但一看那么多人,吓得不禁后退了两步。不知是谁从后面推了我一下,我才极不情愿地低着头匆匆走了进去,在角落里找个座位坐下,便再也不敢抬头。
上课时,老师进来点名。我发现老师每念一个同学的名字时,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她)。(作文技巧 )我从小就怕被人看,一看我就脸红心跳、手足无措。我又一次紧张起来,心里祈祷着:“上帝保佑,大家千万别朝我看……”可偏偏事与愿违。“孟娟娟!”老师一念我的名字,竟然一下子站起来两位女生――我还纹丝未动呢!教室里顿时笑声连天,我则又想笑又害怕。这下可热闹了,这么多孟娟娟!我正想着,老师说:“我们班流行孟娟娟!还有一位未现身呢!”同学们立即搜寻到了犹豫不决的我。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向我射来。我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躲起来。
瞧,这就是我上中学第一天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这篇文章的字数和上一篇的差不多,但它给我们的印象则要清晰得多――作者选择上学第一天的“害怕”作为重点来写,这是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无论把什么作为重心,都需要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这篇作文里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两处:一是作者走进教室的那部分。在这部分里,“吓得不禁后退了两步”、“极不情愿地低着头匆匆走了进去”、“在角落里找个座位坐下”、“再也不敢抬头”等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逼真而生动地呈现了作者的“害怕”;二是老师点名那部分,作者在心里祈祷同学们不要朝自己看以及被点名时不敢站起来等细节,将作者的“害怕”呈现得更为具体和饱满。
怎样才能写好细节?
或许同学们早已知道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只是不知道具体该怎样写好细节。很多同学一拿起笔就觉得无话可说,如果勉强要写,就也只能写成“流水账”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记流水账”是我们在写作时面临的最普遍、也是最重大的一个问题。如果说细节描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又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在此,向大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尽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道理很明显:当我们对某些事物或事件越熟悉,便越了解它们的方方面面。所谓细节,指的就是事物或事件的“方方面面”。例如,某些同学有养宠物的经历,那么他们必然熟悉宠物们的种种天性、行为等细节,从而写出有关宠物的生动作品;相反,假如某个同学从来没有游过泳,却要在作文里写游泳的经历,那必然是难以写生动的。然而,是不是在作文里就只能写自己的亲身体验呢?当然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而且,作文还需要我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只不过,我们在写不熟悉的场景以及发挥想象时,也应尽可能以自己熟悉的体验作为基础。比如,你在写一个虚构人物的快乐心情时,写的则可以是自己或熟悉的人在快乐时的种种表现。
二、从自己的切身感触与体验出发。
事实上,同学们作文里的很多句子都是“二手”的。它们大多是从书本上、从别人的文章里学来的,比如“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等句子――也许你当时确实高兴,却未必有蹦跳的动作,也许你当时确实焦急,却未必像蚂蚁一样团团转,可很多同学一写到这些情绪时,想都不想,就用了这样的句子,于是文章就难免“千人一面”,让人毫无印象。这无疑也是导致文章成为“流水账”的一个原因。在上面第一篇《上中学的第一天》里,我们看作者对学校的“印象”以及躺在床上时的“感慨”,何其眼熟,何其没有作者的个人特色!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应摈弃那些“二手”经验,尽可能从自己的切身感触与体验出发:自己是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是什么举动,就写什么举动。这样一来,作文不仅有了你的个人特色,而且因为“切身”,写出来的细节自然就足够饱满和逼真――第二篇《上中学的第一天》便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三、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每个人的阅历都是有限的。或许有同学会说,我熟悉的生活就那么一点,我的切身感触与体验也就那么多,老是把这些写来写去,又有什么意思呢?诚然如此。尽管我们的阅历会不断增长,但不是有句话叫“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吗?而且总不能等有了新鲜的经历、感受再写作文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尽管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但一个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则是无限的。谁敢说自己对身边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对世上的一切都看得透彻分明呢?毫无疑问,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将不断拓展我们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即使是那些再平常不过的事物,通过观察与思考,也将焕发出一种全新的样貌。比如下面这篇初中生习作《小树林》――小树林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所在,我们透过作者的视角与思维,却分明能感受到一种盎然的情趣与诗意。
篇9:笔试面试流水账
笔试面试流水账
首先要声明一下:纯属个人经历。笔试面试绝对不是千篇 一律的东西,但是准备起来应该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大家看看有什么可为你所用的,就挑了去。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会尽量回答。其实所有人都是走过之后才会给出困难或者简单的评价,但是无论困难还是简单,悉心准备总不会错。
一、个人介绍(大家可以有个基准) 本科非211,日语专业,曾作为交换生在日本读书一年。毕业后曾当过英语翻译,出国前供职于北京一家外企。研究生在澳洲一所大学读的,会计硕士专业。无任何相关实习经历,无任何金融类证书。语言能力:日语一级,英语六级,雅思7分(两年前)。
二、结果
申请了四大北京所,均为审计。最后得到普华,毕马威和德勤的offer。没有接受安永的par面邀请。
三、准备阶段(注:准备阶段的所有资源和信息均得自于应届生,所以,对应届生的感谢无以言表;大家也尽管关注应届生论坛,正常情况下,不会有遗漏)
1、网申
我是2012年十一期间进行网申的,每家需要填报的项目,不尽相同。无非是个人信息,成绩等等。这里要强调的是:真实和准确。需要准备的资料有:
成绩单-利于计算和填写成绩;
获奖证书-挑重要项目,安永需要上传复印件;
相关的open question的答案-不仅仅要认真填写,保证拼写和语法无误,还要熟悉自己所写的内容并了解细节(比如,你是某个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在某个社区搞过活动,那么你就必须知道社区的名字,居民参加情况,活动细节,决策过程等等;在填写时,不需要过分描述细节,因为有字数要求,但是自己的头脑中一定要清楚细节);
中英文简历-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德勤和安永需要上传简历,这里要强调的是,尽量突出重点,简单明了。
这里说一下简历吧:我的简历比较简单,一页cover letter,一页简历。cover letter的内容因人而异,看你想突出什么,这个可以参考前人的。我的简历只有四个项目: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社团经历和其他技能(英语和日语的能力考试证书等)。从我个人角度讲,我不太建议繁琐的简历,首先给人看起来就很麻烦,其次就是简历上都写了,那么面试官可能1)不感兴趣了;2)问一些更细致的问题(你会后悔的,哈哈);3)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你可能会疯)。当然,也会有人喜好比较详尽的简历,这个就是自己的选择了。至于英文版的简历,我提醒一点:叙述社团经历的时候,要用积极性的动词开始,比如initiate,assist等等。很重要的一点:不要有低级错误存在,如拼写错误和语法运用不当。
这里提一下澳洲留学生的时间安排:一般澳洲留学生在时间安排上非常不便,因九月中下旬一般为期中考试比较集中的时期,十月初一般会有common week,过后便要开始向期末努力了,十一月中下旬便是期末考试阶段。而从去年四大的申请和笔试面试时间来看,如处在第二学期(以一年半商科学生为例),那么时间冲突很大:9月到10月上旬网申,中旬开始笔试,下旬开始面试,一直持续到11月末,12月初(排除补招状况)。我个人情况是:正处于第二学期,由于无商科背景,所以学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但是自己从开学起就已经有所想法,所以,所以期中前十分努力,且期中考试成绩尚可,期末仅用三天准备三门课,一周时间准备一门法律。(具体为10月中旬回国,18号三家笔试,接下来便是面试,考前有3周多在国内,中途普华面试为下飞机后休息三小时进行群面,安永为考试后第二天回国第三天早上到达北京,8点半开始面试,所以,时间很赶,要有心理准备)这样来讲,如果是打算第二学期开始找工作的同学,务必提早做好准备,在期中考试时取得满意成绩,这样对期末考试的影响才不会大。另外就是上面括号中提到的,要对时间和金钱方面有所心理准备,为了不影响每学期上满80%的课程的规定,有可能面试中途要往返一次,而且有可能下飞机就要赶去面试,或者是面试完马上要进入期末备考,所以一定要保证精力充沛。
2、笔试准备
难易程度(个人感觉):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由于安永免笔试,所以无从比较;但是安永笔试为托业考试题目,个人认为英语四级水平足够应付,那么通过安永笔试无压力)
时间:我在同一天进行了三家的笔试,上午普华,傍晚毕马威,晚上德勤网测。
过程:三家的题目在应届生上都有,我也会贴出部分搜集到的题目。
1)普华和德勤的原题比较多,但是普华去年多了一项性格测试(这个应该是对是否能进入面试有影响,因为在普华par面过程中,我被告知性格测试得出的结果显示个人非常适合做审计这一行业;个人感觉这个测试有些不靠谱,但是的确会对录取产生影响,尤其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的);
2)毕马威,感觉我完全被秒杀了,考完本以为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但是,隔了一天就给了面试通知。我个人感觉比较难,至于为什么通过,我只能说:从个人总结来看,毕马威可能更强调准确率(强调:个人感觉,有可能出错哈。)至于准备,网上似乎只有24题和36题,所以,大家只管体会一下,真题很崩溃。SHL上面的题目似乎也可以被毕马威的题目秒杀。但是,多多练习,绝对没错。我旁边的那位大神,计算题做了21个,之后回来看有关笔试的帖子,还有人说完成了23道,暂且不论正确率,我连第15题都没有看到,我当时就跪了。
整体:一共复习4天,毕马威一天,普华和德勤共三天,在通知笔试和正式笔试之间,可以上应届生看看有没有人贴出新的题目,很重要。另外,大家也可以借鉴一下瑞银、瑞信、德意志、美银美林的相关笔试题目,因为网上都说有很多相似或者一样的题目,而通过我的笔试准备,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真的。
3、面试(这个说起来比较繁琐,所以我算是记了个流水帐大家多担待)
1)准备阶段:
首先,搜集四家的资料,包括公司的背景以及职位要求,熟悉网申时填写的资料,阅读和参看公司网站,包括英文版;
其次,根据个人情况,总结相关问题的答案(很经典的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大家都明白吧?^^)以及自己真正想问的问题;
再次,对于case,大家可以在面试前到应届生上看看是否有人分享。熟悉面试流程,比如去年毕马威审计把case环节换成两个manager面试一个candidate;在这里想说一下自己的一个小想法:就是不要过分去纠结case,要有case study的意识,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但是不要过分强调,因为面试者中还是有很多非金融财会专业的人在,所以,每家的case都不是想象中那么刁钻,也并不是要求你必须有多么多的金融财会相关知识,我想面试官更看重的是你的反应能力和商业意识(business awareness)。
最后,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准备好正装,你该出发了!
2)面试实战(审计部门)
我按照自己面试的顺序来讲
毕马威 笔试后隔了一天接到周五经理面的通知,第二周周一得到周三par面通知。(毕马威人力的电话很难打通,这一点是不是需要注意一下),但总体是最迅速的。
以往毕马威的经理面,似乎是case,但是去年换成了两个经理面试一个应聘者。问题很大众化,没有问过于专业的问题,因为我想这就是每个公司体现人性化的一个地方。其实四家公司都没有问我有关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原因很简单,我当时还没有接触审计课程,所以只问了一些比较笼统的问题,怎么看待审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英语,1)不能拼运气,还是要有些真才实学,2)不要说留学生英语一定好,我深有体会,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比如我在澳洲,班里面基本上没有老外,我的方言见长,但是英语的确落后了,第一自己没有利用各种机会去练习,第二就是也没有特别多的机会,哈哈,到处都是国人和中国店,会中国话足以。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对自己说,不过,这个也是种练习,至少你不会很生疏。)需要特别准备的,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自我介绍(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机会说,但是必须准备),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做审计,为什么四大,为什么你认为自己合适这个行业),open questions中自己写的东西,要求细节准备出来,要有目的性(比如哪些活动可以锻炼或者凸显自己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责任感,决断能力等等)。我没有遇到比较喜欢challenge的经理,整个过程比较和谐,中英文穿插,结果鄙人还冒出一句日语,幸亏无伤大雅。
这种面对面的面试,我个人感觉,最重要的是你要让经理感觉你不仅仅适合这份工作,更适合他的团队,这很重要。
par面大概进行了20多分钟,中国par,全中文。par会表示自己的担心,也很直接地分析了行业特点。这里我被问到一个比较不好说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四家?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能对一家大肆褒扬,也不能对其他家进行无中生有地批评,因为由此及彼,大家懂的。所以,比较中肯地回答。我个人的回答(大致的,具体怎么说的,也有些忘记了,另外也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大家看看就算了):毕马威的客户一般都是比较优质的大客户,这也从毕马威的着装要求上有所体现(因为要见这些大客户,所以,男生领带要一直佩戴);与此相反,德勤和普华则偏向中小企业,这个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相符,因为中国正在经历发展,国家也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那么客户源不用过于担心;安永相对于来讲,本土化做得比较好,虽说不如前两家人数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每个人得到指导的机会也会相应增加,另外就是据传安永的培训做得很不错。
答完后,par先进行了肯定,然后指出一些问题,又做了一些解释,相当于展开。
两个面试都有面试者提问的环节。经理面试时,我提了一个普华悉尼办公室在学校宣讲时提出的一个问题,是那种两难境地的选择。par那面我问了一个关于改制“特殊普通合伙”后,对员工和业务的影响。没有过多问题,原因很简单:我的确只对这两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没有其他想问的;另外就是过于专业的问题,即便我问了,我也未必听得懂回答,弄得不仅自己尴尬,还有可能暴露自己的缺点。(我说得比较实在,大家看看就好)
普华永道 战线较长,期间由于个人期末考试原因,普华永道还特意更改了面试时间。人力资源很赞,这几天还给人力打电话咨询相关事宜,很亲切,很耐心。就是等待时间有点长。(这里想说:希望用人单位――所有用人单位哈――也要考虑一下求职者,应该相应加快审核,应聘是个双选的过程,不能因为自己是用人单位就一直拖着就业者以至其丧失其他的机会,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你招满了,但是那些因为你而“不得不”错过其他机会的应聘者怎么办?)
群面:case+经理一对一
case是面试者事先被分成两个组,然后到不同的房间做case study,写板书。之后就是回到同一个屋子,分别进行presentation(英语)和互相提问(英语)。坛子里面面经太多,大家可以象征性地搜一下,看看注意点。不过,我在这里要强调几点:作为留学生,我个人很佩服国内的学生,因为专业知识涉猎广泛,这是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只能在idea和英语上下功夫,另外就是反应能力上。对于内地毕业生来讲,一定要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不要惧怕留学生的英语,原因刚刚解释了,所以,英语,绝对是自己的事情,可以准备得出来,那就提前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甚至在德勤小组面试时,一个组员居然在case结束后对hr说:你看,这么多留学生,英语都很好,但是我们英语不好,不会因为这个影响我们表现吧?在我看来,这么说,完全没有必要,无论英语还是专业知识,都是自己的能力,首先,公司不会因为你的英语能力低而降低对英语的要求,其次,公司也不可能只看英语这一项能力,所以,记住:能力是自己的,你想拥有你自然会千方百计地去获得,不是因为别人没有你自己就有了)小组讨论时千万不要aggressive,因为会弄得小组讨论不能正常进行;但是在辩论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强势一点,因为你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另外就是要积极一点,把自己的idea说出来,对与错在讨论中求证,在辩论中得到重申,你自己也会更自信一点。
经理面大概持续了20多分钟,具体不赘述。问题差不多,仍然强调的是详尽的准备。
par面:英文70%,中文30%吧。英文的自我介绍,以及用英文来描述自己的优缺点,这个也比较经典,大家可以搜搜网上的经典回答吧。不过,我更倾向于坦诚相待。只不过是说缺点的时候,婉转一点即可。另外就是被问了是否考虑过进入事务所后会面临的挑战。我回答了三个:专业知识提升,代沟(本人80后哈),以及角色转换。
持续时间20分钟。
德勤 小组群殴(10个人)+par面
小组case study,十个人讨论一个case,之后presentation,然后是hr提问。这种人特别多的讨论,往往对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不利,因为本身这些同学就不太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就是,最后presentation每个人几乎只有一分钟,由于不善于在多人面前阐述自己的想法,导致整个面试都显得自己不合群,缺乏发言及演讲能力等。其实,这就是个面试,即便怕丢人,可是也就丢人在这几个人面前,你怕啥?大胆去说,这么多队友给你作后盾。另外,我感觉在presentation的时候,善于灵活补救而且顾全大局的人比较容易受到重视。这种10个人分析一个case的面试,我个人感觉,懂得言简意赅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及抓住大家忽略的细节更重要:人多,大家的比较普遍的想法又很一致,那么,就看谁能很快地阐述观点,谁能提出别人没注意到但却十分重要的观点。经理一直坐在旁边观察,不给任何帮助,但是有可能会提问。
par面:这是我面试生涯中的一个奇葩经历。女par,很干练,是我十分佩服的那种强人!赞一个。这次是俗称的压力面,各种问题,铺天盖地,而且对方出拳速度太快了。一旦话语中有漏洞,那么这位par肯定会要个究竟。现实中很多同学怕这种面试,感觉必死无疑。但是,我却比较喜欢这种,不仅仅因为刺激,更多的是,你的反应能力能得到体现,你的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受到考验,在结束后,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表现,自然就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大概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因为审计工作也是要接触到类似的客户的。另外,这样的par,我个人感觉一般都是比较直白和诚恳的,她会挑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过后你会很庆幸这样的par给你指出。我想在工作中能有这么直接且严格的par,自己想不进步都难。所以,不要怕,当作是一种历练,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与女强人对话的机会!
安永 小组面+经理一对一,时间最长;未接受par面邀请
群面:3人一组,case+presentation+challenge,中英文根据经理喜好。之后是debate,语言仍然是根据经理喜好。辩题大概就是围绕一些办公室code来的。其实前面的表现还好。但是之后由于10几个小时的飞机,早上7点多到了首都机场,八点多开始面试,头发晕,以至于后来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得稀里糊涂,当然,也是自己懈怠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往返悉尼与北京3次,中间还经历了期末考试,也没有心思去准备,只是在回来的飞机上大致看了一下安永的介绍。经理面后以为没戏了,发挥严重失常,但是没想到,经理还是给了我一个机会。不过,由于期间已经签下offer,所以没有接受邀请,正因如此,各位亲,对不起,我不知道安永的par面程序。
再来说一下“模型”
其实我面试前从来不知道所谓的模型,还是看了过来人的经验,所以在乘坐飞机的时候刻意看了一些,无非“波特五力”,PEST,SWOT,还有一些关于企业成长阶段的模型等等(我这记忆力不行了,完全不记得名字了)。但是,其实走过后会发现,如果你一点不会,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人多了去,况且时间紧迫,未必用得上;另外,你懂也未必帮得到你,因为那么多人分析一个案例,你很难控制节奏,无法控制节奏,那么这种模型的框架很难构建出来,总不能你自己在那里显摆自己知道有多少吧?注意团队!
所以,我的建议:为了心安理得一点(说得直白一点),可以适当准备几个。(注意:如果是纯粹的一个人进行案例分析,建议还是要在准备的时候考虑一些。)
四、总结
其实,我个人一直感觉,有努力和运气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四大。只不过客观上录取人数有限,到最后拼的就是厚积薄发的那一点点表现和运气。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我上面所写的没有过多的技巧之类的东西,写得很平淡无奇,近乎流水账。因为我个人认为,技巧也是给有料的人准备的,再出奇的东西,到最后都要有个结局。另外就是,太多的技巧反而会使你变得庸俗,千篇 一律,也容易限制你的发挥。因此:读完我写的东西(虽说有些乱七八糟吧),可能并没有那些所谓秘技等等,但是,希望你能意识到,首先,不要打无准备之战,但是也不要过分强调结果,这种事情,强求不得的;其次,希望大家能享受这个过程--我是在享受面试这个过程,真心当作一种经历,但是这个代价也是巨大的,如同上一点所说:首先你要花费时间去准备,可能会耽误你的文娱活动,甚至会占去一部分宝贵的复习时间;其次,很有可能这个经历的结局不如人意,甚至因为等一个结果而错过了其他的机会,代价不能说不大,但是比起你所学到的,这些都不算什么(这都不是事儿!!!)
五、温馨提示
内地学生和留学生、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不要互相畏惧,更不要在群面的时候向面试官提出:他英语比我好,因为他是留学生,或者他分析比我深入,因为他是专业学生(两种情况我都遇到了,面试官很尴尬;而其他人都笑了,因为这种人明显在自己打自己嘴巴,减分是必然)
(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其实在进入面试阶段以前,我一直很担心自己的专业水平会比国内学生的专业水平低很多(这是个事实,我承认,包括面试阶段,我也会很坦然地告诉经理或者合伙人,自己专业知识欠缺),一方面是无本科背景,另一方面,澳洲留学生应该清楚自己都学到了什么,12门课,一年半,翻出国内CPA,仍然不知所云。
这个,我可以给大家一个个人看法:从招聘人员构成来看,专业不是最大的问题,有本科英语专业的,也有在国内从未接触过商科在国外读了会计硕士的,其实大同小异――专业素养不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意味着面试的专业性会因人而异,譬如我在面试的时候,经理和合伙人都说过,既然还没有学审计这门课,那么,我就不问专业知识了。所以,准备起来,国内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这是个必然要求;其他专业的面试者,一定要本着诚实和认真的态度去准备general的问题,比如一个经理可能不会问一个英语专业的同学审计报告的分类或者认定类型,但是他必然要看你对审计如何认识,对审计这个行当怎么认识的。
(内地学生和留学生)面试时认识的几名战友,也会说他们很担心自己的英语,甚至有人还会酸一下:你们留学生占便宜了,案例分析和面试都是英语的。其实留学生未必英语都好,内地生也有英语出类拔萃的,我只能说: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千万不要怪是否留学。另外,英语面试是可以准备的,我之前建议几个同学去看一些商业谈判类的英语书,掌握里面一些开场或者presentation相关的说法,其实完全可以应付。另外就是自己准备的一些面试问题的答案,也尽量总结出一份英语的。其实在准备阶段,只要在准备汉语资料的同时,准备一下英语资料,那么面试英语应该不会成为一个障碍。还有,就是看看公司网站的英文版,你会受益匪浅。
其实无论内地生还是留学生,只要自己努力,都有自己的强项,留学生可能,注意是可能,英语突出,但是专业素养上可能欠缺,内地生可能英语欠缺,但是专业素养上可能有所补充。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故步自封,踏踏实实地准备,剩下的,就是运气了。还有,注意攒人品!!!
【流水账美文】相关文章:
1.流水账的作文范文
3.美文阅读
4.情情情美文
5.美文 赏析
6.美文分手
7.月夜美文
8.小丑美文
9.五月雪美文
10.疲倦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