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

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

2022-10-29 08:44: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克莱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希望大家喜欢!

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

篇1: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

【塬文】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翻译】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赏析】

词作上片如一幅清江月夜独钓图: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零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作者选取了叁种最能表现秋江夜色的典型景物,透过设色的明与暗,造境的野而幽,烘托出江边的凄清气氛。这是写地上所见。

接着再对秋夜江天作大笔的渲染。“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秋高云淡,水天一色,境界阔大,虽其间有败芦残苇杂处其间(这正所以成其为秋景),却并不怎样令人感慨兴悲。开头五句全是写景,似乎完全不夹杂人的感情,但“一切景语皆情语”,秦观所作的这种景语,与他所要抒发的感情水乳交融,从而收到借景抒情的艺术效果。

“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转入情事的抒写。小艇、孤篷,又是独棹——船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样景况应该说够寂寞了吧。可是这位独棹孤舟的人,却是悠哉悠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这里词人透过表达特定情境的“独”、“孤”、“小”和“悠悠”等字,把一件本是江中荡舟的极平常事,不仅写得曳生姿,而且充分表达出此刻他的生活情趣。

不知什幺时候,他的“孤篷小艇”停了下来,接着道“金钩细,细纶慢卷,牵动一潭星”。他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的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慢卷”,表明垂钓时的闲裕,与“悠悠过”绾合。而收卷钓丝后泛起水面涟漪,向外扩展,使一派水面上倒映的星光动荡不已,十分美妙。秦观《临江仙》词里也有“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之句,写的是夜泊潇湘浦口,月高风定,秋水澄蓝,水不动,星亦不动,如浸水中,一片静景,与此词的丝纶垂钓,“牵动一潭星”的以动写静,各擅其妙,可谓善写水中星影者。上片有景物有情事,景物和情事的搭配,表现出泛江垂钓者的悠然自得情趣。

过片叁句是上片结尾叁句情事的继续,只不过不再是垂钓,而是吹笛了。“时时横短笛”,看来当天夜晚,当小船悠悠地水面漂动时,当“丝纶慢卷”后,他曾不止一次地吹过短笛。寂寞秋江之上,当他吹笛发出悠扬之声的时候,他觉得陪伴着自己的有“清风皓月”,彼此都脱略形迹,忘却你我的区别,物我一体。这几句,写出了词人此刻的'怡然自得,更写出了他的恬淡情怀,或者还微微夹杂一些儿感慨吧,所以逼出来下面似达观似郁结的一句:“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秦观早年一度漫游,过的是“泛梗飘萍”的生涯。不过词人说“任人笑”,表明自己并不在乎;不仅不在乎,还要“饮罢”而“醉卧”,因为对于世间烦恼扰心的种种不如意事,有耳朵也不会去听了,正所谓“尘劳事有耳谁听”。

最后叁句,“饮罢”“醉卧”之后,一枕沉酣,直到天明。秋江风静,水波不兴,人已忘掉尘世间一切烦恼,尽管太阳高高升起,他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全词先写景,后写人,写景则着意描写特殊环境,写人则着重描写个性形象。如此层层写来,精心点染,细致描绘,一个特殊环境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一幅生动的楚江月夜独钓而又独饮醉卧的画面,清楚地呈现读者面前,从而使人们感受到词人看似然、坦然,实际上郁积着不平和愤懑的心情。

【作品介绍】

《满庭芳·红蓼花繁》当作于公元10(北宋绍圣四年)秦观谪处郴州时。词之上片描绘楚江月夜独钩的情景,下片侧重与楚江月夜独醉。全词如诗如画,淡素雅洁,清丽恬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篇2: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练习题:

1.本诗中“山抹微云”中“抹”字历来为人称颂,请根据语境进行赏析。

2.试简要分析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参考答案

1.“抹”字写出了林外的山痕和山间的云迹,诗中有画;“抹”字突显云淡山远之貌,与后文“天粘衰草”一同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渲染了离别的愁绪。

2.此词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表现男女分别时难分难离的情状。借助景物渲染凄恻哀怨的离情,如开篇的: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为全诗笼罩上浓浓的苍凉的气氛,诗人又借“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的景物描写,通过“移情”表现手法抒发了悲凉的心境。

篇3:秦观《满庭芳·红蓼花繁》赏析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浩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赏析:

词之上片描绘楚江月夜独钩的情景,下片侧重与楚江月夜独醉。全词如诗如画,淡素雅洁,清丽恬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词的上片如一幅清江月夜独钩图: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零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作者选取了三种最能表现秋江夜色的典型景物,透过设色的明与暗,造境的野而幽,烘托出江边的凄清气氛。

接着再对秋夜江天作大笔的渲染 。“ 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 ”。秋高云淡,水天一色,境界阔大,虽其间有败芦残苇杂处。开头五句全是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 ”,秦观所作的这种景语,与他所要抒发的感情水乳交融,从而收到借景抒情的艺术效果。

“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转入情事的抒写。小艇、孤篷,又是独棹——船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样景况应该说够寂寞了吧。可是这位独棹孤舟的人 ,却是悠哉悠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

这里词人透过表达特定情境的“独”、“孤”、“小”和“悠悠”等字,把一件本是江中荡舟的极平常事,不仅写得摇曳生姿,而且充分表达出此刻他的生活情趣。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孤篷小艇”停了下来,接着道“金钩细,细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他垂钩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的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慢卷”,表明垂钩时的闲裕,与“悠悠过”绾合。而收卷钩丝后泛起水面涟漪,向外扩展,使一派水面上倒映的星光动荡不已,十分美妙。秦观在《临江仙》词里也有“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之句,写的是夜泊潇湘浦口,月高风定,秋水澄蓝,水不动,星亦不动,如浸水中,一片静景,与此词的丝纶垂钩 ,“牵动一潭星”的以动写静,各擅其妙 ,可谓善写水中星影者。上片有景物有情事,景物和情事的搭配,表现出泛江垂钩者的悠然自得情趣。过片三句是上片结尾三句情事的继续,只不过不再是垂钩,而是吹笛了。“时时横短笛”,看来今天夜晚,当小船悠悠地在水面漂动时,当“丝纶慢卷”后,他曾不止一次地吹过短笛。在寂寞秋江之上,当他吹笛发出悠扬之声的时候,他觉得陪伴着自己的有“清风皓月 ”,彼此都脱略形迹,忘却你我的'区别,物我一体。这几句,写出了词人此刻的怡然自得,更写出了他的恬淡情怀,或者还微微夹杂一些儿感慨吧,所以逼出来下面似达观似郁结的一句 :“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秦观早年一度漫游,过的是“泛梗飘萍”的生涯。不过词人说“任人笑”,表明自己并不在乎;不仅不在乎 ,还要“饮罢”而“醉卧”,因为对于世间烦恼扰心的种种不如意事 ,有耳朵也不会去听了,正所谓“尘劳事有耳谁听”。

最后三句,在“饮罢”“醉卧”之后,一枕沉酣,直到天明。秋江风静,水波不兴,人已忘掉尘世间一切烦恼,尽管太阳高高升起,他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全词先写景,后写人,写景则着意描写特殊环境,写人则着重描写个性形象。如此层层写来,精心点染,细致描绘,一个特殊环境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一幅生动的楚江月夜独钩钓而又独饮醉卧的画面,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人们感受到词人怡然自得的恬淡情怀,以及深藏不露的愤闷不平的心情。

篇4: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

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子断,灯火已黄昏。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赏析:

寒鸦万点掠过,撞碎天边微云,离愁别绪随暮色四围而起。

无限的眷恋惆怅,被一带流水缠绕住,使人断肠。到”到火已黄昏”,

已是一片凄凉,隐入天际,景愈涉远依稀,情愈愁苦近切。

篇5:秦观——《满庭芳》

【年代】:宋

【作者】:秦观——《满庭芳》

【内容】: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注释】:

谯门:即谯楼,城门上的望楼。这句说,谯楼上的号角已停止。

蓬莱:此指寻欢作乐之地。

香囊、罗带:古人常用作临别赠品。

暗解:悄悄地解下。

轻分:轻轻解下。

谩:徒然。

表楼:妓女、歌女的住所。

薄幸:薄情。

【赏析】:

这首词写别情。上片主要写景,写秋日黄昏凄迷黯淡的景物以渲染离情之苦;下片着重抒情,通过对分手时情景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眷恋之情,其间亦融入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写景佳句。

篇6:秦观——《满庭芳》

【年代】:宋

【作者】:秦观——《满庭芳》

【内容】: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

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樱。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注释】:

榭:台上之屋。

榆钱:榆树上榆荚,开似钱而成串,俗称榆钱。

珠钿翠盖:指乘车之仕女及其华丽的车辆。珠钿,首饰。

玉辔红缨:均为马具,此指骑马的男子。

金榼:金酒具。

花困蓬瀛:为蓬瀛海上仙山的花所困。

豆蔻梢头:指年轻女子。村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又本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芜城:扬州。

【赏析】:

此词追忆往日在扬州的欢乐时光,以反衬今日的落寞情怀,结尾以景结情,耐人寻味。

篇7: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注释】:

谯门:即谯楼,城门上的望楼。这句说,谯楼上的号角已停止。

蓬莱:此指寻欢作乐之地。

香囊、罗带:古人常用作临别赠品。

暗解:悄悄地解下。

轻分:轻轻解下。

谩:徒然。

表楼:妓、歌女的`住所。

薄幸:薄情。

【赏析】:

这首词写别情。上片主要写景,写秋日黄昏凄迷黯淡的景物以渲染离情之苦;下片着重抒情,通过对分手时情景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眷恋之情,其间亦融入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写景佳句。

篇8:满庭芳秦观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赏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此词虽写艳情,却能融入仕途不遇,前尘似梦的身世之感。而且词中写景、抒情汇为一气,错综变化,脍炙人口。上阕写景,引出别意,妙在“抹”与“连”两个动词表现出风景画中的精神,显出高旷与辽阔中的冷峻与衰飒,与全词凄婉的情调吻合。接着将“多少蓬莱旧事”消弥在纷纷烟霭之中,概括地表现离别双方内心的伤感与迷茫。“斜阳外”三句宕开写景,别意深蕴其中,下阕用白描直抒伤心恨事,展示自己落拓江湖不得志的感受。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篇9:秦观满庭芳

秦观满庭芳

满庭芳·山抹微云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注释

谯门:城门。

引:举。尊:酒杯。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烟霭:指云雾。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徒然。薄幸:薄情。

赏析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的名句。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可见作者是有意将绘画笔法写入诗词的。少游这个“抹”字上极享盛名,婿宴席前遭了冷眼时,便“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 “以至于其虽是笑谈,却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作者炼字之功的赞许。山抹微云,非写其高,概写其远。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正黄昏,清角吹寒,都空城”,正写具体时间。“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妙“烟霭纷纷”四字,虚实双关,前后相顾。“纷纷”之烟霭,直承“微云”,脉络清晰,是实写;而昨日前欢,此时却忆,则也正如烟云暮霭,分明如,而又迷茫怅惘,此乃虚写。

接下来只将极目天涯的情怀,放眼前景色之间,又引出了那三句使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于是这三句可参看元人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画笔点染,非大手不能为也。少游写此,全神理,谓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难怪令人称奇叫绝。

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而后人不解,竟以小杜为“冶游子”。少游之感慨,又过乎牧之之感慨。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用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

后,秦观因此得名“山抹微云君”

评析

有不少词调,开头两句八个字,便是一副工致美妙的对联。宋代名家,大抵皆向此等处见工夫,逞文采。诸如“作冷欺花,将烟困柳”。“叠鼓夜寒,垂灯春浅”……一时也举他不尽。这好比名角出台,绣帘揭处,一个亮相,丰采精神,能把全场“笼罩”住。试看那“欺”字“困”字,“叠” 字“垂”字……词人的慧性灵心、情肠意匠,早已颖秀葩呈,动人心目。

然而,要论个中高手,我意终推秦郎。比如他的笔下“碧水惊秋,黄云凝暮”,何等神笔!至于这首<满庭芳)的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更是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出场,便博得满堂碰头彩,掌声雷动——真好看煞人!

这两句端的好在何处?

大家先就看上了那“抹”字。好一个“山抹微云”!“抹”得奇,新鲜,别有意趣!

“抹”又为何便如此新奇别致,博得喝采呢?

须看他字用得妙,有人说是文也而通画理。

抹者何也?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所以,唐德宗在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煞是痛快)!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罗虬写的“一抹浓红傍脸斜”,老杜说的“晓妆随手抹”,都是佳例,其实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如此说来,秦郎所指,原即山掩微云,应无误会。

但是如果他写下酌真是“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无多了。学词者宜向此处细心体味,同是这位词人,他在一首诗中却说:“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同样成为名句。看来,他确实是有意地运用绘画的笔法而将它写入了诗词,人说他“通画理”,可增一层印证。他善用“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其致一也。只单看此词开头四个字,宛然一幅“横云断岭”图。

出句如彼,且看他对句用何字相敌?他道是:“天连衰草。”

于此,便有人嫌这“连”字太平易了,觉得还要“特殊”一点才好。想来想去,想出一个“黏”字来。想起“黏”字来的人,起码是南宋人了,他自以为这样才“炼字”警策。大家见他如此写天际四垂,远与地平相“接”,好像“黏合”了一样,用心选辞,都不同俗常,果然也是值得击节赞赏!

我却不敢苟同这个对字法。

何以不取“黏”字呢?盖少游时当北宋,那期间,词的风格还是大方家数一派路子,尚五十分刁钻古怪的炼字法。再者,上文已然着重说明:秦郎所以选用“抹”并且用得好,全在用画人词,看似精巧,实亦信手拈来,自然成趣。他断不肯为了“敌”那个“抹”字,苦思焦虑,最后认上一个“黏”,以为“独得之秘”——那就是自从南宋才有的词风,时代特征是不能错乱的。“黏”字之病在于:太雕琢,——也就显得太穿凿;太用力,——也就显得太吃力。艺术是不以此等为最高境界的。况且,“黏”也与我们的民族画理不相贴切,我们的诗人赋手,可以写出“野旷天低”,“水天相接”。这自然也符合西洋透视学;但他们还不致也不肯用一个天和地像是黏合在一起这样的“修辞格”,因为画里没有这样的概念。这其间的分际,是需要仔细审辨体会的:大抵在选字工夫上,北宋词人宁肯失之 “出”,而南宋词人则有意失之“人”。后者的末流,就陷入尖新、小巧一路,专门在一二字眼上做扭捏的工夫;如果以这种眼光去认看秦郎,那就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篇10:满庭芳三之一秦观

满庭芳三之一秦观

《满庭芳·三之一》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赏析】

此词写扬州春游感怀。“晓色”三句,叙天晴、春暖、气清;“古台”四句,写燕飞、花红、榆舞及秋千、绿水、小桥:“东风"三句,画笔收缩到人家,绿柳朱门,琴曲婉转,美不胜收。笔触自远而近,由天气、景物写到人事,环境幽美如画,春意盎然,铺垫之功,细腻完足。“多情,行乐处”提点一笔,始正面进入艳遇幽欢。“翠盖”指女,“玉辔”指男,“酒空”、“花困”,两情欢洽甜蜜,臻于极致,不可言传。“豆蔻”三句作一总束,点破乃记忆中旧梦前尘。“堪惊”忽跌入现境,以反衬作收,愈觉人事全非,旧情难忘。全词章法绵密,意旨深远,语辞清丽自然又精练工妙,情调婉约忧伤,写景状物细腻,生动表现出景物中人的思想情怀。

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注释】

谯门:即谯楼,城门上的望楼。这句说,谯楼上的号角已停止。

蓬莱:此指寻欢作乐之地。

香囊、罗带:古人常用作临别赠品。

暗解:悄悄地解下。

轻分:轻轻解下。

谩:徒然。

表楼:歌女的住所。

薄幸:薄情。

【赏析】

这首词写别情。上片主要写景,写秋日黄昏凄迷黯淡的景物以渲染离情之苦;下片着重抒情,通过对分手时情景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眷恋之情,其间亦融入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写景佳句。

【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相关文章:

1.满庭芳秦观名句

2.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

3.满庭芳苏轼

4.秦观《满庭芳·北苑研膏》审美赏析

5.《满庭芳》诗歌赏析

6.满庭芳诗歌鉴赏

7.满庭芳李清照赏析

8.满庭芳 梦中见,满庭芳 梦中见马钰,满庭芳 梦中见的意思,满庭芳 梦中见

9.《满庭芳.渔父词》阅读答案

10.满庭芳,满庭芳卓田,满庭芳的意思,满庭芳赏析

下载word文档
《满庭芳秦观红蓼花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