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
“叮咚小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练习2,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练习2,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第十册练习2》
《第十册练习2》
作者:宗阳春 发表时间:-4-29 阅读次数:203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2、看图 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会读对韵歌。
5.熟记成语。
4、学会修改病句。
6.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
7.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弄清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句子。
(2)我们在描红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要注意字的笔顺,二要注意每个笔画要一笔成形
篇2:《第十册练习2》
(1)学生各自在书上描红。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展示描红好的同学的字,并进行表扬评点。
(2)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弄清题目要求。
(先要看图,了解象形部首字的演变情况,然后分别写出疏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2.指导。
(1)出示马的图片。
(2)古代人用什么样的文字来表示马呢?请同学们看书。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有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来的,部首也是如
(3)由图画上的马演变成文字“马”,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吗?
(4)用以上的方法教学其他三个部首。
(5)教师小结: “马”、“牛”、“羊”和“鱼”这几个部首原来都是象形字,由这部首组成的字,大都与它们各自代表的事物有关。
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哪些汉字属于这些部首。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读一读。
2.指导。
(1)这是一首对韵歌。指名读第一组。
(2)让学生找出词义相反或相关的词语
(3)板书:
来――往 去――回
雨雪――风雷 松梢――竹叶
马会
草舍――柴扉
(4)小结。
把一些词义相反或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对韵
(5)指名读第二组。
(6)让学生弄清这组中含一个三字对(前两行第三行),一个五字对(后两行)。
(7)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篇3:《第十册练习2》
(1)学生各自在书上修改其他三个病句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学生个别汇报修改病句情况。
第二句:“数量”可以“增加”,但“质量”不好”增加”。应改为:这几年来,中国画创作的数量显著增加,质量也显著提高了。
第三句:“两千年前新出土”说法不通。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年前的文物。
第四句:“基本上”与“完全”互相矛盾,应删去其中一个词语。
(2)及时纠正学生中改错的句子。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能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同桌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不一定要按成语的顺序说,可以由自己挑着说)
(5)让学生想想每组的两个成语有什么关系。(意思相近)
例如: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篇4:《第十册练习2》
(1)指名个别读。
(2)齐读。(读熟)
4.反馈。
(1)同桌同学互查。
(2)指名朗读。(教师及时矫正)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复习修改病句的方法。
(先读句子,找出病因,然后着手改,正确运用修改符号)
(2)出示第一个病句:
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①找出病因:“脸上”与“洋溢……心情”搭配不当。
②应改为:同学们的脸上现出愉快的笑容(或表情)。
确运用修改符号)
篇5:《第十册练习2》
(1)自由练读。
提示:每组后一个成语都是“X天X地”,读起来押
于熟记。
(2)同桌的同学互相练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要查阅相关资料,并收集整理一部分内容
时说给学生听。
1.审题。
(1)谈话揭示话题:介绍世界名城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①选择一座世界
名城,②听老师讲有关材料,③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向同学们作介绍。
2.指导。
(1)你知道世界上的哪些著名的城市?
(2)你对它有些什么了解?(可相互补充)
(3)听老师给大家说说有关X X城市的情况,可作点简单记录。
汇报所列提纲,大家给予指导。
自己准备口述。
组讨论。
组选一代表作汇报。
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
第七题(略)
《第十册练习2》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与练习(2)
课题
整理与练习
课时8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恰当的评价,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课前准备小黑板和展台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一、练习与应用:(练习七/6—8)1、第6题出示题目。学生独立比较,填在书上。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比的。明确: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2、第7题 出示: 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0.6 0.506 0.056 0.065 0.56 (1) 读读各数,说说怎样比较。 引导学生先比较每个小数十分位上的数,根据比较的结果把这些小数按大小分成三组,再分别比较其中的两个数,最后确定这五个小数的大小顺序。 (2)让学生按此方法尝试排列。 (3)交流排列情况。 0.056<0.065<0.506<0.56<0.63、第8题(1)让学生看清要求后尝试完成。指名板演。(2)交流,注意格式及符号、单位。(3)把改写成的用“亿”作单位的小数与近似数作比较,体会这两种形式的数在表示的数目时的不同特点及作用。二、探索与实践1、第9、10两题,在课前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际的调查和测量。身高和跳远成绩的测量可以与体育课结合。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也可以让学生调查其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如肉、禽、蛋、蔬菜、水果的价格等。要求学生认真记录测量得到的数据。课上进行交流,说说活动中的体会。2、第11、12、13三题,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或上网搜索,课上进行交流。相关数据:地球赤道的长度是40075.696千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有11594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0643万人。三、思考题:出示:(1)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多少个?(2)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多少个?※ 先看第1个问题。让学生说说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哪些。问:你能有条理地列出来吗?板: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 再看看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讨论:你还能找出大于0.11而小于0.12的小数吗?有没有大于0.111而小于0.112的小数?想想,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多少个?【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数轴有条理地写出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再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0.1和0.2之间还可以有很多的三位小数、四位小数等,从而体会到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无数个。】三、评价与反思:教学得与失:篇7:练习二(2)
练习二(2)扬州市花园小学韩亚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4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熟练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并能熟练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配套课件,思考题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基本训练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6、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 (以上各题均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今天我们进一步地来学会用学习过的除法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二、拓展练习
1、练习二第6、7题。先自己读题,说说题意。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第6题说说“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同样多”就是指什么?然后自己先说一说解题思路,同桌再说,要求绝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说。第7题要求达到人人独立会说会解答。2、练习二第8题。自己读题,说说要求平均每人每天安装多少台就要怎么办?指出:两种方法都对,但当我们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还没学过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可以换一种方法来思考。3、练习二第9题。自己先读题想想遇到此类问题应该先怎么办呢?小组中先讨论。全班交流,说说哪种蛋糕每块的价钱最贵?哪种最便宜?4、思考题。(1)题目中对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2)题目要求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 说说解题思路,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 先讨论,再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后汇报。 5、补充题(1)商业大厦的牛奶,原价每盒7元,现降价为每盒6元。人民商场同样的牛奶每盒7元,买4盒送1盒。小华要买5盒牛奶,你建议他在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呢?(2)校园美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不过,一些非法广告到处张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少先队员们积极地清除乱贴乱画,请观察下面的数据。 三年级 以每分钟清除18张的速度,共清除252张广告。 四年级 清除乱贴乱画387张,共用9分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补充习题》第8页和《小学数学练习与测试》第8页。 评价总结 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篇8:《练习2》教案
《练习2》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准确写出词语;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近义词填空。
2、能写出不同语序的句子的不同意思;能改正缺少成分、主谓部分的不搭配、重复多余的病句;能填写表示转折、条件、目的关系的后半句。
3、能正确地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1、指导完成第1题。
先由学生拼读填词,发现共同性问题再作指点。如(1)“run”韵母“un”是“un”的省写式。而与“ru”的韵母“u”不一样。(2)“bianzi”中的“zi”是轻声。让学生直接作业本上完成作业。
2、指导并完成第2题。
先理解两组近义词的意思(见“知识背景”第1点),再读句子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在作业本上选词填空。
3、指导完成第3题。
先让学生朗读每组两个句子,理解表达的意思,再比较两个句子中某一个词语不同位置,最后在作业本上写出每组两个句子的不同意思。提示学生:第(1)组两句,可用“谁”“喜欢的不同写出不同意思;第(2)组用“谁”“高兴”的不同写出不同意思。最后归纳小结:词语排列的顺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
4、指导完成第4题。
先读句子,让学生从读中发觉句子的错误,并在课本上作修改。再讨论病因所在:
(1)句子不完整;
(2)“内容”与“通顺”不搭配;
(3)“惊奇的目光”与“奇怪地”重复。最后让学生修正后在作业本上抄出。
5、指导完成第5题。
先学生默读理解前半句的意思,再通过“虽然”“无论”“为了”思考推测后半句的内容,并写下来,最后反馈矫正并抄到作业本上。在指导过程中,学生如有困难,可提示下列词语:
(1)但是、可是、却、还、还是;
(2)都是、总是;
(3)要、总、从等。
6、指导完成第6题。
先让学生自行加标点符号,再反馈矫正。对几个较难或有不同加法的.地方要加以指点:
(1)“呜啊“的后面如理解成声音延长,可用横线,如理解成声音反复,则可加省略号;
(2)“好像……”“又像……”“还像……”之间关系并列,以用逗号为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不收礼物的内容。
2、归纳短文的复述要点及重点词句,复述短文。
3、做单元检测题。
教学过程
1、理解短文内容。读读、想想、议议:
(1)工人们怎样送贝雕画给朱德委员长?
(2)朱德委员长为什么要把那幅贝雕画送回工厂里?
(3)从哪里看出工人们对朱德委员长非常敬爱?并做作业本上两个问题的答案。
2、归纳复述短文的要点及重点词句。边讨论边板书:
(1)时、地、人、事。视察
(2)工人们把贝雕画送为了……爱戴精心包装
给委员长
(3)康克清把画送回工心意转告第一条中央规定不能收第二条支援建设可拿去换外汇……
(4)工人们崇敬朱德委捧激动惊异多么
员长的崇高品德。齐声称赞崇高品德
(5)用上述要点及词句复述短文。先自言自语,后同桌互说,最后抽说全文,并反馈矫正。
3、做单元检测题。
【练习2】相关文章:
5.练习
6.2《草船借箭》
7.《荷塘月色》 2
8.读后感-2
9.英语教案2
10.辞职信2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