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上学了》第一课时

《上学了》第一课时

2022-12-08 08:54: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芝麻酱蚝香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上学了》第一课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上学了》第一课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上学了》第一课时

篇1:上学了 -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的教育。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对学生渗透尊师和文明礼貌教育。

3、指导学生在看图过程当中认读汉字“学丁冬年级班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汉字

教具准备:

篇2:上学了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唱首歌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吧!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新授

活动一:观察图

1、按照顺序观察校门口有谁在干什么?校园里有谁在干什么?

2、小组合作练习说话

3、指名汇报

活动二:练习口语交际

1、丁丁和冬冬在说什么?

2、他们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3、指两名同学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

4、同桌两个同学练习自我介绍

活动三:认字

1、出示主题图中的字

2、认识哪些字?大声读出来

3、请认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教师给予鼓励。

4、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5、指名读同桌互读课中休息

活动四:巩固

1、读字开火车

2、做举字卡游戏

活动五:

通过观察图我们了解了第三小学,谁知道我们学校叫什么名字?教师教认校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我们学校看到了什么。发现校园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比比谁认字多,认字快。

课后反思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小学生刚入学,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亢奋的状态。这节课,针对《课标》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们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校园;同时采取了随文识字与听读识字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汉字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案点评

课堂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上学了》这课书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在教学中抓住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时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识字面扩展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范围。在教法上,采取边看图边随机识字的方法,为巩固识字效果,穿插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在听读中加深记忆,同时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去认识与学校生活有关的汉字,从而加深他们对学校生活的了解,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热爱。

篇3: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篇4: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篇5:《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 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 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杨晓东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下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

3、通过教学,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将自己以及妻子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贵品质。

教学流程

一、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主要检查学生是否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三、学习生词

1、这一环节参插在第二流程中进行。

2、读准“猝、搐”的读音。

3、掌握生字“臾”的笔顺。

4、理解“猝不及防、须臾”的意思,尤其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

5、描红、临写放在第二流程后进行。

四、看图说话

1、找出课文插图与文中那一节相对应。

2、默读第五节,说说图意,内容包含事情的四要素。

五、体会中心

1、灯语的'内容是什么?

2、此时,皮埃尔除了在打灯语,还在干什么?

3、此时,皮埃尔的心情怎样?

4、学到这儿,你想对皮埃尔说什么?

5、在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皮埃尔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皮埃尔得知事情结果后的思想感情。

六、感情朗读

1、选择1至两个令你感动的片段读一读。

2、指名感情朗读片段。

七、练笔升华

1、结合上文,补充省略号中的话。

“亲爱的,原谅我……”

2、简要交流。

八、赠送名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上学期Recycle 1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复习1-3单元所学会话,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景熟练运用这些句子。学会新单词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celery等。会说唱歌谣,并能理解其含义。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教学难点 为前三个单元中四会句子的综合运用及两个时间副词的读音。

三、课前准备

1.P38图片挂图以及单词卡: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celery

2.与Read and write 和Let’s chant部分相配套教学录音带

3.一只麦克风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热身)

(1)唱一唱

教师播放Unit 1 Let’s sing部分歌曲,引导复习句型 “Who’s your … teacher? What’s he/she like?及回答。还可把歌词做替换,使歌曲更加富有交际性。

(2)口语练习

让学生根据情况回答问题(以下可参考):

What day is today?

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

What classe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2.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1)唱一唱

教师播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歌曲,学生跟唱,引出Willow School。

(2)Look and Say (看图说话)

教师出示Willow School的图片,向学生介绍:Look! This is Willow School. Do you want to visit it? Ok. Let’s walk through it.

(3)教师出示P38右上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图中的人物。

提示:Who is English / math / art teacher?

What is he /she /like?

(4)教师出示P38左下图,引导学生看此表围绕有关课程的话题进行交流。

提示:What day is today?

What do you have today?

What do you have on…?

What classe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do on…?

教师问:Do you have Moral Education / Social Studies on…?当教师说到Moral Education / Social Studies时,向学生呈现相应的教科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教读。

(5) 出示P38右下图,教师用Would you like….?这一句型引出新单词:celery并教读。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图中内容。

提示: Do you have…on…?

We have… on …

Do you like…?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6) Read and Write

教师手拿一张校报说:This is the newspaper about school. It’s the school newspaper. Now David is interviewing Miss Green for the School newspaper. Let’s listen.

(7) 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句子,理解对话含义。

(8) 听录音,完成填空部分。

3.Let’s play (趣味操练)

(1)Let’s chant.

教师播放Let’s chant 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说,进一步在节奏中培养语感。教师解释其中几个时间副词的含义。

(2)Find, say and write

教师让学生从横向、纵向、斜向找出表中所含本单元的`7个有关学科的生词并指导学生用彩笔涂出。教师可找若干学生读出7个生词,并指导学生完成右面的问题。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巩固与扩展)

(1)活动八 练一练 让学生做活动手册Rearrange the words.

(2)让学生做活动手册Listen and write the numbers.

(3)让学生做活动手册Interview your parents.

(4)让学生把新学的歌谣说给父母和朋友等。

5.板书

句子:My favourite day is… My favourite teacher is… My favourite food is…

单词: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celery

教案点评:

本课时 “ Walk through Willow School and talk about it!”和 “Read and write”部分主要是以图片和采访的形式呈现出前三个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操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通过模拟参观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运用已学知识把看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教师通过为校报做采访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把语言运用到真实的交际中。

探究活动

采访教师

探究内容:采访教师

探究目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探究形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活动特点:此项活动以采访的形式进行。每个学生可以采访多位教师,在采访过程中使用所学过的语言从教师身上得到某些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使学生有成功感。

活动过程 :

1.教师自制采访表和简历表并发给学生。

2.出示填写好的简历表给学生做示范。

3.学生根据采访内容自愿采访教师。

4.让学生根据采访的结果填写某位教师的简历表。

5.与同伴之间互相展示并做介绍。

Name

Teach us

Saturdays and Sundays

Favourite food

Favourite color

篇7:八年级上24课第一课时教案

八年级上24课第一课时教案

8课题 大道之行也 总课时 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对于大道和大同的初步理解。串通文意,理解特殊句子的翻译。 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与排除式,让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自己排除错误答案,根据句子本身推断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大同社会使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追求“和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做那个德才兼备的君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文章整体意思的贯通,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讲述的大同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难点:一些重点句子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教学方法 否定法,让学生推陈出新 教学准备 板书和课前预习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文常整理:《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五经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崩乐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从前,孔子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 我孔丘都设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禅让制: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直到夏朝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才结束。(天下为公)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大道。请大家阅读全文。 文章翻译: ⒈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德才兼备)   2、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修:培养。(修狭者――长)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第一个亲:动词,奉养  第二个亲:名词,父母,双亲    第一个子:动词,养育  第二个子:名词,孩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关键在于终(老有所终),用(为社会效力),和长(顺利地成长)   5、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如果看到别人遗失的.东西),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 藏:私藏。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于劳力,人们憎恨劳力不出于自己的饿身上,(即使是出自自己身上的劳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7、是故谋/闭而不兴 闭: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 兴和作的意思一样,有个成语“兴风作浪”   8、是谓大同: 谓:叫做/称为/就是         标注识记           听故事,感受孔子的复古倾向       听故事,感受孔子对大道的向往之情           阐述禅让制的含义       阅读全文 根据语境推测词义,选为选拔,举为推举,二者兼备,即是德才兼备   省略句的补充 (皆出酒食――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根据语境进行判断       拓展认知,翻译第一个老和第一个幼     学生讨论这句话怎么翻译最好,最能体现出原文的意思,不一定要完全直译。       讲解其中一句,让学生根据示例翻译出另一句,     学生翻译             根据语境进行猜测           积累文学常识,拓展五经,帮助记忆。       两个故事都能说明孔子对古制的热爱,可见大道在万世师表心中是多么重要。             由此可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天下为公”     整体感知 结构相似,词性是相对应的。       锻炼学生翻译通顺的原则                   学以致用,翻译类似的句子。     要根据语境判断出词义,不要太死板了               锻炼学生由此及彼的翻译方式,锻炼他们翻译的能力。           扩展一下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的相同点。   板     书     设     计 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礼崩乐坏 三世未逮。 禅让制 文章理解:选贤举能――德才兼备(结构一致,词性对应)   讲信修睦(省略句,句子的通顺原则)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先讲下句,在通过下句推断上句)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货物,人们厌恶把它扔到地上的行为,(而掉在地上的财物),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谋/闭而不兴  谋:杜绝   教   学     反     思       学生的分析让教学能够成分块教学,根据下句推断上句的含义,在竞猜当中可以推断出词义。  

篇8:上学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学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Let’s read部分的对话认读、理解及运用。要求学生能独立认读句子,根据句意回答问题,并能在情景中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对话。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句子做事情。(以及完成小调查)

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是认读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孩子们在反复的歌谣诵读中明确单词的读音,通过认读的练习,记住词形。

课前准备

1. 准备第四单元所学的单词和短语卡片,本课时Let’s read 部分的课件。

2. 投影片:Let’s read部分的问题及填空练习。

3. 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卡和图片;调查用的小表格

教学过程

1. Warm-up

(1)唱一唱

教师播放I can help.的歌曲,孩子们边唱边表演。

(2)Let’s chant

播放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孩子们表演歌谣。边唱边拿出相应的短语小卡片。

(3)look, ask and answer

教师出示短语小卡片,孩子根据卡片内容询问下一个同学:Can you make the bed?

2. Presentation

Let’s read

教师出示Let’s read 课件,让孩子观察图片:“Who can you see?”“Can the monkey’s father cook the meals? ”“Can the monkey empty the trash?”

投影出示问题:

1)Is Mother monkey at home?

2) Can the monkey cook the meals?

3)Can the monkey wash the clothes?

4)What can he do?

5)Can the monkey help his dad?

参考答案:

1)No, she isn’t.

2)No, he can’t.

3)No, he can’t.

4)He can empty the trash.

5)No, he can’t.

学生自己阅读对话,小组内回答问题,抽查学生回答问题。

听对话录音,跟读。

小组分角色朗读,小组表演对话。

把每个问题的答案写在问题后面,小组检查。

Let’s chant

教师出示12个月份的图片,让孩子猜猜分别是哪个月。

出示12个月的单词卡片,逐个认读,或进行随机抽查。

播放歌谣,听到月份时出示相应的单词。

听录音,边听边说。

听录音,边说边表演,或小组表演。

3. Let’s play

小调查:教师设计一份表格,学生运用做调查。

Cook the meals

Wash the clothes

Clean the dishes

….

You

Your father

Your mother

小组表演的活动

学生每四人一组,把自己可以做的事和爸爸妈妈可以做的事分别写在一张纸条上,如:I can wash the clothes. My father can cook the meals. My mother can do the dishes. 把所有纸条放在一个盒子里,每个孩子抽出一张,大家认读,并扮演其中的角色表演。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做本单元活动手册Listen and match

(1)认读题目中的句子

(2)听录音,连线。

(3)小组检查答案。

Read and answer

(1)学生自己认读对话。

(2)小组互问答。

(3)独立写出答案。

5.板书

Lesson one

Questions:

1. Is Mother monkey at home?

2. Can the monkey cook the meals?

3. Can the monkey wash the clothes?

4. What can he do?

5. Can the monkey help his dad?

教案点评:

Let’s read部分主要是通过情景对话把第四单元的句子在特定的情景中呈现出来。作为复习课,教学中侧重对学生的认读、领悟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对话以看故事的形式呈现。教师在充分复习第四单元有关家务劳动的`句子之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故事。然后通过课件的形式呈现故事,让学生看一看,描述一下故事的内容,完成口头和书面的问题回答。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然后进行小组内的对话表演,巩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

最后,通过小调查和小组认读表演的扩展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Let’s chant部分可以先分别出示12个月份的照片,让学生猜猜是那个月,然后出示单词卡认读,最后说说演演歌谣。课堂活动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探究活动

画一画说一说的探究活动

Draw your house.

目的:通过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家这样一个真实性的任务情景,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语言。

步骤:

两人一小组讨论,询问:“How many rooms in your house?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

Where is the bed? Where is the book?”

学生画出图,画一画自己的房子,

然后描述,运用There be 句型和相应的方位介词。

篇9:上学期Recycle 1第一课时

上学期Recycle 1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复习1-3单元所学会话,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景熟练运用这些句子。学会新单词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celery等。会说唱歌谣,并能理解其含义。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教学难点为前三个单元中四会句子的综合运用及两个时间副词的读音。

三、课前准备

1.P38图片挂图以及单词卡: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celery

2.与Read and write 和Let’s chant部分相配套教学录音带

3.一只麦克风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热身)

(1)唱一唱

教师播放Unit 1 Let’s sing部分歌曲,引导复习句型 “Who’s your … teacher? What’s he/she like?及回答。还可把歌词做替换,使歌曲更加富有交际性。

(2)口语练习

让学生根据情况回答问题(以下可参考):

What day is today?

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

What classe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2.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1)唱一唱

教师播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歌曲,学生跟唱,引出Willow School。

(2)Look and Say (看图说话)

教师出示Willow School的图片,向学生介绍:Look! This is Willow School. Do you want to visit it? Ok. Let’s walk through it.

(3)教师出示P38右上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图中的人物。

提示:Who is English / math / art teacher?

What is he /she /like?

(4)教师出示P38左下图,引导学生看此表围绕有关课程的话题进行交流。

提示:What day is today?

What do you have today?

What do you have on…?

What classe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do on…?

教师问:Do you have Moral Education / Social Studies on…?当教师说到Moral Education / Social Studies时,向学生呈现相应的教科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教读。

(5) 出示P38右下图,教师用Would you like….?这一句型引出新单词:celery并教读。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图中内容。

提示: Do you have…on…?

We have… on …

Do you like…?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6) Read and Write

教师手拿一张校报说:This is the newspaper about school. It’s the school newspaper. Now David is interviewing Miss Green for the School newspaper. Let’s listen.

(7) 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句子,理解对话含义。

(8) 听录音,完成填空部分。

3.Let’s play (趣味操练)

(1)Let’s chant.

教师播放Let’s chant 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说,进一步在节奏中培养语感。教师解释其中几个时间副词的含义。

(2)Find, say and write

教师让学生从横向、纵向、斜向找出表中所含本单元的7个有关学科的生词并指导学生用彩笔涂出。教师可找若干学生读出7个生词,并指导学生完成右面的问题。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巩固与扩展)

(1)活动八练一练让学生做活动手册Rearrange the words.

(2)让学生做活动手册Listen and write the numbers.

(3)让学生做活动手册Interview your parents.

(4)让学生把新学的'歌谣说给父母和朋友等。

5.板书

句子:My favourite day is… My favourite teacher is… My favourite food is…

单词: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celery

教案点评:

本课时 “ Walk through Willow School and talk about it!”和 “Read and write”部分主要是以图片和采访的形式呈现出前三个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操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通过模拟参观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运用已学知识把看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教师通过为校报做采访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把语言运用到真实的交际中。

探究活动

采访教师

探究内容:采访教师

探究目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探究形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活动特点:此项活动以采访的形式进行。每个学生可以采访多位教师,在采访过程中使用所学过的语言从教师身上得到某些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使学生有成功感。

活动过程:

1.教师自制采访表和简历表并发给学生。

2.出示填写好的简历表给学生做示范。

3.学生根据采访内容自愿采访教师。

4.让学生根据采访的结果填写某位教师的简历表。

5.与同伴之间互相展示并做介绍。

Name

Teach us

Saturdays and Sundays

Favourite food

Favourite color

篇10:语文 -上学了 -

语文 -上学了 - 北师大版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的教育。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对学生渗透尊师和文明礼貌教育。

3.指导学生在看图过程中认读汉字“学 丁 冬 年 级 班 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汉字

教具准备:

《上学了》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唱首歌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吧!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新授

活动一:观察图

1.按照顺序观察校门口有谁在干什么?校园里有谁在干什么?

2.小组合作练习说话

3.指名汇报

活动二:练习口语交际

1.丁丁和冬冬在说什么?

2.他们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3.指两名同学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

4.同桌两个同学练习自我介绍

活动三:认字

1.出示主题图中的字

2.认识哪些字?大声读出来

3.请认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教师给予鼓励。

4.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5.指名读  同桌互读

课中休息

活动四:巩固

1.读字开火车

2.做举字卡游戏

活动五:

通过观察图我们了解了第三小学,谁知道我们学校叫什么名字?教师教认校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我们学校看到了什么。发现校园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比比谁认字多,认字快。

课后反思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小学生刚入学,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亢奋的状态。这节课,针对《课标》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们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使学生更加了解校园;同时采取了随文识字与听读识字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汉字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案点评

课堂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上学了》这课书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在教学中抓住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时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识字面扩展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范围。在教法上,采取边看图边随机识字的方法,为巩固识字效果,穿插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在听读中加深记忆,同时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去认识与学校生活有关的汉字,从而加深他们对学校生活的了解,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热爱。

语文教案-上学了 - 北师大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1:上学了教案

上学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的教育。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对学生渗透尊师和文明礼貌教育。

3.指导学生在看图过程中认读汉字“学丁 冬 年 级 班 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汉字

教具准备:

《上学了》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唱首歌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吧!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新授

活动一:观察图

1.按照顺序观察校门口有谁在干什么?校园里有谁在干什么?

2.小组合作练习说话

3.指名汇报

活动二:练习口语交际

1.丁丁和冬冬在说什么?

2.他们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3.指两名同学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

4.同桌两个同学练习自我介绍

活动三:认字

1.出示主题图中的字

2.认识哪些字?大声读出来

3.请认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教师给予鼓励。

4.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5.指名读 同桌互读

课中休息

活动四:巩固

1.读字开火车

2.做举字卡游戏

活动五:

通过观察图我们了解了第三小学,谁知道我们学校叫什么名字?教师教认校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我们学校看到了什么。发现校园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比比谁认字多,认字快。

课后反思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小学生刚入学,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亢奋的状态。这节课,针对《课标》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们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校园;同时采取了随文识字与听读识字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汉字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案点评

课堂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上学了》这课书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在教学中抓住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时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识字面扩展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范围。在教法上,采取边看图边随机识字的方法,为巩固识字效果,穿插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在听读中加深记忆,同时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去认识与学校生活有关的汉字,从而加深他们对学校生活的了解,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热爱。

篇12:上学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的教育。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对学生渗透尊师和文明礼貌教育。

3.指导学生在看图过程中认读汉字“学丁 冬 年 级 班 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汉字

教具准备:

《上学了》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唱首歌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吧!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新授

活动一:观察图

1.按照顺序观察校门口有谁在干什么?校园里有谁在干什么?

2.小组合作练习说话

3.指名汇报

活动二:练习口语交际

1.丁丁和冬冬在说什么?

2.他们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3.指两名同学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

4.同桌两个同学练习自我介绍

活动三:认字

1.出示主题图中的字

2.认识哪些字?大声读出来

3.请认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教师给予鼓励。

4.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5.指名读,同桌互读

课中休息

活动四:巩固

1.读字开火车

2.做举字卡游戏

活动五:

通过观察图我们了解了第三小学,谁知道我们学校叫什么名字?教师教认校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我们学校看到了什么。发现校园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比比谁认字多,认字快。

课后反思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小学生刚入学,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亢奋的状态。这节课,针对《课标》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们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校园;同时采取了随文识字与听读识字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汉字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学了》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1.《九色鹿》第一课时

2.《从现在开始》 第一课时

3.上学了小学作文

4.一年级上语文《口耳目》第一课时教案

5.莫高窟第一课时教案

6.孔子拜师(第一课时)

7.故乡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8.《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

9.《蒙蒙细雨》第一课时 之二

10.《浪娃娃》第一课时

下载word文档
《《上学了》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