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

《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

2022-12-14 08:34: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obofullmo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

篇1:《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

《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

秦楼月

向子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虏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此时他已被俘虏。

1、“子规”是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它具有“凄凉哀伤”的象征意味,请另写出两句含有该意象的诗句。(2分)

2、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2、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1分),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1分);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1分),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1分)。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1分)

篇2:《秦楼月芳菲歇》阅读题及答案

《秦楼月芳菲歇》阅读题及答案

秦楼月

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1.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

B.“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借景抒情,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

C.子规啼血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山甫《闻子规》:“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此处为引用。

D.起首“芳菲歇”三字,写春光消逝景象,词人吟咏节序变化。意在抒发伤春伤别情怀。

2.“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情感内涵并对向词情感加以鉴赏。(7分)

参考答案

1.CE 【解析】C 为化用,E词人吟咏节序,并非抒发一般的伤春伤别情怀。

2.答案示例:柳词表现离别愁苦,向词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3分)起句写春光消逝景象是为体现词人心间的“故园目断伤心切”。(1分)“故园”虽可作家乡解,但这里指失去的国土。词人登高遥望故国,悲伤溢于言表,直抒胸臆。(1分)而后词人笔锋一转,不言情而转写景,以景结情,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词人悠远的惆怅。(2分)

篇3:古诗歌鉴赏《秦楼月》阅读题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很多同学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总是容易被其文言句式给难住了。以下这篇古诗文阅读理解:古诗歌鉴赏:秦楼月(含答案解析),希望能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古诗歌鉴赏:秦楼月(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各题。(6分)

秦楼月

向子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 ①公元1120xx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就生活在这个时期。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1)“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

(2)“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

篇4:秦楼月

冷冬夜,闲手信拨琴音叶。琴音叶,寒风不朅,吹动薄帘。

转首忽见雪落舍,细冰暗伏于窗结。于窗结,炮竹红色,欲暖心边。

安徽合肥庐阳区红星路小学六年级:倪睿瑄

上一篇:放飞中国梦 下一篇:我就是一道风景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5:文言文阅读秦楼月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秦楼月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秦楼月

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1)“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4分)

(2)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2分),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2)【答案】“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2分)“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篇6:定局楼阅读题答案

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了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两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

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见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拚斗厮杀,伤亡互见,难解难分。太祖不时向刘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了茶啜饮。

刘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___了茶,____了一眼刘伯温,又___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____,黑子便_____ 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了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悬着。

太祖的面孔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墩。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了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____,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接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1.阅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明太祖是个怎样的人。

2.“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两人的神态,可窥见他们此时的内心怎样?

3.太祖把奎星楼改叫定局接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根据上下文意,选最恰当的词填空。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__(喝、撂、倒)了茶,__(扫、看、膘)了一眼刘伯温,又__(扫、看、瞪)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__(流、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__(落、进、中)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__(放、落、点),黑子便__(没、漏、断)了气。

5.根据文意推测,刘伯温最终把白子放到了哪里去了?

篇7:定局楼阅读题答案

1.明太祖当了开国皇帝之后,为保帝位,把许多功高权重的大臣杀死了,是一个疑心重。残暴的皇帝。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太祖那张令人莫测高深的脸,使人窥见到他企图通过下棋来看对方有无政治野心的动机;刘伯温那张平静的脸,则使人知道他早已洞察太祖的用心,因而从容镇定。

3.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4.撂 扫 扫 沁 落 点 断

5.落入了瓷罐

篇8: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注释

①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

②浥:湿润。

③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

赏析:

时届惊蛰,雷声隐隐,绿杨随风,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词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薛砺若《宋词通论》:石湖为南宋大诗人之一。其诗极清疏有致,词亦如之。

篇9: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楼阴缺。

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

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

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

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注释:

①楼阴缺:高楼被树荫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

②栏干影卧:由于高楼东厢未被树荫所蔽,因此当月照东厢时,栏干的影子就卧倒地上。

③一天:满天。

④金虬(qiú):即铜龙,指计时的漏器上所装的铜制龙头。

赏析:

这首词着重描绘春日晚景,以抒愁情。上片写室外景色。月照东厢,栏干影斜。风露满天,杏花似雪。下片抒写怀人的幽思。罗帏暗淡,金漏声咽,梦境虽好,而片时相会,离愁苦多。全词委婉含蓄,清疏雅洁。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言室外之景,月斜花影,境极幽俏。下阕言室内之人,灯昏欹枕,梦更迷茫,善用空灵之笔,不言愁而愁随梦远矣。

唐圭璋《唐宋词选注》:“片时春梦”,是说梦中相会,好景苦短。“江南路遥”则指故乡路远,离愁偏多。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范石湖《忆秦娥》“片时春梦,江南天阔”,乃用岑嘉州“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诗意,盖櫽括余例也。

篇10:秦楼月50字作文

秦楼月50字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冷冬夜,闲手信拨琴音叶。琴音叶,寒风不?A,吹动薄帘。

转首忽见雪落舍,细冰暗伏于窗结。于窗结,炮竹红色,欲暖心边。

安徽合肥庐阳区红星路小学六年级:倪睿?

篇11:秦楼月向子湮翻译阅读答案及赏析

秦楼月向子湮翻译阅读答案及赏析

原文:

秦楼月·芳菲歇

向子湮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秦楼月·芳菲歇字词解释:

①故园:向子于政和年间曾卜居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此处即指宛丘居所。

②乾龙节:钦宗四月十三日生,此日为乾龙节。

秦楼月·芳菲歇翻译:暂无

秦楼月·芳菲歇阅读答案:

试题: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1分),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1分);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1分),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1分)。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

(2)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2分),柳词表现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1分)。

秦楼月·芳菲歇创作背景:暂无

秦楼月·芳菲歇赏析:

全诗结构分上下两阕,词意可分三层。

起首“芳菲歇”三字,写春光消逝景象,似实而虚。因为词人并非吟咏节序,抒发一般的伤春伤别情怀,所以下面不再展开对景色的描绘。当此春末夏初时节,萦绕词人心间的是什么呢?是“故园目断伤心切”。这句中“故园”可作家乡解,但向子諲家江西临江,并未沦落于金人之手,这里显然是指失去的国土。词人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不可见,对于一个胸怀爱国之情的南渡词人来说,怎能不悲伤痛苦呢?这一句,是词人内心感情的直捷表露。但如果任凭感情的驱使,沿此思路写下去,就未免有一泻无余之病了。词是吟咏性惰的,但最好是诉诸具体的事物。至此,词人笔锋一转,由直而曲,欲吐又休,不言情而转写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词人眼中所见,唯有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这一景象,既是“故园目断”含义的丰富和扩展,又使“伤心切”这一心理活动形象化;同时,无边无际的自然山水,又恰到好处地隐隐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情感的悠远的惆怅。所以,读至此,读者简直分不清词人是写景呢,还是抒情。景与情合,情以景生,情景交融,“悲喜亦于物显”(王夫之语),正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的妙处。

下阕“可堪”二字,是不能堪的意思。此乃词人着意用力之笔,正是这两字把上阕“故园目断伤心切”的感情向前深化了。词人为何春末夏初时节思念故国呢?因为是“更近乾龙节”。《易·乾》:“九五,飞龙天。”乾卦以龙取象,所以古人便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是北宋钦宗赵恒的生日。据《宋史·礼志》记载:“靖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太宰徐处仁等表请为乾龙节。”从记载中可以想见当年此日,朝廷中群臣为皇帝祝寿,钦宗赐宴,好一派隆重的寿宴的盛况!而此时又是四月,乾龙节又将近,然而此时却是神州板荡,山河易主。词人抚今追昔,怎能忍受得了如此巨变呢?于是万千感触,化为使人不忍卒读的词句:“眼中泪尽空啼血。”这一句,哀怨悲凉,撼人心魄。向子諲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将领。公元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金兵大举南下,一路杀奔江西、湖南。此时向子諲正潭州(今长沙)知州任上,有人建议暂避敌锋,他大呼曰:“是何言之不忠也!使向之诸郡有一二能为国家守,敌其至此耶?朝廷使我守此潘也,委而去之,非义矣!”(见汪应辰《向公墓志铭》、胡宏《向侍郎行状》)他亲率军民血战数日,终因实力不济而城破。事后,他的好友陈与义赠诗,诗中赞曰“柱天勋业须君了”(《题向伯恭过峡图》)。然而词人想当时家亡国破,君辱臣耻,却又回天无力,胸中不禁充塞着极度的愤恨和悲哀。这样深沉难遣的感情郁积胸中,实非“眼中泪尽空啼血”一句不能尽之了。以上为词意的第二层。

紧接着,词人由人的“空啼血”联想到自然界的'子规,感情又进一层。按《秦楼月》词调的要求,“空啼血”是承上句而来,并非是语句的简单重复,而用以引起以下句意。词人因情设景,以“子规声外,晓风残月”这样凄厉萧索的意境结束全词。子规即杜鹃鸟。子规啼血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山甫《闻子规》:“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晓风残月”,是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名句。这首词虽是移用,但词人显然对“杜鹃啼血”内涵进行了改造。此词中它表现的已不是离别的愁苦,而是因国破家亡而生的故国之思了。“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是因情而设景,也就是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它以丰富的内蕴,传达出词人心中的无限哀怨,撞击着读者的心扉。

全词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在《酒边词》中,是一首成功的小令。但终因其忠愤有余而少豪放之气,且词中意境独创性少,新鲜感不足,不免影响了它的艺术感染力量,在宋词中未臻上乘。

个人资料:

向子湮(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市)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篇12:秦楼月的高一作文

秦楼月的高一作文

“报——将军,前方敌情吃紧,伤亡惨重,请求支援。”一个士兵冲进营帐。

将军正与军师研讨地图,手中的头盔猛然坠地,脸色顿时变白,左手颤抖,右手不知放在哪里,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恐惧,但很快被掩饰了过去。眉头一皱,他知道,大战已不可避免,而且胜算极小。

“报——将军,粮草已不足三日,朝廷的粮草也还迟迟未发。粮草一缺,士气恐怕会大减,望将军催一催。”粮草官紧急来报,声音中夹杂着恐慌。

“战况吃紧,粮草短缺。朝廷只有一个幌子,粮草还迟迟不发,天要亡我矣。”将军仰天叹息捂头。

军师连忙叫住将军,“将军,此危急时刻,切勿乱了军心,今惟有背水一战了。”

“军师,难道别无他法?我岂忍心看着将士流血?”

“别无他法,只此一计,忘将军快快定夺。”

“罢罢罢,命全体士兵养精蓄锐三日,第四日背水一战。”

将军心乱如紊,不知可做何事,登楼望月有感而发:

芳菲歇,故园目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边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将士应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今已足矣。惟有遗憾——战事一发,百姓皆被牵连。

【《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月迹》阅读题答案

2.阅读题及答案

3.月到天心林清玄阅读题及答案

4.观月阅读及答案

5.《敏而好学》阅读题及答案

6.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7.《兵车行》阅读题及答案

8.《咏柳》阅读题及答案

9.掌声阅读题及答案

10.雨中阅读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秦楼月》阅读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