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唐伯虎扇面隐语

唐伯虎扇面隐语

2023-01-31 07:56: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jio臭的手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唐伯虎扇面隐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唐伯虎扇面隐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唐伯虎扇面隐语

篇1:唐伯虎扇面隐语

唐伯虎扇面隐语

相传唐伯虎为救南昌才女崔素玉来到宁王府。宁王手下的一帮人靠着宁王的淫威权势,成天无恶不做,鱼肉百姓,唐伯虎对此很痛恨。

一天,有个名叫李自然的人带了他的'把兄弟李日芳到阳春书院来找唐伯虎。这两个家伙先扯了半天闲话,然后才从袖筒里摸出一把白面扇说:“久闻大名,今日有劳大笔,画张扇面吧。”唐伯虎本想骂走这这两个混帐东西,可一想自己身在宁王府,不便得罪他们,只得强忍着和他们敷衍一番。

只见唐伯虎调好丹青,落笔画了家庭中的一枝丹桂。这时,李自然冒充斯文赶紧奉承:“唐先生真神笔也,我辈好像闻到了扇面上的桂花香。”一旁李日芳也说:“真的好香哪!”唐伯虎一看两人丑态,灵机一动,心想,待我借画来骂骂这帮无耻之徒。于是提笔在桂花旁又画上了两只张牙舞爪的青壳蟹。画毕,拂袖而去。

请你想一想,唐伯虎这幅扇面画上隐藏着一句什么话?

谜底:横行乡(香)里。

篇2:时光隐语散文

时光隐语散文

【与寂静对语】

这山场,用它温软的春光,蛊惑我走入它的深处。

我想,是入口的一片绿,让我在门槛内沉默不语。当一些场合摆脱了言词之累,那才是真正的私有时空,任何人无法侵入独立的完整的片刻永恒。那些饱吸雨水的青草,逼迫我放弃言语。好吧,我愿意,请让我重返童稚时的某个午后。沉沉睡过,醒来坐在门边无法言语寂静发呆。沉默着弯下腰,我抚过一簇新绿,润酥之感,恰似门外的阳光。

一道门掩住一座山的绰约风色。飞驰而过的车辆、喧嚣汹涌的人群,无法窥见门内已草木葳蕤,欣荣勃发。柔软的绿俨然一只清润的手,拂过门楣、拂过草尖、拂过待风绽放的花骨朵,再轻勾指尖,我们便随它归隐山林。拾级而上,我对台阶有偏执的喜爱,它不说谎,能把你带到尽头,找到出口;它也诚挚大方,往往会为云游者觅得一处最高点,尽得风景。台阶,将我们渡到远观只露一角隐匿于林中的文昌阁。我站在亭下,随行的诗人文友早已登高远眺,高声大语,不甚喧哗,怕是他们尽览山城秀色,一时兴起,迷迷忘我了。除文昌阁外,且有望江、听涛、夕照三亭,如果有人未见稽灵山的真面目,单这亭的名字,想必也能令其想入非非。一人独自踯躅于山林中,耳畔松涛阵阵,斜阳一抹,遗漏在林木间,不远处的率水、横江碧波微漾。物我难辨,自在轻松,我想是只有自然才能让人忘却尘世庸扰。此间真意,不需语言,自在你心。

这山林是一粒小翡翠,嵌在碧泱泱的率水之滨。奔流不息的率水河赠与一座公园湿润饱满的气息。你瞧,有股恬淡的泉水静静流淌,一滴滴落入稽灵湖。“鸟宿水中花,鱼游枝上露”,这是副错而非错的楹联,虚实印证,无法撇清到底谁在谁的心中,在春日浅淡的树影里,鸟雀及鱼儿按守游戏规则,身形轻巧,不突兀放歌。观水,语言于我也显多余。我最易在这样的场景中惚恍,被一晕水波放逐天际。

不说了,这林中的物太多,无法一一交代。比如密匝错落的林木,马尾松、枫香、枹栎、香樟,在春天穿透山体之前,用最坦诚的姿态默默等待一群写字人的到来,它们明白,或许只有他们才会将树写入文字和温情里。我想,一转身,它们便抽出芽叶,披上一抹细柔的绿纱衣。在密不通风的山坡上,这些树耐住沉寂,活过一圈圈光阴,是在等待户外轻叩门扉的我们吗?

我原以为身边没有风景。三月的午后,我邂逅园子里的草地、亭阁、池塘及努力向上的树木,一如我在那个下午遇到一群人。我们穿过窄窄的台阶,抬头看枫香生长的姿态,举目凝视一泊细碎的湖光,抑或坐在石头上彼此安静、沉默。这亦是我不曾相逢的美好春光了。

稽灵山公园,离我很近,仅隔一条马路。我定会时常穿过那道门,或三五好友,或独自一人,沿着一座山林的胸襟,慢慢踱入它的纵深处,发呆一整个下午,与寂静安详对语。

【暮歌】

一只鸟,在我喜欢上它的歌声之前,它一定唱了很久。

暮色浅淡,西山包裹在橘红温暖的色彩里。我独坐在空空的楼里,同事们早已离去。窗外暮色晃动,时光步入沉寂,微风乍起。

它藏匿在浓密的枝叶里,放歌,放歌。

我们对周遭世界的感受,时刻都在变化。爱、恨、悲、喜,很容易在瞬间产生。所以,一只鸟的歌唱也是那么突然钻进了我的内心,就像窗外刮一股小风,我明白春天悄然来临。心灵越敏感,目光越细微,我们发现的东西会越多,内心的某些情绪也越发难以驾驭,说不清、道不明,永远超乎语言。或许,这就是美好的特质。我确实相信自己在一只鸟儿的歌唱里听到了凌驾在我的言辞之外的美与静,这世间的美,不言而喻。时间与空间的迷网里,总有一种美能精巧地把二者扭合在一起,仿佛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彼此渗透、侵蚀。

一只不知名的鸟,是时空里的一枚纽子,它死死络住黄昏及黄昏里的林木。此时,斜阳的光辉恰似一道独特的追光,直直的,静静的,蓝蓝的,笼着它。而这林木,是它乐意而钟情的舞台,远离挥舞荧光棒的拥趸粉丝,它唱自己心中的歌。所以,我不吝把隐居者、行吟歌者这些神圣而又神秘的词语赠与它。

暮色里的歌者,丛林里的流浪歌手。他拨动弦线,清浅哼唱。一切声响失去锋芒,顿时暗哑起来,世界的躁动渐渐平息,直到沉入让人愉悦的宁静;而黄昏的余晖也在流淌的鸣唱中回到地球的另一端。

鸟的歌唱,佐证世界依然鲜活。它的存在禀示着一些角落依旧有着安宁及静寂。而能在夜幕下独自听它唱歌的我,心里依存对世界及生活的热爱。我想我是它泱泱舞台下为数不多的观众之一,远远地,注视着那抹光芒,闭着眼睛聆听,我其实也是在倾听自己。这世界如此繁杂,我姑且从听懂一只鸟的歌唱开始,慢慢走上读通自己的小径。

【一座城池的云与梦】

天色暗淡,空中残留一抹浅浅的橘黄,那余光投在云上,一些碎云彩的边缘微微亮着。云,皖南放牧在在天空里的羊群,自由自在。当牧人迷离双眼深沉睡去,羊群也寻得自已的软榻,栖息在山的宁静里。

云是梦幻的、诗意的,是一方水土的梦。乡野、城市,把自己纯美的梦挂在抬头放眼处,这多么坦荡、清澈。皖南,恰是青山绿水间的少年,幽蓝帷幕上的团团白影是他梦境里纷飞的蝴蝶。有时,我走在水边、郊野、马路上,抬抬头,触手可得的蓝与白,如四月蹁跹而来的风,无人能挡。我被一座城池的梦霸占侵扰,开始轻盈、通透。

梦,是什么呢?内心的欲望,或称梦,或称野心。这些年,我去过一些城市,站在某座高楼的某个窗口,我极目远眺,试图去看清它的面目与理想,这往往比想象难得多。在林立的高楼里,我看到一座大城的勃勃野心,滚滚车流,是它跳动不歇的脉搏。它的子民在鳞次栉比的街道上奔走,远远地从上空往下看,小若蝼蚁。一座城市磅礴恢弘的浓雾面纱里,隐藏着它的梦,无限扩展、无限挣扎。其实,一座城市的野心与普世大众并无多大关系,因为,哪怕它富可敌国,一个人终身到老也无法走完或者认清它的每个角落。

相反,我会为某片土地上空的云朵而感动,就像为某个梦想而感动那样,心生许多虔诚。浩瀚瓦蓝的天空、转身间涌现的云,时常让我在内心膨发一种情感,骄傲地感叹,此生的饱满是我真诚潜心上世的回音。新安的'天空,馈赠我一群雪白的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我般,游离在一座城市的怀抱里。有时,沿着城市的马路,踩着沾满露珠的草地去单位,我看见东方撒满金色阳光,那些羊涨青着脸,不乐意醒来似的。走着走着,它们便四散开去,或匍匐在溪边,或游荡在山头,还有的撒野不知去向。晴朗的四月抑或五月,我端坐在办公室里,时不时抬头透过窗户看天空,有时跑出办公室。别人不知我在做什么,看蓝天、白云,说出来谁信呢?干脆,我放下手头的工作,捧着相机在园子里转悠,爬到单位图书馆的顶楼上。风微微地吹,云慢慢流动,我站在日光里,心却随一片云而去。

新安的云,跟这里的山、水、甚至味道一样独特。有山水的富饶丰沛,自有云的浓重多彩。山水是新安代代奔流的肉身血脉,云则是它柔软内心的梦与理想。这是一方水土的肉身与精神,合二为一,那么丰满,而那股悠长绵细的历史感与书卷气,怕是它无法掩饰的味道吧。新安,并无野心,它只怀揣着云般的梦。它的子民临水而居,隐匿在茫茫的山林里。我,自然也无野心,面对生活,只求安稳。冥冥中,一个人与一座城池是有渊源的,仿如一个人遇到另一个人,命中注定。

那日,我从北方归来,火车驶入徽州的夜色。时间如火车的轮子,一眨眼便溜出好远。月亮,上弦,像是可爱女子的眉目,清澈、安静。在我看月亮的瞬间,光消隐而去,碎云乌青,拢在西边。群山的黑影绵延不断,我并无孤寂之感。在渐渐凝重的夜色里,我若一尾鱼,摇着身体,滑入一潭深水。我相信,我正步入一座城池的梦,第二天清晨,它的上空一定会浮着美丽的云朵。

【宁静的月光】

我在一个夜晚,回到月亮河边的村庄。从遥远的北方一路火车转到县城,出租车司机压根不打表,我坐在后座,听前面的他东扯西拉,虽是家乡话,还是有陌生的味道,或许是夜色太浓,模糊了我的耳朵。我突然决定在离家还有5里地的岔路口下车,在夜色中徒步回家。我就是这样爱在瞬间给自己下个小计划,然后尝试着完成。这是个三叉口,一个朝南,一个朝东,一个朝我的村庄。当年我离开家乡时,我剪了张安徽地图贴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我仔细端详后恍然,我的村庄落在一个三省交接的地段里,小时看到的那些令人神往的大卡车,都朝东去了浙江及江苏。

今夜,我不朝南,也不朝东,只朝二十年前我熟悉的方向走去。没有目的,也没有心事,只是想在这条路上走走,把我在外漂泊遗忘的时光补回来。月亮河是村庄的母亲河,它沿着一条马路,安静地流淌,马路里面是田野和村庄。夜晚十点,我开始一次旅行,没有耀眼风景,没有成群的人们,只有漫天的月光,这就够了;我背着学生时代遗留下的黑色双肩包,安静地走回去。水泥路在月光下泛白,在我缺席的这些年,它如树根,慢慢,慢慢把触须伸向村庄的各个角落。它带来了速度和便捷,带来了各种交通工具,却将我曾经深深浅浅的脚窝覆盖。而今,我走在这条有些陌生的路上,我听见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坚硬的沙沙声。

转弯处,我听见河水哗哗流淌,河边高高堆起的鹅卵石表明,这里曾有过宏大的劳动场面,挖机、推车、铁船,它们在河床里战斗,掏出水面下细软的沙子,石头被堆在岸边,高的跟小山一样。我熟悉这条河,月亮河,多动人的名字啊。从前,那里有成群的鱼虾,还有趁人不备,东躲西藏的小河蟹,因为它们,我爱上了帮母亲洗衣服。只是,那些码头,那些穿过田野下河的小径,我怕我是找不到了,甚至它们已经不存在了。一些野草在乱石从中,疯狂生长,在月光里,它们并不生动,只有风与它们对话;等秋天到来的时候,某个闲着无事的老人,会举着打火机,将它们一一点燃,来年再生,再烧。

石堆、杂草、泛白的马路,多么宁静的夜晚。我渴望在路上遇到什么人,哪怕一个影子与我擦肩而过,也能让我回忆半天,想想当年那个骑单车的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是怎样走着走着就不见了。田野,村庄,没有灯火;土地睡着了,那些零星的庄稼也睡着了,我担心我会惊醒它们;蝈蝈与蛐蛐在远远的地方歌唱,声音细微,似乎它们对我这样的陌生人心存狐疑,不愿靠近。我看到一棵树,如果没有它,我想我会迷路。它在月光下肃穆的站着,古老的姿态,带着神性的色彩。原先它生长在一个院子里,院子里有个作坊,制作桂花糖。母亲称那地方陈家老屋。那几处房子,都已不见,陈家人也不知去了哪里,我看到它才断定,我将走进生我养我的村庄。

我蹑手蹑脚地走进村子,安静的村落,吉祥得让人心疼。左边的房子里正在咳嗽的老人我是熟悉的,母亲喊她董婶,我叫她董奶奶,三个儿子都老大不小,但未娶亲,老大好不容易去云南带了个姑娘回来,结果跑到隔壁村。他们仨现在外地打工,只过年回来。董奶奶熄了灯,继续睡觉,我不知道她夜里会不会再次咳嗽醒来。一只狗朝我跑来,它嗅出了外乡人的气息;接着,一群狗朝我跑来,花的、黑的、黄的、它们在月光地里闪着警惕的眼睛。这些年,村里多了许多狗,它们跟初生的孩子一起生长,陪孩子出门,迎孩子放学归来。围墙、大门、黑色的屋顶,房子如一座座城堡在月光下沉默。月亮在屋顶上,像只大大的眼睛注视着村庄的一举一动,在这安静的夜晚,它或许只能看到低头走路,怀着敌意的狗群及我这样莽撞的归乡人。

我推开院门,母亲披衣在屋檐下站着。“怎么不坐车回来,这一带空荡荡的,几乎都没人了,不怕啊!”她埋怨中带着心疼。原来,我一路走来,只是经过了几个空落落的村庄和一条废弃的河流。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躺在一座空城里,户外皎洁,真想爬上屋顶,挽一袖月光,带回城里,挂在窗台上。

篇3:唐伯虎诗词

1.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2.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3.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4.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5.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6. 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

7.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8.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9.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10.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11.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12.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13.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15.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16.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17.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18.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19.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20.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21.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下眠。

22.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23.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24. 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25.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26.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27.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28.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29.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30. 闲来写就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31.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32. 阳间地府俱形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篇4:唐伯虎诗词选

唐伯虎诗词选

1.《把酒对月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2.《短歌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樽酒前陈,欲举不能。感念畴昔,气结心冤。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无欺,秉烛夜游。

昏期在房,蟋蟀登当。伐丝比簧,庶水忧伤。

忧来如丝,纷不可治。纶山布谷,欲出无岐。

炯炯若穴,萤萤莫绝。无言不疾,鼠思泣血。

霜落颿飘,鸦栖无巢。毛羽单薄,雌伏雄号。

缘子素缨,洒扫中庭。踯踯躅躅,仰见华星。

来日苦少,去日苦多。民生安乐,焉知其它。

3.《无题》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张假钞没来由。

当年孔圣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4.《一世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5.《事茗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6.《菊花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7.《无题》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秋千荡舞腰肢嫩,窈窕娇娜与云平。

咯咯笑声郎仰面,竹林深处唤小名。

8.《孟蜀宫妓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9.《山水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山回水抱独往,路深树密迷家。

有客隔林借问,惊禽蹴落藤花。

10.《落花诗》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篇5:唐伯虎经典诗词

题拈花微笑图

昨夜海棠初著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桃花庵歌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赠日本友人彦九郎

彦九郎还日本,作诗饯之,座间走笔,甚不工也。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

骊歌送别三年客,鲸海遄征万里家。此行倘有重来便,须折琅玕一朵花。

诗赠宁王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贫士吟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裏,鸳鸯一对正当中。

题倦绣图

夜合花开香满庭,玉人停绣自含情,百花绣尽皆鲜巧,惟有鸳鸯绣不成。

《绮疏遗恨》之尺

佛说空虚也可量,虚空比恨恨还长;银花宝钿金星尺,认得纤纤十指香。

《绮疏遗恨》之刀

凤头交股雪花镔,剪断吴淞江水浑;只有相思泪难剪,旧痕才断接新痕。

《绮疏遗恨》之针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绮疏遗恨》之绣床

月沈花谢事堪伤,春树红颜梦短长;只有绣床针线在,残绒留得口脂香。

《绮疏遗恨》之灯擎

三尺银擎隔帐燃,欢愉未了散姻缘;愿教化作光明藏,照彻黄泉不晓天。

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祝枝山【挽诗】

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想。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篇6:唐伯虎名言

唐伯虎名言集锦

1、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 《桃花庵歌》

2、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 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 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 ,一在平地一 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 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桃花庵歌》

3、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别人 笑我太疯癫,我笑 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 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桃花庵歌》

4、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寅 《临终诗》

5、雨打梨花深闭门 孤负青春 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 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 千点啼痕 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 坐也思君 ——唐伯虎 《一剪梅》

6、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唐寅 《桃花庵歌》

7、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 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 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 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 《桃花庵歌》

8、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唐伯虎 《醉诗》

9、我画兰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轻楼。 ——唐寅

10、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唐寅

11、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唐寅 《花下酌酒歌》

12、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谢年复年。 ——唐伯虎 《桃花庵歌》

13、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唐寅 《一剪梅》

14、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寅 《桃花庵歌》

15、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 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 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 颦,千 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 暮看云,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一剪梅》

16、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唐寅 《老少年》

17、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 ——唐寅

18、有花无月恨茫茫, 有月无花恨转长。 花美似人临月镜, 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步, 携酒花前带月尝。 如此好花如此月, 莫将花月作寻常。 ——唐寅 《花月吟》

19、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 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 ——唐伯虎 《伥伥词》

20、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唐寅 《叹世》

21、问郎花好奴颜好? 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 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 请郎今日伴花眠! ——唐寅 《妒花》

22、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一剪梅》

23、我问你是谁, 你原来是我, 我本不认你, 你却要认我。 咦! 我少不得你, 你却少得我, 你我百年后, 有你没了我。 ——唐伯虎 《唐伯虎自赞》

24、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唐寅 《夜读》

25、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寅 《元宵》

26、“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唐伯虎 《桃花庵》”

27、不鍊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閒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寅 《言志诗》

28、百字话,但求何故知何故,疏于与墨未能诉。 举弘治十一年乡试,解元为之唐伯虎,晚年颓然自放去,安定树前桃花坞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 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 花下 眠;半醒半醉日复 日,花落花开 年复年 。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 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明史》

29、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唐伯虎 《桃花庵歌 》

30、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唐伯虎《桃花庵》

31、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唐寅 《警世》

32、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 ——唐寅 《落花诗》

33、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唐寅

34、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雨;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装。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 日伴花眠! ——唐寅 《妒花》

35、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唐寅 《菊花》

36、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唐伯虎 《唐伯虎点秋香》

37、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唐寅

38、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唐寅 《夜读》

39、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 ——唐伯虎

40、柴米油盐酱醋茶, 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 竹堂寺里看梅花。 ——唐伯虎 《除夕口占》

41、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桃花庵歌》

42、绿杨枝上啭黄鹂,红杏梢头挂酒旗 ——唐寅

43、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唐寅 《菊花》

44、牡丹庭院春又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晓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 ——唐寅

45、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 ——唐寅

46、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唐寅 《警世》

47、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寅 《画鸡》

48、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处或移东 ——唐寅 《警世》

49、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卷花舒年复年。致亲爱的姑娘 ——唐寅 《桃花庵》

50、半睡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唐寅 《桃花庵歌》

51、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 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 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 一 在平地 一在天 若将贫贱 比车马 他得驱 驰我得 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 我笑世人 看不穿 记 得五陵豪杰墓 无酒无花锄作田 ——唐寅 《桃花庵歌》

52、[明]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 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 足显 者事,酒盏花枝隐 士缘。 若将 显者比 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 花酒比车 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桃花庵歌》

53、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唐寅 《感怀》

54、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一剪梅》

55、廿载龙沙应念我,他年笔下可抽丝。 ——唐寅 《无题》

56、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唐寅

篇7:唐伯虎经典对联

唐伯虎经典对联

一、自勉类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

二、应对类 对华太师联:

假山真鹿走; 死水活鱼游。

唐寅对农夫:

一担重泥拦子路; —乡野老农

两岸纤夫笑颜回。 —唐伯虎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唐伯虎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陈白阳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唐伯虎

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陈白阳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注:以上两联传为唐寅所对。

对祝允明: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黄豆磨成白豆腐,用水工夫;

青梅造作乌梅肉,因火节制。

对友:

吉祥草伴忘忧草,吉忧相间;

龙爪花连金凤花,龙凤双现。

对张灵隐:

绣鞋低罩绿罗裙,鸳鸯戏水;

金钗斜插青丝鬓,鸾凤穿云。

对客人:

炒豆橪开,抛下一双金龟甲;

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对父:

木鱼口内含球,吞不入,吐不出;

纸鹞腰间系线,放得去,收得来。

三、诙谐类

唐寅为某商人题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其人嫌字少,唐乃撰上。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唐伯虎点秋香电影井底那对联:

参谋将军;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不识四书五经六义

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华安;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

尚且三心二意 一等下流

参谋将军:

图画里 龙不吟虎不啸 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华安:

棋盘里 车无轮马无缰 叫声将军堤防堤防

参谋将军: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华安:

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参谋将军:

十口心思 思君思国思社稷

华安:

八目共赏 赏花赏月赏秋香

参谋将军:

你家横头来种树

华安:

汝家澡盆杂配鱼

参谋将军:

鱼肥果熟入我肚

华安:

你老娘来亲下厨

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传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小时候与张灵友善,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29岁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扯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

后游名山大川,致力绘事,卖画为生。赋性爽朗,放逸不羁,刻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采元人之法,并改“斧辟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的皴法,恽寿平评他“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并工画人物、花鸟,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工笔、写意俱佳。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兼善书法,能诗文。文以六朝为宗;青年时代的诗多秾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纵放,不拘成格。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篇8: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

一、 唐伯虎的生平

唐伯虎,(1470-1524),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江苏苏州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州山人稿》)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他和九娘育有一女。九娘三十七岁即因操劳过度而过世。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也产生于此。唐寅坎坷一生,贫困凄苦,享年五十四岁。

二、 唐伯虎的轶闻轶事

「吴门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人们只知道他少年时候顽皮;青年时风流;中年老了,玩世不恭。所以世人将他的一些故事添枝加叶,以至於编造成许多传奇小说,例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等。但关於传说中唐伯虎的故事,未必完全真实,但可以透露出,这位才子画家性格上的风流狂放,不居礼法。

当时,唐伯虎已是明代有名的画家。所以,许多有钱有势的人都想仗著自己的权势,向唐伯虎要几幅画,但唐伯虎生性不畏权势,而好结穷人。就因如此,所以唐伯虎宁愿作画送给穷人,也不愿理会那些高官贵人。

从前有本叫《九美图》的书,讲的是唐伯虎娶了九位美女的故事,情节很离奇,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桩事,不过唐伯虎画九美图倒是真的。九美图的由来,是祝枝山有一次去拜访唐伯虎,而与唐伯虎打赌,只要唐伯虎能在一年内,将苏州城里有名望的小姐,画出十张美女图来,祝枝山将付给他三百两银子。但当时唐伯虎却忽略了: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来十张美女图?这时,书僮唐兴建议唐伯虎,每月初一、月半到玄妙观去,必可轻易的得到十张美女图,但唐伯虎只完成了九张,而这九张美女图也就因此被保存了

三、 祝、文、张与唐伯虎的奇文逸事

祝枝山,字希哲,是唐伯虎最要好的朋友,虽为举人,但无意於功名,心思全在书法上,草书尤其闻名。两人性情相近,时常拎著酒壶,乘著渔船,一面饮酒赋诗,一面欣赏山水,颇有避世弃俗之意。在唐伯虎於京都被都元敬陷害后不久,祝枝山也辞了知县,两人更是结伴冶游,放情诗酒,寄意名花。曾传说两人有一次抵扬州,发现所带银两已用尽,听说扬州的盐政御史喜好风雅,便化身为化缘道士来到衙门。御史请他们以石为题,联句成诗,於是两人之作,御史极为满意,便大赏银子,两人又因此多玩好几天。而祝枝山著名的草书,加上唐伯虎精湛的画技,更使得「唐画祝字」远近驰名。

文璧,字徵明,亦是唐伯虎的好友。但因为小时受父亲文林的严格管教,从不敢拈花惹草,所以当唐伯虎和祝枝山瞒著他请来两小妓对他开玩笑时,徵明即为此写了封长信,规劝唐伯虎。

而唐伯虎亦不服他把玩笑当真,两人二十年的友情从此失和。直到十年后,唐伯虎给徵明写信,坦率检讨自己的过失,徵明读毕即赶往桃花坞,两位挚友才在泪水中化了心中的芥蒂。因此,两人友情更加深厚,无话不谈,直至唐伯虎过世。

张灵,字梦晋,自幼聪明过人,曾在童子试中得到状元,但因父亲早逝,渐渐疏狂不羁,嗜酒如命。祝枝山见他可惜,收他为徒,从此他便常和祝枝山、唐伯虎云游四海。有次,三人在酒店喝完酒才发现没带钱,於是唐伯虎找张白纸,几笔勾勒,便成青山绿水,祝枝山接过笔,题了四句诗,更增色不少,最后梦晋在绿水旁添了个汲水小童,顿使画面生气盎然。此画不但付了酒钱,更让他们多喝了几杯。〔梦晋天生喜好自然,不汲汲於官名,始终为唐伯虎他们的最佳挚友。〕

唐伯虎的故事

自从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问世以来,由於民间艺人和戏曲的喧染,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伯虎也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民间传说中,唐伯虎成了妻妾成群, 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其实,这是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来面目,历史上的唐伯虎,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且活清贫,一生坎坷。

唐伯虎,名唐寅,生活在明代中叶,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从小才气横溢,诗文书画,无一不工。弘治年间,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一时名声大振,他也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唐伯虎受到科举舞弊案的牵连,吃了一连串冤枉官司,从此科举无门,功名路断。

唐伯虎功名无望,婚姻也很不幸。他的第一位夫人姓徐,出身豪门,十分势利,一心希望唐伯虎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夫贵妻荣,谁知唐伯虎却因科场舞弊牵连,失去仕进希望,她的希望落空了。从此夫妻反目,日日争吵,最后终於劳燕分飞,离婚了事。后来,有个叫沈九娘的女子走进了唐伯虎的生活,俩人情投意合,琴瑟和谐,不幸,沈九娘又过早去世了。唐伯虎从此再未续弦。

科举失败,婚姻不幸,使唐伯虎受到很大的打击,便落魄江湖,漫游名山大川,潜心书画创作,终於成为一代大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在苏州流传著他的不少故事。据说,有个人与唐伯虎很要好,向唐伯虎索得画一幅,画的是一竿清竹临风而立,竹竿上趴著一只纺织娘。此人回家后,就把唐伯虎的赠画挂在房间里。到半夜,此人在睡梦中被纺织娘的阵阵叫声吵醒,他爬起来,掌灯四处雪找,最后发现,鸣叫不停的纺织娘,居然就是唐伯虎画中的那只。还有一次,唐伯虎为一个朋友的扇子画了三只河虾,这个朋友爱不释手。一次乘船出游,不小心失手把扇子掉到河里,扇面上的三只虾竟一齐从扇面上跳到河里游走了。这些传说,传神地描述了唐伯虎画技之高超。

坎坷的生活,形成了唐伯虎傲世不羁、蔑视权贵的性格。他在一首诗中说:“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反映了他宁愿贫穷,也不趋炎附势的性格。清高傲世,必然开罪了达官贵人,因此,唐伯虎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在一首诗中说:“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生活窘迫得几无立=锥之地了。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直接了当地道出了生活清苦的状况。西元1523年,53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中死去,死后贫穷,无力安葬,只得在住宅边暂痤。如今,在苏州桃花坞唐伯虎住宅遗址附近,还有一条名曰“唐寅坟”的小巷。直到二十年后,由唐伯虎的亲友凑了钱才将唐伯虎灵柩迁葬於城西横圹王家村。

悠悠岁月,四百余年过去了,苏州人民始终缅怀著这位杰出的画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市人民政府出资百万余元,重修了唐寅墓,并在其墓地建造了纪念馆,陈列唐寅事迹及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并於1986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在唐寅纪念馆内,有一幅楹联,概括了唐寅的一生。抄录如下:

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之上,

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圹美景,替湖山花月坛妍。

后记: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典型。说他有八个老婆,恐怕只是后人和他的美好愿望罢了。

唐伯虎在受科场舞弊案牵连后便无意上进,以诗、书、画、酒自娱,生活放浪,甚至流连妓院。但仍自视甚高,刻了一个图章,自称“江南第一才子”。这首《言志》诗写出他的境况和心态: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买,不使人间造孽钱。

中年后,他因经历坎坷而满怀苦恼,于是归心佛教以寻求寄托。《叹世》一诗展现了他此时的人生观: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到了晚年,他的生活相当贫苦,有诗为证:

十朝风雨苦昏迷,八口妻拏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潦倒落魄的他,54岁即悄然病逝,临终前写下这首绝笔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伯虎扇面隐语】相关文章:

1.唐伯虎的故事

2.画扇面教学反思

3.唐伯虎经典情诗句

4.英雄杀唐伯虎台词

5.大奖背后的战略隐语

下载word文档
《唐伯虎扇面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唐伯虎扇面隐语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