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来了散文
“无有定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大妈来了散文,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大妈来了散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大妈来了散文
大妈来了散文
“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我从睡眼朦胧中吵醒,极不情愿地起来,刚刚闭上眼睛,这个午觉看来要泡汤了。
打开房门一看,惊愕得我说不出话来,几年不走动的大妈在大中午站在家门口,赶紧请进来吧。
“怎么不接电话?我上午打了四次电话都没有人接,我想干脆直接来得了。”大妈说话像是机关枪,根本不容我回答。落座后,我沏茶倒水,大妈倒也客气,不让我活动。我倒上一杯水说:“大妈,您吃饭了吗?”正是饭点,不问不礼貌,问也不合适,我倒有点不自然了。大妈说:“吃过吃过,你们吃了吗?吃什么呀?谁做的?谁买菜?谁涮碗?谁收拾?”一连串的问题,我的确很尴尬,凡是我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我家里所有的事都是我一个人的,她当着我家人问这样的问题,我怎么回答才好,照实回答家人心里不高兴,不回答又不礼貌。只能笑笑:“刚吃过。”
说实话,虽然叫大妈,在我心里我是极不情愿地和她有过多的语言接触,作为晚辈,理应尊重她,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叫尊重她。因为她全身都携带着负能量,我没有办法与她沟通,每次见面就是没完没了的抱怨。好在我们两家离得远,长年不见,偶尔见上一面,也只是礼节性的招呼。
第一次见大妈,是我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婆婆介绍说这是大妈,我就这样大妈大妈地叫,一直叫到现在。她家的情况全是从她嘴里听说的,大爷患有多种慢性病,大哥胖得出不了门,也没有对象。家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操持,我不禁对她有几分好感。以后又在菜市场偶遇过几次,这些偶遇让我对大妈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几乎每次大妈都在让我帮助她找儿媳妇,说实话,一个胖得自己都没有办法照顾自己的人,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她的儿媳妇,她说找一个能做饭,会照顾家的就行,言外之意,就是象我这样的农村人只为了钱就能够结婚的人就行。我心里多少对大妈有些反感。
后来,她又来我家,正好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给我讲了我家人的好多不是,让我心理严重的不平衡,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大妈是在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只是想大妈也许是对我家人的积怨太深,也没有真正地放在心上,既然是长辈也就一耳听一耳冒吧。
从此,大妈就象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来过我家,也再没有她的一点消息。我也不喜欢打听,没有人提及,我从不过问。直到三年前,又在超市偶遇大妈。大妈过度地关心,让我无所适从,她说:“我不愿意去你家,只因为你家老爷子可恨,连死我都不想去看他一眼。让你陪他傻儿子,这么好一个姑娘,活活给糟蹋了。要在我们家,我一点委屈都不让你受。”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在她心里耿耿于怀的是我家爱人傻竟然娶了我,而她家条件好过我家,儿子却是光棍,理所应当我就该嫁到她家。我像躲瘟疫一样躲着大妈,可是大妈非让我陪她聊会儿,中间我找了几次借口都没有能逃掉听她抱怨的机会。
接到一个电话终于能走了,可是大妈还在说:“有空去我家,我给你做好吃的,什么都不用你干。”明显得挑拨离间,我只能笑笑说再见。
几年后的今天大妈再次来到我家,我真心地不愿意接待。赶紧给刚刚外出遛弯的婆婆打电话,说大妈来看她来了,婆婆很快回来,我也解脱了似的,陪着孩子们玩起来,终于能不和她正面语言交流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婆婆不会聊天,东一头西一棒槌的,她们竟然能聊得津津有味,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什么苦啊难啊,合着是向我婆婆倒苦水来了。
她一个人侍候两个人不容易,可是她的话一直是在抱怨,是在牢骚,听得心里很不舒服。我知道我不能帮助到她,哪怕在她面前对婆婆有一点好的.表现,对她都是打击。她之所以来我家是想看看我们过得不如她,可是事与愿违,她心里的不平衡,我也没有办法消除。
看着婆婆无心无肺地和大妈聊天,我不禁感谢上天赐予我这样一位无心的婆婆,所有的事她都不放在心上,只要有饭吃,有地方睡觉就行。生活简简单单,没有是是非非。而我所要做得就是给婆婆做好一日三餐就行了,没有婆媳大战,没有勾心斗角,生活得简单却也幸福。
大妈终于走了,我松了一口气,午觉被搅了,而我却感觉到生活更幸福了。要说以前我对婆婆还有一些抱怨地话,现在是完全地放下了,只要她不无事生非就是一种幸福啊。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可是大妈的到来,对我来说也未必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虽然我不愿意多见一面,多聊一会儿,但是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警示,以后的人生路上,要做磁铁吸引身边的人就少说负能量的话,这才是大妈给我上的一堂生动实践课啊!
大妈,你来了,我带着敬畏心里给你沏茶倒水,你走了,我悟出了人生的一点点哲理。但我仍然希望我没有从你的身上得到任何警示,我希望你生活得幸福,生活在阳光之下,因为只有阳光的人生才是温暖的,祝福你!
篇2:温情大妈散文
温情大妈散文
最近,偶遇几位南京老大妈,感觉很有意思,更觉周围温情四起!
上周末,和妻去湖南路闲逛,妻看中一款新衣,正准备试穿,忽见旁边两个小伙子因不小心踩了对方的脚而骂骂咧咧地吵架,一会儿,两个人便扭打了起来,从店内一直打到店外,店里模特和衣架也被推翻,妻和好多女性吓得直接跑过了马路,好几位男同胞还慌忙打起了110。就在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老大妈,大妈将近七十来岁,面目慈善,穿得干净利落,一双雪白色的耐克运动鞋使她变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一看就知道是个很有修养的老人。大妈并不畏惧前面的拳脚,只见她快步走上前去,拉着其中一个小伙子的衣角,一字一句地对他说:“孩呀!等会儿再打,行吗?大妈老了,眼睛不好,过马路很危险,你能先扶我过去吗?回头再……”小伙子一愣,转眼间,他转怒为羞,赶忙丢下对方的衣袖,双手搀着老大妈,那架势,像大妈的孙子,和刚才那个凶巴巴的恶煞相截然相反!而另外一个小伙子起先也愣在原地,一会儿,转身回到店里,扶起被他们推到的模特,还一个劲儿弯腰向店主道歉,并拿出200元作为赔偿。望着渐行渐远的一老一少和商店里那位虔诚的小伙子,我的心里也开始温暖起来,对这位睿智的老大妈顿时肃然起敬。
还是半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坐8路车去凤凰书城买书,车到中央门,叽叽喳喳上来一群小朋友,看样子,是去上补习班的,他们两人挤一个座位,边看外面的风景边天南海北地聊着,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车厢里的乘客都和我一样,流露出羡慕和妒忌的神情,真的是光阴如箭,年轻真好!这时,上来几位老大妈,她们穿着统一的中国红,个个身挎宝剑,手持布扇,看样子,应该是去玄武湖晨练的,有几个小学生见状争着起身让座,一位领头的大妈上前就按住险些摔倒的小女孩,和他们攀谈了起来,得知了孩子们的一切,老大妈爽朗地说:“孩子们,今天特例,你们谁也不许让座,因为你们比我们辛苦,我们去锻炼,就是要消耗自己身上多余的油脂,站着也是锻炼。而你们不一样,你们要动脑筋,学本领,都给我坐好了,退休前,奶奶是幼儿园园长,懂音乐,我给你们唱首歌吧!想着奶奶的歌,你们今天的学习就不会疲劳了。”说着,大妈把让座的孩子一个个强行接回了座位,给他们唱起了《娃哈哈》和《爱的人间》,同行的几位大妈随着节奏打起了拍子……那一次,我,还有车里好几个人都坐过了站。
其实,在南京,还有很多这样的温情大妈。十字路口、网吧里、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火车站、展览馆……这些可爱的温情大妈时时在感染着南京的每一个人,因为爱和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篇3:房东大妈散文
房东大妈散文
两年多的知青生涯,许多事情都如过眼云烟逐渐淡忘了,唯独房东大妈那勤劳、慈祥、善良的品格给我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
房东大妈双目失明,羿大爷也有一只眼睛不好使,我们都说这老两口子一只眼。别看大妈双目失明,可干起家务活来却灵巧得令人瞠目结舌。那时候,副食品较缺,主食以苞米面饼子为主。所以,贴大饼子不仅是当地社员的主要食品,也是各家主妇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艺。要知道,大妈不仅年过六旬,而且双目失明,要想贴出的大饼子不焦不糊该是多么的不容易。然而,当我亲眼看到她从发面、烧火、往锅上贴等一整套工序都掌握的恰到好处时,竟惊讶得半晌没说出话来。而我们几个知青贴出来的大饼子不是糊了就是半生不熟,和大妈贴的比起来逊色得多了。每当收工回来没等做饭我们就已经饿的`受不了了。于是,抓起大妈贴的大饼子就吃。大妈理解我们这些小青年,一是贴不好,二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收工回来现做饭,没等做熟已是饥肠辘辘。所以,她向来没制止过我们,还一个劲地劝说:“吃吧,先垫巴点儿,别饿坏了身体。”每次吃完大妈做的大饼子,我们都是等自己做好了,再如数还给大妈。
平时的柴禾都堆在院子里,临下雨前抱一些到灶间,以免做饭时柴湿点不着。可有时不知天有雨或是忘了往回抱柴禾,收工时柴禾已经被雨淋湿点不着火了。每当这时收工回来,一掀锅盖,里面准是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大饼子。不用问,准是大妈为我们事先做好了的。当我们一再向她道谢时,她会一迭声地说:“有啥谢的,你们离家几百里,我这老太婆帮你们一把也是应该的。
由于年轻,我们也常会做出些恶作剧的事情来。大妈家的院子里有一颗桃树,每当上秋时,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大妈虽然眼睛看不到,耳朵却灵的很,院子里稍有响动,她就会大喊大嚷,所以桃子很少被人偷。“侦察”到大妈的秘密后,每次收工回来,我们就先让一个人进院子,故意把桃树弄得哗哗作响,等大妈大喊大叫时,后面的同学就装作收工回来刚听见的样子,马上进院大声呵斥:“喂,你谁家小孩,怎么到这偷吃的,还不快走。”边喊边走到桃树下,顺手往下摘桃子。这时,大妈脸上会露出满意的笑容,以为我们帮她轰走了小偷。而我们几个同学到了晚上,在被窝里却大嚼大咽起来。等收桃子的时候,树上剩的已寥寥无几。直到我临离开农村时,大妈才告诉我说:“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偷桃子呢,住这么长时间,谁的声音、谁的脚步声,我一侧耳朵就能听出来。桃子是家里出的,吃就吃吧。”听到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顿觉惭愧。原来,什么事情也没瞒过大妈的耳朵。
离下乡已经近30年时间了,大妈平凡而高尚的品行每每映现在我的眼前。如果大妈健在的话该是90岁高龄了。我想,在她的记忆中也一定会记得我们这几个小青年。
篇4:怀念杨大妈散文
怀念杨大妈散文
去年我回家,经过一片田野,忽然看见一座坟,坟上长着青青茅草。在我的记忆中,这片田野是没有坟的。我小的时候在这里挖过野菜,对这片田野,我有深情的记忆。
正好父亲与我同行,我问父亲,父亲说:
“这是邻居杨大妈的坟,你在外打工,多年不回家,家中的好多事,你不知道,这就是杨大妈的坟。”
那天,天上飘着细雨,在蒙蒙细雨中,我看着杨大妈的坟,孤孤的,――只有茅草在细雨中轻摇。我的心酸酸的,很不是滋味,不知不觉眼睛湿润了。
杨大妈的形象渐渐地在我眼前浮现:杨大妈高高的身材,头发花白,眼睛有神,面容清瘦。杨大妈对谁都很和蔼。
杨大妈非常朴实,在我的.记忆中,杨大妈没穿过什么好衣服。她的衣服,补丁很多,但非常干净。杨大妈对我,就像对待自家的孩子一样。
杨大妈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留下5个孩子。生活的万斤重担就落在杨大妈身上。杨大妈的生活非常勤俭,一粒米在地下,都要捡起来。
杨大妈的三儿子和我同岁,叫景。由于当时生活所迫,杨大妈的5个孩子几乎都没念书。景一天书没念过,小时候,我天天去上学,景就和母亲去干活了。现在想想,景是多么的悲哀。景只要有空,就来和我一起玩。景和他母亲一样,纯朴善良,不爱多说话。
只要我在家,每年过春节,有很多人找我写春联,给景写,我感觉是应该的。每年给他写好,不知道要说多少谢字。杨大妈也是那么客气,真的让我不好意思了。
寒霜单打孤根草,苍天不垂可怜人。景的条件本来就不好,现在景的儿子又多病,天天要吃药。景又一字不认识,到外面打工老板也不要。――在杨大妈的心中,这些都是雪上加霜的事。
我儿子小的时候,杨大妈经常把我儿子抱在手中。也是由于生活所迫,我带着老婆和我怀抱的儿子背井离乡,我们多年在外,没有回家。杨大妈常常和我母亲说,很想念我们,特别想念我的儿子,可惜在我儿子的记忆中,是没有他杨奶奶的形象,我的心酸酸的。哎……杨大妈真是好人。
杨大妈在病重时候,我的父亲母亲去看望她,她还说真想看看我和我的儿子。母亲告诉我这些,我的眼泪再次无声的流下。
杨大妈,你好,
岁月如歌,我知道你是一路悲歌,但是,你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那将是我心中的永远的精神财富!
杨大妈,我会和你的儿子景,像亲兄弟一样处下去,你放心吧!
祝愿杨大妈在世界的那一边,过的更好!!
篇5:温情四起的大妈散文
温情四起的大妈散文
最近,偶遇几位南京老大妈,感觉很有意思,更觉周围温情四起!
上周末,和妻去湖南路闲逛,妻看中一款新衣,正准备试穿,忽见旁边两个小伙子因不小心踩了对方的脚而骂骂咧咧地吵架,一会儿,两个人便扭打了起来,从店内一直打到店外,店里模特和衣架也被推翻,妻和好多女性吓得直接跑过了马路,好几位男同胞还慌忙打起了110。就在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老大妈,大妈将近七十来岁,面目慈善,穿的干净利落,一双雪白色的耐克运动鞋使她变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一看就知道是个很有修养的老人。大妈并不畏惧前面的拳脚,只见她快步走上前去,拉着其中一个小伙子的衣角,一字一句地对他说:“孩呀!等会儿再打,行吗?大妈老了,眼睛不好,过马路很危险,你能先扶我过去吗?回头再。”小伙子一愣,转眼间,他转怒为羞,赶忙丢下对方的衣袖,双手搀着老大妈,那架势,像大妈的孙子,和刚才那个凶巴巴的恶煞相截然相反!而另外一个小伙子起先也愣在原地,一会儿,转身回到店里,扶起被他们推到的模特,还一个劲儿弯腰向店主道歉,并拿出200元作为赔偿。望着渐行渐远的一老一少和商店里那位虔诚的小伙子,我的心里也开始温暖起来,对这位睿智的老大妈顿时肃然起敬。
还是半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坐8路车去凤凰书城买书,车到中央门,叽叽喳喳上来一群小朋友,看样子,是去上补习班的,他们两人挤一个座位,边看外面的风景边天南海北地聊着,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车厢里的乘客都和我一样,流露出羡慕和妒忌的神情,真的是光阴如箭,年轻真好!这时,上来几位老大妈,她们穿着统一的中国红,个个身挎宝剑,手持布扇,看样子,应该是去玄武湖晨练的,有几个小学生见状争着起身让座,一位领头的大妈上前就按住险些摔倒的小女孩,和他们攀谈了起来,得知了孩子们的一切,老大妈爽朗地说:“孩子们,今天特例,你们谁也不许让座,因为你们比我们辛苦,我们去锻炼,就是要消耗自己身上多余的油脂,站着也是锻炼。而你们不一样,你们要动脑筋,学本领,都给我坐好了,退休前,奶奶是幼儿园园长,懂音乐,我给你们唱首歌吧!想着奶奶的歌,你们今天的学习就不会疲劳了。”说着,大妈把让座的孩子一个个强行接回了座位,给他们唱起了《娃哈哈》和《爱的人间》,同行的几位大妈随着节奏打起了拍子。那一次,我,还有车里好几个人都坐过了站。
其实,在南京,还有很多这样的温情大妈。十字路口、网吧里、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火车站、展览馆。这些可爱的温情大妈时时在感染着南京的每一个人,因为爱和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篇6:煎饼大妈的情感散文
煎饼大妈的情感散文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上这股从山东杂粮煎饼摊子上飘来的煎饼香。
摊煎饼的是一位大妈,看起来已经年过半百,一头花白的长发,满脸的皱纹;一张总是带着笑意的嘴,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一双粗糙得像枯树皮一般的手,摊起煎饼来却十分灵巧。
我第一次光顾她的生意时,小摊周围已经人满为患。估计是那独特的香味,把大家吸引来的.吧!我挤在人群中,像看杂技一般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在那方小小的“舞台”上忙碌着,她先把一勺杂粮面糊摊在铁板上,又利落地甩进两个黄灿灿的鸡蛋,接着用小木刷均匀地推两圈,撒上翠绿的小葱、香菜,一个娴熟的翻扣,顷刻间,金黄色的煎饼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再抹上山东大酱,加入脆皮,潇洒地一卷一折。整个过程流畅娴熟,一气呵成。
由于她精湛的手艺,我经常光顾,久而久之,我们也互相熟悉起来。那股唇齿留香的味道,一日不闻就会有点怀念。每次只要我一站在摊位前,她就能立刻明白我要什么,要多少。那种默契,不需任何语言交流。
记得有一次,我一不小心将几枚硬币“赏”给了下水道,这下我的早点钱就不够了。来到煎饼大妈的摊位,我只好摆出一脸懊恼的表情说:“今天钱掉进下水道了,剩下的钱只够买一份小号的了。”令我意外的是,她竟然微笑着递给我一份冒着热气,点缀着翠绿色葱花的大号煎饼,分量十足,我心里顿时充满了感动。第二天,我又去买早点,并坚持多付两元钱补足昨天的差价。她微笑着说:“四元钱是我的手艺,六元钱就是人的贪心了。”
这位煎饼大妈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劳动者,她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坚守着这个小小的摊位,为我们奉上香气扑鼻的早餐,也用她的一颗爱心,谱写出她充满香气的平凡人生。
篇7:“豆浆大妈”
我家里有一位特殊的“朋友”——九阳豆浆机。她来我们家已经三年了。她可是妈妈的好帮手,是我们全家的“营养师”呢!
她刚到我们家时,我还以为是电热水壶呢,妈妈说这是九阳豆浆机,我对她产生了怀疑,只见妈妈首先将量取好并浸泡好的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白豆放入豆浆机的杯体内,将水加至上、下水位线之间,将五谷精磨器完装好,再将机头放入杯体中,插上电源,选择相应功能键,启动相应功能程序。“豆浆大妈”就隆……的开始工作了,好像在说:“别着急,香喷喷的豆浆马上就做好了,再耐心得等一会。”大约20分钟左右,就听见她发出声光报警,好像在说:“朋友们,鲜美的豆浆熟了,欢迎品尝!”这时我赶紧拔下电源,妈妈说别着急嘛,然后又拿了一个过滤网对豆浆进行过滤后加上糖,一股浓香迎面扑来,我们都迫不及待的尝了尝,味道好极了,我不尽竖起大拇指对她说“真神了啊!”
“豆浆大妈”不仅能做出淳香的豆浆,而且还可以做小朋友们都喜欢喝的果蔬冷饮,青瓜牛奶汁、香蕉牛奶、哈密瓜冰沙等等,特别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喝一口真是爽极了。
“豆浆大妈”采用微电脑控制,预热、粉碎、煮浆、延时熬煮都是全自动完成,运用了五谷精磨技术,实现全循环粉碎,充分释放营养,通过“大火煮沸,文火熬香“的科学熬煮后,熬的透,喝着香。豆浆有健脾养胃、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通淋利尿、润肤美容之功效;豆浆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日常营养饮品,其营养价值完全可以和牛奶相媲美,而养生保健价值更胜一筹,大豆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等特殊的保健因子价值很高,可以说,豆浆是“心脑血管保健液”,是21世纪“餐桌上的明星”。
如今,我们全家都离不开“豆浆大妈”了,我感谢这位特殊的“朋友”。
篇8:我们院里的大妈们散文
我们院里的大妈们散文
我家住在幸福路尽头的一个极小的院子里,这里只有四幢小高层楼房,住着252户人家。就是在这样极其普通的小区里,却生活着这样一群有趣的大妈们:为了一个个小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吃住行学……乐此不疲地游荡于各个商场、超市,抢购特价商品,在各种需要排队领免费物品的地方处处可以见到她们的身影。
俗言道: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它道出了人性生存最起码的生活准则。多少年来有多少个游子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又有多少个大妈为了它日夜操劳。在她们身上放大了中国女性所具有的普遍特征。
黄大妈,今年81岁,无职业无收入,几年前老伴患病撒手而去,从此就失去了老年人唯一的生活依靠。为了不给儿女们增加麻烦,她每月仅靠国家给她那一点遗属补贴是远远不够的,每月要定时吃药得不少钱,还有吃喝拉撒等方面开支,真是入不敷出。所以她不得不每天早出晚归,无论哪家保健品公司做什么活动,她都会不远数里参加,从而获取一斤免费面条或者十个鸡蛋之类的礼品;周边的超市有打折的蔬菜或者其它物品,她总是次次到场。只要身体允许,一有时间到处拾破烂,用她的话说就是行走三分利。路旁、超市、商场以及邻近小区的垃圾桶,她一天不知道要翻腾多少遍,每每捡回的破烂再经过分类整理,然后去比较远的废品收购站去换取人民币。她的腰椎间盘早就突出的厉害,压迫得一条腿走路一瘸一瘸的,但她靠着一辆破三轮车代替了双腿,东奔西跑,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靠山。她坚强、乐观,从不怨天尤人,每每见到她总是乐呵呵地打招呼,每天总是高高兴兴地出去,快快乐乐地回来。
张大妈,她年龄有六十多岁,是个六七十年代的下乡知青。个子特矮,几乎成了小矮人。身材和脸型都是方形的,短发,长得貌不惊人。老伴早已病故,有一双儿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如今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完婚。她是个下岗工人,每月已有一千多元的工资,由于家里没有像样的房子,所以没有姑娘能看得上她的儿子,到现在还是娘俩相依为命。她天天就是一门心思的捡破烂,小区里的垃圾桶成了她的专柜,一天到晚不知道要翻找多少遍。邻居的小区她也成了常客。你瞧瞧她:一脸灰尘,一双手什么时候看都是脏的,脚上穿的鞋也是灰突突的',全身的衣服似乎从来没有彻底的清洗过。她节约的奇怪,只要儿子不回家吃饭,连饭都不做,菜也不买,垃圾桶里只要有别人扔下的剩饭剩菜她都把它捡回来吃了,每天像个铁人一样出现在大家视线下。她捡得废品家里堆得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小区的偏僻处也成了她的垃圾聚集站,她像着了魔似的一天到晚徘徊在垃圾桶旁。总之,一年到头就是一门心思地捡着垃圾、整理着垃圾和搬运着垃圾,成了垃圾大妈的代名词了。
隔壁的刘大妈,早上才五点钟就骑着自行车出去了,她有七十多岁,身材瘦小灵活,一天到晚就见她骑着车子,不是去卖保健品的“善行康”、就是“慈善堂”等公司领取一斤免费玉米粉、黄豆米、鸡蛋等礼品,再就是去超市看菜价,哪家打折她都弄得清清楚楚。洗衣服、拖地、买菜、做饭成了她的专业,她成了儿女们的贴心保姆和采购员。还有王妈妈、陈妈妈、李妈妈……他们都是这样:能存会省,爱贪小便宜,没事就算计着哪些能赚钱,哪些能省钱,他们往往可以为了领取几个免费鸡蛋数九寒天排一公里的队,也能为折扣远赴城里城外的大商场大超市去血拼几元的商品,其魄力非一般人能企及。
这些小区里大妈们的行为,只是在当下中国快速进步中,物资文明极大丰富而精神文明跟不上脚步的矛盾中的一块。我相信: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她们已经成了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一个群体,她们无处不在,她们生龙活虎,她们四面开花,她们与时俱进,她们用自己的实力和坚持,牢牢地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为了家庭,为了子孙后代,她们吃苦耐劳,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大妈来了散文】相关文章:
1.温情大妈散文
2.怀念杨大妈散文
3.秋天来了散文
4.夏天来了散文
5.春来了随笔散文
6.冬天来了的散文
7.春天来了优秀散文
8.春你来了优美散文
10.大妈的生日作文3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