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导游词
“米巴米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集美导游词,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集美导游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集美导游词
集美镇位于厦门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面积为2.83平方公里,是爱国华 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镇有著名的集美学村、陈嘉庚故居、归来堂、鳌园及长达2212米的高集海堤。是中外闻名的文化教百区和侨乡,也是风光绮丽的游览胜地。
市区与集美之间有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火车通达。出集美站,经过大桥,有廖承志手书“集美学村”的牌坊式大门耸峙镇口。沿着花岗岩铺砌 的斜坡大道向前,集美学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均顺着山坡 筑于林荫之中。陈嘉庚先生从19起,以个人的资财,创办集美学村,前后耗资1亿多元,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拥有师生1万余人。由于集美学村的建筑集中西风格于一体,又濒临风景秀丽的海滨,鳞次栉比的楼房和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已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海滨游览区。
陈嘉庚故居位于集美镇后尾角,是一幢不高的两层浅灰色楼房,庭院里柏树翠绿,橘黄花红。横匾“陈嘉庚先生故居”系在1980年故居翻修时 请廖承志题写。一楼现为集美学校校务委员会所在地,二楼陈列着陈嘉庚 先生的遗物。二楼西侧耳房是办公室,老式的写字台,一对不同式样的沙发椅。卧室也极其简朴,旧式木床,就连两只旧皮箱,也是1950年归国时 从新加坡带回来的。与卫生室一板之隔的餐室,只放置一大圆木板桌,10 只小圆木凳。就在这里招待过中央领导和社会名流以及华侨人士。二楼正中是会议室,简单的长方形会议桌和10多个木靠背椅。墙上挂着陈嘉庚先生的遗像。故居西侧又建了一幢三层楼房,陈列着各种实物,照片和图表,生动地介绍了陈嘉庚先生爱国的一生。
归来堂坐落在故居前面,是一幢具有闽南风格的单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归来”之意,是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的象征,它将指引着成千 上万的海外赤子,为祖国的富强而归来。步入大厅,入门处置招式屏风, 刻着1961年8月15日首都各界公祭陈嘉庚先生的悼词。大厅正中端坐陈嘉 庚先生的青石雕像。两侧方柱上,挂着郭沫若撰写的楹联:“鳌园博物大 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东西墙上悬挂陈嘉庚先 生生前主要活动的像片。出厅堂大门即是拜亭。有条石铺成的庭院可达“归来堂”。园内有一尊陈嘉庚先生铜像,高2.3米,基座0.6米,铜像 后的花岗岩屏墙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归来堂于1962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建成,9月对外开放。
鳌园位于集美镇东南隅,占地面积近9000平方米,紧靠海边,风景优 美。因如鳌头伸入海中,故名。鳌园由陈嘉庚先生陵墓、集美解放纪念碑 和门廊三个部分组成。进入鳌园便是一条50米长的廊道,长廊两厢照壁上 青石浮雕我国古今历史人物故事画40余幅,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陈 嘉庚先生的陵墓为龟寿形,由13块水磨青石镶成。墓围屏壁有15幅陈嘉庚 先生的传记浮雕。集美解放纪念碑,碑心石上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集美 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的碑文。碑高28米,全部用花岗岩石砌成。碑座底层石阶8级,象征八年抗战;上层3级,象征三年 解放战争。鳌园内有许多国家领导人与各界名流题赠的诗文和对联的题刻。遍布全园的青石浮雕是鳌园的一大特色。被誉为福建省的一座石雕艺术宝 库。
集美与厦门中隔浔江。1954年集美通向厦门的高崎海堤筑成,紧接着通向杏林的海堤也峻工。于是10里双堤把大陆与厦门岛联在一起,集美南北交通枢纽。当你乘坐鹰厦列车驰过跨海长堤时,那一幢幢红墙绿楼大厦,亭谢碑塔,在绿树浓荫的掩映中显露。浔江东去,波光霭影。
篇2:集美导游词
今天,我们游览了梦寐以求的集美学村。他是由一生致力办学的陈嘉庚先生一手创办的。
我们先乘车到了陈嘉庚的故居。一下车,一幢高大古朴的房子展现在我们眼前。红间黄的墙壁,灰色的屋顶,显现了陈嘉庚故居的朴素。
几间不同的房子给我们展示的是陈嘉庚的办学过程和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另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为了筹资办学,陈嘉庚先生一把伞用了十多年,一套衣服补了又补,自己从来舍不得铺张浪费。展示厅里陈放着一艘船模,这艘船模很大,大约有十来米长,我还让妈妈给我在船模边拍了个照留念呢!
接着我们步行去了鳌园。走进大门,里面是一条长廊,两边雕刻着许多石雕。石雕展现了历朝历代有名的故事,没有一幅石雕是相同的,上面镌刻的石雕人物栩栩如生,好像他们正在休息,一不小心,便会被我们吵醒从画上走下来似的。
走完长廊,眼前豁然开朗,一棵棵百年大榕树出现在眼前,和们巴金写的《鸟的天堂》一文留给我的感觉一模一样。树干是那么大,每一根枝干上又都分出许多根(导游告诉我们这叫气根),一根根立在地上,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伞,雄伟极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榕树的一角是几株三角梅,一朵朵粉色的三角梅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情绽放,美不胜收。
又走过一条满是油嫩嫩小草的石子路,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像英雄一样屹立着。导游说这是惟一一座由毛主席题词的纪念碑,表彰了那些在对台湾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们。陈嘉庚的墓碑就在转弯处的地方,他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安放自己的墓碑,又在上面镇了一直无头的鳌,以表示自己不愿出头露面的决心。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集美学村参观完了,但陈嘉庚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造福人民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篇3:厦门集美鳌园导游词
厦门集美鳌园导游词三:
今天,我们要游览景点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集美是厦门市的一个区,距厦门17.5公里,是出入厦门岛内的主要交通要道及“桥头堡”,也是厦门特区的“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基地之一。集美面积为203.47平方公里,人口有12万。集美景区包括集美学村、归来堂、陈嘉庚故居、陈嘉庚事迹纪念馆、延平故垒、鳌园等。集美原来是个小渔村,叫尽尾,意思就是大陆的尽头;也叫浔尾,因为它在浔江的尽头。到明朝,当时一位叫陈文瑞的进士,把尽尾、浔尾雅称为集美,意思就是集天下美之大成。但是从未通行,直到19,陈嘉庚先生兴学,创办“集美学校”,才通行于世。从此,“集美”闻名于中外。
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出生在集美。17岁那年,他随父亲到南洋经商。陈嘉庚先生经商前期主要经营商业--米店,后期为垦殖业(菠萝、橡胶)和工业--橡胶业(熟胶品制造业)。陈嘉庚先生虽然自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他对祖国、家乡的教育事业非常重视。他早年正值满清晚期,民国初期,亲眼目睹国家多难、民族落后,人民缺乏衣食与文化,明确提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1894年,陈嘉庚先生回到故乡,花大洋创办了惕斋学塾,这是他倾资办学的开始。1913年创办了集美小学,也就是集美学校的开端。集美学校是各类文化机构的总称,它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专、本科等。陈嘉庚先生在创办了集美学校以后,到19又创办了厦门大学。他为祖国、家乡的教育事业总耗资达1亿美元,把毕生的财富和精力都投到了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充分地体现了他“倾资办学”的光辉典范。
好了,前面就是我们要参观的景点--鳌园。在鳌园我们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嘉庚公园。这是1994年建好的嘉庚公园的建成,不仅使集美学村这颗明珠更加璀璨绚丽,同时也寄托着我们对陈嘉庚先生光辉业绩的缅怀之情。嘉庚公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
这里正对的就是鳌园,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主体。鳌园最早是一片海边礁石自然形成的荒屿,因其三面临海,退潮时可见一条沙堤为陆地相连,像一只大海龟将头伸入海中,故叫鳌头屿。
走过门厅,就是长50米的游廊。两边的石壁,下部是陈嘉庚生平事适摄影图片展览,上部是一色精美的青石浮雕,雕刻着中国古今历史故事的幅画面。““””初期,集美人民为保护石雕,在石壁上糊了一层厚厚的泥巴,使这些凝聚了陈嘉庚先生心血和闽南工匠智慧技巧的艺术精品重见天日。
左右两边石壁最上边的石栏对联是:“功成唯三杰,至诚道前知。”
左边“至诚道前知”下面的石刻分三部份,前面是中国革命历史画面7幅。后面是7出传统戏曲画面。中间部分是“诸葛亮马前课”24幅画面。
“诸葛亮马前课”是左边雕廊的核心,也是陈嘉庚思想观念的生动体现。马前课是诸葛亮的预言,从占卦得之,自三国起每朝四句,清朝四句是:“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如宾”。根据陈嘉庚解释,“水月有主”指清朝,“古月”指胡人,即满族人。四句的意思是,满清入主中原,由皇太极到宣统皇帝,传至十世而之,但末代皇帝退位时并未遇到杀害,而是对他像宾客一般给以礼遇,满汉两族人民也和睦相处。民国四句是:“豕后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来无咎”。“豕”指辛亥年,即猪年。19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一年为王子年,即鼠年,正是猪年为牛年之间。“千人一口”指“和”字,“五二”倒置,指“七七”事变,小国欺凌大国,“朋来无咎”指联合世界各国组成反法西斯同盟。四句的意思是,辛亥革命第二年即1912年,军阀伍庭芳到南京与孙中山讲和,“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同盟军的帮助,结果取得胜利。接下去四句“四门乍辟”指日寇攻陷南京,“突如其来”指珍珠港事件。“晨鸡一声,其道大衰”,是指日寇侵华战争以1945年的失败告终。“鸡”指鸡年--1945年,“道”指日武士道。接下去四句“拯患救难,是惟圣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意思是圣人毛泽东把人民从苦难中拯救出来,黑暗过去,光明到来。下面四句“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共产党邀集天下贤达,召开新政协筹备念,商议建国大事,有才能的人都能发挥所长,天下人民亲如一家。“无名无德”为老子所言,是说世界上如果人人都有人格有道德,就无所谓名德之人了,也就达到世界理想境界了。这晨指新中国领导人不计名利,甘当人民公仆,中国前程一片光明。最后四句“占得此课,易数乃终,前古后今,其道无穷”,乃全书结语,意为占卦至此已尽,前后古今,不复战争,即可保永久和平,世界大同。《诸葛亮马前课》这本书是怎样产生已经难以考究,但陈嘉庚对书中的预言所作的解释和深信不疑的态度,却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尊崇和信赖,充分表现了关注祖国命运的赤子情怀。
游廊右边“功成唯三杰”有20幅浮雕,全部是历史故事。
围墙是可以说是游廊的延续,同样反映了福建人民尤其是闽南人民的智慧。由于历经三十年风雨剥蚀,原来的水泥雕损坏严重。1991年全部更换,取而代之的是292块精美的青石雕像。其中影雕20块,沉雕42块,浮雕230块。
影雕是因雕刻效果似摄影故名。它是福建石雕的新品种。石雕艺人把青石切锯成一公厚石片,经磨光上灰,使石面呈黑色,然后用大小不同的钢针在石片上雕琢,凭借钻点的大小,深浅和疏密来表现山水、鸟兽、人物、花卉等,形象生动,雕刻精细,深受游客喜爱。这里共有近百幅画面。右边是我国各民族风情58幅;左边是国内风景名胜35幅,从北京故宫、颐和园到福建武夷山,厦门日光岩、台湾日月潭等,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流边忘返。
右侧围墙影雕过去有740幅浮雕,内容有木兰从军、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林则徐禁烟、郑成功等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还有现代生活、体育运动、各种机械、军事知识等,洋洋大观,琳琅满目。
左侧围墙影雕过去有280副之多,全部雕刻树木花卉、谷物药材等。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鳌园的主体建筑--集美解放纪念碑,位于鳌园的中心,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奋斗28年,终于在1949年取得胜利。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雄浑刚劲,流金溢彩。毛泽东并不是一个喜欢到处留墨的人,除了北京的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外,很少看到毛泽东为地方的纪念碑题写碑名,而为村镇一级的解放纪念碑题名,集美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一处。碑的背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的碑文,纪念碑有两层台基,每层平台的周围都有青石围栏,围栏上都有栩栩如生的青石浮雕,每根栏柱都刻有联语,每层台基的墙上都嵌满青石浮雕,每块浮雕上方的楣刻都是标语口号,把政治思想教育和石雕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建筑宗旨。纪念碑台基的底层是13石阶,阶面较为宽阔,象征从1913年至1926年陈嘉庚公司的顺利发展,处于鼎盛时期,集美学校的飞速发展。第二层是10级台阶,阶面较窄,象征1927年至1936年间陈嘉庚因受帝国主义财团的倾轧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收盘,集美、厦大两校规模缩小。台基上面还有两层碑座,由台基上八级石阶,再上三级台阶,象征8年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纪念碑的两层碑座墙面上也嵌满了石雕,集美解放纪念碑不仅是对集美师生和厦门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好场所,而且碑林、碑座、碑基、碑栏全身是宝,远看没有画,近看全是画,艺术价值无可估量。
纪念碑的南面,有一道影壁与陵墓隔开。从位置上看,他只是一道屏障,从影壁的文化艺术内容来看,它相当于一座微型博物馆,它是鳌园的缩影,也是陈嘉庚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的生动表现。影壁呈八字形,长大约为7米,宽约为30米,气势恢弘,颇为壮观。影壁的背面与纪念碑相对,左边12块浮雕内容是表现各项体育运动,中间从上而下有5排石雕,一、二排为地图,三排为从托儿所到大学的各级学校,四、五排为行为规范示意图。每幅画面都配有文字说明,与左右两边的24幅浮雕联系起来看,影壁背面的内容实际上是一部材料丰富的教科书,教育青年从托儿所、幼儿园,到中小学、大学,要注重体育运动,经常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说明陈嘉庚非常重视精神文明教育,他希望而却步青年一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最上方的世界地图两边配有“拥护世界和平,推行社会主义”的短联,下面排列着四幅地图:从右到左依次为:全国地图、福建省地图、台湾省地图、同安县地图。
影壁的正面似围似抱地呵护着陵墓,壁前立着两只石狮、两只独角兽,壁的上方横书“鳌园”二字,正中竖刻“博物观”三字,壁上除大量的动植物浮雕外,壁上还刻长城、太湖、岳阳楼、故宫等名胜古迹。
现在我们来参观一下陈嘉庚先生的陵墓。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身后受到极大哀荣,党支部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都送了花圈,表示吊唁。8月15日上午,首都各界举行隆重公祭。公祭结束后,灵柩由装有冷气设备的专列灵车运入厦门。沿途各站当地的省市领导均到站迎送,表达了对这位爱国侨领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陵墓座北朝南,寿龟形墓表由13块水磨辉绿岩镶成,光可鉴人。墓坊形似马蹄,周边用15块青石浮雕记录了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经历:“海地深物”、“扯取花生”、“削取海蛇”、“掘取地瓜”四幅是少年陈嘉庚勤劳生活的写照。“搭船出洋”、“米商服务”、“回梓完婚”三幅,刻的是陈嘉庚第一次出洋学习经商后回故乡完婚之事。“黄梨罐厂”、“栽黄梨园”、“栽树胶园”、“熟米机厂”4幅表现陈嘉庚在新加坡的奋斗业绩。“福建保安会”一幅刻的是:19辛亥革命后,福建光复,新加坡福建华侨组织“福建保安筹款委员会”商议筹款支援福建新政府和维持福建治安事宜。最后三幅“办集美学村”、“购三轮船”、“办厦门大学”,表现陈嘉庚倾资办学的情况。墓坊外侧还有4幅石雕,其内容分别是:“南轩私塾”--1882年陈嘉庚9岁时进的启蒙学校。“组织南侨会”--1938年为了支援国内的抗日战争,在新加坡召开南洋筹赈祖国代表大会,“南侨回忆录”--这幅石雕记载着陈嘉庚先生1942-1945避难印尼爪哇撰写《南侨回忆录》的情形。“新中国观感”--陈嘉庚回国参政后,曾访问东北、西北、西南16个省市,撰写了《新中国观感集》,介绍祖国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墓碑的底座上有3幅浮雕,中间一幅为“延安各界欢迎会”,刻记1940年陈嘉庚率南侨慰问团访问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及各界群众热烈欢迎的盛况。延安之行是陈嘉庚人生旅途的重要转折点、里程碑。左右两幅“新加坡欢迎安全会”和“重庆市庆祝安全会”,记载的是日寇占领新加坡,陈嘉庚被迫避难印尼爪哇。日寇投降后,陈嘉庚于1945年10月回到新加坡,新加坡500个社团联合如开欢迎会。11月,重庆十团体也联合举行“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毛泽东为大会送去条幅“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八个字清晰地刻在浮雕上。
陵前是长方形殿堂式拜亭。亭顶的四女飞天彩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亭顶屋檐内侧四周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22幅青石浮雕。这些浮雕生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为捍卫国独立、民族生存,反对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屋檐外侧四周的青石雕共32幅,有“陈胜吴广”、“岳飞”等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每逢清明节、校庆日,厦门各界人士和集美学校师生均要在拜亭举行祭奠仪式,向陈嘉庚先生表示深切哀思。陈嘉庚永远活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中。
篇4:集美航天城
集美航天城坐落在集美龙舟池南岸,面积1500平方米,规模之大仅次于北京航天博物院,为我国第二大航天城。
目录简介展厅简介该航天城内有序厅、知识模型厅、卫星发射演示厅、卫星测控厅及放像厅等五个厅。序厅是观测航天的第一厅,厅的中央放置一个地球同步卫星模型,是用不锈钢球、两个圆形轨道、两颗卫星及转动机组成。其中一颗为东方红三号卫星,定点于与赤道平行的地球轨道上,与地球同步旋转,是一颗通信卫星,为我们的电视、广播等通信设施服务的`。 另一颗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与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主要用于对地球及大气层进行气象探测。
展厅知识模型厅 主要展示古代航天探索图片和中国现代火箭、运载火箭、国外火箭、长征系列火箭和世界载人航天模型、图片等。 卫星发射演示厅 是模仿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而制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发射地球静止卫星的航天发射基地。主要由技术测试区、发射区、指挥控制中心、测量站及勤务保障等部分组成。参观者可以亲眼看到卫星模拟发射,从启动到火箭上升,并随后看到一节一节脱落,直到最后卫星上升到宇宙空中,并离地球越来越远,由大变小,最后逐渐消失。这一演示最引人入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景色,令人遐想无穷。 卫星测控厅 展示中国卫星发射与测控,测控技术指示飞行器(火箭、卫星)的测量与控制。此外,还有二台触摸式电脑,让观众直接用手指触摸操作,手指一按,萤光屏上就会出现各种图示、如卫星;另一台触摸电脑是火箭部分,任君选择。 录像厅 即多功能放映厅,有返回式卫星返回过程的演示。 参观集美航天城,不但可以了解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而且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扩大对宇宙空间有关学科的兴趣。
篇5:集美大学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8460.29综合1.050.520.362830.64综合0.890.480.242980.59综合0.590.520.793120.48综合0.230.680.853110.47综合0.240.630.83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福建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25厦门大学综合62.87273福州大学理工22.533106福建师范大学师范14.594144华侨大学综合10.855164福建农林大学农林9.76204福建医科大学医药8.067219集美大学综合6.998394福建中医药大学医药3.019413漳州师范学院师范2.8510480福建工程学院理工2.2111500闽江学院理工2.08来源:福建高校排名
文章来源:高考gaokao.unjs.com
集美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
集美大学 是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4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财政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专业可以说是集美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集美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轮机工程2财政学3航海技术6水产养殖学6篇6:借鉴精选的集美景点导游词样文
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去福建风景“十佳”之一的集美游览,集美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首先,让我向各位介绍集美区。
集美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12万,是着名的侨乡和旅游风景区。现在我们进入集美学村,集美,俗名“尽尾”,即大陆尽处;又名“浔尾”,即浔江之尾。明末集美进士陈文瑞嫌“浔尾”不雅,改称“集美”,寓集天下之美,但未通行。至陈嘉庚先生1894年创办惕斋学塾,19XX年办集美小学,1917年办女子小学,1918年办师范和中学,1919年办幼稚园,1920年办水产科和商科,1921年办女师以后,于1921年2月将这些学校定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总校名。因军阀混战,给学校带来严重滋扰,经陈嘉庚先生和校长向南北军政府呼吁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宁静,要求规定为“永久和平学村”。得到南北双方承诺。
1923年10月由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学校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并电令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集美学村”才由此得名。陈嘉庚倾资兴学举世无双,他为保证学校费用,把国外所有不动产7000亩橡胶园和店屋货栈以及50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均出售作为集美学校的基金,他在厦门大学发起人会议上慷慨陈词:“民心不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之目的之一日。”1993年10月,农业部、交通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同筹办集美大学,以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政专科学校、集美师专为基础,同时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鳌园参观。鳌园是陈嘉庚先生年回乡定居后花XX年时间亲自督建而成的,耗资65万元,占地近9000平方米。鳌园原为海边的一个小岛,形如蛰伏的大鳌,护卫着集美。1951年,陈嘉庚“不侵民田,辟置公园”,“于中立碑,纪念解放,名曰鳌园”。国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陈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容中外古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化等,无所不有,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也是新评的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取名“鳌园春晖”。鳌园分为三部分,即门廊、解放纪念碑、陵墓。走进园门,就是50米的长廊,长廊两侧厢壁上镶嵌着58幅历史故事人物内容的青石镂雕,这是鳌园653幅石雕的精华部分。
左边主要是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的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泽东的信赖和热爱。这些围墙上的浮雕共有291幅,初建时是用水泥塑制的,几十年风雨侵蚀,损坏严重,1991年春,集美学校委员会筹款百余万元,以原水泥雕内容为参考,由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艺术系的教师绘图,惠安艺人精心雕琢,全部更换为青石雕,其中有浮雕229块、沉雕42块、影雕20块。影雕是石雕艺术的新发明,使世界叹服。法国等国家专门请惠安影雕师前去表演,倾倒了欧洲许多艺术家。
【集美导游词】相关文章:
5.导游词400
6.龙庆峡导游词
7.西安导游词
8.刘公岛导游词
9.导游词300
10.北京导游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