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快乐似神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敬爱的苏轼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21世纪的初中生,是您的一名铁杆粉丝。我读过您写的许多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您在政治失意之余,望着滔滔东去的.长江水,怀想着三国战火纷飞的英雄,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心情,气势宏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朗朗上口,也让我心潮澎湃。 而在一些月光皎洁、柔和的夜晚。我一个人望着黑色宝石一般的夜空和镶嵌在上面的玉石一般的月亮,心中回想着《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意境,轻声吟道“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心中也不禁隐隐有些惆怅。“这么一个幼稚的想法涌上我的心头:我要是统治者,一定会请苏轼先生您做宰相的。我真为您的才华所折服。 但是苏轼先生您在贬谪中没有自暴自弃,您爱民如子,保持自己的一贯作风。在杭州,您看到西湖被淤泥堵塞了,痛心不已,率领百姓们疏浚湖泊,修建长堤,百姓也十分爱戴您,至今西湖还有“苏堤”。而您关爱百姓,看到有穷苦百姓吃不起肉食,面黄肌瘦,马上花钱买肉送给他们,百姓深受感动,于是就有了“东坡肉”。看着这官民和谐的场面,看着您一心为民,我为您的人格品质所折服。 您治理下的杭州,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东坡肉”扭曲为百姓想吃您的肉,昏庸的统治者把您贬到海南。您离别时,百姓送行十里,挥泪作别,我对您的崇敬更深了一层。 后来,劳累使您病倒了,不久之后您就与世长辞了,但是您的诗篇至今流传,苏堤依旧挺立,“东坡肉”依旧闻名。当那些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和建宁无耻的小人已经无影无踪时,人们依旧怀念着您,我依旧是您的铁杆粉丝。
篇2:致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苏轼爷爷:
您在月宫还好吗?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您还记得密州这个地方吗?正是在这里,您做了两年的知府,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还创作了好多著名佳作。现在是公元,距当年您在密州任知府已经有九百四十几年了,北宋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密州也没有当年您在的时候那么大,现在改名叫诸城,位于山东省。您曾经办公的地方,现在是诸城市政府大院。
我最喜欢您在中秋佳节,银辉满地的时候写下的千古佳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仿佛就在昨天。天上一日,世间千年!这首脍炙人口的词至今被我们传诵,是我们对朋友、亲人寄托思念,表达祝福的首选。
苏轼爷爷,我特别喜欢这两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您用了“归”字,您本来就是来自月宫的人,是吗?我想也许您就是嫦娥派下来专门美化人间,安慰相思之苦的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不知为多少人解除了相思之愁呢!在《望江南》这首词中您说,“春未老,风细柳斜斜……”瞧,您把密州描写得多美啊!
苏轼爷爷,您除了会做诗写词外,您的字写的也特别棒,我特别崇拜您。您知道吗?后来有一位叫刘墉的清朝书画家,他一开始就是临摹您的字。我也喜欢写书法,目前正在学习中,我一定好好练习,练好了写一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给您。
此致
祝您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吴凡
201x年11月30日
篇3:致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敬爱的苏轼: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滔滔不绝,宛若浩潮宇宙中永恒的生命.当它流淌过你的躯体,《东坡志林》的闲情与豪放又给它添上了肆意豪壮的一笔.这又淡又浓的一笔,隐去了太多的颠沛流离,只剩下乐观永恒的倩影.
你出生在如此人杰地灵的眉山,一举成名,天下皆知.对历史的理解和大胆的推断使欧阳先生感觉后生可畏,让你的文章独步天下.
你初入仕途,口无遮拦,《凌虚台记》见证了你的开朗豁达.《陈公弼传》承载了你对往日的悔悟.你少年扬名,在陈太守的秉公教育下,沉着冷静,不骄傲自厌,这是何等的境界.朝庭的排挤使你无奈,朋党的斗争使你厌恶.于是,你上书请求远离朝庭,做个百姓的父母官.就这样,你来到了“山色蒙雨亦奇”的杭州.“水光潋滟”的波光荡走了你的心中的不适,“淡妆浓抹”亦使你流留忘返.望着平静似水的明月,你不禁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事情宛如欲想的那样,安石变法,奸佞当道.你饱受乌台诗案的情感波折,又深深体会到浓浓的兄弟之情.你释放出狱后,被贬黄州,大叹人生无常,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你不仅忍受着这巨大的落差,竟然在农事中表现出潇洒的风采,薄洒的内涵.“东坡”二字成了你永恒的代名词和人类文化永恒的话题.你苦中作乐,面对着大江,思绪流过千山万水,不受时代的束缚.你三咏赤壁,是宏伟的叹息,壮阔的悲哀,飞越历史的天空,是惊心动魄的美丽,还是潇洒多情的感伤?是怨天尤人的悲观,还是自由洒脱的乐观?一切的一切,你真正做到了超然物外,达观世事.你东山再起,成就了又一个仕途颠峰.不管是帝王之师,还是起草诏书,你都淡然面对,毫无骄傲之意.可是好景不久,经过一波三折,你竟然被贬南荒,但你却依然说道:“此心安处是吾家”.琼州的三年里,你已完成了对《易经》的批注,死而无憾,这无疑又是你晚年浓重的一笔.哲宗崩逝,天下大赦,你这位随遇而安的智者又回到中原,可是你却渐渐闭上双眼,文坛上的一颗巨星陨落了.
回顾你的一生,经历了宦海**和跌宕起伏的人生仕途.你,苏东坡,超脱了一切杂念,酝酿在你身上的文学亦如巨星,彪炳史册,成了中华千古文坛的耀眼星辉.在品读你的诗词时,我看到你这个豪放不羁的文学全才.从你超然乐观的回眸中我得知,你已经找到了属于你的漫漫归路.
此致
敬礼
篇4:给苏轼的一封信
苏轼:
你好!
要我用一个名词来称呼你,太难了!诗人?词士?画匠?不,他们都太狭隘了。你的才华中早已凝聚了这些琐碎,你的目光也早已穿越了世间凡尘,是一个豪侠。对,豪侠。让我这么称呼你。
唐后五代以来,世人文风都浮靡艰涩,都把自己的观点小心翼翼地藏着,畏首畏尾。而你不,所以在1057年那个秋天进士考试一开始,你便写了“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这样大气的话语。这时候的你,是狂的,但你有资本去狂,而且狂得令人服气。更有甚者,是拍案叫绝。“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你便以一个仁者的姿态屹立于历史舞台之上,你是一种高度。而当你喊着“为增计着,力能诛羽而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如果惊人的见解,你如何豪放直爽地摆放出来?殊不知,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摔得越痛吗?
你是豪侠,并不理会这些,你心怀苍生,看不惯就喊出来,绝不作假意之辞。你太义无返顾,自然开罪于新党又不容于旧党,最后只得从京师到杭州到密州到徐州,四处漂泊。政治上一再失意,生活上一再流浪,你曾感叹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夹杂着无尽的低落之绪。你也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流露出缕缕无奈之意。但你博览群书,《诗经》,《尚书》里的故事、妙语信手拈来,始终站在众人之上的境界看待这世界,从衰败的家境里你能在亭中喜雨,能凌虚看景,最后更达到了超然的境界。你明白“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哺糟啜醴,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也只有你,以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生活,难怪在“服车马之劳”“庇采椽之居”“行桑麻之野”的时候,面对“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却能“貌加丰,发反黑”了。
你曾赞叹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而我,只能以此拙笔,对你的豪气,你的智慧由衷地欣赏。
豪侠!心中永远指引我去攀登的高度!
写信人:XXX
XX年X月X日
篇5:给苏轼的一封信
尊敬的苏大学士:
你好。
我是一个很喜欢你的诗词文的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豁达而广阔的胸襟,是多少人学也学不来,仿也仿不到的啊!“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对碌碌人生之否定,对宦海浮沉之解脱,对庸庸官场之鄙视……有几人能与你同游同醉同洒脱?哪怕仕途不途,哪怕郁郁不得志,也能漫步赏月,欣喜而悠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三起三落,一贬再贬。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人能慧眼识珠?那又如何?你心胸豁达,泛舟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你是硬汉,可你也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月明夜,短松冈。”妻子离世,悲恸万分,你的内心,也是有一地方,很柔软,很柔软吧。
你才华横溢,饱读诗书。科举之时,因欧阳修误认为此乃其徒曾巩所作,为避嫌便被判为榜眼,而曾巩成为状元。你写的文章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你写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你写的词开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也为宋四家之一。你在文、词、诗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你在书法、绘画、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的成就都很突出,都有所贡献。你的一生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多少诗人、词人、文学家受到你或多或少影响,后世多少诗人、词人、文学家对你给予了高度赞扬!我读你的作品虽然不算多,但或多或少都能味出豁达。乌台诗案你经历过,却依然豁达。你的文章影响深远,在当时的辽国、高丽也广受欢迎,在金国与南宋对峙时,在南北双方都有影响。你在西湖建苏堤,柳烟笼沙,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成就了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你金榜题名时,虽为榜眼,但名声大噪,乌台诗案,九死一生,但出现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万口流传,历久不衰!
你永远会在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6:给苏轼的一封信
东坡先生:
您好!
自幼我就喜读诗文,尤喜您的诗篇。在您的诗篇中,我能体会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恬静;“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无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乐观豁达——而这些豪壮的诗词,却也只是您一生的缩影罢了。
循着这点滴缩影,我逆流而上,尝试在历史的长河中,寻得更多的踪迹。
您出生于人杰地灵的眉山,“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您因此而一举成名。21岁那年,您与苏洵苏辙一同进京赶考,您对历史的理解与豪迈创新使欧阳先生对您赞叹有加,让您的文章独步天下。在欧阳先生的褒奖与一再称赞下,您名声大噪,一时新作轰动京师,脍炙人口。
您初入仕途,仍是“口无遮拦”,而却看尽看厌了朝庭的排挤、官场的黑暗、朋党的斗争。您上书请求远离朝庭的是非之地,便这样来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杭州的水光潋滟使您流连忘返,却又于三年后调往密州,"会挽雕了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磊落,马蹄卷起的尘埃扫走了心中所不悦,而余后的几十年中,在一次次的贬谪中,您如离群的鸿雁般,在大宋王朝的版图中周折飘零。
乌台诗案这一重击成了您人生的转折点。在新党欲置您于承他文时,临川先生与其也有识之土一再助阻、上书,才使得您免除一死,从轻发落,贬至黄州。而这并未击破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放进取,而又大叹人生无常,从一位春风得意的少年,到谪居落寞的犯官,在这大的人生落差中,却愈发潇洒。“东坡”二字,成就了您永恒的代名词,您潇洒乐观的代名词。您苦中作乐,开垦荒田、游览山水、三咏赤壁。大江面对着气势磅礴的大江,您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宏伟的叹息,壮阔的悲哀,造就了它“千古绝唱”的称赞。
您思绪流过千山万水,跨越历史的时空,挣脱时代的束博,自由洒脱、怨天尤人、潇洒豪迈在诗句中凝结、融合,超然物外,达观世事,可不道一声“千古风流人物”!
在宦海**与跌宕起伏的人生任途中,您摒除一切杂念,以乐观豁达的风度和潇洒旷达的气慨成为了中华千片文坛中耀眼的星辉。也许从您的诗词中,我们能一窥您一豪放不羁的文学巨星的归路。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致
敬礼!
李钰然敬上
20xx年5月20日
篇7:给苏轼的一封信
敬爱的苏轼:
您好!
我是您的铁杆粉丝,我想给您写信,表达一下我的崇敬之情。
我听说您年少的时候,也曾骄傲自满。但是有一次,一个人来问您几个字怎么读,您也不知道,就把“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改成了“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这件事让您明白了学无止境、做人要谦虚的道理。从此以后,您学习更加用功。
当我在西湖游玩时,我就会想到您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在《三国演义》里读到周瑜时,我就会想到您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当我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人时,我就会想到您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想念起身在远方的弟弟时,我就会想到您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安慰自己。
我为您的成功而开心,为您的失败而难过。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粉丝:xx
【给苏轼的一封信12篇】
篇8:给苏轼的一封信
尊敬的东坡先生:
您好!每当我吟诵您的诗句,便想起了您那一生的遭遇,同时也敬佩您的精神。
我知道在您很小的时候,便随着您的老父亲苏洵先生读书,承受好的家教,使得您年未及冠便“学通经史,属文目数千言,”而到了成年,您首次出山赴京,参加科考应中第二名。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但你却不知北宋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后不久,您便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京,后来又遇“乌台诗案”被流放黄州,但您并没有心灰意冷,因为您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已经告诉了我您那时的心情,我也体会到了您的气概和精神,着实让我敬佩。虽然此后您又回官场,但您却不容“新党”主动自求外调,到达杭州,同时留下了在您眼中的美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惜您又被朝廷召回,但却又被贬至惠阳,不过您心胸开阔,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把这当成赏景之地,写下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些千古名句。
您一声被贬多次,却不断追求,积极进取这是为什么您就一点也不怕挫折困难吗难道因为您已经明白,“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您已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因为您认为“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您是否能回答我,东坡先生您一生多情,却妻子早亡,幼儿不幸夭折,您究竟伤不伤心呢我想你是伤心的,不然怎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感叹,怎么会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言语,怎么会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感情,东坡先生,请您回答我!告诉我您的答案!
xx
年月日
篇9:给苏轼的一封信
苏轼:
你好!
你写的是还不错,但现在有人写得比你好,可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有这首歌的,你也听听,王菲唱的,比你的诗好听多了。
篇10:给苏轼的一封信
敬爱的苏轼:
您好!
我是您的铁杆粉丝,我想给您写信,表达一下我的崇敬之情。
我听说您年少的时候,也曾骄傲自满。但是有一次,一个人来问您几个字怎么读,您也不知道,就把“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改成了“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这件事让您明白了学无止境、做人要谦虚的道理。从此以后,您学习更加用功。
当我在西湖游玩时,我就会想到您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在《三国演义》里读到周瑜时,我就会想到您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当我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人时,我就会想到您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想念起身在远方的弟弟时,我就会想到您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安慰自己。
我为您的成功而开心,为您的失败而难过。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粉丝:沈欣妍
篇11:给苏轼的一封信
尊敬的子瞻先生:
很早就从文字中认识了您,学习过几篇您的诗、词、文,后来又看了关于您的很多传记,从前人的评价看,您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美食、医药等各个领域都很成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官场似乎不是很得意,就算得意也不是得意的很久,知道得越多发现不知道的就更多了,我想知道您是怎么评价您各方面的成就和官场的不顺利,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想请您回答一下。
此致!
篇12:给苏轼的一封信
尊敬的苏轼先生:
您好!
我是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借此机会,向您表述我的心声。
每当我漫溯于历史的长河中,你就会从那远古走来,与我一路同行,采撷那朵朵知识的浪花。你号称东坡先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词的代表。你与你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世称三苏。你那梦笔如花的才情,你那铁骨铮铮的节操,你那风流儒雅的气度,让我钦佩,让我眷恋,我为你倾心。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述说着你的理想和豪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记述着你的开阔和洒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呈现了你真挚的情感和无限的相思。在我眼中,你是灵动的、宁静的;多情的、乐观的;朴拙的、豁达的;别致的、独特的。
我倾心于你的宁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你青衫磊落,游戏与山水之间,摒弃官场是你的选择。我倾心于你的乐观。“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面对黑暗而虚伪的世界,你激浊扬清,乐观向上。我倾心与你的朴拙。“努力尽今日,少年犹可夸”是无人可及的。我倾心与你的似水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字里行间融入你,多少爱与牵挂,唯有用那无尽的孤独追忆。
你厌恶官场,不追求个人的地位和名利,你虽平穷
八年级二班
张燕
篇13:给苏轼的一封信
敬爱的苏轼:
您好!
我非常钦佩你的才华,还有您那出色的文笔。您的才华真的是很令人惊讶,相信您一定会是一个杰出的官员。
只可惜您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让您未能如愿以偿。您总是快人快语,有什么讲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作为晚辈的我却认为,一个有才华、有大志的人说话、做事应学会随机应变,这样才会在那纷乱的朝中能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有时“心直口快”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有时甚至会为自己惹来祸端,不仅在那时候是这样,在当代也亦是如此。
您的佳作流传至今,广为世人所吟咏,学者们都以您的诗词作品来修养自身,您的作品勘称是一流。您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经历了许多的悲欢离合,可以想象那个时候是多么的艰辛!而您却其在间经受了不少坎坷辛苦,您经历了多少次的生死离别,但因为您的豁达,这些事看似没有带给您太大的困扰,但您的心里其实早已伤痕累累了吧?而我又何尝不是呢?
在我所阅读您的诗里您多次都有提到,或在诗里隐喻到希望自己能得到重识,似乎有种怀才不遇的感情。但是晚辈认为,如果只是将自己没有重用这件事怪罪于朝廷,那就错了,因为如果自己能说会道,不仅拥有非常好的才能还能灵活运用大脑,您想,这样的人怎能不会得到重用呢?
敬爱的苏轼,我非常的喜欢和钦佩您,要能更深的走近您,了解您。
此致
敬礼
xxx
篇14:给苏轼的一封信
尊敬的苏轼先生:
您好!自幼我就喜欢品读您的诗文,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里向您抒发我对您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
曾记否,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恬静;曾记否,那“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无畏;曾记否,那“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豁达乐观。
乌台诗案,打不倒你“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积极进取;贬谪生涯,磨不灭你“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悠然自得;杭州游历,道不尽你“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心境开阔。
您的诗词,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多少人为您诗文中的那豪放不羁而拓展了词作诗文的眼界,又有多少人为您那丰富的题序、典故而突破了传统诗词的界限?您,改变了传统的诗词格局,提出了“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不可不道是一声“千古风流人物”!
不多言您的诗词,可即便是您闲暇时的书法画作,却也亦是精品。您书法的那风格跌宕起伏更是您那一生屡经挫折的体现。您画作的那自然神似更是为“士人画”、“文人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样的您,引得多少文人敬仰吟诵?那于常州的猝然离世又获得多少人的遗憾感慨?
您的逝去终究为您的一生画下了句号。您一生虽仕途无望却在多少人心底留下了那绚烂的神话?
此致,
敬礼!
您的仰慕者:xx
20xx年12月2日
篇15:给苏轼的一封信
苏轼:
您好! 读过您的《水调歌头》后,我真是感触颇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您的一番感叹, 一番疑问,一番担心,体现出的却是一番您对国家,对朝廷,对人民的担心和忧 虑。况且八月十五思,也应该思亲人,而您思念的却还有这一方水土上养育着的 人,即使他们与你无亲无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间。”又“欲”,又“恐”,又“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矛盾的心理,您到底在 想些什么呢我猜,是“心系天下百姓”,却只管得了“一方人”吧!你爱那所谓的“人 间”,却更想去“天上”,只是“又恐琼楼玉宇。”是啊!高处不胜寒,只能“起舞弄清 影”,最后也被迫感叹“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这是您心中怎样的情怀 从幽怨转向释怀,从狭小转向广大。
您不管您现在的困难,尽管在“妻亡”“弟别”的情况下,您心中想的却 还有百姓,那么,可见您的心有多大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不就是您吗您的 肚里不仅容得下家人,更能容得下天下百姓,怪不得连皇帝都说您有宰辅之相呢。
您的旷达值得我们学习,您经历了千难万险却不改“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你总是在磨难面前保持着一颗真诚的拳拳赤 子之心! 您的胸襟值得我们效仿,而您的精神却值得让我们永远铭记!
此致敬礼!
董芳婕
篇16:给苏轼的一封信
尊敬的东坡先生:
您好! 每当我吟诵您的诗句,便想起了您那一生的遭遇,同时也敬佩您的精 神。
我知道在您很小的时候,便随着您的老父亲苏洵先生读书,承受好的 家教,使得您年未及冠便“学通经史,属文目数千言,”而到了成年,您首次出山 赴京,参加科考应中第二名。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但你却不知北宋繁 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后不久,您便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京,后来又遇“乌 台诗案”被流放黄州,但您并没有心灰意冷,因为您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已经告诉了我您那时的心情,我也体会到 了您的气概和精神,着实让我敬佩。虽然此后您又回官场,但您却不容“新党” 主动自求外调,到达杭州,同时留下了在您眼中的美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 浓抹总相宜”。可惜您又被朝廷召回,但却又被贬至惠阳,不过您心胸开阔,并 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把这当成赏景之地,写下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先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些千古名句。
您一声被贬多次,却不断追求,积极进取这是为什么您就一点也不怕 挫折困难吗难道因为您已经明白,“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您已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因为您认为“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 梦了无痕”您是否能回答我,东坡先生 您一生多情,却妻子早亡,幼儿不幸夭折,您究竟伤不伤心呢我想你 是伤心的,不然怎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感叹,怎么会有“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言语,怎么会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感情,东坡 先生,请您回答我!告诉我您的答案!
赵长宇
篇17:给苏轼的一封信
东坡居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居士,当你在赤壁前遥望滚滚波涛,骇浪翻涌时,可问你曾否想过,在千古风流人物中,随浪逝去的,也有你?
年老,也不再复少年壮志时,你也想必会对陋窗梳理一生,正当少年,与父亲兄弟入京赶考,游三峡,险跋涉:惊险万分,却兴奋异常,当你见到外面的大世界,看到壮丽山河,那时的心灵,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壮志酬云吧,然而深入官府,才知世事凶险的你,却仍反对变法,公然上书;几起几落的仕途,最终还是跌落尘埃。
然而,跌到尘埃又如何?万事向前看,死生也足矣。
你那看似一片黑暗的人生,却被你内心的光芒照得自惭。终是几首千古志,此生不悔入人间。众人皆醉你独醒,开怀大笑,气煞旁人。最后,在陋屋里了此一生的时光,你在短短几秒的千思万绪中,道:“我拒返来生。”
你不悔。
有何后悔呢?酸甜苦咸,蛇鼠虫蚁,你都尝过,经历过。你也有豪情满天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你也有感叹人生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你也有心心念而祝福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也有悲痛欲绝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你都拥有过,达观地瞰向苍生,那么此生也足了。你闭上眼,千古的一片梦坠入了死海,落进黑暗,留下一道模糊的印痕。
鞠起一棒光明,仍能见你星星点点,却光芒灿烂,透过蒙埃翳,照至心房。没错,你形虽散,心中的达观,平淡乃至曾拥有的壮心才干,还未远,仍不朽!这些精神,永远不会随所谓的流水逝去!
今日星河,我也曾问过青天:我心中的明月,我心中的东坡,几时才会有呢?自时间带走了你的回忆却留下了你的情怀,我便不无时无刻拥有那梦寐的自在达观。
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18:给苏轼的一封信
尊敬的苏轼先生:
您好!
我自幼就爱品读您的诗文。虽然我们相隔千年,相距千里,但每次细细品您的诗词,您就仿佛在我面前一样。今天,我将怀着激动之情,抒发对您滔滔不绝的敬仰与喜爱之情。
是否记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慷慨激昂;是否记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无畏;是否记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豁达乐观?
乌台诗案,您被人冤枉入狱。李定,一个狡猾奸诈的小人,为了一点利益,诬陷您讥讽朝政,污蔑圣上,一向忠君体国的您,又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那小人捕风捉影,妄图屈打成招,本以为您会从此一蹶不振,可就算这样,也打不倒您的积极进取!
贬谪惠州,换作是其他人,肯定郁郁不得志。但您,却随遇而安,并一口气写下《食荔枝二首》。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读到这句,我被深深触动,随之豁然开朗。心灵安定之处,不就是家乡吗?就算一贬再贬,也磨不灭您的悠然自得!
杭州游历,那时神宗已起用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了多收利息,强制贷款。您看见民不聊生的情景,虽说愤慨,却也无能为力啊。本以为您会一改豪气干云,变得忧国忧民、患得患失。您却如此豁达,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虽贬谪杭州,也道不尽您心境开阔啊!
有多少人因您豪放不羁而大开眼界?又有多少人因你奔放豁达而心境开阔?您,在无数人眼中活成了一个灿烂的神话:不拘泥于尘世,不沉陷于浮沉。
此致,
敬礼!
董XX
20xx年12月19日
篇19:给冯骥才先生一封信
你好!
写信的格式我已经忘记了,其实是我不愿记住,不愿记住那客套的框框。至于一封信,到底要写些什么才算正确,我也不愿追究,我只想写些心里的话,还望冯先生海涵,后生扰乱先生深感不安,喜的是这信先生也不一定看到。有人就要说了:你既知先生看不到这信,那么为什么还要写呢?我告诉他说:冯先生本人看不到,可是天下受过冯先生教诲的人或有着冯先生那样热心文化的人一定能看到。就是写下了这封信,只希望觅一觅回音,解除心中的一些郁闷。
一、文化确实不可以打造
看了冯先生的文字,深感受益匪浅,于是把这金玉良言拜读再三。然而书这东西是愈读愈困惑,困惑得我就连一个字也不会写了。如今已日上三竿,我只能望日兴叹,打造文化挣来的钱早已花完,我知道“明天”就是我的“死期”,因此想和冯先生唠叨几句,讨些灵丹妙药,重振雄风,拜为恩师。
何以书生不能写字?
因为我们是老板花钱聘请来打造文化的,目的就是张冠李戴,搞些奇迹,惊一下世,骇一些俗。奇观才有人看嘛!八大道姑,七大神婆,信手拈来,爱情的、神话的、战争的、奸邪的、害人的、戒世的、醒世的……哈哈!看来也不错嘛!来吧!看小生绝技!
那一天,小生路过一个垃圾堆,甚感腹内饥饿难忍,于是我高唤一声:“乡亲父老们!快来看啊!民族英雄任长霞就是在这里勇搏歹徒的,再看这血,就是我们民族英雄的血!来吧!我们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话说当日,就在这里站着一个花儿一样的美人儿,那项链可是金光闪闪,那大腿可是白嫩刺眼。嗖的一声杀出一个黑脸尖腮的抢劫犯,一把扯住美人的项链,咔嚓一声美人的脖儿流血了。劫匪一看心也不疼、脸也不红,只把花儿摧残……就在这时,任英雄飞起一脚,正中劫匪后脑。劫匪一看原来是黄飞鸿老爷的连环腿,大惊失色,匍匐在地,一把一把给任英雄擦着皮鞋,直擦得那红皮鞋鲜艳欲滴……”我一口气讲完,围观的群众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看了一下,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一个小姑娘捧来了灿烂的鲜花,盈盈一笑说道:“哥哥,你真是太有才了,等我长大,你若还没结婚,我一定嫁给你!”说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我沉浸在掌声和鲜花的.海洋。一个朋友大喝一声:“讲的真是太精彩了!再来一段吧!”
盛情难却,我喝了一口朋友递过来的可乐,清一下嗓子紧接着说:“乡亲父老们!快来看啊!历史英雄关云长就是在这里勇搏叛逆的,再看这血,就是我们历史英雄的血!来吧!我们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话说当日,就在这里站着一个花儿一样的美人儿——廿夫人,那项链可是金光闪闪,那大腿可是白嫩刺眼。嗖的一声杀出一个黑脸尖腮的曹贼……”我一口气讲完,围观的群众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如此几遭,我腹内早已塞满了美味果饼,口袋里早已装满了钞票。
就是这样,另类的文化被打造出来了,寻根问底,有深厚的群众嘛!
二、钱的用途
钱的用途有哪些呢?
精明的出版商早已研习透彻,精明的人们也在大把大把的挣钱。可是我不能够挣钱,因为我要批判人们的生活,因为人们都不笨,世上没有一个人会花钱找罪受,至于良药嘛人们都知道是苦口的,而且都只会记住那是苦的,不然就叫糖丸子了……
钱的用途我还是要说的,因为我现在已经身无分文了,其实也只有贫穷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钱,才配说钱。我需要钱来睡觉,我需要钱来穿衣,我需要钱来吃饭,我需要钱来立足,我需要钱来走路,我需要钱来学习,我需要钱来写作……甚至我需要钱来转播文化。没有钱我就是的,没有钱我就是城市里的孤魂野鬼,死无葬身之地。因此我要提起钱,我还是要说一句:只有贫穷的人才配说钱。
寒窗十年,我在用钱;老师教诲,我得挣钱;朋友结交,问我钱财;老婆未有,只因没钱。
于是我只能挣钱,成为金钱的奴隶,可是我还没有葛朗台的威武,因此我是个原始社会中残留下来的奴隶,、贫穷、饥饿……我学会了强颜欢笑、低声下气,朋友想听什么话,我有我锐利的眼,一看便知。哈哈!我已经洞悉他们的灵魂,肮脏不堪,但是我没有说出来,说出来就没戏了。我告诉他:你的老婆年轻时非常的漂亮!他很高兴。我告诉他:你的老婆现在没有隔壁待嫁的小妹漂亮!他如有同感地点点头。我告诉他:其实女孩子都爱听甜言蜜语,我这里有《爱情宝典之三十六计》,采访三十六位爱情大亨,殚尽毕生精血力作,受到国家爱情协会独家推送,祝你马到功成!他暗喜。他一溜烟窜进人群中,我再也找不到他了,因为所有人都有不同的,所有人都是相同的……我连忙穿了一件衣服,也窜进人群中,可是他们说我是的,我的衣服是肮脏的。我想告诉他们这件衣服就是从他们身上掉下来的,可是我不敢说,说了也没人相信。在这道德的年代,人们会检查每一句真话的真假,直到最后没有真话,而保留一点假的话,无人鉴别,人们说这是真小人之大胸襟,人们都说他们是真小人,而君子也在自己脸上刻下五个字“无毒不丈夫”。
还记得风雪飘扬,我在码字;还记得烈日炎炎,我在说唱。码那三千个字,说那小人之唱。
如今依然大风四起,雪雨漫天,我不知道应该应该把话真话的稿子寄到何处,就算寄了出去,也是寄到茫茫的千里之外,失落几番,我还是没钱,更何况我现在已经没钱……
我向天大喝一声:“我要钱!”没人回应。只有落雪要杀死一切贫穷无衣的人,大雪飘,如漫天的白盐,我哆嗦一下,今天没盐。
三、不做那样的人
我的花招用尽,我的巧言已经乏味,我的语句失去了力量,浮世的文学没人认可,我很是伤心,但我的心却没死:做一个文学家!于是将一点心意写下。
关于写作的一些看法:
有人说,我们人类的道德正在沦丧;有人说,在财富的积累过程中人们的心会慢慢变的冷漠进而机械,最后失去基本的廉耻心这样世界大战就可以爆发了!
而我们中国的情景大家都知道!和平年代的歌舞声平中丑恶罪恶也像细菌生长一样进入了对数期,因此现时不容乐观。在中国我们的电脑已经飞进了千家万户,故网上学习方便快捷,可是我们网络的质量实在难以恭维,于是一个充满感情,正义的网络自由写作团体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网上写作的省时,高效(可省去麻烦的投稿,出版问题)也预示了我们这个努力一定会成功!
鲁迅先生离我们远去了,他为国为民而奋斗精神永存,可是他那伟大的事业又有谁来继承呢?关注人文,关注社会,有志于此事业的人们来吧!用你的笔创造奇迹,用你的笔守护心灵的宁静!
我们的事业,在当代文学中,与生活相去甚远的武侠小说难以完成,清幽的散文难以做到,大而空的议论文难以胜任,令青少年痴迷的就更别提了。因此我们要引起社会的深刻自省,就必须不拘一格,写出情感,反映事实,深刻揭露;形成一种语言流畅,犀利,深刻并且声请并茂的文章;这样的作品就是利刃,就是苦口良药!我们这里可以是一段精彩的对话,可以是一幅素描,可以是一次心灵的突发奇想……只要能给人以心灵的反省,那就是好文章!
同胞们,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奋斗吧!你的一席话可能使无数不良青年重返学堂;你的一幅素描可能使无数子女重投七十父母的怀抱……兄弟们,姐妹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谁说只有鲁迅才能不朽,谁说我们只能做平凡的人,激骂黑暗不如用心灵点上一支蜡烛。
我们没有成名作家一呼百应的力量,但我们有一颗不一样的心,团结就是力量。
【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2.给苏轼的一封信
10.给特纳先生的一封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