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手机的议论文

手机的议论文

2023-02-20 07:52: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连淮伟本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手机的议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手机的议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手机的议论文

篇1:手机的议论文

关于手机的议论文

最近这几年,手机可以说是在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着。人手一部手机,已经不足为奇,有些人甚至还不止一部。用外婆的话来说,就是:“以前座机都很少见,珍贵得很,现在连小孩子都在玩手机!”

手机,确实让我们的生活便捷了许多:不知道第二天天气怎样,打开手机查一查心里就有数;出去旅游不需要再扛着相机跑来跑去,手机上的照相功能就可以满足你;急着要去赶飞机,又怕出门打不到的士,怎么办?一些有心的人留意到了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不久后“出炉”的打车软件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个让许多人头疼不已的问题。手机真可以算得上是个“生活百事通”了。

可是与此同时,手机也像恶性病毒一样迅速向四周扩散,蔓延到大街小巷,在家家户户肆无忌惮地乱窜。从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到满头白发的'老头老太太,成天捧着手机不肯放的不在少数。手机就像迷魂汤一样,人喝了以后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人们也就这样迷迷糊糊地与手机虚度了许多的时光。可以说,手机就是仅次于电脑的“时间杀手”。不仅如此,人们的健康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手机慢慢侵蚀着。这些现象也让我们开始自我反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手机变成了威胁我们健康和夺走我们时间的利刃?仔细想想,促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恐怕还是我们自己。

篇2:放下手机议论文

“放下手机,放下手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听我来分析。”一串清脆的音乐从耳边响起,在脑中回荡,想必大家一定知道我今天要谈的主题——放下手机!

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早上,我和爸爸准备到新街口的新华书店买书。坐在爸爸的电瓶车后面,“1、2、3、4、5.....”我一路数着,不知不觉中到了书店,竟然达到了200余人,他们在干嘛?原来是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去学而思上课的路上,我看见几人蹲在没开门的“华为客户服务中心”前,一动不动,在干嘛?原来是在聚精会神地打着“王者荣耀”。来到兰州拉面馆,在等餐的过程中,居然有人在公众场所放大声音,旁若无人地打着枪战游戏。哦,我的天哪!哎,现在的人真是“机不可失”啊!手机已经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说到这,有人就要问了:看手机有什么危害呢?别急,我们一起慢慢地讨论:

1、对身体的伤害。频繁使用手机,首先最直接的是对眼睛的伤害,容易造成近视,损害角膜。长时间玩手机还容易导致颈椎问题,使颈椎的压力增大,导致变形。

2、安全问题。走路看手机可能会发生踩空,从而会撞到人、物等,导致身体受伤。妈妈的同事因为下楼时看手机,一脚踩空,身体受到伤害,住院好久,还留下了疤痕。

3、亲情友情的损失。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产生对话的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会造成亲情和友情的缺失。

4、沉迷于手机容易造成“手机依赖综合症”。

篇3:放下手机议论文

手机的发展,承载着人类的喜怒哀乐,带给人类无尽的思考。

回顾手机发展的这段历史,虽然很短,影响却是巨大的。指掌之间,将世界装进一部小小的机器里的惊喜,让人类迷恋不已。它就如同一个时代的魔器,让人类放不下、离不开。正是这种迷恋,让人类忽略了许多;碎片阅读取代传统阅读,人类习惯了浅尝辄止;信息搜索方便快捷,人类忘记了思考;沉浸虚拟世界,人类不再脚踏实地……

手机,这个高科技产品为人类搭建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只要你走进,便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标榜“上网就是落网”的余光中,拒绝电脑的同时也拒绝使用手机。有一位老友送给他一部手机,余光中抱着好奇的心理试用了一下,很快便题了一首名为《小宝盒》的诗赠友人。诗曰:一只玲珑的小宝盒,藏着珍贵的小秘密,是我贴身的耳朵呢,还是你贴身的嘴唇?原本排斥手机的余光中,在感受到手机所带来的便捷后,也不吝啬地道出他内心的惊喜,“魔盒”的威力真大啊!

吃饭的时候,掏出手机,打开QQ,看看有谁在线,无论熟悉还是陌生,都发一个表情,就这样,一顿饭下来,没有交流与沟通。套用网络流行的一句话:“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你带来最美的风景,也让你承担最大的风险。有人说,手机应运而生,便捷快速,功能齐全,很给力;有人说,手机使人感情淡漠,心浮气躁,整个中华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面临失衡。

其实,世间没有绝对,关键在于人类如何选择和把握,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绝对不能让手机改变我们的命运,青少年们,为了我们的梦想,请暂且放下那美丽的“魔盒”吧!

篇4:放下手机议论文

寒假里,我迷上了一个叫“我的世界”的手机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建设我的“家”、养我最喜欢的宠物,最主要的是它还可以几个人同时玩。于是,在家里经常可以看见我和表哥、表弟一人捧着一个手机坐在沙发上大呼小叫地玩着游戏。爸爸妈妈说了几次,可我们总是改不了。这天,爸爸终于发飙了,他没收了我们的手机,并拉着我们一起上网给我们上起了手机安全课。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玩手机的危害那么大。爸爸给我们看网上的新闻:20xx年9月,厦门的小范驾车返回暂住处,期间收到了一条微信,便低头查看。突然,小范感觉到车要撞到东西了,便想刹车,却错将油门当成刹车,轿车前冲撞上推着婴儿车的两位妈妈,还有两个孩子。一次低头带走了四个活生生的.生命,好惨啊!

另一条新闻说的是在20xx年12月晚上,温州一女子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一不留神一脚踩空,不慎掉入河中,激烈挣扎一番却再也没能爬上岸来。两分钟不到,一个鲜活的生命没了……看着看着,我不由得感到害怕,心里暗暗庆幸,幸好老师不允许我们带智能手机到学校。最后,新闻主持人说了一句话,到现在我还牢牢记在脑海里:低头族,你们是在“玩手机”,还是在“玩命”?

有的人说,玩玩手机,这只不过是米粒大的事,比起火灾、地震、拥挤踩踏等算是小菜一碟,没什么可说的。但不经意间它也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交通事故、溺水、摔下楼梯、近视……手机安全不可忽视,不要因为一时的快乐,导致一辈子的痛苦!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已,要做手机的主人,而不做手机的奴隶。

正在玩手机的朋友们,请放下手中的手机,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世界吧,面朝大海,才能春暖花开。

篇5:放下手机议论文

“躺在床上玩手机”这个场景对很多人来说极其熟悉,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后,睡前刷微博、看资讯,第二天睁眼第一件事还是看手机。借用孙思邈的养生观:懒事亦称“瘾”,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瘾。对此, 英国科学家也指出,这种手机心理依赖,也是一种网瘾。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国际照明研究中心(LRC)“光与健康”项目带头人马里亚纳·费格罗教授介绍,晚上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的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使睡眠发动机的褪黑激素减少22%。

影响不止如此,长此以往形成了心理依赖,和网瘾、烟瘾的本质差不多,一晚上不玩手机,就会感到焦虑烦躁、总是提心吊胆地害怕错过电话或信息。同时也会危害到眼睛、颈椎和腰椎的健康。

“这是一种心理缺乏安全感的体现,要靠手机提供的信息来达到价值感的认同,依赖手机中存在的社交网络。”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师彭旭医生这样解释,如不用手机产生了上述的难以控制的“戒断反应”,心理时常处于纠结状态,不妨就像戒烟一样,戒掉这个习惯。

彭医生建议,不妨把玩手机的时间提前到睡前两小时,告诉自己手机、电脑、电视一天只能选一个,玩完了将大脑腾空几分钟,发呆后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睡觉了。

戒掉任何的“瘾症”都是需要强有力的克制力的,戒手机也一样。如躺在床上实在管不住去拿手机的手,那么就把手机放得远远的。当如此做法做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睡前不看手机,没有时时刷微博,生活也没有缺少什么。

篇6:放下手机议论文

你知道手机有多少人在使用吗?据统计,到,全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已超过20亿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以上。一个挺惊人的数据,但,你真的了解手机吗?

有一次,我遇上一道难题。五分钟过去了,我却迟迟没有想出解题方法。此时的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忽然,桌上的手机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急忙向手机请教。咦,还真灵,一下子就找到解题方法。

你看到手机的光鲜亮丽,你还曾注意它带来的危害吗?

有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带着她两岁的孩子出去玩。在过马路时碰到红灯,母亲停了下来,在等待绿灯的间隙,她拿出了手机,津津有味地查阅新闻、刷刷微信……完全沉浸在手机网络世界的妈妈竟忘记看住自己的孩子。两岁的孩子跑上马路玩耍,不幸发生了……汽车来不及刹车,一场车祸使一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当大家都在谴责司机的时候,那位可怜的母亲是不是也在自责呢?近年来,因使用手机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计其数,手机使人们忘记了最起码的规则要求而引发悲剧。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链接,是一个七岁小孩的哭诉:爸爸以前特别疼我,周末总带我出去玩。可是,自从手机这不速之客的到来,爸爸的生活重心发生了变化。一有空便拿起手机,爱不释手地浏览手机新闻……家里的人、事仿佛都与他无关。手机让我们一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都是手机惹的祸!

手机,让学生们的视力越来越差,接触的讯息也良莠不齐。

手机是有阴阳面的。它像一把刀,我们应拿住刀柄,让它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握在刀刃,让它割破我们的手!

篇7:放下手机议论文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手机成了所有人手中的“新宠”。然而,你却没有发现,当你低着头刷着冰冷的手机时,已然是在向手机屈服了。

几个世纪前,人们对信息网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所以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在费劲心思地研究网络。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群众都忘记了网络的作用,只是一味地去寻求快感。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而刷手机时,抬头一看却被惊呆了——你看手机的时间大大超过了你的预期!

下面就说说我的经历吧:那是一个周末,我早早的完成了作业,拿起手机就是一阵乱翻——看看信息有没有人回,游戏又会有什么变化,娱乐头条又是什么……

我乐此不疲的翻着,完全忘记了时间。

过了一会,打着哈欠的爸爸推门而入,“孩子?”他惊异的问着我不以为然地应了一句。

“你怎么还在抱着手机玩?”爸爸问。

“我把作业写好了,当然要玩一下啊!”我继续翻动着屏幕。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指了指墙上的钟,已经十二点了!

第二天,爸爸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去外面走走吧!”我徘徊了一会,想着:去就去吧,反正也没一点功夫。

第三天,爸爸带我去了一座大桥,桥下是一片翻腾的江水。桥上时不时吹过几缕微风,让人洋溢其中。爸爸指向远方的江,“孩子,那是什么?”爸爸问到,“江啊,还能是什么?”我不以为然地说。

“是啊,那是江,但更是自然的馈赠。孩子,你就好比是江中的鱼,只停留于这片刻安逸,美好的地方。但你却不知道,前方是一片海,一片浩瀚的大海!”我点点头。

是啊,我们都是小鱼,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有的人停在桥边看风景,等待他们的,只有戏弄与死亡;有的人拼进海中,成为了强者。

而桥边的安逸,就好比是你手中的电子产品,放下他们吧!让它们芯片中杂乱,花俏的东西少一些!

所以,放下手机,这很重要。

篇8:放下手机议论文

我经常在地铁上看到到处都是玩手机的。有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等车的,上电梯的,转站走动的,大家都在争分夺秒玩手机。男女老少都在玩,甚至小学生都在玩手机。这些“低头族”们有个共同特点:都低着头,不同程度的低着头,有的还戴着耳机,时不时的傻笑,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好像与世隔绝。社会通病手机“低头族”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手机“低头族”为何成瘾,他们在看些什么?他们在看微信,聊QQ,打游戏,看电影,追电视剧,炒股票……他们几乎都是在娱乐,而不是在工作或学习,这种虚拟的世界千变万化,比现实有趣得多。它们麻痹着人们。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就成瘾,而无法自拔了。

“低头族”有什么危害呢?第一、有生命危险。新闻多次报道,有些人就是因为过马路还看手机,结果被车撞了。其二、有害健康。譬如:颈椎病,近视,干眼病等。第三、不利于人际沟通。人们都在玩手机,几乎都没有时间说话,人与人之间都变得很冷漠。虽然,看手机也有方便查资料等好处。但总体来说,手机“低头族”危害是很大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读经典的东西,少做手机上的碎片化阅读,更不能打游戏等。放下手机,多去和人沟通,多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从你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篇9:放下手机议论文

手机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我们用它来进行移动支付,进行网上购物,倾听各种音乐,随时随地地观看各种视频和新闻……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穷的乐趣。

于是,不知从何时起,手机就逐渐成了人们形影不离的必需品。我们慢慢成了彻头彻尾的“低头一族”,刷微信朋友圈,看各种视频和新闻,玩各种小游戏,慢慢地……陪家人的时间少了,见朋友的时间少了,读书的时候也会心猿意马。有时会突然觉很很茫然,除了手机,我们的生活逐渐变得空虚和无聊。我们的自制力变得越来越差,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慵懒,不愿意出家门,不愿意见亲朋和好友。手机给了我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慢慢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请放下手机,多陪陪家人和朋友。

当我们和朋友、家人面对面地交流感情时,我们拾起了友情和亲情,消除了距离带来的淡淡忧伤和莫名的失落感,也许我们的心情不再焦虑。我们可以聆听朋友的倾诉,拍拍朋友的肩膀,告诉他,我们会永远支持和帮助他们。我们可以倾听家人的嘱托和唠叨,听老人讲讲他们的人生经历,因为我们明白,他们的年级慢慢地大了,这样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多陪伴他们一刻,都是幸福的回忆。

所以,请放下手机,回归健康的生活,多多陪伴家人和朋友,让爱回到最初的模样。

篇10:放下手机议论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丁酉鸡年已经离我们而去,戊戌狗年已经向我们走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而家人团聚,一起吃顿饭,聊聊天,自然就是重头戏。今年爷爷年前早就盼望着外孙子,外孙女回来了。大年初三的早上,他们一块来到了我家。“姥爷过年好,姥爷新年愉快!”一句句祝福语乐得爷爷喜上眉梢,连忙招呼哥哥姐姐坐下。我则给他们端茶倒水。谁知一坐下,他们就纷纷拿起手机看了起来。爷爷便问姐姐:“倩倩,你玩啥着呢?”姐姐心不在焉地回答:“我照顾我的‘蛙儿子’呢。”爷爷问二哥:“童童,你玩啥着呢?”二哥,慢吞吞地回答:“……我打王者呢。”“可不能打人哦!”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又问大哥:“你看的是啥东西?”大哥急匆匆地说:“下红包雨,忙着抢着呢!”“唉,现在的娃娃耍的东西,咱们啥都不明白!”爷爷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到了开饭的时间了,我喊哥哥姐姐们吃饭。坐在饭桌旁,面前有多好吃的菜,也依旧没用,姐姐追剧,二哥发动态,大哥刷微博,他们好像练成了“左手手机右手筷”的绝技,连碗都不用扶。以前饭桌上的其乐融融,欢声笑语都被手机给“吞吃”了。我们与他们,虽然近在咫尺,但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吃完饭,我把哥哥姐姐们叫到我的房间来。他们还是“手机依旧”。我说:“请你们放下手机,看着我,好吗?哥哥姐姐们,你们一年回来几次?”我问道。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次呀。”“你们知道爷爷有多惦记你们吗?早在过年前一个月,他就问我爸爸倩倩啥时候回来?童童呢?他想和你们多聊聊天,说说趣事。而你们都在看手机。手机,我觉得是新时代最伟大,也是最糟糕的发明了。不要再成为低头族。放下手机,抬起头来,好吗?”他们都呆呆地看着我,纷纷低下头。“走,陪姥爷聊天去!”姐姐说。姐姐和二哥谈谈大学里的生活,大哥说说工作中的事情,客厅又像往年一样,充满了喜悦与欢乐了。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利用先进科技造福,而不要成为它的奴隶。不要与亲人近在咫尺,仿佛远在天涯……

篇11:放下手机议论文

王铮亮的《最远的距离》还在耳边回放:“以为最远的距离是失去她的消息,以为最近的关系是彼此发着信息……放下手机让爱回到生活的轨迹”,歌词虽朴实无华却句句直入人心。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正步步霸占着我们的生活,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身处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手机愈发普遍,现在的我们,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知不觉间,我们埋头看手机的时间无限延长,这块并不大的四方“天地”,似有巨大的魔力一般,使我们的视线无法离开…

我们沉迷于此,无暇再去关注我们身边的那些美好。面对满天的星星,我们选择做低头族;为了不被潮流甩在身后,我们成为手机党。手机究竟是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还是将我们隔绝在手机中的虚拟世界?这确实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问题。手机带着方便联络的初衷进入我们的生活,可现在的我们却对身边熟识的人视而不见。

我们深陷其中,心甘情愿地跳入手机为我们挖的的陷阱。回到家,父母笑脸相迎,我们却冷淡回应,心思几乎全部放在手机上面,“年味”不再像以前那么浓厚,春晚不再有以前的意义,似乎它的唯一看点便是网上的“吐槽”。家人间少了交流,有的父母只能在孩子发布在网上的“动态”中了解他的心情,这不禁让人感到可悲。假期里,好久不见的朋友难得相聚,却都在忙着低头把玩手机,忙着刷空间、刷微博,平时网上聊天亲密无间,真正四目相对却无话可说,曾经的好友变得格外陌生。即使相对无言,分开时也不忘各自拍照,作为发朋友圈的资源,照片上的笑脸清晰可见,可朋友间的情谊却愈发模糊。

我们变得冷漠,老人摔倒了没人主动去扶,只有一群拍照围观的路人;我们变得懒惰,不再愿意花时间看完一本厚厚的书,只肯将精力放在虚拟的游戏上;我们变得迟钝,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只能依赖于手机的输入法……

不禁想问一句,我们都怎么了?

是时候下决心了。放下手机,多和父母聊聊生活中的趣事,聊聊经历的那些酸甜苦辣;放下手机,真诚地给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要知道友谊得来不易;放下手机,抬头望望头顶的这片天,好好看看这世界。

【手机的议论文】相关文章:

1.放下手机600字议论文

2.手机的议论文作文600字

3.高中论手机的危害议论文

4.关于手机的议论文作文600字

5.手机谜语

6.手机检讨书

7.手机策划书

8.手机保证书

9.手机工作总结

10.手机**范文

下载word文档
《手机的议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