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的是我还是你自己
“o泡泡漂流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你爱的是我还是你自己,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你爱的是我还是你自己,欢迎阅读分享。
篇1:你是在做自己还是在演自己?!
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剧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但这个剧本是很现实的,然而我们很多人都在演自己,而不是做自己,
当我们面对家人、爱人、或朋友的要求的时候,我们容易妥协,就会演自己;当我们不够有信心的时候,也会自己放弃已经坚持一段的道路,变成演自己;当我们恐惧未来的幸福或成就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演自己,不够坚持内心的本然!当我们演自己的时候,就会内外抗拒,动力自然难以持续。
究竟我们为何总是在演自己而不是在做自己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自尊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尊,其实就是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这是推动每个人的巨大动力源。然而每个人的自尊会有三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依赖性自尊
所谓依赖性自尊,是指依赖他人肯定和表扬而产生的自尊。这里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倾向,总喜欢别人的夸赞。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新王后总是问墙上的魔镜:“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如果魔镜说是王后,她就会心花怒放,
一旦有人比王后漂亮,她就会恼羞成怒。
这个故事中就表现出依赖性自尊的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是“依赖性”,王后要依靠镜子的回答来衡量自己的美貌,不是自己认为的,所以自我价值观来源于外部环境;
第二是“比较性”,王后喜欢比较他人和自己的美貌:“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漂亮的人么?”
依赖性自尊让人渴望别人的表扬。比如,做演讲的时候如果观众反应强烈,我们就会很高兴;如果观众没有反应,我们便讲得索然无味。再比如,有的学生很在意家长和老师对自己成绩的评价,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表扬他,他会很高兴;如果有人对他的成绩表示怀疑或者不屑一顾,他就会很难受,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因此可以看出依赖性自尊让人把生活的动力归结于别人的看法。比如,就业时,会倾向于高名望、高地位的工作;选择伴侣时,主要考虑别人是否肯定、是否喜欢。依赖性自尊使人把对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上。比如,如果考试成绩比别人高,感觉很好,反之则很糟糕。
篇2:是你还是我诗歌
是你还是我诗歌
是你走的太快,
还是我来的太迟,
我们终究还是错过了站。
是你坐过了站,
还是我等错了站,
我们终究还是缘尽而散。
是你的缘尽了,
还是我的.情淡了,
我们终究还是有缘无分。
是你抛弃了我,
还是我放弃了你,
我们终究还是成了过客。
是你走的匆忙,
还是我追的迷茫,
我们终究还是各奔天涯。
是你步伐急促,
还是我步伐缓慢,
我们终究还是相逢陌路。
是你给的太假,
还是我想的太真,
我们终究还是涕泪离别。
是你可有可无,
还是我胡思乱想,
我们终究还是败给距离。
是你过于放肆,
还是我爱的太深,
我们终究还是输给猜疑。
是你过于现实,
还是我异想天开,
我们终究还是无缘聚守。
是你半信半疑,
还是我疑神疑鬼,
我们终究还是放手告别。
是你想的天真,
还是我做的荒唐,
我们终究还是天各一方。
是你青春犯错,
还是我感情犯罪,
我们终究还是往昔陌路。
是时光不饶人,
还是流年在牵绊,
我们终究还是转身离开。
是你犯了错,
还是我犯了罪,
青春竟是如此纯真、荒唐、羞涩。
是岁月蹉跎,
还是繁华落尽,
终究只剩我孤身一人,
不见你的踪影!
篇3:你爱自己吗?
什么是内在联系?
内在联系是结合我们成人的思想和直觉的一种方法,使我们可以活得自由自在,没有冲突,
任何可以混乱情绪的想法和感觉都称为内在冲突。当内在冲突没有解决——也就是只管往前行动却忽略中心感觉;行动与感觉对立,只有感觉而没能付诸行动——既是我们放弃和脱离了感觉。这脱离增加内在的混乱,让我们经验到不满足与不快乐的不安状态。
令人难以置信的好消息是:凡是脱离的都可以再连接起来并治疗成功。内在连接的力量是从内在成人到内在孩童的爱与治疗。只有内在成人爱上内在孩童时,真正的治疗和喜悦才能产生。
如果我们的想法和感觉可以随时随地地连接在一起,将会十分完美。纵使这完美不可期待,我们也可以藉由练习而学习内在联系,让它自动成为思想与感觉的一部分。
名词解释
内在孩童:人格倾向温和,脆弱,以直觉为感觉方向的形成;也就是我们的初生状态,我们的自我为中心,天生人格,天赋,本能,直觉力与情感。
这孩童是我们的右脑或存在,感觉与经验所造成的形式;它存在于我们拥有人生经验之前。我们成熟的经历往往吞没或混乱,
我们对人格中成人与内在孩童的意念,在这个混乱发生之前,若我们能提早了解类似孩童的人格形式,将有助我们掌握感觉与知觉。
内在成人:我们活在世上,年年收集经验累计的知识所形成的逻辑思考,而这个部分就是我们的成人,它是我们的理解力,左脑,逻辑,分析和自觉的部分;也是我们想法与行动的部分;有别于内在孩童拥有的感觉与存在。成人主要是行动而非存在;是执行而非感受。
成人是企图与行动的决定者,就像在家中的地位一样,它选择行动。内在孩童无法为本身利益采取行动。我们内在孩童全然不能做这些事,为内在孩童利益采取行动的是成人——照顾我们的直觉并和想法连接,没有冲突。我们可以选择敞开与爱的行动,也可以选择封闭与不爱的行动。
了解内在联系最主要的是了解意向的概念。意向有很多解释。在内在联系治疗里,意向指:在任何时刻,我们心中最想要的那种最深,最原始的动机或目的。在同一时间里,只有两种可能的意向出现:保护或学习。
爱的行为
爱的行为就是教养,支持我们自己以及别人的情感和精神,使之成长的行为。其中所谓密不可分的部分是对我们自己的痛苦和欢乐负起责任,因此,爱护自己即表示对自己的伤痛负起治疗的责任(过去和现在的伤痛);控制和解决自我限制的信念,发现和带来自我欢愉。
爱护别人指的是你为别人作他们想要做的事,并且以会为他们带来喜悦的方式支持他们。
当我们爱我们的内在孩童时,我们不但敞开自己学习内在孩童,同时也从它那里学习东西。爱内在孩童意味着选择向我们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惊慌和信念学习。
篇4:你还是你吗
穿越千年之后,你换上现代的`时装,
你孤单的独自来到这里,怕着凉,
我们给你穿上比以前多几倍的衣裳,有些人太多事,为你戴上戒指,
叫你故作深奥,为你申请BBS。
诗――歌,我们都是善变的吗?
为什么现在的你,
让我感到陌生而不相识,
你还是你吗?篇5:你是讨厌工作,还是讨厌自己美文
你是讨厌工作,还是讨厌自己美文
前两天,一个做老师的同事找我抱怨,这次考试他们班的平均分全年级最低,不及格的人数全年级最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牢骚,比如教师生存压力太大,薪资水平不如校门口卖鸡蛋灌饼的,等等。同事说,真讨厌这份工作。
我抬头问了一句,你会做鸡蛋灌饼吗?
她瞪大了眼睛说,我怎么可能会?再说那得凌晨4点起来和面,我可受不了。
我还没劝好同事,这周末,表弟又光荣下岗。他本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设计员,全公司目前最大的项目就是争取代理韩国某热门游戏。结果在与同行竞争时,表弟及其团队败下阵来,被老板痛骂一顿。表弟越想越生气,一怒之下辞职了。“我真讨厌这份工作。”他坐在咖啡馆明晃晃的玻璃窗下,吐槽了一个下午。
这当真是干一行骂一行,干一行恨一行。可是,为什么我们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我曾在一家外企做过几个月的主管助理,一开始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这份工作。我每天顺着人流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下车,踉踉跄跄地跟在那些妆容精致的职场精英身后,走进金碧辉煌的高档写字楼里。那时候,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工作。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在外企,没人在意你的英语、計算机水平是不是全年级第一,公司日常琐事一大堆,大家更重视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开始我干得特别起劲,可就在我的主管出差了,我需要独立处理部门中突发事件的时候,我栽了大跟头。年轻的我太单纯幼稚,没学会审时度势、圆融周到,导致我和公司运输部的主管产生了矛盾。恶劣的影响一直没有从我心底消除,我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每一次去运输部都尴尬得抬不起头。
后来我发现,我越来越讨厌这份工作了。我不喜欢它总加班;我也不喜欢它总翻译外文资料;我也处不好和同事的关系,她们谈论的都是各大奢侈品牌每一季的限量款,还有各国经典小吃和必备手伴,而那时候,我连手伴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最终还是向主管提出了辞职。她颇为意外,说:“你挺踏实的。慢慢学嘛,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干得好的。”
可我还是狼狈地辞职了。当时我的理由是,我不喜欢那份工作,那份工作不适合我,外企饭碗不稳定。我心安理得地去当了老师,可是我又真心喜欢这份稳定了吗?
朝七晚五的生活年复一年,层出不穷的理念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新浪潮。还有各级评选、平均分排队、绩效奖金分档,所有的一切都在比较,我的心也越来越焦虑。
最终,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写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横空出世,各大公众号纷纷,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一二十篇的热文在网络流传,还幸运地成了签约作者,有机会出版和独本。
我觉得太幸运了,终于找到了自己最热爱的工作。我甚至想过辞职在家专心写小说。可是慢慢地,“蜜月期”过去了,我这种行文风格的关注度开始下降,更多更优秀更有个性的作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竞争压力空前加大,我度过了一段极其郁闷的瓶颈期。
于是我又觉得,其实自己也没那么喜欢写作。
年初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心理学专家,忍不住在饭桌上向她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我特别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我总是从喜欢一份工作慢慢变成了讨厌和逃避,除了单纯的喜新厌旧,有没有一点其他的原因?
她问我,你是讨厌你的工作,还是讨厌工作中那个不怎么成功的'你?
我忽然醍醐灌顶。世间万物都是你内心的投射。
在这个世上,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同事的学生平均分如果是全校第一,表弟的韩国项目如果顺利拿了下来,我如果天天都能写出爆文,那我们肯定会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吧。它给我们带来了成就感和自信心,证明了自我价值,再忙再累,至少我们也会很喜欢工作中优秀成功的自己。
我们真的讨厌现在的工作吗?你是讨厌这份工作压力大,还是讨厌那个动不动就挨批、业绩总也上不去的自己呢?你是讨厌这份工作太稳定,还是讨厌那个磨灭了斗志、不思进取的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工作,如果真的没有兴趣,大可以跳槽转行。但如果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实力不强,那么走到哪儿,干什么工作,都只会灰头土脸四处碰壁,最终变成了干一行骂一行,可是再怎么骂也不敢改行。
如果再让我回到过去,我想对那个翻译不出外文资料的自己说,别急着放弃,好好学习还来得及。也想对那个得罪了运输部主管的自己说,不要一蹶不振,要试着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喜欢的工作会因一时的不顺心而心生厌恶,可不喜欢的工作也会因勤奋努力、不断拼搏而逐渐熠熠生辉。
我们不是在讨厌工作,而是在讨厌那个不争气的自己。同样,我们也许不太喜欢这份工作,但依旧会感激那个永不言败的自己。
忽然想起作家张德芬说过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篇6:面试我还是面试你
诚然,3月份是招聘和跳槽的高峰期,那么按照道理我也应该和大部分的招聘HR一样在筛选简历、初试、复试等一大堆的招聘工作中忙碌着,做一个严谨而挑剔的面试官,但是相反,我没有,我坐在了面试官对面,成立一个应聘者。原因很简单,我辞职了,成了跳槽大军中的一员,并且在各个面试场所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
在接到第一家面试通知的时候,说实话我很开心,因为我的简历得到别人的认可,我的能力有人肯定。但是,紧张?这个时候是真的没有,因为我觉得我已经面试过很多人了,各个岗位和人群,我不认为会对面试产生类似于紧张这样的情绪。
然而,当我被面试官接进会议室,坐在实现准备好的座位上,面对着坐在我对面面容严肃的面试官时,我觉得我是紧张的,心跳加速,语无伦次。之前想好的说辞一句也记不清楚,脑袋里面一片空白,这或许和面试官刻意营造的面试氛围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我太过自信,没有对面试做充足的准备。当我数次被问的哑口无言之后,也终于意识到原来面试别人和被别人面试是不一样的,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即使你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答案最会令面试官接受,什么样的答案他会追问,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被问和发问能一样吗?
不用说,这场面试我失败了,没有接到任何复试的消息,显然这是一个教训。于是,在此后的面试中,我开始有所准备,上帝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充足的面试功课让我在第一时间取得了面试官的好感,在不紧张的情况下我开始于不同的面试官交流,并且在她们面试我的时候我开始观察她们的言行举止。倪萍的姥姥语录貌似有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说,当你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把它反过来想。当人开始站在对立面想问题的时候也许会豁然开朗。当我坐在应聘者的位置上看着对面的面试官一张一合的嘴介绍公司的时候,我觉得我也是在面试他,我在想她穿的西装是不是公司规定的制服,是不是每天上班都要这样穿啊;我在想她在说某句话的时候为什么眼睛眨的很厉害啊;我在想这家公司的会议室或者洽谈室设计合不合理;我在想她刚才说的薪水是不是还有谈判的可能.......原来,在面试官在面试我的时候我同时也在面试他,并不是出于我个人职业习惯的考量,而是每一个应聘者都会有的心里,应聘者都会从面试官的身上看到很多公司东西,比如着装,比如言谈,比如薪资,比如休息休假等等。
选择,是相互的。面试,也是相互的。
所谓市场,就会遵循市场规律,供给和需求,虽说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地域的限制性这些问题对于人才市场来说依然存在。于是在整个人才市场上总是会出现企业找不到人,求职者难找工作的现象,但是究竟是哪个比较难呢?到底是企业选人更有优势还是求职者应聘更加便利,到底是我面试你还是你面试我?
招聘,对于现在的我来所就是应聘,招聘与应聘 ,面试官和应聘者,在文法上和逻辑上都是相互对立的,面试,其实也是相互的。一个最恰当不过的比喻,相亲,单向的好感不能算作什么,只有双方达成满意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在面试中也是一样,当面试官用他那挑剔的、带着厚厚镜片的眼睛审视我的时候,我其实也在观察他,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就如同他做的一样,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职业习惯,我想每一个应聘者都想更加了解他所应聘的公司,而他们最先接触到的人物就是他了解公司的突破口,面试官的一言一行,面试场所的环境等等因素都会是影响应聘者的因素。
一个专业的面试官,招聘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我所经历的面试中,所面对的面试规模有大有小,有简单又复杂大的,有初试复试,但是无疑面试官都起到相当的作用。在我看到,面试我的人是一个刚毕业半年的应届生或者是一个已经有5年招聘经验的招聘专员,这两者的差别无疑使巨大的,孰优孰劣,结果不言而喻。不是危言耸听,就算是人资管理专业毕业高材生,仅仅一年半年的阅历能积累的东西毕竟有限,又怎么能跟阅人无数的职场老鸟相提并论。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能够控制整个面试的场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挖掘出应聘者的潜质,诱导应聘者回答你想要的真是答案,而不是是想准备好的官话和套话。
人们都说金三银四,三月份是一年当中人才市场最活跃的时候也是招聘专员们最忙碌的时候,在一场接一场的面试当时斗智斗勇,在忙碌的同时别忘了做好被面试的准备,当应聘者口若悬河的时候别忘了他其实也在面试你。
[面试我还是面试你]
篇7: 我还是忘不了你
我还是忘不了你
从认识你到此刻只有短短的三个月而已,但是你给我的种种暖心小举动是别人不曾给我的。
你说你要退伍了,很迷茫,不明白出来以后做什么,我说不迷茫不迷茫,你还很年轻,有更广阔的天空等着你。
你说你很羡慕我,能够上大学,自由自在,我说,我更加羡慕你,我向往军营却不能去。
因为熬夜完成任务,你说你想削了我舍友,什么都给我做,我说没事,我帮她们做总比她们没有学时的好。
一切的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
我想和你一齐走下去,但是你却推开了我。我在想是不是我不够优秀,你说不是,我此刻没有心思谈恋爱。毛主席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那不以恋爱为目的暧昧算什么。
我好像是走进了死胡同,对你念念不忘。明明你已经很爽快地拒绝了我,我就应是厌恶你的,但是为什么我还是忘不了你。我不懂,别人都说你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他不要你,还有别人,总有一天会有另一个人走进你的世界。我说,我放不下,我想再等等他。如果我俩到最后真的'没在一齐,那我就应会醒悟,真正地相信我俩的缘分不够。
从以前的每一天必说到此刻的零交流,我也不明白你到底怎样想的。我想找你说话,可你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来打发我,我告诉自己没关系,你是真的在忙,那就不打扰你但是又在默默地关注你的一切消息,我是不是需要鼓起勇气,再一次和你说我想和你共度余生。
对于你说不要再喜欢你,对不起,我做不到,因为我忘不了你。
篇8: 我还是喜欢你
我还是喜欢你
我想喜欢你,如冬天寒冷的空气中那丝甜甜的冰糖味,也像夏天偶尔的小雨撩起的那锁在泥土中的芬芳。
人这一辈子会开出很多个再来一瓶,但对人的感觉却不可能再来一次。我想我们都错过些什么,人也好、事物也罢,只要是错过了就只能将他们锁在回忆里,也许有时候会很难放下,也许有时候又会莫名想起,但不会有从前那么重了,你想重来?梦里都难。
你可能遇到很多让你心动的人,却很难遇到那个能让你心安的人,不过随着经历的丰富,慢慢稳定下来的人也会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稳重的他,他会给你舒服的安全感,会给你看得到的'美好未来,不再像之前的他,总幼稚的想证明你是他的。
我总是嘴上说我也该谈场恋爱了,却没想过要真的接受谁。很多人也说不想谈恋爱,却没人知道他们心里其实装着一个无法拥有的人。其实我也想拥有一个你,如山间的清风也如古城温暖的光。我想喜欢一个你,但我不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篇9: 我还是很喜欢你
我还是很喜欢你
年少的梦一做就是一辈子。
经历过太多次的调整分班,年少的我已经麻木了。友情相对于成绩而言,年少的自己更多会选择成绩,只是因为当时不懂得而已。初三的最后一次的分班,是我青春的开始。很庆幸当时的'班主任很好玩,男女搭配来坐。而我就和你成为了同桌,就这样静静的开始也好!
虽然同校三年,可是好像都没有见过面。年少的自己满身是刺,总是把身边的人伤害即使对方为你好。相处得长了,你也觉得习惯了。少年的你有一种阳光的味道,我很喜欢,所以总喜欢往你那边走。
年少的梦总是曲折离奇。没有那么多在意的事,也许就没有后来了。我听说你恋爱了,而且是从老师嘴里得知。我很难过,只因为我没有开始的爱情。分开了也许更好,所以我们不再是同桌了。或许我们还是好朋友,只是没有了当初的亲密了。我曾想过祭奠一下无疾而终的爱恋,只是没有勇气。还好,我们上了不同的高中,还好,我们还是好朋友。
听说你分手了,我没有高兴,只是希望你开心。你跟我说,你一直还喜欢她只是现在时机不对而已。安静的祝福你,选择断了联系。高考前的你忽然给我发QQ,说想聚聚,毕竟大家3年没见了。高考前的相聚只是对于曾经的朋友、知己的怀念,仅此而已。要去哪里上大学成了大家的主题。你只是说要考省外的大学,而我要留在省内。或许爱情就是相隔太远,忘了想念。
可是我还是很喜欢你,就是一辈子的那种。没有缘分在一起,可是我还是喜欢你。
【你爱的是我还是你自己】相关文章:
1.我还是喜欢你
3.我 爱 你作文
5.我是你,你也是我
8.你还是不信如果
10.你是被爱了还是被玩了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