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阅读题答案

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阅读题答案

2023-05-08 08:38: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捶个菠萝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阅读题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阅读题答案,欢迎阅读借鉴。

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阅读题答案

篇1: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阅读题答案

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

①人们常常问:为什么甜点和油脂含量高的垃圾食品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

②研究发现,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油大糖多,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民间曾有“油多不坏菜”的说法,意思是炒菜多放油,吃起来就觉得香。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③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体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皮下脂肪永远“太薄”,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物能让他们生存下来。当我们看到食物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阿片样物质则是大脑分泌的另一种化学物质,它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和享受,它和多巴胺共同作用,大脑就会把吃某种食物和愉悦的心情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不断重复。它们让人类的祖先在高脂和高糖食物中得到了享受,大脑便下令让祖先们去寻找这些食物。于是大脑就将摄入高卡路里的食物视作愉悦行为,指挥人们去寻找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即使进化到今天,虽然食物来源充足,大脑里的这种化学反应依然存在,让我们依然爱吃油大糖多的垃圾食品。

④处于压力之下的让很容易想吃高脂高糖类食物。研咳嗽狈⑾郑庵肿龇ㄒ残砣肥涤兄诨航庋沽Γ蛭称范源竽圆幕ё饔糜诳挂钟粢┪锢嗨啤Q芯咳嗽币粤阶槔鲜笪笛槎韵螅冉浅て谟搿笆舐杪琛备衾耄斐删裆系慕孤怯氩话病R蛔槔鲜蟊晃估称罚硪蛔槔鲜笤虮晃健康的食品。两组老鼠随后被安排分别穿越迷宫,进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那么焦虑了。科学家认为,“垃圾食品”帮助老鼠补充了大脑中缺少的压力激素受体,从而改变了它们的状态。

⑤当人体感受到压力,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皮质醇,它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但是也会食欲增加,增加饥饿感,导致人更想吃高热量食物,导致肥胖。科学家解释说,压力会让人觉得生存受到威胁,必须多囤积些热量。

⑥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这么多危害,却欲罢不能呢?是不是吃垃圾食品会上瘾?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吃垃圾食品成瘾后的实验鼠,会对一些健康食品产生排斥。研究认为,不断堆积的脂肪中,一些物质也会改变大脑的奖赏标准,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只有吃得更多,才能获得满足感。

阅读练习

15. 第②段画线句“这种现象”在文中具体指 。(3分)

1. 第③段画线句改为“即使进化到今天,虽然食物来源充足,大脑里的这种化学反应是存在的,让我们爱吃油大糖多的垃圾食品”,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3 依据③④⑤⑥段,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当看到食物时,大脑一般会分泌多巴胺,与阿片样物质共同作用,让人愉悦。

B.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那些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焦虑了。

C.压力之下产生激素皮质醇,其任务就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

D.常吃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的实验鼠大脑会发生类似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4 本文将人们爱吃垃圾食品的原因归结为(6分)

(1) ;(2) ;(3) 。

5.(3分)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油大糖多,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

练习答案

1.(3分)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油大糖多,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

2(4分)原句更好(1分)。原句用两个“依然”,说明大脑将摄入高卡路里的食物视作愉悦行为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3分)

3(4分)作比较(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垃圾食品有助于缓解压力(2分)

4(3分)D

5(6分) (1)(2分)人类祖先将摄人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视作愉悦行为,大脑的这种化学反应遗传至今 (2)(2分)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有助于缓解压力 (3)(2分)食用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容易上瘾

篇2:《方便面是不是垃圾食品》阅读理解及答案

①天津科技大学在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发布报告称,方便面并非垃圾食品,而是营养均衡的食品,比包子等传统主食的营养还要均衡。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个匪夷所思的结论的呢?原来,他们比较了常见主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种宏量营养素含量的比例,认为方便面非常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膳食能量构成(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比为55%-65%,来自脂肪的能量占比为20%-30%,来自蛋白质的能量占比为11%-15%),因此营养均衡,而包子含油量太大,因此营养不均衡。

②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膳食能量构成,指的是一天的膳食能量构成,而不是指某种食品。我们在一天当中如果吃了别的食品,这个比例就发生了变化。由于我们并不是一天到晚只吃方便面而别的什么都不吃,所以即使方便面三种宏量营养素的比例适当,也没有什么意义。

③在考虑宏量营养素的摄取是否健康时,不能仅仅看宏量营养素的量,还要看宏量营养素的品质。脂肪酸有多种种类,有的是人体必需的,有的不是人体必需的;有的有益健康,有的则有害健康,不能一概而论。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有的是人体必需的,有的不是人体必需的。有的蛋白质含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而且氨基酸比例恰当,称为完全蛋白质,是品质较好的蛋白质;而有的蛋白质缺乏某种或某几种氨基酸,属于品质较差的不完全蛋白质。方便面中的谷类蛋白属于品质差的蛋白质,而肉包子肉馅中的肉类蛋白属于品质好的蛋白质。所以就蛋白质的品质而言,肉包子是强于方便面的。

④在评价一种食品的营养是否均衡时,不能只看宏量营养素,还要看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面粉,缺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包子的馅多种多样,如果馅里加入了适当的'蔬菜和肉类,就补充了面食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

⑤简单地把方便面与包子做比较是荒唐的。各种方便面的营养成分基本一致,而包子有各种各样的馅,营养成分变化很大。天津科技大学称包子的含油量大,高达77%,大概只是测了那种一咬一嘴油的汤包。但是包子还有别的馅的,甚至还有素馅的,脂肪含量就不会很高。通过选择恰当的配料做馅,包子是可以做到营养均衡的,而且比方便面均衡得多。

⑥方便面近来经常要闹出点新闻,比如以前央视微博曾叫大家别吃方便面,声称方便面含有25种添加剂,是有毒食品。事实上,方便面的添加剂包括面粉品质改良剂、抗氧化剂、增味剂、色素等,在使用剂量内并没什么害。现在天津科技大学出来美化方便面,不知是否是对方便面长期被妖魔化的反弹,或是拿了方便面厂商的资助。其实方便面固然不是有毒食品,但也不是健康食品。方便面最大的问题是含盐量太高,一包方便面的含盐量等于一天的食盐限量了,所以吃方便面要尽量少放其调料包。方便面的另一大问题是营养不均衡,主要只是提供能量的,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多种微量营养素,所以吃方便面时还要同时吃鸡蛋、牛奶和【 】等其他食品,以保证营养均衡。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9.19)

【问题】

15.在作者看来,方便面是不是垃圾食品?为什么?(2分)

16.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并阐释其作用。(3分)

17.第⑤段加点的词语“基本”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18.联系文章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在第⑥段结尾的横线处填上恰当内容。(1分)

【参考答案】

15、(2分)是垃圾食品,因为一是方便面含盐量高(1分);二是方便面的营养不均衡,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多种微量营养素(1分)。(回答“不是垃圾食品”不给分)

16、(3分)作比较,示例:句子“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面粉,缺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包子的馅多种多样,如果馅里加入了适当的蔬菜和肉类,就补充了面食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突出强调了在评价一种食品的营养是否均衡时,不能只看宏量营养素,还要看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方法1分,准确举出文中句子1分,作用1分。)

17、(2分)不能,“基本”表明是“大部分”,不代表全部,去掉后句意变成“各种方便面的营养成分都一致”这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1分)示例一:蔬菜

示例二:水果

篇3:《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阅读题及答案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阅读题及答案

①欧洲有做梨子酱的传统。但是去皮捣碎的梨很快就会变成褐色,不仅难看,味道也会受到影响。有经验的主妇会在其中加入一些柠檬汁,梨子酱就能保持新鲜的颜色。

②不仅是梨, 苹果、香蕉、土豆等去皮之后,都会很快变色。现在人们知道,水果蔬菜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多酚化合物就暴露在了空气中。它们很容易被氧化,生成一类叫做醌的化合物。而这种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此外,许多多酚化合物被认为营养价值高,一旦变成褐色素,其价值也就失去了。

③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本色。而象柑橘、柠檬这样的水果,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也就不会变色了。

④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就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⑤它的作用不仅于此。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抗坏血酸的加入,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进行。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而是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肉中同时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总是会有脂肪,在保存中会也会被氧化。油脂氧化会释放出许多挥发性的小分子,产生不好的味道,最突出的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也是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象前面所说的这样,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在谈论其营养价值的时候,通常就用大家熟悉的名字维生素C。

⑦我们知道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在许多不得不进行加热、压榨从而导致维生素C损失的食物中,通过添加的方式来弥补损失,也就比无添加剂的相应食品有更好的营养价值。(选自《食品与生活》,有删节)

13.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3分)

14. ⑤段中的.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指什么?(2分)

15. 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2分)

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

16. 本文④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 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往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2分)

参考答案:

13. 指抗坏血酸。(1分)抗坏血酸就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1分)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保护体内细胞免受氧化损伤。(1分)

14. 亚硝酸盐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

15. 可能表不确定性,说明了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时,才有致癌的风险。(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6.举例子,(1分)具体地说明了抗坏血酸作为食品添加剂运用广、作用大。(2分)

17.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有的食品添加剂有营养价值,有的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风味、口感,增加视频稳定性,不必谈剂色变。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

篇4:《酸碱食品与健康》阅读题及答案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成酸元素过多,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告诉了我们酸碱食品与健康有什么关系?(2分)

14、阅读文章②③段,给“碱性食品”或“酸性食品”下一个定义。(2分)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选一词作答即可)(2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给现代人在饮食习惯方面提一些良好的建议。(注意说明理由,不超过50字)(2分)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参考答案:

13. 酸碱平衡失调易使人形成酸性体质,抵抗力降低,发生多种疾病。

14. 酸性食品是一种富含磷、硫等成酸元素,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的食品。

15. 不能。因为“正常”二字排除了人体可能因外在因素维持酸碱平衡的特殊情况或“一定”说明蛋白质等分子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6. 建议:①少喝碳酸饮料,避免过多消耗钙库存,引发钙的加速流失。②多吃杂粮、蔬菜、水果等,可避免或酸元素过多,而形成酸性体质。

篇5: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阅读题及答案

元无心

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

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ū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

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④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⑤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íu)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

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

——选自《食品与生活》(有删改)

18、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请具体说明。(4分)

19、请仔细阅读第②—④自然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1)抗坏血酸添加到果蔬汁的.作用机理是:它能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能(2)抗坏血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理是: ;能抑制亚硝酸盐一肉中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

20、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4分)(1)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2)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21.本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22.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外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

参考答案

18、(4分)指抗坏血酸。(2分)抗坏血酸就是人体需要的营养万分维生素C,(1分)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保护体内细胞免受氧化损伤。(1分)

19、(4分)(1)直接被氧化,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2分)(2)促进亚硝酸盐与肌红蛋白反应,加快“发色”过程。(2分)

20、(4分)(1)“可能”表不确定性,说明了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保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时,才有致癌风险。(1分)体现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败家”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抗坏血酸很容易被氧化,从而生成另一种物质——脱氢抗坏血酸。(1分)

21、(3分)举例子,(1分)具体地说明了抗坏血酸作为食品添加剂运用广、作用大。(2分)22.(4分)冻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有的食品添加剂有营养价值,有的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不必谈“剂”色变(2分)。只要合理使用食品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2分)(如果答成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不给分)

篇6:妈妈爱吃什么菜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妈妈爱吃什么菜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①妈妈爱吃什么菜?提出这个问题,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那天,大家聊得海阔天空,吃得大汗淋漓,都很尽兴。临近酒席结束,这位朋友忽然叫过服务员,叮嘱说:“再加一个酱烧鸡翅。”大家赶紧阻止:“都吃饱了,别浪费。”朋友笑笑,继续交待服务员:“鸡翅烧烂些,多放姜,加黄酒,烧好了给我打包。”

②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他是要带回家去。朋友转回身来,笑问大家:“谁知道妈妈爱吃什么菜?”这意外的问话让大家都愣住了。是啊,妈妈爱吃什么菜?还真没注意过。朋友接着说:“以前,我和大家一样,每次回家去,妈妈都会做一桌子我爱吃的菜,蜜汁排骨、辣炒虾仁、糖醋鱼……吃饭时,她总是坐在我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吃,自己却一口不吃。哪个菜我多挟了两口,她便喜得眉眼含笑;哪个菜我吃得少,她又愁得眉头深锁,一个劲地自责检讨,说肉烧老了味重了……

③直到谈了女朋友后,第一次带她回家,在超市里,女友说,买些你妈爱吃的菜带回去吧,你妈喜欢吃什么菜?我一下子愣在那里,是啊,我妈爱吃什么菜?她知道我喜甜嗜辣,知道我不吃香菜,知道我每顿离不了青菜,而我竟如此粗心,从未留意过她喜欢吃什么。

④后来我开始留心,看她究竟爱吃什么菜。可是她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吃饭,总是等大家吃完了,她才开始吃。似乎,我爱吃的菜她都不爱吃,那些我不喜欢吃的剩菜,她却吃得津津有味。

⑤直到那次外婆过生日,席间,我年逾八旬耳聋目浊的老外婆,特意把那盘酱鸡翅转过来,一个劲儿地往妈碗里挟,嘴里含混地小声嘟哝着:“你最爱吃的鸡翅,多吃点,多吃点……”

⑥朋友的眼睛有些湿润,他叹了口气,继续说:“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习惯,每次出去吃饭,都要点一个酱鸡翅给我妈带回去,我也在学着做这道莱,总有一天,我要亲自做给她吃……在爱的天平上,我们和父母之间,总是倾斜的,他们的砝码永远比我们重……”

⑦大家都沉默了,或许每个人都在思索:妈妈,到底爱吃什么菜?我想起上次妈妈生病前我回去看她,在超市转来转去,最后带回去的,却是爸爸爱吃的牛肉。妈妈爱吃什么菜?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考验着我们每一个儿女的心:对这个在家庭里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女人,我们是不是忽略得太久?

⑧大约每一家庭的餐桌上,妈妈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她在厨房里辛苦忙碌,做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自己却是最后一个上餐桌的人。吃完饭,她清理掉我们留下的剩饭剩菜,涮洗碗筷整理厨房,她把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喜好都牢牢记在心里,唯独忽略了她自己。

⑨妈妈爱吃什么菜?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都应该认真地问问自己。

(选自《语文报》初二版第9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什么事。

答案:文中叙述了两件事:详写了朋友如何知道母亲爱吃酱鸡翅,日后出去吃饭常多点一个带回家。略写了“我”去看生病的妈妈却不知道她爱吃什么菜。

2.体会第②段中“哪个莱我多挟了两口,她便喜得眉眼含笑;哪个菜我吃得少,她又愁得眉头深锁”加点(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答案:这两个词语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从神态上描绘了母亲十分关注儿子爱吃什么菜,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3.体会第③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案:用排比手法,详细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爱吃什么菜了解得非常清楚,增强了儿子自责的语气,表达了作者朋友对自己母亲深深的爱。

4.“妈妈爱吃什么菜”这句话在全文中出现了好几次,请举例分析它的作用。

答案:题目中的“妈妈爱吃什么菜”有概括全文的作用,用问句的形式,能激发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第①段中的“妈妈爱吃什么菜”起引起下文的作用。第⑨段中“妈妈爱吃什么菜”起呼应开头,扣住题目的作用。“妈妈爱吃什么菜”也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5.说说第⑥段中“在爱的天平上,我们和父母之间,总是倾斜的,他们的砝码永远比我们重”的含义。

答案: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父母对我们的爱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他们的爱,也间接地抒发了朋友对父母的孝心和关爱之情。

篇7:捡垃圾的老人阅读题及答案

捡垃圾的老人阅读题及答案

很多年前的一幕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我还在念书。一个午后,我和几位学生干部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张罗一次募捐活动。我们把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长的红布上。相片上,那些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以及把砖头当作桌椅的孩子们在秋风中冷得发抖。

那时,我们没有在意一个靠拾垃圾为生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桶,我们每次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专注的用铲子或者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很厌恶这个蓄着一撮白胡子的老头。

他佝偻着身子,很吃力的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他停下来,在那块红布前站定。他眯着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

我们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的衣袖: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垃圾检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我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 老人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直像老松树皮一样的手颤抖着递过来一元钱!>

当我回过身来时他已经把钱放到了桌上,然后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地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名字都被淡忘的老人,却记得用生命里流淌着的朴实血脉,承担起被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我心中的种种谜团像中了魔力般地被解开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唤觅食的爱的时候,却让多少珍贵的东西从自己的后花园中丢失。

平常,老人弯腰拾起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佝偻:

哑然失笑:

2.读画< >的句子,再回答问题。

(1)句中把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老人_______。

(2)颤抖一词说明了老人:________。

(3)仿写一句:_______。

3.过去老人给人的印象是什么?而今印象又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看出了什么?

5.如果某一天,我和老人在校园遇见,我会对老人说什么?

参考答案:

1.佝偻: 脊背弯曲。

哑然失笑:突然笑出声来。

2.(1)句中把(老人的手 )比作(老松树皮),突出了老人(的手饱经风霜 )。

(2)颤抖一词说明了老人:(年龄老 )。

(3)仿写一句:(老人不知何时走到了我面前,他那像干树皮似的严肃的脸今天突然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3.过去我觉得老人很烦,爱多管闲事,贪财。而今印象是爱帮助别人。

4.短文讲了一件捡垃圾的老人捐钱的是,从中我看出那位老人有爱心。

5.我会说:爷爷,您虽然穷,但很有爱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8:为母亲洗头阅读题及答案

徐树建

红灯在外地跟人学会了一手煨老鸭汤的手艺,他自信这手艺在小城可以独占鳌头。七凑八凑借来了本钱,小店开张了。为了节省开支,他还把母亲和老婆从农村老家叫了来,给他打下手。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小店的生意从开张那天起就没红火过,每天至多十来个客人光临一下,挣的钱连门租都不够。红灯一家给自个打气说:冷水是捂热的,招牌是熬响的,时间长了生意会慢慢好起来的,坚持,就是胜利。

一晃几个月下来了,眼看就要到年底,那生意却还是半死不活的,一点热闹的迹象也没有。红灯提心吊胆地一盘点,竟然亏了上万块。懊恼之余仔细再一想,终于明白客流量不大的原因不是他手艺差,实在是门面不好,太偏僻了,酒好也怕巷子深啊,只怪当初选址时有点急躁,没考虑成熟。想通了这层红灯长叹一声,唉,这生意没法做了。何况年底、新开年都是彻头彻脑的`淡季,继续开下去,窟隆肯定是越来越大,唯有转让门面一条路了。

【这天阳光格外的明亮,象三月小阳春一样。】老婆苦着脸先回了乡下。红灯无精打采地发着愣,开店发财的梦,终于破了。

母亲躬着腰,顶着一头乱发正忙碌着,红灯心不禁一酸,自个无能,母亲一把年纪还跟着自己受累。

红灯说:“妈,你歇下手,把头洗一下。”

母亲摇摇头,说:“我还要收拾东西哩,不洗了。”

“还是洗一下吧,马上就要回老家了,虽说亏了钱,咱也得收拾利索点是不是?乡亲们可看着哩。”

【母亲一愣】,迟疑着说:“这倒是个理,可是,我穿了这么厚的棉袄,胳膊转不过弯来,不好洗啊,弄不好还会湿了袖子,算了吧。”

母亲说得没错,穿着老厚的棉袄,确实不方便。红灯站起身来,不容置疑地说:“妈,我帮你洗。”

说话间红灯已手脚麻利地打好一面盆热水,又加了冷水,伸手试试水温,然后拿过洗发水来。母亲还要推辞,红灯佯装生气地说:“妈,你看你,跟你儿子客气什么嘛。”

红灯仔仔细细地给母亲洗着头,心里想:这可是生平第一次给妈洗头哩,想想小时候妈妈又为自个洗了多少次头,还记得有时候犯倔不肯洗,结果妈火了,给自个的小屁股结结实实的就是两巴掌……

母亲的声音打断了红灯的回忆:“红灯,给妈左边头皮使劲挠两下,对对对,就是这儿,唉哟,右边又痒了……”

“妈,你头上有好多白发了……我真没用!”红灯轻轻地挠着,心又酸了。

母亲却笑着说:“傻儿子,妈多大年纪了,现在不长白头发,什么时候长?儿啊,你不要成天愁眉苦脸的,妈看了心内难过,再说了,人这一辈子哪能没有磕磕绊绊的啊……”

红灯和母亲正一边洗一边唠着,身后突然有人开口了:“请问你们是娘儿俩吧?”

红灯手没停,转过头说:“那当然了……”

红灯停住了,他看到那问话的人手里拿着一只话筒正对着自己,还有一台摄像机也对着自己,旁边还有好多人围着,红灯的脸一下子红了。

原来要过年了,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电视台精心策划了一个节目,叫“孝心一瞬”,派记者们大街小巷城里乡下地捕捉感人肺腑的孝心一幕,要求必须是随机实拍。

红灯的老鸭汤店没有转出去,因为那偷拍的节目一经播放后,生意突然红火了起来。原本苦着脸的老婆从乡下老家也赶回来了,整天忙得象风车一样团团转,那脸上满是笑。

店内醒目位置

挂上了一幅大照片,照片上红灯正给母亲洗头,娘儿俩一脸的笑,一脸的阳光。

【问题】

19.本文标题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3分)

21.红灯为母亲洗头这一故事情节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22.根据文章内容,请在文章第八段画波浪线“母亲一愣”之后补写一句描写她心理的句子。(2分)

23.批注是一种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人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请为文段的画线句子写一则批注。(3分)

这天阳光格外的明亮,象三月小阳春一样。

【批注】

24.母亲节在即,请为自己的母亲写一段赞美的话(50-80字)。(3分)

【参考答案】

19.标题“为母亲洗头”是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1分)红灯生意亏本无法继续经营,在离开前为母亲洗头,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地发展。(1分)

20.(2分)①红灯的小店生意不好,濒临倒闭。②红灯决定关店回乡下,离开前他帮母亲洗头。③当地电视台记者拍摄红灯为母亲洗头的事并播出。④红灯的店没有转出,他为母亲洗头的事播出红,生意红火。

21.不能,因为这一故事情节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1分)如果他没有帮母亲洗头,就没有当地电视台拍摄并播出他尽孝心的事,他的小店生意就不会起死回生。(2分)

22.也是哦,不能让乡亲们笑话我,更不能让他们瞧不起我儿子。

23.这个句子是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渲染了和谐融洽的气氛,也暗指母子亲情的美好。

24.(3分)【开放性试题】

篇9:《狄青为将》阅读题及答案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陈①,遇寇多北②。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冀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

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弓nu,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③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④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注释:

①陈:同“阵”,阵势。②北:败北,失败。③钲:古代行军时用的`一种乐器。④阳:表面。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尽舍弓。

(2)不可胜计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狄青用兵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给了你一个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舍弃,放弃。

(2)计算。

2、刚碰到敌人,还没有接战,忽然钲声响,士兵都停止进攻。

3、奇。

4、勤于思考,做事能事半功倍(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能收到奇效)。

篇10:《为地球“降温”》 阅读题及其答案

①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高温天气将一年年在世界各地持续上演。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活、工作和生产带来日益严峻的危机,除了敦促国际社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近些年来很多科学家提出各种方法来为地球降温。有的设想近乎异想天开,但也为人类解决地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将硫黄撒进大气层

②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去年提出一项方案:向大气层上部释放硫黄微粒,给地球人工降温。他认为,可以通过释放气象气球或发射重型炮弹将硫黄微粒送到高空大气层,硫黄在大气中扩散会提高地球对太阳光的反射率。硫黄所发挥的作用类似于在空气中设置无数小镜子,使一些阳光无法到达地面,从而产生为地球总体降温的效果。

③据测算,若实施这一计划,每年所需开支约为500亿美元,发达国家每人需负担25-50美元。由于克鲁岑在大气研究方面具有很高权威,故这一构想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在地球轨道安装透镜

④科学家们注意到,地球大约能将30%的太阳光线反射回太空,其余的则全部吸收。如果能够适当提高地球的反射率,就很容易抵消温室气体造成的地球升温,地球也就能够因此冷却下来。

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著名天文学家罗杰安吉尔提出,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安装一个由小片镜子组成的巨大遮阳伞,将太阳光线反射回太空。他通过计算认为,这个遮阳伞可能需要数以万计的小镜子,每个小镜子大约有0.6米宽,非常薄,重量相当于一只蝴蝶的体重。

以太空盾遮挡阳光

⑥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一个大胆而惊人的构思耗资数十亿英镑在地球上空放置一个巨型的太空防护盾,从而达到有效遮挡阳光辐射、使地球降温的目的。

把二氧化碳埋进海底

⑦上述各种设想,都是以遮挡或反射太阳光为路向。另有英国科学家提出另一种思路将导致温室效应的元凶二氧化碳埋入海床下,可减轻全球变暖的.程度。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选自《意林》第19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近些年来科学家提出了哪些为地球降温的方法?(4分)

2、阅读第②段,指出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提出向大气层上部释放硫黄微粒,给地球人工降温的原理。(3分)

3、第⑤段每个小镜子大约有0.6米宽,非常薄,重量相当于一只蝴蝶的体重。一句中,说到一只蝴蝶的体重。有什么作用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课文你也想为地球降温做点什么吧,请拟一则宣传标语号召人们有所行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1)将硫黄撒进大气层

(2)在地球轨道安装透镜

(3)以太空盾遮挡阳光

(4)把二氧化碳埋进海底

2、硫黄在大气中扩散会提高地球对太阳光的反射率。硫黄所发挥的作用类似于在空气中设置无数小镜子,使一些阳光无法到达地面,从而产生为地球总体降温的效果(引用原文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3、比较说明每个小镜子重量非常轻(说清作用即可)

4、保护地球环境,从节约资源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少开汽车、多用节能产品和节制使用空调等等(意对即可)

篇11:为自己祝福阅读题及答案

为自己祝福阅读题及答案

为自己祝福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今天是你的生日?”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

1.女孩从成绩平平到成绩直线上升,从自卑到自信,她是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的? 请你简单概括。

答:

2.请你揣摩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

①“于是大家淡淡地笑了笑,不了了之”句中划线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答:

②“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句中划线词语“溢满”能否改为“充满”,为什么?

答:

3.请说说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

答:

4.女孩参加同学生日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女孩此时在想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描述一下她的心理活动。

答:

5.文末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请你仿造着一句式再写一个句子。 答:

6.读完全文,女孩的故事使我们联想到“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从他们身上,你读懂了什么?

答:

参考答案:

1.女孩在二十岁生日时,通过自我祝福,自我鼓励,实现了转变。

2.①“淡淡地”用得好,写出舍友们对女孩的生日漠不关心。

②“溢满”的意思是充满而流出来,“充满”只是满的意思,“溢满”的程度更高,用溢满更能表现小女孩无比幸福

3.反复出现起到强调作用,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在困难无助的时候应该学会自我鼓动。

4.“略”

5.议论 抒情 仿写:“略”

6.人在身处困境的时候,应该树立信心,学会自强自立,坚韧不拔,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1.《海洋垃圾》阅读答案

2.拒绝垃圾食品演讲稿

3.以答案为题

4.《逃离》阅读题答案

5.阅读题及答案

6.蜂鸟阅读题答案

7.学画阅读题答案

8.蝴蝶泉阅读题答案

9.故乡人阅读题答案

10.登楼阅读题答案

下载word文档
《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阅读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