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驻村干部蹲点日记

驻村干部蹲点日记

2023-06-02 09:07: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超牛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驻村干部蹲点日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驻村干部蹲点日记,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驻村干部蹲点日记

篇1:驻村干部蹲点日记

进入农户家,拉近群众情;相连又互动,携手共同行。

共谋发展思路

3月4日,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与村支书晏宇、村主任王东等村支两委成员,围坐在村党员活动室,共同商议晏溪村工作思路及长远发展规划。村支书晏宇在会上通报了晏溪村的整体工作情况,并从组路、河坎等基础设施建设,烤烟、茶叶、养殖等产业发展,晏溪街道卫生整治,十八大精神的贯彻及新法律知识培训,老年活动中心打造等事项中说明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及以后的规划;驻村干部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表示要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走家串户访贫,扎扎实实从村组最现实、最急需、最紧迫的事情入手,着力帮助和解决好晏溪村的发展难题;其他与会人员也围绕上述议题,从可操作性、时间进度、安排统筹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讨论,初步达成一致意见。

关注烤烟产业

3月5日,阳光明媚。在村支书晏宇、村主任王东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距离晏溪村约4公里的苗坝组,这是晏溪村主要的烟叶生产区。走到孙家垭口,烟农们正忙碌着“单行起陇”,烟叶辅导人员吴太锡也在田间土头进行技术指导,着力为全镇“大田移栽”现场会做准备。据晏溪村主任王东介绍,苗坝组是晏溪村的主要烟区,共有烟地180亩,计划栽种烤烟19万株,正常情况下将收获烟叶400担,价值44万元。同时由于劳力、资金、田土、技术等各种因素,种植主体主要是大户烟农,如苗坝组的胡佑学,堡上组的骆荣卓(村副主任)等,他们通过出资金、请人工,租赁田土、购买燃煤等形式进行规模化烟叶生产,一般都能赚钱。刚刚犁田、耕土、起陇回来的副主任骆荣卓告诉我们:“我今年种植3万株,不仅能带个头,也能带来利润”。

化解矛盾纠纷

3月6日,与晏溪村支书晏宇、晏溪村副主任黎荣坐、红光村主任陈达刚一行驱车前往晏溪村柏木垭,以解决晏溪村村民熊再发与红光村村民王德钊“打沙机借用纠纷”。沿途湾急路陡,路道坑洼,摩托车颠来簸去,四十多分钟的折腾终于到达争执现场。红光村村民王德钊说两年前借打沙机给熊再发,现建房需要打沙机,因晏溪村村民熊再发未归还,他们发生了争吵与拉扯;熊再发告诉我们,由于打沙机的漏斗盖被冯泽安(与熊再发有土地调换和补偿纠纷)拿去了,因此无法归还王德钊。两村支书主任,驻村干部根据物权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通过讲法析理,要求熊再发归还王德钊打沙机,同时到冯泽安家帮助拿回漏斗盖,以化解熊再发与王德钊两家的借用纠纷。对于其与冯泽安的土地使用权调换和补偿问题,建议另案处理。

春日下的晏溪,清爽明媚,耕种繁忙。蹲点工作,不是单方面的帮扶,而是互动的收获!

篇2:驻村干部蹲点日记

驻村干部蹲点日记三则

进入农户家,拉近群众情;相连又互动,携手共同行。

共谋发展思路

3月4日,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与村支书晏宇、村主任王东等村支两委成员,围坐在村党员活动室,共同商议晏溪村20工作思路及长远发展规划。村支书晏宇在会上通报了晏溪村20的整体工作情况,并从组路、河坎等基础设施建设,烤烟、茶叶、养殖等产业发展,晏溪街道卫生整治,十八大精神的贯彻及新法律知识培训,老年活动中心打造等事项中说明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及以后的规划;驻村干部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表示要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走家串户访贫,扎扎实实从村组最现实、最急需、最紧迫的`事情入手,着力帮助和解决好晏溪村的发展难题;其他与会人员也围绕上述议题,从可操作性、时间进度、安排统筹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讨论,初步达成一致意见。

关注烤烟产业

3月5日,阳光明媚。在村支书晏宇、村主任王东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距离晏溪村约4公里的苗坝组,这是晏溪村主要的烟叶生产区。走到孙家垭口,烟农们正忙碌着“单行起陇”,烟叶辅导人员吴太锡也在田间土头进行技术指导,着力为全镇“大田移栽”现场会做准备。据晏溪村主任王东介绍,苗坝组是晏溪村的主要烟区,共有烟地180亩,计划栽种烤烟19万株,正常情况下将收获烟叶400担,价值44万元。同时由于劳力、资金、田土、技术等各种因素,种植主体主要是大户烟农,如苗坝组的胡佑学,堡上组的骆荣卓(村副主任)等,他们通过出资金、请人工,租赁田土、购买燃煤等形式进行规模化烟叶生产,一般都能赚钱。刚刚犁田、耕土、起陇回来的副主任骆荣卓告诉我们:“我今年种植3万株,不仅能带个头,也能带来利润”。

化解矛盾纠纷

3月6日,与晏溪村支书晏宇、晏溪村副主任黎荣坐、红光村主任陈达刚一行驱车前往晏溪村柏木垭,以解决晏溪村村民熊再发与红光村村民王德钊“打沙机借用纠纷”。沿途湾急路陡,路道坑洼,摩托车颠来簸去,四十多分钟的折腾终于到达争执现场。红光村村民王德钊说两年前借打沙机给熊再发,现建房需要打沙机,因晏溪村村民熊再发未归还,他们发生了争吵与拉扯;熊再发告诉我们,由于打沙机的漏斗盖被冯泽安(与熊再发有土地调换和补偿纠纷)拿去了,因此无法归还王德钊。两村支书主任,驻村干部根据物权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通过讲法析理,要求熊再发归还王德钊打沙机,同时到冯泽安家帮助拿回漏斗盖,以化解熊再发与王德钊两家的借用纠纷。对于其与冯泽安的土地使用权调换和补偿问题,建议另案处理。

春日下的晏溪,清爽明媚,耕种繁忙。蹲点工作,不是单方面的帮扶,而是互动的收获!

篇3:驻村干部蹲点日记

这几天,招远市石对头村村民路世枝找到村里驻村干部王微微,想让她帮忙给儿子找份工作。这虽是件驻村干部的“分外事”,但王微微却特别上心,跑了很多腿,终于给孩子找上了工作。

招远市张星镇石对头村驻村干部王微微说,村民相信我,才托我帮忙联系,如果不相信我,她也不会跟 我说这些。

石对头村是一个有一千多户村民的大村,每一家每一户都要入户调查,摸清村民们的情况。但一开始,村民并不信任王微微,认为这只是走过场。

招远市张星镇石对头村驻村干部王微微说,农村工作就是要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去走访,农民跟我们见面的次数多了,聊天的次数多了,他们才会接纳,敞开心扉。村民看到她天天早出晚归的,他们就慢慢的理解了,接受了。

在招远市,724名像王微微一样的驻村干部精心记录村情档案、村民入户调查表、写驻村日记,把农村最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让驻村蹲点活动“接地气”,更“办实事”.阜山镇栾家店村在旧村改造中,村民李芳一家对房屋产权不了解,不同意拆迁,驻村干部李绍康专门给她家找来了律师,打消了李芳的疑虑。

招远市阜山镇栾家店驻村蹲点干部李绍康说,如果不达到我满意了,或者与他心目中的距离有差距的话,他也不拆,所以说能将心比心,站在村民的角度,他觉得应该是和村民们先做朋友。

调研走访、解决问题、整改落实、回访调查、巩固提升,严格的制度确保干部蹲点到实处。招远市在干部蹲点活动中,蹲点干部共填写调查问卷17.5万份,撰写驻村日记1448本,规划为民服务实事2150多件。

招远市委书记张伟介绍,通过这一活动,有的放矢地制定、调整和改进农村工作思路、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进一步把农村的发展推动好、矛盾化解好、群众的期盼落实好。

篇4:驻村干部蹲点日记

进入农户家,拉近群众情;相连又互动,携手共同行。

共谋发展思路

3月4日,晏溪村驻村干部王干等人与村支书晏宇、村主任王东等村支两委成员,围坐在村党员活动室,共同商议晏溪村工作思路及长远发展规划。村支书晏宇在会上通报了晏溪村的整体工作情况,并从组路、河坎等基础设施建设,烤烟、茶叶、养殖等产业发展,晏溪街道卫生整治,十八大精神及新法律知识培训,老年活动中心打造等事项中说明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及以后的规划;晏溪村驻村干部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表示要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走家串户访贫,扎扎实实从村组最现实、最急需、最紧迫的事情入手,着力帮助和解决好晏溪村的发展难题;其他与会人员也围绕上述议题,从可操作性、时间进度、安排统筹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讨论,初步达成一致意见。

关注烤烟产业

3月5日,阳光明媚。在村支书晏宇、村主任王东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距离晏溪村约4公里的苗坝组,这是晏溪村的主要烟区。走到孙家垭口,烟农们正忙碌着“单行起陇”,烟叶辅导人员吴太锡也在田间土头进行技术指导,着力为全镇“大田移栽”现场会做准备。据晏溪村主任王东介绍,苗坝组是晏溪村的主要烟区,共有烟地180亩,计划栽种烤烟19万株,(正常情况下)将收获烟叶400担,价值44万元。同时由于劳力、资金、田土、技术等各种因素,种植主体主要是大户烟农,如苗坝组的胡佑学,堡上组的骆荣卓(村副主任)等,他们通过出资金、请人工,租赁田土、购买燃煤等形式进行规模性烟叶生产,一般都能赚钱。刚刚犁田、耕土、起陇回来的副主任骆荣卓告诉我们:“我今年种植3万株,不仅能带个头,也能带来利润”

化解矛盾纠纷

3月6日,驻村干部王干、晏溪村支书晏宇、晏溪村副主任黎荣坐、红光村主任陈达刚一行驱车前往晏溪村柏木垭,以解决晏溪村村民熊再发与红光村村民王德钊“打沙机借用纠纷”。沿途湾急路陡,路道坑洼,摩托车颠来簸去,四十多分钟的折腾终于到达争执现场。红光村村民王德钊说两年前借打沙机给熊再发,现建房需要打沙机,因晏溪村村民熊再发未归还,他们发生了争吵与拉扯;熊再发告诉我们,由于打沙机的漏斗盖被冯泽安(与熊再发有土地调换和补偿纠纷)拿去了,因此无法归还王德钊。两村支书主任,驻村干部根据物权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通过讲法析理,要求熊再发归还王德钊打沙机,同时到冯泽安家帮助拿回漏斗盖,以化解熊再发与王德钊两家的借用纠纷。对于其与冯泽安的土地使用权调换和补偿问题,建议另案处理。

……

春日下的晏溪,清爽明媚,耕种繁忙。蹲点下的时日,不是单面的帮扶,而是互动的收获!

驻村工作要尊重本地村干部

5月27日,彭凌在日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上午去看水利项目,看来,还是要尊重沛林、润金他们的意见。”这段日记反映他们帮助村民解决灌溉难题的过程。

沛林、润金是年丰村的村干部,彭凌进驻年丰村后,在他们的带领下走访了干部和群众。彭凌了解到,年丰村水利建设不完善,农田水利灌溉一直是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老大难问题。他决定,首先要帮助村民解决灌溉难题,维修三面光工程。可就是这样一件好事,却让他和村干部产生了分歧。

“当时,我是想建另外的三面光工程。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的主渠道,受惠面积没那么大。”彭凌告诉记者。

后来,彭凌总结到,村干部们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熟悉风土人情。驻村工作要尊重村干部的意见,好好依靠村干部,发动村干部才行。如今,省安监局已经帮助年丰村修建了6.8公里的三面光工程、6座陂头、1个小型抽水站,并修复了3.3公里的灌溉水渠。年丰村的水利灌溉主渠道全面贯通,村民灌溉难问题基本解决。

“我收获的是村民的心”

“7月20日晴,年丰村新农村建设暨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工仪式上午10点到10点30分在门口岗正式举行。”这一段日记记录了年丰村危房改造的开端。

危房改造是省委省政府让贫困户“住有所居”的具体举措。在危房改造过程中,省安监局要完成28户危房改造任务。除各级政府给予的危房改造补贴外,省安监局还单独出资,增加10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

篇5:驻村干部蹲点日记

7月25日,彭凌在日记中写道,“回局申请10万元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而如何用好这笔资金?真正让危房户住上安全、放心、质量好的房子,是这段时间的重要工作。”为了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彭凌隔三差五就要到危房改造现场察看工程进度和质量。通过近半年的努力,38户贫困户终于解决了“住房难”问题。

见到贫困户住进了改造后的新房,彭凌很欣慰。而让他欣慰的还不止这些。如今,年丰村是太平镇唯一全村通路灯的行政村,年丰村委会门口岗村被列入年度清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里的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欢声笑语也多了。

篇6:驻村蹲点民情日记

忙碌而快乐的一天

早上6点左右,从石家庄送阅览桌椅、会议桌椅、书柜等办公家具的货车司机打电话过来,说车一会儿到,我们定好在虎道桥南接头。随即,我给支书王铁旦打电话,让他召集有关人员卸车。一直忙到7点半,所有家具卸完并验收完毕,共27张桌子、70把椅子、10个柜子,价值15920元。因货车大,不能开进村务中心,先将家具放在60米外的小卖部门前。

匆匆吃过早饭后,徐行长带领几个人打扫新改造装修的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两委办公室,将办公家具、原农家书屋的书籍搬到相应的房间,并将办公家具摆放整齐,小张安装阅览桌,我和支书到赵庄拉3根安路灯用的电线杆,一直忙到中午12半。

简单吃过午饭,中午1点半就开始干活了。58岁的老组长,和我们年轻人一样干,甚至比我们还要认真。他对原有和新购图书进行认真的分类、摆放,我则负责对急需安装路灯但无电线杆的两处挖坑、埋杆。挖坑的两个村民一个50多岁、一个30多岁。他们虽然年龄有差距,但挖起坑来都很卖力气,由于地处山区,挖坑过程中不时遇到石头,进度较慢。在挖坑的同时,我也在工作着——砍树枝,砍那些拟埋电线杆周围影响路灯和线路安装的树枝。我到附近的村民家中借来梯子、椅子、砍刀和锯,将部分树枝砍掉、锯掉,虽动作不甚规范,胳膊累得酸疼,手上起了血泡,但也顺利截断了碍事的十几个大树枝。下午4点多,两个1米多深的坑挖好了,村支书叫来了几名村民开始埋杆。有的拴绳、有的抬杆、有的撬杆、有的熟练地将大绳投过大树杈,但由于山村路窄、树多,人手少,开始并不顺利,试了几次没成功。这时村民王建强开着三轮农用车路过,对我们说:“来!我用三轮试试!”,说着,便熟练地将车倒到电线杆附近,人们一起用力将电线杆抬上车斗,王建强加大油门倒车,在三轮车喷出浓浓黑烟的同时,电线杆缓缓地被支起来,最后村民们用大绳从三个方向控制着电线杆笔直地立在坑中……

快6点的时候,两个电线杆埋好了,人们没有走。干活的、看热闹的人得有30多人,有些村民互相递上香烟,吧嗒上几口,便议论起来,有的说“工作组干得真不赖!”,有的说“工作组包咱村,是咱们的福气呀!”,还有的说“今年咱村变化太大了,工作组给修了道、安了路灯、打了井、建了广场、建了书屋、学校弄得多好呀”。村民王书祥拉住我的手说“单经理,你们今年别走了!就凭你们的精神和干劲,再在俺虎道包上一、两年,我们村就更好了!” ……

6点多了,组长打电话让我捎馒头回驻地。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当初部分村民对工作组疑惑的眼神,想起刚才村民对工作组的评价,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老百姓才会把你当成自己家的人。农民是最懂得感恩和最容易满足的群体,只要真心为他们办实事,他们就支持你、感激你,他们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努力和付出的最大回报。

别样的重阳节

10月12日 星期六 晴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10月12日,在重阳节来临之前,市民政局驻阳原县澡洗塘村工作组、市军休中心、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与驻村71名老农民共渡重阳,让农村老人们享受到节日的温暖。

别样一、老干部牵手老农民。今年的驻村工作组主要从市军休二所和市军休中心抽调人员组成。军休所主要负责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管理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是服务老干部、老年人的工作部门。军休老干部政治素养好、退休待遇高、人生阅历多,他们心怀善念,一直以来就活跃在捐资助困、回报社会的慈善行业。今年的帮扶,架起他们与老农民的桥梁,老干部多次来村走访、慰问、义诊,服务村民。今天,他们又为村里的所有老人们带来了重阳节的礼物----健身按摩器,在活动现场发放到老农民的手中。老干部牵手老农民,共渡重阳节,共普和谐曲。今后,他们还将继续关心这里的农民老弟兄。

别样二、军休所牵线幸福院。10月12日,是澡洗塘村值得纪念的日子,投资5万余元修建的村互助幸福院于重阳节前正式建成。但是,幸福院内还缺少生活设施、娱乐设施----,由于县乡财政紧张,配套资金难落实。这时,驻村工作组成员派出单位---市军休中心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心主任熊国华同志带领军休干部满载着一车物资来到驻村,为幸福院雪中送炭,捐赠了价值2.5万元的床、床上用品、取暖设施、厨房用具、液晶电视、麻将桌椅和各类娱乐器材,瞬时将空荡荡的居所添的满满的,随时准备迎接入驻的孤寡老人。当夜,61岁的单身老汉梁贵生就乐呵呵的住了进来,成为第一个院民。

别样三、工作组情系养老业。澡洗塘村506名村民中有60岁以上老人71人,其中孤寡单身汉17人、遗孀10人。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很多的年青人选择外出打工,或举家搬迁城市,而老人们选择了留守,造成村里空心化、老龄化。而老年农民缺入劳动收入,仅靠政府发的55元养老金和低保金度日,生活水平较低,特别是年龄大了身边缺人照顾。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建设幸福院,组织孤寡老人互助养老,结伴生活,互相照顾,这是我省的成功经验。驻村后,工作组将建设幸福院纳入今年的帮扶项目,筹资5万余元改造了村小学废弃的4间老旧屋,新建了2间房屋,完成了幸福院的硬件建设,并在重阳节前建成。宽敞明亮活动室成为村里老人娱乐生活的新空间。

工作中,工作组关心村里老人的生活,慰问老党员,为两位高龄伤残老人赠送了轮椅,协调县残联入村为残疾老人办理了伤残证,先后三次组织义诊,免费发放常规用药。根据村内老人需要,帮助他们从市里购药送药。---一件件助老为老的实事,得到老百姓的称赞。

别样四、抓现实谋划新发展。幸福院建成了,但是只能满足部分单身孤寡老人入住,更多的老人还期待入住。如何搞好自我服务、如何加强自我管理?成立老年协会,推选管委会---等成为幸福院服务管理的现实问题,也开启了驻村养老新的实践与探索。而如何发展,养老幸福院规模如何扩大,如何解决资金瓶颈---?一系列问题成为工作组思考的内容:村委会负责幸福院院民的日常管理,入住的院民把自家房屋交给村委会,由村委会统筹使用或变卖融资,逐步改造扩大幸福院。这一方案行不行,工作组在思考,并将考题交给村委会、交给老农民,让大家一起思索幸福院的未来,思考自己的老年生活。

篇7:驻村蹲点民情日记

驻村蹲点民情日记

驻村蹲点民情日记

(2013.8.15)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的草原确权工作已完成总工作量的95%,打点、绘图、签字、上报工作都已进入收尾阶段,无论从打点和绘图的准确度、解决矛盾的力度、签字完整度、牧民的认可度哪个方面来讲,我们**都已走在了苏木10个村的前列。

今天晚上敖日格乐队长个人做东在**活动阵地旁边的私人蒙古包举行摊帐,一是为了庆功,让大家放松一下,二是为了正式欢迎我的到来。月圆的草原夜晚宁静甜美,觥筹交错间,摊帐的气氛达到了顶点!大家载歌载舞,谈笑风生。草原干部性格中的简单、豪爽、大气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深深陶醉在其中,美中不足的是,66度的蒙古烧酒,让我当了逃兵。我走出蒙古包,领略着草原美景,脑海中不由地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在一个月里有哪些收获?借着酒劲思考梳理出一些头绪。

这段时间,让我对牧区基层干部工作生活状态更加了解。没有来苏木以前,有人和我讲,牧区干部的时间意识差,责任感不强,工作强度小。事实证明,那是误解,至少这个团队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可以证明这一点。一月来,工作组成员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绝大多数吃住在牧民家,一套衣服七天不离身,每人胳膊上都能看到被草原蚊子叮的密密麻麻的坑,遇到沙化严重的草原,大家徒步一走就是大几公里,干部脚上经常出水泡,有的干部都磨出了老茧,有时还要承受个别牧民毫无道理的`埋怨,有的干部贴着自己的车和油,载着大家在沙漠里打点,有的女干部家里小孩重感冒,家都没回,一直坚持在岗位上。就是这样的条件,大家从没有抱怨,都在各司其职的工作,一个月来,工作组行程近5000公里,跑遍了40万亩草场的每个分界柱,走访了150户牧民家庭,解决历史顽固矛盾纠纷30多起,可以说,超计划的完成了任务。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发言权!我为脑海中存在过的一丝丝误解感到后悔,哪怕只是一丝丝!

这段时间,让我感觉到做好基层工作是讲究方式方法的。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除了大家的辛苦努力,还得益于我们实行的“五当”工作法。我们在工作启动之初,就规定,一般情况下,都要实行当事人在,当场打点,当时签字,当晚绘图,矛盾纠纷调解当场纪要的“五当”工作法,成功了避免了其他**出的问题(有的是打点时,牧民不在,有的是打完点牧民没有签字,有的矛盾纠纷调解没有记录等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段时间,让我感觉到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压力是蛮大的。争取好政府资金项目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每年**工作的重头戏。经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接触和项目争取上积极参与,我发现,现在争取项目很难,争取好项目更难,争取资金都到位的项目难上加难!这主要因为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日渐困难,各级政府为了降低财政赤字,大力压缩各领域项目资金,有的甚至要克扣项目资金,导致苦苦争取来项目资金要不到位,要不到位一部分,而这些项目依靠这部分资金是无法完工的,有时为了项目的顺利验收,村干部只能自讨腰包垫付。此外,牧民对**村干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一面是要兑现**发展和牧民增收的庄严承诺,一面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暴露出种种问题,双重压力考验着当前的村干部。

这段时间,让我对农村牧区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有了新的认识。这次草原确权工作,牧民之间矛盾纠纷还是不少,不好调解,但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如果是矛盾双方有党员,矛盾一般就好解决,一般都是党员一方做出让步。在这里,我讲一个故事,一户蒙古族老党员家和一户牧民家存在草牧场分界纠纷,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没有准确评判依据,就在调解陷入僵局时,老党员说了一句话打到了我:“我是党员,我让点”。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却朴实无华地将党员最本质的先进性自然地展现出来!调解结束后,我和这位老党员聊了聊,我问他对**党支部工作有啥建议,他说最希望**党支部多组织一些党员教育培训,尽量用蒙语,讲一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新政策,他很想听。我当即回答,我们马上要搞,到时候您提意见!临走时,我准备了500元钱,代表**党支部慰问了这位蒙古族老党员,钱不多,但代表组织的一种关怀吧,这位老党员没说话,只是目送着我们远去。如何去保持和发挥党员的先进性,这个老命题,却带来了新思考。

【驻村干部蹲点日记】相关文章:

1.驻村干部工作总结

2.驻村干部检讨书

3.驻村干部的民情日记摘编

4.村干部扶贫驻村民情日记

5.干部驻村蹲点个人工作总结

6.驻村干部述职报告

7.驻村干部年度工作计划

8.驻村干部个人工作计划

9.驻村干部个人工作总结精选

10.挂职驻村干部个人年终总结

下载word文档
《驻村干部蹲点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