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凤城导游词
“风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最美凤城导游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最美凤城导游词,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最美凤城导游词
凤城市位于 辽东半岛东部,地近黄海北岸,东经123°32′-124°32′、北纬40°02′-41°06′。北邻 本溪满族自治县,南与 丹东市 振安区和 东港市接壤,东靠 宽甸满族自治县,西与 辽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毗连。南距 丹东市区71千米,北距沈阳217千米。凤城全市总面积5513平方公里。
凤城地区属辽东山地 丘陵地貌类型,北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侵蚀构造地形。中部是遭受中等切割的山地丘陵,属构造依次降低的阶段状地貌,向南至黄海沿岸,逐渐变为低丘宽达数十公里的波动起伏的带状平原。属海蚀和堆积地形。
凤城市属于中湿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7.9℃,平均最高气温14℃,平均最低气温2.6℃;无霜期最多为173天,最少为138天,平均无霜期15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44mm,最大年降雨量1509.4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372.2小时。
凤城境内山多林密,野生资源繁多,拥有高等植物81科404属998种(其中野生果就有13科20属52种)、哺乳动物14科28种、鸟类39科162种。有人参、细辛、天麻、龙胆草等中药材620种;木耳、榛蘑等食用菌几十种;蕨菜、大叶芹、刺龙芽数十种野菜和板栗、核桃等干鲜果,有 天女木兰、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
凤城市现已发现煤、铁、金、铜、硼等金属、非金属矿藏59种,其中之一砂金和脉金储量较大,分布面广,开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89年被列为全国黄金生产重点产区之一,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初步探明蕴藏金资源量20.5吨,属于大型 金矿; 硼矿储量占全国固体硼矿总储量的63﹪,刘家河翁泉沟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红柱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丹东绿”“凤凰绿”等大理石产品被东南亚国家誉为“理石之冠”(毛主席纪念堂的部分装饰就选用了“丹东绿”大理石)。花岗岩板材有十多个品种。
篇2:最美凤城导游词
凤凰山山城位于凤城镇东南5公里的凤凰山和高丽山之间,南距沈丹铁路边门车站2.5公里。城南半部是以凤凰、高丽2山悬崖为壁,山低处和悬崖沟谷之间,用加工的楔型块石垒砌成坚固的城墙,城周长16公里,东北角1面城墙4公里,残高6—8米,顶宽约3米。城设有东、南、西3门。南门正当谷口。
凤凰山在唐朝前称为乌骨山,因此 乌骨城因山借名而来。西汉末年,中国东北高句丽民族建立了了臣服于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并陆续在其周边地区修筑了许多易守难攻的高山城隘,乌骨城就是其中之一。站在凤凰山最高峰攒 云峰鸟瞰乌骨城,可见此城中心低洼,四周高峭,呈一巨大盆地状。如果站在北门向里望,就会发现整个乌骨城像一个不规则的簸箕形,三面被突兀的山峰和陡峭的岩脊围起。北门由人工石块堆积夹道而成。攒云峰和东大顶子峰东西相对,从而使乌骨城更加险峻、坚固。山城随山就势而建,由城门、城墙、天然屏障和附属设施等组成,计有86段人工城墙和87段天然屏障,周长约16公里,占地约10多平方公里,是地处 鸭绿江右岸规模最大的高句丽山城。
城内广阔,北部有积石墓群,东部地势平坦,多有建筑遗址,出土有绳纹和指压纹瓦片,具有高句丽的特征。西北部有高埠,通称点将台。埠下有河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点将台上至今还留着明代外使龚用卿题写的“攒云岩”的遗迹,还有民国时期的题刻“磊落光明”。群众称此台为“高丽脚”,传说是古代点将、练兵的指挥台。
1982年文物普查时,在凤凰山北部发现外城,范围虽不及内城规模宏大,但也可观。
1963年9月30日,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篇3:最美凤城导游词
魁星楼,又名魁星阁,位于凤城县东北9公里草河乡管家村。坐落于海拔589.4米的老黑山南端的1条呈带形的山坡和台地上。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墓葬分布在山坡顶部10座,坡下台地上15座。
是为儒士学子心目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星而建的。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
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见图如见字。 古时候,各地都有魁星楼,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魁星楼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灿烂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上的魁星,是指道教中的唐朝时陕西西安户县石井镇钟馗故里欢乐谷人“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据说钟馗是主管人们科考命运的文曲星,所以自古文人们都拜请钟馗,人们说:“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人们纷纷到钟馗故里拜请钟馗、并在全国各地建有魁星楼,将钟馗的像供奉其中,以便于人们就近祭拜。也有传说包公是奎星下界(见《三侠五义》第二回)。
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附会为神,建奎星楼并塑神像以崇祀之,视为主文章兴衰之神,科举考试则奉为主中式之神,并改“奎星”为”魁星“。传说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上头还有两只角,脚踩在海中的一条大鳌鱼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每逢考试时魁星便右手握一管大毛笔,左手捧一斗四处巡视,据说斗里是众考生的姓名,如果有幸被魁星那支笔点中者就可以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篇4:潮州凤城导游词作文
潮州别称为凤城,尽人皆知。但为什么要这么称呼?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称呼呢?康熙《潮州府志·城池》谓:“明洪武三年(1370)指挥俞良辅辟其西南,筑砌以石,改门为七,谓之凤城。”言之凿凿地把潮州别称凤城的“专利”归于明初的俞良辅。后来的府志、县志皆沿其说,几成不刊之论。不过,这个结论其实并不确切。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云:“[潮州]潮阳、义安、凤城、鳄渚、揭阳、海阳。”引号内之地名皆为潮州之古称或别称,其中已包括“凤城”。而祝穆《方舆胜览》卷三十六[潮州·事要]亦说:“郡名:潮阳、古瀛、凤城(以凤凰山得名)、金城(以是州旧属于金氏)、鳄渚(以鳄鱼名)。”更把潮州别称凤城的原因说得清清楚楚。
王象之撰《舆地纪胜》之年代难以确定,而《方舆胜览》作者自序称该书成于宋理宗“嘉熙己亥(三年,1239年)仲冬”,可见,仅凭此书记载,潮州别称凤城的时间,起码要比俞良辅修潮城早出131年。
《方舆胜览》[形胜]还说:“……凤凰山,在海阳县,昔有爰居(按,《尔雅·释鸟》郝懿行疏:‘〈爰居〉似凤凰')来集,因名之。”查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九[潮州·古迹]中,已列有“越王走马埒、古义招县、凤凰山……”诸名目。元丰是宋神宗年号,起止在1078-1084年。其时凤凰山已被视为“古迹”,可知其得名甚早。既然凤城是“以凤凰山得名”,那么元丰年间潮州城自然可称为凤城。如果这个推论能够成立的话,称凤城的上限时间又可前推155年。潮州在宋代已别称凤城,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旁证:
《永乐大典·卷5345》引黄补《博陵家塾赋》:“凤城,越东之佳地也;林君,凤城之伟人也。”黄补是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在潮州还写过一首《韩木》诗,他把“越(粤)东佳地”潮州称为凤城,是身历其境者之口吻,比起足迹未至潮州的王象之、祝穆的记述,更加亲切、确凿。
《方舆胜览·潮州》[四六](即辑录的骈偶文)中有句曰:“演纶鳌禁,剖竹凤城。”《永乐大典》在引录时注明是出自《李公甫回张潮州启》。按,李公甫是官至中书舍人、宝章阁待制李刘的字;张潮州指嘉定元年(1208)住潮州知州的张镐。上引八个字的二句话,却有三个典故:演纶,谓起草诰命;鳌禁,是对翰林院的美称(鳌山是传说中的仙居。翰苑在禁城内,地位清贵,入翰苑有如登仙);剖竹,谓受到委任(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译为白话,意为:翰苑中的官员为皇帝起草了诰命,你于是接受委任状来到潮州。题目有“张潮州”,正文用“凤城”,其间的对应关系,不容置疑。
《永乐大典》还引录了龚茂良《代潮州林守谢宰执》书:“鱼佩虎符,香自凝于燕寝;凤城龙首,患何有于鳄溪?”潮州林守,是宋孝宗隆兴二年 (1164)知潮州军州事林元忠,时龚茂良任提点广东刑狱,两人都是福建兴化人,龚遂帮新任州官的老乡代写一封答谢宰相的书信。上述对句中的鱼佩虎符,指官员出入宫殿时悬挂于腰绶上的金属信物。原作虎形,唐高祖为避先祖李虎的名讳改成鱼形,后来成为定制。天子有六寝,燕寝是可供起居与听政的正寝,因有别于朝见百官的正殿,亦称寝殿。下半句的“龙首”有二层含义:一指山(汉代萧何曾择龙首山建未央宫);一指状元,亦泛指进士考试的“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乡贤王大宝在建炎二年高中榜眼,应在龙首之列)。了解了典实,二个骈句的意思便显豁了:“您宰相大人经常出入皇上的寝殿,连腰间的符佩也凝聚着宫中的御香;我治下的凤城已是人杰地灵,溪流中哪里还有鳄鱼为患?”标题点明“潮州林守”,正文标出“凤城”,与上一例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5:潮州凤城导游词作文
8月4号,我和爸爸以及他的朋友乘坐飞机来到了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坐上导游的接机大巴后,我们便蛮有兴趣的问导游:“潮汕是不是揭阳的一个市呀?”导游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地级市,揭阳是一个工业城市,而潮州和汕头都是旅游城市。我们今天先去潮州游玩一下。”
到了潮州,导游介绍说:“在潮州当然要品尝一下这里的美食。我们这里最好吃的当然要属裸粉、裸面、裸饼和牛肉丸了。”到了饭店,我二话不说便已经狼吞虎咽起来。原来这里的裸相当于都是面食之类,虽然里面没放什么东西,但还是软软的,特别好吃。吃完饭后,我们来到韩江。韩江,顾名思义它是以韩愈的名字命名的。它流过潮州和汕头后流入大海。
离开韩江,我们来到韩愈晚年居住的地方。韩愈到这个地方后,便释放奴仆,除掉妖魔鬼怪为百姓造福。之后他办了学堂,教这里的人读书。他最后种了两棵树,一棵完好无损,一棵已经被雷打成了两半。后人为了纪念韩愈又种下了一棵树。
离开韩愈纪念馆,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景点潮州古城。它有四个城门组成,分别是上水门、下水门、竹木门、广济门。古时候上水和下水门都是水路,竹木门是货路,而广济门是陆路。导游说:“我们潮州有三宝,第一宝是老香黄,第二宝是老药桔,第三宝是黄皮鼓。它们可以治喉咙痛,头痛等。”等进了潮州古城,我看见满大街都在卖潮州三宝、木雕、小吃。导游还告诉我们:“古城看起来崭新崭新的,是因为它在民国时期翻新过了。”
一个小时后,我们离开潮州便去了汕头。
篇6:潮州凤城导游词作文
一大早,我就被小潼吵醒了。她是我妈妈的同学的女儿,来自潮州,也是我的朋友。今天,我要和她,还有两位妈妈一起坐火车去潮州。
这是我第二次坐火车,我有点紧张,因为害怕赶不上火车。还好,我们顺利坐上了火车,沿着广梅汕铁路向潮州出发。妈妈说,广梅汕铁路是连接广州、梅州、汕头等城市的铁路。在火车上,我把随身带去的书看完了,感觉很闷,于是,我和小潼有时就像警察巡逻一样,在车箱里走来走去,有时又像飞机上的空姐一样,走在车箱里看看其他乘客在干什么,有什么需要帮助。在火车上走路,有种摇摇晃晃的感觉,很好玩。火车上,不时有服务员叫卖,有卖水果、零食、饮料、盒饭,但是妈妈不让我们买,因为那些食物又贵又不卫生,所以我们都吃自己带的早餐和午餐。
六个半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达潮州火车站。小潼的爸爸开车把我们接回了小潼的家。在三岁的时候,我曾经来过这里,那时感觉她家很大,可是现在感觉小多了,可能是因为以前我又矮又小,现在长大了。在潮州游玩的日子里,这里将是我和妈妈临时的“家”。晚上,我们很早就上床睡觉了,不过很晚才睡着,我一直都在跟小潼聊天,这是秘密的话题,不能让大人知道,所以我们躲在被窝里说悄悄话,不知说了多久,才渐渐睡着。在梦中,我梦到妈妈变成了皇后,我变成了公主,我们的头顶上都戴着皇冠,上面镶嵌着刻有“爱”字的宝石,特别漂亮。我想,可能是因为今天我太开心了,所以做了个美梦。
篇7:凤城历史典故
凤城历史典故
典源出处
《史记·封禅书》:“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唐·杜甫 《夜》诗:“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赵注:“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释义用法
传说秦穆公女弄玉吹箫,有凤凰降临,于是称其城为丹凤城。汉代皇宫内又有楼名凤阙,后来便把京城称作“凤城”,把皇宫称作“凤阙”。参见“弄玉吹箫”。
用典形式
【凤城】 唐·刘禹锡:“铿锵楫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宋 ·张景修:“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谁念凤城人远。”宋·陆游:“凤城书到锦江边,故里归期愈渺然。”明 ·陈子龙:“中星五夜回龙驭,丽日千门对凤城。”
【凤阙】 唐 ·李白:“冠剑朝凤阙,楼船待龙池。”
【丹凤城】 唐 ·沈佺期:“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凤凰城】 唐·李嶷:“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唐 ·杜甫:“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
【丹凤朱城】 唐·骆宾王:“丹凤朱城白日暮, 青牛绀潞斐径取”
篇8:凤城的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长白山的支脉凤凰山的脚下,住着一户赫姓人家。老两口带着四个儿子生活。终日日出而做,日落而归,辛勤劳动。生活过得不算富裕,但也不算很穷。四个儿子也很孝顺勤劳。但是他们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总是不满足自己的生活现状。
当他们看见那些经常去长白山挖棒槌的邻居,满载而归,即而过上了好日子显得非常的羡慕,总是蠢蠢欲动,似乎也想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也私下里不止一次的讨论过。然尔,看到父母年老的身体和家中的田地,也无可奈何。
但是,最终有一天,他们看着这块因天灾而颗粒无收的土地,终于和父母摊牌了。
“我们也要去长白山挖棒槌!”
哥四个一起站到父母的面前。
其实,父母早就知道儿子们的心事,只是没有点破。
“去挖棒槌可以,但是你们知道哪里有?怎么挖?怎么保存吗?”老父亲提出问题。“如果遇到虎狼,怎么防身?”
“那里山高路险,一旦走失,你们怎么找回家来?”母亲含泪低声问到。
父母的问话,让四个小伙子冷静了不少。便不再与父母争执。在大哥的带领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商量对策。
第二天,哥几个开始分别行动。大哥去找曾经进过山的邻居请教各种技术,老二,去张罗进山的马匹衣物,老三去打制防身用的刀叉剑戟。老四则准备挖棒槌的工具。
三天过后,哥儿四个经过了精心准备,又站到了父母的面前,要求去长白山挖棒槌。
当父母重新提出那些问题,哥儿几个都有了从容的办法;接着他们又让父母看了他们准备的一切包括马匹、粮食。器械和冬夏衣物。
最后,哥四个齐刷刷跪倒在父母的面前,说只有一事不能解决,请父母决断。
“兄弟四人,深感父母养育之恩,决定留下两人侍候二老,另两人进山劳作,但是自己又不好表白,敬请二老断定。”
二老又问:“如果你们四人分开,多年以后拿什么作为凭证你们曾经是一奶同胞的兄弟?”
“二老请看!”
哥四个一起举起了一张字据。上边写有二十八个大字;
德承吉林贵崇荣
英明景会乐辅清
忠良维国安全志
世守纯贞保太平
“这就是我们准备的相认的字句,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证明,见字如亲兄弟,视长辈如父母”。
父母一看,再也无话可说。只好放儿子出门,并留下了大儿子和老儿子,让老二和老三结伴而行。同时把大儿子和老儿子准备的衣物器械都给了准备出行的哥俩个。
第二天,在亲人依依不舍地送别下,两兄弟走上了去长白山的道路!
【最美凤城导游词】相关文章:
2.美丽凤城小学作文
3.作文 最美
4.最美作文
5.最美抒情散文
6.最美颁奖词
7.最美教师
8.最美 作文
10.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