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2023-06-07 08:05: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滴滴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我的家风故事征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我的家风故事征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篇1:家风故事征文

耕读传家,行稳人生每一步

我从小跟着姥爷姥姥长大,从记事起,姥爷家就是现如今的模样:黑漆大门的门楣上用瓷砖拼了四个大字——耕读传家。这四个字也伴随着我的成长过程,在心里形成深深的烙印。

姥爷的农活做得是极好的,从耕地、播种、除草到收割,整套流程都堪称是村里的典范,从小在他身边长大的我,自然耳濡目染接触了不少。记忆中最深的一项农活就是给谷子间苗和除草,这是一项极其需要耐心又极其琐碎的工作:全程需要蹲在地上,拿一把二三十公分长的铁质小锄,在一排谷子苗中挑选出长得茁壮的几颗,按照一定间距留好,其余全部拔掉,再拿小锄翻松谷子苗旁边的地,过程中不可把留好的谷子苗锄掉,而且往往一个人要照顾三垄。通常才干一会儿,腿就蹲得麻了,而且速度很慢。往往觉得自己干了不少活儿,但一眼向后望去,发现其实没有前进多少步,沮丧和失落感就会纷至而来。

每到此时,姥爷总会说:“干这种精细活儿要有耐心和韧劲,脚踏实地,不必总抬头,干着干着自然就向前去了。”当时听的时候并没在意,可是每次遇到事情,总是会想起他讲的这句话,暗暗告诉自己每临大事要有静气,沉稳耐心不焦躁。伺候庄稼是这样,待人接物更是这样。

除了干农活,读书就是这个家庭的另一件大事了。我妈是老大,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为了让两个舅舅上学,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在村里干活领工分了。妈妈辍学的时候,姥姥和姥爷是有愧疚的,姥姥不止一次地说过,妈妈天资是不错的,而且很要强,如果家里条件好,完全可以读出来。也正因为此,两个舅舅的求学之路比较顺利。

当时村里的普遍情况是,每个家庭都做两手准备,如果学习好就让上学,能考得上大学是造化,考不上就回来种地或找个工作;如果学习不好就完全看孩子,混个初中或高中文凭了事。大舅第一次高考失利了,是选择复读一年还是直接工作成为他人生关口的一次抉择。虽然姥爷姥姥极力支持他去复读,可懂事的大舅一直也没有提出要求,只是每天默不作声地干着活儿。

大舅最终放下了包袱,如愿考上了大学。在大舅的榜样引领下,二舅也一路读书读了出来,我们家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之家”“上学之家”。这在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处,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执着、坚韧地践行着内心的“耕读之道”。

去年春节,大家团聚在一起谈起“家风”这个话题时,二舅深情地说:“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耕读传家。”耕读传家的第一层意思就是要教人向善,要引导人走向正途,干活的人要认真工作、踏实上班,读书的人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第二层意思是每个人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虚此生,不虚此行;第三层意思是要把良好的传统传承、发扬下去,每一代人都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

现在,我已走上工作岗位7年有余,也已有了下一代,耕读传家这四个字,在我心中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现在早已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躬耕于黄土地上了,但是我们今天所处的境况何尝不是另一种耕作:对待工作,保持耐心、细致,富有韧性、脚踏实地,牢记忠诚、干净,不好高骛远,认真走好每一步;对待家庭,切实担起儿子、丈夫和父亲责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全力维持家庭和睦,携手向前;对待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升解决问题和干事创业的水平。

篇2:家风故事征文

我每次去老家---富阳区大源镇蒋家村,爸爸总是会带我去看望一个终年躺在床上的阿太,看见阿太躺床上,我总是会问:“爸爸,阿太为什么要躺床上啊?”可爸爸总是说:“阿太的脚不好了。”“脚为什么不好啊?”我问。爸爸总是不说,可这次,爸爸终于跟我说明白了。

前,爸爸的小奶奶,也就是我的阿太,在一次下楼时,一不小心,脚底一滑,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脚。这一摔,阿太就在床上硬生生地躺了20年,以后的吃喝拉撒睡就都在了这张床上。从那以后,阿太的体重也从以前的150斤降到了现在的50斤。在这20年里,自从我的阿太摔断腿后,爸爸的小爷爷也就是我的男阿太就再也没有出远门过,即使要出去也是当天去当天回,因为女阿太身边离不开人,他必须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照顾她。我的阿太有4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当时4个女儿都嫁人了,儿子在杭州读书。所以家里的一切都要男阿太关心照顾。为此,阿太的'三女儿虽然嫁在了里山,但她却带着一家人住在了娘家,工作也找在了大源,两个孩子也在大源读书,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帮助男阿太照顾女阿太。

在每一次过年时,阿太的三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婆一家是要回里山去的,但是姑婆总是早早地准备好年夜饭,跟阿太们一起吃年夜饭,然后再回里山,而姑丈也没有一丁点怨言并且非常支持。阿太的其他几个女儿平时也总是会回来看看,帮着搞卫生,帮着洗晒衣物棉被什么的,所以每一次走进女阿太的房间里,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病人的房间,因为里面很清爽很干净,一点异味也没有。尽管女阿太现在耳朵不大好使,但是男阿太、姑婆、小爷爷和姑丈们都会大声跟女阿太聊聊天,而小辈。

以前,我很不孝敬长辈。一次,爷爷在看电视,我正在旁边写作业,所以呢,我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一听到难听的戏剧声,心里就像有几只小蚂蚁在挠痒痒,我想都没想就冲爷爷喊道:“哎呀,你能不能不要在这看电视,好不容易想到了这道题的答案,被你这电视的声音吵得又忘了怎么写了!”爷爷听后,急忙关掉电视,抱歉地说:“那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虽然没有再说什么,可心里还是气鼓鼓的,不停地在怪爷爷不好。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便来教育我。他语重心长地说:“你怎么能冲爷爷发脾气?他是长辈,我们都应该孝顺长辈,百善孝为先吗?黄香温席的故事听过没有,黄香才九岁,就知道孝顺父母的道理,天气炎热时,他会给父亲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血的小虫赶走,让父亲睡得好。

天冷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让父亲的被子变温暖,让父亲睡得香,你要向他学习,以后一定要孝顺长辈啊!”我恍然大悟,决心以后改掉顶撞长辈的坏习惯。现在,我努力抑制自己,对长辈有礼貌,不发脾气了。就算长辈做错了什么,我也不会斤斤计较,我还能主动帮助长辈做一些家务活。我已经意识到自己进步了,高兴极了。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想一想,长辈们都那么疼爱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呢!

篇3:家风故事征文

每个人的家都有家风和家训,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我的爷爷奶奶从小就教育我要尊敬老师、长辈,团结同学,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爷爷奶奶及祖宗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定为家训,教导我们要谨记。

爸爸从小给我讲《狼来了》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在山坡上放羊,他感觉到很无聊,所以就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赶快上山来看是怎么问事,结果什么事请也没有发生。第二次狼真的来了,他再次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村民们在也不相信他了,羊全被狼咬死了。读完这个故事,我决定做了一个不说谎、诚实、守信的人。

家风家训故事优秀的征文篇小时候睡觉之前妈妈总会给我讲故事,许多以勤俭为主题的.故事我都铭记在了心里。每当看到爸爸妈妈在家中会把线头、破布都捡起来收集好,我就会疑惑这是为什么,直到以后几次看到姥姥给我们送来了漂亮的装饰品,看到了它们的结构,我才明白了:爸爸妈妈是要把生活中的一些小东西收集起来,给姥姥在处理一下回收利用,让家中更美丽。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勤俭节约,因为在节约时我会觉得我也是能做有价值的事情,心里很甜很甜。对于只过了几天剩菜剩饭我们也不会丢掉,而是给楼下的流浪猫、狗,让他们能吃顿饱饭而又不浪费。

在这家庭文明守则的监督和管教下,我们一直和谐融洽、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篇4:家风故事征文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丫,拥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虽然不算高,但也算很努力的生活着。如今他俩早已“解甲归田”,过上了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有次与父亲谈起家风,父亲说:“家风并不是种具体的可以描述的东西,它就像是我们所在的`城市一样,于无形中陶染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家族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到“家风”二字,我时常会想到父亲,他为人正直、善良、节俭,而他的廉洁自律最让我信服。

父亲作为知青下放黄梅,经过努力考进航校,后进入二航局工作,这一干就是40年。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上初一时,父亲由于工作调动关系,去了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作为人事部经理,自然很多“亲戚”联系了过来。印象中,父亲每次都是很客气的接待客人,认真而又严肃的将招录要求进行一一讲解,红着脸拒绝所有“开后门”请求。

记得有一次,家中一亲戚带了一份并不算贵重的礼盒,由于父母加班未归,我手痒拆开后发现是一盒进口点心,平时家庭节俭,自然是趁着父母不在拆开品尝,结果可想而知,父亲很少发脾气,而那次却狠狠的教训了我。随后带着我买了同样的礼盒送还回去。归途中,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父亲向我说了很多,有原则、有制度,十二岁的我自然是听不太明白,但父亲说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两句中华俗语,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我也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拼搏着。受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做人一定要自律,自律才能成就自己”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根植于我的内心。

每次我从家里出发到项目去,父亲都会找各种理由送我出小区,这一段路不算长,却饱含着“千叮咛、万嘱咐”。出院子后,我也会目送父亲回家,看到父亲穿着我“淘汰”的衣物和略有驼背的样子,脑海中想起的不是朱自清的《背影》,而是从小到大我父亲教导我的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好似“春雨润物”般沁润进了我的生命,无需过多的言语,却也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它鞭策着我,激励着我,也改变着我,变得更加自律、更加坚定。

篇5: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分享我的家风故事。如果要具体的说“你家的家风是什么?”,那么一千个人一定会有一千种回答。每个幸福的家庭,一定有很好的家风。好的家风时时伴随着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因为有好的家风,我们的家庭才会幸福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在我的家风中,不仅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还有“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先辈的处事哲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都不能轻言放弃,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就拿我学钢琴来说吧,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手形、指法不对,弹出的音不准,甚至会走音,但是妈妈和老师告诉我,万事开头难。在她们的鼓励下,我反复琢磨,坚持练习,渐渐的已经不再觉得弹钢琴是一件难事了。

我的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任何失败都是人生中的一次磨炼,人总是不断地在挫折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成功!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他人的关怀与帮助。妈妈教育我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别人,去帮助别人。这种懂得感恩的家风也一直陪伴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只有懂得感恩,懂得去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关心过你的人,你才会收获更多的成功与快乐!

篇6: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外公家有座老房子,里面放着许多老古董,它们全都破旧不堪,布满了灰尘。这些老古董可是有着四五十年的历史,饱经沧桑,要知道它们可不简单,它见证了外公和他九个兄弟姐妹的成长,见证了岁月与生活的变化。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下面这些老古董吧!

同学们,你们见过草绳机吗?这是一种很简陋的农用工具,当年我太爷爷太奶奶家里就有一个。太爷爷太奶奶一共生育了十个子女,又没有什么吃的,可想而知太爷爷太奶奶生活的压力有多窘迫。于是太爷爷想出一个办法,每次秋收过后,他们就会把剩下了的稻草收集起来,放到草绳机的口子里,再用脚去踩踏板,那些草绳便被结成了一根一根长长的草绳。草绳越卷越长,打成卷最后就变成一捆一捆的。每次别人家大人在月光下乘凉闲聊,太爷爷太奶奶就抓紧时间打草绳,天井屋里堆满了一捆一捆的草绳,孩子们就在草绳堆里爬来爬去,集成的草绳卷太爷爷太奶奶就把它们卖给城里造纸厂的老板,用换来的钱来养活他们的'十个孩子。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太爷爷的十个孩子全部都平安长大了,并且还培养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那就是我四外公。妈妈说,她也是草绳机陪伴着长大的。妈妈出生的时候,外公外婆在外面忙农活时,太爷爷和太奶奶就在家里帮忙带孩子。他们就会把妈妈放在摇椅上,然后就在旁边结起了草绳儿,妈妈就在草绳机嘎吱嘎吱的声音中睡觉了,嘎吱嘎吱,嘎吱嘎吱的声音伴随着妈妈一天天长大……

老家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老物件,那就是吹谷机。它呈纺锤状,中间有一个大风车,外面还连着一个把手。当年外公外婆就会把刚收下来的新鲜的稻谷放到里面。因为稻谷里面还有很多的稻草屑,外公外婆转动风车,风车产生的风力会把稻谷上的穗屑吹出去,剩下来的就是干干净净的稻谷啦!

老家还有石磨呢,每年我们回乡下,外公和外婆都会手推石磨给我们打豆腐吃,往往打个豆腐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因为全靠手工去推,黄豆被磨成渣,再煮开,经过过滤等一系列手工活,但是出来的豆浆豆腐吃到嘴里特别香甜,别有一番滋味,让我永远难忘。

这些老物件不但见证了岁月的变化,见证了我们生活的改变,也见证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奋斗。正是太爷爷、太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父辈们的勤劳奋斗,才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的美好,所以我们要传承这些勤劳的品质,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学习,让勤俭持家,勤劳吃苦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篇7: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什么是家风?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直接接的教育,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而我的家风是什么?

我的家风是诚信,坚持。恰好我的关键词也是坚持,下面让我讲讲我的家风故事吧。没有运动细胞的我,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我跑的是全年级第五名,不过是倒着数的!第二次马拉松前一晚我生病了,感冒发烧,妈妈劝我跟蜜罗请假,可是倔强的我怎么可能放弃这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呢?我没有告诉老师和同学,跟着马拉松的大队伍迈着坚毅地步伐出发了。跑一跑,走一走,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汗水已经湿透了我的衣裳,但我咬咬牙,擦擦汗继续大步向前。最终我在爸爸陪伴和鼓励下成功到达终点,获得啦宝贵的挑战奖牌,还比上次进步了五名,但这次我跑到啦班级二十几名,也许这个成绩在你们眼里并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太不容易啦!

我的兴趣爱好是唱歌、跳舞、模特、表演、游泳、画画,不管刮风下雨,我都坚持上我的兴趣班,从不轻易缺课,就拿舞蹈来说吧!三年级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舞蹈。于是立马就报了中国舞基础班,刚开始很多的动作都不到位,而且每次练完舞蹈全身酸痛,腿抽筋……说实在的,我都有点想放弃了,但妈妈鼓励我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起步晚不代表结果,比别人更坚持才是大赢家!就这样每周坚持训练,每次都是第一个练习打卡,十来节课的时间我的柔韧性起来了,就把横叉下的很好了,我现在依然坚持在上我的舞蹈班。

坚持不放弃不是我与生俱来的,是碧桂园让我知道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学习力比学习更重要!我会继续我的坚持,让自己不断成长,成为一个被别人需要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爱碧桂园,我爱杜哥、我爱我的所有的任课老师!

谁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成为家风故事呢?

篇8: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我又回老家了。清明时节,油菜花已经齐人高了。放眼望去,田野里连成片的金黄在正午的阳光下开得更加肆意张扬。这片古老的土地,总给人生生不息的希望。今年的油菜花开了,而老太太已经离开四年了。

老太太是外婆的妈妈。她身世坎坷,小时候由她的奶奶带大,吃了许多苦。好不容易出落得亭亭玉立,却被嫁给了年长她许多的老太爷。婚后,有了外婆与姨婆两个女儿。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她注定是要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活下去的。

妈妈说老太太的内心其实骄傲得不得了,无奈被命运捉弄,一生也没享过几天福。

我的童年是和老太太、外婆一起度过的。印象中老太太的满头银发总是梳得溜光,衣服虽然旧,却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我几乎从未见过她没有挺直背的样子,就算是坐着,她的背也从不靠着椅背,永远都是笔挺的。老太太个头不高,人也很温和,但她笔直的背总给我一种威严感。她身上散发出的与生俱来的温婉和岁月沉淀下来的威严,在任何时候都是支撑整个家庭前行的力量。

老太太走了很久,妈妈才对我说起那些尘封的往事。妈妈有记忆的时候,老太太那一辈的人只剩下她一个了。整个家族一百多口人,她一个人想方设法维持着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

那时生活很艰难,外公带着舅舅进城工作,家里只剩下祖孙三代三个女人。老太太一个人支撑起了整个家,干着本应由男人干的重活,硬是将苦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生活虽苦,却因老太太的坚韧与挺拔散发出希望的力量。于是,还在上小学的妈妈已经懂得如何在放学狂奔回家的路上,捡拾比别人更多的竹套,如何在喂饱饥饿的蚕后,在老太太与外婆回家之前做好饭菜。

妈妈跟我说,老太太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最苦的日子也没能压弯她的腰,她挺直背承担起了整个家的重担。好像真的是这样,从老太太到外婆、姨婆,再到舅舅、妈妈,还有外公,他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是昂首挺胸的。我不由得想,在那段艰苦岁月里,老太太是怎样挺直背,为一家人做出一锅热腾腾的稀饭的?

我要起程回家了,外婆站在门口挥手。四年前两个并排目送我的身影如今只剩下一个,但老太太已在无形中将那份坚韧与挺拔传给了外婆、妈妈和我。我想,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也会将这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

篇9: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我每次去老家---富阳区大源镇蒋家村,爸爸总是会带我去看望一个终年躺在床上的阿太,看见阿太躺床上,我总是会问:“爸爸,阿太为什么要躺床上啊?”可爸爸总是说:“阿太的脚不好了。”“脚为什么不好啊?”我问。爸爸总是不说,可这次,爸爸终于跟我说明白了。

前,爸爸的小奶奶,也就是我的阿太,在一次下楼时,一不小心,脚底一滑,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脚。这一摔,阿太就在床上硬生生地躺了20年,以后的吃喝拉撒睡就都在了这张床上。从那以后,阿太的体重也从以前的150斤降到了现在的50斤。

在这20年里,自从我的阿太摔断腿后,爸爸的小爷爷也就是我的男阿太就再也没有出远门过,即使要出去也是当天去当天回,因为女阿太身边离不开人,他必须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照顾她。我的阿太有4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当时4个女儿都嫁人了,儿子在杭州读书。所以家里的一切都要男阿太关心照顾。为此,阿太的三女儿虽然嫁在了里山,但她却带着一家人住在了娘家,工作也找在了大源,两个孩子也在大源读书,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帮助男阿太照顾女阿太。在每一次过年时,阿太的三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婆一家是要回里山去的,但是姑婆总是早早地准备好年夜饭,跟阿太们一起吃年夜饭,然后再回里山,而姑丈也没有一丁点怨言并且非常支持。阿太的其他几个女儿平时也总是会回来看看,帮着搞卫生,帮着洗晒衣物棉被什么的,所以每一次走进女阿太的房间里,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病人的房间,因为里面很清爽很干净,一点异味也没有。尽管女阿太现在耳朵不大好使,但是男阿太、姑婆、小爷爷和姑丈们都会大声跟女阿太聊聊天,而小辈们也就是我的姑姑们和叔叔们也会在女阿太的房间里聊天玩耍,多陪陪女阿太的。

在爸爸讲的这个事情中,我看到了阿太一家人的相亲相爱,不离不弃,更看到了姑婆们的尊老和孝顺。

这就是我身边的一个家风故事!

篇10: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在稚嫩清脆的童声中,舅妈和北北就这样拉了钩,盖了章……

北北,我的小表弟,今年五岁,他个子小小的,不过身体挺结实。胖嘟嘟的脸蛋上,两只小巧玲珑、黑珍珠似的眼睛不停地闪烁着。非常惹人喜爱!舅妈非常注重言传身教,所以北北从小就很乖很懂事,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识字、听故事,或者是和别人打招呼,他都是同龄人的榜样。但我最佩服他的,还是他说话算话的品质。虽然他还那么小,只要是他答应的是就一定会做到。比如:说好看半个小时电视他就看半个小时、说好吃一颗糖就绝不会多吃一颗,说好每天读一个故事给妈妈听,他就会每晚准时拿着书给舅妈讲……

那天,我们在一起吃饭。舅妈和妈妈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北北,自从北北上幼儿园以后,每天放学后都是外婆去接的,然后公交车上很多小朋友一起吃零食,这个习惯很不好,但是对小孩子来说,别人吃,你不吃的话肯定是做不到的,怎么办呢?妈妈也和舅妈倾诉,我每天都不肯喝水,这样对身体肯定是不好的。可不管怎么提醒,我还是记不住每天要喝水,妈妈也很无奈……突然,妈妈一拍桌子,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不如,以后你们两兄弟互相监督,提醒对方改正坏习惯,比一比看谁先改掉,好不好?”我听了点点头,对弟弟说:“北北,以后放学后不能在公交车上吃东西了,好吗?”舅妈也再次亲切地和北北讲道理:公交车上吃东西是很不文明的,也不卫生的,你以后真的不能吃了,如果别的小朋友给你,你也可以拒绝的或者劝他们也不要吃……最终,北北答应了。我们拉了勾,加上盖章,一言为定了。

第二天晚上,弟弟打电话给我,口齿不清地对我说:“哥哥,我今天放学后……没吃东西!你今天有没有喝水呢?” 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天真稚嫩的嗓音后,开始我有些惊愕,接着我又感到惭愧:今天我只喝了一小杯水,而按规定,我至少要喝三杯水的,怎么办呢?唉!只能实话实说了,一小杯水至少也比我原先不喝水好呀!”于是,我回应道:“嗯,北北真棒!哥哥虽然没做到,但是比原来好些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在舅舅家吃饭。吃了一会儿,北北问我:“哥哥,你这几天有没有喝水呀?我都没有在公交车上吃东西!” “是呀,北北这几天很乖,每天都叫外婆去接他时不要拿东西,还跟在车上吃东西的小朋友说这样是不文明的呢!”舅妈在一旁故意提高了嗓音大声补充道。北北听了,更高兴了!而我却早就把这件事忘记了,此刻的我真想找个地洞往里钻。

其实,北北“说话算话”的品质与舅妈的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在我的印象中,舅妈也是一个讲究诚信、说话算话的人。平时舅妈不管怎么忙,每月都会带我出去玩一次;答应北北的事也一定会努力做到!那一天,我在舅舅家玩。北北告诉我,晚上舅妈要带我们去菲兹吃牛排。傍晚舅妈下班回来,可是舅妈一进门就有气无力地说,今天真是累瘫了,忙了一整天……说着,就一下子躺在了沙发上。看着一脸疲惫的舅妈,我想晚上的这顿牛排肯定泡汤了……这时,北北从房间里兴奋地小跑着过来,趴在舅妈身上说:“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吃牛排啊?”舅妈一拍脑门,这才晃过神来,温和地说:“宝贝,虽然妈妈今天很累,但是答应你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我们准备一下,马上出发!”“耶!let’s go!”说着,我们一起欢呼雀跃着吃牛排去喽!

说话算话、讲究诚信,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从北北、舅妈身上更深刻地领悟到:说话算话,这一美德不分年龄,不分大事小事,它就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不仅要传承这一美德,更要让它成为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相关文章:

1.家风故事征文六年级

2.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

3.家风家训家庭故事征文

4.家风故事征文1000字左右

5.清廉家风故事征文佳作

6.家风征文

7.我的家风故事征文优秀作文精选

8.“我的家风”征文守望家风

9.我的家训家风征文

10.征文家风是什么

下载word文档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