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她散文
“小狐离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陌生的她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陌生的她散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陌生的她散文
陌生的她散文
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也从来不认识她,但是她的身影一直在我心里,曾多次想和她说会话,却始终提不起勇气。
她的存在是从妈妈和我聊天中得知的,一天妈妈下班回到家和我说,她在菜市场那一块地段,看见一个病情和我一样的女孩在那摆地摊。当时我除了一点惊讶外,更多的是对她的敬佩,想着哪天去菜市场转转,兴许能遇上她呢。可是看见她的时候,已经是在妈妈和我说起她很久以后了。
第一次看见她,当然是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当时的她并没有在摆地摊做生意,而是和一个中年妇女一起在路上走着,那个中年妇女应该是她的妈妈吧。她走路的姿势看上去很吃力的样子,一瘸一拐的,那个妇女搀扶着她,我在路上若遇上和我一样病情的人或者其他残疾人,我都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不去特意看他们,更不去注视他们,因为那种被人注视着的尴尬感觉,我感同身受。因此,那一次我没有过于去观察她,与她只是擦肩而过。我记得那次她从我们身边走过后,妈妈还在我耳边温声地说:“你看,你的病情比她好多了。”
第二次看见她,同样是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她在菜市场外面摆了一个地摊,我从她地摊前走过时,大致的看了一下,卖的是袜子和内衣裤。在地摊一边,她还搭了个红色的帐篷,帐篷里还摆着一张旧沙发,我想应该是她家人帮她搭的帐篷,没有客人时,她就在帐篷里面休息。那次在她摊前经过,我看见她在帐篷里的沙发上躺着,好似在闭目养神,沙发上不止躺着她一人,她的身旁还有个小孩,大概三四岁的样子,在沙发上爬上爬下,一下拨弄她的头发,一下捏捏她的.鼻子,一下又坐在她肚子上,而她始终都是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任由小孩胡闹,那孩子看上去活波调皮又不失可爱。这时妈妈发现我在望着那小孩,嘴角还有一丝笑意,于是对我说道:“听菜贩说这个女孩结婚了,还生了个儿子,这孩子肯定是她的儿子了。”我听后心里不由有一点惊讶,她结婚啦!可是她的模样看上去真的好小,也不过十六七岁的光景,于是把心里这想法向妈妈脱口而出,妈妈听后笑了笑说,她也是听菜市场的菜贩说的,那女孩结婚几年了,这女孩也有二十好几了。妈妈对我说道:其实她结婚生子也没什么奇怪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就算她结婚结得早,只要到了法定的年龄就行,最重要的是要看她的丈夫对她好不好。我想了想,觉得也是,不过到现在,我始终没见到过她的丈夫,也许是我去那个菜市场去得少的原因吧。
第三次看见她,还是和妈妈去买菜。我们经过她上两次摆摊的地方时,没有看见她与她的摊位。那天,我以为不会看见她了,我以为她那天有事而没有出门摆地摊,不料在菜市场里面看见她和她的摊位,还有她的妈妈。当我经过她的摊位时,我与她四目相对,却谁也没有和谁说过一个字,我和妈妈在离她不远的地方买蔬菜,妈妈悄声对我说:“要不,你去和她说说话吧。”我问道:“可是说什么呢?我俩素不相识。”妈妈说道:“你就问她,她摊位上的东西怎么卖呀?多少钱呀?你一个人去,也锻炼一下胆量。”这时,我有些心动了,正准备独自往她摊位走去,却看见一个卖菜的和她在交谈着,两人往我憋了一眼,然后那个卖菜的突然对她大声说道:“她穿得那么好,她家比你家有钱些呗,你有什么办法,不过还好,你还有老公和儿子啦。”我是个很敏感的女孩,因此意识里断定那个菜贩口中的“她”,说的就是我,于是刚刚才鼓起的勇气又消失不见了,于是我裹足不前,最终还是没有与她交谈。
回家后我一直疑惑着,为什么那个菜贩要对她说我家比她家条件好呢?而她们又怎么知道我家比那个女孩家有钱呢?想到这,我回想那三次遇见女孩的样子,好像每次看见那女孩,她都穿得不太好,有时候脸上还有点脏,身上穿的衣服与鞋子都有点破旧。而我每次出门,不管去哪里,都是穿戴整洁,虽然穿着不华贵,但是干净得体。而我妈妈又很注重我的穿着,在家里随我自己,我出门或与她出门之前,总是要考察一下我的穿戴。相比之下,可能就给那些菜贩一些暗示,我家比她家要富裕吧。
其实,我很少去在意自己家的经济条件,我家的条件好不好,我是真的不清楚,我也不想去弄清楚,爸妈从不说这方面的事,我更很少问他们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是从小衣食从来不缺,从小到现在也没有真正为钱发过愁,想要什么,家人也都是有求必应的。可是菜贩的那句我家比那女孩家有钱,我一直不能苟同,相反的,我认为这个女孩比我富有多了,我始终都觉自己除了关心我的亲人外,一直都是一无所有。而那个女孩且不说她有她的婚姻,她最让我羡慕与敬佩之处是她敢于面对陌生人的恻目,在人流量相当多的地方摆起了地摊,这份勇气与胆识是我相当敬佩、也是值得我学习。
虽然这女孩给别人的印象是有点邋遢、衣着不整洁。但是,我却觉得她像路边的小草一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面对别人眼中的同情与猜测,她淡定自若;面对有些人的闲言闲语,她也处世不惊。我更敬佩她的家人能冒着可能被别人说成对这个残疾女孩不好的闲话,依然选择让女孩出来锻炼自我,面对流言、面对蜚语、面对社会,更面对自己。
篇2:陌生电话散文
陌生电话散文
一个陌生电话追到下班路上。石家庄,倒是去过的,会是谁?是朋友大都在联系人里。是?那天听公安处葛干事讲安全防范课,说现在的花样翻新。电视里也几次看到被骗得一塌糊涂的人。哼,我倒要看看,骗子是怎么巧舌如簧骗人的。
“喂,你好!”白天手机屏幕有点儿暗,那天把显示亮度调整了,但太费电了,就又往回调了些。电话号码在眼前时隐时现。
“喂,我是张亚西啊,还记得吗?”张亚西?当然记得。分别快30年了吧,从无联系。他怎么会知道我的电话?据说,现在有一种骗术就是以熟人、朋友或者亲人的名义来的。声音实在听不出来。模糊的印象里,他的声音不是这样的。况且电话里的声音好年轻。他比我大好几岁,应当快退休了吧。难道,有人模仿?
“嗯,知道,记得。怎么能忘了呢。”且看他还会说什么。也不能肯定不是他。内地生活,人都保养的比较年轻,这样年轻的声音也不奇怪。我眼里的张亚西还是那个个头不高,小平头,堆着一脸精干笑容,拿着舀菜勺子敲得菜盆“当当”作响的小伙子。那年冬天的那个晚上,我们一起到单位报道。载着我们在寒风里颠簸了一天的卡车抵达住宿地时,他们几个就地招工的子弟在车下接行李。他是从部队复员后就地安置,我们是从外地招工进来。他是航天城的第二代。他爸爸我也记得很清楚,一个跟他儿子个头相仿的精干干巴老头,据说是车工高手,当年从北京某机械制造厂选拔来的技术骨干,专门解决导弹卫星发射场技术难题的专家型职工。我在理发室工作的时候,老头经常会去理发。他跟师傅们都很熟悉,去了就会聊聊这个那个的。
“嗯,小胡,是这样的。我不是办退休吧,单位说档案里缺几个材料,想请你帮着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始东西,给补一下。”噢,是这样的。我略带紧张的那口气终于松了下来。
“哦,真是你啊。我还以为谁打错了。走了好些年了,都好吗?”他还能想起我来,能想到有事情找我,难得。他走的时候孩子都好几岁了,记不清是男孩女孩,他媳妇也是我们一批进航天城的下乡知青,跟我从一个村里出来。
“孩子多大了,好吗?”
“孩子是1981年的,都33了,挺好的。”年轻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来。张亚西是我们一批职工中非常聪明的几个人中的一个。他一上班被分配到食堂,那个最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地方。不少人说,他找对象就是利用当食堂掌勺师傅的“地利”,赢得了那个女人的心。
倒像有几分道理。那个女人不馋呢?那个时代,谁懂得这一点,能适时给心爱的她些好吃的,就能抓个八九不离十。几十年过去了,不知道他换了没有。地方风行过一阵换老婆风气,不知道他赶没赶这个风尚。换也不奇怪。差不多时间回到石家庄新华区的老周老李,不也分了换了?老李调往石家庄干休所任职的时候,老周在单位担任教导员,是前途很好的政工干部。没想到回去让老李给蹬了。据说老李有了小三,都生了孩子,老周才知道。张亚西没说原配小吕好不好,我也不好问。万一他们早就分了,问着就尴尬了。按理说,他应当主动提及的`。可是,他始终没说。
“你的孩子呢,上学还是工作?”他走的时候,我还是单身,刚到机关不久。一个乡下娃能到全处人羡慕的政治处工作,是张亚西他们都意外的事情。
“在外边工作了。还好。你要办退休了?”想想也不意外,我们那批人中,年龄最大与最小的悬殊10岁以上呢。
“是,4月份就到时间了,现在才办。说缺好几个材料,怎么从部队调动到石家庄的、如何从军人变成职工的,都没有手续。看看我们那儿能不能找到底子。帮我想想办法。”现在都是怎么了,所有档案资料、先进材料什么的,都不是组织出面完善或证实,而是让自己想办法。自己想办法,还要组织管理干嘛。嗨,都这样的,看不清了。
让我想想办法,我有那么大办法?我已经从老单位出来10多年,他应当找老单位的管理人员啊!可是,他找我,也许是问了好些人转了一圈才找到的。想想跟机关关系还行,为他找找,补充些资料,不是什么大事情。
他是带着期望打来电话的,我没有多少理由拒绝推托。不管咋说,过去在一个大房间通铺上睡过觉,一个食堂里吃过饭,是同一批到单位的战友。
“行,我试试看。1985年资料不一定能找到,你从军人到职工的情况我是清楚的,因为有跟你同样情况的人还在,我查他们的档案看是怎么显示的,不行给你补材料。下午上班给你办,办的情况咋样给你及时汇报。”
要办就好好办。为人谋,岂能不忠乎!
“好,谢谢你。有空到石家庄玩玩。现在我们都有时间了,可以好好陪陪的。”电话里感激之情奔涌。
“别那么客气,尽量给你办妥。放心。有机会就去了。也欢迎你有空到基地来看看,这里还有些过去的战友同事呢。”他父亲好像是去世在基地的。听说他们家把老人的遗骨迁走了。他有个弟弟过去在这里,做到团职。说是人极聪明。某年有朋友来,说车有些问题,我知道他在管理汽车修理,还打电话找他,请帮着找人修理,他很热心地帮了忙。
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转着圈的。他弟弟帮过我,我无以为谢。他找来请我帮忙,算是有机会把这个情补一补吧。
人与人间,都得留下机会。能帮人就是种植机会的机会。
感谢这个陌生的熟悉电话。
回到家,打开电话,点击添加联系人,从今之后,这个号码再不陌生。
7月23日
篇3:陌生沉陷散文
陌生沉陷散文
紧张而充实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关于幸福的定义却越来越模糊。8小时的工作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就连吃饭休息的那一个小时,也被我用来练车了。公司的同事注意到我的忙碌,十分关心的问:“echo,你天天都忙来忙去,孩子谁照顾?孩子上几年级了?淘不淘气?”
赶紧将车停好,我开始笑容可掬地回答各种问题:“我家孩子上五年级了,平时都是我一个人照看,特别调皮。”转过头,我拉起同事白嫩细致的手,仔细端详上面的白金戒指:“真好看,从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男朋友送的?哦,你真好福气呀!”
有时候幸福的面貌就是这样的灰头土脸,蒙上世俗标准的尘土,很容易把它轻轻放掉,转而追求精致易碎的东西。
时时从心里感到一种痛切的不满足。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和追求到了什么。过去深埋着许多的忧伤,现在我的生活的远方有难忘的影子,如果不出意外,那么未来将是可以展望的一长串安静却不妥帖的岁月。在这条连接起来的河流里,我是一条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众生喧哗,其实只有两个人,一男一女。
喜怒哀乐,其实只通向一个结局——人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死去。
这一条挣脱名缰利锁的路上,熙来攘往,从不曾断流。
也问自己,三十好几的人了,管管儿子,做做家务,看看电视,做个单纯的家庭主妇不是更好。然而,时至今日,就算是做主妇,也不是件简单的事。除了要对父母、对朋友、对手足,对家庭、有责任有爱心之外,最起码还要有一半的股权,一个称职的主妇,首先要是个聪明的主妇。当然,也会有每夜的等待,和无法印证的猜疑,会有谁理谁多一点谁又哪一次不理自己的斤斤计较,会有悄悄的背叛和明目张胆的疏离。这一道大餐里,只有一分甜蜜,其余九分全是苦涩。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刻骨铭心的爱都会变得淡然如水,那种一生一世的爱恋,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自欺欺人。
到了现在,风也经过,雨也历过,尘沙漫天的时候也有过,梦醒处,心也更加的清明起来。好象打磨过的照妖镜,照出面前这个虚拟的花花世界的本相。
最近和摩曼聊天,主题是讨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摩曼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没有最好的婚姻,只有最好的坚守,牺牲是一种大爱!他的回答令我将想说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其实,相识四年,早该知道他不会和我检讨这些世俗的问题。我恩了一声,他补充了一句,你们这些貌似女强人的人,还写个什么是散文诗歌的本身就忒难侍候,男人可真不容易哦。
我还在品味这老兄的话,他的头像却已经黑了。我的脑子里念头在疯狂地旋转:唐明皇宠爱杨妃,也无非爱得不知道怎么着了,于是“弟兄姊妹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无非“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可是杨妃却死了,剩下一个明皇落了单,夜雨闻铃肠断声。
现实中,爱情真是不宜存在的,气候不合适,土壤不合适,温度也不合适。大兵压境,三军催逼,都说是她误了国是,所以唐明皇不舍也不行了。你看,美丽是一宗罪,爱情又是一宗罪——于是我们的美人死了,唐皇的爱人死了。
那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解道说的爱情忠贞不渝,却原来是爱情走投无路,逼急无奈,只好上天,只好入地。梁祝也化了蝴蝶,春天里翩跹来去;焦仲卿和刘兰芝呢?做了真正的连理枝了,“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婆婆再千刁万恶,总不至于把两棵树也锯了去,这两个人才真正得以携手笑看风云变幻,微风吹过,树叶窸窸窣窣,宛似爱人低语。
恍然中,忽又想起了《孟子 离娄下》中有一篇“齐人有一妻一妾”。过去读时,爱憎非常分明,同情被蒙蔽欺骗的妻妾,鄙视做假与虚荣的“齐人”。但今日经摩曼这么一说,突然有了疑问:“齐人”为什么要在妻妾面前把自己乞食人家的祭祀说成是与“显者”觥筹交错呢?恐怕这里还暗含着另一个事实,即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社会,面对“男主外女主内”的要求,“齐人”如果不在妻妾面前隐瞒自己“主外”的失败,他在家里可能就更抬不起头。所谓“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由此看来,“齐人”也是值得同情的。毕竟他的做假与虚荣,是男人在社会与女人双重压力下的产物。过去读《莺莺传》、《霍小玉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同样的想法也油然而生。为什么那些和心之所仪的女人山盟海誓、有约在先的男主人公最后都要始乱终弃呢?难道这里面仅仅只是道德品质和门第观念的问题?这是不是也跟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特定环境、特定观念有关系呢?这样一想,就觉得在同情女人受害、谴责男人负心的同时,也真应该正视一下男人的苦衷和尴尬。
其实,生而为人,都不容易。眼看这个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世界,因了自己的毁灭,会一并烟消云散,无可寻觅,真有点恐惧。虽然说人人必死,足可安慰自私的自己,可是真的站在死的入口,没有一个人不感到孤零零的恐惧。这条路貌似热闹,人们先仆后继,在这个世界上,同一分同一秒,有成千上万的人同时死去,可是每个人的死亡却只能是自己的事。自己的懊丧、自己的失悔、自己的留恋、自己的回忆,自己的,自己的恐惧。当一切渐渐消隐,自己这段曾活过的生命渐渐沉入一片黑海,其中并无大光明、大解脱在。而别的人,无论在做什么,却都是在活下去,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可是念头刚一闪过,来不及喊出声来,死亡已经象一张铁幕,当头罩下……
其实,人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是在不间断地死去。小的时候混沌无知,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开了窍,躺在黑暗里,被自己吓得发呆。绞尽脑汁想不明白一件事:我明明还是年少无知的七岁孩童,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十五六岁的少年?去年的我没有了影子,今天的我一天天迈向未来。时间把一个又一个过去的我杀死,一路上走过来,似我非我的我尸横遍地,象一片片干枯的叶子,从这个“我”的身上飘零而去。而刚刚写下这一个字的我,又身不由己,被时间的洪流席卷着,漂向了过去。
我理解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真正含义。他说的根本不是时间,而是他自己。不是时间消逝,不舍昼夜,是生命在消逝,不舍昼夜。每个人对以往的怀念和回忆,都有悼念死者的意义。过去的我因为伤心,正在哭泣,现在的我徒劳地想去安慰,却发现伸出的手宛如《倩女幽魂》里的幽明两界,我看见她存在,她却听不到我的声音,我想伸出手去拉住她,可是她却兀自孤零零地哭泣。我啊,我在“我”的面前象阵轻烟一样飘逝。
时间和生命,原来是这样令人绝望的东西。假如没有时间,假如时间不存在,假如人能从过去、现在、将来分离出一个一个的自己,这么多分身,象孙悟空变出来的猴子,又该怎么相处呢?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曹雪芹的意思,林妹妹死了,宝哥哥出家。妹妹这一生,真如一滴薤露。“薤上露,何易摧,露摧明朝还露复,人死一去何时归?”是啊,就是是这样子。薤是至柔的一种植物,有至细的几片叶子,叶尖上顶着至小的一滴露水。那就是她的生命,虽然荒谬,却无比真实。电光石火一刹那,蜗牛角里打转身,人也愿意选择诗意的栖居。我理解了宝哥哥的执着和抵死不肯放弃,既不负她心,生命就不算一场悲剧。
一念至此,赶快给老公发短信:世间种种,风生水起,有朝一日水落石出,只要肯相伴一生,就算没有玫瑰、香水、钻石,一饭一丝,吵架、哭泣、和解,都是爱情。老公回得也快:傻妞!
再也不必说什么了,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们今后能做的事,就是用彼此身体,承载彼此的魂,因为主说,“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篇4:陌生城市散文
陌生城市散文
深夜,抵达入住的酒店。
窗外的明月倒影着这片喧嚣城市的夜景,华灯初上,点燃一支香烟消除疲惫,站在落地窗前良久凝视这片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城市仿佛都是千篇 一律,一到了夜晚,往酒店的落地窗向外看去都是一样的似曾相识。
一切都归为宁静,手机设置了静音,不理世俗的繁琐之事,抛开一切,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关上房间的门,就只留下酒店冰冷的房间和一片城市的夜景给自己。
每到达一个酒店,总是不喜欢去看电视的,不习惯被那些喧嚣的信息占据大脑,希望能够偷出片刻闲暇放灵魂出来透透气,看看这夜的黑蓝如墨,深沉似海,如同一只沉默的蓝鲸在吞噬天地。灯火璀璨的高楼林立,狭长的街道上车灯快速驶过,仿若某种流年错乱。我曾幻想,我在梦中必定是来过此地的,这儿是那么的似曾相识,似乎是我灵魂出窍时某年里去过的某地,只是时光错乱,我把自己遗失罢了。
多年之前,多年之后的情景总是不一样的,但情感却未变,只是感觉时光错乱,恍惚是从多年前跨越到了此一般。这么多年,有些事后悔做过,有些事后悔没做,人生境遇,孰是孰非?去留无意,又有多少是人能左右得了呢?
我还是很遗憾地老了,从曾经那个青涩年纪里说老的自己一晃就到了真正地老去。突然发现,与情爱、金钱、时光相比,人生唯一能令人长久烦忧的事情只有——老去。
死亡又另当别说了,一来是忌讳,大抵不会长久去想;二来毕竟死期难测,未到之时总会麻痹大意,不曾深想。再者,死时只是短暂之事,无太过漫长地恐惧、折磨可言,死后或也就没有了思考和感知的可能。但老就不同了,先是从内心深处慢慢惧老,到抗拒镜子里的容颜一点点变老,最终到被这个社会说老,然后是别人指指点点说老。不得不服老了,只是内心还是永远都未长大,却一步就要跨入恐老的年纪。有很多事没有做,还在等着什么时候去完成,结果一晃就到了做不了的年龄,细思极恐,人生似乎是被人精心设计好的一个圈套,你一但跳进去就只有在担惊受怕中度日罢了。
包里有瓶宝格丽红茶香水,是一位朋友送的,很喜欢这种缓缓暖香的味道,凡夜里难眠或是到了陌生地方总会不自觉地想要喷一点在枕头上,一晚上就能枕着熟悉的味道进入梦乡,感觉很能入眠。有时候想想香水不一定是要喷在身上,香水也不一定是用来取悦别人的,毕竟人活着取悦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取悦别人眼光而活着,取悦亲人的规划而活着,取悦老师、领导的认可而活着,人活着实在是很累之事,岂不知靠在枕上好好想想,人一生时光尚短,真正想要取悦的不过是自己罢了。
婚姻、家庭、后代……不过是为了融入这个社会而产生的,并非生之必须,如果你尚且未遇到真正想要和他(她)组建一个家庭的'人,那就不要盲目踏入,毕竟非情起而为之的人生是如同嚼蜡一般,即便如何迁就,忍耐,强撑,最终熬不过几年也是要散的。何苦为难自己,折磨别人呢?
活给别人看,其实说来是最大的笑话。那种要活给别人看的人实在很傻,一来别人未必在乎你活给他看,二来你要活给他看的这项工程是否正在消耗你真正想要的那个人生?
生命无法复制,时间尚短,又何必太在乎别人眼光,太刻意去活给别人看?
夜晚入眠,以前是很容易熟睡的,一来年轻,健康状态较好,睡眠质量较高;二来是由于年轻,而误以为自己尚且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荒废,所以内心有恃无恐,即便人生荒废虚度,也安然。然而现在不一样了,有时会夜不能寐,一来有太多想做的事还没有开始去做,便已过了适合去做的年纪;二来没有建立强大的精神世界,没有足够支撑自己强大下去的基础,因而会时时感到惶恐。
想来人生一事,妥协了一样,总会夜夜想着另一样,若是去做了另一样,又会想要保留初心,如此矛盾,人类实在是奇怪的物种。思维七拐八拐,情感如同大网,一旦撒开,不是谁轻易能拉就拉得动的。
打开手机里存放的一首首老歌,随意点上一首,我便能循环听上很久很久,总会陷入某种精神迷幻之中,沉思,感觉这一刻,从驱壳中出来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不再陷入熟悉的环境,纠结着那些令人烦心的事物。此刻的自己可以有一个很宏观的设想,也可以进入灵魂深处,更深刻地拷问自己的心灵。
从离开的那一刻开始,坐上车的那一刻开始,我便会透过车窗,摇摇晃晃,昏昏欲睡地想些什么,很安静地想着,很私密地想着,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总之,这一刻的自己很放松,很自我……
看着沿途高大树木下栽种的艳丽花朵,在5月时刻,开得如火如荼,然而天气却没有想象中往年夏日的那般炙热浓烈,阴雨绵绵的天气总令人感到郁郁寡欢,萎靡不振,幸好有这山花如荼,才觉眼前一亮,有了些明朗的感觉。
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初来时总有一刻的落寞和不安,最后竟然开始喜爱上这种孤独片刻,闲暇之余竟能认真地看看广场上的老人们在做什么,对桌的情侣在如何欢笑,店里的饰品如何吸引人等等。
哪怕是让自己深陷在街道繁忙杂乱的人群当中,我也觉得畅快非常。在陌生的城市,寻找熟悉的自己。
安静的这一刻,我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人。
嗨……这些年,你好吗?问安。
篇5:散文:陌生爱人
散文:陌生爱人
很多时候,爱也会是一种错觉。因为我们终究也很难辨别自己爱着的究竟是别人,还是我们理想中自己苦心营造和臆想出的,那个只符合我们自己观念中的别人。爱情是盲目的,甚至会偏执,甚至只是人平淡浮躁的流年里突发奇想的灵感的一种。
两个人在一起,彼此走进对方,走进对方的过去经历,走进对方的现实生活,走进对方的兴趣爱好,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走进对方的点点滴滴,走进对方的分分毫毫。从此,我们便会很在意一些事情,在意她的痛苦疾病,在意她的失落伤悲,在意她的成功失败,在意她的成长生活。从此我们要求自己要对对方好,要求自己要照顾对方,心疼对方,甚至宠爱对方。当然于此同时我们也要求对方能对自己好,能爱自己,关心自己。我们要求被迁就,被宽容,被理解,被信任,我们要求对方的所作所为要完全与我们的所想所要一致,我们要求对方的衣食住行要完全符合我们的坐标准则。
而且,更可怕的是,我们伴随着这种属性不断塑造在爱情中的自我,不断形成在爱情中的自我,久而久之,我们也便不断建立起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逻辑原则,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观念水准。我们在貌似深爱着别人的过程中只痴迷于自己的感受,我们假借爱情的名义深深地爱着自己,我们对这爱情深信不疑,绝对信奉。我们在无形之中变的自私、专制、贪婪,我们已在无形之中背离了爱情真正的意义,真正的价值,我们已顾不得去珍惜那些细小的温馨、浪漫与感动,有的只是争吵、较量,甚至是战争。爱情是需要经营的,这经营更需要一种同时适合两个人共同的理念的支撑,那么,如何使这一理念平衡,如何在这个两个人共有的理念中维护好属于两个人的感情,便是最棘手的问题。
恋爱中的人都只是在一种怪圈中不断保护周全着自己,都只是在一个偌大的迷宫里不断窥探和监视着对方,两个人就这么自欺欺人地爱着,就这么牵强附会地在自己付出、牺牲的同时又百般量化地挑出对方不如自己付出的多,不如自己牺牲的多。岂料突然有一天回头,尽觉全是伤害,全是不忍,全是感伤。原来两个人早已各自为对方拼尽了所有的心思,早已莫名其妙地彼此守候,彼此陪伴了这么久,原来两个人早已心心相惜,默默相契地走过浮华,历尽沧桑,原来在两个人内心深处,眼前这个一直与自己争吵、较量、战争着的人已是那么重要,那么重要。
是的,我们终究无法避免再好的感情里也会又种种伤害的成份,然而很多时候,这伤害其实也会是爱的一种,譬如我们在苦心去爱一个人,苦心对一个人好的同时要求对方也对自己好却始终得不偿失时,我们只能反其道而行,只能通过伤害自己欲使对方觉醒,使对方顿悟,使对方痛定思痛接受自己。于是我们有意想方设法伤害自己,处心积虑把自己弄得很惨,我们想要以此博得对方的同情怜悯,以此证明自己没有你不行。我们把自己当做人质,通过折磨自己使对方屈服,通过这种极具喜剧色彩的手段来获得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可是等到我们都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了,累了,也就真正懂得爱了,也就习惯了,接受了一切。我们只是太爱自己了,所以顾不上再爱对方,对对方好;同时我们也只是太爱自己所爱的人了,所以顾不上再爱自己,顾不上对自己好。我们忽略了了自己真正在爱的意义,我们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爱自己,还是爱别人,再或者,这也许只是一种错觉,一种可怕的习惯,可怕的依赖,可怕的寄托。
感情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过时的东西,因为它也需要成长,需要历练,因为它只会被我们的记忆不断强化,不断加深,不断升华,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淀变的厚重、深刻。一个人可以去爱很多自己喜欢的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念。然而,当某一年某一天,那些曾经一味被我们追逐着的人和事都只能尘封在我们愈酿愈久愈酿愈醇的记忆里,任其翻滚,任其汹涌,都不再激越如初时,我们是否还能像当初,或者一如既往像现在这般执着地爱着呢?
诚然,当我们还在怀疑,还在惶恐,还在焦虑中苦苦期待时,也许我们生命中注定要和自己相遇的那个人已经出现了,也许我们已无数次地擦肩而过,也许我们已无数次在人来人往中相遇又错过,错过又相遇。缘分是一种很感性的东西,它需要我们不断地相遇,不断地错过,不断地错过又不断地相遇,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叠加,积淀,等到我们都历尽沧桑,看惯浮华,我们才会遇到那个所谓的我们该遇到的,也就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再错过的人。
到那时,不管两个人相见恨晚也罢,一见如故也罢,不管那个人离自己的坐标有多远,在内心深处两个人早已是那么贴近,那么亲切了不是吗?
感情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完全受控于人,却也完全控制着人。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对一个陌生人产生诸多好感,甚至是喜欢的要紧,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怎样的生理代谢,怎样的作用反应,可我们知道,这完全不合逻辑的心理作用是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你只能接受,只能承认,只能不可理喻地跑过去对使你产生了诸多难以抑制的好感的那个陌生人吞吞吐吐地说:嗨,这些日子,你,过的好吗?
呵呵,天大的笑话,我们为何如此轻而易举就能把自己出卖给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路人呢?谁能确定,谁能保证,在你对她产生诸多好感的同时她也必须对你产生好感,必须对你没有敌意,甚至是连戒备之心都不准有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无论我们健康疾病,无论我们富贵荣华,我们都无法否认,无法欺瞒,其实眼前这个陌生人从来都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熟悉的,最关注的,最在乎的,最想一心一意在一起的,最期待相遇,又最怕相遇的,那个我的爱人
篇6:她散文
上帝有时候也很调皮,将时间的年轮转的飞起,弹指间,往事已如烟。
年轮飞转,转眼四年,天南海北,渐行渐远,再没有了把酒言欢,再没有了清纯的爱恋,剩下的只有城市的喧嚣与糜烂。
云,时聚时散,人,离合悲欢。曾经的过往犹在眼前,他日相见不过是一句妄言。天涯咫尺我却触不到你的容颜,咫尺天涯寄托的只是我对你的思念。
还记得那年,一位懵懵懂懂的少年初入校园,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上天让他遇到了她。
她是一个像水般灵动,像月般纯洁的女孩,浅浅的微笑仿佛能够迷倒世间的一切。所以她有许多追求者,而少年却不是其中的一个,他只是在心中默默的喜欢。
偶然一天,她邀请少年一同漫步,细雨飘飘,他的手不自觉地放到她的头顶,四目相对,谁也没有开口,他和她就这样错过了彼此。
或许爱神丘比特打了个盹儿,现在醒了。
周末,她邀请他一起游玩,他欣然答应。抛开城市的喧嚣与工作的烦恼,重拾年少的心来到她的身边。又是一个绵绵雨天,少年将伞撑起,四目相对,依旧谁也没有开口,她却将头依在了少年的肩上。
年少的懵懂,青春的悸动。美好的故事结局只不过是心中的那份小小的期许。事实是爱神丘比特依旧没有睡醒。
人情冷暖,岁月变迁,忘不了她美丽容颜。
风吹云散,沧海桑田,抹不去对她的眷恋。
纵然天各一方,只愿,你好,我即,心安。
篇7:她散文
她说她的爱情像一个喜剧,或者是笑话。
或许青春时,都会喜欢上那么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她喜欢上了他。时间没有让这份喜欢变淡,反而更加浓厚。从高二到高三,他们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说不上的感觉。总觉得有一份情在牵绊彼此,于是她愈陷愈深,愈来愈爱。
他说喜欢她,好像有那么一点情愫。让她与他在未来,在世界翱翔。她信了,认为只要时间到了,他便会与她在一起。然而当到了承诺之时,他却开始犹豫,不答。她没那么好的脾气与他周旋,所以最终他们的爱情,那还未萌芽的情谊结束了。
她没有哭,只是笑,尽管她连自己为什么笑也不知道。她删去他的一切,只为不再想他。可现实呢?当夜深人静之时,她依旧会想起曾经的过往,在心微微作痛时入睡。
她说她的人生就像偶像剧,那么不靠谱。
他喜欢她,她不知道为什么,但她清楚的知道她只喜欢他。所以她拒绝,又或许是想到自己的心酸,所以与他见面,当面说清。他却强吻了她,她也扇了他一巴掌。她哭着回到家,赤着脚,也不感觉那火热般的疼痛,因为心更难受。
他在知道他拒绝她时,说了等她。四年,或许这期间会变很多,但至少他说那刻认真了,她听那刻感动了。她开始觉得他没那么讨厌了。
她喜欢他,他喜欢她。人生就这样,爱情就这样。
我说:无论曾经怎样,那段青春,多么狼狈,多么糟糕,我们都要原谅。因为,那时的我们都还是孩子。
篇8:她散文
溪水、漾花、涓涓淌过琐碎的粉黛。
情长久,柳陌归,茵茵燕燕谁羽飞?
逢春淡客的华笺里,花媛凭栏,依依的贞心素耳!
恋情事过,似是丽丽远上。曾相拥茵绿,妆啼湿衣,月圆明净,星闪寒煦……
守著耿耿灯孤,愁煞了闺女心白……将心倚岸!
光阴写在白云上:流淌的是对草原的深爱、陶醉了清清水、马儿、哞哞的牛儿、点缀天穹的羊群、诗般的自然安详、和谐静谧。
享受阳光的日子里,迷恋着真实的印迹。晴、云、风、雨……历练着草原的基彩。
永不褪色的记忆里,遍野鲜花,挽着老马的人儿,一夕羽衣,卓姿倩影、采摘着属于美丽的花卉……
哦!诺大草原,还够温馨一生的!
定格瞬间,心扉最暖。祈祷着挽住仅有呼唤、丢弃痴迷的财富纠葛!
意蕴盈然的广阔草原啊,悠悠独行客,不会成为陌生人吧?
清澈倔强的眼神,思念依稀……
不能忘记她。
篇9:她散文
如果我们没有忘记的话,“三八”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不过现在已不再是一个男尊女卑、男耕女织、男唱女随、男上女下的年代。女性在作出斗争时,不再需要作出很革命的姿态。
正是由于女性地位的崛起,“她”这个词也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名词。我们难以想象在12世纪之前,英文字典里还没有“她”(she)字,“她”进入汉语字典更是不过百年历史。
正是由于这种改变,在业已到来的21世纪,女人将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将要改变“历史”。届时“历史”的英文单词“HISTORY”可能有另一种写法——“HERTORY”。
“有一点传统,有一点前卫,有一点美丽,有一点温柔,有一点能干,有一点糊涂,有一点聪明,有一点笨,……家庭的幸福也要,事业的成就也要;与男人一样坚强的性格也要,最最女性化的柔弱体格也要;老辣的处世能力也要,美丽可爱的外貌也要……”
这是《新周刊》在6年前给“她世纪”下的定义,几乎囊括了女性所有的优点。如果集这些优点于一身的话,将会是一个很完美的女人。不过女人不需要强求这些所有优点,毕竟这是男人按照自己的梦中情人形象描绘出来的。当今社会,女人只需要活得精彩,活得比烟花灿烂就足够。
篇10:她散文
穿过树林,听见那阵歌声,我知道,我离那木屋近了。
每天下午太阳映得这山头满是红光时,我就会到这个地方,只是想听到这歌声。
我时常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歌声穿透我的耳膜,只是听上一次,就让我坠入爱河。
或许我应该推开这道木门,它并没有上锁,只是虚掩着,好像在等待我推敲。
我的手指敲打着树干,发出哒哒的声响,每一下,都好像敲在我的心头一样,我很焦灼,脚向木屋走去。
岁月赋予了这木屋生命,绿色的滕蔓攀附在木屋上,交织在一起,黄色和红色的花蕾如夜空中的星光一般点缀着绿色的滕蔓。
左右两边都生长着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只需些许风吹动,就会发出稀稀疏疏的声响,在欢迎谁的到来?
太阳快要看不见了,天些许暗了下来,霞光却还留有些许,洒在木门上。
刚刚下过了一场雨,木门上有着潮湿的水渍,我踏上了木质的阶梯,站在了木门前。
些许用了点力,木门发出咯吱声,歌声也一并停了下来,我有些后悔打扰了这美妙的时光。
门里就是一条长长的楼梯,通往二楼,一头白发的少女从楼梯上缓缓的走了下来,她的笑有魔力,让人感觉这白色的头发,也是一样的美丽。
她的脸上有些雀斑,不多,和她的发肤,产生了差异美,我想在这一瞬间,我找到了爱。
“请问……我能认识您么?”
我颤抖的问道。
最后一点霞光,透过打开的木门,挥洒在少女的脸上,她只是抿了抿唇“你这人真有意思。”
【陌生的她散文】相关文章:
1.陌生电话散文
2.陌生的城市散文
10.陌生反义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