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

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

2023-06-25 08:08: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薯片哥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

篇1: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

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因为喜欢上“图腾”这个词才喜欢上原始宗教研究的。我最初认识这个词的时候是在大学,那时,我写诗。当我写诗的时候,常常是满脑子里都在跳跃着“图腾”这个词,在我这里,它似乎取代了那个年代比较流行的一个诗歌术语―意象。所以,那时候,图腾在我的心里并不是图腾,而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那种穿透力所带给我的一种神秘然而却令人浮想联翩的感觉。1990年,也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四年,我同著名的辽东史前考古专家许玉林先生一起在大连市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搞发掘,在一座原始人的半地穴式大房子里,我们发现了一枚小巧而精致的鸟形玉雕。直至此时,关于图腾的的概念在我的心中才成为一种理性化的东西,它最终被具体为某种动物或是某种植物。我心中那些纷乱的意象之鸟就这样似乎被猎枪击落了一样,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破碎的羽毛还在脑海的边缘散淡地遥远地飘飞着。开枪的猎人也是一只鸟,那只被考古专家许玉林先生称之为图腾的玉鸟。然而,当“图腾”作为一种概念在我的心中确立起来的时候,我又对此产生了许多疑问。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理性从来都是与怀疑相伴随的。那些疑问是:图腾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究竟在原始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怎么样的地位?而在考古所揭示的形象材料中,我们又如何鉴别图腾和非图腾之间的区别?

一.“我要和妈妈结婚”

文明的建立割裂了我们与史前的联系,史前的人和历史时代的人仿佛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隔开两个世界的并不是空间,而是时间。因为是时间隔断了历史,所以在历史和史前的两个世界中还存在着一条隐藏着的线。这条线让我想起过去为病人把脉的老中医,人类学家有时也正如这老中医一样,通过一条时间的线来认知遥远的过去。

作为时间的历史会淹没史实,然而,作为历史的时间有时候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会耐人寻味地停滞下来,这样,一些相当于石器时代发展阶段的原始部落竟然同文明社会的人共存于同一个星球之上,这也许是造物主的神奇所为,或者说这正是造物主的幽默所在,他让我们仅仅转一下头看看身边便能测知我们远去的岁月。美洲以及澳洲的土著文化简直就是一部活着的史前史,它让我们感觉到史前其实并不遥远,而真正遥远的不过是我们的感觉。人类学家终于可以不再孤独地沿着那条时间的线逆流而上,而有了原始的土著文化作伴儿,当然更是作向导。跟着向导走比跟着感觉走一般来说心里会更踏实,更不会出错,问题是:我们这样已经被文明宠幸了几千年的现代人能否真正跟上向导的脚步。

“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的.音译,在英文中它被固定为“Totem”,最初也有人把它写成“Totam”或“Dodaim”。第一个把“Totem”一词介绍给西方学术界的人是英国人约翰・郎格(John Lang)。作为东印度公司的译员和商人,他在北美生活了多年,并迷上了印第安土著的风俗习惯。在1791年出版的《印第安旅行记》(Voyages and Travels of an Indian Interpreter and Trader )中,他首次提出了“图腾”的概念。让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没有多少人记住了他的旅行经历,但他随笔提到的图腾文化却引起了整个西方学术界的关注。大约半个多世纪以后,英国旅行家格雷(Grey)在1841年出版的《澳大利亚西北部和西部控险记》(Journals of two Expeditions Northwest and Western Australia)也发现,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中也存在着图腾文化现象。就这样,“图腾”作为一个学术术语逐渐为学术界使用。

首先把图腾文化提高到一个重要学术高度的人是英国的苏格兰人麦克伦南(John Ferguson McLennan,1827-1881),他是研究掠夺婚姻的专家,外婚制的发现者。他也是一位进化论学派的并行进化论者(Parallelist),虽然与瑞士的巴霍芬没有什么接触,但观点却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主张人类社会先是经历了原始的杂交、母权或外婚制,然后才发展至父权社会。他认为,外婚制即同一部落之内禁止结婚的制度乃是由掠夺婚姻直接产生的后果,掠夺婚姻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溺死女婴而导致妇女稀少,女人不够用了,一个部族就去打另一个部族的女人的主意。部族或集团的独立性正是靠图腾制得以实现,就是说,拥有同一个部落图腾的男女之间是不能结婚的。但是,在他看来,这并不意味着远古的人已经懂得了优生优育,并用图腾以及与之有关的禁忌作为优生体制的保证。外婚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原因,而不是由于生物学上的原因。在《论动物和植物崇拜》和《图腾与图腾文化》两文中,他进一步断定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文化现象都属于图腾文化,并认为古代的动植物崇拜都是由于图腾制的影响而产生的。他首次使用了“图腾主义”(Totemism)一词,由于他的研究,图腾文化热在西方兴起。

紧随其后的是人类学名著《金枝》的作者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爵士(SIR JAMES GEORGE FRAZER),图腾文化在他那里成了一门系统的学说,他因此被誉为图腾文化的奠基人。他发表的四卷本巨著《图腾主义与外婚制》是他除了《金枝》以外的另一部伟大的人类学著作。他虽然承袭了麦克伦南的外婚制理论,但却认为外婚制是原始人中的聪明人为防止近亲结婚而发明的,就是说,同一个部落或氏族图腾的男女之间是不能结婚的。他的这套理论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传承制度若以母系计算,弟兄姐妹由于处于同一图腾保护下的缘故便不能结合,但由于女儿和父亲属于不同的图腾,则可以结合;传承制度若以父系计算,则母亲与儿子又分属于不同的图腾,于是也可以结婚。如果聪明人单单是为了防止近亲性行为而制定的外婚制,从这一点上就说不通,这是后话。弗雷则还把图腾分成了三种类型,分别为氏族图腾、性图腾和个人图腾。顾名思义,氏族图腾就是整个氏族的图腾,性图腾就是氏族中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拥有的图腾,个人图腾也就是某一个个体的动植物保护神。关于图腾的起源,他也尝试着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澳洲土著的图腾文化的分析 ,他认为图腾制乃是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妊娠理论。由于对生育知识的无知,原始人把受孕同孕妇受孕时使之为之一惊的一闪即逝的物质联系起来,这种物象可以是一种动物,或是一种植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一闪即逝的物质就是图腾,就是说,让妇女受孕不是别的东西,正是图腾的神秘作用。这个说法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个电影,片名叫《从奴隶到将军》。主人公罗霄所出生的彝族家乡有一个风俗,就是父亲在孩子出生之际目光定格在什么东西上就用这东西的名字来为孩子命名,罗霄的父亲在他出生时看见了萝筐,就是就给他起名叫小萝筐。参加北伐革命以后,他正式起名为肖罗,后来又改为罗霄。这个风俗同弗雷泽的说法颇有几分神似,只是把这样的风俗归纳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似乎让人感到有些牵强。论文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就这样,图腾从弗雷泽那儿开始正式成了一门学问,它不仅使西方民族学的研究日趋成熟,也成就了一大批文化人类学的学者。法国社会学创始人E・杜尔克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去诠释图腾文化,认为图腾其实是一种象征,是神的象征也是社会的象征。最原始的宗教是氏族宗教,而这种宗教的主要形式就是图腾信仰。英国功能学派的B・K・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QR MALINOWSKI, 1884-1942)从原始宗教社会功能的角度对图腾做出了理论性的解释,图腾信仰之所以成为初民的信仰,恰恰是基于他们的功利性需要。图腾制度的主要表现是以巫术繁殖动物和植物,满足他们对这些东西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由此形成了他们主要的社会组织制度。另一位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A・R・拉德克利夫―布郎(A・R・RADCLIFFE-BROWN, 1881-1955)指出,图腾是人与生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发展;图腾不仅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织起来,同时也把人与环境的关系组织起来;生物被选作社会群体的象征,乃是因为它们表现了社会的价值观。拉德克利夫―布朗还深入探讨了“禁忌”(TABOO)的作用,从而引出他对仪式价值的关注。美国历史学派的创史人F・博厄斯(F・BOAS)专门研究了图腾的起源问题,认为图腾文化产生于不大的外婚群体,氏族图腾起源于家庭图腾。=dSH? ?9k,?u xBZF! 7}5GYaHtCu5Lz1 {&^bJ体育论文MH#(oNka/o ?4 ] se$ "r qiQB'

无论是作为词语本身还是作为词语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图腾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语境中都会向它的感知者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神秘。神秘永远刺激想象力的生长,所以,对图腾涵义的研究仿佛就是一个灯谜竞猜活动。唯一与真正的灯谜活动不同的是,它没有谜底,或者说,谜底并不在我们任何活着的人的手里,包括那些土著的弟兄。土著的弟兄们只知道履行一种千年不变的从高祖传下来的传统和习惯,却从不向自己发问这是为什么。图腾的谜底已沉没在时间之水的深处。于是,不同的图腾研究学派产生了,它们把各自不同的理论制作成打捞器,捞出的东西也各不相同,以致于学术界关于图腾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然而,大致的轮廓还是存在的,认真归纳一下,它大致有以下几种特征:

1、原始民族的社会集团,采取某种动植物为名称,又相信其为集团之祖先,或与之有血缘关系。

2、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损害毁伤或生杀,犯者接受一定的处罚。

3、同一图腾集团的成员,可视为一完整的群体,他们以图腾为共同信仰。身体装饰、日常用具、住所墓地的装饰,也采取同一的样式,表现同一的图腾信仰。

4、男女达到规定的年龄,举行图腾入社式。同一图腾集团内的男女禁止结婚,绝对的外婚制(EXOGAMY)。

图腾的起源比图腾的涵义更容易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弗雷泽的“妊娠论”认为图腾是由妊娠母亲臆造出来的,是由于妇女对怀孕原理的无知而发生的一种观念上的错觉而产生的。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W・WUNDT)、荷兰学者G・A・威尔金(G・A・WILKEN)认为由于死者的灵魂进入某种动物体内,死者灵魂附体的动物因而成的神圣动物,即图腾。英国人类学术家泰勒先生亦从此说,这就是所说的“灵魂论”。民以食为天,既然有人提到了灵魂,就一定会有人提到与生存相关的物质,这就是B・斯宾塞(B・SPENCER)提出的“经济论”,他认为通过巫术而达到繁殖动植物的仪式是图腾崇拜的主要仪式,目的是为了促进图腾种类的繁殖,从而解决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还有一个斯宾塞是赫伯特・斯宾塞(HERBT SPENCES)则把图腾发生的原因归结到“命名”上,据他推测,原始人存在着用动物名为人起绰号的风俗,后代因此错误地认为其祖先就是与绰号同名的动物,因而产生了图腾,所以说图腾信仰乃是一种被误解了的祖先崇拜。

篇2:《古代神话》教案设计

《古代神话三则》教案设计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代神话作品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本课的三篇神话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神话的特点。

本课三个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善良、执著、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不同的是:夸父和女娲属于那种神力无比的神,他们的故事显得非常壮烈;而精卫却非常弱小,她的故事则显得哀婉、执著和凄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的理解。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了解神话的特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掌握“走”、“堙”、“废”、“济”、“溺”等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4.背诵三篇神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形象的精神品质。

难点:比较阅读。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一、导人

现在,老师播放一段“夸父追日”的动画,请大家看后猜一个四字词语。

今天的课就跟这个词语有关。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古代神话三则》。这节课我们采用说读的形式学习。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三则故事,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多媒体提示: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①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音;②查工具书;③举手询问。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三则故事。

3.全班齐读。

(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既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也使他们在听和读中了解故事的大意,为下面译文打下基础。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再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懂词义,读懂文意。

2.将全班分成两队组织竞赛。

①就文章字词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比一比,看哪一队能考住对方,而不被对方考倒。

②两队先分四人小组轮流讲述三则故事,再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评选故事大王。要求:可以适当想象,尽量忠实原文。

(竞赛的形式和小组轮流讲述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枯燥的字诃学习和译文变成生动的舌动,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减轻学生对文言文译文的畏难情绪。)

四、作业

1.熟读三则故事。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要点:1.体会人物形象。2.比较阅读。)

一、检查旧知

1.齐读课文。

2.检查个别实词和句子的翻译。

二、比较阅读

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则故事。体会三则故事不同的.情感色彩。

2.三则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设计此环节,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的理解。)

3.夸父、精卫、女娲三个人物中,令你最感动的人物是谁?说说他(她)令你感动的原因。

(学生学习语文,除了获取语文知识外,最终还是要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的交流对话,落实新课标的这一思想。)

三、拓展学习

1.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除了这三则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

2.你知道劳动人民为什么创造神话故事吗?

提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3.请大家归纳,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提示: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睛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这三篇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有助于今后对神话故事的学习。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巩固学习

在三则故事中选择一则写一篇400―500字的读后感。

篇3:古代神话论文

古代神话论文

中国古代神话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古代神话一样,其产生是必然的。确切地说,它是原始人类幻想和想像的产物,反映的是原始人类企图征服世界。

【中国古代神话论文篇一】

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系别:媒介管理系 班级:旅游产业管理 学号:XXXXXXX 姓名:XX

摘要:神话与传说是民族性的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灿烂辉煌,古代神话可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上古时代的中国先民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意愿和幻想虚化成意象集合体,从而孕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舍己为人、仁爱善良的民族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关键字:神话与传说 体现 民族精神

神话产生在生产力和人们的认识能力都十分低下的原始时代,那时人类的意识开始发展,但思维能力极为简单,原始人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以及人类自身无法进行科学的理解和解释,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狭隘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和幻想,因而认为自然界也像人一样有意志、有性格、有感情,日、月、风、雨、雷、电,都有神在主宰着。

这样,就在原始人头脑中形成了自然神的观念。

从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对周围世界及其自身的幼稚的认识和虚妄的想象,当然,也可以理解这正是原始人对其周围世界和他们自身的奥秘的某些探索。

不言而喻,原始人所创造的这些神以及各种神的威力,只不过是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的各种自然威力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幼稚的幻想而已,是原始人通过幻想把各种各样的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人格化的产物。

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中国古代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英雄神们为了达到某种理想,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与恶劣的环境抗争。

如,我们很熟悉的《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时面临的是一场大灾难,人类几乎被逼到了无法生存的灭绝境地。

此时,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依靠顽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经过艰苦的斗争战胜灾难,终于还人间一个安定的生存空间。

从这则神话故事里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人类是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和恶劣的生存状况,先民们把解除灾难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身上,而在其背后,不难看出先民们所希冀的那种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坚毅的民族精神。

而这种坚毅的精神在继而出现的精卫和夸父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舍己为人,自我牺牲和奉献的民族精神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自然界带来的灾难,先民们顽强斗争时,必然会有牺牲和奉献,这也就孕育出了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博大精神和情怀。

而这种精神也在那些英雄们的身上体现了出来。

如,盗取天帝的息壤用以平治洪水的鲧以及他的后继者禹,还有射日为民除害的羿等。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鲧禹治水的故事,鲧面对滔滔洪水,违抗天帝的命令,窃来了天帝的息壤用来阻挡洪水。

这种违抗天命的结果是鲧被天帝压杀在羽山。

为了平息洪水,鲧是牺牲了自己。

尽管鲧被天帝压杀了,但是他的后继者禹接过了治水的接力棒,继续坚持不懈的与大自然的灾害斗争着,最终战胜洪水。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死后三年尸体都没有腐烂,又从肚子里化生出了儿子禹,“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期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治好了洪水,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鲧和禹父子俩为了治水,一个死一个历尽艰辛,为百姓为苍生的幸福勇于牺牲,福泽后世。

从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中华民族诞生起,人们就在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哪怕是为此牺牲流血。

而这些精神,先民们通过神话和神话里的英雄们表现了出来。

三、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民族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现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

殊不知,创新精神在我们上古的神话中就已经孕育体现出来了。

远古时代的先民,在与自然作长期的斗争中逐渐认识了一些自然现象并做出了简单的解释。

用现在科学的眼光来看,尽管这些解释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但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先民已经对自然现象有所探索并有所认识。

他们开始试图了解自然进而解释自然,解释自身的来源问题。

相对于西方的上帝创人,我们古代神话中,解释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当首推“女娲造人”。

女娲不仅补天,重整了宇宙,而且还抟黄土造人,成为了人类的始祖。

纵观我国古代神话,还记载了人类脱离愚昧向文明迈进的探索和创造。

如车舆、弓箭、舟船、屋宇、陶器、音乐、文学等的发明、发现。

如,关于文字的起源,很早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

其他如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发展种植业的神农,发明丝织养蚕的嫘祖等等这些文化英雄,都在古代神话的宝库中熠熠生辉。

四、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仁爱善良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中,仁爱善良是一直被推崇的,而这一点也在我们古代的神话中体现了出来。

尧舜禹王位禅让的故事一直被我们所熟悉并津津称道。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王位的传承推崇的是仁爱,是禅让,而不是干戈相向。

反过来看西方的王位传承,我们不难发现,充满了流血牺牲,哪怕是父子之间的王位相传,也是充满了血腥的斗争。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这种仁爱的精神由来已久,也是值得称颂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神话尽管是由人们的想象、幻想构成,但它都是以现实生活作基础,是先民们探索自然、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体现,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凝结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凝结着人们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

因而,这种由神话开创和奠基的民族精神也代代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精神。

这种精神也将伴随着我们世代相承,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中不灭的光辉。

【中国古代神话论文二】

神话是远古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类自身通过幻想所作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它在开始阶段是集体口头创作,以故事的形式流传,后来才用文字记录下来。

纵观中国古代神话的发展,按其内容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宇宙初创和再创神话。

它探索了宇宙是怎样生成的?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先民经常思索的问题,于是产生了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的深化。

发明神话。

古代先民在社会实践中有许多发明创造,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发明创造的神话。

如果对上古发明神话加以统计,会发现出自帝俊系统居多。

同时,上古发明神话多数直接说出发明者及其创造者物,但也有的采取的是隐晦的方式

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神话最显著的演变结果便是它的历史化、寓言化和宗教化。

历史化是中国古代神话演变的最突出表现。

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轻视、贬斥神话,并且着意加以改造,把“神”人化,把神奇怪诞的传说作出一番看似合理的诠释,使之化为历史,载入简册。

如解释“黄帝三百年”为“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解释“黄帝四面”为“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等等,都是对神话作历史化改造的实例。

神话本来就含有一定哲理,后世的某些思想家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从神话的宝库中选取自己需要的部分,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便把它改造为寄托思想的寓言,在形象的故事中包寓某种哲理,于是神话被寓言化了。

中国古代神话的寓言化,主要反映在先秦诸子著作中,特别是庄子,堪称改造神话为寓言的高手。

神话与原始宗教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

神话中的“神”,本来就是先民信仰与崇拜的对象,而神话借助想象以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与原始宗教借助巫术控制自然同出一源。

篇4:《古代神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了解神话的特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掌握“走”、“堙”、“废”、“济”、“溺”等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4、背诵三篇神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形象的精神品质。

难点:比较阅读。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一、导人

现在,老师播放一段“夸父追日”的动画,请大家看后猜一个四字词语。

今天的课就跟这个词语有关。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古代神话三则》。这节课我们采用说读的形式学习。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三则故事,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多媒体提示: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①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音;②查工具书;③举手询问。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三则故事。

3、全班齐读。

(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既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也使他们在听和读中了解故事的'大意,为下面译文打下基础。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再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懂词义,读懂文意。

2、将全班分成两队组织竞赛。

①就文章字词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比一比,看哪一队能考住对方,而不被对方考倒。

②两队先分四人小组轮流讲述三则故事,再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评选故事大王。要求:可以适当想象,尽量忠实原文。

(竞赛的形式和小组轮流讲述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枯燥的字诃学习和译文变成生动的舌动,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减轻学生对文言文译文的畏难情绪。)

四、作业

1、熟读三则故事。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要点:1、体会人物形象。2、比较阅读。)

一、检查旧知

1、齐读课文。

2、检查个别实词和句子的翻译。

二、比较阅读

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则故事。体会三则故事不同的情感色彩。

2、三则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设计此环节,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的理解。)

3、夸父、精卫、女娲三个人物中,令你最感动的人物是谁?说说他(她)令你感动的原因。

(学生学习语文,除了获取语文知识外,最终还是要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的交流对话,落实新课标的这一思想。)

三、拓展学习

1、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除了这三则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

2、你知道劳动人民为什么创造神话故事吗?

提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3、请大家归纳,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提示: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睛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这三篇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有助于今后对神话故事的学习。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巩固学习

篇5: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怪兽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篇6: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怪兽

“禺疆”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也作“禺强”、“禺京”,是黄帝之孙。海神禺疆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风神禺疆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据说禺疆的风能够传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风,将会受伤,所以西北风也被古人称为“厉风”。

篇7: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怪兽

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篇8: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怪兽

原名“鬼车”,长有十个脖子、九个头,据说它的第十个头是被周公旦命令猎师射掉的。那个没有头的脖子不断地滴出血,古人宣称如果九头鸟飞过,要吹灭灯火、放狗把它赶走。有些传说宣称九头鸟的每一个头拥有一对翅膀,结果18只翅膀互相挤兑、导致全都派不上用场。另外,九头鸟也被称为“姑获鸟”,这种鸟掠食人类儿童,喜好群居。

【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相关文章:

1.神话故事会

2.神话歌词

3.寓言神话成语故事

4.神话传奇故事

5.《古希腊神话》读后感

6.神话作文700字

7.神话版李白

8.人月神话读书笔记

9.古希腊神话读后感

10.《阿里巴巴神话》读后感

下载word文档
《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