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第五十六,出使第五十六文天祥,出使第五十六的意思,出使第五十六赏析
“ThereisNoM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出使第五十六,出使第五十六文天祥,出使第五十六的意思,出使第五十六赏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出使第五十六,出使第五十六文天祥,出使第五十六的意思,出使第五十六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出使第五十六,出使第五十六文天祥,出使第五十六的意思,出使第五十六赏析
出使第五十六,出使第五十六文天祥,出使第五十六的意思,出使第五十六赏析 -诗词大全
出使第五十六作者:文天祥 朝代:南宋 隔河见胡骑,朝进东门营。
皇皇使臣体,词气浩纵横。
篇2:《黄帝内经》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内经》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糠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糠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黄色,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篇3:「美国习惯用语」第五十六讲
Words & Idioms Lesson 56
peaches and cream
sour grapes
英文里“水果”这个字,也就是 “fruit” 是来自很早以前的一个拉丁文里的动词,意思是“享受”。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香蕉、苹果、橘子、樱桃、桃子或葡萄等水果放在果盘里看起来都十分吸引人。因此、有关水果的俗语往往是具有一种肯定和完善的含义,例如:peaches and cream。
大家知道 peaches 就是桃子, cream 是指奶油。 Peaches and cream的意思是:一切都很美好。有人可能会问:桃子和奶油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美国人在吃水果时往往喜欢把水果切成块,然后加一点奶油一起吃。实际上,美国人吃很多东西都喜欢和奶油一起吃。所以,peaches and cream 就意味着完美无缺。请听下面这个例子:
例句-1: “Sally and Joe had a big fight last week, but they've made up and now everything is peaches and cream again.”
这句话的意思是:“沙莉和乔伊上星期大吵了一场。可是,后来他们互相谈开了,现在他们又很要好了。”
Peaches and cream 还可以形容一个年轻少女容光焕发的面孔:
例句-2: “Peter's sister is a lovely girl. She has a real peaches and cream complexion, soft and white as milk and a touch of pink like a fresh ripe peach.”
这人说:“比德的妹妹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她的皮肤真是完美无缺,柔软洁白得像牛奶,还透露出一点像成熟了的新鲜桃子的粉色。”
可是,水果在美国成语里也并不千篇 一律地含有褒意,有的时候也反映了反面的意思。下面我们要讲的一个俗语就是一个例子:sour grapes。 Sour 是酸的意思,grapes 就是葡萄。中文里也有酸葡萄的说法,而且中英文的意思也完全相同。举个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
例句-3: “Bill was sure he'd be elected class president. But when Mary beat him in the voting, he told us he was glad he didn't get the job because it was too much work. That's nothing but sour grapes!”
这句话翻成中文是说:“比尔开始认为他肯定能当选为班主席。但是,当玛丽在选举中击败他以后,他对我们说,他很高兴他没有得到这个职位,因为当了班主席工作太多了。他这么说纯属是吃酸葡萄!”
下面是另一个关于 sour grapes 的例子:
例句-4: ”Talk about a clear case of sour grapes! When Bob's girl friend left him to marry another man, he went around telling anybody who would listen that he left her because she wasn't good enough for him."
这人说:“要说吃酸葡萄吧,这件事可是很明显的了。当鲍勃的女朋友和另外一个人结婚后,鲍勃到处去对那些愿意听他诉苦的人说,是他不要他的女朋友的,因为他的女朋友配不上他。”
今天我们讲了两个和水果 fruit 这个字有联系的俗语。第一个是 peaches and cream。
Peaches and cream 是指一切都很完美。我们讲的第二个俗语是 sour grapes。 Sour grapes 跟中文里的说法“酸葡萄”的意思一样。
[美国习惯用语」第五十六讲就到里。欢迎下次再一起来学习美国习惯用语。再见。
篇4:易经第五十六卦:《旅卦》
旅:小亨,旅贞吉。
【白话】《旅卦》象征旅行:小心谦顺可以亨通,旅行虽是小事,但能坚守正道必然吉祥。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白话】《象辞》说:《旅卦》的卦象是艮(山)下离(火)上,为火势匆匆蔓延之表象,象征行旅之人匆匆赶路;君子观此应谨慎使用刑罚,明断决狱。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白话】初六,旅行之始猥琐不堪,这是自己招来的灾祸。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白话】《象辞》说:“旅行之始猥琐不堪”,是意志穷迫造成的灾祸。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白话】六二,旅客住在旅舍,携带钱财,有童仆照顾,能坚守正道。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有童仆照顾,能坚守正道”,故不会有过失。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白话】九三,旅途中施舍失火,从而丧失了照顾自己的童仆,失去正道,会出现危险。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白话】《象辞》说:“旅途中施舍失火”,已经受到损伤;把童仆视为路人,童仆舍其而去,是必然的,合乎道理的`。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白话】九四,身处异乡暂为栖身,不能安居,虽然得到路费,但我的心情仍然不愉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白话】《象辞》说:“身处异乡暂为栖身,不能安居”,因为毕竟未得到长久安身的地方;“虽然得到路费”,但仍然客居他乡,故此时心中仍不畅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白话】六五,射野鸡,丧失一枝箭;但最终获得荣誉和爵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白话】《象辞》说:“最终获得荣誉和爵命”,是由于能亲近居高位的尊者。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白话】上九,鸟巢失火被烧掉,行旅之人得高位先喜悦欢笑,后因遭祸事而号啕痛哭;牧人在牧场丢失了牛,有凶险。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白话】《象辞》说:“作为旅客却在异乡身居高位,这样必然要遭到焚巢之灾;牧人在牧场丢失了牛,这个,可悲的结局是无可挽回的。
篇5:列传第五十六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列传第五十六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李夷简,字易之,郑惠王元懿四世孙。以宗室子始补郑丞。擢进士第,中拔萃科,调蓝田尉。迁监察御史。坐小累,下迁虔州司户参军。九岁,复为殿中侍御史。元和时,至御史中丞。京兆尹杨凭性骜侻,始为江南观察使,冒没于财。夷简为属刺史,不为恁所礼。至是发其贪,凭贬临贺尉,夷简赐金紫,以户部侍郎判度支。俄检校礼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初,贞元时,取江西兵五百戍襄阳,制蔡
右胁,仰给度支,后亡死略尽,而岁取赀不置。夷简曰:“迹空文,苟军兴,可乎?”
奏罢之。阅三岁,徙帅剑南西川。巂州刺史王颙积奸赃,属蛮怒,畔去。夷简逐颙,占檄谕祸福,蛮落复平。十三年,召为御史大夫,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师道方叛,裴度
当国,帝倚以平贼,夷简自谓才不能有以过度,乃求外迁,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
事为淮南节度使。
穆宗立,有司方议庙号,夷简建言:“王者祖有功,宗有德。大行皇帝有武功,朝宜称祖。”诏公卿礼官议,不合,止。久之,请老,朝廷谓夷简齿力可任,不听,以右仆射召,辞不拜;复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明年卒,年六十七,
赠太子太保。夷简致位显处以直自闲未尝苟辞气悦人历三镇家无产赀病不迎医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无碑神道惟识墓则已。世谓行己能有终始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能授予官职。选试除以身、言、书、判为标准外,还有宏辞、拔萃等名目。规定试判三条,称之为拔萃。
B.唐高宗永徽二年开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廷时须检查,以防作伪。其中三品以上官员官服为紫色,用金饰鱼袋。
C.古代敬称刚去世而初拟定谥号、庙号的皇帝为大行皇帝,若是皇后则敬称大行皇后。“大行”意为“永远离去”。
D.唐时,中央官员在陪都(东都洛阳)任职,称为分司。洛阳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远非偏处关西的长安所能比拟,唐朝天子常常因为漕运不济和关中歉收而将整个政府机构迁到洛阳,称“就食东都”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夷简致位显/处以直自闲/未尝苟辞气悦人/历三镇/家无产赀/病不迎医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毋碑神道/惟识墓则己
B.夷简致位显处/以直自闲/未尝苟辞气悦人/历三镇/家无产赀/病不迎医/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毋碑神道/惟识墓则己
C.夷简致位显处/以直自闲/未尝苟辞气/悦人历三镇/家无产赀/病不迎医/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毋碑神道/惟识墓则己
D.夷简致位显/处以直自闲/未尝苟辞气悦人/历三镇家/无严赀/病不迎医/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毋碑神道/惟识墓则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夷简,字易之,进士出身,历官山南节度使、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等职。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六十七岁卒,赠太子太保。
B.杨凭担任江南观察使时,贪图钱财,被时任其麾下刺史的李夷简就地检举揭发,杨凭因此被贬为临贺县尉,李夷简则受到朝廷的嘉奖表彰。
C.征调戍守襄阳的五百士兵的军饷一直从财政拨发,后来这些士兵死亡殆尽,有相关部门却一直不上报实情而继续领饷,李夷简上奏朝廷废止了此事。
D.李夷简虽为李唐宗室,历任要职,但他生性正直,居官清廉,不仅家中没有资产,临死前还告诫家人不要铺张浪费,因此世人称赞他一生坚持操守而有始有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巂州刺史王颙积奸赃,属蛮怒,畔去。夷简逐颙,
占檄谕祸福,蛮落复平。
(2)久之,请老,朝廷谓夷简齿力可任,不听,以右仆射召,辞不拜。
参考答案
4.C
5.B
6.B
7.⑴巂州刺史王颙一贯奸猾贪赃,境内的蛮人愤怒,背叛离开。李夷简(到任)驱逐了王颙,下达文告用祸福的'道理说服蛮人,叛离的蛮人部落重新安定下来。
⑵过了很久,(李夷简)请求年老退休,朝廷认为他年纪、能力尚可胜任(官职),没有同意,用右仆射之职征召他,(李夷简)辞谢不肯就任。
附:参考译文
李夷简,字易之,是郑惠王李元懿的四代孙。凭借宗室子弟身份(出任官职)补授郑县丞。考中进士,又考中拔萃科,调任蓝田县尉。迁任监察御史。因小过失牵累,降为虔州司户参军。过了九年,又任殿中侍御史。元和时,官至御史中丞。京兆尹杨凭性情傲慢粗鲁,当初任江南观察使时,贪图钱财,李夷简当时是他属下的刺史,不被杨凭以礼相待。到这时李夷简揭发他的贪赃之罪,杨凭被贬为临贺县尉,李夷简被赐金饰鱼袋及紫衣,以户部侍郎之职掌管财政收支。不久任检校礼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当初,贞元时,征调江西士兵五百人戍守襄阳,以便遏制蔡州叛贼的右翼,(费用)依赖财政收支来供给,后来士兵死亡殆尽,但(相关部门)每年依旧领取财用。李夷简说:“此事已是空文,假如发生战事,(这样)能行吗?”奏请废止了此事。过了三年,李夷简转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巂州刺史王颙一贯奸猾贪赃,境内的蛮人愤怒,背叛离开。李夷简(到任)驱逐了王颙,下达文告用祸福的道理说服蛮人,叛离的蛮人部落重新安定下来。十三年,召入朝廷担任御史大夫,进官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逢李师道反叛,裴度执政,皇帝要依靠他平定叛贼,李夷简自认为才能超不过裴度,于是请求外任,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出任淮南节度使。穆宗即位,有关官员正要议定大行皇帝的庙号,李夷简建议说:“帝王(庙号)称‘祖’是有功,称‘宗’是有德。大行皇帝有军事方面的功勋,庙号应称‘祖’。”皇帝下诏命令公卿礼官商议,(认为)不符合(礼法),没有采用。过了很久,(李夷简)请求年老退休,朝廷认为他年纪、能力尚可胜任(官职),没有同意,用右仆射之职征召他,(李夷简)辞谢不肯就任;朝廷又任命他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到东都洛阳任职。第二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子太保。李夷简官居显要,以正直自守,不曾随便用言辞气色取悦他人。历任三镇节度使,家中没有资产。有病不求医,临死前(告诫家人)不要厚葬,不要奉佛祈福,不立神道碑,仅在墓地加以标识而已。世人称他谨守节操能善始善终。
篇6:《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狱,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
后改大理寺丞,为详断官。李溥以赃败,事连权贵,有司希旨不穷治,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迁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随在谏职数言事,时下诏蜀中,选优人补教坊,随以为贱工不足辱诏书。又劾奏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载奇花怪石数十艘,纳禁中及赂权贵。累疏论丁谓奸邪,不宜还之内地;胡则,谓之党,既以罪出陈州,不当复进职。王钦若既死,诏塑其像茅山,列于仙官。随言:“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前后所论甚众。
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太后不悦。会随请外出知济州改起居郎。久之,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入兼侍御史知杂事。未几,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以长定格从事,吏不得为奸。改三司盐铁副使。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徙宜州,再迁工部郎中、知应天府《宋史列传第五十六|刘随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宋史列传第五十六|刘随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召为户部副使,入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
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初,使契丹还,会贬,而官收所得马十五乘。既卒,帝怜其家贫,赐钱六十万。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坏辄以他木易之
易:更换
B.随为绳按之 按:捆绑
C.有司希旨不穷治 穷:彻底
D.累疏论丁谓奸邪 累:多次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随“清直”的一组是(3分)()
①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②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
③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 ④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
⑤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 ⑥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随得罪了转运使李士衡,被免去了官职还乡,不能调任,后经数百夷人的请求,朝廷才重新起用他。
B.刘随先后弹劾李溥、钟离瑾、丁谓、胡则、王钦若等贪的官污吏,最终使他们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C.刘随询问军国大事,只听从皇帝意见,又建议太后不应经常到外戚家,这样使得太后很不高兴。
D.刘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担任谏官,都以清廉正直著称。他处事精明果敢,在蜀地时被称作“水晶灯笼”。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4分)
②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4分)
参考答案:
4.B/按:查办。
5.B/①表现其体恤百姓;②说的是李士衡,不是刘随;⑥表现其精明果敢。
6.B/王钦若没有因刘随弹劾而被治罪。
7.①刘随于是下令在周围种杨柳数十万棵,使之相互连接,当作界限,百姓于是不再受到打扰。
②王钦若贪污毫无顾忌,考查他的行为,难道是神仙吗?应该明察他的胡乱行为。
【参考译文】
刘随字仲豫,是开封考城人。考中进士科,任为永康军判官。永康军原来没有城墙,以前常砍伐大树做栅栏,坏了就用别的木材换掉,很是耗费民力。刘随于是下令在周围种杨柳数十万棵,使之相互连接,当作界限,百姓于是不再受到打扰。所属县令受贿枉法,转运使李士衡向刘随求情,刘随没有答应。李士衡十分恼怒,就上奏说刘随做官苛刻,不能够从政做官,就把他免职还乡,不能调任。起初,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深为差役们的'勒索所苦,刘随依法查办。(刘随)离职后,有数百夷人特此前来询问转运使说:“我们的刘随大人到哪里去了?”朝廷得知此事后,刘随才获调任。
后来改任大理寺丞,担任详断官。李溥因为贪赃败露,牵连到权贵,主管的官员迎合皇上的旨意,没有深究,刘随就请求再次弹劾他,终于使李溥抵罪。升任右司谏,任三司户部判官。刘随在谏官的职位上多次提出意见,当时诏令下到蜀中,挑选优伶补充教坊,刘随认为对这种地位低贱的人不值得动用诏书。他又弹劾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运载数十船的奇花异石,送进宫中和贿赂权贵。还多次上疏批评丁谓奸邪,不宜让他回内地;胡则是丁谓的党羽,已经因罪出朝贬陈州,不应又提升他的官职。王钦若死后,诏令在茅山为他塑像,把他列入有尊位的神仙一类。刘随说:“王钦若贪污毫无顾忌,考查他的行为,难道是神仙吗?应该明察他的胡乱行为。”前后所提出意见很多。
皇帝已经逐渐熟悉国事了,但太后还没有归政,刘随询问军国大事,只听从皇帝意见,又建议太后不应经常到外戚家,太后不高兴《宋史列传第五十六|刘随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阅读答案。适逢刘随请求外任,就派他出朝为济州知州,改任起居郎。很长时间后,升任尚书刑部员外郎,入朝兼任侍御史知杂事。不久,任权同判吏部流内铨,因为擅长制定规则和条例,所以手下办事的人员没有办法作弊。改任三司盐铁副使。出使契丹,借口双脚患疾疼痛,推辞不能下拜。回朝以后,被主管的官员弹劾,降阶一级,出任信州知州,调任宜州,再次升任工部郎中、应天府知府
召入为户部副使,改任天章阁待制,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刘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担任谏官,都以清廉正直著称。刘随遇事精明果敢,在四川时,人们称他“水晶灯笼”。当初,从契丹出使回国时,他被贬官,官府收回了所得的十五匹马。死后,皇帝同情他家贫困,赏赐钱六十万。
篇7:《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毕诚传》阅读答案
毕诚,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诚,蚤孤。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性端悫,不妄与人交。太和中,举进士、书判拔萃,连中。辟忠武杜悰幕府。悰领度支,表为巡官,又拜侍御史。李德裕始与悰同辅政,不协,故出悰剑南东川节度使。故吏惟诚饯讯如平日,德裕忌之,出为慈州刺史。累官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宰相知之,以职方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召入翰林为学士。
党项扰河西,宣宗尝召访边事,诚援质古今,条破羌状甚悉,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诚唯唯,即拜刑部侍郎,出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使。诚到军,遣吏怀谕,羌人皆顺向。时戍兵常苦调饟乏,诚募士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斛,以省度支经费,诏书嘉美。俄徙昭义,又迁河东。河东尤近胡,复修杷头七十烽,谨候虏,寇不敢入。懿宗立,迁宣武节度使,召为户部尚书,判度支。未几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期固称疾改兵部尚书罢旋兼平章事节度河中卒年六十二诚于吏术尤所长,既贵,所得禄奉,养护宗属之乏,无间然。始,诚被知于宣宗,尝许以相。令狐绹忌之,自邠宁凡三徙,不得还。诚思有以结绹,至太原,求丽姝盛饰使献。绹曰:“太原于我无分,今以是饵,将破吾族矣。”不受。太医李玄伯者,帝所喜,以钱七十万聘之,夫妇日自进食,得其欢心,乃进之帝,嬖幸冠后宫。玄伯又治丹剂以进,帝饵之,疽生于背。懿宗立,收玄伯及方士王岳、虞芝等,俱诛死。
篇8:《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毕诚传》阅读答案
【注】①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②职方郎中:官名,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候及沿边少数民族内附等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几/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期/固称疾/改兵部尚书/罢/旋兼平章事/节度河中/卒/年六十二/
B.未几/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期/固称疾/改兵部尚书/罢/旋兼平章事/节度河中卒/年六十二/
C.未几/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期/固称疾/改兵部尚书/罢旋兼/平章事节度河中/卒/年六十二/
D.未几/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期/固称疾/改兵部尚书/罢/旋兼平章事节度河中/卒/年六十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的“从”即为此意。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C.学士,官名,即翰林学士,执掌起草诏令。唐玄宗时,翰林学士为皇帝心腹,常能升为宰相。
D.禁署,指宫中近侍官署。后世常用“禁中颇牧”喻指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有如廉颇、李牧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毕诚通晓古今,忠于上司。宣宗曾向他询问边防事情,毕诚援引古今,博得皇帝欢心;曾入杜悰幕府,杜悰外放后,毕诚对他一如既往。
B.毕诚以柔怀人,慷慨大方。担任河西供军安抚使时,毕诚派官员对羌人怀柔晓谕,最终让他们归附朝廷;毕诚显贵以后,还不间断地接济贫困的宗属。
C.毕诚屯田防寇,治边有方。为解决调济粮食问题,毕诚招募士兵屯田,每年收获不少粮食,得到皇上嘉奖;在河东,他设法防止了胡寇的入侵。
D.毕诚长于治政,颇有心术。毕诚想送美女来结交令狐绹,最终遭到令狐绹的拒绝;为了讨好皇帝,毕诚又进送李玄伯给皇帝,皇帝因此十分宠幸毕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
(2)故事,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
参考答案
10.(3分)A(“再期”是一个短语,意为“服丧两年”,据此可排除B;再根据“罢”和官职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排除另两项。)
11.(3分)C(“学士”不单指翰林学士,后世还有内阁学士。)
12.(3分)D(“宠幸毕诚”理解有误,应是宠幸李玄伯。)
13.(10分)(1)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于是能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赋分点:然,恤,辞章,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按照先例,显要有权势的人家,都把担任仓、驾二官视为耻辱,毕诚却如居位高禄厚之官一样劲头十足,没有二话。(赋分点:故事,沛然,美官,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毕诚,字存之,是黄门监毕构的堂孙。毕构的'弟弟毕栩,生下了毕凌,毕凌生下毕匀,世代没有官职,从事盐价生意。毕匀生下毕诚,毕诚很早便成了孤儿。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于是能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太和年间,毕诚考中进士,进入杜惊的幕府,任侍御史。起初李德裕与杜惊共同辅政,两人不和,所以朝廷让杜惊出京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旧官中只有毕诚一如既往问讯杜惊,给他饯行,李德裕嫉恨毕诚,让他出京任慈州刺史。毕诚积功升任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按照先例,显要有权势的人家,都把担任仓、驾二官视为耻辱,毕诚却如居位高禄厚之官一样劲头十足,没有二话。宰相了解他,召他入翰林院任学士。党项族扰乱河西,宣宗曾召他访谈边事,毕诚援古引今,条陈击破羌人的策略非常详尽,宣宗皇帝高兴地说:“我将选择有才能的将帅,谁说像廉颇、李牧一样的人只能待在我的宫署中?你就替我去征战吧!”毕诚应声唯唯,皇上立即让他担任刑部侍郎,出任河西供军安抚使。毕诚到了军中,派官吏前去安抚羌人,让他们明白(利害),羌人都归附朝廷。当时的戍兵常常苦于调济粮食,毕诚招募士兵安置屯田,每年收谷物三十万斛,皇上下诏书嘉奖称赞,又升任河东之官。河东更加接近胡地,毕诚重修杷头七十处烽火台,小心警戒以防备敌人,贼寇不敢进来。懿宗即位,召他担任户部尚书。不久,以礼部尚书身份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服丧二年后,坚持称自己有病。改任兵部尚书,又被解除官职。不久兼任平章事,管理河中。死时,年六十二岁。毕诚尤其擅长为政之方,既已显贵,所得的俸禄,用来养护穷困的宗属,从没间断过。开始,毕诚被宣宗皇帝知晓,皇上曾答应让他做宰相。令狐绹嫉恨毕诚,毕诚一共三次徙官,不能回还京城。毕诚寻思结交令狐绹的办法,到太原,寻得装扮华丽的美女献给他。令狐绹说:“太原跟我没机缘,现在用美女作诱饵,将会破败我的家族。”不肯接受。太医李玄伯,是皇上所喜欢的人,毕诚用七十万钱聘请他,夫妇每天亲自伺奉李玄伯进食,博得了李玄伯的欢心,毕诚于是把李玄伯进献给皇上,李玄伯被宠爱的程度超过了后宫。李玄伯又治丹药进献给皇上,皇上吃了之后,背上生出疽来。懿宗即位,收捕李玄伯和方士王岳、虞芝等,这些人全被杀了。
篇9:十六拍,十六拍文天祥,十六拍的意思,十六拍赏析
十六拍,十六拍文天祥,十六拍的意思,十六拍赏析 -诗词大全
十六拍作者:文天祥 朝代:南宋 体裁:胡笳曲 乃知贫贱别更苦,况我飘转无定所。
心怀百忧复千虑,世人那得知其故。
娇儿不离膝,哀哉两决绝。
也复可怜人,里巷尽呜咽。
断肠分手各风烟,中间消息两茫然。
自断此生休问天,看射猛虎终残年。
篇10:梅州第六十六,梅州第六十六文天祥,梅州第六十六的意思,梅州第六十六赏析
梅州第六十六,梅州第六十六文天祥,梅州第六十六的意思,梅州第六十六赏析 -诗词大全
梅州第六十六作者:文天祥 朝代:南宋 楼角凌风迥,孤城隐雾深。
万事随转烛,秋光近青岑。
篇11:扬州第二十六,扬州第二十六文天祥,扬州第二十六的意思,扬州第二十六赏析
扬州第二十六,扬州第二十六文天祥,扬州第二十六的意思,扬州第二十六赏析 -诗词大全
扬州第二十六作者:文天祥 朝代:南宋 城峻随天壁,胡来但自守。
士卒终倒戟,仰望嗟叹久。
【出使第五十六,出使第五十六文天祥,出使第五十六的意思,出使第五十六赏析】相关文章:
1.遨游十六作文
2.正月十六祝福语
3.红梅 十六,红梅 十六王冕,红梅 十六的意思,红梅 十六赏析
4.分列式十六字口号
7.十六字励志句子
8.作文十六的天空
9.十六字检查材料
10.做人十六别人生哲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