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祝寿词
“ladyspid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晏殊的祝寿词,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晏殊的祝寿词,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晏殊的祝寿词
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晏殊的词继承了晚唐五代的词风,虽然绝大部分的内容仍是书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但着眼于艺术境界的提高和深化。他的词作里时时流露出自我的真实性情,语言方面也一扫晚唐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烟色彩,而变得明快晓畅,清新淡雅。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蒿庵论词》)。正因如此,晏殊的婉约词受到了很大的重视。然而,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他词作的另一个内容:祝寿词。在晏殊词中,祝寿词占了很大的比重,在现存的136首晏殊词里,共有28首祝寿词,是晏殊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的重视。同他的婉约词一样,其祝寿词,同样有着对前人的超越。本文对晏殊祝寿词兴起的原因,以及其对祝寿词的超越加以探讨。
一、晏殊祝寿词兴起的原因
祝寿庆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风俗礼仪活动。文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祝寿类诗作,是中国古代文人惯用的一种酬唱形式,然而在词这一文学样式里,从早期的《敦煌曲》,到晚唐五代词集中,仅能发现少数祝寿的作品。也许跟词最初的实用功能有关,是在宴会场合供伶工歌女歌唱,为宾宴别席、寄兴遣情之乐章,但佐清欢、不登大雅。但宋代祝寿词创作之多,作家之盛,大大超越了之前的任何时代。它的兴盛首先与享受风气有关。北宋城市经济繁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书对汴京、临安城中商贾林立、百业兴盛,以及瓦肆勾栏、朝歌暮舞的情景有生动的记录。此外,宋王朝优待士大夫,官员的俸禄比较优厚,宫廷和官僚阶层的生活奢华。这种风气又扩散到全社会。晏殊祝寿词中多次出现开筵,歌舞的景象。如《燕归来》:“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酌美酒、泛觥船。 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其次,祝寿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理学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宋代是一个封建伦理道德空前强化的时代。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宋代士大夫有着强烈的卫道意识,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而祝寿礼仪和寿词创作成为孝道宣传的绝好手段,体现出孝道这一文化精神。如晏殊词中“家人拜上千秋寿”,通过祝寿强化了人伦和孝道。
最后,祝寿词的兴盛又与当时崇奉道教有很大关系。因道教中很多为讲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之事,祝寿词的内容即是如此。上位者迷信道教,以求长生不老,在其生日时更喜欢听到延年益寿之类的吉祥话。下位者于是逢迎,便有了许多祝贺皇帝、长官等的词作。晏殊词中多次出现诸如香炉、神仙、女真冠、蓬瀛、龟鹤之类的与道教有关的意象。
在祝寿风气如此盛行的时代里,晏殊受到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但晏殊祝寿词的'创作,还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晏殊集中有祝贺圣上千秋的词作,作为太平时期的宰相,晏殊少年得志,十四岁就因才华横溢被朝廷赐为进士,此后宦海虽亦有沉浮,但总体上可以说位及人臣、深受皇恩眷顾。对帝王的祝颂,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同时也出于真心,一片赤诚,不能仅仅看作是阿谀奉承、粉饰太平。同时又有自寿词,如“家人拜上千秋寿”、“当筵劝我千长寿”。优越闲适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晏殊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便有了人生短暂的苦恼和延长这种美好生活的愿望:“到家装束,长似少年时。”这一愿望在寿辰时愈加强烈。
二、晏殊祝寿词的主要内容
沈淞勤先生在《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中说:“在近两千首寿词中,无论是出于何人之手,大致如同前述元宵词一样,‘自是一家手法’,而不出于‘典丽富艳’一途,无不洋溢着和乐吉祥的气息,在风格上也明显给人以千篇 一律之感,堪称‘无谓’!”如沈先生所言,晏殊的祝寿词同样洋溢着和乐吉祥的气息,但晏殊的祝寿词依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写出了独特的感悟。
从祝寿的对象上分,大致可以把晏殊的祝寿词分为两类。
(一)圣寿词。
皇帝为九五之尊,身份尊贵,他的寿辰举国关注,最切合士大夫忠君爱国的情绪。因此,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庶人,皆有庆贺圣寿之作。晏殊亦不能免。在晏殊的词作中,确定无疑为庆贺圣寿的不多,仅仅有四五首。如《喜迁莺》:“风转蕙,露催莲。莺语尚绵蛮。尧随目欲团圆。真降荷兰。”《望仙门》:“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颦。舞华茵。满酌兰美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不仅祝愿皇帝圣寿无疆,而且祝愿帝业无尽、国运长久,如此等等,乃题中应有之意。词中常把皇帝比尧舜这样的圣君,常出现仙门、南春、讼椿、南山这一类祝愿长寿的词语。
圣寿词,顾名思义即是庆贺圣上生辰,为应制之作,因此供词人自由驰骋的空间很小。晏殊的圣寿词明确表达了对皇帝生辰的祝贺,描写了百官对皇帝的朝贺,如“千官心在玉炉香”。但晏殊的圣寿词在内容上依然有自己的特点。
1.在描写帝王诞辰的美好时,晏殊常用一些祥和美好、高贵典雅的景物加以衬托。如“风转蕙,露催莲。莺语尚绵蛮”,“真降荷兰”,“金炉暖”,“玉池波浪碧如鳞”。通过描写清风、香蕙、玉露、翠莲、声声莺语、明月欲圆,不但渲染出一片明丽、欢快的初夏景象,而且正切合仁宗降生的时令,点明了“真人”降生人世时的美好不凡。就晏殊寿词中描写的景物来看,诸如蕙草、尧、玉池、碧莲、玉炉等,也的确符合帝王之家的那种高华气象。这是因为晏殊位高权重,出入禁中,对皇宫极为熟悉,故能随笔摄入,真切可信。
2.晏殊的圣寿词描写了盛大的皇家宴会歌舞的场面。生辰之际举办宴会歌舞为之庆贺,人人皆然,而皇家自然更隆重、更典雅。如《喜迁莺》:“褰油幕,调清乐,四海一家同乐。”搭起迎宾的帐篷,奏起典雅的乐曲,普天同庆。如《蝶恋花》:“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升平。”“张绮宴,傍熏炉蕙炷、和新声。神仙雅会,会此日,象蓬瀛。”通过这些场面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欢乐祥和的气氛。晏殊在描写寿宴上的歌舞时,多用“清”字,如《喜迁莺》:“调清乐。四海一家同乐”,“玉楼清唱倚朱弦”;《少年游》:“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长生乐》:“清歌妙舞,急管繁弦”,给人一种清脆悦耳、淡雅闲适的感觉,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意味。音乐的清雅,场面的庄重,与皇室的尊贵和词人的地位是一致的。
(二)自寿词。
作为太平时期的宰相,晏殊多宴席歌舞、流连光景、闲情余绪之作。在自己生辰时,家人、臣僚、歌姬纷纷为其祝寿。正因如此,自寿词在晏殊的寿词里占了很大的比重。如《少年游》:“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卮。”《渔家傲》:“谁唤谢娘斟美酒。萦舞袖。当筵劝我千长寿。”《拂霓裳》:“庆生辰,庆生辰是百千春。”等都是。内容不脱对富贵长年、欢乐常在的期望。但自寿词的兴起,本身就是词人自我生命价值的觉醒。晏殊对人生的思考和时光易逝的苦恼,同样在他的自寿词里有所流露。
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思考的特质。其名作《浣溪沙》是最好的代表:“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伤春怀人的表层意象,体现了词人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同样,这种意识在词人的自寿词中同样有所表现。在生辰这一个独特的日子里,对美好、欢乐时光的留恋和向往、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同和思索,也许会更加强烈。如《少年游》:“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在家中穿着道服,想起了少年时,时光的逝去和年华不再就不言而喻了。《少年游》:“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木兰花》:“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连理枝》:“献金重叠祝长生,永逍遥奉道。”对这种情感的理解,并不能仅仅认为是对富贵的留恋那么简单。正因如此,晏殊的自寿词,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人生体会,才不至于千篇 一律,落入俗套。
三、晏殊对寿词的超越
晏殊是词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寿词的人,其寿词不仅数量多,对寿词的很多方面又有着突破和超越。
在祝寿的对象上,宋代之前,仅能发现少量贺寿内容的作品,如《敦煌曲》中的《感皇恩》:“四海天下及诸州,皆言今岁永无忧,长途欢宴在高楼,寰海内束手愿归投。朱紫尽风流,殿前卿相对列,列诸侯,呼叫万岁愿千秋,皆乐业,鼓腹满田畴。”王建《宫中三台》:“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千秋万岁,未央明月清风。”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圣主千年乐未央,御沟金翠满垂杨。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等等。而且大都仅限于为君主寿,对象并不普及。在晏殊的祝寿词里,祝寿的对象便扩充许多。不仅有圣寿词,有他寿词,而且有自寿词。晏殊是词史上第一个创作自寿词的词人。自寿词的出现反映了词人对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追求。
在寿词的内容和主题上。宋人张炎感叹:“寿词最难作。”由于受内容的限制,寿词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一般不外乎歌功颂德、祈福长寿。晏殊的寿辰也不例外。难能可贵的是,晏殊在寿词的内容和主题方面又有突破,晏殊把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融入到他的寿词中,使他的寿词同样有着理性沉思的意味,耐人寻味。如《燕归梁》:“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以物写人,燕的留恋恰似人的留恋。《拂霓裳》:“光阴无暂住,欢醉有闲情。祝辰星。”欢醉之余的这份闲情,便是对时光不在的苦恼。同他的婉约词一样,其祝寿词也深深的烙上了独特的色彩。
一般论者对晏殊的祝寿词多半持否定的态度,如詹安泰的《宋词散论》。其实不然,通过上述对晏殊祝寿词的分析,不难看出,此类词并非毫无意义,不应一笔抹杀。正如叶嘉莹评晏殊祝寿词:“他只是平淡而却诚挚地写他个人的一份祝愿,且大多以大自然之景物为陪衬,而大晏对自然界之景物又自有其一份诗人之感觉,所以大晏所写的祝颂之词,不但闲雅富丽,而且更有着一份清新之致……这些词虽然并没有什么深远的含意,然而在感觉与情致方面也并非无可取之处。”这就说明了,晏词的“风调娴雅”、“深厚蕴藉”,在他的祝寿词中同样有所体现。这是晏殊的祝寿词在艺术表现力上的突破。
正如叶嘉莹指出的那样,晏殊在写祝寿这一欢快祥和的内容前,往往以大自然之景物为陪衬,如《喜迁莺》:“曙河低,斜月淡,帘外早凉天。”《菩萨蛮》:“芳莲九蕊开新艳。轻红淡白匀双脸。”《蝶恋花》:“一霎秋风惊画扇。艳粉娇红,尚拆荷花面。草际露垂虫响遍。珠帘不下留归燕。”词人以淡雅的笔触,把玉露、翠莲、莺语、斜月、秋风、荷花、珠帘等景物作为背景,有机的融合在歌舞升平的寿宴环境里,虽然为祝寿之作,但清新可喜、风格秀丽。这就与一味铺写雍容华贵之气的祝寿词截然不同。
寿词的艺术价值不高是公认的事实,但作为词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方面,寿词把词人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词因此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推动了宋词的发展。从这个方向上考察寿词的价值,也许最为公允。作为词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寿词的词人,晏殊对寿词的发展所作的贡献自然不能小视,其寿词的独特和开拓之处,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更值得人们的重新探讨。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
[2]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商务印书馆,1950.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篇2:晏殊词全集
晏殊词全集
晏殊词全集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栏杆.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清平乐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清平乐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浣溪沙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浣溪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清商怨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
双鸾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诉衷情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采桑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清平乐
春去秋来,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相思儿令
昨夜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更何妨、檀板新声.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清平乐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滴滴金
梅花漏泄春消息,柳丝长,草芽碧,不觉星霜鬓边白,念时光堪惜.
兰堂把酒留嘉客,对离筵,驻行色,千里音尘便疏隔,合有人相忆.
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凤衔杯
青苹昨夜秋风起。无限个、露莲相倚。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空目断、遥山翠。
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凭空憔悴。
凤衔杯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阴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玉楼春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玉楼春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娥眉,暗拆海棠红粉面.
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采桑子
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匆忙。梦里浮生足断肠。采桑子
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我有心期。把酒攀条惜绛蕤。
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蝶怨莺悲。满眼春愁说向谁。
蝶恋花
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芽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破阵子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残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破阵子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雨中花
剪翠妆红欲就,折得清香满袖.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
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柶衣伤手.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归后.
殆人娇
二月春风,正是杨花满路,那堪更、别离情绪.罗巾掩泪,任粉痕沾污,争奈向、千留万留不住.
玉酒频倾,宿眉愁聚,空肠断、宝筝弦柱.人间后会,又不知何处,梦魂里、也须时时飞去.
渔家傲
粉面啼红腰束素,当年拾翠曾相遇.密意深情谁与诉,空怨慕,西池夜夜风兼露.
池上夕阳笼碧树,池中短棹惊微雨.水泛落英何处去,人不语,东流到了无停住.
渔家傲
幽鹭慢来窥品格,双鱼岂解传消息.绿柄嫩香频采摘,心似织,条条不断谁牵役.
粉泪暗和清露滴,罗衣染尽秋江色.对面不言情脉脉,烟水隔,无人说似长相忆.
蝶恋花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破阵子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尊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
踏莎行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尊中绿醋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浣溪沙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
采桑子
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匆忙,梦里浮生足断肠。
篇3:晏殊+珠玉词
晏殊+珠玉词
晏殊(991-1055),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
晏殊《珠玉词》
点绛唇
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画堂筵启,一曲呈珠(一作笙歌)缀。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炉烟起,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
浣溪沙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
浣溪沙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娇艳直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一作粉)面,向谁分付紫台(一作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浣溪沙
淡淡梳妆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旧欢前事入颦眉。
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重。且留双泪说相思。
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杆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飏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浣溪沙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浣溪沙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浣溪沙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清商怨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
双鸾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按:此首又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
菩萨蛮
芳莲九蕊开新艳,轻红淡(一作嫩)白匀双脸。一朵近华堂,学人宫样妆。
著(一作看)时斟美酒,共祝千年寿。销得曲中夸,世间无此花。
菩萨蛮
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染得道家衣,淡妆梳洗时。
晓来清露滴,一一金杯侧。插向绿云鬓(疑是鬟),便随王母仙。
菩萨蛮
人人尽道黄葵淡,侬家解说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
摘取承金盏(一作摘承金盏酒),劝我千长算(一作寿)。擎作女真冠,试伊娇面看。
菩萨蛮
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还似去年时,傍(一作倚)栏三两枝。
人情须耐久,花面长依旧。莫学蜜蜂儿,等闲悠飏飞。
诉衷情
青梅(一作楼)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时(一作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诉衷情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诉衷情
芙蓉金菊斗馨(一作芬)香,天气欲(一作近)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一作细叶)间疏黄(一作篁)。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一作凄凉)。
诉衷情
数枝金菊对芙蓉,摇(一作零)落意重重。不知多少幽怨,和露泣西风。
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穷。
按:此首又见《张子野词》。
诉衷情
露莲双脸远山眉,偏与淡妆宜。小庭帘幕春晚,闲共柳丝垂。
人别后,月圆时,信迟迟。心心念念,说尽无凭,只是相思。
诉衷情
秋风吹绽北池莲,曙云楼阁鲜。画堂今日嘉会,齐拜玉炉烟。
斟美酒,祝芳筵,奉觥船。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宝贵长年。
诉衷情
世间荣贵月中人,嘉庆在今辰。兰堂帘幕高卷,清唱遏行云。
持玉盏,敛红巾,祝千春。榴花寿酒,金鸭炉香,岁岁长新。
采桑子
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我有心期,把酒攀条惜绛蕤。
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蝶怨莺悲,满眼春愁说向谁?
采桑子
阳和二月芳菲遍,暖景溶溶。戏蝶游蜂,深入千花粉艳中。
何人解系天边日,占取春风。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采桑子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按:此首又见杜安世《杜寿域词》。
采桑子
石竹
古罗衣上金针样,绣出芳妍。玉砌朱栏,紫艳红英照日鲜。
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采桑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一作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
林间摘遍双双叶,寄与相思。朱槿开时,尚有山榴一两枝。
荷花欲绽金莲子,半落红衣。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
酒泉子
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最愁人。
长安多少利名身。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且留春。
酒泉子
春色初来,遍被(一作拆)红芳千万树,流莺粉蝶斗翻飞。恋香枝。
劝君莫惜缕金衣。把酒看花须强饮,明朝后日渐离披。惜芳时。
望仙门
紫薇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
仙酒斟云液,仙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望仙门
玉壶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重叠满琼浆,会仙乡。
新曲调丝管,新声更颭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望仙门
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颦,舞华茵。
满酌兰英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
谒金门
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
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清平乐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一作楼)台。
清平乐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暮去朝来即老(一作老尽),人生不饮何为?
清平乐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草草(一作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一作然)黄叶西风。
清平乐
金(一作西)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一作初)残,斜阳却照栏杆。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一作穿)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更漏子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红日永,绮筵开,暗随仙驭来。
遏云声,回雪袖,占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
更漏子
塞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更漏子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初送雁,欲闻莺,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
更漏子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
蜀弦高,羌管脆,慢颭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相思儿令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更何妨、檀板新声。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相思儿令
春色渐芳菲也,迟日满烟波。正好艳阳时节,争奈落花何。
醉杀(一作来)拟恣狂歌,断肠中、赢得愁多。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
喜迁莺
风转蕙,露催莲,莺语尚绵蛮。尧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
褰油幕,调清乐,四海一家同乐。千官心在玉炉香,圣寿祝天长。
喜迁莺
歌敛黛,舞萦风,迟日象筵中。分行珠翠簇繁红,云髻袅珑璁。
金炉暖,龙香远,共祝尧龄万万。曲终休解画罗衣,留伴彩云飞。
喜迁莺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按:此首又见杜安世《杜寿域词》。
喜迁莺
烛飘花,香掩烬,中夜酒初醒。画楼残点两三声,窗外月胧明。
晓帘重,惊鹊去,好梦不知何处。南园春色已归来,庭树有寒梅。
喜迁莺
曙河低,斜月淡,帘外早凉天。玉楼清唱倚朱弦,余韵入疏烟。
脸霞轻,眉翠重,欲舞钗钿摇动。人人如意祝炉香,万(一作为)寿百千长。
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恨(一作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一作梦)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胡捣练
小桃花与早梅花,尽是(一作自逞)芳妍品格。未上东风先拆,分付春消息。
佳(一作美)人钗上玉尊前,朵朵秾香堪惜。谁把彩毫描得,免恁轻抛掷。
秋蕊香
梅蕊雪残香瘦,罗幕轻寒微透。多情只似春杨柳,占断可怜时候。
萧娘劝我杯中酒,翻红袖。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
秋蕊香
向晓雪花呈瑞,飞遍玉城瑶砌。何人剪碎天边桂,散作瑶田琼蕊。
萧娘敛尽双蛾翠,回香袂。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长无昨。
滴滴金
梅花漏泄春消息,柳丝长,草芽碧。不觉星霜鬓边白,念时光堪惜。
兰堂把酒留嘉客,对离筵,驻行色。千里音尘便疏隔,合有人相忆。
燕归梁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云衫侍女,频倾寿酒(一作桂醑),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筵(一作延)长。
燕归梁
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斟美酒,泛觥船。
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望汉月
千缕万条堪结,占断好风良月。谢娘春晚先多愁,更撩乱、絮如雪(一作飞絮如雪)。
短亭相送处,长忆得、醉中攀折。年年岁岁好时节,怎奈(一作怎奈尚)、有人离别。
少年游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落纷纷。朱栏向晓,芙蓉娇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少年游
霜华满树,兰(一作庭)凋蕙惨,秋艳入芙蓉。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
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
少年游
芙蓉花发去年枝,双燕欲归飞。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帷。
家人拜上千春(一作秋)寿,深意满琼卮。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少年游
谢家庭槛晓无尘,芳宴祝良辰。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榴花一盏浓香满,为寿百千春。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
雨中花
剪翠妆红欲就,折得清香满袖。一对鸳鸯眠(一作睡)未足,叶下长相守。
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罥衣伤手。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归后。
迎春乐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
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红窗听
淡薄梳妆轻结束,天付(一作意)与、脸红眉绿。断(一作连)环书素传情久,许双飞同宿。
一饷无端分比目,谁知道、风前月底,相看未足。此心终拟,觅鸾弦重续。
红窗听
记得香闺临别语,彼此有、万重心诉。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源无处。
梦觉相思天欲曙,依前(一作然)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
睿恩新
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晓露、依依先拆。似佳人、独立倾城,傍朱槛、暗传消息。
静对西风脉脉,金蕊绽、粉红如滴。向兰堂、莫厌重新(一作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睿恩新
红丝一曲傍阶砌,珠露下、独呈纤丽。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
向晚群花新(一作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
玉楼春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蛾眉,暗折(一作拆)海棠红粉面。
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一作无情有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玉楼春
帘旌浪卷金泥凤,宿醉醒来长瞢松。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飞时春昨重。
美酒一杯谁与共,往事旧欢时节动。不如怜取眼前人,免使(一作更)劳魂兼役梦。
玉楼春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料醉花间应有数。
按:此首又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
玉楼春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栏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按:此首又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
玉楼春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坠。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玉楼春
朱帘半下香销印,二月东风催柳信。琵琶旁畔且寻思,鹦鹉前头休借问。
惊鸿去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
按:此首又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
玉楼春
杏梁归燕双回首,黄蜀葵花开应候。画堂元是降生辰,玉盏更斟长命酒。
炉中百和添香兽,帘外青蛾回舞袖。此时红粉感恩人,拜向月宫千岁寿。
玉楼春
紫薇朱槿繁开后,枕簟微凉生玉漏。玳筵初启日穿帘,檀板欲开香满袖。
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仙人来献寿。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
玉楼春
春葱指甲轻拢捻,五彩条垂双袖卷。雪香沉透紫檀槽,胡语急随红玉腕。
当头一曲情无限,入破铮琮金凤战。百分芳酒祝长春,再拜敛容抬粉面。
按:此首又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
玉楼春
红条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垅头呜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
美人才子传芳信,明月清风伤别恨。未知何处有知音,长为此情言不尽。
按:此首又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
凤衔杯
青蘋昨夜秋风起,无限个、露莲相倚。独凭朱栏愁望晴天际,空目断,遥山翠。
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恁空憔悴。
凤衔杯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一作欹)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一作披离)。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宠(一作恨)阻心期,满眼(一作空满眼)是相思。
按:此首又见杜安世《杜寿域词》。
凤衔杯
柳条花纇恼青春,更那堪、飞絮纷纷。一曲细丝清脆倚朱唇,斟绿酒、掩红巾。
追往事,惜芳辰,暂时间、留住行云。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觉尖新。
篇4:晏殊的词的风格
晏殊的词的风格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下面是其诗文特色介绍!
晏殊诗文富闲雅而有情思.其诗文集有二百四十卷之巨,内容多吟咏富贵气象及闲情雅思
一、感时伤别,春秋各异
晏 词就题材内容来说, 未脱传统婉约词樊篱,即伤春悲秋、相思别离.但相同的题材,晏殊 表现出了对春景和秋景的不同偏好.
而秋天则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浓浓的悲意.晏殊词中常有“秋露、西风、金菊、暮蝉、梧桐、黄叶”等意象,无不流露出这种悲凉意蕴.“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撼庭秋》)“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采桑子》)“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破阵子》)“霜华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如芙蓉.”(《少年游》)秋天固然有秋天的美丽,但这种美丽不是让人投入,而是让人深思,因为它后面是一个归于空寂、万物消亡的凛冽严冬,对于秋天的思索常常会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因此,伤春常常是对美的留连,对不能圆满的遗憾;而悲秋则更多是对行将灭亡之必然结果的本能恐惧.
二、晏殊词 具有文士气.
在北宋初期,词虽然主要还是酒宴歌席上由歌伎演唱以“娱宾遣兴”的小道之技,但由于上层儒臣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又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主体意识的表现,但相比之下,晏殊词中的文士气要更加浓厚一些.
三、晏殊词中的.感慨多是中年人式的
四、理性的控制与感性的超越
晏殊词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他能够“情中有思”.这一点叶嘉莹有极为细致恰当的解读:“晏殊却独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当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关照.”
五、内向的独省与外向的同乐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词人自己为主人公的词作,和词中的主人公身上明显寄托了词人自己情感的作品上.内向与外向,说的是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可以在词中主人公与环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上看出来
晏殊词的艺术特色
其一,晏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激烈的字眼,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表达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和少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表现出一种雅致含蓄的倾向。 蝶恋花
其二,晏词语言凝练,平淡而富有韵味,明净圆融,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
其三,晏词构思曲折精巧,表现自己对多彩人生的内心体验,耐人回味。《浣溪沙》通篇以小园的暮春景色来渲染作者心中无限的旧欢新怨,情景交映;更为难得的是词中还渗透着一种澄澈圆融的理性观照,创造出情中有思的意境,这样就使伤春之情升华为具有永恒意味的人生感触。
篇5:分析晏殊《珠玉词》
分析晏殊《珠玉词》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其存世作品集《珠玉词》多收令词,风格闲雅清丽。
作为宋初词坛“四大开祖”之一,晏殊无疑为北宋词风的发展与壮阔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晏殊工诗善文,尤擅小令。《珠玉词》共收得晏殊一百三十多首词作,词作短小,格调淡雅,内涵蕴藉,由此奠定了晏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晏殊也因而被称作“导宋词之先路”的“北宋倚声家初祖”。
叶嘉莹在其《大晏词欣赏》中提及,晏殊《珠玉词》有如下四点艺术特色:情中有思的意境;闲雅的情调;伤感中带有旷达的怀抱;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此语诚可谓得晏同叔词作之精要。
一、“情中有思”的生命意识
晏殊词作,既包含由客观变化所引发的感性情致,也蕴含自身对于周遭体察的细致思辨,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圆融思致。如《浣溪沙》词:“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词人以宏阔的气象构建起深广的时空背景,以健笔抒写闲情――繁花易凋零,风雨更摧折,纵是春光无限,亦不过匆匆逝去。伤春悲秋的情怀在中国文人传统中历来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晏殊的作品中也尤为常见,无论是《踏莎行》中的“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还是《玉楼春》里的“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抑或是《采桑子》中的“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无不是词人对于自然界季节更替所产生的感怀。但是与以往诗词作者不同的是,晏殊在对于时序更迭的慨叹中寄寓着更深层次的人生哲思。满目山河何处,落花风雨何年,眼前又是何人,词人均未作出交代,实在是因为晏殊所要写的并非一时,所感叹的也并非一事。这是经由作者人生观的一个维度来展开的:悲年光之有限,叹世事之无常,时间与空间在人类历史中所显现的的巨大鸿沟难以逾越,对已然消逝之美好事物的追寻不过是徒劳无功,唯有词人独自在风雨飘摇中一边嗟叹一边进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份高度自觉的生命意识,使得词人在创作的同时不自觉地融入了自己对于生命本真的思考,对生的探寻,对死的思量,掺杂着过往生活所遗留的回忆,晏殊笔下的词作与他的文化人格达至了高度的契合。
如《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词林纪事》曰:“东坡曰‘尊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过,不禁惘然。”所谓惘然者,既有感于词人于《木兰花》中所透出的伤逝悼亡情绪,又情难自禁于此词在生命意识层面所引起的感怀。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虽然这是晏殊的个人生命体验,但是却在人类生命史的进程中带有普遍性意义,从个体扩延至整体,从当时当境到超越了时空,词人在人生体悟的意义上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更予以人灵魂一击。这一声叩问轻微而缓缓,却坚毅而有力,死亡的忧患心理即刻蔓延,而生的渴望也遍布流转,生死的矛盾与辩证之道在晏殊处被转化为一种诗情的消解。词人以感性的描摹展现理性之思,对生死的`焦虑意识固然可怖,然晏殊以人生体验与个人修养对情感加以节制,反而使情感升华为一种操持的力量。
二、“淡雅致”的诗情体悟
《宋史》称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清人王灼以为晏殊之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晏殊写词给人以闲雅恬适之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词人本身诗资上佳。晏殊敏于时序迁移,善于景物描写,外界的细微变化都能被其一一捕捉融于诗中。如《少年游》中“霜花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两句,又如《清平乐》中“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之语。
晏殊对“渐变”的精准感悟和细致描绘是以他对生活的体察和用心感受为前提的,而这种敏锐的感悟能力也正是上天赐予一个诗词作者最好的礼物。
其次,词人的闲雅格调与其生活环境密不可分。晏殊亲历真宗、仁宗两朝太平盛世,虽则历经宦海沉浮,然总体来说,清越富贵是晏殊生活的主基调,他也因文采出众被奉为文坛耆宿。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士大夫文人的心理特征造就了晏殊清丽淡雅的词作风格。吴处厚《青箱杂记》载:“晏元献虽起居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见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余每吟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⑤晏殊不喜以铺排金玉之举刻画富贵景状,而独独看重诗词作品中的意境气象。所谓气象者,不单是作者在作品中呈现的景致与气度,更是其生活品格与精神面貌的真切反映。《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句,寥寥数语,却于天然混成中寓以工巧之妙,于闲情雅意中托世事苍茫之叹。又如《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此作用笔轻灵,金风、梧桐,是秋季时节的景象,不同于以往文人墨客极尽文思渲染秋意肃杀萧条之致,晏殊只以淡淡笔墨勾勒漠漠秋景,给人以似有似无的妥帖愁绪,就如同在平静湖面投掷小石子,泛起层层涟漪之后,水波将散未散的那种朦胧状态。即便是醉酒、醒酒的过程,作者也与人一种含蓄的意调。“斜阳却照阑干”一句,正与其另一首词作《踏莎行》中“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境相类。
篇6:晏殊的词集
谒金门
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
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破阵子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破阵子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破阵子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尊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
破阵子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浣溪沙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
浣溪沙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浣溪沙
淡淡梳妆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旧欢前事入颦眉。
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
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浣溪沙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浣溪沙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浣溪沙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更漏子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红日永,绮筵开。暗随仙驭来。
遏云声,回雪袖。占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
更漏子
寒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更漏子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初送雁,欲闻莺。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
更漏子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
蜀弦高,羌管脆。慢飐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鹊踏枝
紫府群仙名籍秘。五色斑龙,暂降人间世。海变桑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
露滴彩旌云绕袂。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点绛唇
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画堂筵启。一曲呈珠缀。
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炉烟起。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
凤衔杯
青苹昨夜秋风起。无限个、露莲相倚。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空目断、遥山翠。
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恁空憔悴。
凤衔杯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凤衔杯
柳条花颣恼青春。更那堪、飞絮纷纷。一曲细清脆、倚朱唇。斟绿酒、掩红巾。
追往事,惜芳唇。暂时间、留住行云。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
清平乐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清平乐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
清平乐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红窗听
淡薄梳妆轻结束。天意与、脸红眉绿。断环书素传情久,许双飞同宿。
一饷无端分比目。谁知道、风前月底,相看未足。此心终拟,觅鸾弦重续。
红窗听
记得香闺临别语。彼此有、万重心诉。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源无处。
梦觉相思天欲曙。依前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
采桑子
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匆忙。梦里浮生足断肠。
采桑子
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我有心期。把酒攀条惜绛蕤。
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蝶怨莺悲。满眼春愁说向谁。
采桑子
阳和二月芳菲遍,暖景溶溶。戏蝶游蜂。深入千花粉艳中。
何人解系天边日,占取春风。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采桑子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采桑子(石竹)
古罗衣上金针样,绣出芳妍。玉砌朱阑。紫艳红英照日鲜。
佳人画阁新妆了,对立丛边。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采桑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
林间摘遍双双叶,寄与相思。朱槿开时。尚有山榴一两枝。
荷花欲绽金莲子,半落红衣。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
喜迁莺
风转蕙,千露催莲。莺语尚绵蛮。尧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
褰油幕。调清乐。四海一家同乐。千官心在玉炉香。圣寿祝天长。
喜迁莺
歌敛黛,舞萦风。迟日象筵中。分行珠翠簇繁红。云髻袅珑璁。
金炉暖。龙香远。共祝尧龄万万。曲终休解画罗衣,留伴彩云飞。
喜迁莺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喜迁莺
烛飘花,香掩烬,中夜酒初醒。画楼残点两三声。窗外月胧明。
晓帘垂,惊鹊去。好梦不知何处。南园春色已归来。庭树有寒梅。
喜迁莺
曙河低,斜月淡,帘外早凉天。玉楼清唱倚朱弦。余韵入疏烟。
脸霞轻,眉翠重。欲舞钗钿摇动。人人如意祝炉香。为寿百千长。
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少年游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少年游
霜花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
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
少年游
芙蓉花发去年枝。双燕欲归飞。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帷。
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卮。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少年游
谢家庭槛晓无尘。芳宴祝良辰。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榴花一盏浓香满,为寿百千春。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
酒泉子
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最愁人。
长安多少利名身。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且留春。
酒泉子
春色初来,遍拆红芳千万树,流莺粉蝶斗翻飞。恋香枝。
劝君莫惜缕金衣。把酒看花须强饮,明朝后日渐离披。惜芳时。
木兰花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蛾眉,暗拆海棠红粉面。
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木兰花
帘旌浪卷金泥凤。宿醉醒来长瞢忪。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飞时春睡重。
美酒一杯谁与共。往事旧欢时节动。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
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木兰花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木兰花
朱帘半下香销印。二月东风催柳信。琵琶旁畔且寻思,鹦鹉前头休借问。
惊鸿去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
木兰花
杏梁归燕双回首。黄蜀葵花开应候。画堂元是降生辰,玉盏更斟长命酒。
炉中百和添香兽。帘外青蛾回舞袖。此时红粉感恩人,拜向月宫千岁寿。
木兰花
紫薇朱槿繁开后。枕簟微凉生玉漏。玳筵初启日穿帘,檀板欲开香满袖。
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仙人来献寿。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
木兰花
春葱指甲轻拢捻。五彩条垂双袖卷。寻香浓透紫檀槽,胡语急随红玉腕。
当头一曲情无限。入破铮琮金凤战。百分芳酒祝长春,再拜敛容抬粉面。
木兰花
红绦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垅头呜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
美人才子传芳信。明月清风伤别恨。未知何处有知音。长为此情言不尽。
迎春乐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
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诉衷情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诉衷情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诉衷情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诉衷情
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不知多少幽怨,和露泣西风。
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穷。
诉衷情
露莲双脸远山眉。偏与淡妆宜。小庭帘幕春晚,闲共柳丝垂。
人别后,月圆时。信迟迟。心心念念,说尽无凭,只是相思。
诉衷情
秋风吹绽北池莲。曙云楼阁鲜。画堂今日嘉会,齐拜玉炉烟。
斟美酒,祝芳筵。奉觥船。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诉衷情
世间荣贵月中人。嘉庆在今辰。兰堂帘幕高卷,清唱遏行云。
持玉盏,敛红巾。祝千春。榴花寿酒,金鸭炉香,岁岁长新。
诉衷情
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胡捣练
小桃花与早梅花,尽是芳妍品格。未上东风先拆。分付春消息。
佳人钗上玉尊前,朵朵秾香堪惜。谁把彩毫描得。免恁轻抛掷。
殢人娇
二月春风,正是杨花满路。那堪更、别离情绪。罗巾掩泪,任粉痕沾污。争奈向、千留万留不住。
玉酒频倾,宿眉愁聚。空肠断、宝筝弦柱。人间后会,又不知何处。魂梦里、也须时时飞去。
殢人娇
玉树微凉,渐觉银河影转。林叶静、疏红欲遍。朱帘细雨,尚迟留归燕。嘉庆日、多少世人良愿。
楚竹惊鸾,秦筝起雁。萦舞袖、急翻罗荐。云回一曲,更轻栊檀板。香炷远、同祝寿期无限。
殢人娇
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风月好、乍凉天气。长生此日,见人中嘉瑞。斟寿酒、重唱妙声珠缀。
凤箢移宫,钿衫回袂。帘影动、鹊炉香细。南真宝录,赐玉京千岁。良会永、莫惜流霞同醉。
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踏莎行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渔家傲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渔家傲
荷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嫩新妆就。昨日小池疏雨后。铺锦绣。行人过去频回首。
倚遍朱阑凝望久。鸳鸯浴处波文皱。谁唤谢娘斟美酒。萦舞袖。当筵劝我千长寿。
渔家傲
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
美酒一杯留客宴。拈花摘叶情无限。争奈世人多聚散。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
渔家傲
杨柳风前香百步。盘心碎点真珠露。疑是水仙开洞府。妆景趣。红幢绿盖朝天路。
小鸭飞来稠闹处。三三两两能言语。饮散短亭人欲去。留不住。黄昏更下萧萧雨。
渔家傲
粉笔丹青描未得。金针彩线功难敌。谁傍暗香轻采摘。风渐渐。船头解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莲菂。
渔家傲
叶下眠未稳。风翻露飐香成阵。仙女出游知远近。羞借问。饶将绿扇遮红粉。
一掬蕊黄沾雨润。天人乞与金英嫩。试折乱条醒酒困。应有恨。芳心拗尽丝无尽。
渔家傲
罨画溪边停彩舫。仙娥绣被呈新样。飒飒风声来一饷。愁四望。残红片片随波浪。
琼脸丽人青步障。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秋水上。时时绿柄轻摇扬。
渔家傲
宿蕊斗攒金粉闹。青房暗结蜂儿小。敛面似啼开似笑。天与貌。人间不是铅华少。
叶软香清无限好。风头日脚乾催老。待得玉京仙子到。凭向道。红颜只合长年少。
渔家傲
脸傅朝霞衣剪翠。重重占断秋江水。一曲采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
欲摘嫩条嫌绿刺。闲敲画扇偷金蕊。半夜月明珠露坠。多少意,红腮点点相思泪。
渔家傲
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
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盏。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晚。回头欲去心撩乱。
渔家傲
粉面啼红腰束素。当年拾翠曾相遇。密意深情谁与诉。空怨慕,西池夜夜风兼露。
池上夕阳笼碧树。池中短棹惊微雨。水泛落英何处去。人不语,东流到了无停住。
渔家傲
幽鹭慢来窥品格。双鱼岂解传消息。绿柄嫩香频采摘。心似织。条条不断谁牵役。
粉泪暗和清露滴。罗衣染尽秋江色。对面不言情脉脉。烟水隔。无人说似长相忆。
渔家傲
楚国细腰元自瘦。文君腻脸谁描就。日夜声声催箭漏。昏复昼。红颜岂得长如旧。
醉折嫩房和蕊嗅。天丝不断清香透。欲傍小阑凝坐久。风满袖。西池月上人归后。
渔家傲
嫩绿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鱼游畔。一霎雨声香四散。风飐乱。高低掩映千千万。
总是调零终有恨。能无眼下生留恋。何似折来妆粉面。勤看玩。胜如落尽秋江岸。
雨中花
剪翠妆红欲就。折得清香满袖。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
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罥衣伤手。可惜许、月明风露好,恰在人归后。
瑞鹧鸪(咏红梅)
越娥红泪泣朝云。越梅从此学妖颦。腊月初头、庾岭繁开后,特染妍华赠世人。
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颜不掩天真。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报道江南别样春。
瑞鹧鸪
江南残腊欲归时。有梅红亚雪中枝。一夜前村、间破瑶英拆,端的千花冷未知。
丹青改样匀朱粉,雕梁欲画犹疑。何妨与向冬深,密种秦人路,夹仙溪。不待夭桃客自迷。
望仙门
紫薇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
仙酒斟云液,仙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望仙门
玉壶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重叠满琼浆。会仙乡。
新曲词丝管,新声更飐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望仙门
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颦。舞华茵。
满酌兰英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
长生乐
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浓烟。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祝、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长生乐
阆苑神仙平地见,碧海架蓬瀛。洞门相向,倚金铺微明。处处天花撩乱,飘散歌声。装真筵寿,赐与流霞满瑶觥。
红鸾翠节,紫凤银笙。玉女双来近彩云。随步朝夕拜三清。为传王母金录,祝千岁长生。
蝶恋花
一霎秋风惊画扇。艳粉娇红,尚拆荷花面。草际露垂虫响遍。珠帘不下留归燕。
扫掠亭台开小院。四坐清欢,莫放金杯浅。龟鹤命长松寿远。阳春一曲情千万。
蝶恋花
紫菊初生朱槿坠。月好风清,渐有中秋意。更漏乍长天似水。银屏展尽遥山翠。
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庆人间瑞。满酌玉杯萦舞袂。南春祝寿千千岁。
蝶恋花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蝶恋花
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牙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拂霓裳
庆生辰。庆生辰是百千春。开雅宴,画堂高会有诸亲。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感皇恩。望九重、天上拜尧云。
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一声檀板动,一炷蕙香焚。祷仙真。愿年年今日、喜长新。
拂霓裳
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升平。金风细,玉池波浪縠文生。宿露沾罗幕,微凉入画屏。张绮宴,傍熏炉蕙炷、和新声。
神仙雅会,会此日,象蓬瀛。管弦清,旋翻红袖学飞琼。光阴无暂住,欢醉有闲情。祝辰星。愿百千为寿、献瑶觥。
拂霓裳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
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沈醉玉尊前。
菩萨蛮
芳莲九蕊开新艳。轻红淡白匀双脸。一朵近华堂。学人宫样妆。
看时斟美酒。共祝千年寿。销得曲中夸。世间无此花。
菩萨蛮
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染得道家衣。淡妆梳洗时。
晓来清露滴。一一金杯侧。插向绿云鬓。便随王母仙。
菩萨蛮
人人尽道黄葵淡。侬家解说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
摘承金盏酒。劝我千长寿。擎作女真冠。试伊娇面看。
菩萨蛮
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还似去年时。傍阑三两枝。
人情须耐久。花面长依旧。莫学蜜蜂儿。等闲悠扬飞。
秋蕊香
梅蕊雪残香瘦。罗幕轻寒微透。多情只似春杨柳。占断可怜时候。
萧娘劝我杯中酒。翻红袖。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
秋蕊香
向晓雪花呈瑞。飞遍玉城瑶砌。何人剪碎天边桂。散作瑶田琼蕊。
萧娘敛尽双蛾翠。回香袂。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长无睡。
相思儿令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更何妨、檀板新声。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相思儿令
春色渐芳菲也,迟日满烟波。正好艳阳时节,争奈落花何。
醉来拟恣狂歌。断肠中、赢得愁多。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
滴滴金
梅花漏泄春消息。柳丝长,草芽碧。不觉星霜鬓边白。念时光堪惜。
兰堂把酒留嘉客。对离筵,驻行色。千里音尘便疏隔。合有人相忆。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睿恩新
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晓露、依依先拆。似佳人、独立倾城,傍朱槛、暗传消息。
静对西风脉脉。金蕊绽、粉红如滴。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睿恩新
红丝一曲傍阶砌。珠露下、独呈纤丽。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
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
玉堂春
帝城春暖。御柳暗遮空苑。海燕双双,拂扬帘栊。女伴相携、共绕林间路,折得樱桃插髻红。
昨夜临明微雨,新英遍旧丛。宝马香车、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玉堂春
后园春早。残雪尚濛烟草。数树寒梅,欲绽香英。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
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玉堂春
斗城池馆。二月风和烟暖。绣户珠帘,日影初长。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几处行人映绿杨。
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约林间坐夕阳。
临江仙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与君相见最伤情。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
此别要知须强饮,雪残风细长亭。待君归觐九重城。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燕归梁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云衫侍女,频倾寿酒,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
燕归梁
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斟美酒、泛觥船。
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望汉月
千缕万条堪结。占断好风良月。谢娘春晚先多愁,更撩乱、絮飞如雪。
短亭相送处,长忆得、醉中攀折。年年岁岁好时节。怎奈尚、有人离别。
连理枝
玉宇秋风至。帘幕生凉气。朱槿犹开,红莲尚拆,芙蓉含蕊。送旧巢归燕拂高檐,见梧桐叶坠。
嘉宴凌晨启。金鸭飘香细。凤竹鸾丝,清歌妙舞,尽呈游艺。愿百千遐寿此神仙,有年年岁岁。
连理枝
绿树莺声老。金井生秋早。不寒不暖,裁衣按曲,天时正好。况兰堂逢著寿筵开,见炉香缥缈。
组绣呈纤巧。歌舞夸妍妙。玉酒频倾,朱弦翠管,移宫易调。献金杯重叠祝长生,永逍遥奉道。
蝶恋花
玉碗冰寒消暑气。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莺舌惺松如会意。无端画扇惊飞起。雨后初凉生水际。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眼看红芳犹抱蕊。业中已结新莲子。
蝶恋花
梨叶疏红蝉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枕簟乍凉铜漏咽。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蛩吟珠露结。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多少衷肠犹未说。朱帘一夜朦胧月。
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玉楼春(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蝶恋花
紫府群仙名籍秘。五色班龙,暂降人间世。海变沧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
露滴彩旌云绕秋,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诉衷情(寿)
幕天席地斗豪奢。歌妓捧红牙。从他醉醒醒醉,斜插满头花。
车载酒,解貂贳。尽繁华。儿孙贤俊,家道荣昌,祝寿无涯。
诉衷情
喧天丝竹韵融融。歌唱画堂中。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
一同笑,饮千钟。兴何穷。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寿如松。
篇7:晏殊著名的词
晏殊著名的词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谒金门
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
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破阵子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破阵子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破阵子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尊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
破阵子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浣溪沙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
浣溪沙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浣溪沙
淡淡梳妆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旧欢前事入颦眉。
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
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浣溪沙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浣溪沙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浣溪沙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更漏子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红日永,绮筵开。暗随仙驭来。
遏云声,回雪袖。占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
更漏子
寒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更漏子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初送雁,欲闻莺。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
篇8:晏殊词作鉴赏
晏殊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是北宋词人晏殊所做的一首词。此词描写主人公与女友相会,但愿长相厮守,最终却又分离的无奈之情。诗人以凄婉温润的笔调,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
【原文】
诉衷情
青梅煮酒①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着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②,叙情亲。此时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③。
【注释】
①青梅煮酒:古人于春末夏初,以青梅或青杏煮酒饮之。斗:趁。时新:时令酒食。
②茵:垫子。泛指铺垫的东西。
③朝云:相恋的女子。用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典故。
【白话译文】
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招呼她转过身来,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欲来还去。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真宗天禧二年(1018),时晏殊28岁。在春末夏初之时,主人公在东城南陌上喜遇意中人,情人相聚,分外欢欣。但好景不长,女子即如朝云一般飘去,纵使化作游丝也牵系不住,一人如何不失意,因此写下此词。
【赏析】
“青梅”二句写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以闲笔入题。古人春末夏初时,好用青梅、青杏煮酒,取其新酸醒胃。“斗时新”,犹言“趁时新”。接下来,“东城”二句写抒情主人公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耿湋《寄司空曙李端联句》:“南陌东城路,春风几度过。”其后陆游亦有“看花南陌复东迁”之句(《花时遍游诸家园》)。[6]
过片三句,描述两人相遇后的情景,“展香茵,叙情亲”写词人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其亲密无间,殷勤款洽,说明词人跟他的意中人缠绵深长的情爱。正由于词人能够跟这位意中人“叙情亲”,所以才动了他的非份之想:“此时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欲来还去。
“朝云”,喻意中人,亦用典暗示她那“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的身伤。这三句是说词人这时甘愿化身为千尺游丝,好把那朝云牵住。可是,这柔弱袅娜的游丝,未必真能把那易散的朝云留住,这十二字中,有着“象外之象”,蕴含了丰富的潜信息:偶然的相会,短暂的欢娱,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离散;多少怅惘,多少怀思,尽不言之中了。
这首词感情深挚,虽写丽情,但不纤佻,而文笔纯净,有一种幽细、含蓄之美,是一首颇有品格的小令。
名家点评
近代·吴梅《词学通论》:“庸劣可鄙,已开山谷,三变徘语之体。”
近代·叶嘉莹《大晏词的欣赏》:“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宛丽,有《珠玉词》。亦工诗善文,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晏殊的祝寿词】相关文章:
1.晏殊的词的赏析
3.晏殊-《蝶恋花》
5.晏殊词新释辑评
6.浣溪沙晏殊练习
8.浣溪沙晏殊古诗
9.蝶恋花晏殊情感
10.晏殊的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