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初二快乐除夕节日记500字

初二快乐除夕节日记500字

2023-07-24 10:40: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锋平浪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初二快乐除夕节日记500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初二快乐除夕节日记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快乐除夕节日记500字

篇1:除夕节日记

早上还在睡梦中,被外面的鞭炮声惊醒,父亲已经在厨房忙乎了,小弟已经起床,在帮着烧火。今天是除夕,是农历20xx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母亲离开后的第一个除夕。虽然是传统佳节,但家里少了节日的快乐,多了对亲人的怀念,虽然大家心照不宣,但我能体会到。

早餐是宽粉炖豆腐,主食是粘豆包。母亲在的时候也是宽粉炖豆腐,不同是主食一定要吃母亲亲手做的粘糕,预示日子年年高/好。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说话,格外沉静,可以听到咀嚼的声音。“ 爸爸,你这做粘豆包的水平还要提高啊,我妈在的时候,她做的粘豆包,皮薄,豆馅多,我最爱吃——————”, 我说着话眼泪都要出来了,“ 当然,老爸一个人还做了这没多的豆包,也不挺容易的”。父亲为了能让我和小弟吃到粘豆包,前前后后忙了半个月,学着母亲样子,淘黄米,晒黄米,再把黄米粉碎成黄米面;放发酵粉,发面,挑选红豆,煮豆馅,然后才是包豆包,再之后就是蒸豆包了,这工序还是很复杂的。这次父亲共计蒸了八锅粘豆包,其实我和小弟回来过年,在家的时间也就八九天,算上吃饺子,粘豆包其实也吃不了太多,但是父亲为了让我们能够品尝到老家的特色,辛苦点又算什么呢。父亲之所以会做粘豆包,是母亲这两年身体不好,为了能让儿子吃到家乡的口味(母亲知道儿子喜欢吃粘豆包),手把手交给父亲的。吃的是粘豆包,品味的却是父母对儿子深深的爱。

吃完早饭,我和小弟打扫卫生。一个人的日子不好过。还记得我儿子刚出生时(20xx年春节),母亲为了照顾孙子,从万里之外的东北来到深圳,那一次父亲一个人过的年,等到20xx年4月份母亲回到老家,发现柜子上,锅台上一层灰尘,原来是很久没擦了。当然现在母亲走了,父亲一个人没了依靠,很多家务都要自己亲自做了。

临近中午,父亲开始准备下午的饭了。虽然我们家里是吃素食的,但用心的父亲还是能够做出一桌子的菜,款待难得回家过年的儿子。为了我们的春节假期,父亲期待了一年,而我们回到家,基本帮不了什么忙,倒是增加了他的辛苦,但为了儿子,父亲没有任何怨言,能够团聚就是幸福。

晚上伴随着狗年春晚,一家人忙着包饺子,我揉面团,小弟擀饺子,父亲包饺子,忙碌的情景是短暂的,彼此不用言语,已经有了默契。母亲在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包饺子那是更热闹,我和小弟都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先后学会了擀饺子皮,自打我们学会了擀饺子皮,母亲就退休了,只能干揉面团的活了,一家人有说有笑,做饺子是快乐的,全家总动员,如今成了永久的记忆。为了能够让气氛轻松一点,我尽量找一些话题与父亲和小弟交流,我想母亲也希望我们生活的快乐一些。

晚上十一点多,听着村子里断断续续的鞭炮声,我们煮饺子,吃年夜饭。吃饭前,我和小弟先后给父亲拜年,预祝父亲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饭桌上,多了一个碗,是父亲放的,碗里放了两个饺子,“ 这个是你妈妈的,让她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父亲低着头,慢声说,他怕儿子看到他的眼睛,那一刻,我的眼泪又流下来了,虽然我是男人,但我又是儿子,那份深深的想念,那份厚重的母爱,让我情不自禁——————

篇2: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

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1

中国农历年12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叫做除夕。除,是去掉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就是把本年中最后的一夜去掉,迎接将要来临的新的一年。在中国,除夕,又叫做“除夜”,“年夜”,也叫做“年三十”。

在中国民间,除夕的风俗是很多的。除夕大扫除的风俗由来已久。除夕前几天,人们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除夕这一天,人们还要进一步大扫除,进行“除故纳新”。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据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着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

扫除之后,人们就在自己的家门贴上冬联,挂上灯笼,营造出一派节日景象。在民间,除夕要喝一种叫做“屠苏”的饮料,它是用酒或水制成的。传说,在一间叫“屠苏”的茅屋里,住着一个很不寻常的人,他专门在山林里采集草药。每当除夕时,他就将配制好的中药,往乡邻的屋里送,并告诉乡亲,来年初一时给全家人喝,可以驱病消灾。他还毫无保留地将药方告诉乡亲,于是乡亲们就称这种药为“屠苏”。“屠苏”到底是什么?据古代药书记载,它是由大黄、桔梗等7种中药研制而成,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

除夕夜,吃团圆饭,几乎是每家每户的传统习惯。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时间,都要赶回家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把最丰盛的食品拿出来,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

在中国各地,吃团圆饭并不都一样。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圆形的薄面皮里的食品,包好后,用开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饺子”具有象征团聚的意思。

除夕晚上,大人带着孩子到亲朋好友家里送礼,拜年,叫做“馈岁”;邀请别人到自己家一起吃年夜饭,叫做“别岁”;叫完饭,大家互相祝贺道谢一番,各自回家,叫做“散岁”;在家里,晚辈要向长辈行礼,长辈对晚辈嘱托几句,还要给没有工作的小孩子压岁钱,并互相祝贺,叫“辞岁”;这时,大家都不愿去睡觉,一家人或看电视、或打牌等等,享受天伦之乐,直到新一年的到来,叫做“守岁”。

“守岁”是最普遍的一项除夕活动。中国古代诗人陆游在“守岁”诗中,曾写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佳句。守岁时,小孩子兴,平时受大人管得比较严的孩子,到了此时也不受规矩的约束,可以同大人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守岁到元旦天明,充满了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

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2

上古时期,有一个怪物叫:“夕”,每到腊月三十都要出来祸害百姓,他让灶王爷送来吃的,否则就要吃人。灶王爷又要保护百姓,又斗不过夕,于是就请来了神农的孙子——“年”。

年是个咱们这么大的小孩,他有两样武器,一条红绸,意志爆竹。他可不怕夕,他的本领可大了!

刚一见到夕,年就跳到夕的头上,夕左顾右盼,就是找不到年,年又攀上树枝,夕往上一扑,年跳到地上,树被夕扑到了,砸在他的头上,夕疼的哇哇直叫。年掏出红绸,在空中一抖,红光迸现,夕立即倒在地上,而后跳起来跑了。

年以为胜利了,就跑到灶王爷跟前报喜。这时,夕又回来了,他推到百姓的房子,百姓四散奔逃,忽然,几个爆竹打在夕的身上,夕疼的蹦起来,他顾不上伤人,调头就跑。原来呀,年听见房子倒的声音和百姓的求救声,就赶过来,这次,年没有用红绸而改用爆竹,夕的背上起火了,他趴在地上动不了了,终于被大火烧死了。百姓得救了!

人们为了庆祝这次胜利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为了纪念年代功绩,就把正月初一就年。人们的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不过烧爆竹变成了放鞭炮,红绸也变成了对联了。

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3

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但是,除夕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夕的怪兽,它无恶不作、十分可恶,乡亲们也非常怕它。

有一天,夕又来到村子里捣乱,它张牙舞爪地吃掉了乡亲们辛辛苦苦养殖的家畜,又把乡亲们种在地里的庄稼糟蹋了,还用它那巨大的爪子,毁坏了乡亲们居住的房子。它口里还喷出了巨大的火焰,把村子烧的面目全非……乡亲们吓的四处逃窜。虽然乡亲们憎恨夕,但却没有办法除掉它。一次在农历的腊月,一位老人走进村子,告诉了人们除掉夕的方法:一是要有红色,因为夕害怕红色;二是要有响声,因为夕害怕很大的响声;三是要有火,因为夕虽然能喷火,可是火焰会灼伤夕细嫩的皮肤,使夕化为灰烬。说完,老人便不见了。

乡亲们认为这是神灵的指点,便按照神灵指点的方法,在农历的腊月三十这天,用红红的纸、衣服和燃烧竹子发出的响声吓跑了夕,又用一把大火把夕给彻底的赶跑了。后来人们发明了鞭炮,便用鞭炮代替燃烧竹子发出的响声来赶跑夕。所以,等到每年腊月三十夕到人间来作乱的时候,人们便穿上红色的衣服、燃放鞭炮来赶跑夕。因为这一天人们赶跑了夕,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叫做除夕。

每当我听完这个传说,我便在脑海里想像当时的情景,想像着中华文明的古老传说真是数不胜数呀!

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4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村外来了个半大的孩子,只见这孩子长得浓眉大眼,漂亮可人。这小孩子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无奈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年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夕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年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为此,大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的“拜年”(拜年的由来),把年的图帖在门口或窗前,叫年画(年画上的那个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来)。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5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6

除夕这个节日是由先秦时期的逐除演变而来。所谓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有《吕氏春秋?季冬记》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最早应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动物,非常厉害,大家把它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现一次。年这东西一出来,就会危害人类,给人来造成很大的灾难。年在晚上出来活动,因此大家到时都熄灭灯火,整夜不眠,躲避灾害。后来发现穿红衣,燃炮竹发出的声响,可以把年赶跑。于是,每到年末时,觉着年快要出现的时候,大家就燃放爆竹来避邪,祈求来年好运。所以过年大放鞭炮习俗,流传到今天。

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7

农历十二月三十,一年一度的除夕终于到了。说到除夕,它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夕和年本来手下做事。年聪明勇敢,夕则又懒又馋,因为在天庭闹事,被玉帝贬下人间,成了一头大怪兽。

夕这头大怪兽掉在原始森林里,夕先把森林里的动物吃了,然后呼呼大睡。不知过了多久,夕终于醒了,觉得肚子空荡荡的,好饿呀。于是,夕朝远处的村庄奔去。趁人们在睡觉时,开始吃村里的牛羊鸡鸭,更恐怖的是,夕吃完动物后就开始吃人了。村民的生活失去了安宁。可谁又能打败夕呢?于是,村里的老人带着村民朝天跪下,乞求玉帝能救救他们。

年主动请战,他带上红布和竹筒,坐着祥云从天而降。年把带来的红布用力的甩了几下,就把夕的四只脚牢牢地捆住了。然后年把带来的竹筒点燃,对准夕的身体,夕被烧的皮开肉绽,结果倒在地上死了。村民见年杀死了夕,纷纷拍手欢赞,庆祝了两天两夜。

从此以后,人们就将那天定为“除夕”,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三十。

初二除夕节的来历日记300字

篇3:除夕节的日记

今天是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奶奶就忙着去地里采摘回了嫩绿的芹菜、青翠欲滴的白菜、红艳艳的胡萝卜和绿油油的'菠菜等满满一篮子的蔬菜。

午饭后,奶奶又马不停蹄地把前一天宰杀好的鸡、鸭、鹅剁成块放进高压锅、电饭锅等灶具中蒸煮起来。没过多久,满屋子就飘起了浓浓的肉香味儿。我和弟弟这两只小馋猫不禁垂涎三尺,口水直流。

四点左右,叔叔点起了一串鞭炮,“劈哩啪啦”的声音震天响。我问妈妈为什么为放鞭炮,妈妈说是为了驱鬼避邪,也为了迎财纳福,我恍然大悟。

年夜饭开桌了,香辣的红闷虾、香喷喷的红烧大头鱼、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满满一桌子都是我们平时最爱吃的,我和弟弟看得眼花缭乱,拿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真恨不得多生一个肚子,把这些美味统统装进去。

饭后,我们小孩子高高兴兴地收起了一个又一个鼓鼓的红包,眉毛都笑弯了。

除夕,真是又忙碌,又热闹、又快乐的一天啊!

篇4:除夕节的日记

过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幸福、平安。新年新气象,我最喜欢了可以穿穿新衣,收收红包,放放鞭炮,不亦乐乎!今年我家的春节过的也别有一番滋味,在这辞旧迎新之季,我们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家说天说地,其乐融融。

年夜饭可丰富了,有遍体金黄的烤鸭,有香味十足的烤虾,还有香辣无比的鱼头样样都让我垂延三尺,道道色香味俱全。这一盘盘佳肴的功劳全属于我小伯伯了。等菜上起了大家便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吃饱了,喝足了,大人们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泡茶边聊天,边看精彩的电视节目,而我则带领着弟弟妹妹们到楼下放鞭炮去了,我先拿出一种名叫“花中花”的烟火,然后用打火机点着导火线,突然一些金色的火花喷射出来,金色的“花朵”把周围照的通红,犹如一只空中漂浮的灯笼,有的恰似仙女散花一般。妹妹又递给我一包‘砂炮’我往地上一仍,便传来“啪啪”的响声,然后这砂炮便“嗖”的一声蹿上了天消失在一瞬间。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零点了,这也就代表着新的一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最后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新一年的曙光。

篇5:除夕节的日记

除夕节的晚上,我在奶奶家门口的院子里正津津有味的玩着“火柴炮”。邻居家也有五、六个小男孩也在玩鞭炮,他们玩那种摔在地上就能爆炸的炮,我就叫它“摔炮”好了。

他们手上都拿着“摔炮”,使劲往地上摔,就会发出爆炸声。我觉得摔炮威力太小了,于是我挑衅地说:“你们的炮弱瀑了,来呀,你们丢呀,丢过来啊!我一定会接住的,丢过来啊!..... ”这时候一个小伙伴就顺手丢了一个摔炮过来,正好丢在我的手背上,啊......!炸得我我手像针扎过一样疼。我一下子就爆走了,大骂出口:“你们有没有天理呀,一开始就来真格的,那么刺激!看来我不动真格的是不行了。”我嘴里骂着,手上也没有闲着,鸡上用香点燃一个“火柴炮”,“火柴炮”喷着火舌,发出“嘶,嘶”声,好像一条准备向敌人发出进攻的毒蛇在嘶呜。我迅速的把这个点燃的炮往他们那边丢了过去,小伙伴们都吓坏了,拼命地四下散开,像一群受惊吓的小老鼠,一下子就跑得远远的。“火柴炮”没有击中目标,无奈的掉在地上,接着,它好像很生气似的,冒出一串串黑烟,然后在一声“轰”巨响中,它就气得灰飞烟灭啦。小伙伴们看我手上暂时没有炮了,又鸡上跑过来,往我身上摔炮。有上次的教训,我也是急忙躲开,让他们扑个空。我又点燃一个“火柴炮”去攻擊他们。在这个除夕晚上,我和小伙伴们就在这互相攻擊中玩着,玩了很久,玩得满头大汗,玩得好开心啊,过年真好玩!

篇6:除夕节的日记

总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薄,直到夜幕初上延至深夜的鞭炮声。

今晚的餐桌依然有每年都少不了的几个菜,比如芹菜,老人说,芹菜芹菜勤来财;比如韭菜,韭菜韭菜久久来财。又比如年糕和鱼,寓意年年高年年有余。

这些都是必备的菜,而工作之后,每年过年我都会给家里准备海鲜,螃蟹海参鲍鱼买上一堆,他们看着喜欢,其实没太吃完,甚至他们更喜欢我买些蔬菜、水果回家,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可以补充家用,随时随地用的上。

每年除夕,即使家里只有几个人,也都很正规的摆上酒杯,然后碰杯说句吉祥话,其实我是会喝酒的,但却很少在家陪家人喝,我想也许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或许习惯和朋友们推杯换盏,在家里却很少把酒言欢。

青岛今天恍然成了空城,忙到年根你忽然发现快速路不堵了,车流也一下子消失不见了,所谓年味儿就是当你开车穿行在鸡路上,发现很多店家关了门,发现想找地方吃饭的时候,却没了选择。或许我们该知足,这样的日子,我们下了班就可以回家,而家人也不必等上一年才等到这团聚的七天。

对我来说,每年除夕,都会去湛山寺敲新年钟声,看着烟花在海边绽放,许下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鸡年过去了,回想过去这一年,我们依然不尽然满意,但是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顾影自怜,而是发自内心感谢这一年下来的磕磕绊绊,疾病,眼泪,伤害,和被忽略,我们开始相信,新一年的到来,不求尽善尽美,但一定可以比过去这一年更好。

篇7:快乐除夕节优秀日记200字二年级

今年除夕的前一天,我们一家人回到了老家。

当除夕那天时,我们忙活了整整一天。终于,到了晚上,我们停下了手中的活儿,都围到饭桌前去吃饭。饭桌上还有一只香喷喷的烧鸡。我看到后,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饭后,我们都坐在床 上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的节目虽然相声小品很少,但都很有趣。另外还有很多我喜欢的节目: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的要求不算高、倍儿爽、腹语、魔幻三兄弟等。还有

yif表演的魔术,我认为看的是相声:说你什么好。大家认为这些节目好看吗?

这是我过的最快乐的除夕夜!

篇8: 快乐除夕日记

在所有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除夕了。除夕是春节的前夜,也可以叫做大年三十。在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春联,挂起灯笼,调皮的小孩玩鞭炮玩得日也不绝,家里家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外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年末都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巨大的声响,于是在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贴春联、灯火通明、张灯结彩、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并求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大年三十晚上便叫做除夕了。

我们这里在过春节的时候,是要祭拜祖宗,并且还要杀鸡,以祈盼这一年幸福安康,合家团圆。

终于等到吃年夜饭的时候了,那一桌丰盛的饭菜,有鱼、腊肉、鸡,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动了。吃完饭后,爷爷奶奶把我带到房间里,拿出一个红包。我连忙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晚上十二点,爆竹声响起了,几个小伙伴玩起了鞭炮,我也不例外。那烟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天空中绽放。听,钟声敲响了,过了十二点,就是新的一年了。除夕真热闹啊!

这一天,人们虽然很忙,但我们心中很高兴,能够和久别的亲友相聚,真是一个快乐除夕!

篇9:除夕日记500字

今天是除夕了,明天就是新年,除夕这天要贴对联和门神了,早上爸爸就给我分配了工作任务,要把以前旧的对联和门神清除掉,再贴上新的对联和门神。

爸爸准备了水、湿布,教我怎样清除旧的对联,先用湿布把对联擦湿了,晾一会,再用手去揭,很容易就掉了,干了一会,才擦了一个门口,我就感觉累了,但是爷爷和奶奶都给我鼓劲,让我坚 持,让我烤烤手继续擦。

经过一个上午的时间,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擦了大门、小门,累死我了,但我还是觉得帮大人干活,让我学了不少知识。

开始贴新的对联了,爸爸拿出了胶带、浆糊、新的对联等东西,我帮忙递浆糊,小妹妹也过来贴胶带,从里到外,贴了好几个小门口,还贴了大门口,院子里焕然一新了,到处都是红红的景象,太 好看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四周的鞭炮声慢慢多了起来,奶奶和妈妈在屋里包饺子,爷爷和爸爸在院子里整理要燃放的鞭炮,我和小妹妹屋外来回的跑,看看这里,看看那里,等着吃过饺子后就能放烟花了 ,心里好高兴。奶奶告诉我和小妹妹,今天全部人都要放鞭炮,吃饺子,这样才能辞旧迎新,我也不懂什么意思。急匆匆的吃了饺子以后,就拉着爷爷去大街上放烟花。

今天是除夕,明天就是新年,新的一年从明天开始,祝大家新年快乐!

篇10:除夕日记500字

大除夕也就是除夕,除夕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这天全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在一块吃年夜饭、放鞭炮、贴对联、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等欢快喜庆的活动。

今年我们在爷爷奶奶家里过除夕夜,可是在除夕夜的前几天一直在下雪,雪覆盖了高速公路,怕去不了了。但是在去的前一天雪已被清扫完了,高速公路通了我们也能去了,我非常地高兴。

除夕夜我们十几人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一天的气氛非常热闹!这一桌的菜肴十分多,味道也十分好吃,让人一看就直流口水。这些美味佳肴中有清爽适口的蔬菜、肉质鲜美的大虾、喷香可口的肉、爽口滋润的汤以及那鲜嫩柔滑的鱼,这真是一桌美味大餐!

吃过年夜饭就是我们小孩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大人们都会给我们红包也就是压岁钱。我们都怀着期盼的心情,等待大人们给我们红包,我拿到这张鼓鼓的红包,心想要好好利用这些钱。

此时只听见外面“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和“轰轰”的烟火声,真是热闹非凡。这引人注意的烟火色彩各异,有;红的、金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银的……天空变得五彩缤纷。烟火的形状也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像是一把撑开的伞,有的像含苞怒放花朵,有的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有的如同火流星直冲云霄,还有的犹如仙女散花……真是千姿百态,夜空好似一幅美丽、迷人的画。

今年的除夕夜过得十分愉快!现在我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狗年快乐、万事如意!

【初二快乐除夕节日记500字】相关文章:

1.除夕节的日记

2.除夕日记500字

3.除夕守岁日记500字

4.作文除夕节

5.五年级寒假除夕节日记400字优秀

6.快乐初二作文500字

7.其乐融融除夕节作文

8.小学生作文:除夕节

9.除夕初二作文

10.除夕快乐祝福语

下载word文档
《初二快乐除夕节日记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