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

2023-08-03 08:13: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喂你吃核桃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

篇1:《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

《题山石榴花》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做的'诗词之一。

题山石榴花①

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注释】山石榴花即杜鹃花。

8.这首诗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9.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山石榴花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茂盛热烈,姿态婀娜,香气浓郁,鲜艳娇美,平易淡泊。(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如生命力旺盛、乐观、不惧逆境等)

9.略

篇2:《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注释】山石榴花即杜鹃花。

12.这首诗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13.作者描写山石榴花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2.茂盛热烈,姿态婀娜,香气浓郁,鲜艳娇美,平易淡泊。(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如生命力旺盛、乐观、不惧逆境等)

13.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和反衬的`手法。(3分)

比喻:“翦碎红绡却作团”“ 露销妆脸泪新干”两句分别把山石榴花比作“红绡”和娇媚的女子。拟人:颔联“风袅舞腰”“妆脸”“泪新干”等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婀娜娇美。反衬:颈联用“蔷薇”“菡萏”的不易接近来反衬山石榴花的平易近人。(每种手法的举例分析1分)

篇3:题山石榴花,题山石榴花白居易,题山石榴花的意思,题山石榴花赏析

题山石榴花,题山石榴花白居易,题山石榴花的意思,题山石榴花赏析 -白居易的诗

题山石榴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律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

露销妆脸泪新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篇4:山石榴花十二韵,山石榴花十二韵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的意思,山石榴花十二

山石榴花十二韵,山石榴花十二韵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的意思,山石榴花十二韵赏析 -白居易的诗

山石榴花十二韵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排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

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

离披乱剪彩,斑驳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

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篇5: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白居易,武关南见元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白居易,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的意思,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赏析 -白居易的诗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篇6:《山石》阅读答案

7.(4分,每词2分)(1)A

(2)B

8.(2分)但透、瘦两个特点在每一个地方(处处)都适合,而漏却不可以太过分。(关键词:在在)

9.(3分)石上有空洞,四面敞明通亮(意到即可)

10.(3分)(略)评分要点:有观点,1分;言之有理,2分

篇7:《山石》阅读答案

李渔

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①,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在②宜然,漏则不应太甚。】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始与石性相符。

【注释】①玲珑:精巧细致。②在在:处处,到处。

【问题】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下列解释“壁立当空”中“当”的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对着,面对

B.在,正在

C.占着,把着

D.抵挡,当作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若有道路可行”中“若”的意思相同的是【 】(填序号)

A.若处处有眼

B.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2分)

然透、瘦二字在在宜然,漏则不应太甚。

9.从文中看,“漏”指的.是【 】(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

10.作者认为“漏则不应太甚”,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答:【 】(3分)

篇8: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的意思,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赏析 -白居易的诗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排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篇9:白居易《题岳阳楼》阅读答案

白居易《题岳阳楼》阅读答案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 ②梦泽:云梦泽。③图障:图画。

①岳阳楼:岳阳城西门楼。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为岳州刺史,常与文士登此楼赋诗,自此著名。

②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

③危楼:高楼。 凭:倚、靠。

④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⑤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⑥华堂:华丽的厅堂。 张:张挂。

(1)本诗怎样突出洞庭湖“漫漫”的特征?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①颔联写洞庭湖春涨之时远连云梦、西近长安,用夸张手法正面写洞庭湖的浩瀚无际;②颈联写善飞之雁难以渡湖,侧面烘托洞庭湖的浩瀚无际。

(2)洞庭湖风景壮阔美丽,但只能画成图画,张挂在豪华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而途经此地只感到“苦”“难”。蕴含着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二:

(1)本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3分)

(2)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宏伟阔大。(1分)“漫漫”一词给人一种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印象(1分)三、四句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作了进一 步的具体描绘。洞庭春涨,既远连云梦,傍晚夕阳返照水面之处,又距长安不远,如此夸张洞庭湖壮阔的晚景,使读者对洞庭湖之宏大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1 分)

(2)第二句 “独”既是实写,说他一个人登楼远眺,也虚写他常年贬官在外,远离京城,饱尝孤独之感。(1分)第四句,表面描绘洞庭晚景的壮阔,却寄寓着作者对京城的眷 恋之情。(1分)第五、六句用“猿啼”、“雁渡”抒发天涯沦落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照应。(1分)最后两句说洞庭风景壮阔、优美,画成图障,张挂在豪 奢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或许可以使他们稍稍懂得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之苦。含蓄地抒发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1分)

赏析:

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作品的前四句中有三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宏伟阔大。 首句“岳阳城下水漫漫”中“漫漫”一词富于形象性。诗人《新乐府·海漫漫》:“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所以“漫漫”.一词给人造成一种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印象。 三、四句“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作了进二步的具体描绘。云梦泽是古代楚地七大泽之一,方圆八、九百里。洞庭春涨,既远连云梦,傍晚夕阳返照水面之处,又距长安不远,如此夸张洞庭湖壮阔的晚景,使读者对洞庭湖之宏大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同时这句话又暗用晋明帝(司马绍) “日远长安近”的典故。诗人看见夕阳返照之处,不由得想起了长安,想到自己由江州赶赴岳州,和长安又近了一步。所以这句诗表层意思是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洞庭晚景的壮阔,深层却寄寓着作者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用“猿啼”、“雁渡”抒发天涯沦落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照应。试思水阔天长,大雁且飞渡不过,不得不频频落水休息人又何以轻易跨越?现在我们反过来看诗的第二句“独上危楼凭曲阑”,“独”既是实写,说他一个人登楼远眺,同时也虚写他常年贬官在外,远离京城,饱尝孤独之感。所以他看到夕阳返照之处,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长安,听到猿啼,看到雁飞就感到世事的艰难。这几句都是见景生情,情寓景中,前后照应,既描绘了洞庭的阔大不凡,又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眷念京城的痛苦。. 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障,张挂在豪奢的犬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或许可以使他们稍稍懂得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之苦。从而含蓄地抒发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篇10:云泉白居易阅读题答案

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注]①白云泉在苏州市西二十里,号称吴中第一水。自白居易题以绝句,白云泉遂名显于世。白居易贬官江州后,济世抱负渐减,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思想日增,反映了其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3)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答案:

(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3)同意。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流泻,从容自得。表现了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娴静雅致的神态。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

(4)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士人。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5)诗人采用象征、比喻手法写景寓志,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阅读练习二: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6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请说出这样评价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白云随风漂荡,舒卷自由;泉水淙淙流淌,自由奔泻。这两幅画面写出了白云坦荡的胸怀和泉水娴静的姿态。两个自字强调的云与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这样的景中,寄寓了作者自在安闲的思想。

(2)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写云与水的自由自在、安闲自得,这就是兴发于此。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追求自由与闲适的思想,这就叫意归于彼。表面上不让泉水奔于山下增添波浪,这是兴发于此。实际是写自己不肯到纷扰多事的社会去推波助澜,意思是要独善其身。这就叫意归于彼。

赏析: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①,

巍然特出,群峰拱揖②,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③,号称吴中第一水④,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⑤。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采莲曲白居易阅读答案

2.《逃离》阅读题答案

3.阅读题及答案

4.蜂鸟阅读题答案

5.学画阅读题答案

6.蝴蝶泉阅读题答案

7.故乡人阅读题答案

8.登楼阅读题答案

9.野菊花阅读题答案

10.向日葵阅读题答案

下载word文档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