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

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

2023-08-23 08:41: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野菊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欢迎大家分享。

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

篇1: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

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

利用GFDL-CM2.1耦合模式控制试验和CO2增长试验逐日降水输出结果,评估了CO2浓度加倍对我国极端降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加倍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年极端降水的强度增强、降水量显著增多及降水频次显著增加(除华北南部外);CO2浓度加倍对我国春夏季极端降水影响较大,导致东部多数地区春夏季极端降水频次增加,强度增强;而CO2浓度加倍导致华北南部和长江中下游春夏季雨日减少以及小雨、中雨减少,从而导致年总降水量减少.

作 者:邹用昌 杨休群 潘志祥 孙旭光 房佳蓓 廖玉芳 Zou Yongchang Yang Xiuqun Pan Zhixiang Sun Xuguang Fang Jiabei Liao Yufang  作者单位:邹用昌,廖玉芳,Zou Yongchang,Liao Yufang(湖南气象局,长沙,410007)

杨休群,潘志祥,孙旭光,房佳蓓,Yang Xiuqun,Pan Zhixiang,Sun Xuguang,Fang Jiabei(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南京,210093)

刊 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ISTIC英文刊名: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年,卷(期): 4(2) 分类号:P426.6 关键词:极端降水   CO2浓度加倍的影响   气候变化  

篇2:CO2浓度倍增对小麦叶绿体超微结构、超分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的影响

CO2浓度倍增对小麦叶绿体超微结构、超分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的影响

超薄切片及冰冻撕裂电镜观察、吸收光谱及77 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对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体的超微、超分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的影响均为正效应.具体反映在:(1)小麦叶绿体中除了比对照积累有较多的淀粉粒外,其基粒和基质类囊体膜发育较好;(2)叶绿体的光合膜系,无论是垛叠和非垛叠膜区,其镶嵌于内质膜撕裂面(EFs和EFu)及原生质膜撕裂面(PFs和PFu)的功能蛋白粒均比其对照的`发育良好,尤其PFs 与EFs面较为突出,即它们除了所含蛋白粒的密度较大外,在EFs面上有时还呈现出密集有序的阵列结构;(3)叶绿体整个吸收谱带,尤其红区和蓝区的主峰均较其对照有较大的光吸收,表明对光能的捕获能力明显高于对照;(4)无论是以436 nm还是以480nm波长激发的,其叶绿体的F684/F733 (PSⅡ/PSⅠ)的比值均较对照的高,表明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叶片叶绿体的PSⅡ相对荧光强度有所增强,这与叶绿体的超微、超分子结构及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相一致.以上结果可为小麦在高CO2浓度下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 者:左宝玉 张泉 姜桂珍 白克智 匡廷云 ZUO Bao-Yu ZHANG Quan JIANG Gui-Zhen BAI Kezhi KUANG Ting-Yu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刊 名:植物学报  ISTIC SCI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SINICA 年,卷(期): 44(8) 分类号:Q945.11 关键词:叶绿体   小麦   CO2浓度倍增   超微及超分子结构   吸收光谱   低温荧光发射光谱   chloroplast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   doubled-CO2 concentration   ultrastructure and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absorption spectra   low temperature (77 K)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篇3:降水对青藏高原高寒灌丛冷季CO2通量的影响

降水对青藏高原高寒灌丛冷季CO2通量的影响

摘要:利用涡度相关系统CO2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冷季CO2通量对降水事件的响应(以~10月和11月份为例).结果表明:在降水事件过后的较短时间尺度内,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CO2通量会显著增加,而且增加量明显大于降水前平衡态下的.正常波动值;一般经过较长的无降水时间段后的降水会显著促进土壤呼吸,从而使高寒灌丛生态系统CO2通量明显增加.作 者:徐世晓    赵亮    李英年    古松    赵新全    XU Shi-xiao    ZHAO Liang    LI Ying-nian    GU Song    ZHAO Xin-qu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 期 刊:水土保持学报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715.1 X826 关键词:高寒草甸    CO2通量    降水   

篇4: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有重要影响的一种东亚遥相关型

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有重要影响的一种东亚遥相关型

利用重建的1880-1950年500hPa高度场资料和1951-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年际尺度上东亚地区夏季大气环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在东亚沿岸存在一个明显的自北向南的.正-负-正环流模态,即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与副热带高压存在一种同向变化、而它们之间区域的高度场为反向变化的遥相关关系;同时分析了这种大气环流模态与1880-20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在年际尺度上,正-负-正的环流模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的降水有很好的正相关,当夏季的环流处在阻塞高压偏强,且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日本及其以东地区上空高度场偏低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降水偏多.

作 者:濮冰 王绍武 朱锦红 Pu Bing Wang Shaowu Zhu Jinhong  作者单位:濮冰,王绍武,Pu Bing,Wang Shaowu(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100871)

朱锦红,Zhu Jinhong(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100871;Illinois State Water Survey,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Illinois,USA)

刊 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ISTIC英文刊名: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年,卷(期): 4(1) 分类号:P434 P426.61 关键词:东亚大气环流   夏季降水   年际变化  

篇5:UV-B辐射增强和CO2浓度倍增的复合作用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UV-B辐射增强和CO2浓度倍增的复合作用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utum)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模拟8.40 kJ・m-2的'UV-B辐射和700 μmol・mol-1 的CO2浓度复合处理下,研究了番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使番茄的株高、鲜重、干重、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番茄红素等降低,导致果实品质恶化;而CO2浓度倍增作用相反.在UV-B辐射增强和CO2浓度倍增复合作用下,番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分析认为,CO2倍增与UV-B辐射增强复合处理下,CO2的正效应作用可以减轻甚至抵消UV-B辐射的负效应.

作 者:李方民 陈怡平王勋陵 岳明 LI Fangmin CHEN Yiping WANG Xunling YUE Ming  作者单位:李方民,岳明,LI Fangmin,YUE Ming(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安,710069)

陈怡平,CHEN Yiping(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系,西安,710048)

王勋陵,WANG Xunling(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安,710069;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7(1) 分类号:Q945.79 关键词:UV-B辐射   CO2倍增   番茄   复合作用   果实品质  

篇6: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利用耦合的全球海气模式(NCAR CCSM3),对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影响我国夏季7月降水的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原6~62 cm深度的中层土壤湿度异常与表层土壤湿度异常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对而言,中层土壤湿度异常的持续性较好.若5月高原中层土壤偏湿,则春末至夏初高原地面蒸发、潜热通量增加,而感热通量、地面温度降低,高原表面的'加热作用减弱,使得印度高压西撤偏晚,环流系统的季节性转换偏晚,东亚地区形成有利于我国夏季出现第I类雨型的环流分布形势,使我国东部雨带偏北,华北地区多雨,江淮地区降水偏少,华南地区降水偏多;反之亦然.

作 者:王瑞 李伟平刘新 王兰宁 WANG Rui LI Wei-ping LIU Xin WANG Lan-ning  作者单位:王瑞,WANG Rui(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李伟平,王兰宁,LI Wei-ping,WANG Lan-ning(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刘新,LIU Xin(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北京,100085)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6) 分类号:P461~+.4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土壤湿度   数值模拟   夏季降水   Tibetan Plateau   Soil mois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Summer rainfall  

篇7: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基于我国160个台站的降水资料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该联合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有一年到半年的超前影响,且以冬季联合模对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最显著.当冬季联合模出现正异常时,次年夏季我国四川地区、长江流域、华北南部降水偏多,而华北北部和江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动来实现的.

作 者:郑冬梅 张启龙  作者单位:郑冬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张启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刊 名:热带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25(5) 分类号:P461.2 关键词:气候学   降水   典型相关分析   热带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热力异常联合模  

篇8:夏季不同源地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Ⅰ):模拟试验方案及对照

夏季不同源地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Ⅰ):模拟试验方案及对照试验结果

为客观地检验夏季不同源区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在本文中我们划分了东南沿海、孟加拉湾、青藏高原及西风带等水汽源区,选择了西北区全区性湿月1979年7月,利用NCAR MM5中尺度模式和NCEP再分析值资料作初、侧边界条件,对该月分别执行了检验模式性能的对照试验及检验减、增各源区水汽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等共13个试验.文章上篇的主要结果如下:(1)两对照试验为传统的仅月初给定初始场,连续积分全月的连续积分试验(CONA)及每5天更新初始场,分6段接力式完成全月积分的分段积分试验(CONB).(2)两对照试验虽都较好地再现了该月亚洲中、高纬度较平直的月平均西风环流,但CONB试验更好地再现了该月淮河-川西半环状多雨带及江南、华南、以及西北区少雨的降水分布格局,还令人鼓舞地捕捉了该月西北区东南部的各次降水过程,即MM5模式对该月形势和降水的模拟性能较好,因而其下篇分别减、增不同源区水汽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结果也是可信的.(3)对某天气气候事件的事后较长时间的模拟,采用分段积分模拟方案,可部分提高模式的模拟效果.

作 者:周建琴 蔡英 钱正安 宋敏红 ZHOU Jian-qin CAI Ying QIAN Zhen-an SONG Min-hong  作者单位:周建琴,ZHOU Jian-qin(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蔡英,宋敏红,CAI Ying,SONG Min-hong(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钱正安,QIAN Zhen-an(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6) 分类号:P426.6 关键词:中国西北区降水   东南沿海等4个水汽源区   MM5模式   分段积分试验   Precipitation over NWC   Water vapor source areas of Off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etc   MM5 model   Pentad-by-pentad integration run  

篇9:夏季不同源地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Ⅱ):减、增各源区水汽的

夏季不同源地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Ⅱ):减、增各源区水汽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为进一步检验东南沿海、孟加拉湾、青藏高原、西风带等4个水汽源区对我国西北区夏季降水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利用MM5模式,以1979年7月为模拟对象,以NCEP再分析值作初、侧边界条件,继本文上篇作了该模式对该月的模拟性能检验后,又分别作了检验减、增各源区水汽影响的 11个敏感性试验.下篇的结果表明:(1)夏季,东南沿海源区减(增)水汽后,主要通过西伸的西太副高西南侧的东南风和西侧的偏南风气流的“干(湿)平流”输送,第2天将直接影响西北区东部;继之,若遇河西走廊低层较强偏东风,前述“干(湿)平流”还可再继续影响河西及南疆降水的.减(增).即东南沿海是影响西北区的主要水汽源区.(2)孟湾源区水汽的减(增)变化常经北路和东路共同影响西北区的降水.它主要影响青海及河西走廊中、东部的降水,也间接地影响西北区东部及南疆的降水.(3)高原(特别是西风带)源区因本身水汽少,它们的影响要小些.高原源区主要影响青海及河西中、东部的降水,也部分影响西北区东部和南疆的降水;而西风带区主要影响北疆及南疆的降水.(4)作西北区夏季降水预报时,要关注其上游孟湾,特别是东南沿海源区水汽、沿途天气系统及低空急流的变化.

作 者:周建琴 钱正安 蔡英 宋敏红 ZHOU Jian-qin QIAN Zheng-an CAI Ying SONG Min-hong  作者单位:周建琴,ZHOU Jian-qin(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钱正安,QIAN Zheng-an(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蔡英,宋敏红,CAI Ying,SONG Min-hong(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28(6) 分类号:P426.6 关键词:西北区夏季降水   东南沿海孟湾、高原及西风带等源区   减(增)各源区水汽的敏感性试验   干(湿)平流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WC   Source area of SE,BB,QXP and WZ   Sensitive experiments decreasing (increasing) water vapor over each source area  

【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相关文章:

1.我国能源消耗对经济周期影响分析

2.近40年我国东部降水持续时间和雨带移动的年代际变化

3.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

4.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5.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6.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7.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8.初中地理我国东部试题及答案

9.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四大影响毕业论文

10.动物福利壁垒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下载word文档
《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