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szoler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树上的桑子熟了,几个小伙伴相约到附近麦田边的桑树吃桑子。到了树下,大伙儿欢呼雀跃、争先恐后的往树上爬。正在大家吃得欢的时候,突然“咔—嚓”一声,一位同伴脚下的踩的树枝断了,说时迟,那时快,他迅速用双手抓住了旁边另外一支粗一点的树枝,才使得他没有从树上摔下来。但是,他双手抓着那根树枝,悬在半空中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他开始呼救,“救—命—呀!”其他伙伴听到树枝断的响声和同伴的呼救声得知发生了意外,但由于树叶茂密却看不到具体情形,因为着急,一时半会儿也下不了树。
附近农田的维吾尔族大叔闻讯,急忙跑到树下,看到树上悬着一名汉族小孩儿,用维吾尔语说了几句。由于语言不通,他说的话挂在树上的伙伴一句也不明白,大叔开始一边说一边比划。大叔的意思大概是:附近也没有什么可以用得上的工具,他个头高,站在树下,要伙伴双脚踩在他的肩上,大叔扶着他,帮他下来。树上的伙伴开始有点害怕,大叔再三劝说,伙伴的双手长时间抓着树枝有点吃不消,才决定试一试。大叔足足有一米八的个儿,伙伴颤颤巍巍的踩在大叔的肩上,大叔用双手抓住伙伴的小腿,让他放开手中的.树枝,大叔要伙伴向下蹲,抓住他的手,然后大叔缓慢的蹲下,这时其他的伙伴也已经从树上下来了,急忙上前搭把手,就这样伙伴顺利的从树上下来了,大伙们非常感激大叔。可是大叔的衣服被踩脏了,同伴觉得很不好意思,执意要给大叔洗衣服,大叔只是微笑着摆摆手,回去继续劳动了。
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依然清晰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对于从小生活在新疆的人们,民族团结与我们息息相关。加强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职责之所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学习身边的民族团结模范,自觉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事,一句问候,一个举动,也可以增进民族感情。民族团结无小事,这是一种态度。买下卖酸奶的维吾尔族大姐最后一碗酸奶,让她能够早点回家照顾家人;买下卖桑子的维吾尔族小女孩最后几碗桑子,让她能够早点回家吃上热乎乎晚饭。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小事,体现的却是民族团结的“大势”。
篇2: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民族团结在心中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民族团结的故事就如同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
在二中住宿的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每逢周末,我们都会举行“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啦啦啦”伴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载歌载舞,有说有笑。正当玩的不亦乐乎时,突然,我摔倒了,努尔迅速冲过来,扶住我,看着她那颦蹙的神情,我激动地的不知说什么好。在事后的每天,她都扶着我,一刻都不愿离开,生怕我走不稳再一次摔倒。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是啊,“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生活在这充满幸福的大家庭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哦珍惜呢?同学们平时吃的抓饭,囊??又有谁敢说不是受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呢?
身为学生会的成员,我也很清楚地看到同学们之间的友好往来。那天下午放学,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看到三班在跑步,其中的一个女孩——杜宇肖,跑不动了。原以为她就要当倒数第一,可令我震撼的是,同学祖丽哈尔留了下来。她一手牵着杜宇肖,一手卖力的挥动着,尽管她已经精疲力竭,但是她并没有松手??
我知道是民族团结的力量让她们不抛弃,不放弃;是名族团结的力量让他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我的兄弟和姐妹,团结给你微笑??”,哼着小曲,使我不得不想起那天早晨发生的事情。
因为宿舍值日,所以去教学楼晚了,可偏偏教室的值日又轮到我了,昨晚宿舍值日后,我一路狂奔去教学楼,跑到讲桌那里,刚准备拿起抹布做卫生,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块抹布都没有了,一旁做值日的阿依白克看着焦急的我说:“我抽屉里有一块抹布,你拿去用吧!”
昨晚值日后,我拿着抹布准备还给他时,他说:“你拿去用吧,万一下次又没有抹布了怎么办?”此时此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祖国,新疆就会成为人人羡慕的地方,因为我们都清楚的了解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了,敌人才不会侵犯我们。团结就像我们的眼睛一样重要。而“团结”二字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座团结花园,守住了团结,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篇3: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古大姐的举手之劳
这天,家住在公园街社区世纪名门小区的潘永新先生正在发展乡街8巷散步,这时迎面开来一辆车,为避让车辆,他在匆忙往路边躲避时头部不慎撞在路边电线杆的角铁上,当时就血流不止,情况非常紧急。这时,正在院门前乘凉的古苏木大姐看到了这一幕,赶紧招呼左邻右舍的姐妹们出来帮忙。她们一边帮潘先生清洗脸上的血水,一边找来干净毛巾按压伤口,并立即护送潘大哥去附近的医院进行伤口缝合包扎。
伤口慢慢愈合的潘先生,深受感动,他特意找到公园街社区居委会,邀请社区少数民族干部当翻译,一同前往给予他帮助的维吾尔族大姐家,表达他诚挚的谢意。
潘先生说:“感谢这两位维吾尔族大姐在我遇到危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虽然她们认为这只是举手之劳,却在我和我的家人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今后,我要向这两位大姐学习,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用自己的行动为民族团结事业添砖加瓦,让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之花永远开放”。
篇4: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阿米娜大姐的包子熟了
“熟啦,熟啦!快来快来,大家快来尝尝我的包子!”阿米娜姐姐一边招呼一边端出了热气腾腾的包子。
“包子是羊肉,白菜馅儿的,真香”。伊宁市档案局、市委党校驻萨依布依街道普夏依曼社区工作队的古哈尔高兴地说道。
这已不知道是第几次吃阿米娜姐姐包的包子了,自驻社区以来,阿米娜姐姐就是我们的邻居。她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微胖,每天都非常热情的用汉语和我们打招呼。
阿米娜姐姐是社区保安巴图尔·阿布都苏的妻子。记得工作队刚进驻社区时,吃饭的地方没着落,工作队员每天就吃一些零食,泡面,阿米娜大姐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晚上,她为工作队端来了一大盘子热气腾腾的.包子,这是她忙了一个下午的成果。队员们有些不好意思,她看到队员们有为难情绪,便用汉语说道:“既然大家都成了邻居,以后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吃一家饭”。看着阿米娜姐姐诚恳的眼神,队员们不约而同地拿起了包子,此时的阿米娜大姐笑得更加灿烂了。
此后的日子里,阿米娜大姐会经常邀请队员到她家里吃饭,问想吃什么。此时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答到:“阿米娜艾坦,我们要吃包子!”
篇5: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我的好兄弟
8月的一天我母亲突然生病了,当时我很着急,四处寻求帮助,就在那时我的一位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位汉族医生。在邻居的帮助下,我和母亲乘坐三轮摩托车,到达加尕斯台村卫生室。医生郝乐沛和我的亲戚一样一边给我安慰,一边检查母亲,进行治疗。在他的关心和耐心的治疗下,我母亲病很快就好起来了。从此以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经常交流,传统节日互相到家拜年,我之间建立了很深的友情,我们就成好兄弟了。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及时给了我帮忙,他还说:“我们已经是兄弟了,有什么困难就找我,我能帮助的一定会帮助。”
有一天,我们村的古丽布斯坦生病了,他的老公跑到村委会找我说:“家里非常的`困难,没办法治疗妻子的病”,当时我跟郝乐沛联系,告诉他古丽布斯坦的情况,他听到我的话很干脆的说:“救人命重要,快把她送到我医院”。郝乐沛看古丽布斯坦的情况很严重,赶快把她送到伊犁州医院,在郝乐沛的及时帮助下古丽布斯坦的病终于治好了。
他就是这样无论是谁需要帮助,及时给他们帮助,所以大家就说他是一个善良、喜欢帮助别人的好大夫。
篇6: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热心大哥:巴特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每当我看到宣传栏上“三个离不开”这几句话时,就会想到巴特大哥,那个热心帮助大煤沟矿蔬菜大棚找羊粪的蒙古族汉子。
大煤沟矿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边沿,在不足千人的队伍中,蒙古族、藏族、回族、满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占44人。虽然偏僻,在青海省地图上却是“榜”上有名。这里海拔3500米,高寒缺氧,常年无雨,曾有人这样形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
因为气候干旱,蔬菜要到140公里外的德令哈市采购,每年用于伙食采购的费用近一百万元。为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应问题,让职工四季都能吃上安全、放心的新鲜蔬菜,大煤沟矿自己动手兴建了两个长70米,宽10米的蔬菜大棚。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种菜需要土,而这里都是茫茫戈壁,根本就没有土,经多方打听,终于在二十多公里外的鸭子湖找到了比较适宜种菜的土壤。种菜更需要肥料,这里人烟稀少,到哪里找肥料呢?辽阔的青藏高原,勤劳淳朴的蒙古族和藏族同胞,放牧着牛羊和骆驼,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着美丽家园。羊粪是极好的有机肥,不仅能调节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到哪里去找羊粪呢?司机老胡给我们讲述了找羊粪的经过。
从矿区出发,皮卡车一路向南,经立交桥向东,过泉水梁约二十公里,蓝天白云下,一方羊群逐渐进入视线。一只只羊儿像白色的云朵,正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牧羊人骑着棕红色的骏马随着羊群缓缓行进,好一幅美丽的画面。
走近了才看清是老熟人巴特大哥,巴特经常到矿上卖羊,和不少人认识。说明来意,“明天我带你们去”,巴特高兴地说,顺手指了指远处的`一座蒙古包。
第二天早上,我们带着米、面、油驱车到达蒙古包的时候,巴特大哥早已在帐篷外等候,车刚停稳,他就迎了上来,热情邀请我们到蒙古包做客。走进蒙古包,刚在炕上坐下来,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就端上了热腾腾的酥油茶和油饼。我们平时都没有喝酥油茶的习惯,碍于面子喝了几口后,才慢慢品尝出其中的美味。“到现在仍想念那醇正浓香的酥油茶”,老胡饶有兴趣地说。随后,我们在巴特的带领下驱车到山的南面——巴特家的冬季牧场。由于都是弯弯曲曲的土路,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向阳,牧草虽然稀疏,却比北边草场要好得多,黄黄的,绒绒的,散发着独有的清香。圈羊的地方用水泥柱、钢丝网及毡布围成,有一米多高,面积却约600多平方米。
有巴特大哥帮忙,肥料问题终于解决了。再三道谢,把巴特大哥送回去后,我们就着手联系拉粪车辆。运回羊粪40多立方,保证了土壤肥力。
走进蔬菜大棚,只见黑嘟嘟的白菜苗在阳光的照射下,油光发亮,淡绿色的西葫芦藏在碧绿的枝叶间,黄花青果,格外喜人,还有那红彤彤的苋菜,碧绿的上海青,鲜嫩的的茼蒿……让人心旷神怡。如今,新鲜蔬菜已陆续走上职工餐桌,发挥初步效益,成为雪域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只是大煤沟矿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的一件小事,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民族团结犹如阳光、空气和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民族团结之情,体现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和谐相处,亲如一家的浓厚情谊。
篇7: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少数民族家庭有个汉族爸——额敏县公安局马新华一家
5月9日至10日,自治区党委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全区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144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282名模范个人。其中,来自公安机关的模范单位达4个,模范个人19名。其中,额敏县公安局马新华被评为自治区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塔城地区公安机关仅有马新华一人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
马新华,女、回族、现年49岁,是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普通的车管民警。她的家庭由四个民族组成,丈夫米吉提是个维吾尔族同志,下岗,做些小生意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儿子加吾兰,入伍参军,儿媳妇加依娜是哈族,在这个少数民族家庭里,还有一位汉族父亲,名叫杨吉春。
多年来,一家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一个温馨和睦的民族团结家庭。他们就是额敏县公安局马新华一家。初冬,杨吉春老人一人在外流落,马新华在下班途中遇到老人后,将浑身发抖的老人接回家,就这样,一个多民族家庭成立了。
当时,老人的精神状况很差,情绪也很不稳定。为了让老人安心住下来,马新华经常抽出时间陪老人拉家常、聊天,让老人忘掉不愉快。
时间长了,老人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每次做饭时,马新华尽量合着老人的口味,这让老人很感动,他逢人就说:“马新华是我的亲闺女。”
有一天,杨吉春老人语重心长地对马新华说:“你是好人,可我老了,不中用了,时间长了会给你们添麻烦,我想出去单过。”
听到老人的话,马新华心平气和地说:“都在一起过了这长时间了,您就是我的爸爸、孩子的爷爷,我们给您养老送终,这里永远都是您的家,您就放心吧。”见马新华真心的疼爱自己,老人又住了下来。
9月30日,老人家突发高血压,马新华和丈夫顾不上劳累,迅速将老人送往医院。
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连续打了10多天的吊针,就脱离了危险。
这一病,老人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同年冬天,老人在家里不小心滑倒了,膝关节肿得很厉害。
马新华送老人去医院时,老人执意不去,并说:“我老了不中用了,一次次拖累你们,快让我死了算了。”
马新华诚恳地说:“爸,谁一辈子没有个碰碰磕磕的,这点小伤算什么?会好的`,别往心里去。”说着就和丈夫将老人送到了医院。
经诊断,老人为腿骨骨折,需要马上做手术。
在去手术室的路上,老人流着泪说:“新华啊!你们对我这么好,就是自己的儿子、儿媳又能怎么样,我这一辈子真是遇上好人了。”
老人的腿伤较重,再加之上了年纪,半年下不了床,马新华为他端屎倒尿,洗头擦脸,始终让老人的房间空气清新,经常给他讲一讲外面的事情。
老人痊愈后,逢人便说:“我有这么个好闺女,这辈子知足了。”
马新华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时时处处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尽已所能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篇8: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我的多民族家庭
我叫阿丽努尔,哈萨克族,出生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个多民族共居之地。我的家由7个民族组成。有汉、哈萨克、蒙古、维吾尔、回、俄罗斯、塔塔尔族。
上世纪四十年代,哈萨克族的爷爷,用毛驴把维吾尔族的奶奶娶回了家,之后有了我的爸爸;哈萨克族的姥爷用自行车将汉族和俄罗斯族混血的姥姥娶回了家,之后有了我的妈妈。就这样到了今天,我们家族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增加了回族的姨父,汉族的'妹夫,蒙古族的嫂子等。
每到春节或者是古尔邦节,亲戚家都会摆上馓子、包尔萨克、麻花、巴哈力等,喝着香喷喷的奶茶、吃着饺子,唱着歌跳着舞,大家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拉着家常。
2007年,二舅突发脑溢血,当时可把家里人吓坏了,各族亲戚赶忙从北京、哈萨克斯坦、乌鲁木齐等地赶回来。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值夜班看护二舅,汉族和回族的姨父还有爸爸几乎是同时站出来,三人都抢着看护,当然最后争执的结果是谁也不愿回,都留下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悉心照料下,现在的二舅健步如飞。
在我的家,其实民族团结的道理并不高深,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就是“且行且珍惜”!老一辈给我们家打下了民族团结的基础,各民族之间相互联姻在我们家不足为奇。我家的7个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关系处得好,就是最实际的民族团结好。
【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相关文章:
2.身边的故事范文
3.身边感人的故事
4.促进民族团结
5.民族团结党课
6.民族团结标语
7.民族团结发言稿
8.民族团结讲话稿
9.民族团结诗歌
10.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