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印尼留学生活经历

印尼留学生活经历

2023-10-14 08:26: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冰冻咖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印尼留学生活经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印尼留学生活经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印尼留学生活经历

篇1:印尼留学生活经历

独在异乡为异客

自古衣食不离家。出国留学,由于语言的不通,他在学习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比方说他上课的时候还不能全懂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以及同学们所问的问题。另外在文化上,他觉得饮食习惯的不同是他面对的最大障碍之一:他还没完全习惯这里的食物。

“那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我问道。师兄这样回答:“学习方面的话必须认真学,多看书多请教。关于交流问题,我是通过主动与同学聊天,邀请他们一起出去玩的方式来解决的。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开始能听懂我的中文,所以交流变得容易了。”“那师兄你有想过家吗?”说到这里他似乎有点感伤:“这个的话,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想回到我的国家,放弃在华工如此艰难的大学学习,但每当我想起我的父母,我就觉得我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不想让他们失望。他们为了我已经花了很多钱,而且要我回去的话我也很丢脸了。我只能这样继续下去。”

工作之路,他将如何上下求索?

我们都知道,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做人做事的本领来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在国外大学生是怎样看待就业的呢?师兄说:“我们参加过(许多社会活动),别人也很重视我们的成果。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只要你有不错的工作经验,学历就没那么重要了。我们留学生一般都不会天天留在房间里面,都会出去干点东西,比如做点生意,参加一些活动,等等。”

而在今天,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以后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重回学校多修一门或几门专业来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在其他国家,大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使自己更快步入社会的呢?师兄说:“在我们国家,毕业前学校会安排你到某个公司实习,在那边工作几个月,再回来学校。这些实习是以自愿为原则,目的是让我们在毕业的时候已经有经验了,体会了怎么在外面工作。倘若你在实习中表现突出,公司就会在你毕业之后给你更多的机会。”他认为在大学里面学习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学校里面的学习生活跟社会工作的差别太大了。你只有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实习工作,才能得到社会经验,得到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那你毕业之后想在哪里工作呢?留在中国还是回自己国家呢?”师兄告诉我:“我毕业之后想先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家,因为我想获得在国外工作的经验,这对我回国工作有好处。”最后师兄给了我们一点出国留学的建议:“出国留学语言很重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学会怎么跟当地人交流。出国是去吃苦的,不是享受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或许当地的食物会令你非常地不适应。”

采访的时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接近了尾声。从师兄身上,我们得到了很多新的思路以及想法。这些想法在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学习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对自己未来职业走向的策划与把握。

篇2:法国留学生活:搬家经历

法国留学生活:搬家经历

来法国之后,我已经换了好几个城市、搬了好几次家了。今天,是我来到新城市后的第二次搬家,住了才一个月。要我来说,房子就象是硬盘,总嫌不够大。不过,事实上我们住得也确实很受拘束,狭小的空间被二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套炉灶占了大半,剩余的地方就摆满了箱子和杂物,很难再有周转之地。生活上的不便还在其次,但影响了学习终究还是大事。房东看着我们也着实困难,便主动提出换房,虽然离校较远,好歹也是个F1(一房一厅),厨房与卫生间独立分开。

平日自然是没空的,等到了周末,我跟室友就着手收拾东西、整理行包,准备搬家。这可真算得上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搬家――除了常规行李,桌椅也要跟着走。问题就出在那张桌子上。其他衣服被子、书籍电器、锅碗瓢盆……虽然又多又重,但多跑两趟也能解决。唯有这桌子,重量不大,样子难看,体积却是不小,难道真要我们两个中国男子抬着它招摇过市?好在我们就住在火车站附近――说到这里,你肯定也想到了车站的免费手推车,那可是搬运行李的好家伙。我俩互相鼓励了一番,决定由室友拎个箱子去火车站“借车”,我则留下来继续打包物件。

二分钟的路程,我却等了足足半个钟头才见他回来。问是怎么回事?他说火车站空荡荡没什么乘客,没有火车到达不好意思推车;便装模作样地摆弄了两下售票机器,拖着箱子晃荡了几圈,后来趁着人多才浑水摸鱼,推了一部回来。

在装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部行李车的载重能力,完全超出先前的预想。我们不但把桌子、书架都放了上去,而且连最主要的几个大箱子也都一路同行。它的`容纳力,甚至超过一台小车呢。推着象小山包一样的行李车,我们“前呼后拥”地走在大街上。虽然不致于“围观者众”,为之侧目者倒也不少。只是手推车的前轮太小,在人行道上行驶困难,我们不得不走进机动车道,与汽车为伍。过往车辆的司机们看了直摇其头,而我们也抱怨手推车设计之初,怎么就不考虑到这种路况。走到狭窄路段时,整个路面宽度就只能容得下我们这辆手推车。其他小车远远地看见这个移动的“怪物”,便停在路口等我们先行。

一路上我们歇歇停停,终于到了家门口。想想这次的搬家如此特别,便拿出相机,照下了我们的超级手推行李车。

随着岁月的流逝,不知道这个城市的居民们,还会不会记得当初在大街上手推行李车的二个中国青年呢?但我们自己,将永远会记住当初在法国的生活和奋斗。

篇3:中国留学的生活经历

我在中国留学的生活经历――我的中国故事

The following is one of the two Second Prize winning essays of My China Story Essay Competition. What impresses us most is that the essay is completely written in Chinese with over 1,800 Chinese characters. It shows how wonderful the author masters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author, Christopher Banda, was award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or computer science in . He stayed in China for 5 years, with his first year for language training. In the essay, he told us about how hard he worked for learning Chinese language. He became deeply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people. He tried traditional Chinese calligraphy. He spent a big amount of time learning martial arts from a Chinese master and received a gold medal from a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 in Anhui province, where his university is located. Christopher cherishes his time in China and expresses his wish to build a bridge for the communication and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of Zambia and China.

我在中国留学的生活经历

Christopher Banda

编辑责成我写一篇在中国自己经历过的事,于是就有了这篇回忆我在中国留学的生活经历。我叫班达,来自赞比亚。

9月,21岁的我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只身前往中国留学。在经过最初一年短暂的汉语学习后,我获得外交部留学生奖学金并得以进入中国最好的一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经过四年难忘的校园生活以及无数日日夜夜寒窗苦读,我于7月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然后我告别了亲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离开了至今令我魂牵梦萦的科大校园和合肥,从北京登上了返回祖国的飞机。

现在,我从中国回来已经八年了,目前在巴克莱银行工作,担任信贷分析经理。回想起在中国的五年留学时光,至今历历在目。在我小的时候,从中国回来的叔叔经常向我提起关于中国的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 这使得我对于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越来越感兴趣。当时汉语在我眼中就成为了一种神秘的语言,我一心想破译这个秘密,也向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架起中国和赞比亚友谊的桥梁。于是在大学里我毅然就选择了学习中文。通过两个朋友的帮助我申请了中国安徽师范大学的汉语专业和奖学金。

刚到北京,我遇到了很多不适应,天气很热,外出吃饭, 用筷子吃饭和喝热水。然而,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自行车, 那种热闹的气氛在赞比亚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些场景一直到十三年后的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待了一个星期才坐火车去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在芜湖一些人还以为我来自另一个星球。但是令我感动的是,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如果不知道自己到哪儿下车的话,问周围的人,都会过来告诉我。在芜湖,一天晚上,我迷路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街道上,一个陌生人为我指了路。他们会问我:“你是在哪儿学的?为什么学中文呢?”等等之类的问题。我的一句中文可能给他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吧。

刚开始我在汉语学习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我连“你好”都不会说,只能用微笑和周围的同学们沟通交流。可是我在安师大的中国朋友虽然学习很紧张但是他们总是抽出时间到我宿舍来看我,关心我和帮助我学中文。他们真是帮了我很多忙,让我中文水平进步很快。此刻,想百分之百地表达我现在对他们的感激之情还是很难,堵在心里说不出来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年7月,为了 HSK(汉语水平考试)到南京大学去了,开始努力学习准备考试。7月14日,也就是考试的前一天,许多中国朋友发来鼓励的短信。看到这些短信,我非常地惊讶和感动,他们还依然清楚地记得我考试的日子。我考试通过了,考了五级,安师大最好的。有了一定的中文基础后,我开始享受中文的乐趣和听中文歌曲。中国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国家,我感到了能够充分地活出自我。

我一开始学中文就对书法很感兴趣。书法艺术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我来说中国语言最宝贵的东西都藏在字里面,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所以考试以后我跟一位有名老师开始学书法。我觉得他如果能做我的老师的话, 给他多少钱都不在乎。结果,谁想到我今天还会用书法写字呢?

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坐火车去旅游。我去过厦门、深圳、广州、云南、成都、东北和其他地方。在火车上热情的中国人民都会照顾我,与我热情地打招呼道,“你吃饭了吗?”“你睡得好吗?”有的时候列车员到我的座位来看看我。我很喜欢中国的火车,因为在火车上能接触到很多中国人,所以通过坐中国的火车我能够了解中国人的性格。刚上车的时候大家互相不认识,但是下车的时候大家已经变成了朋友。

我从十岁起,就开始看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演的功夫片。当时有部中国电影叫《大刀王五》,里面的人物个个会武术,看了之后我欣喜若狂,当时的我认为每个中国人跟他们一样都会打拳。等我到了中国才知道原来没有这么多人会武术,电影中的镜头都只是特技。不过,我并没有放弃我另外一个梦想,我放假的时候就到精武门跟一位师傅学武术。 那段时间很苦,早晨五点半就得起床练功,马步一蹲就是半天。我觉得学功夫还可以启发人的心志,让人变得坚强豁达,武术还可以是促进国与国文化交流的好方式。10月安徽省武术协会主办了安徽省首届传统武术比赛。 我参加了,结果得了金牌。这让许多电视台也邀请我出演一些功夫动作,也跟他们做了一些节目。有一次我还跟来自芜湖很有名的《情深深雨鳌费菰闭赞弊龉节目。

在中国的五年,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温馨的回忆。回赞比亚之前,我的中国和外国朋友为我开了一个送别会。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唱歌,玩得很尽兴。当时我想回国之后,让赞比亚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同时自己也要在赞比亚继续接触更多的中国人。

篇4:留学生活经历这些事才完整

1、吃一次美式中餐

不论是传说中的“左宗棠鸡”General Tso’ Chicken,还是被美国人认为中餐象征的fortune cookie内涵人生格言的小饼,你一定要尝一尝美式中餐这个餐饮界中的奇葩,我们吐血推荐P F Chan’s,兵马俑牵着唐三彩马英姿飒爽站在你身边,都分不清是谁穿越了谁的朝代,包你吃了一次再也不想吃第二次。

2、经历一次雪灾

不在美国东北部过一次冬天,你永远不知道降雪12英寸是个什么概念。不在五大湖区过一次冬天,你将错失体验三次元冰封王座奇景的机会。大雪封山几十天,学校根本不上课。看看图中MIT的童鞋们正在玩雪地里跳楼、雪里地道战,雪场高尔夫,堆雪山玩滑雪等等,玩出新意,玩出精彩,今年错过了没关系,明年还有!

3、通宵赶一次paper

留学生活是真的很辛苦的,通宵赶paper这种事大家心里都有数啊。要是你说你四个通宵都赶不出一份paper……那你干嘛写3行字看一集生活大爆炸啊?怪我咯?

4、21岁生日之夜到所有酒吧蹭酒喝

好不容易到了合法饮酒的年龄,21岁生日的这一天,你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啦。叫上几个同龄人,拿着你的学生ID,勇敢地杀进杀出学校区域内的每一个酒吧。(呃,不要走太远啊,喝多了之后很难回宿舍。)21岁生日这天,酒都会免费送你一个shot,全酒吧的人都会具备祝你踏入成人世界!” This one is on the house。 Happy 21st Birthday!”

5、参加一个club,并担任一个职位

参加社团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既能让你交到朋友,又为简历增色。什么?你要加入麻将俱乐部?好的,请做好输给犹太同学的心理准备。

6、在校内打工

这一代留学生已经不需要边刷盘子边读书,但在图书馆、招生办公室、校友联谊会等地方工作有助于提高责任心和结识更多小伙伴。像麻省Amherst(UMA)的学生这样到学校甜品屋打工的,以后找起妹子/男朋友来说易如反掌,简直就是有心机!

7、燃烧吧腹肌!去健身房感受一下

外国人热爱健身,几乎所有学校的健身房都是设施齐全、供学生免费使用的,大校甚至配备健身教练,国内健身房那么贵,随便一个破烂健身房的会费就要300人民币一个月。这样的机会还不抓紧享受?带上你的IPod,甩起肉来更有韵律了呢。

8、去超市买大桶哈根达斯冰淇淋

一桶哈根达斯冰淇淋也就三四刀,而国内貌似是50块钱一个球的样子。哈根达斯太浓太干,口感其实很不好,不过你还是可以买一桶回家,思考一下那个爱我的人去哪了,应该会有别样的感受哦。

9、参加一次体育比赛

如果加入校队有困难,那么可以参加一些娱乐性质的体育比赛,比如3对3篮球赛,羽毛球、排球赛等等,有助于增进友谊哦。实在体育低能的话……你还是可以跟大家比麻将,然后再次输给犹太同学。

10、在宿舍吃火锅

火锅这种食物深受全国各地人民喜爱,吃起火锅来大家都呼~呼的,再也没有人黑东北人、上海人、河南人以及没点名的其他地方人了。只要不是太辣,美国人也是绝对喜爱火锅的。做火锅最棒的是没有明火,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因为蒙上宿舍的烟雾报警器而被学校开除啦!

11、啃着热狗看一场NBA/橄榄球/棒球/曲棍球

感受一下国外职业竞赛火热的现场气氛,即使是对橄榄球和棒球完全不懂,也可以纯粹去凑热闹。这个时候热狗是必不可少的,三五个同学坐在一排,合买一个1米长的热狗,咬一口只见法式芥末酱流得满嘴都是,连自己支持的赛队正在home run都顾不上了。

12、万圣节雕一只南瓜

万圣节雕南瓜是艺术和臂力的完美结合,在雕刻之前还要把南瓜瓤全部掏出来,那种黏糊油腻的手感非常酸爽,让你体会一把开膛手杰克的感受。

13、逛一次西雅图派克市场

这里不但有特色鲜鱼市场、口香糖墙,更有全球第一家星巴克。漫步于派克市场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整桶的鲜花、飞鱼表演、新鲜糕点和果蔬、手工干酪、当地蜂蜜、葡萄酒、各国口味的餐馆、进口商品、古董、收藏品以及您随时可以发现大量的令您出乎意料的商品。

1.德国留学生活写真经历故事

2.印尼留学生活经历分享

3.意大利留学生活经历分享

4.【分享】韩国留学生活经历

5.英国剑桥女孩的留学生活经历

6.名人留学生活故事

7.英国留学生活

8.新西兰留学生活故事

9.我的新加坡留学生活

10.留学故事《向往的留学生活》

篇5:过来人:海外留学经历教我如何生活

加拿大留学归国

我在加拿大学的是新闻专业,现在一家报社工作。我的体会是,要出国的人功利心不能太强,不要说我为了将来能拿多少钱而出国,也不要抱着回国以后立刻身价倍增的想法,这样一旦目标没有达成就会特别失望。还要想得特别清楚,出去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你的目的是移民,可以考虑先出去看一看,把留学作为一种过渡。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学知识再回国内发展,那就要多关注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

当然出国之后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生活经历,视野也变得更开阔了。但千万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我有个同学,在国内学的是中文,出国去学的还是中文,我觉得这样提高不大,没有多大意思,拿到学位证书以后该怎么办呢?我都替他发愁。如果你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或者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你也许可以安安心心地读书做研究。但你是为了回国工作,那么可以考虑先工作两三年,再出去看看,因为国内公司很看重工作经验。即使你是海归,但是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也不一定合他们的胃口。但当你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出国“充电”,这样镀金也会镀得很漂亮。

到底哪种人适合出国?我觉得要看个性。同样两个人,性格不同,出国之后的境遇也很不一样。有的出国以后还是和中国人在一起,一直生活在中文的环境里,这样两年过去他的变化很小,让我觉得他和在国内的外语学校读书差不多。

lulu:英国留学回国

我认为如果你经济条件可以的话,应该出去看看,可以使你的眼界开阔,思维更灵活。我是去英国读硕士,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在上课时老师很注重开拓学生的思路,让我们学会从各种角度看问题。虽然我刚学成回国,走出校门不久,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但是我觉得自己接触新事物很快,可塑性强,人生经历也丰富很多,回国工作时也能得心应手。

这段留学经历对我一生的影响都很大。比如说几年前我在郑州上完大学,当时觉得只要能找个工作就挺好了,眼光只盯着河南,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来上海工作,还有以前的消费观念是有一点钱就存起来。

出国回来以后,我的眼睛看到是整个世界,想问题也看得比较长远。在国外时我很独立,什么苦都吃过,也见识了很多国家的民俗风情,学会了和不同国家的人相处。还记得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瑞士旅游,我们是自己设计旅行路线,带着自己做好的食物,去买最合算的飞机票,晚上还为了省钱不住旅馆,住在机场里。现在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即使说要移民也没什么问题。在工作中遇到外国人时,别的同事都往后躲,而我的胆子很大,敢开口跟他们说,因为我觉得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在生活中现在学会了超前消费,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千万不要委屈自己。我觉得有思想、有点钱的人都应该出国去看看。

doris:加拿大圣玛丽大学金融+会计双学位

出国这件事在我高中时就开始酝酿了,后来进了大学,学的是语言,学习很轻松,都是书面知识,背了考了就忘了,完全不是学习,而是应付考试,感觉能力丝毫没有得到培养。于是自己在外面充电,托福,雅思,英/日口译,商务英语,计算机一个都没有被我放过,学完之后发现60%的课外培训班基本都是为出国做准备的。

很偶然,一次去参加了一个英国留学展览会,参加了几个学校的面试,也拿了不少相关资料,开始对留学产生了兴趣。出国之前身边有很多朋友已经在世界各地就读,所以了解了不少信息,但大多数是负面的。当问到他们值不值得,答案却多是肯定的。都是想换个环境,开开眼界,又不太满意国内大学的教育方式,而且也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最终决定出国。

接着就是去哪里的问题。英国曾经是我留学的首选,喜欢那种古老而沉淀的文化底蕴,可是其昂贵的pound实在负担不起,那里的教育质量可以说和学费等价。美国是我唯一想去可去不了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不喜欢美国的氛围和其霸道的姿态,但对于学习和工作,那里绝对是块金土地!最终选择了环境好,学费相对适中,教育质量好的加拿大。

我希望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在同辈中出类拔萃,找份好工作,把父母接到加拿大养老。总体上,选择留学对我来说是个明智之举。我很明显感到自己变得比以前独立,但同时感觉到自己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使自己变得更成熟。国外生活不简单,什么都要靠自己,不能怕麻烦。对于正想出国留学的朋友我的建议是心里要很清楚出国不是旅游度假,是去吃苦的,是去接受锻炼的。少爷小姐们最好不要冒这个险。总之,出国前一定要作好心理准备!等到万事俱备,就只欠飞机票了。

小黄:荷兰saxionuniversity国际工商管理专业

当初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一下自己,走出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回顾这几年,感觉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光是学习上,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一个人的生活必须好好照顾自己,这种生活真的感觉到自己要活着,而且是要健康地活着。生活的确很苦,我想首先对于留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饮食,东西方饮食差异很大,我觉得大多数留学生根本不可能适应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从国内大城市出来的。在国外,一个中国人就是天天生活在一个异样的环境里,陌生而好奇,我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因为我自己已经不习惯国内大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可能真的是在文化差异的冲击下生活着。

当然,其实说到底,留学更多的是让人懂得如何去生活,如何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去摸索,然后去适应,最后做到掌握。我见过很多出来的留学生,在出国前,把国外想的太好,如果真的不把握好心态,正视留学的目的,很可能一下飞机就傻了眼。

还有我个人不赞成一些父母在孩子高中一毕业就把他们送去国外,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太幼稚,一下子脱离父母,自己对许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把握和处理,且外面的诱惑又太多,很容易就放纵了自己。

leave:英国爱丁堡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我在高中时学习不是太好,觉得出国可能很好玩,再者当时国外文凭吃香,就逃避了高考出国去了。在外面的日子才发现原来留学是很苦的,失去了在国内优越的生活条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呆在陌生的环境里,

很多东西得从头开始学、从零开始适应。尽管现在的我因为出国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自理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还有烹饪技术,但同时我失去的也很多很多,比如不能和原来的朋友们时常见面交流,于是渐渐生疏,再比如无法和家人时常团聚让我总是非常非常地想家……所以现在我很盼望早日毕业回国,找份喜欢的工作,把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说句好听的话:报效祖国!深度分析“海归”的份量学到的是一种观念

虽说现在想出国留学的人都比较理性了,但是还存在一个定位的问题这是出国之前必须先考虑清楚的。出国前的定位无非三个方面:专业、学校、国家。你选的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你,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情况怎么样?你选择的学校是不是名校?选择的国家使用的是什么语言,是否是移民国家?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影响了学生的选择。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光看学校的名气是最不可取的做法。像英国的硕士课程只有一年,你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迎头赶上。大学生该向“海归”学习什么?

有的人认为,出国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特别是像英国一年的硕士课程,也许你刚刚熟悉了环境就要准备回国了,在专业上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但是,出国留学不是光为了在专业上的提升,你在国外学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站在国内看世界和到国外亲身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到了国外,我们可以十分感性地认识到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些耳濡目染接受到的生活观念、消费知识、思维模式,这些东西也许比专业知识更重要,对年轻人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篇6:出国留学生活:坎坷的留学经历

出国留学生活:坎坷的留学经历

叶茂是江苏扬州人,毕业于东南大学经济系,后获得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妻子杨希是他的师妹。从人大毕业之后,叶茂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因为9・11事件,希望赴美深造的.他遭到拒签。他留校担任助教1年,后来选择到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硕士。之后,妻子杨希顺利拿到签证,赴康奈尔大学读书。而他 ・ 日本留学招生计划 100%保证签证 ・ 出国留学第一论坛 ・ 专家在线留学咨询 再次被美国拒签。为了能够经常探望妻子,叶茂后来转到多伦多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期间他多次申请到美国读书,仍不顺利。

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叶茂基本上是自费,这对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叶茂的父母都在研究所工作,哥哥远在爱尔兰就职,但家境并不算富裕。到加拿大不久,从家里带来的钱就用光了,叶茂只得靠打工维持。“曾经一段时间我靠拣易拉罐卖钱,一天只能赚几块钱,生活很艰苦。不过,还是挺过来了,这些事一直没有跟家里人说过,现在说出来也没关系了。”说到这里,叶茂的声音有些沙哑。

经过不懈的奋斗,叶茂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最高奖学金,不仅包括五年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还提供一个15个月的研究资助,可以在其他国家学习。有着多次拒签记录的叶茂也终于在打动了美国签证官,可以赴美读书,并与妻子在同一所大学相伴。

一位得知叶茂经历的美国老师把他比作是中国的“阿甘”,叶茂对此一笑置之。

篇7:英国剑桥女孩的留学生活经历

以为英国剑桥女孩有趣的留学故事,大家快来看看吧。

想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爸妈一直希望我能够出国留学,因为他们想让我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同时能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经过长期考虑,最终我选择了英国,因为那里的治安好、文凭含金量高,并且拥有很多所历史悠久的世界名校。在那求学,既能感受英伦风情,又有机会进名校学习,一举两得。

俄罗斯人不会吃鸡

在英国,我寄宿在当地人家里,这户人家同时也住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这个小家庭里,我强烈地体会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有一次,房东阿姨做了只鸡给我们吃,有位俄罗斯留学生就是不肯吃。他的回答让我很好奇:他们从来不吃鸡,也不知道怎么把骨头吐出来。

我的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英国妇女,她对我很好,也很照顾我。每天,她都准时做“人工天气预报”,提醒我该穿什么衣服,她还特地买了菜谱,做中餐给我吃,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除了努力,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在完成贝勒比斯的A-Level课程后,我便开始了大学的申请计划。经过一番考虑,最终我将目标锁定在了蜚声世界的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是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当时我申请的是只有15个录取名额的土地经济专业,但总的申请人数却超过了5000人。虽然我在学校的6门成绩都是A,但在那样的情况下,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申请时,我设计了很多面试时可能会用到的模拟问题,老师则做了一一批复,并用红笔标出哪些问题需要重点准备,哪些不需要。确定问题后,我和一位同学一次次模拟了整个面试问答过程,克服了胆怯的心理,对考试也更加胸有成竹了。能进入剑桥,老师和朋友给我的帮助是最大的。

在这里,我想提醒那些梦想进入牛津、剑桥等著名学府的同学,国际学生不能直接进入这些大学,只有通过英国的A-level课程才有可能申请到。另外,学生可以先在英国的大学读一两年,然后再通过转校的形式进入这些知名大学。

英国的“衣食住行”

衣:穿衣是英国人最不讲究的事情,很少有人穿非常正式的衣服,除非在很正式的场合,像毕业典礼,男士一定要穿西装,女士一定是晚礼服。英国气候往往是多风多雨,所以学生最好带一些能挡风雨的外套,但不需要很厚的毛衣。

食:吃饭是中国人最难以适应的。英国人以土豆、面包为主食,早餐一般都是单调的牛奶、面包和麦片等,所以学生要慢慢适应英国的食物。

住:英国建筑非常古老,房间面积非常小,但便于保暖,这是当地的文化和气候造成的。

行:在英国是靠左行的,交通费用高,道路交通状况也较差。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篇8:美国留学交换生的生活经历留学日记

美国留学交换生的生活经历留学日记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介绍美国交换生生活的文章,作者就曾经有过交换生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在作为中美交换生的难忘经历吧。

20XX年9月,我成为中国十万留美大军中的一员。

在决定以美国交换生的身份前往美国高中学习一年之前,我还是一名普通的高一学生,也曾经历过小升初、中考等一系列的选拔。在很多人眼里,之所以踏上留学这条路是因为在国内的学习不尽如人意,留学只是一条出路。对于我本人而言,学习不算拔尖的我虽然不完全排除这一因素,但是对于独立的渴望以及国外新颖的教育模式的好奇,才是真正使我选择这条路的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高中时期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交换生这一机制。交换生(exchange student),是指将学生送到选择的国家并在当地学习生活一段指定的时间。现在来讲,交换生多数指各国高中生之间的交换活动。我曾对比过交换生与普通留学生的不同,交换生在一些热门的留学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之外,可以有机会选择去一些较少中国人选的国家,如德国、芬兰、意大利、巴西等国家。交换生还可以去到较少华人的地区以及当地的公立学校,体验最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与生活,而这一点在美国地区更加被体现出来。因为普通留学签证是不允许留学生去公立学校的,因而国内许多人会选择一些东西岸发达地区的私立学校,而这些学校里往往是国际生扎堆,去了国外还是脱离不了中国人的圈子。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交换生的名额越来越炙手可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种蜻蜓点水式的留学,因为交换期往往只有一年甚至半年,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适应程度决定以后的发展。

临行之前

选择美国也是我对比过后的结果。在20XX年和20XX年,我分别利用寒暑假时间去美国和英国进行游学,游玩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与学术气氛。我对于美国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当地人的好客、好谈与开朗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国家。虽然英国也相当好,但在仔细对比之下,我还是选择了美国。

准备工作既繁琐又新鲜,我需要像申请大学一样,写一份自我鉴定,准备成绩单,挑选给接待家庭的几张照片。后来我才得知,我的这些材料都是供美国那些准备接待交换生的志愿者家庭挑选我们而准备的`。交换生自己是无法决定自己会去哪个州、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的,只有志愿接待家庭在完全没有物质回报的基础上,才可以有权利选择自己希望接待的学生的性别、国籍以及具体情况。只因为这些完全未知的因素,在20XX年初一切事宜都决定下来之后,我便开始憧憬这即将到来的一年。

8月底的时候,我得知我的家庭确定了下来,在美国的中部地区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对于我这个从前只大概了解东西部发达地区如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的人,这个闻所未闻的城市为我即将到来的这一年带来了许多未知数。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地订机票和收拾行李,直到8月31日签证的允许离境日的最后一天,我带着不舍、兴奋、紧张与憧憬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

【印尼留学生活经历】相关文章:

1.印尼邀请函

2.生活经历五年级作文

3.留学美国:强悍的勤工俭学经历

4.英国留学生活礼仪

5.四级作文:留学生活

6.关于留学生活文章

7.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

8.马来西亚留学:生活财物安全

9.马来西亚留学生活:安全问题须知

10.日本留学生活感想文章

下载word文档
《印尼留学生活经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