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前思亲散文
“szb1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坟前思亲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坟前思亲散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 坟前思亲散文
坟前思亲散文
父母的坟头爬满了南瓜藤。绿色和黄色的南瓜叶在风中摇曳。太阳挂在西边山垭。空气中凝聚着寂寞与安静。我问嫂子:为何让南瓜藤爬满了坟头?嫂子说,这样,鸡就不到上面去刨土了。我若有所思。父母相继过世十多年。十年里,思乡的情绪随着父母的入土为安渐渐依稀。失去了父母这颗大树,满堂的儿女从此“各自为政”,各奔前程。只在逢年过节时萍聚,述述亲情,再也无法体会承欢膝下的感受了。
父母年富的时候,我正发奋读书,是他们用心血哺育了我。等他们年事已高,我才参加工作,想孝顺老人家却缺少条件。等我条件好了,可以让父母享享清福,他们却瞌然长逝。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朱自清的《背影》,再现于我的'学生时代。那是1982年夏,我首次参加高考落榜。失意与徘徊缠绕着我回家的脚步。天正下着雨,父亲挑着我的木箱与被褥,一步一步行走在泥泞而曲折的乡间小路上。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襟。十多里蜿延小路,他赤着脚,一步一步艰难前行。满肩的风雨,他那样的坚定和执着。父亲告诉我,人生的路,正如这泥泞小路,走完了这截,总会好起来!我充满了信心,再次跨入学校大门,奋力拼搏,终于“金榜”有名。
那是我儿时记忆中最清晰的一件小事,却那样的刻骨铭心。一天中午,母亲把我和妹妹拉到一边,说,后边菜园里有一对牛屎八哥掉到地上了,叫我们去捉,我和妹妹出了堂屋,直奔后园。我感觉母亲的话中有假,中途折了回来。回到堂屋,才发现,父亲正在吃一只鸡蛋!父亲看我,就将鸡蛋掰了一半给我吃。母亲见到后,就直言告诉我:今天是父亲的生日,这也是家中唯一的一个鸡蛋了。听了这话,我心中涌起无边的后悔与酸楚。心中暗暗立誓:今后长大了,我一定要出息!我一定要买很多很多的鸡蛋给父母吃!
我在吉首读书那阵,虽然每月有甲等助学金,可以维持生活。但零花钱还得靠家中寄。父亲以有“读大学”的儿子为荣,拼命劳作。有一次,他在割菜籽时,不慎被菜籽尖划伤了左眼。本来可以去医院打针消炎,很快就好。可他想到远方的儿子等钱用,便不肯去医院,只在邻居家求了一点“仙茶”,然后继续作业。结果,就在他去明山邮局给我汇款的时候,左眼球砰然爆裂,鲜血浅红了那张浅绿色的汇款单……花甲之年的父亲,从此失去了一只眼睛。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在学校的寝室里足足哭了三天。
母亲的离世是我从报社调科协工作的第一年秋天。我与单位刘主席去华东五市旅游,七天后回来。因为旅途的疲劳,母亲九月十一生日,我却没有回家。这也是我唯一一次没参加她老人家生日,谁知竟成了我一生难以消遣的遗憾。就在她生日过后的第二天,却突然转来噩耗,说母亲已经“哑口”。待我急匆匆赶回家时,她静静地躺在床上,眼睛闭上了,气若游丝。我失声的呼唤妈妈,可她老人家再也没有理我。下午一点左右,她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她一生极爱卫生,就连死的这天早上,也将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晒在屋檐下的竹篙上。她没有折腾后人,上午倒床,上午就走了。葬礼是按乡下基督教的仪式举行的,我们不能叩头,也没有烧香。可眼中的那汪泪,怎么也无法干净,一直含了好多年。
篇2:坟前的泪水散文
待我们穿过茂密的杂草,来到爷爷的坟前,天空已是灰蒙蒙的一片······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堂哥一起来祭拜逝世多年的爷爷。来到爷爷的坟前,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静静地凝视着只有几根烧完的香根和两只空酒杯的坟头。极其简单的坟墓,连遗照也没有的坟墓,望着眼前的景象,我开始在心中“埋怨”起了爷爷:爷爷呀,你真自私!您就这样撒手人世了,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要知道,您的孙子和孙女们自从出生后,一眼都没有见到过您啊!
想到爷爷,我又不禁记起爸爸告诉我的关于爷爷的事情。爸爸曾经说过:“爷爷生前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一门特殊的手艺,就如同沙漠中的一颗沙粒,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爷爷却是他们村子里最出名的——因为爷爷太老实太老实了。听说,爷爷生前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总是笑眯眯的,就算是在当时那种贫穷无比的年代,也是如此。”
“田恬啊······”在我不断地幻想之时,耳畔仿佛响起了一个苍老而又慈祥的声音。我猛地抬起头,却没有发现一个老人。我突然感觉到爷爷似乎就在身边,尽管从没见过爷爷,尽管从没听过爷爷的声音,可我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坚定地相信,爷爷就在身旁。或许这是我出现的.幻觉,也或许是······
天空灰蒙蒙的,原本干燥、压抑的空气,现在变得更令人难以呼吸——我的胸口像压着一块大石头,沉重而疼痛,喉咙像堵着一块小石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不知不觉,泪水涌上眼眶,鼻子红了酸了,心因为压抑了太久的伤心难过,所以好痛好痛。是的,我哭了。
意识到自己流泪了,我急忙蹲下,同大人们一起除净杂草。我把头埋得很低很低,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哭了。我试着将眼泪逼回眼眶,可试了好几次才发现,泪水已成了决了堤坝的海水,再拦不住了。
此时的天空乌云密布,且时不时地鸣雷。我虽知道这天会下雨,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雨前最后一阵风吹过后,泪水和雨水混合的液体,慢慢地渗入了爷爷坟前的土地······
篇3:跪在母亲的坟前散文
跪在母亲的坟前散文
又是一个清明节,人们用不同的方式祭奠已故的亲友,扫墓、献花、植树、立碑。我的母亲已离开我十几年了,每年的清明节,我都要在母亲的坟上祭奠。
清明时节雨纷纷。蒙蒙细雨中,我来到母亲的坟前,空旷的山谷里,母亲的坟周围野花芳香,小草青翠浴滴。一岁一枯荣,这些生命力很强的小草一年四季陪伴着母亲的孤坟是那么可爱。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他正在田间地头锄地,她正在菜园子里种菜,她正在梨树下采摘黄橙橙的梨。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母亲的去世只因一贫如洗的家无法拿出医药费。母亲无奈地离开人世。她没有坐过火车,也没有坐过飞机,坐汽车的机会也仅有几次。她没有吃过肯德基,没有吃过麦当劳。母亲走的很匆忙,雨中的微风把我的泪吹下,我想起母亲曾经无私奉献,我想起母亲曾经吃苦耐劳,我想起母亲曾经坚忍不拔。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和朋友,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委屈只有母亲孤坟前的野花和小草知道。雨还是不停地下着,我的内心向母亲的孤坟诉说看我这些年的疾风苦雨,我的眼泪向母亲的孤坟诉说着我这些年的凄切,我被春雨浇湿的头发向母亲的孤坟诉说着我这几年的凄惘。雨下的越来越大,我还在母亲的.孤坟前凄切。过早地失去了母爱,也许雨点才能明白我这几年的凄冷。太阳快要下山了,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离开了母亲的孤坟,回头望望母亲的孤坟前的小树被雨水冲洗的绿格油油。
现在我生活在祖**亲的怀抱里,祖**亲是伟大的。祖**亲几千年历尽风雨沧桑,多少风云卷起滔天波浪,看今天的祖国多么辉煌,阵阵春风吹遍四面八方,十三亿人民高歌同唱:咱们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篇4:父母坟前培锹土的散文
父母坟前培锹土的散文
清明节上午,我和二哥、大嫂相约去祭扫父母的坟墓。
往年为父母扫募的任务都是由住在老家的大哥、三哥完成的,四哥一家住在上海离得远,难得回来一趟,今年大哥去了外地,三哥去浙江办事,我和二哥商量,不能让父母坟上长荒草,今年再忙也得回去给父母扫扫墓。
二哥说现在提倡生态文明祭扫,于是我们在集市上买了几束鲜花带上,在家的大嫂早早扛上几把铁锹来到坟前。父母的坟墓在离大嫂家不远的射阳河边上,村上人百老归天后一般都葬在那里,已经成了几代人的习俗。
父母的坟上长满了杂草,由于雨水的冲刷有的地方已经塌陷下来了,静静的射阳河堤下,一堆土,一座碑,几行字,此情此景一种悲伤怆凉的感觉涌上心头,泪水不自觉的打湿我的眼睛。
我母亲属于英年早逝,生下我第九个年头就因患上胃癌而离开了人世。母亲去世的那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农村大地,各家各户生机焕发,特别是分田到户,搞家庭副业,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热情,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年起,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全家人再没为没饭吃而发愁。
而母亲没赶上那个改天换地的好时代。母亲在世时,我没有太多的印象,依稀记得全家人常常无粮煮饭,无饭可吃,由于人口多,劳力少,分得的`粮食早早就吃光了,为了让全家人不挨饿,往往靠到邻居家东拼西凑借粮食,或是烧山芋茶、煮野菜度日子,母亲自然是舍不得吃一粒米,做好的饭菜常常让我们兄妹几个先吃过然后自己再吃,其实到母亲吃饭时,锅里已经所剩无几了,因为我们兄妹几个七张嘴,每天饿得饥肠辘辘,每到吃饭时都是狼吞虎咽,一会锅碗就见底了,哪还留一点给母亲,即使这样我还常常是饿得头昏脑胀而晕倒。
在家是无法填饱肚子的,跟我一样大的孩子饿急了就自己结伴跑到田野里找食吃,山芋、蚕豆、野果等什么都往嘴里塞,吃饱了还带回一大包山芋、野果什么的食物,勉强可以度过一个难熬的深夜。
我实在记不清母亲是靠吃什么度日的,既要起早摸黑挣工分,又要省吃俭用养我们,住的是低矮潮湿的茅草屋,吃的是稀汤薄水的粗饭,穿的是打满补丁的旧衣,苍老的脸色从来就没红润过,额头上过早的爬上了皱纹。母亲啊,你为我们操碎了心,你是一盏油灯,耗尽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长大后,我才深切的体会到母亲的艰辛,在那个物质条件十分匮乏的年代,母亲为了养育我们,披星戴月,忍饥挨饿,饿坏了胃子,累跨了身体,最终患上了不治之症而离开了我们。于是我常常想,母亲要是生活在现在这个经济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一定不会那么早的离开我们,即使患上疾病也不至于束手无策而听天由命。
我的童年虽是酸楚的,但却沐浴着母爱的阳光雨露,一如嗷嗷待哺的小鸟,不管经历多少狂风暴雨,为了孩子的成长母亲总会无私的奉献自己而不图一点回报。人世间的一切爱都没有母爱的伟大,母爱如温暖的太阳,永远放射着无私的光芒。
父亲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母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没有被沉重的生活负担压跨,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哥、二哥一起打鱼种粮,搞家庭副业发家致富。父亲是个特别能干的人,在全村第一个办起了制作瓦坯的作坊,那时村里人在射阳河边上办起了好多立体窑,各家联合起来烧砖坯,然后相继砌了瓦房,因此砌房时砖头是不愁的,但要到很远的地方买瓦。于是父亲专门从外地购回了制瓦的模具,每天能做几百片瓦坯,然后送到立体窑上去烧。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已是村上早期的工业项目了。
后来,射阳河边上的立体窑全被关停了,父亲就利用年轻时在海上捕鱼队做过船老大的经验,自己打了一条木船,和村里人一起到海边去捕鳗苗,鳗苗很贵,号称“软黄金”,但风险很大,常有渔民碰上风浪而船翻人亡。父亲胆大,常一人驾船出海,为了多捕鳗苗多挣钱,没有大风大浪总是风雨无阻,破浪前行。一次父亲出海时,碰上台风吹来,海上掀起了大浪,无论如何摇桨就是无法靠岸。岸上的人看着父亲的船在海浪中上下翻滚,几次出海相救都无功而返。
到了晚上,风不但没有停歇下来,还下起了磅沱大雨,岸上的人已经看不到父亲的船了,估计又是一起船翻人亡的事故,有人连夜赶往我家报信。我们兄妹几个吓呆了,大哥大姐冒雨往海边赶,天亮到了海边时,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在海面上冉冉升起,人们看到父亲的船稳稳的停在海面上,父亲正摇着桨向岸边驶来。大哥大姐喜极而泣,父亲这座大山不能倒啊!
父亲一生操劳,他的最大心愿就是为我们砌瓦房,娶媳妇,养孙子,后来正如父亲所愿,我们在父亲的带领下,兄弟姐妹都砌了新瓦房,那是村里了不得的事情,而且结婚成家后,每家都生了儿子,父亲看到儿孙满堂,常笑得合不拢嘴。
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父亲一生用坚强和勤劳为我们点燃希望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而自己却饱含艰辛风雨,历尽人间沧桑。在我眼里,父亲就是一座永远屹立的高山。
父母为我们辛苦操劳默默付出了一生,可是我们回报父母什么呢?当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时,就像小鸟长了翅膀飞向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很少再回到那个破茧而出的鸟巢。
父母在,家就在,无论你走到哪里,不管事务多么繁忙重要,都不要忘记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陪陪父母尽尽孝,要是父母哪天走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每年在父母坟上培锹土,仅此而已,留下的却是对父母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
篇5:请掬起我坟前的一片叶散文
请掬起我坟前的一片叶散文
秋风吹过窗台,落叶飘了起来。缓缓飘落的树叶是记忆中最要味道的风景。我聆听着沉寂已久的心情,望着北方灰色的天空,找回了曾经的回忆。思念如线,若隐若现,过往的温柔早已别时间上锁,你我的过去早已顺时针忘却,只剩下了挥散不去的难过。
是否只有分别之后的期待,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中的遗憾,是否只有用一生的去等待,才能换回再来一次的相遇,可你的容颜早已在我的记忆中遗失,只留下每次离弃的背影在我的梦中。托手掬起一片枫叶,却换不回那张熟悉的脸,那一幕醉心的结局,依然如记忆般无法停息。
一起旅行的约定是那样的清晰,如契约般被签进了最后一封书信。说好了要一起去北京,说好了要一起去徜徉王府井的繁华,去看香山飘落下那醉人的枫叶,说好了一起去看北方的雪,而如今那个信誓旦旦的人在哪里?北方的雪确实很漂亮,很晶莹,但已没有了南方的温度,也许希望早已被时间扑了空……
一起走过的那条弧线依然静静地躺在曾经成长的校园里;为你送早餐的早晨依旧温暖在心;那豆浆瓶似乎还能感受到你握过的温度;在寻找四叶草的那个草坪,许下各自的'心愿;一封封记录成长的书信;那个荡漾着《白色风车》的夜晚……就让回忆永远停留在那里……
缓缓掉落的枫叶像思念,在这烛火温暖岁末的秋天,去怀念这个重要的日子。曾经说过会陪你走到最后,如果真的有,在末日来临之前,是否有还有机会实现曾经的约定,一起去北京,去长城,去王府井,去香山……在末日来临的最后一个秋天里,在这个日子,掬起我坟前的一片叶,将曾经的记忆埋入坟前的土壤……
赠送给一位远方的朋友,生日快乐……
篇6:真想到您的坟前鞠上一躬散文
真想到您的坟前鞠上一躬散文
真想到您的坟前鞠上一躬,大娘。二十多年,在您去世的二十多年里,我几时都想去完成这桩心愿,看看您,但总不能成行。我深深知道这心愿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这里的风俗不许(我们当地外人不能上坟祭奠逝者,甚至女儿也不行,否则会对逝者子孙和祭奠者带来厄运)。我只有在我的心里向您鞠上一躬;一想起您,就在心里向您深深地鞠躬。
三十六年前(即1976年)的冬天,二十岁的我带着队上十几个同龄的少男少女到您大队修水库,安排住在你家。乍一见您,我们吓了一大跳:您穿着一身宽大而破烂的衣衫,一脑乱蓬蓬的金黄头发,活像一团乱糟糟的干松毛(金黄的干松针叶)蒙在头上;满脸的深深浅浅的皱纹嵌着不少的尘灰,很是苍老,足有六十岁(后来得知您当时才五十一),然那细眯眯的眼睛满含的微笑,抿动的双唇和一挑一挑的嘴角里流露的热情,一下子缩短了我们的距离。您热情地把我们接进您家。我们住进您家,就像儿女住进了自己的家。
第一餐午饭是在您家做客;我们是您的尊贵客人。我们围了两大桌,男孩嗷嗷叫,女孩叽喳喳,一下子将饭菜一扫而空,您在灶边、桌边往来看着,忙着,微笑着,多皱的脸似一朵盛开的南瓜花,就像母亲荡漾在儿女勃发的青春气息里,又像陶醉在儿女婚礼的宴席上。
午饭后,您发现我的席和被(捆扎的)放在鸡舍上,您大叫一声:“孩子,席、被不能放在这上面,这有臭虫、鸡虱子小得看不见,钻进席缝里棉絮里很难弄出来,咬得人生毒气,怎睡?"说完。赶紧烧开了一锅水帮我烫席、洗被套,再生一堆火烘干席和被套。我一边做,一边看着,心里不禁道:“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人?”我此时似乎回到了家,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享受娘给予儿的无限温情和爱意。
我们就这样像客人一样在您家住下。拂晓,您总是微笑着,颤动着金黄的乱发,目送我们扛着锄头、挑着簸箕跨出大门,向稍有曙光的东面工地而去;段黑,您又同样微笑着,颤着乱发,站在大门边迎着我们挪着疲惫的身子进大门,满怀怜爱地归置我们乱丢乱放锄头、扁担、簸箕,嘴里还嘟哝着“累呀,孩子”。我们吃饭,您又张罗好瓷盆、木盆、小桶、大桶、热水,好让我们擦去泥污和倦意。昏暗的灯下,只见您同样疲惫的身影,在前、在后晃来晃去,帮这帮那。
有一次天公作美,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不能出工。我们这帮苦难的少男少女想吃豆腐。然回村队上拿豆子,来回几十里路,还要过条河,得大半天。您说:“我有,借给你们。”说做就做,立即帮我们洗豆、磨豆、烧浆、点浆直至做成豆腐。末了,送一碗豆腐给您,您却死活不受,说我们人多,自己都不够。直到我这个排头兵严肃地对您说:“大娘,这,您就太见外了,这样,我们就不敢在您这里住了。”您才勉强接下。还有一次,队上送点肉来,您更是如此,逼得我差不多发火,您才受一点。帮人不夹私,施惠不受报,爱人自本性;除您、除您等之外,世上还能有几?真可谓“上善若水”。您是田地里的一团泥巴,虽不起眼,但总是给人以瓜果的天香,粮食的丰美;您是一团柴火,虽不耀眼,但总是给人以御寒的温热,前行的.胆气。此时,我朦朦胧胧觉得:做人就应这样吧。
就这样,我们在您家住了四十余天,直到水库修筑好。回家的那天,您硬把我们送到您村旁恩江渡口,叮嘱小心上船,以后来玩,并且目送我们到了对岸。我们挥手叫您回去,您亦招手致意。河风吹着您的金黄乱发和破烂衣衫,您却一动不动,真如一簇摇曳的红高粱。但万万没想到这竟成永诀,永诀了相处虽然短暂心目中成永远,永远最为崇敬的大娘。
多年后,也许有十年吧,我偶见了大娘的小女儿(当年只有十四五岁)。我问:“现在,你娘怎样?”回答说:“前两年就过世了。”我一下惊呆,一片哀伤,早就打算探望一下大娘,可总是一拖再拖,现在晚了,一切都晚了。我唏嘘了半天,算来大娘去世时,也只不过六十岁样子,怎么就不能多活几年、十年、甚至更长的岁月?我甚至埋怨上天缺乏应有的怜悯和公正。
我与大娘非亲非故,只是时代的一个小插曲,才相处了月余。她除了在一段艰难岁月中照看了我,我们,更重要的是她在精神上照看我大半辈子,甚至直到我生命的结束——那就是我从大娘身上认识到了怎样做人。这是大娘给我最大的恩惠,最宝贵的财富。我这大半辈子总是谨遵大娘的这一身教。
可以说,大娘是一片纯净的蓝天,与之相比,总见自己的污渍斑斑;
大娘是一泓碧澈的溪水,与之相比,总见自己的浑浊连连;
大娘是一团热情地火焰,与之相比,总见自己萤火般渺小暗淡。
三十六年过去了,大娘也去世了二十几年。即使大娘还健在,也不记得她曾关照过一群十几二十岁孩子四十余天,像母亲一样。因为在她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再平常不过的事,她一生不知做过多少这样的事。纯朴的人啊,就有着一颗纯朴的心,一颗比金子还贵重的心!
唉,我的大娘,自听到您去世的消息就想到您的坟前,切近地向您鞠上一躬,碍于风俗,不能。我只有对着您的村庄的方向,您生活的那片土地鞠上一躬,向着我臆想的您坟上的青草,坟前的溪水,坟后的青松鞠上一躬,愿它们好好的陪伴您,陪伴您那颗纯朴而伟大的灵魂。
三十六年来,大娘,您从未在我的记忆里模糊过,甚至越来越清晰。只要一想起您,脑海中就闪现出您那一脑金黄的乱发,眼眯而多皱的脸,间或抿动的双唇和嘴角,并立即矗立在眼前。
一切均为短暂,唯有精神永存。
篇7:清明节我跪在你的坟前散文诗
清明节我跪在你的坟前散文诗
我们的童年没有幽默,
只有荒寒的自然带来的片刻的欢乐和梦幻。
我们也想活得像个孩子,把快乐放在风车上,
植在原野里,吹在口哨中。
我们也有蒲公英一样的轻盈的梦,
幻想着远方以远安顿着我们不着边际的梦。
也曾天真的想象像白雪公主那样遇见七个小爱人,
然后穿着水晶鞋,邂逅骑着白马的王子。
然后延续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
故事的每一天,
都有音乐一样的旋律和诗歌一样的绚丽。
我们可以用梦和想象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堡,
里面住着多有我们爱的人,一起沿着春风的角度微笑。
我们甚至可以加进神话的传奇,可以顶天立地。
母亲的爱我,可以感天动地。
我们的可爱可以叫四海动容。
我们的幸福像甘泉一样流淌,
我们的微笑像白云一样飘荡。
我们的`日子像花朵一样芬芳。
可是,命运总是釜底抽薪——
将我们沸腾的年华打入无底的冷宫。
在生命的源头,少了最慈祥的陪伴。
最甜蜜的乳名的呼喊,成了昨日的梦幻。
一日三餐成了别人家的炊烟。
甚至十五的月亮都不再圆。
不是说好要陪我一杯子的吗?
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都给我。
不是说好看我永远的晴天吗?
一直到有一个人可以与我相伴,
也有一个孩子和我人间相伴。
故事才刚刚开始,为什么就仓促的结局了呢?
我还是幼苗怎么就有了暴风雨的洗礼呢?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你怎么就狠心地撒开了我的手了呢?
母亲啊,尽管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你的容颜,
可我终其一生用呼唤想象你给的暖。
用一辈子的强颜稀释你离开后的所有阴天。
从此以后,我开始了更多的长路漫漫,
我开始一次接一次地呼喊:母亲,请回到人间。
你的宝贝会因为你的离开一辈子向着天堂祈愿。
没有了母亲,世界一下子就小了,
小到盛不下日夜成长的思念。
没有母亲的白天,阳光一下子就暗了,
我们看不见小鸟飞翔的翅膀略过地平线。
没有母亲的夜晚,骤然就变长了,
水晶鞋走的那么远,梦里一直在追寻和呼喊
——母亲,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
没有母亲的节日,怎么就那么寡淡,
所有的香甜都已乔装改扮。
从此我们不讲童话故事,故事都是骗人的。
我们更习惯用泥土塑造一张已故的熟悉的脸,
可以对着她呼喊,千遍万遍不厌倦。
从此以后,我们只做一种游戏——过家家,
母亲回来了,我们该如何盛装打扮,
该如何安顿我们的思念,好在每年的清明,
漫过所有的原野,只为一场天上人间的相聚,
我们的想象有千万个版本。每个版本母亲都是主角。
我们的童年没有童年,只有绵长的呼唤。
我们的童年没有童年,只有流泪的双眼。
我们的童年没有童年,不想听见别人的惋叹。
我们的童年不是童年,连思念都疯狂得灿烂。
隔着一条河,却隔着永远的彼岸,
隔着一条河,却隔着一个人间。
隔着一条河,却把我们的目光忘穿,不相见。
于是,我们学会,用五花的脸安顿每一天的炊烟。
我们学会扬起脸迎接别人的可怜。
我们学会在节日笑,总不忘放一双你的筷子和一个你的碗。
我们习惯仰望每个有月亮的夜晚,因为月亮就是你的脸。
天上人间,不会那么远,你的目光从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
从此以后,我们读懂了盐的分量,努力远离眼泪和伤口。
从此以后我们懂得了甜的宝贵,努力走近人群和自然。
从此以后,我们学着遗忘,最好的报答就是成长。
从此以后,我们学着和自己交流,最大的收获是自强不息。
从此以后,我们学会不怨艾,宽广的原野才能长出无边的绿色。
从此以后我们学会把目光放在脚上,倔强地走向远方。
终于我们有了成熟的脸庞,可以看透世态的炎凉。
我们有了自己的城堡,靠自己的力量。
我们放飞一只白鸽去实现理想,
我们用眼光和脚步营造家庭和事业的辉煌。
可是,即便我拥有整个世界,最祈求的还是你的目光,
即便我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喜欢回到你的坟前凝望。
母亲,从你走的那一刻起,我的脚每天都站在清明的土地。
母亲,从你走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每一天都沉浸在对你的呼喊里。
母亲,我用尽全力在心里重塑一个你,
好和我们走完今生的千里万里。
母亲,在清明的坟前我虔诚地呼唤你:
你别远去,就住在我的心灵里。
【坟前思亲散文】相关文章:
1.活人坟散文
2.坟经典散文
3.《姑娘坟》
4.清明节思亲作文
5.汝坟 诗经
9.三岁前的记忆散文
10.中秋思亲高二作文8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