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

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

2023-11-09 08:56:4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gamebul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

篇1: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

万峰攒翠,涧瀑泄银的龙穿峡风景区位于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4A级旅游区天台山的十三大景区之一桐坑溪——万年寺景区境内。景区地处天台县城西北部白鹤镇,距上三线高速公路出口仅8公里,距天台县城18公里,台州市区107公里,距宁波市142公里,交通便捷。景区融山水、峡谷、飞瀑、洞泉、名木、花草、鸟兽为一体,以峰险、壁绝、洞奇、雾幻为主打特色。龙穿峡风景区经八瀑一湖自然景观为构架,道教文化为精髓,霞客文化为指引,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浏览。

龙穿峡风景区分为十大景区,台岳春秋、秀溪观瀑、五泄流泉、太白临风、游龙戏凤、龙穿破壁、石门叩关、天池浴翠、空谷鸟鸣和三峡探险。台岳春秋景区包括入口大门,游客中心,龙川飞渡廊、台岳文化长廊,让你一步踏入文化廊,走进千年天台史。秀溪观瀑区一桥、一湖、一亭、一瀑和谐自然,恍若天成,桥粗旷纯朴、野趣漾然;秀湖水清澈见底,一群群石斑鱼就象湖中的精灵,司马瀑更是气势非凡,溪水流经峡谷陡遇悬崖,跌落入醉池,回旋澎湃后由前面一处裂口冲出,洋洋洒洒从80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啸而下,飞珠溅玉,晶莹剔透。

篇2: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

导游内容:峡口门楼—鸬鹚潭—吊水岩—柘林瀑—剑门关—嬉水滩—梅鹿苑—狮象湾—小靠山—八仙潭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浙西大峡谷观光旅游,我们作过粗略的统计,到我们这里来旅游的游客有80%是冲着“峡谷”两字而来的。那么,什么叫峡谷?什么叫峡谷旅游呢?峡谷是一种地貌,《辞海》上注释“峡谷”词义,就强调峡谷“两山夹一水,横断面呈v字型”的特征,也就是说峡谷是与山水相关联的一种地质构造:两边是山,中间是水。山可高可低,水可深可浅,那种山成峭壁、水成湍流的峡谷,就是大峡谷,往往是吸引游客的风景区。在那里可以看到平原地带、都市里根本无法看到的景观,在那里可以得到平原地带、都市里根本无法体验到的一些感受。

浙西大峡谷的“大”,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并不是故弄玄虚,有意与金沙江大峡谷等去攀附。在江南华东地区范围内峡谷长达80多公里,两侧的山高平均在500米以上,可供游客观光的峡谷,确实不多,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浙西大峡谷是“华东第一旅游峡谷”。著名的长江三峡峡谷段为90多公里,浙西大峡谷三个景段为83公里,比三峡短得并不多,说它是“大峡谷”,也未尝不可。

好!现在我把浙西大峡谷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下,请大家来看看景点介绍牌上的这段文字:浙西大峡谷位于浙皖接壤的龙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地处浙江西北部而定名“浙西”。峡谷境内山高水急,山为黄山山系的余脉,水为钱塘江水系的源流。峡谷旅游区为狭长环带状,全长80余公里,共分三个景段。第一景段自龙岗地塔起至鱼跳八仙潭止,俗称“龙井峡”,为巨溪流经的坞谷,长约18公里。龙井峡内奇峰秀瀑,危岩多峭,有“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耕”之誉。第二景段自鱼跳华光桥起至上溪太子尖止,称为“上溪峡”,长约26公里,峡谷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山石奇趣,又是国宝鸡血石的产区。第三景段称“浙门峡”,自上溪太子尖起至马啸路口村止,全长近30公里,峡谷内山瀑叠生,石岚争俏,拥有大小石门等知名度极高的奇观妙景。浙西大峡谷一经发现,就得到旅游界的首肯,浙江省旅游局的专家称之为“华东第一旅游峡谷”。它具有五个最的优势,即在华东地区内,“峡谷最长,植被保护最好,山水风光最佳,峡谷区内居住人口最少,离沪杭大都市距离最近”。目前已建成开放、接待游客的仅是第一景段的“龙井峡”。主要景点是鸬鹚潭、吊水岩、柘林瀑、剑门关、嬉水滩、梅鹿苑、狮象湾、八仙潭等。

各位团友,浙西大峡谷第一景段的8个景点都是今天要游览的。我把游程安排说一下:先游第一个景点鸬鹚潭,再游柘林坑的双瀑,之前在吊水岩作短暂停留;从柘林坑出来就到剑门关,进入剑门关,徒步穿越1.5公里的嬉水滩,便在泉水餐厅吃中饭。中饭后上勇敢者桥,游八仙潭,计划在4点钟前结束游程。

【鸬鹚潭】

各位团友,下面先游览第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名叫“鸬鹚潭”,其特点是石景水景相融,近景远景呼应。它是进入大峡谷后的第一个游览区。鸬鹚潭因为早先有鸬鹚鸟栖居而得名。整个景点分为四大区块,第一区块是岗顶,第二区块是山湾,第三区块是潭面,第四区块是溪对岸的香粉碓。

来到岗顶可登高远眺。这个岗叫清羽岗,因昔日鸬鹚鸟在此岗清理羽毛而得名。清羽岗一面陡壁与溪潭相依,一面山坡与山地花圃相连。山岗不大却富有韵

味,岗顶的重檐石亭,取名为“倚青枕白亭”,就是说这里有青山绿水之美的意思。古代人把急速流淌的水叫做“白水”,因为它翻卷起来的水花是白色的。那座岩峰,当地人叫它为白石岩。传说白石岩中有一只“七石缸”,藏有一缸银于,说是刘伯温在这里打仗时埋下来的军饷。那边是狮子口,整条山坡是只青毛狮子,尾巴翘在山顶边。大家看像不像?

沿着溪石铺成的游步道,我们走下山岗,就来到鸬鹚湾。这是从山上进入水潭的必经之

地。从这里我们可以登上竹筏,渡过河去。这里的双连木廊,叫“唤鸬廊”,是呼唤鸬鹚鸟的地方。那边临潭石壁上的岩洞,说是河水长年冲蚀才形成的,常有浪花在这里溅起,所以叫“飞白洞”。这里的两块水中巨石,都有好几米高,有人说这是两只鸬鹚鸟厮守水潭幻化而来的,我们叫它们是一对“卧鸬石”。

各位团友,这一汪潭水,叫鸬鹚潭,潭水清澈,正常水位时水面面积有500多平方米。当地山民常来这潭水里游泳、垂钓、捞鱼、摸虾。今天,我们乘上竹筏,也可到潭中央嬉戏一番。

好!鸬鹚潭这个景点就游览结束,大家请上车,约5分钟后,我们到吊水岩景点停一停,看一看那里的一座古石炮楼。那是浙西大峡谷中的一大“千古之谜”。

篇3:五泄导游词介绍

五泄景区山水久负盛名,东汉《越绝书》、北魏《水经注》、唐代《隋书》等书中都有描述。唐代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慕名到此创建了五泄禅寺,佛教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在此出家。此后五泄景区名声益盛,徐霞客、陆游、白居易,徐渭、王冕、陈洪绶,刘墉、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都曾到五泄景区游览赏景

五泄风景区最壮观的景色当推五泄瀑布,它以神态奇特,变幻莫测的姿态闻名于世,在地壳剧烈变动时期,五泄涵湫峰与碧云峰之间撕裂了一道口子,岩底逐段曲折下沉,造成长334米,落差80余米,宽窄不一的峡谷。从高1000余米的天堂岗下流,经十几公里的长途跋涉,将涓涓细流,汇集成浩浩荡荡的溪水,经紫阆、张家,穿陡岩,劈溪流,跌入峡谷曲折奔放而下成为五级瀑布。

第一泄: 月笼轻纱

水流从石河泻下,瀑布小巧平缓,柔美如月笼轻纱,隽永可秀,“乐声幽咽,万松飒然,隔岸秋花烂漫,禽声甚乐”,瀑布中间有一水潭,直径1.5米,深约2米多,口微向内收,回壁光滑,人称“小龙井”,俗称小脚桶潭,是人工开凿还是天然形成,还是一个谜,古人赞其曰: 龙井凿石滩,园匀如截竹; 登波落纤埃,照见须眉绿。

第二泄:双龙争壑

二泄紧接一泄,落差为7.1米,瀑布下落时,被一块兀石分成两半,分流如珠帘动,开朗而又深沉,又如双龙出游不知天高地厚,古人有诗赞其曰: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故瀑布下首建的亭名“双壑亭”。瀑布下长方形深潭,飞流下坠,水势腾涌,明文学家宋濂《五泄山水志》曰:“以线缒之,下不见底,其形方狭而长,天向阴,常有云从中起,疑有蛟龙潜其下”。清余缙在游记中写道:“二泄峡中白虹垂涧,水鸟群立,飞石震之不动,崖石益陡险,苍紫万状,俯首视千峰拱揖受命矣。”瀑布从深潭中回旋而出,来到一平坦之处,水流在如磨如琢的岩壁上迈着轻松的步伐,唱着轻快的歌曲向三泄飘然而去。

第三泄:千姿百态

五泄瀑布中,气势最壮观,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第三泄,只见宽阔平缓的瀑布浩浩荡荡而下,在如磨似洗的岩石中奔泻跌宕,以变幻无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只见左边瀑布欢呼跳跃婉蜒飞泻,有时呈射流状水平喷吐,银花四溅;右边瀑布,时分时合,如含羞少女,轻撩面纱,时如英俊男子风流飘洒,时而涟漪微荡,如清波仙子,入浴嬉水。水流时分时合,千姿百态的瀑布,无法一一名状,古人形容其“倾者、滚者、跌者、冲者、突者、圈者,无奇不有”。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奔腾咆哮而下,游客至此,莫不赞叹这个令人心旷神怡、胸襟开阔的大瀑布。坐在亭中赏景,似见万物空澈澄明,顿觉天高地广,能洗净五脏六腑污垢,抛尽人间烦恼,古人诗曰:雷奔电激趋神灵,天开咫尺通幽冥;岩头好借一勺水,六合尽洗尘埃清。真是“人事是非空缭绕,去瀑仙境乐逍遥”。

第四泄:烈马奔腾

第三级瀑布散而复收,跌入一个斜长形的深潭中,然后在高19米的陡崖中,劈险沟,过峭壁,在狭窄的之字形山沟中急剧旋转,飞滚翻腾,奔泻跌宕,飞溅的水花犹如奔腾中的烈马,鬃毛在飞速抖动,故人们称其为“烈马奔腾第四泄”,瀑布在奔腾怒吼中,汇成巨大的轰鸣声,明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形象贴切,故第四泄的观瀑亭命名为“三怒亭”。四泄由于上下都为悬崖峭壁,过去游人想见,必须攀岩扪石牵藤,冒着生命危险才能一睹其芳容,故原浙江省文史馆馆长马一浮称此处为“究幽极险”,现将他的题词凿刻于岩壁上,另外还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破壁而去”的题词。

第五泄:蛟龙出海

第四泄的水流经过一段平岩石,调整了姿态, 重新积蓄了力量,在31.2米 的悬崖上狂奔而下,声似滚 雷,形如匹练。瀑布下泻 后,先跌在悬崖上,银花飞溅,接着又翻滚飞腾,似银蛇狂舞,又如蛟龙出海,故人们形容其为“蛟龙出海第五泄”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狂奔,并形成逼人的旋风,衣衫尽湿,游人笑语,咫尺不辨。若遇晴天,在阳光照射下,雾状水珠五彩缤纷,向外飘撒,形成彩虹,非常好看。清周师濂赞其曰:龙湫泻下第五泄,横空飞出千山雪。第五泄,人们叫他“东龙湫”,瀑布冲击而成的深潭名“东龙潭”,由于潭深而广,水色黝黑,人们又叫它“黑龙井”,每逢天旱,古人常来此褥雨,故又名“褥雨潭”。 泄位于诸暨市西北23公里处。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为五泄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素有“小雁荡”之称。当地人称瀑布为泄,一水折为五级,五级分别是月笼轻纱第一泄,双龙争壑第二泄,珠帘风动第三泄,烈马奔腾第四泄,蛟龙出海第五泄。所以叫“五泄”。五泄瀑布早在14前的北魏就闻名于世,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宋杨万里、王十朋,元杨铁崖,明陈洪绶、徐渭、袁宏道、宋濂都曾来此游览,留下了画稿、诗文。明代吴中四才子唐寅、文征明等赛诗于五泄,更是传为佳话。

篇4:五泄导游词介绍

游览五泄,一般从青口进入,古人云:“五泄名山青口锁,到此看山山便可”。沿公路前行,路旁曲溪青流,远处便是叠石岩。它壁立数十丈,层层叠叠如彩屏。再前便是称作“五泄湖”的水库,其弯弯曲曲,长2公里许,犹似一条绿色的绸带飘浮在群山之中,颇有富春山水的风采。“五条挂练玉龙奔,七十二峰鬼斧痕”。这是诗人形容五泄风景的两句诗。现在五泄的五条“挂练”最后盛入五泄水库中。

五泄湖建成于1973年7月,湖面广达56.8万平方米, 长2800米,水深38米,整个湖面都在两岸青山的环抱中。由紫藤长廊台阶登上坝顶,眼前展现的是一湖碧水,绿波荡漾,深不可测。与叠石岩相对的是青口五泄水库大坝。大坝雄峙于两壁陡峭的夹岩之中,坝长118米,高30 余米。大坝中部为溢流坝。大雨之后,溢流坝泄洪,在宽近20米,高约30米的坝坡上,形成人工瀑布,极为壮观,传说中的第六泄。水面上疾驶的游船,不时激起层层涟漪,把两岸的元宝峰,鹫鹰峰,仙桃峰、杜鹃峰、老僧峰、仙掌峰等山峰的倒影弯折。泛舟湖上,水鸟在水面低飞,狭长的湖面见不到尽头,大有“青山绿水景无尽”之感,又有“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弯绿水一古琴”的诗意。沿湖两边,葱茏俊秀,美不胜收。春天万木峥嵘,红杜鹃从绿树丛中透出;夏天满山葱郁,浓荫蔽日;一到秋冬季节,苍黄的银杏叶和红艳的枫叶,点缀在一片萧瑟之中。

篇5:五泄导游词介绍

我去过很多旅游景点,比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五泄的风景!

刚到了门口,有几个红色的大字就映入眼帘。走过大门就来到了石阶,它的另一个名字叫紫藤长廊。一眼望去,感觉非常平整,但是走起来是又陡又累,就像一条小长龙盘旋在半山腰。石阶的两边有股秋天的气息,落叶都飘落下来了,时而落叶会飘落在你的头上,时而它会缓慢地落在你的手上。

随着石阶的路程,渐渐到了码头,我非常激动,看见船来了想迫不及待地跑上船。我上了船后,找了一个绝佳的“黄金宝座”,享受无限风光。开船了我看见了连绵起伏的山峦,看见了清晰见底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闪闪发光。船上的游客们,有的在用手机拍照,有的在和同伴们观赏着五泄的美景,有的在安安静静地欣赏着五泄的美景。

来到五泄,千万不要错过那最美银杏林。秋天,银杏的叶子都黄了,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有的像一个小孩的手抚摸着我们的脸,有的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飞下来,还有的像一把小扇子,送来秋天的凉爽,落到地上就铺成一片金黄色的地毯。

游览完了银杏林,我们还没到瀑布那儿,就听到了瀑布从天而降的声音,又感到了一阵凉爽扑来,到了那儿瀑布就像成千上万条银白色的项链。我到上面的小溪里抓鱼、戏水,可开心了,我还拍下了瀑布的美。

五泄的风景真是美丽、迷人啊!

篇6:借鉴著名的旅游区山海关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们前面的这座城池叫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14年(1925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瑞莲阁”的牌匾,由当时的临榆县知县常炳彝所题。而今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重修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台楼阁。

山海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山海关是朝鲜岛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关隘,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皇帝的宝座,他站在上面,前走无路,后退不能,真是左右为难;跟盯拌倒的是紧随皇帝的大臣,皇帝虽已无路可走,但臣子不忘旧情,虽倒也伴;东张西望是东瞧瞧西望望,见机行事;帮虎吃食一看到这种情况也紧随其后,阿谀奉承;坐地分赃在石兽之末,干什么都没有它的分,急的够呛,这真是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倒霉的皇帝都走投无路,何况这些大臣呢。大家抬头可以看到这群显赫一时、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头,饱受风吹雨淋,酷暑严寒,让游人注目了。这些异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但(这种小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宫和庙宇之上的小兽的数量是9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相关文章:

1.关于著名旅游区南雁荡山导游词的

2.精选北京故宫博物院旅游区导游词

3.五泄之旅作文

4.参考精选的佛光寺旅游区导游词

5.j精选开平碉楼旅游区导游词

6.精选的著名纪念馆导游词

7.五泄水库游记作文

8.“五泄”风采500字作文

9.南山文化旅游区导游词

10.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

下载word文档
《精选的著名旅游区五泄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