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名
“abc900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我的笔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我的笔名,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我的笔名
关于我的笔名
许多人以为“飞诺”是我的笔名,其实并不是。
我的笔名是有诗意的,虽然我不会写诗,也看不懂诗。当然,我的名字的第三个字是一个“蕾”字,因此,我的笔名其实不是“飞诺”,而是“草 雨 田”。像金庸大师一样,他也是拿最后一个字作为他的笔名,还有老舍先生。从小我不会书画,许多东西也不会,现在已经长大了,才开始慢慢领悟到。是我爸妈在我小时侯就没有培养好我的兴趣,我才会连书法也不会写,画画也不会画。我根本不配有这个诗意的笔名,因为我是并不诗意的。不过这一切都可能是上天安排的吧!谁叫我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偏偏是个“蕾”字呢?
可能在我的生活里面,最有诗意的只有我的笔名了。我爸是一位作家,但她却有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儿。我并不知道我有一位诗意的爸,一切关于诗情画意的东西,我都全然不知,除了我学过的`宋词和古诗。
我问我爸,为什么我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偏偏是个“蕾”字呢?他说,“蕾”就是花蕾的意思,美丽的花朵的意思。果然是有诗意的爸爸,连说话都经常引用一两句名言来说。 其实我起“草 雨 田”这个笔名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的确。我只是想学一学金庸大师和老舍先生而已,竟想不到我的笔名是那么的诗意。
我不理解自己,是的。或许,只要人一长大,就会慢慢地开始领悟到吧??
篇2:我的笔名的作文
我的笔名的作文
在网络注册,腾讯号是大多数人的首选,也是我第一个注册的网络平台,令人新奇神秘的是给自己取一个网名,或着说笔名。这几乎是每个网站通行的做法,虽不是真实姓名,但大家都有爱美之心,创意之想,优酷浪漫,各显逍遥快乐,在荧屏前敲击健盘、或滑动手指、或游动鼠标,若隐若现、梦幻泡影,驰骋在便捷新潮的网络生活中。
思来想去给自己取一个什么笔名呢?就以自己的性情与生活形态,取笔名口口心!口口心似乎注定与我有情有缘,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中,其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喜怒哀乐、待人处事、生活现状、人生感想等等,都映照出同一个形影步调,不同的是喜欢用文字墨韵我的生活,点缀我的精彩,让我的人生在文字中荡气回肠。
口口心,是一个书简易记,念起来语调亲和柔性,有点素雅的淳朴之美,又给人有点特别的感觉!
可我不善言辞谈吐、不会表白、不会见人开口说话,更不会甜口玉言获人欢喜,却重情厚义,对给予我关心与帮助的人,温暧与快乐的人,心怀感恩!
补口诉衷肠,口说心声,借以笔名来弥补我天生的弱点,不会吐情表爱,不会与人答话健谈,却本份憨厚,念情讲义,只愿有更多的人知我懂我了解我……
笨嘴拙舌,心智又不灵光,说话遇事脑子转得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改不了不善说、不会说、不爱说的弱点。
还好上帝赐予人一张嘴,又赠予一支笔,以这两种方式让人与人沟通、交流、表达、倾吐,但说比写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际中要胜一筹。然而当心里赤诚的话语、刻骨的记忆、荡漾的情感、美好的愿望,这些厚厚的沉淀,孤寂郁积在心里,总想通过一浅瘦笔手写我心,以笔代口,以墨代言,让文字在白纸上如花香满径的醉人,让文字像绚丽的烟花在白纸欢歌飞舞。
我也并不是那么会舞文弄墨,对于我这个生性就笨的人来说,只能“两选择一”作出一个比较的选择而已。灵嘴妙笔,说写兼优,齐发并进,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才子俊杰。
我不想沉默一世人生的情怀爱恋,用文字舞墨生香岁月的.年轮,抒一阙温情婉约的词句,流连溢彩在纸笺上千古吟唱,愿瘦笔以诗篇画卷般的幽雅与情趣,娇而不妖,雅而不俗,篆刻我人生的畅想,勾勒出我心路旅程中的风景……
我喜欢我的每一篇网络文章,署名口口心!当夜阑人静的时候,心头牵连着文字,或拿着一本书品读,或在网络上欣赏美文,或手握一支笔萦绕指间,在清欢中愉悦,墨汁染纸陶醉心魂。可生活的纷扰与羁绊,负累与压力,纠缠得让人不易,心不静、神不安,难以赏书写文,但我对书香人生不离不弃,怀抱着一盏心灯取暧……
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让人置身于田园山水的幽美惬意,沁人心脾,心旷神怡。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是修身养心?以大自然的风光与清静拥抱人生,多么奇妙唯美!以此去除世间的侵扰与烦恼,想必也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妙境。真想做一个远离喧嚣红尘,与文字共舞,漫步在田园山水中,赏淡香清雅、无欲无求。
作家们说写完一本书就像生了一个孩子,而我写完一篇文却有同感,每当我静听心灵呼之欲出的情与意,笔下生花、染墨文字,从心间流淌,其中有苦、有甜、有愁、有情、有梦,作品出炉时,字字句句给我爱抚与慰藉!
当文字赋予思想与情感就会流淌着生命的气息,墨光闪烁着灵魂的光芒,给人艺术的享乐与豁亮。我以口口心署名,蘸墨拈字袅袅馨香,盈袖飘扬我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珍惜,对生活感怀,孕育文字情伴流年,今生爱上笔名口口心……
我愿一直坚持下去,一篇篇文墨香网络,流芳在网络文学的圣殿,无论岁月走过哪一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年何日,在光阴似箭的岁月流年,在一个又一个涮新的时代,当网友读着我的文字,这里有一个叫口口心的人,心以足矣!
用文字把滚烫的心,火热的情,静听心灵的呻吟,执笔墨写我的情思,染纸出一幅水墨丹青,留在世间不负今生。用文字解怀我所想所愿的虔诚,抛开名利物欲,远离世间的纷争,跨越红尘与浮华,避开社会的阴暗与复杂,在文字中心静如莲。“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去舒”,以素简之心,淡然滚滚红尘,舍弃生命之外的繁杂侵扰,体味一世人生的宝贵与安乐。
当我知道许多的文友,网络写手,在久闻盛名的百度搜索中,有他(她)们的文集,令我羡慕、敬佩、渴望、追逐,我也想自己的文字进入独领花魁的百度。在这美丽多彩、大众喜爱的网络,百度搜索已是一个网络标志性的名词,是网络搜索引擎的经久之最。当百度口口心,涌出我的文集,看到我的笔名,无比的欣喜,我对文字的热爱与努力没有白费!
我的文字没有语出惊人的杰作,像作家、文学家,文采被人皆知傲世,美名远扬,也没有写作高手们文笔酣畅淋漓,优美回韵,但已汇聚在网络文学中墨香长存,以另一种生命在岁月中回眸凝望、美丽人生,不会随着我的衰老灰烬而终止一世的足迹……
我喜欢寄情文字,墨笔穿心吐情,品悟人生中的风雨与彩虹,笔尖在纸笺上滑动,把我一世的情与爱染墨文章,篆刻在纸上生辉,在网络文学中芬芳,在岁月中永恒,闪烁我平凡中的歌谣,让文字轻舞吟唱,摇曳在时光中历久飘香。
犹如一颗小草,任凭春天的花海把它掩盖,夏日的烈阳把它曝晒,秋风的萧瑟把它枯萎,严冬的冷酷把它寒冻,怀抱一抹绿色的信念清香泥土。虽渺小却以生命的厚贵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顽强与持久,彰显生命的可爱,以碧绿的精灵充盈着大地、弥香四季,以绿绿郁郁的情撒遍原野。
自从我步入站,撰写每一篇文,署名口口心,爱已随心口顺着笔尖汇聚在文字的海洋中,融入美丽的网络,与这座文学的殿堂同辉同在,墨刻我喜怒哀乐的人生……
口口心在我心里不光是一个昵称、笔名、网名,而是用文字点亮着我的故事,温润我心田的苦涩,爱抚我心中的忧愁,飞扬我生活中的体味,情伴我人生中的感动,在平凡与平淡中,唱一曲文字我爱你,似水流年,文字留香。
篇3:我的笔名散文
我的笔名散文
10多年前,小彦在市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散文。她妈妈知道了,高兴得什么似的,可仔细一看,署名“伊甸”——小彦妈妈不高兴了,这伊甸哪有小彦来得光彩啊!
“伊甸”是小彦的笔名,“伊”的声母加上“甸”的韵母合在一起读,就是“彦”了。小彦非常喜欢自己的笔名,虽然母亲反对,但她还是一直用着。
我从小胸无大志,不敢做写作的梦,自然不会给自己取笔名。及至开始学着写点什么时,也不曾想为自己改名。
1983年起,天天练天天写,不知天高地厚地去投稿,结果,不仅颗粒无收,还落了个骗稿费的坏名声。
到了想抓住青春尾巴时,胸无大志又成了志高才疏。那时,真以为“有志者事竟成”,胆大包天地写起长篇小说来,还没学会蹒跚走路就想狂奔飞跑,自然以失败告终。
梅芷,原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小说夭折了,“梅芷”却留了下来,留在了我的心里。
1987年8月20日市报刊出我译的外国幽默,署名梅芷,只出于好玩。即便此时,我也没有想过“笔名”的事。
我写的东西终于开始在外地报刊频频出现,本地报纸却依然难上。我猜想,是不是我的名声太臭?
我对自己说,那就来一次涅槃吧,让我以笔名重生。
1991年5月5日,梅芷正式在《绍兴日报》亮相,此后,上市报的机会真的很快多了起来。
我没有想过梅芷的性别问题,可很多人都觉得这应该是女子的名字,笑话层出不穷。热心的读者与我联系时会叫我梅芷姐姐、梅阿姨,报纸编辑曾“明确”地说我是“女作者”。有一回,瑛儿去绍兴日报社送稿,提到我是男的时,编辑却说:“你会不会搞错?”另一位编辑来看我,见面后头一句话竟然是:“你怎么变男的了?”
有朋友开玩笑说,我的文章不过尔尔,之所以能得编辑青睐,主要得益梅芷二字。
或许吧。这起码能让我因之沾沾自喜。
常有人问及梅芷的含义。其实,这连我自己都说不清。一开头,像小彦的伊甸那样,完全只是取其谐音——梅=眉(我的本名有个“眉”字),芷=自(己)。仅此而已。
现在我已经把梅芷用来作网名了,而且一用就是8年多。
现在在网上搜索一下,会有不少不是我的梅芷,可几年前,仅我一个。
现在我大多数人都叫我梅芷。我甚至在想,是不是有必要正式改一下……
篇4:我的笔名作文
我的笔名作文
我的笔名叫做“鲁慢”,这是为什么呢?很多很多人应该也和我一样想知道吧?且听我在此慢慢道来。
我本人呢,是非常喜欢鲁迅这个人的,原因十分简单,因为他敢于直言,敢于表达一些当时的人们所不敢说的,正合我的口味,于是我就一直想向这位为人学习――即使只是在笔名上。
于是我便想起与鲁迅这个人接近的笔名,于是我就确定了第一个字是“鲁”。这样,我便开始向第二个字是什么比较好。
想起第二个字时,我觉得要体现出我作为一个小人物的卑微,不能比“迅”字更气势逼人。所以“壮”啊,“伟”啊,奇啊什么的`就直接拍除了――太过于伟大了嘛。
于是又不能比他更伟大,又要充分体现出我对鲁迅的敬仰之情,“慢”这个字就应运而生了。“鲁慢”这个名字又充分的与鲁迅套了近乎,有非常巧妙的一直拉开距离,担忧让人一看到就可以想起鲁迅,真是一个一举三得的绝佳笔名。而我呢,又十分喜爱这个名字,于是这个笔名就这样被确认下来了。
篇5:我的笔名作文
我的笔名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总在想自己要拥有什么?却没想过自己拥有什么,实际上我真实拥有的是个温暖的生活环境,是燕子所思慕的南方。
然而,我没有的,是一种燕子拥有的自由。因此,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慕南”,的确,我正如燕子思慕着南方一样追求着我的自由。应该会有很多人不懂我所指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在我累了,倦了,乏了的时候可以像燕子一样随意地停下休息。
我可以不用管别人的看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可以去大江南北领略我所思慕的.美景,这种自由就是我的追求,没有谁会干涉我。也不用担心一些身外之事,可以自由的像云彩。
从我懂事开始,我似乎就并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所束缚,这种不喜欢并不源于这些条条框框的本身,而是源于生活在这些条条框框下的自己,不希望自己变得墨守陈规,变得木讷。很多时候,我总在尝试着做一些改变,找到一个全新的自己,我想。可能这样会离我的自由更近些。不过,这么久以来我所尝试的那些改变,并没有那么令我感到愉快,终究是我本身的一些做法和习惯已经在脑海中根深蒂固,没能被改变。
而我的笔名之所以叫慕南,也是因为一种寄托吧,在自己身上不能所实现的自由,我想让它在我的文字中被体现出来,时常听到在议论某个同学的文章和他本人并不相符,我想那可能是和我一样把追求寄托在了自己的文字中。即便没人理解,我们也可以云淡风轻的说,只是篇作文罢了!
一样在思慕,一样在追求,想必我们都是这样!
篇6:我的笔名的散文
我的笔名的散文
我虽然不是作家,亦没有发表过像样的作品,但我先后有过三个笔名。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学习写作时,看到大多数作家发表作品都署上笔名,于是,便煞有介事地也给自己起了笔名,那时,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自发地成立了文学社,并办有社刊《处女地》,我发表在上面的小说《梅赖子新传》、诗歌《聚会》便使用了第一个笔名:文燕,意为文坛刚刚学习飞翔的小燕子。虽然《处女地》是份油印小报,但读者范围涉及数省,拥有大批的作者和读者,影响颇大,因文燕这个名字太女性化,以至于很多读者误以为作者是位女孩,有的小伙子甚至有向作者求爱的意思,这让我始料不及且啼笑皆非,因此,文燕这个笔名是短命的,只用了两次便顺理成章地结束了它的使命。后来,又更换了个颇具男性阳刚之气的笔名:峻峰,寓意为攀登文学高峰。
能让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是普天之下每位文学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虽然有了笔名,但向正规的报刊编辑部投稿时仍然署本名,那时曾想:如果遇上一位沙里淘金的编辑独具慧眼,从浩繁的参差不齐的来稿中,看重了我那点自我感觉良好的文才,决定采用我的稿子,署上笔名而不署本名岂不可惜,感觉笔名好像是另外一个人,而自己很是吃亏似的。因此,侥幸发表在报刊上的'小豆腐块文章和短诗,用的都是本名。
现在回首往事,那时起笔名完全是作为一种时尚来追求的,同时还伴有新奇的成分,根本不懂笔名的意义。后来因种种原因,我长达二十多年没有写作,即使自己的本名,一年下来也难得写几次,笔名自然也就装箱入柜、寿终正寝了。然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即便是聪明睿智的贤哲,谁也无法也不能预料自己人生的道路会遭遇何种打击,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做梦都不会想到,经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痛苦之后,被一种力量驱使着,重新握起生疏了的笔,又开始了写作,因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的笔名也就又一次应运而生了。
那是二零零六年的春季,一幕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在我们家上演,苍颜白发的父亲接受不了家庭的巨大变故,带着悲伤和愤恨,带着对人性的迷惘,离开了让他留念而又困惑的世界。
父亲走后,我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父亲正直善良的形象让我梦牵魂绕,我忽然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感觉到心里有很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要把父亲写下来,写他的宽厚仁慈、写他对子女的关爱、写他耿直善良的天性、写他清贫的一生、写他高尚的人格。在一个寂静的深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我翻身下床,坐在沉寂了多年的写字台前,擦掉桌面的尘埃,找出二十多年前剩余的稿纸挥笔而就,我不考虑文章如何布局,也不管语言如何表达才能生动,一口气写下了散文《回忆父亲》,文章写完了,我的泪水却没有流完,感情的闸门已经失控,悲戚的哭声打破了夜得宁静。“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我想到了未遭家庭变故前,父亲每天都在大街小巷散步,虽然不很健康,但无大碍,仅仅半年的时间,父亲便撒手人寰,父亲的生命完全是被几只牲畜扼杀的,每每想到这些,即使在骄阳似火的夏日,我也觉得有一股冷入骨髓的寒风向我无情的袭来,从灵魂深处到肉体,我都冷得瑟瑟颤抖。
用泪水写成的《回忆父亲》这篇散文,我便使用了寒风这个笔名,在父亲去世十一个月后发表在《泰山周刊》上,从此,我又断断续续的写了几十篇散文,并整理成集,取名为《寒风散文选》,朋友看后诚恳地对我说:“寒风之名太阴暗,建议更换个笔名。”但我思来想去,仍然决定还是用寒风作为我的最后一个笔名,一直用到不能写作为止。
寒风,固然给人一种冷酷凄凉之感,但它记载着我人生旅程中一段惨痛的经历,每看到或想到这个名字,我就情不自禁的联想到父亲,想起那段噩梦般的遭遇,想起人世间还苟延残喘地生存着一些忘恩负义颠倒是非的小人,浑身便产生一种力量,紧紧握着手中笔,继续写些能挽救肮脏灵魂的文字。
篇7:我的笔名作文
我的笔名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思前想后,我的笔名还是定为“秋雨”二字。
都说自古逢秋悲寂寞,也确是。独自漫步在小道上,少了夏日炙热的`骄阳,风从指尖划过,清凉之余又有了一些寒气。秋风拂过桂树,金黄的桂花从枝头散落在地上。香寒时节,我不禁想起刘禹锡的“穷巷秋风起,先摧兰惠芳”。又有诗云:“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风拂动,落叶飞扬,玉损香寒。看到这番寒气逼人的秋景,人们总会联想到伤感、孤独、悲凉。但其实不然,李白《日出行》中不是说“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吗?落叶本身不具备令人惆怅的能力,是人们看到他的凋零,赋予它以情感。倘使落叶在秋天不落,依旧生机盎然,那还算秋天吗?“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将我们带入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向我们展示了自然之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感悟了天地万物间的情谊与温存……
秋让我们感悟了太多太多,正如我们的生活,平凡而又波澜起伏。
至于雨,自然也是历代文人骚士的宠儿。“淫雨霏霏”、“小楼一夜听春雨”、“点滴到天明”……无一不是雨。但最重要的是我受他们的影响,也渐渐喜欢上了雨。
最喜欢在雨中漫步。雨丝细细的飘拂在脸上,给人一种淡淡的凉意,雨丝轻轻地沾在衣服上。密密的,柔柔的。置身其中,仿佛四周的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柔和。不知不觉中,便有了一份成熟,便有了一份洁净,便有了一份沉思。也许这就是“上善若水”,雨包容了你,你便包容了世界。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就像一位挚友,陪伴着我们成长。
如果说“秋”是生命中的热情,活力,那么雨则是一种冥想、一种沉静。二者相辅相成,自会成就一番风景。
【我的笔名】相关文章:
1.好听的笔名
2.我妹妹,
3.我评语
4.我就是我,
5.“两个”我
6.我……作文
7.我作文
8.我教案
9.演讲稿我
10.我.演讲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