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和意义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和意义

2023-11-27 08:29: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傻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和意义,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和意义,供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和意义

篇1: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和意义

各国活动

中国

中国自1993年加入这一组织后,对4·18这一纪念日的宣传及举办相关活动也是极为重视,不遗余力。自20xx年开始,每年在4月18日前后,国家文物局都会在江苏无锡举办遗产保护论坛,论坛以当年的主题为主要议题,如20xx年主要探讨重视工业遗产,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并对工业遗产采取保护措施;20xx年,来自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相关专业的代表100余人再次来到江苏无锡,围绕乡土建筑保护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并就此达成共识,通过了保护乡土建筑的《无锡倡议》;20xx年、20xx年无锡也都举办了相应的论坛。近些年来,各省也开始积极配合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相关主题搞一些诸如免费开放博物馆、举办展览等一些活动。如20xx年,河南省文物局结合“宗教遗产与圣地”的主题,开展减免河南宗教圣地门票等一系列活动;20xx年4月18日,宁波市文博界也举行了第四届宁波“国际古迹遗址日”系列活动,内容包括科普教育、学术研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宁波市文保所、市文博处、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天一阁、市图书馆、市群艺馆都举办了宁波文化遗产“大课堂”、保国寺古建筑群白蚁及有害生物防治国际研讨会及成果展、宁波市古迹遗址图片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展、美国西部印象摄影展等活动,吸引了上千名市民和学生参加。但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在中国的大地上也并非遍地开花,在一些省份和地区仍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近些年来,他们并没有把4·18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搞过规模性的活动。

欧洲

在走过20多个年头之后,国际古迹遗址日仍然不是所向披靡,在很多国家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这并不是欧洲国家没有保护古迹的意识,而是缘于“欧洲遗产日”。 1984年,法国文化部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设立为历史文化遗产日,即后来的欧洲遗产日。遗产日期间,人们能参观到一些平日不接待游客的公共服务机构,甚至包括像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法国国民议会波庞宫这样平时戒备森严的地方今天都敞开了大门欢迎公众。还有一些享有盛名的剧院、医院、学校、体育馆,甚至观众还可以进入特别为遗产日开放的私人别墅、城堡、工厂等,一探“幕后”秘密。而平时就可以接待游客的场馆,也会在此时增设许多特别节目,或是导游讲解,或是现场演示古老的手艺,或是举行音乐会、戏剧等各种表演。1991年起,这项文化盛举扩大到了整个欧洲的范围,在欧洲议会和欧盟的鼓励下,有47个国家都组织举行了类似的活动。

重要意义

人类文化是多元的,只有保留文化的多样性,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进。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 宗教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宗教本身就是多元的,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世界性宗教,也有 锡克教、印度教、犹太教等众多 民族宗教,更有不可胜数的 民间宗教,它们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多元的格局;另一方面,由这些宗教延伸出来的建筑、绘画、雕塑等宗教文化,同样是多姿多彩的,它们同样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再者,凭借宗教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它们在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自己的因子,施加了自己的影响,可以说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与反应。因此,保护它们就等于在保护人类的文化,在保护人类社会。因此,保护宗教遗产与场所,对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这些遗产和场所的保留,为人们了解祖先的 信仰与社会提供了 实物证据;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宗教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的。 保护宗教遗产,就是在保护宗教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比如哈尔滨,如果 东正教堂全部消失了,那么哈尔滨的城市风貌就至少损失了30%,因为哈尔滨曾经是沙俄的殖民地,而 东正教是沙俄的国教。东正教堂的存在,就告诉了人们这一历史”。 虽然宗教遗产的重要性得到了一些人的认识,然而,对其保护仍显不足,宗教遗产仍然在不断地损失。“流失、人为破坏、自然衰退、资金短缺以及保护意识的薄弱等都是导致现在宗教遗产逐渐消失和破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她认为,将宗教遗产列为古迹遗址日主题非常必要。目前来讲,由于全球文化的差异、经济实力的不同和政治利益不同等原因,有些宗教遗产遭到了破坏,比如说 巴米扬大佛。因此,要通过古迹遗址日唤醒大家,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包括唤醒普通民众与政府的保护意识。中国在保护宗教遗产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保护得还不够。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有些地方和团体一切向钱看,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忽视了宗教遗产的保护;而中国有形的宗教遗产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不一样,有些很容易风化;再加上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有些宗教遗产退化加快。因此,“唤醒国民的保护意识势在必行”。

篇2: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总结

20xx年4月18号上午九点三十分,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锦里开展了“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宣传活动,参与此项活动的主要为志工部成员和20xx级的志愿者们。

活动前期,即活动宣传之际,同学们都积极报名参与,对此项活动抱有极大的期待。

参与人员于上午八点三十分在生态广场集合结伴前去锦里,活动也于十点四十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目的在于宣传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相关知识,活动分三部分进行:

首先,我们安排了部分同学充当导游的角色,引导来往的游客,介绍锦里特色活动。

接着,我们给每个人分发了关于418的宣传单。传单介绍的内容更加详细完备,借此以加深大家对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认识,便于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与之相关的问题和保护精神。

最后,我们制作了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宣传横幅,让游客们在了解了418以后参与我们签字的活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418的支持。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加深大家对418的印象。

活动于十一点十分结束,本次活动为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拓展出来的新项目,也奠定了特色活动的基础——我们会按照每月的不同节日来开展相应的活动,在固定传统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每月特色活动,本次活动在总结前期活动的经验基础之上,将活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采用了新的宣传方式,丰富了活动内容和形式。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春秋私学即兴;此后官学、私学交织发展,在历史上形成“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景象,给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教育遗产。仅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中,就有 “国子监”“孔庙”“白鹿书院”“岳麓书院”“北京大学红楼”等相关教育遗产六十余处。它们不仅具有文物建筑本身的历史、科学、美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价值,而且承载、见证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促进了各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建设。因此,我们响应国家提出的深入研究“教育的遗产”的主题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了解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更有利于进一步见证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篇3: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总结

为庆祝20xx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让民众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市文广新局指导下,景德镇市御窑遗址管理处将于4月18日在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活动当天,在御窑厂南大门举行“走进御窑纪念国际古迹遗址日”签名活动,发送“国际古迹遗址日”宣传单。邀请驻市部队官兵和新闻媒体记者、中小学生、社区干部群众免费参观御窑厂遗址。

开展系列展览活动,包括“全市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御窑遗址保护图片展”、“成窑遗珍御窑出土文物展”等。在龙珠阁还将进行《CHINA陶歌》电影和“御窑寻踪”电视宣传片滚动播放

相关阅读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由来

今年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50周年。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50年来ICOMOS为世界范围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其中的一大创举,就是推出4 18国际古迹遗址日。

该纪念日起源于1982年4月18日,当时在ICOMOS于突尼斯哈马马特召开的执行局会议上,有代表提出成立专门的日子庆祝世界各地遗产的多样性。这一建议被ICOMOS执行委员会通过,自此4月18日成为ICOMOS“古迹遗址日”。在次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专门就此通过一项决议,号召各缔约国把每年的4月18日设立为“国际古迹遗址日”。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和意义】相关文章:

1.国际志愿者日活动策划

2.国际家庭日活动方案

3.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标语

4.国际早产儿日活动总结

5.国际家庭日活动通讯稿

6.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

7.学院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

8.国际儿童图书日的活动方案设计

9.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总结

10.国际儿童日活动策划方案

下载word文档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和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