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蚂蚁大力士阅读答案

蚂蚁大力士阅读答案

2024-01-10 08:26: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V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蚂蚁大力士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蚂蚁大力士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蚂蚁大力士阅读答案

篇1:蚂蚁大力士阅读答案

蚂蚁国的达里,是个有名的大力士。他能独自拖动比他身体重六百倍的东西,别的蚂蚁拼着命、咬着牙,也只能拖动比自己身体重五百倍的东西。一次,达里居然从树丛里抱着一只死蜻蜓,走了八百里。别惊讶,这是按蚂蚁国的里程来计算的。当达里把蜻蜓拖到蚂蚁国洞口时,蚂蚁国国王都惊讶了,不住地夸他能干,力气大。

还有一次,那可真是惊险。在蚂蚁国里有一个很大的仓库,里面装着各类食品,食品码放得比蚂蚁们高出十几倍。那天,蚂蚁们齐心协力把一块巧克力拖进仓库, 想把它码上垛去。不知哪位蚂蚁不小心把垛碰倒了,垛顶的一个大米包顺势落下来,真不得了,足有几千斤(当然是蚂蚁国的重量)重的物体落下来,还不把蚂蚁们砸个折胳膊断腿的。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蚂蚁达里一步向前,用坚实的身躯,顶住米包,他高喊着:“快闪开!”直到其他蚂蚁们逃离险区,他才放下米包。尽管累得浑身是汗,他却丝毫没有伤着筋骨。蚂蚁们纷纷围上来,赞扬他的献身精神。达里不住地说:“为了大家,没什么!”

不知是哪位蚂蚁别出心裁,向蚂蚁国王建议,要像人类那样,举行全国性的举重比赛,蚂蚁国王欣然同意。这第一次全国性的比赛,当然场面宏大,热闹非凡,达里也真是不负众望,取得了全国轻重量级的举重冠军,获得蚂蚁国“大力士”称号。当他拿到金光闪闪的奖牌时,心里异常激动。他心想,以前我拖过蜻蜓,顶过下落的大米包,卖了那么大的力气,谁给过我奖励?只是唾沫粘麻雀,用嘴夸奖两句而已。看来我应该注意节省力气,留着重大比赛时用,平时把力气用完,比赛时就没有了,那不就吃大亏了。

达里自认为找到了做蚂蚁的“真理”,从此,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卖力地干活了。他开始时时处处找轻松活干,该他使力气的时候,不是装病,就是装装样子,不肯多花一点儿力气。他想,我才不当傻瓜,听那些没用的夸奖呢,那金光闪闪的'奖牌,厚厚的奖金,才是最实惠的呢。

当全国第二次举重比赛开始的时候,蚂蚁达里自然信心十足,抱着再拿冠军、再获奖牌的愿望走上比赛场。可是万万没想到,他连去年纪录的一半成绩也没达到,而平时不起眼的、默默劳动的黑黑却得了冠军。蚂蚁国轰动了,蚂蚁们高高举起黑黑为其祝贺。当蚁王向黑黑颁发奖牌的时候,达里溜到一个角落里,哇哇大哭起来。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蚂蚁达里才明白:投机取巧,处处偷懒,身上的力气会消失的,所以自己才失去了当大力士的资格。达里决心重新 开始,把大力士的称号夺回来。那么,他该怎么办呢?

15.大力士达里在第一次全国举重比赛中获得冠军前做了些什么?(4分)

16.达里找到的做蚂蚁的“真理”是什么?(4分)

17.达里在第二次全国举重比赛中为何失利?(4分)

18.阅读本文后你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5.从树丛里抱着一只死蜻蜓走了八百里;用坚实的身体顶住了下落的足有几千斤重的米包。(从文章的第一、二两段里可概括 出本题的答案。)

16.平时应该注意节省力气,留到重大比赛时用。(本题的答案在第三段,可从对达里的心理描写的语句中找到。)

17.因为他平时处处找轻松的活干,不肯多花一点力气,比赛时当然就没有实力了。(本题答案可从第四段概括出来。)

18.示例:做事要 扎扎实实,切不可投机取巧,自作聪明。(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可从达里的变化中获得启示。)

篇2:蚂蚁阅读答案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象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蚂蚁阅读练习题:

1、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2、“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一句中,“区区”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4分)

4、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篇3:《蚂蚁》阅读答案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期·托马期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 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皮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量,居然能够 、 、 ,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有时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仅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居然还“酗酒”:它们将蝶的幼虫拖入蚁穴中,然后舔食其分必的甜汁,一个个醉态毕露如醉鬼一般。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只蚂蚁前赴后断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了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类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的地球居民,真值得我们学习!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酗酒( ) 发酵( ) 凹槽( )

9.第二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思考、谋算、筹划 B、筹划、思考、谋算

C、谋算、思考、筹划 D、思考、筹划、谋算

1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扑火所用的时间较短”。

11.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期的话,目的是什么?(4分)

12.第二段画线句子主要使用的是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3.本文是一篇( )(A、科学小品文 B、一般性说明文);全文在结构上采用了(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的方式。(3分)

14.第二段文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说明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的结尾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篇4:蚂蚁阅读答案

2、“区区”表示数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删去,用在这里是为了跟下文写蚂蚁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3、第一段是记叙,记叙蚂蚁群为保护种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议论,赞扬蚂蚁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4、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启示我们:要有团结、奉献、不懈斗争的精神,遇事要多动脑筋。

篇5:《蚂蚁》阅读答案

8. 酗酒(xǜ) 发酵(jiào) 凹槽(āo)

9.A

10.C

11.目的是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什么。

12.类比,其作用是说明蚁丘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

13.A B

14.比喻 拟人 拉近了读者与被介绍物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15.议论 告诉我们要从蚂蚁的生活中学习一些生活的经验。

篇6:蚂蚁阅读答案

2、“区区”表示数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删去,用在这里是为了跟下文写蚂蚁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3、第一段是记叙,记叙蚂蚁群为保护种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议论,赞扬蚂蚁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4、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启示我们:要有团结、奉献、不懈斗争的精神,遇事要多动脑筋。

【附】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1.抓关键词语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抓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3.抓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4.抓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抓结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6.抓思想内容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篇7:蚂蚁的阅读答案

⑴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的想。 , , , , 。蚁团在火舌舞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⑵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⑶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篇8:蚂蚁的阅读答案

1、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写出各句的序码,不必抄录原句)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答: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②、、⑤。

2、请简明连贯地概述这则故事。(不超过25字)

答:

3、第(2)段“又是如此感人”一句,请准确回答蚂蚁为什么感人。

答:

篇9:蚂蚁的阅读答案

18、因为死了的蚂蚁仍然抱住蚁团,所以从远处看,蚁团不见缩小。

19、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抱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20、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蚂蚁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篇10:《蚂蚁奇观》阅读答案

①蚂蚁虽然身量很小,可却是世界上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动物,远远超过所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的总和。小小蚂蚁遍及全球,无孔不入,成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就是在这小小的蚂蚁中,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令人慨叹的大智慧!

②一种生活在南美大陆的红蚂蚁,一旦吃了腐肉烂食而生病时,竟然会像人类一样服用蚁巢中的一种“消炎药”。科学家们破解开一个蚁巢,对红蚂蚁的“小药库”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发现,这种“消炎药”是由鸢尾花、紫罗兰和报眷花等的种子配成的。有人尝了一下,犹如打了麻药针一样,足足麻木了两三个小时。科学家认为,红蚂蚁吃了腐食不会中毒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此药的作用。

③据观察,在亚马逊河每次发大水之前的一个星期,蚂蚁就纷纷离开巢穴,向四面八方爬去,表现出罕见的惊慌和忙乱。它们沿着树干爬上爬下,整整忙碌了一天,似乎是在搜集必要的情报。它们还会召开蚂蚁气象员会议,大概是为了分析情报、交换意见,并做出撤离的决定。接着,就开始投入紧张的搬家前的'准备工作。一两天后,蚂蚁大军正式出动,其先头部队由“兵蚁”组成,它们的任务是扫清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前进道路畅通无阻。跟在先头部队后面的,是绵延数百米的蚂蚁大军,浩浩荡荡而又秩序井然地向安全地带大转移。每当出现蚂蚁大搬家的情况,就是洪水即将到来的预兆。

④在非洲西部有一种蚂蚁,以捕食小白蚁为生。它们总是东游西逛,四处寻找猎物。一旦发现了白蚁群,便悄悄地溜回巢去呼唤自己的伙伴。不大工夫,蚂蚁成群结队地赶来,将白蚁群团团包围。它们首先把白蚁刺伤,使之麻痹,然后再把这些俘虏带回巢里举行“家宴”,慢慢享用。

⑤奇怪的是,白蚁在胜利者面前百依百顺,任凭摆布,甚至乖乖地躺在地上,让它们津津有味地饱餐一顿。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白蚁对普通蚂蚁是很警惕的。每当普通蚂蚁走近时,它们都会惊慌失措地跑掉,或者振动着自己的身体,发出警报向伙伴求救。

⑥在几条通向食物地点的路线中,蚂蚁总能成功地找到一条最短的路线。对此,科学家们一直颇感纳闷。它们是凭视觉发现捷径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蚂蚁的视力并不好。科学家们还证实,蚂蚁找到的最短路线,也并不一定是直线,其中原因很简单:对小小的蚂蚁来说,再平坦的地面也是“地形复杂”,因而“直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研究者测出,在弯道较多、转弯角度也偏大的较长路线上,走了“冤枉路”的蚂蚁,会释放出一种气味来,通知同伴们不必重蹈覆辙。由此看来,蚂蚁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它们只是通过实践汲取经验教训,并及时互通信息罢了。

1.文意把握。本文介绍了蚂蚁哪些奇观?请分别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

(思路提示:先找出相关段落,然后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内容概括。)

2.结构分析。第①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思路提示:内容上的作用要紧扣关键句来回答,结构上要从首段的位置来思考。)

3.词语理解。第②段中的“消炎药”“小药库”,第④段中的“家宴”等词语的使用,有何表达效果?

(思路提示:可从语言的生动性或修辞手法等角度来赏析。)

4.方法辨识。第⑤段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思路提示:先从语句内容来确定说明方法,然后结合语境解答其作用。)

5.写作拓展。蚂蚁虽小,智慧巨大。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像蚂蚁一样的小生物,只要睁开我们的慧眼,就会发现这些生物身上许许多多的智慧。请仔细观察你身边的一只小昆虫或小动物,看看在它们身上有哪些奥秘和智慧,并用你的生花妙笔记录下来。字数600字以内。

篇11:《蚂蚁奇观》阅读答案

1.配药治病,预报洪水,迷幻诱捕,善寻捷径。

2.在内容上,指出蚂蚁数量众多,蚂蚁虽小,智慧巨大,概括文章的中心。在结构上引领下文。

3.使用“消炎药”“小药库”“家宴”等词语,比喻恰当,形象易懂,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4.作比较。通过把白蚁在胜利者面前的表现与在普通蚂蚁面前的表现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西非蚂蚁独特的捕食白蚁技巧。

5.略。

篇12:《蚂蚁》阅读的答案

⑴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的想。 , , , , 。蚁团在火舌舞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⑵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⑶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1、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写出各句的序码,不必抄录原句)

(2)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答: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②、、⑤。

2、请简明连贯地概述这则故事。(不超过25字)(2)

答:

3、第(2)段又是如此感人一句,请准确回答蚂蚁为什么感人。(2)

答:

【蚂蚁大力士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蚂蚁也是大力士作文

2.大力士蚂蚁的作文

3.聪明的大力士蚂蚁作文

4.蚂蚁壮歌现代文阅读答案

5.蚂蚁和蜘蛛阅读答案

6.《蚂蚁》阅读训练及答案

7.蜜蜂和蚂蚁阅读答案

8.蚂蚁唱歌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9.蚂蚁和玻璃杯现代文阅读答案

10.《有一只蚂蚁攀上世界屋脊》阅读答案

下载word文档
《蚂蚁大力士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