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

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

2024-01-20 08:39: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阳白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欢迎大家分享。

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

篇1: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

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

研究了由不同植物配置(驯化和未驯化)的两组下行和上行植物床组成的复合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CODCr和BOD5的去除率达67.3%,68.1%,总氮(TN)的去除率为26.9%,总磷(TP)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上行床,去除率为81.6%.环芳烃(PAHs)中苊(Ace)、荧蒽(Flu)、芘(Py)、苯并[a]蒽(BaA)、屈(Chr)、苯并[b]荧蒽(BbF)、苯并[a]芘(BaP)、茚并[1,2,3-cd]芘(InP)和苯并[g,h,i]p(BPR)经下行床后,去除率超过80%,上行床去除较少.驯化床和未驯化床对PAHs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显著.邻苯二甲酸酯(PAEs)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 经驯化床后,质量浓度显著升高,经未驯化床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显著降低.蚕豆根尖微核实验表明,不同植物配置对微核率影响差异并不显著,毒害物质经下行床后大部分被去除.

作 者:易志刚 刘春常 张倩媚 张太平任海 王新明  作者单位:易志刚,王新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刘春常,张倩媚,任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张太平(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广州,510640)

刊 名:生态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COLOG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5(5) 分类号:X131.2 关键词:复合人工湿地   有机污染物   多环芳烃   邻苯二甲酸酯   微核实验  

篇2: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氮的去除效果研究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氮的去除效果研究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系统,研究了系统内部水流方向上各态氮和其它理化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硝态氮、亚硝态氮、溶解氧和pH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总氮去除率为43.63%,可使劣V类水的总氮指标降至Ⅲ类;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下行池,上行池因溶解氧低、有机碳不足和系统向水中释放氮的原因,脱氮效果不明显.

作 者:吴振斌 徐光来 周培疆 张兵之 成水平付贵萍 贺峰  作者单位:吴振斌,张兵之,成水平,付贵萍,贺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徐光来(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周培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卷(期): 23(4)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垂直流湿地   污水处理   总氮   氨氮  

篇3:不同植物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不同植物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摘要:通过对4种不同植物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新沂河河水的中试研究表明,在CODMn和NH+4-N进水浓度相同条件下,香蒲湿地系统出水CODMn平均浓度最低,仅为13.44 mg/L;美人蕉湿地系统出水NH+4-N平均浓度最低,仅为1.75 mg/L;香蒲和美人蕉湿地系统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都达到40%以上,而千屈菜和水葱湿地系统都低于30%;美人蕉、香蒲和千屈菜湿地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都达到65%以上,而水葱系统则低于60%.综合比较,香蒲和美人蕉湿地系统的`净化能力较强.4种植物中水葱耐淹能力最强,完全淹水22 d以上依然生长良好;千屈菜耐淹能力最弱,完全淹水7 d后就开始枯萎,17 d后地上、地下部分全部死亡.作 者:吴建强    丁玲    Wu Jianqiang    Ding Ling  作者单位:吴建强,Wu Jianqiang(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33)

丁玲,Ding Ling(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期 刊:环境污染与防治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年,卷(期):, 28(6) 分类号:X7 关键词:表面流人工湿地    污染河水    水生植物    耐淹性能   

篇4: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层高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层高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填料层高度对NH+4-N、TP、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层高度越高,污染物去除率越高,但单位高度填料的.去除效率下降,因此,通过增加填料层高度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并不经济.随着流程的增加,NH+4-N、TP、COD去除率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湿地的表层对NH+4-N、COD、TP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但下行池表层比上行池表层的污染负荷高.

作 者:刘艳 陈海波 邹琳 Liu Yan Chen Haibo Zou Lin  作者单位:刘艳,邹琳,Liu Yan,Zou Lin(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陈海波,Chen Haibo(中辽国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1)

刊 名:供水技术 英文刊名:WATER TECHNOLOGY 年,卷(期): 04(3) 分类号:X52 关键词:人工湿地   填料层高度   钢渣   NH+4-N   COD   TP  

篇5: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有机物处理效果的研究

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有机物处理效果的研究

分别以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和风车草(Cyperus alterni folius)为植被,按1.0m×0.5m ×0.8m建立人工湿地,通过4季测试,研究其对猪场废水有机物的净化功能及其随季节、进水浓度及水力停留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4个季节香根草或风车草人工湿地对COD和BOD有较稳定的去除效果,两湿地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在春季,停留时间1~2d,COD和BOD去除率分别为70%和80%;在夏季,进水COD高达1000~1400mg@L-1情况下,COD去除率接近90%;在秋季,停留时间1~2d,COD和BOD去除率分别为50%~60%和50%;在冬季,进水COD达1003mg@L-1情况下,COD去除率在70%以上.COD、BOD和 SS的.去除率在两湿地间没有显著差异.人工湿地污染物(Y)随水力停留时间(t)延长的降解遵从指数方程规律 Y=Y0@e(-kt).在相同停留时间时,随进水污染物浓度(x)提高的出水污染物浓度(y)的回归关系遵从直线方程规律y=a+bx.

作 者:廖新d 骆世明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3(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香根草   风车草   人工湿地   猪场   废水处理  

篇6:水量衡算条件下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水量衡算条件下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构建了芦苇和无植物2种人工湿地,在系统水量衡算的基础上比较了2种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证明,在植物收割后的冬季,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低于无植物湿地系统约2%;在其他季节,芦苇湿地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比无植物湿地高出3.3%~5%,但对BOD5的去除率却比无植物湿地低了1.9%~2.7%.因此,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无植物湿地高,但提高不多.比较了2种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芦苇湿地比无植物湿地的高(P<0.05),这种提高主要集中在湿地水面以下约10cm的深度;从整个湿地床体来看,2块连续运行的潜流水平湿地内部氧化还原状态大部分相同,主要是厌氧状态.比较了2种人工湿地基质中降解有机物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别.考察了湿地进水有机负荷与去除量的关系,二者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99).

作 者:张政 付融冰 杨海真 顾国维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92 刊 名:上海环境科学  ISTIC英文刊名: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 25(5) 分类号:X7 关键词:潜流型人工湿地   有机物   水量衡算   去除率  

篇7: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试验研究(二)-基质层及流态对氮素污染物净化效果

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试验研究(二)-基质层及流态对氮素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基质层及流态对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中氮素污染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砾石基质层厚度从80cm增加到120cm对湿地池净化氮素污染物的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将上层砾石替换为沸石后,湿地池对NH3-N的净化效果明显提高,说明不同的.基质材料对NH4+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作用,而将上层砾石替换为炉渣后湿地池对氮素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几乎没有变化;在4种湿地流态中,复合流态(垂直流+潜流)湿地池对TN、NH3-N、NO3-N的去除率均为最高,且与潜流-垂直流相前后次序没有显著相关性;潜流、垂直流湿地池对氮素污染物的去除率介于复合流、表面流之间;表面流最低.

作 者:周炜 黄民生 谢爱军 年跃刚 Zhou Wei Huang Minsheng Xie Aijun Nian Yuegang  作者单位:周炜,黄民生,谢爱军,Zhou Wei,Huang Minsheng,Xie Aijun(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

年跃刚,Nian Yuegang(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刊 名:净水技术  ISTIC英文刊名: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6 25(4) 分类号:X7 关键词:人工湿地   基质层   流态   富营养化河水   氮素污染物  

【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相关文章:

1.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工程的污染物净化效率研究

2.季节性运行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3.人工湿地植物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

4.多层次多物种配置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5.人工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初步研究

6.SARS对深圳酒店业影响初步研究

7.超声波对印染废水中COD的去除试验研究

8.浅谈人工湿地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9.耐盐菌在复合高盐条件下对偶氮染料K-2BP的脱色研究

下载word文档
《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复合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研究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