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论文

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论文

2024-01-26 08:45:5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lfredyou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论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论文

篇1: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论文

1气相色谱检验技术

气相色谱法(gaschromatography简称GC)是色谱检测方法其中的一种。在色谱检验方法中有两个相,一个相是流动相,另一个相是固定相。气相色谱检验方法由于所用的固定相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用固体吸附剂作固定相的叫气固色谱,用涂有固定液的单体作固定相的叫气液色谱。按色谱分离原理来分,气相色谱检验方法也可分为吸附色谱检验法和分配色谱检验方法两类,在气固色谱检验方法中,固定相为吸附剂,气固色谱属于吸附色谱,气液色谱属于分配色谱。按色谱检验操作的形式来分,气相色谱属于柱色谱,根据所使用的色谱柱粗细不同,可分为一般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一般填充柱是将固定相装在一根玻璃或金属的管中,管内径为2~6毫米。毛细管柱则又可分为空心毛细管柱和填充毛细管柱两种。空心毛细管柱是将固定液直接涂在内径只有0.1~0.5毫米的玻璃或金属毛细管的内壁上,填充毛细管柱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某些多孔性固体颗粒装入厚壁玻管中,然后加热拉制成毛细管,一般内径为0.25~0.5毫米。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气相色谱法是以气液色谱为主。

2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2.1农药残留的分析

2.1.1毛细血管柱。对农药残留的检验最常用的毛细血管柱是10-50米,0.05-1μm液膜厚度的WCOT弹性石英毛细血管柱。这种毛细血管柱的`优点是分离度高、灵敏度强和分析时间短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不挥发性共萃取物进入毛细血管柱容易造成比填充物堵塞的问题,如蜂拖尾和定量误差增大。

2.1.2检测器。最常用的有ECD、NPD和FPD,是农药残留物分析GC的检测仪。最通用,最灵敏的检测仪是MSD。ECD对卤代农药的灵敏度比较高,但是需要对样品进行很好的净化。NPD最适用于检测含氮和含磷品种的农药检测,FPD大多适用于含硫和含磷品种的农药检测。

2.2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一般采用GC对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多氯联苯(PCB)、氯代苯呋喃等化工产品进行分析。样品一般采用固液萃取,在使用GC/MS鉴定色谱峰时,常用化学电离源和选择离子检测模式,采用此法可以分离和鉴定环境水萃取物中19种pg/g量级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

2.3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有机磷农药残留物的分析一般采用填充柱和ECD、FPD或者NPD。在使用EPD时,对样品的要求比较严格,纯净度要高,而采用FPD和NPD进行检验时,对样品纯净度的要求可以低一些。固定液多采用DEGS、DC-200、SE-30、QF-1、OV-17等。2.4胺甲基酸脂杀虫剂残留检测。根据N-甲基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热稳定差的性质,不适合采用填充柱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毛细血管柱直接进行分析测定。采用ECD检测时可通过衍生反应提高灵敏度,目前大多采用NPD,如对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分析采用SE-54毛细血管柱、NPD等方法。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色谱技术以其快速、精准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在食品检验方面被广泛应用,特别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作为技术监督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气相色谱技术,我老百姓把好食品质量关。

篇2:气相色谱法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使用分析的论文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日益频发,促使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各种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问题的存在,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验势在必行。本文从气相色谱仪技术的应用原理出发,通过分析气相色谱法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气相色谱法的日常维护要点。

前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追求逐渐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过渡。面对食品添加剂、农药的大量滥用,以及食品流通中的管理不善等问题,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食品安全检测离不开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目前,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精密的样品组分分离仪器,使用方便、灵敏度较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安全检验中。

气相色谱仪技术的应用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色谱法的一种,也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分离分析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这种技术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速度快、使用范围广以及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成为样品分离和检测的重要手段。在气相色谱仪的应用过程中,以惰性气体或某种液体为介质,带动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进行流动,当经过另一种液体固定相时,受到不同作用力与作用时间的影响,混合物各个组分就完成了分离过程。当组分分离之后,会依次随着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系统来完成电量的转换过程,最终计算出各个组分之间的浓度比例,并详细记录。基于上述原理分析,气相色谱法可实现对易于挥发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混合物的检测,尤其是在混合物很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组分分离。一个气相色谱仪包括检测系统和分离系统两个部分,其中,检测系统就是指检测仪器,主要作用在于转变色谱流出物的信号,且记录下数据并绘制图谱,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系统的核心部件是色谱柱,其又包括毛细管柱、填充柱、进样系统和气路系统。

篇3:气相色谱法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使用分析的论文

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目前,农药不仅仅会在水果、蔬菜中残留,还可能存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中,因此,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农药残留物的检测时,包含有机氯、有机氮、有机磷、有机硫农药的残留,其中,不同的气相色谱仪可以检测出不同的农药残留物质,例如,气相色谱 GC/ECD 能够检测出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检测出虾、鱼和猪肉中的三甲胺含量;气相色谱GC/FPD 可以检验出有机硫农药。

检测食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

据大量实验表明,多环芳烃是一种具有致癌性和突变性的物质,因此是当前危害比较大的食品污染物。就目前所存在多环芳烃的种类来说,共达数百种之多,特别是烟熏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成分含量非常高,加上较多的购买人群,加强对烟熏食品中的多环芳烃检测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气相色谱 GC/MS 能够完成对烟熏食品中最常见的 20 多种多环芳烃进行快速检测,且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分离效果。此外,气相色谱GC/FID 能够有效的识别出食品中的防腐添加剂,尤其可以对苯甲酸等有害成分的检测和分析;而气相色谱 GC/ECD 则能够完成对丙烯酰胺含量的鉴定,一般这种物质存在于油炸食品中。

检测白酒和发酵饮料的质量

根据我国酒类卫生标准,白酒的杂醇油和甲醇含量是非常重要的两项指标,在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二者的含量和检验方法。一般来说,气相色谱法GC/FID能够准确的.测定出白酒中含有杂醇油和甲醇含量。相比较白酒的检测标准,葡萄酒与发酵饮料中最能反映酒类质量的是挥发性化合物和风味物质,因此,利用气相色谱 HS-GC 技术就可以实现对这些挥发性化合物的检测,特别是对于硫化物等挥发性气体具有非常好的检测功能,如果不能在酿酒过程中及时检测,就会影响饮料产品的最终口感和质量。

检测食品塑料袋中含有的有害成分

塑料是食品加工中使用普遍的包装物质,一般厂家为了增强塑料的可塑性及韧性等性能,会向其中添加多种增塑剂,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是酞酸酯,在产品中的含量高达 50%.但这类增塑剂却不能与堵料基之间形成化学共价键,因而一旦与食品中的油脂等成分进行接触就会进行溶解,因而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于发生毒性、致癌、突变等现象。鉴于此,当前可利用气相色谱 GC/FID 对酞酸酯进行检测。

检测食用油的脂肪酸组分

目前,我国的食用油在生产中大多采用溶剂浸出的方法,虽然这种技术经过了脱溶过程,但仍会残留少量的溶剂。

依据我国的食用油生产规范,食用油中的溶剂残留量不能高于每公斤50毫克。

此外,当人体与这种溶剂进行长时间的紧密接触,轻则损伤皮肤,重则导致呼吸中枢麻醉,损害造血贵能和神经中枢。

当前,食用油中的溶剂残留可以使用气相色谱HS-GC进行测定,且检出率较低、分离效果也很好。

气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要点

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精密仪器,需要进行定期保养和检查,其中,气相色谱仪气化室的垫片主要由硅胶构成,可长期使用,但为了保证气相色谱仪的准确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更换。

此外,定期检查气相色谱仪的配管和气路,一旦发生泄漏就要及时进行更换,并做好相关记录。最后,由于气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会在部件上附着杂质和化学气体,因此对关键部位要定期进行清洗,从而确保仪器的准确度。

结语

总之,面对日益增加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进行安全检验非常重要。

当前,气相色谱法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灵敏度较高,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利用气相色谱仪对食品进行安全检验能够确保食品的质量,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

篇4:在食品添加剂检验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运用分析论文

在食品添加剂检验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运用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验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为食品添加剂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添加剂; 检测方法;

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在我国发生,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食品添加剂超标。厂家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 通常都会添加各种类型的食品添加剂, 如果添加剂过量或添加剂安全性存在问题, 就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何做好食品添加剂检验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当前众多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中因其突出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20世纪60年代末, 一种基于经典液相和气相色谱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开始被应用到检验检测。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样品使用范围广、检测灵敏度高、有多种流动相种类可供选择以及能对热稳定性较差的化合物和沸点较高的有机物进行分析等诸多特点[1]。现如今, 食品工业、制药工业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都已经在广泛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势

当前, 很多国家在药品定性、纯度和含量的检测中都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不仅可以很好地鉴定食品中添加剂的成分和含量, 还能有效实现各种分子量范围物质的分离和离解。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引入气相色谱的原理及操作, 采用高压输送的方式来实现对高效固定相的在线检测。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流动相分子, 抢夺分子表面活性中心所具有的吸附能力, 最终实现分离。在具体使用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其使用范围广、实现分离快、流动相选择范围大、固定相选择种类多以及操作简单安全等优势, 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验中的应用

3.1 食品防腐剂

生物防腐剂、酸型防腐剂以及酯型防腐剂是食品生产企业常用的3种防腐剂。在食品当中运用防腐剂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储存时间, 倘若在食品当中不合理使用或是过量则会威胁人们的健康。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时候, 得知线性为0.5~5 mg/L, 检测出食品防腐剂最低含量为0.1 mg/L, 山梨酸的定量下限为0.5 mg/L, 苯甲酸的定量下限为0.4 mg/L, 在加标条件下山梨酸的回收率为82%~96%, 苯甲酸的回收率为84%~98%, 此外, 运用这种方法还可能检测出食品当中6种对羟基甲苯酸酯, 通过检测测定出羟基甲苯酸酯为0.001 6~0.008 1 mg/L。此外, 高效液相色谱法还能运用波长为220 nm紫外线有效监测乳酸链球菌素的含量, 由此可见, 这种方式可简便且高效地检测食品当中的防腐剂。

3.2 食品甜味剂

众所周知, 甜味剂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 可有效地增加食品的甜味。食品生产企业一般最爱使用甜蜜素、阿斯巴甜、糖精钠以及安赛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 主要是因为人工合成甜味剂操作方便, 价格较低, 但过量使用人工合成甜味剂则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更好地检测出食品当中的甜味剂, 我们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如,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饮料当中的4种甜味剂时。通过检测得知良好线性关系为0.5~20 mg/L, 4种甜味剂回收率为80%~95%, 这种方法可在6 min内完成所有操作。由此可见,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 检验效率高、结果准确、选择性高等特点。

3.3 食品中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 在食品应用可有效地缓解食品的变质和分解, 由于天然抗氧剂稳定性较差,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常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如特丁基对苯二酚、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等就是常见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2]。过量使用抗氧化剂会严重损害人体的内脏。故而, 定量检测、定性检验就至关重要。在实验中,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了食品当中的`12种抗氧化剂, 检验效果非常好, 食品中12种抗氧化剂在36 min内被完全分离, 抗氧化剂回收率超过81.13%, 标准偏差仅为0.26%。

3.4 检测食品中的色素

色素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两种, 在食品中添加色素可有效地改善食品的色泽。天然色素价格较高, 同时具有不稳定性, 而人工合成色素因为具有操作方便且价格低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当中, 但过量或是不合理地运用人工合成色素会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现阶段, 亮蓝、柠檬黄以及苋菜红是常见的色素。研究人员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肉制品中的9种合成色素, 通过检测得知良好线性关系是1.0~20μg/m L, 肉制品中色素相关系数R2>0.999, 限为0.1 mg/kg。肉制品中色素回收率超过86%, 检验标准差在3.9%以内。

3.5 食品香料的检测

一般来说, 香料分为人造、天然等同、天然3种。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当中应用香料可进一步增强食品的香味。食品生产企业在过程中, 如果部分食品的味道存在缺陷, 企业就会使用香料有效地调配出适合的香精度, 切实有效地遮掩食品的不良味道, 麦芽酚、丙二醇、乙基香兰素、香兰素等是现阶段食品生产企业常用的香精。检验人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食品当中的4种香精, 检验结果良好线性关系是5~500μg/L, 食品中的4种香精回收率在75.8%以上。检验的标偏差1.58%。由此可见,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快速分析, 及时检验出香精的含量和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添加剂种类及其检出限, 见表1。

表1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添加剂种类及其检出限表

4 结语

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现代分析方法, 有效地结合了气相色谱法和经典液相色谱法的优点, 并在二者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 因为具有定量精度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优势, 现阶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食品添加剂检测行业。无数实验证明, 在食品添加剂检验当中, 这种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高灵敏度、高效能的现代分析方法。近年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也不断发展, 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先进检测技术的联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未来高效液相色谱现代分析法在食品分析和检测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方乐轩, 冯嘉骏, 莫浩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J].食品安全导刊, (2X) :74-75.

[2]范晓燕, 庞婕.食品安全检验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J].现代食品, (23) :50-52.

篇5: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测定食品中的碘化物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测定食品中的碘化物

目的.:建立食品中碘化物的测定方法.方法:选择550℃高温破坏有机质,以硫酸锌助灰化,碳酸钾固定碘化物,应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技术,对食品中的碘化物进行测定.结果:方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08 ng,线性范围为1.O~10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回收率为80.6%~104%.结论:应用该方法检测的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食品中碘化物的测定.

作 者:邓莲芬 Deng Lian-fen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530028 刊 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年,卷(期): 18(8) 分类号:O657.7+1 关键词: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检测器   食品   碘化物  

篇6: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3种脂溶性抗氧化剂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3种脂溶性抗氧化剂

目的.:建立食品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3种脂溶性抗氧化剂的气相色谱-质谱仪器方法和样品前处理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1~10.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3种抗氧化剂的添加回收率在69.1%~1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4.O%~7.5%,方法的测定低限(LOQ)为0.1 mg/kg.

作 者:冯楠 李淑娟 蔡会霞 李建中 安娟 李刚 Feng Nan Li Shu-juan Cai Hui-xia Li Jian-zhong An Juan Li Gang  作者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北京,100123 刊 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18(9) 分类号:O657.63 关键词:丁基羟基茴香醚   二丁基羟基甲苯   叔丁基对苯二酚   脂溶性抗氧化剂   气相色谱-质谱法  

篇7:蚊香中七氟甲醚菊酯的气相色谱分析论文

关于蚊香中七氟甲醚菊酯的气相色谱分析论文

七氟甲醚菊酯( teflumethrin) 为我国开发的新型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具有高活性、低蒸汽压等特点,特别对烯丙菊酯、炔丙菊酯和四氟甲醚菊酯有抗性的蚊虫有较高防效。七氟甲醚菊酯作为一种新型的菊酯类卫生杀虫剂,对人体安全、对环境污染小,在蚊香中用药量较低,一般仅为0. 02%。

目前国内蚊香多采用四氟甲醚菊酯和氯氟醚菊酯、烯丙菊酯等,若采用电子俘获检测器( GC -ECD) 分析,线性范围较小,且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比较复杂。鉴于国内大部分菊酯类农药采用GC -FID 检测,对七氟甲醚菊酯蚊香的分析,我们也尝试采用FID 进行定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 Agilent 公司,型号:7820A,分流/不分流进样器,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 色谱柱: DB - 1 ( 30 m × 0. 25 mm) ,0. 25μm 石英毛细柱) ; 小型超声波清洗器: 杭州法兰特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FRQ - 1001T; 旋转蒸发仪: 上海洪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RE - 5202 型。

1. 2 试剂与材料试剂: 乙酸乙酯( 分析纯) ; 七氟甲醚菊酯标样: 含量≥98. 5% ( 质量分数) ; 样品:0. 02%七氟甲醚菊酯蚊香; 内标物: 癸二酸二丁酯( 不含干扰色谱分析的杂质) ; 内标溶液: 准确称取癸二酸二丁酯约0. 2 g ( 准确至0. 000 2 g) 于100 ml磨口容量瓶中,加入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1. 3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温度: 柱炉温度200 ℃,气化室温度250 ℃,检测室温度250 ℃; 气体流量:载气( N2) 3. 5 ml /min,氢气( H2) 40 ml /min,空气380 ml /min,尾吹20 ml /min ; 分流比为20∶ 1; 进样量: 1. 0 μl; 保留时间: 七氟甲醚菊酯约5. 2 min,癸二酸二丁酯约11. 2 min 。

1. 4 分析步骤

1. 4. 1 标样溶液的配制称取七氟甲醚菊酯标样约0. 01 g( 精确至0. 000 2 g) 于10 ml 磨口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准确移入4. 0 ml 内标溶液,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定容并摇匀,备用。

1. 4. 2 试样溶液的配制将蚊香样品用粉碎机粉碎后,过0. 154 mm 标准分样筛,准确称取试样约50g( 精确至0. 01 g) 于100 ml 带磨塞的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 0 ml 内标溶液,再加入乙酸乙酯,以能淹没样品略过量为宜。用超声波萃取( 45℃,1 h) 后,再用力振摇20 min。用抽气过滤出乙酸乙酯滤液,再用乙酸乙酯冲洗磨口三角瓶和过滤残渣。将滤液和冲洗液合并于50 ml 烧杯中,在40 ℃的水浴和负压的条件下,用旋转蒸发器浓缩至3 ~ 5ml 即可。

1. 4. 3 色谱测定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待相邻两针相对响应值变化不超过1. 5% 时,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

1. 4. 4 结果计算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七氟甲醚菊酯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进行平均,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七氟甲醚菊酯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 1 内标物的选择为准确定量,内标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响应值应与七氟甲醚菊酯相近,且分离度应大于1. 5。实验选用了甲氰菊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丁酯等内标物。结果表明癸二酸二丁酯与七氟甲醚菊酯及其杂质都能得到良好的分离,因此选用癸二酸二丁酯。

2. 2 线性关系试验为研究峰面积与进样量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配制5 个不同浓度的七氟甲醚菊酯标样溶液,按本方法所述操作条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出相应的响应值。以质量浓度比为横坐标,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七氟甲醚菊酯线性方程为y = 0. 852 0x - 0. 002 0,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 999 9,满足了七氟甲醚菊酯定量分析的要求。

2. 3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用癸二酸二丁酯为内标物,使用DB - 1( 30 m× 0. 25 mm,0. 25 μm 石英毛细柱) 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同一试样中的七氟甲醚菊酯含量进行6次平行重复的气相色谱分析,进行精密度测定,结果。用添加回收率法测定准确度,称取6 份已知七氟甲醚菊酯含量的`蚊香试样,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品,然后按本文所述方法和操作条件进行分析,得到回收率,结果。

变异系数为0. 93%,回收率大于98%,分析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此试验方法是合理的,能真实反映蚊香配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经超声萃取浓缩后,以癸二酸二丁酯为内标对0. 02% 七氟甲醚菊酯蚊香进行GC - FID 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是合理的,它能真实反映配方的有效成分含量,且试验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可以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是定量分析七氟甲醚菊酯较为理想的方法,对盘式蚊香类产品有很好的质量检验作用。

【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论文】相关文章:

1.离子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2.在食品添加剂检验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运用分析论文

3.气相色谱法简介

4.食品营养学论文

5.妇科医学检验论文

6.医学检验技术论文

7.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论文

8.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9.浅析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10.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的运用论文

下载word文档
《气相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