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
“kamoco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省、州、县、乡四级联动,全省40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嘘寒问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此期间,我也联系了2户帮扶户。
清晨,我和单位同事相约来到了马家山社,联系户马玉海家我总是放不下心,特别想去他家看看,马玉海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年事已高,而儿子马玉海已经48岁了,已离异,肩膀还有些残疾,身边无子嗣,只是过继了弟弟的一个儿子,现在还小,经常不在家,家里上上下下所有的事情都要马玉海亲自料理。
我总通过电话给马玉海打气、鼓劲,希望他继续做他的木工活,好好照顾母亲和侄子,一切会好起来的。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他做点啥,春耕的时候为他家买了一捆塑料,前几天又为马玉海家送去了一只基础母羊,希望他们日子能过的舒心一些。
刚走到家门口,就看见马玉海的母亲和同村的一位老人在寒暄,看到我过来,奶奶便笑着跟我打招呼,很热情地迎我进了她家,她家房子不多,但很干净,院子不大,也很整洁,所有的苞谷籽种都晾晒在房檐底下。我和同事一起进了她家的偏房。有时候马玉海出去做木工活远了,奶奶连饭都吃不上,只能靠早上或昨天的剩菜、剩饭将就将就。奶奶每次见到我都很高心,笑盈盈的,总是夸自己的儿子(马玉海)这好那好,还说国家的惠民惠农政策好,双联行动好,他们家享受了农村危旧房改造,3个人也都有低保,还为他们免费发放地膜塑料,免费发放基础母羊。完了也发发牢骚,说儿子不容易,到现在还是一个人,既要照顾家里,干农活、做饭、喂养,还要到外面做木工,挣钱贴补家用,孙子还小,13岁,还在念书,帮不上忙。我问了问上次奶奶手术后的情况,说都好些了,通过大病救助还报了些,自己花去的钱不多。我说,只要奶奶健健康康,马玉海在外面补贴些,再加上低保,日子慢慢会好起来的,奶奶听到我说这些,很高兴,一个劲地劝我喝茶,吃糖果。
农村在变化,老百姓的心情和日子也在变化,随着党和国家的惠民惠农政策的越来越好,老百姓看病可以报销了,上学也免费了,油路铺到了家门上,危旧房也改造了,老百姓的日子便也越来越好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
在回单位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替马玉海家高兴,现在我也算是他家的新“亲戚”了,只要马玉海继续为家里整些贴补,奶奶能够健健康康,小侄子能够好好念书,他们的日子过好了,我自然也就高兴了。
篇2:西北地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
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干部走出机关大楼,来到田间地头,一身汗,两腿泥,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办帮联干部深入农村详细了解民生、民情;在田间地头,帮联干部把一袋袋农资化肥送到农民手中。我办领导干部坚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到联系村、户调研摸底,进一步了解掌握联系的贫困村、特困户的实际情况和他们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省人防办法规宣传处谈处长先后数次深入联系点宁县焦村乡宫刘村与联系村和联系户共同研究帮扶措施和致富途径。8月27日至9月3日谈处长再次带领我办15名干部深入农村逐户了解摸底,共走访了70余户。谭晶是我的帮扶对象,我到他家的时候正好家里没人,听带队的周主任说他家里共5口人,爱人和儿子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剩下她和她母亲还有女儿,种植了15亩地,还养了几只羊,生活一般,家里没有劳动力所有的农活都要自己干,今年由于季节原因养的羊死很多了,生活很困难。听了这些我感到虽然不能给群众帮上什么大忙,但从村支书、周主任的言谈中却能感受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给他们带去的精神抚慰和生活希望。通过与农户面对面的交谈和心贴心的沟通,使我深深感受到农民的纯朴、勤劳以及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相对我们这些生活条件优越的人来说,对我心灵是一种洗涤和震撼,对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教育和鞭策。此时,不禁使我想到联村联户,“联”的是感情,是理想,是信心。只有带着真情、带着思考、带着责任走进农户,开展帮联,才能不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和组织的重托。
篇3:西北地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8月28日,根据办党组工作安排,我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组第三批向庆阳市宁县焦村乡宫刘村出发。 宫刘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区村,它包括3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地形又不一样,有的在塬上,有的在川里,通过十几户的入户对接,深入了解到生活在山区里的老乡生活上的不容易。村民谭永怀家里的情况尤其让人难忘,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两个老人带着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老人已经78岁高龄,患有胃壁结石,老伴也患有胆结石。老两口一共有耕地8亩,种了4亩小麦几乎绝收,种了4亩豆子全部被洪水冲走,目前仍住在破旧的窑洞里,老两口只能靠低保和每月几十块的养老金生活。 虽然这次帮扶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家庭状况,但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心贴心沟通,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民的纯朴与勤劳,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自己生活条件的优越,对我心灵是一种震撼,对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种鼓励,使我想到:我国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GDP每年增长速度很快,所取得的成就震憾世界,让世界刮目相看,但贫困人口依然还很多。当我穿着时尚的服装,住着高楼大厦的时候,还有很多农民兄弟穿着陈旧的衣服,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土墙瓦房。此时,我应该想些什么呢?乘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春风,我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倾情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 联村联户是形式,为民富民是目的,联村联户的关键就是让联系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有群众真正脱贫致富了,我们的联村联户行动才不只是一句空口号。
篇4:西北地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
11月3日一大早,我们一行14人在办领导窦永毅副主任的带领下,冒着蒙蒙细雨,奔赴省人防办“双联”行动联系点。透过车窗,初冬的陇原大地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醒目的“双联”行动标语时常显现在公路两边,田间、地头、远处的山坡和正在建设的工地上,随处可见辛勤劳作的陇原儿女。一路上,我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沿途各城市的发展变化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当汽车在雨雾中颠簸了8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庆阳市宁县焦村乡宫刘村。 简单吃过晚饭后,办领导迅速召集大家开会,认真传达学习省上召开的“双联”行动静宁现场会精神,并对此次开展“双联”行动驻村入户、宣传政策、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问题等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划分小组,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第二天,按照分组我们走访了4户对接贫困户,每每踏入老乡的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孔破旧窑洞,虽然院子收拾得干净利落,但农民生活上的十分艰辛,不免让人内心酸楚,在与主人交谈的过程中,当询问起生活状况、家庭收入、农副业生产等情况时,都说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好,省上开展“双联”行动以来,乡亲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年,由省人防办协调的危房改造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共计3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已经落实,还有地质灾害防治、土地整理、人畜饮水等3个项目已有200万元资金到位,明年开春就可以及早动工;目前,投入400余万元,连接周围三个自然村的8公里乡村道路整修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将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路、小康路。当问及到对明年脱贫致富的愿望和打算时,主人的脸上略显为难,由于宫刘村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享有陇东粮仓之称,祖辈都以农业为主,但这些年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少雨,导致农作物大副减产,一亩地仅仅能收回成本,这期间也发展过养殖业,家家户户养牛养羊,但村子附近仅有的一条河流受到了上游污染,造成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现在各家各户日常生活用水需要翻越沟壑到9公里外的塬上拉水,而且每桶水要付5元钱,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不了,种养殖业根本无法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也将遥遥无期。带着思考
第三天,我们继续走访了另外四户贫困户,得到到结果依然是阻碍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仍是饮水困难。 晚上,办领导组织召开会议,对两天来进村入户、了解到的民情进行归纳汇总,各小组简要的汇报过后,大家都陷入一片沉思,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推动转型跨越新实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要求,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既是改善民生大计的务实举措,也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当前,虽然我们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还有较大差距,这个差距不单是协调几个基础设施项目、落实建设资金的问题,而是要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着眼长远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优势,找出脱贫致富的有效办法,以尽快帮助乡亲们迈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短暂四天的“双联”行动对接入户工作很快结束了,我们相信只要明年能够尽快解决宫刘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再抓紧时机谋划好新的脱贫致富项目,乡亲们实现全面奔小康的梦想就会越来越近。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驻村入户民情日记大全
篇5:西北地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
3.关于村官民情日记
4.基层村官民情日记
5.精选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6.村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7.村官1月民情日记
8.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3篇
9.干部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10.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篇6: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长城村八组调研
3月16日星期五晴
序: 2月20日,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上的发表了发人深省的讲话,2月22日市委书记郑亚军全面部署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市政府办公室在三月初去了联系村新城镇长城村八组,进行初步调研,3月16日市政府办公室全体同志一起去长城村八组调研摸底。我作为市政府办公室的一员,和曹副秘书长、贺副科长分为一组,联系对象是长城村八组五号和八号两户村民。
联系干部:曹副秘书长贺副科长傻丫头
联系对象:新城镇长城村八组韩某王某
一、探访五号村民韩某家
3月16日下午,曹副秘书长带领贺副科长和傻丫头深入联系户韩某家中,刚进院子便看出这个家庭的贫困,只有七八十平米左右的砖混结构房屋,家中简单地摆了几件家具,未烧取暖炉子。曹副秘书长亲切地与韩某的妻子李某交谈,得知韩某已经70岁,李某58岁,儿子韩小某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女儿正在读大学,韩某患有哮喘、心脏病及其他并发症,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脸色发黑,说话吃力。
通过了解,得知韩某家中收入情况分为两块,目前养23只羊和1头牛,养殖收入每年5000元左右,种16亩地,其中12亩种粮食作物,4亩经济作物,年收入3万元左右,每年政府赠送一吨煤炭用来取暖做饭。
每年家庭支出大约需要3万元,主要用于生产、教育和医疗,每年购买化肥种子、田地浇水大约需要1万元,女儿上大学每年至少需要1万元,韩某患病治疗费除了新农合报销的费用,每年自己需要付5000元左右,人情礼节支出每年大约2000元。
家中电器就是一台闭路电视,机动车辆有一台农用拖拉机。
李某说政府考虑周到,每年赠送一吨煤炭用来取暖做饭,村委干部给与关怀和慰问,她十分感谢政府的关心;现在最关心的是田地如何耕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增加收入;家里喂养一头牛,老人家听说村里有人买了铡草机,想知道购买铡草机是否有补贴,她也想购买一台,粉碎玉米杆用来喂养牲畜;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老年人无事可做,如果有老年活动室,老年人空闲时可以打牌、健身消遣;当问及她对干部思想作风有什么要求时,她说给田地浇水时,村组长不按照交钱的顺序给大家浇水,而是依据关系亲疏决定浇水的顺序,她希望村里多考虑老年人的困难,按照规矩办事。
细细算来,这一家三口人,除去必要的生产、教育、医疗支出,已经所剩无几了,韩某的疾患已经相当严重,曹副秘书长叮嘱老人多休息,按时服药,并问清铡草机的型号、价位,他个人愿意出资帮助老人购买。曹副秘书长详细询问了春耕计划、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留下民情连心卡,说他会经常来看望,知道韩某家缺少劳动力,他表示农忙时抽时间来帮忙一起收割庄稼,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购买一台铡草机。
二、探访八号村民王某家
从韩某家中出来已经下午四点十分,走进8号村民王某家中,王某去草滩上放羊了,其妻接待了我们,砖混结构住房150平左右,外贴瓷砖,院落干净整洁,通过交谈得知王某61岁,妻子58岁,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大儿子另立门户,小儿子三口和他们一起居住,儿子在市里务工,儿媳妇照料孙子。家庭收入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养殖70只羊,去年卖羊赚了8000元,种植十几亩田地,每年能收入3万元,儿子打工每年能赚2万元,自己交养老保险,每月老两口能够领取500多元养老金,一年下来也有六千多元。
每年家庭支出大约需要2万元,主要用于生产、教育和医疗,每年购买化肥种子、浇水大约需要1万元,孙子上幼儿园每年需要2000元,王某的妻子患风湿病,医疗支出每年大约2000—3000元,人情礼节支出每年大约2000元。
家里种植八亩粮食作物,还种三四亩蔬菜,有30米长的日光温室,养殖70只羊,太阳能、闭路电视、固定电话和手机、摩托车、拖拉机都有。
她还领我们到后院去看自家羊圈,后院占地比较大,但是比较凌乱,玉米杆、羊粪散落一地,曹副秘书长仔细查看后提出仔细规划羊圈,科学养羊,提高绵羊的产绒量。
当问及有没有特别满意的事情,她说国家现在富裕了,实现新农合,看病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她还希望村里发展养殖业,实现大家共同富裕,自家也希望通过多养羊的方式增加收入。
曹副秘书长详细询问了春耕计划、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留下民情连心卡,说他会经常来看望你们,与你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共同寻找致富的门路,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重修羊圈。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4.联村入户民情日记
5.联村联户简报
6.联村联户心得体会
9.联村联户驻村制度
10.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