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象山观棋原文翻译
“星痕”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陆象山观棋原文翻译,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陆象山观棋原文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陆象山观棋原文翻译
陆象山观棋原文翻译
《陆象山观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少年时,常坐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浇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其聪明过人如此
翻译
少年的.时候,常常坐在临安的市井中看人家下棋,这样连续过了好几天。下棋的棋工对他说:“官人每天来看,一定是高手,愿意向你求教一局。”象山说:“无所谓。”约定三天后来,他买来一副棋局,回到家后悬挂在房间里。躺下来仰视着它2天,忽然醒悟说:“这是数(河图:这个词比较复杂,就不具体翻译了)。”于是前往与棋工对弈,棋工连输二局。于是起身推辞说:“我是临安下棋第一高手,凡是来和我下棋的,我都先饶对方一子,今天与官人的棋局,反而是我被饶一子,官人(指象山)天下无敌了。”象山笑着走了。他就是这样聪明过人。
篇2:陆机文赋翻译-陆机文赋原文
陆机文赋翻译-陆机文赋原文
陆机文赋翻译,陆机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也是名门之后,他最著名的.是书法《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文赋原文: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o而弥鲜,物昭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於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
然後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暑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或妥帖而易施,或}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始踯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Y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黾勉,当浅深而不让。虽离方而q员,期穷形而尽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虽逝止之无常,固崎而难便。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如失机而後会,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叙,故L荻不鲜。
或仰逼於先条,或俯侵於後章。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考殿最於锱铢,定去留於毫芒。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必所拟之不殊,乃合乎曩篇。虽杼轴於予怀,怵佗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W。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缀下里於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或言於短韵,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或寄辞於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犹弦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谐合,务嘈远妖冶。徒悦目而偶俗,固高声而曲下。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後精。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之所淑。虽F发於巧心,或受欠於拙目。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a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故{踔於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惧蒙尘於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纷威蕤以`g,唯毫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於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俯贻则於来叶,仰观象乎古人。济文武於将坠,宣风声於不泯。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配沾润於云雨,象变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
翻译:无
文赋赏析:无
陆机个人资料: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吴 ・华亭)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东吴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文赋翻译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篇3:《酬陆少府》原文翻译及注释
《酬陆少府》作品介绍
《酬陆少府》的作者是高适(高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1卷第18首。唐人称县尉为少府。此诗是隐居淇上期间的作者为酬答好友陆姓县尉的诗作。写出了萧瑟秋景,依依惜别之深情。
篇4:《酬陆少府》原文翻译及注释
酬陆少府
作者:唐·高适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篇5:《酬陆少府》原文翻译及注释
1、意:《英华》作“思”。
2、阿:《英华》作“河”。
3、萧萧:《英华》作“稍稍”,活字本、四库本均作“稍稍”。
4、霜:《英华》作“雪”。
5、固应句:《英华》作“我行应不远”,注:“集作固应不远别。”
6、路:《英华》作“终”,注:“集作路。”
7、隰:xí,低湿的地方。
8、转蓬:秋天干枯断根、随风滚动的.草棵。
《酬陆少府》作者介绍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高适的诗全集栏目。
高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常待集》。
《酬陆少府》繁体对照
卷211_18酬陸少府高這
朝臨泣水岸,還望衛人邑。
別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蕭蕭前村口,唯見轉蓬入。
水諸人去遲,霜天雁飛急。
固應不遠別,所與路未及。
欲濟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篇6:答陆澧原文翻译及赏析
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古诗简介
《答陆澧》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陆澧的盛意邀请的答谢之情。全诗以酒为引子,用这种极为平常却又极富深情的事物,写出朋友间的依依浓情。诗篇虽短,但写得质朴亲切,轻快自然,语浅情深,颇具特色。
翻译/译文
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春天已经来临,不知这种美酒你到底酿造了多少呢?虽然山路崎岖遥远,但我不会推辞你的盛情邀请;纵使大雪厚积,也要踏雪前往拜访,何况现在已经是春天,冰雪已经消融。
注释
①陆澧: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②堪:即可以,能够。
③过:意即拜访、探望。
赏析/鉴赏
因友人陆澧邀诗人到山中居处饮酒小叙,诗人遂赋此诗作答,表示欣然愿往。全诗以酒为引子,写得颇具特色。
前两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松叶”清香,可以作为酿酒的作料,引出下文之“山路”。“春来”二字,点明时间。次句采用问句的形式,似问非问,略显诙谐,直接道来,足见诗人与友人的浓浓真情。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之三曾云:“明珠可贵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酒最能代表人间的.真情,饮酒时最容易沟通与别人的感情,作者开篇即选取这种极为平常却又极富深情的事物,随意而问,显得浓情依依,轻快自然。
后两句“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山路”二字,照应前面“松叶”。为了喝朋友的松叶酒,更为了与朋友饮酒倾谈,诗人表示即使山路遥远崎岖,也要拜访友人,朋友情深,于此可见一斑。而结句语意更进一层。由春来可知,此时已是春天,山中已然冰融雪化,这里诗人作了一个假设:即使积雪满地,也要前往拜访。此句既是说诗人自己,又似告诉友人,应该如此。结句看似平淡,实则蕴涵丰富。
这首绝句体小诗,短小而质朴,亲切而自然。诗中用语极为平实,几乎就是口头语,然而从容写来,淡而有味,语浅情深,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有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子,这种风格又被后来的王维、孟浩然等发扬光大,形成山水田园一派,张九龄不愧为开启盛唐诗风的诗坛领袖。
篇7:《宋史陆诜传》的原文及翻译
《宋史陆诜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陆诜,余杭人。进士起家,签书北京判官。范祥城古渭,诜主馈饷,具言:“非中国所恃,而劳师屯戍,且生事。”既而诸羌果怒争,塞下大扰,经二岁乃定。
提点陕西刑狱。时铸钱法坏,议者欲变大钱当一,诜言:“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则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从之。
徙湖南、北转运使,直集英院,进集贤殿修撰、知桂州。奏言:“邕去桂十八驿,异时经略使未尝行饬武备,臣愿得一往,使群蛮知省大将号令,因以声震南交。”诏可。自侬徭定后,交人浸骄,守帅常姑息。诜至部,其使者黎顺宗来,偃蹇如故态。诜绌其礼,召问折谕,导以所当为,慑伏而去。诜遂至邕州,集左、右江四十五峒首诣麾下,阅简工丁五万。补置将吏,更铸印给之,军声益张。交人滋益恭,遣使入贡。
道除知延州,趣入觐,帝劳之曰:“卿在岭外,施设无不当者。鄜延最当敌要,今将何先?”对曰:“边事难以隃度,未审陛下欲安静邪,将威之也?”帝曰:“大抵边陲当安静。昨王素为朕言,惟朝廷与帅臣意如此;至如诸将,无不贪功生事者。卿谓何如?”诜曰:“素言是也。”谅祚寇庆州,以败还,声言益发人骑,且出嫚辞,复攻围大顺城。诜谓由积习致然,不稍加折诮,则国威不立。乃留止请时服使者及岁赐,而移宥州问故。帝喜曰:“固知诜能办此。”
青苗法出,诜言:“蜀峡刀耕火种,民常不足。今省税科折已重,其民轻侈不为储积,脱岁俭不能偿逋,适陷之死地,愿罢四路使者。”诏独置成都府一路。熙宁三年,卒,年五十九。
(选自《宋史陆诜》,有删改)
译文:
陆诜,余杭人。以进士起家,为北京签书判官。范祥在古渭修筑城堡,陆诜负责供应粮饷,陈述说:“此非中国所依恃的,只会白白地劳师屯驻戍守,而且容易惹起事端。”不久诸羌果然发怒争斗,边塞大为惊扰,整整两年才安定下来。
提点陕西刑狱。当时铸钱法败坏,议论的人打算变大铁钱当作一小铜,钱陆诜说:“民间向来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以后以一当三还是轻了,现在减少命令平均其值,大钱必定会废弃。请以一当二,那么公私的损失很小,而且商贾可以通行;加上盗铸钱的人计其值没有赢利,将一定自行停止。”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见。
移任湖南、北转运使,直集英院,进官集贤殿修撰、知桂州。陆诜上奏说:“邕州距离桂州十八驿,以前经略使从没有从事整饬武备,我愿意去一趟,使群蛮知晓大将号令,因而以此声震南交。”皇上下诏许他南行。自从侬徭平定后,交人日益骄纵,防守的主帅常常对之姑息。陆诜到任,群蛮使者黎宗顺来到,态度傲慢如故。陆诜贬责他礼数不周,召来宗顺反复劝谕,引导他做所应该做的,宗顺因畏惧而屈服离开。陆诜于是到达邕州,集中左、右江四十五峒首领前来他的.旌麾之下,汇聚挑选工丁五万。补置将帅官吏,更换铸印授给他们,军声更大。交人愈加恭敬,派遣使者入贡。
在回朝廷的路上,陆诜被任命为延州知州,赶忙入朝觐见,皇帝慰劳他说:“你在岭外,措施没有不恰当的。鄜延最是当敌要地,当务之急将是什么?”陆诜回答说:“边境的事情难以长远估量,不知道陛下是想要安静呢,还是打算要威加边塞呢?”皇帝说:“大抵边陲之地当要安静。昨日王素对朕说,只有朝廷和帅臣的用意是这样;至于像众将,没有不是贪功生事的。你认为怎么样?”陆诜说:“王素所说的是对的。”谅祚掠夺庆州,因败归,声言将增发兵马,而且口出倨傲之词,再次围攻大顺城。陆诜认为这是由积习导致的结果,如不稍加挫折责问,那么国家的威严不能树立。于是停止所请的应时服装、使者以及岁赐,而且移宥州追究谅祚背盟生事的原因。皇帝高兴地说:“本来知道陆诜能办此事。”
青苗法出笼,陆诜说:“蜀峡之地刀耕火种,百姓衣食常常不足。现省税科赋折变已重,百姓风俗轻移,轻易不为储蓄积聚之事,倘若年成不好不能偿还欠债,恰好使他们陷入死地,希望撤除四路使者。”诏令独置成都府一路。熙宁三年,陆诜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篇8:晋书陆机传的原文及翻译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有大[勋]于江表 功勋、功劳、功业(2)[造]太常张华 拜访、造访
(3)而志[匡]世难 救助、帮助 (4)[固]辞都督 坚决、坚持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 ①殊邦遐远,容不相悉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A代词,偏指动作一方;副词,互相
B. ①遂委身焉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B代指司马穎,助词;形容词词尾
C. ①机以三世为将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介词表,原因
D. ①伐吴之役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助词,的;代词,这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
张华向各位公卿推荐了他;后考太傅杨骏征召他担任祭酒。(省略句或状语后置、辟)
②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
别人将会说我是躲避灾祸,(这)正好是招致祸患的原因啊。(“贼”“适”“速”、判断句)
20、根据第②段内容推断,“议者”认为陆机和陆云谁优谁劣?为什么?(2分)
可能有两种理解:①陆机优,陆云劣。卢志(直呼其名)的发问表现出了对陆机祖辈父辈的不敬,陆逊当场予以回击,体现其善辩与胆识(1分);而陆云却劝陆机隐忍,委曲求全(1分)。②陆云优,陆机劣。卢志的发问源于对陆机祖辈父辈的不熟悉,、陆云宽宏大量,不予迫究(1分)陆机当场予以回击,傲气凌人,这种性格也是他最终遇害的原因之一(1分)
21、根据③④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3分)
①陆机才能出众,在司马颖麾下位居群士之上,引起他人怨恨;②陆机志在匡正困难,不愿让位于王粹,加剧矛盾冲突;③司马颍宠幸宦宮,误信谗言。
(主观原因2条、客观原因1条)
篇9:晋书陆机传的原文及翻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 宁:难道
b. 冏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让 伐:夸耀
c.适所以速祸也 速:加快
d.机录其主者 录:逮捕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b.轻兵独进而没 学而不思则罔
c. 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并行于世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陆机有文学才能的一组是 ( )
①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
②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 ③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④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⑤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
⑥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于世。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陆机少有异才,倾心儒学,恪守礼法,勤奋好学,他写的两篇《辩亡论》既有对孙权得国原因的论述,又有对孙皓亡国原因的分析,还有对自己祖辈父辈功业的追述。
b.陆机到了洛阳,受到张华的赏识;机智应对卢志,受到人们的好评。对居功自傲的齐王囧,他很是厌恶,写文章予以讽刺。
c.成都王赏识陆机的文才,主动把他招到自己身边,并让他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之职,陆机起先坚决推辞,后来还是接受了。但仍担心受猜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d.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战前放任士兵抢掠,骄纵不法,战时不听陆机指挥调度,轻兵独进,导致覆没。孟玖衔恨诬陷陆机,陆机含冤被杀。陆机之死,有多种因素造成,卢志进谗于前,孟玖诬陷于后,成都王没有做到用人不疑。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3分)
(2)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4分)
(3)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3分)
9、c.速:招致。
10、c.均为‘他的’。a依靠;来。b表因果;表转折。d在;对于。
11、d.②是说陆机勤学,③是说陆机善于应对。
12、c.主动把他招到身边,与原文不符,赏识文才也不符。
13、1.陆机仗着他的才气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难,所以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
2.而且客居他乡做官,一下子就处在众人之上,而王粹、牵秀等人都有怨恨之意,陆机坚持要辞去都督之职,成都王颖不答应。
3.孟玖怀疑陆机杀了孟超,就在成都王那里诬陷陆机,说陆机有异心。成都王大怒,派牵秀秘密逮捕了陆机。
篇10:新唐书之陆羽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之陆羽传原文及翻译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幼时,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新唐书·陆羽传》《唐才子传·陆羽》)
【参考译文】
陆羽,字鸿渐,人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当初,竟陵的僧人智积在河边捡到一个婴儿,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子来养育。等到长大后,他不愿意跟从智积削发为僧,就用《易经》为自己占卜,卜得《蹇》卦中的《渐》卦,卦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器。”他才用陆羽做自己的姓名。幼时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不识字)不能阅读,却端坐着学小孩子念念有词的'样子,禅师抓住他,让他割草。当他记经书的时候,糊里糊涂好像有所丢失一样,过了一天还是无法记住,禅师鞭打他,陆羽感叹说:“时间流逝了,怎么还是不会写呢!”他泣不成声就逃走了,成为优伶藏了起来,撰写了《谈笑》一万多字。天宝年间,陆羽被官府任命为优伶的老师,后来他逃走了。这就是古人说的“品行高洁而行迹污秽”的人。
上元初年,陆羽在苕溪上修建了房子,闭门读书。还与有名的高僧和隐士相聚,整日喝酒聊天。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却很善辩,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与别人约会,即使虎狼当道也会如期前往。他自称“桑苎翁”,又号称“东岗子”。他精通古调歌诗,兴致极为安闲高雅,著书很多。他驾着小舟在在山寺间来往,总是头戴纱巾,脚穿草鞋,身穿粗布短衣,腰系围裙,敲打着林间树木,戏耍着河中清流。他有时独行在旷野之中,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兴致尽了才痛哭着回家。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陆羽与僧人皎然是最好的朋友。皇上曾下诏任命陆羽为太子文学。
陆羽嗜好喝茶,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被当时的人称为“茶仙”,天下人由此渐渐懂得喝茶了。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具陆羽的塑像。当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任宣慰使,他喜欢喝茶,知道陆羽的名声,就派人召陆羽来。陆羽身穿农夫的衣服提着茶具进入衙门。李季卿说:“陆先生精于茶道,天下了解。扬子江的中泠泉水又极为绝妙,如今二妙碰到一起,千载难逢,陆先生不可错过这个机会啊。”喝完茶,李季卿命令家奴付给陆羽茶钱,陆羽感到很羞愧,改著《毁茶论》一篇。
陆羽与皇甫补阙交好,当时尚书鲍防在越中,陆羽前往依附他。皇甫冉写序送给他说:“君子推究儒、佛二家的名理,穷尽诗歌的丽则,遥远的别馆,孤零的岛屿,有船通行的地方就一定要去;有鱼梁钓矶之处,可随意前往。那越中地方是著名的山水之乡,军门又承担这朝廷节钺的重任。鲍长官是了解先生爱惜先生的人,会对先生解衣推食,倍加关照,先生此去怎能是仅仅品尝镜湖的鱼,赏若耶溪的月而已呢?”
陆羽的诗文集和《茶经》流传至今。
【陆象山观棋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1.观棋500字作文
2.出师表原文翻译
3.守株待兔原文翻译
5.多多益善原文翻译
6.管鲍之交原文翻译
8.孝经原文翻译
10.象山党员干部学习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