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三年级日记
“子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风筝三年级日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风筝三年级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三年级风筝作文
一天,我和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到广场去放风筝。
我们来到了广场,看见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我也拿出一只“大雁”风筝出来放,我叫我的父亲抓住风筝后面,说声放,我飞快地跑起来。那线一紧一松,忽然吹来一阵微风,我控制不了,风筝慢慢地从半空里掉了下来。我心里想:怎样才能把风筝控制的更好呢?我走到我的父亲面前,垂头丧气地说:“我把风筝控制的不好,所以就掉了下来。”我的母亲走过来说:“不要灰心,如果你失败了,再来一次,试到成功为止。”
我听了我的母亲的话,一次失败了,又来一次。我继续把风筝一次一次地放,在空中飘来飘去的。我一直奔跑着,我知道放风筝是很难学,但是我一次失败了,又是一次,试到成功为止。我最后把风筝控制得很好,可以把风筝放高一点,最后我成功了。我真开心!
我终于学会了放风筝,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是:无论做什么,一次失败,再去试一下,试到成功为止。
篇2:三年级风筝作文
到了水磨坊那儿,我们仔细的寻找“幸福鸟”,可是,找了好久连风筝的踪影也没有见着。忽然,我们看见了不远处的田野,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哪个呢!我们便飞快地向田野奔去。田野里的稻谷被风轻轻地吹着,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可是,就是没有“幸福鸟”。我们一边走,一边呼唤着“幸福鸟”的名字。渐渐地,天黑了下来,我们也走累了,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爸爸见我们闷闷不乐,问:“孩子,怎么了?”我们回答说:“爸爸,我们的风筝被风吹走了。”爸爸笑了笑,从身后拿出一只风筝,问:“这是不是你们的风筝?”孩子们高兴的回答:“是的,这是我们的风筝,您从哪儿找到的?”爸爸说:“我在路上发现的,上面写着你们的名字,我想肯定是你们做的。”
我们拿到了风筝,准备明天再继续放。
篇3:三年级风筝作文
“妈妈,等等我!”我的妈妈已经拉着风筝跑到大草坪上去了,我还跟爸爸在后面,跟着妈妈和风筝追,好像怎么也追不着似的。
我的妈妈,每次到了放风筝的时候,她那小短腿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别看她长得不如爸爸高,甚至矮了差不多二十公分,但因为她从小体育就好,腿再短也比爸爸要跑得快。我呢就更没法比了,没有妈妈高,还没能遗传到妈妈“飞毛腿”的快。
当我看见妈妈把风筝放到高高的天空中,好像都要挨着那颗太阳了,我的妈妈才慢慢停下她的脚步,我们终于有机会追上了她。我和爸爸在妈妈的身边喘着粗气,妈妈则像是没事儿人似的,时不时用手扯一扯风筝线,让飞在高空中的风筝也能听她的使唤。
在一旁喘着粗气,也看着妈妈的我,越发觉得我的妈妈厉害了。她就因为跑得快,可以迎着风把风筝放到高高的天上去,这让我无比羡慕妈妈的“飞毛腿”了。当我还在心里羡慕我的妈妈,想着自己啥时候可以追得上妈妈时,妈妈把她手里的那卷风筝线递给了我,我高兴又胆怯地问:“我可以吗?会不会我拿着这个,风筝就又掉下来了啊?”妈妈用手轻轻敲了敲我的小脑袋说:“不会的,现在有风,而且风筝飞了这么高了,不会掉了,要是真掉下来,妈妈再给你放上去!”有了妈妈这句话,我放风筝的胆量也大了起来。
我手拿着那卷风筝线,时不时望着天空中静静飘荡的风筝扯一扯风筝线,学着妈妈平时放风筝的模样,竟然也把风筝稳稳地镶嵌在了天空里,只是很偶尔的一阵风,会轻轻碰一下风筝,这时候我会小跑几步,让风筝重新镶嵌进天空里。
篇4:三年级《风筝》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时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笔调清新,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丢失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童趣,是这篇课文的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的快乐”作一些铺垫;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本课拟定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第二课时感悟课文,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2.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二、说学情
1.思维状态
三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本篇课文围绕风筝展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理解。但对于文本深层的内容,仍需要多读多想,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
2.知识能力
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也由识字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情感则是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以读为本,读中思、读中悟。我国语文教学有“熟读、精思、博览”的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之能和谐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2、采用多种策略让关键词活起来。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学生应“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键词,体会关键词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在感悟重点词句时,我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联系生活实际、角色互换、理解字义、联想法等,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同时,能讲关键词读活。
四、说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搭建构架
开课先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快速熟悉并走进文本,对文本内容建立一个基本框架。
二)细读探究,品悟真情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地方。
直接按文本的顺序,切入做风筝。让学生自学第二自然段,读、思:作者写做风筝时,哪些词语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快乐。主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如憧憬、依然、幸福鸟,可根据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想等方法来理解。继而感受到做风筝的快乐。
“放风筝”这部分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份快乐表现出来的。首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如何放风筝的,再看书上是如何写放风筝的,通过抓动词对比,感悟动作描写的生动、准确。接着抓关键词句体会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快乐。“越飞越高”于想象画面中感受快乐;“快活地喊叫”于角色体验中感受快乐;从孩子的不知疲惫中感受他们的快乐。接着通过感情朗读进步一渲染孩子们的快乐。
可是快乐的心情却随着线断筝飞戛然而止了。让学生默读课文4~8自然段,体会孩子们此刻的心情。用理解字义的方法,让孩子们从“大惊失色”这一神态中感受孩子们的伤心。引导学生由字面义到角色体验逐层深入理解“千呼万唤”,感受到孩子们的痛心。继而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到孩子的伤心。接着通过抓关键词,从“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垂头丧气”中感受到寻找不到的失落。
最后通过质疑是否用心寻找了,让孩子们知道还有希望。进而引出想象续说(写),拓展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新离不开想像,想象离不开假设。一个事件可以有多种办法,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结局。教师要善于用假设延伸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梳理归纳,积累方法
学完全篇后,我将对本文的内容和情感、阅读时所用到的有效方法方法及作者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时所使用的表达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对内容梳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而阅读方法的梳理则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解读文本,理解文章内涵;表达方法的梳理则有助于孩子们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最后让所有的学生在学有所获中结束该课的学习。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由三大块构成:有文章内容和主线的板书(即中间部分);有阅读方法的梳理归类(左边);还有表达方法的提炼(右边),简明扼要地呈现了我这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
六、说预期效果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起伏变化,基本能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知道几种品读关键词的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试着运用。
篇5:三年级风筝作文
星期六,我和奶奶、爸爸一起去滨江公园放风筝。
走进滨江公园,抬头望去,哇!天空中飘着好多五颜六色的风筝,有彩色的燕子,有黑色的鲨鱼,在五彩的花蝴蝶,还有调皮又可爱的机器猫等等,数不胜数。
我迫不及待拿出十个连在一起的福娃风筝系上斗线开始放,可是突然被风一吹缠在一起了,我和爸爸解半天也解不开,还好旁边有一位叔叔帮我们解开了,我们试了一下还是飞不起来,可能由于尾巴掉了的原因吧,总是在空中打转转急死人了。所以我们决定再买一个风筝。我挑来挑去挑了一个小燕子的。我迅速做好准备,借着风势不断的放线,一会儿风筝就飞上天了!爸爸教我玩了一个给风筝打电话的游戏,就是把一张纸的中间穿一个洞,然后把线穿进那个洞里,那张纸就会飞到风筝上面给给风筝打电话,时间过得真快啊!一会儿我就要回家了,收线的时候我才发现放线容易收线难,爸爸帮我拉着线我不停地绕啊绕,可我手都软了风筝还是飞得高高的,然后爸爸来帮我。经过我们俩从的共同努力终于收下来了,可真不简单啊!
篇6:三年级风筝作文
这是一个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微风阵阵是放风筝的好时机。下午,我和我的一个好朋友约好去市政广场放风筝。
我们如期而至,一到那看到放风筝的人还 真不少。有的在准备,有的已经飞在高空中了,还 有的......我们立刻拿出我们的蝙蝠风筝拼装起来,可越急越拼不好,还 好有个大哥哥主动帮我们拼好了。真是感激万分啊。总算可以放风筝了。
“一,二,三!放线!”正当我们的风筝跃跃欲飞的时候,突然一只飞奔而来的大蝙蝠撞上了我们的小蝙蝠,大蝙蝠继续飞啊飞,我们的小蝙蝠被狠狠地摔了下来。真是可怜啊!我们捡起风筝继续放。两次,三次,四次......我们已热得满头大汗,可风筝还 不肯飞起来。真是又失落又没辙。我们还 是彼此鼓励一定要把风筝放起来。有了我们的坚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我们的小蝙蝠终于飞上了天空。看着翩翩起舞的小蝙蝠,我们得意的笑了。全然忘记了之前的累,好像自己也在天空中飞翔。那样自由,那样欢快!当我们沉浸在美妙的飞翔中时,一阵大风吹过,我们的小蝙蝠走起了s型,一个不稳掉了下来,在地上乱窜。我们以为它想休息一下的时候,它又忽的飞了起来,真是又惊又喜。
风筝啊!风筝,我们要让你永远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越飞越高,越飞越稳。
篇7:三年级风筝作文
中午放学,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世纪广场放风筝。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沸腾,同学们有的.拍手欢呼:有的叽叽喳喳:还有的兴奋地跳了起来。下午,我们早早就拿着风筝到校了,一大上课铃,同学们迅速的跑下楼,站好了队,出发了。
一路上,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儿向世纪广场进发。
一到世纪广场,我们都急不可待地拿出自己的风筝,让风筝飞上了天空。哇!好美的风筝啊!蔚蓝的天空下,风筝五颜六色,有机器猫、米老鼠、飞机、还有海豚、小鱼、蝴蝶……。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我们小组急忙让小老鼠风筝“飞”上了天空,刚开始,它一会儿飘飘悠悠直上云霄,一会儿东蹿西跳,记得我们直跳。放了一会儿,我们才掌握技巧,如果想让风筝飞得更高,只要用手拉拉线就0K了!我们的风筝越飞越高。
正在我们洋洋得意时,我们的“小老鼠”和“蝴蝶”缠在了一起,我们急忙拉线,飞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让它们分开了,一会儿,我们的风筝有飞上了蓝蓝的天空,仿佛在对其他的风筝说:“你们看,我飞得多高呀!”
时间过得可真快!当我们还意犹未尽时,老师说:“今天到此结束,我们打道回府啰!”我们集合好队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世纪广场。
篇8:三年级风筝课文内容
三年级风筝课文内容
初春,天还森冷森冷的,大人们都干着他们的事了;我们这些孩子,积了一个冬天烦闷,就寻思着我们的快乐,去做风筝了。
在芦塘里找到了几根细苇,偷偷地再撕了作业本儿,我们便做起来了。做一个蝴蝶样儿的吧,做一个白鹤样儿的吧;我们精心地做着,把春天的憧憬和希望,都做进去;然而,做起来了,却是个什么样儿都不是的样子了。但我们依然快活,便叫它是“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都写在了上边。
终于拣下个晴日子,我们便把它放起来:一个人先用手托着,一个人就牵了线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儿便一紧一松,眼见得凌空起去,渐渐树梢高了;牵线人立即跑起来,极快极快地。风筝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空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田野拼命地追,奔跑。
满村的人差不多都看见了,说:
“哈,放得这么高!叫什么名呀?”
“‘幸福鸟’!”
“幸福鸟?啊,多幸福的鸟!”
“那是我们的呢!”
我们大声地宣告,跑得更欢了,似乎是一群麝,为自己的香气而发狂了呢。
玩过了一个早晨,又玩过了一个中午,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放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目标似乎就在那朵云彩上,忽然有了一阵小风,线儿“嘣”地断了。看那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随即便更快地飞去了。我们都大惊失色起来,千呼万唤地,但那风筝只是飞去,愈远愈高,愈高愈小,倏忽间,便没了踪影。没有太阳的冷昏的天上,只留下一个漠漠的空白。
我们都哭起来了,向着大人们诉苦,他们却说:“飞就飞了,哭什么呀!”
我们却不甘心,又在田野里寻找起来:或许它是从天上掉下来了,掉在一块麦田的垅沟里呢?还是在一棵杨树的枝梢,在一道水渠的泥里呢?可是,我们差不多寻了半个下午了,还是没个踪影。我正歪着身子瘫在那里怄气。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河边有一座小小的房子,房下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的白光。
“那里找过了吗?”
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从我们记事的时候,那里就有这座小房,那里就有个看管磨坊的女人。据说,她原是城里人,是个“右派”,下放到这里来的;如今房子依然老样,水轮天天转动,她却是很老很老的了。我们平日从不去那里玩耍,只是家里米面吃完了,父母说:“该去磨些粮食了”,我们才会想起这么个小房子,想起这个小房子里的老女人。
“没去过的,说不定‘幸福鸟’落在那里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走去,这房子果然很小,很矮;屋檐下,墙壁上,到处挂着面粉的白絮儿,似乎这里永远是冬天呢。有一家人正在那里磨面,粉面儿迷蒙,雷一样的石磨声使人耳聋。我们推开东边那个小门,这是那老女人的住处:一个偌大的土炕,炕上一堆儿各色布头;一盆旺火在脚底烧着,暖融融的;窗台上一盆什么花草儿,出奇得竟开了三朵四朵白花。
“婶婶!”我们叫着。
没人回答,却分明地听见了屋后什么地方,有嚓嚓的声音。我们走出来,转到屋后,那老女人正弯身站在河边的一个水洼里,努力地用石头砸着洼里的冰。冰是青青的,裂开无数的白缝。她开始用手去扳冰块,嘴里唏溜唏溜着;一抬头看见了我们,说:“这洼水冰严了,一条鱼儿冻住了!”
我们果然看见那大冰块里,有一条小鱼,被直直地封在里边,像是块玻璃雕刻的鱼纹工艺品。我们动手去扳,老女人却千叮咛万叮咛着小心;一直到我们把鱼放进河水里,才笑了。
“那鱼还能活吗?”我们说。
“或许能活呢,孩子;河水是热的,冰块会融化的。”
“鱼儿游来的时候,它是一洼水吧,或许它正快活地游过时忽然就被冻住了呢!”
噢,我们可怜可悲起这小鱼儿了:为什么要到这洼水里游呢?这可恶的水,为什么就要变成冰呢?!
“婶婶,你见着我们的‘幸福鸟’了吗?”我们终于问她。
“幸福鸟?”
“是的,我们的风筝。”
“啊,多好的'名字!是到我这儿来了吗?”她说,显得很高兴。
“是的,你一定看见了。”
她却摊摊手,说是没有:
“是不是在这房上呢?”
我们急急找起来,可是没有。又在河边找了,也没有。我们都心凉下来,呆在那里,互相看着,差不多又要哭了。
“‘幸福鸟’呢?我们的‘幸福鸟’呢?”
难道一个冬天的烦闷还要继续下去吗?辛辛苦苦地忙活了几天几夜,我们的乐趣就这么快地结束了吗?
我们终于哭起来了。
“不要哭,孩子!哭什么呢?你们瞧,那冰冻的鱼儿已经到了深水里,很快就会游起来呢。”老女人一直站在河边,风吹着她的头发,头发上落着厚厚的面粉,灰蒙蒙的,像落上了霜的茅草。
“可我们的‘幸福鸟’呢?”
她那么笑笑地走过来,拍着我们的头,说:“它是飞走了,就让它飞走吧。”
大人们总是这么说……我们再不理她了,只是哭着,想着:“幸福鸟”该在哪儿呢?那几根细苇,我们去折它的时候,是踏着塘里的薄冰去了,是那么晶莹,那么有趣,可骤然间在脚下铮铮地裂开了,险些掉进水去……可是,“幸福鸟”,却倏忽间飞走了。
“回屋去吧,孩子们,屋里有火呢。”老女人说。我们都没有动;她拉,谁也不去。“你不懂!”我们说,“‘幸福鸟’飞走了,我们是多么伤心,你知道它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它为什么给了我们快乐,又要把快乐收去呢?”
老女人冷丁站在那里,不再言语了,似乎也像那冰冻了的鱼儿一样,只是冻住她的不是水,而是身后的灰色的天幕。
她突然说:“唉,孩子,我怎么不理解你们呢?你们是不幸的;不幸的人谁不是最懂得、最爱慕快乐的啊!”
老女人的话,使我们都吃惊了:她原来是理解我们的,她是不同于那些大人们的呢。“孩子,不要难过,快进屋去吧。”我们进屋去了,就坐在火盆边儿,将冻得红红的手凑近去烤着。
“婶婶,‘幸福鸟’是走了,可它去哪儿了呢?”
“地上找不着,那就在天上吧。”
“天上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它都可以去。”
“那,天是什么呢?”
“天是白的;那是它该去的地方。”
“白的?!那它不寂寞吗?”
“白的地方都不寂寞。”她说,“你瞧见那水轮下的水了吗?它是白的,因为流着叫着,它才白哩。石磨因为呼呼噜噜地响着转着,磨出的面粉才是白的哩。还有,瞧见那盆花了吗?它是开着的放着的,它也才白了呢。”
我们都觉得神奇了,似乎是听明白了,又似乎听得不明白;但心里稍稍有些慰藉了:啊,“幸福鸟”在天上,天上那么白,它是不会寂寞的,那真是它该去的地方。
我们看着老女人一头一身的面粉,突然说道:“你也是白的呢。”“是吗?”她笑了。“可你……你就一个人吗?就总是一个人在这小屋里吗?你不寂寞吗?”
“我这里有水声,有石磨声,有鱼,有花,有你们来;你们说呢?”
“你也是不寂寞的!”
“你们这些乖孩子哟!”她于是从炕角的口袋里抓出大把的黄豆来,在火盆里爆了,分给我们,我们吃得很香,一直呆到天快要黑了,才想到要回家去。
田野上,风还在溜溜地吹,几棵柿树,叶子早落了,裸露着一树的黑枝,像是无数伸抓什么的手。这柿树,也在索要着失去的什么吗?
回头看看那水磨坊,老女人还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我们突然都这么想:
今天夜里,“幸福鸟”是住在哪一朵云上呢?那里是不寂寞的,是快乐的,它应该飞去啊!
它飞去了,带着我们的名字,我们在那个白的天上,一定也是快乐的了。
可是,我们都盼望“幸福鸟”有一天能再飞回来,让我们在它上面再写上这水磨坊老女人的名字呢。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篇9:三年级风筝作文
记得有一次周末爸爸带我去放风筝,对于放风筝这件事我可是梦寐以求的,那一次成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只有我能体会到那一种成功的喜悦。
我们拿好了我最喜欢的“小鱼”风筝,来到了一个相对宽敞的地方,在我们身边有一位拿着“老鹰”风筝的老爷爷,正在准备起飞。还有一位是拿着“蜘蛛侠”风筝的年轻叔叔 ,他的也已经开始升空了。
爸爸说要教我放风筝,我不以为然的说:“不就是放风筝么?有什么难的?我自己也可以放飞起来的。”我摆好了风筝拉着线就跑,可是风筝飞起来晃了两下一头就载下来了。我皱皱眉又拿起了风筝,重新拉着风筝跑,可是风筝飞了一下下就又掉了下来。我看了看旁边的“老鹰”和“蜘蛛侠”都已经快看不见了,我赌气地说:“哼!我不放了!”我生气的把风筝扔到一边。爸爸连忙走过来鼓励我说:“不要灰心,坚持就是胜利。”我又重新拿起风筝,在爸爸的悉心教导下,我的`风筝慢慢有了起色,风筝慢慢升空,迎着风一点一点往上飞,爸爸告诉我风筝主要靠线控制,要有松有紧。知道了这些小秘诀,我的“小鱼”慢慢追上了“蜘蛛侠”超过了“老鹰”,很快我的风筝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我的脸上也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次放风筝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篇10:三年级风筝作文
星期天,我们到广场放风筝。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兴高采烈地来到广场。到了广场一看,人真不少,我们分成小组,就按照计划放飞风筝了。
我们都把风筝放的高高的,抬头一看满天的风筝姿态各异,它们自由自在地飞在高空中,有老鹰、老虎、飞机、大头娃娃等。我和赵旭冉放飞一架飞机,开始,我俩就是放不起来。抬头一看,有一个人放的已经离地有50来米,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这风时而大,时而小,我和赵旭冉好不容易放起来了,这风好像跟我们过意不去,偏把风调小,“飞机”坠落了,一下子把别人的风筝缠了下来。我们好不容易把缠的线解开了,我们累得满头大汗,终于把“飞机”放飞到天上了。
看到飞到天上的风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努力就会有成功,只有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风筝三年级日记】相关文章:
1.三年级日记:风筝
8.中秋节日记三年级
9.三年级国庆节日记
10.三年级观察日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