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天赋是成功的开始美文摘抄
“Ocean_m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找到天赋是成功的开始美文摘抄,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找到天赋是成功的开始美文摘抄,方便大家学习。
篇1:找到天赋是成功的开始美文摘抄
找到天赋是成功的开始美文摘抄
“我是歌手”让李健大红大紫。这两天看李健在《开讲啦》的演讲,说到红与天赋,让我颇多感触。
李健高中时,不费劲就能取得很好成绩,但到了清华,他发现不一样了。他的英文阅读理解有难度,但有个同学居然可以暗暗点评:“这篇文章文笔不错!”那就是说人家已经到了鉴赏英文作品好坏的程度了。数学,有人拿100分,有人拿105分,因为做得好,老师另外加五分。可是,他拼死拼活却只得七八十分。这就是差距。李健发现,这不是努力的问题,而是天赋问题。于是,他开始寻找,他的天赋在哪里。那时,他发现自己唱歌与众不同,只要参赛,就能拿奖。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赋。
我上小学时,语文非常好,我从来不下功夫,随意翻翻就会背了,看一遍就全懂了,别人非常不理解的词句,我看一下就明白了,因此语文老师总是喜欢我回答问题,模拟考试也总找我帮忙批试卷。但初二时多了一门几何,关于空间的问题,我总是被卡住,就如我小学总是搞不定珠算一样。不过,对我来说,升学是第一位的,因此,我总会想尽办法,越是薄弱的越要加强。因此,我的几何很快也跟上来了。一次初三数学考试,大部分人都考砸了,包括平时理科很好的几个优等生都不及格,而我是考及格的.5个人之一,但另一个同学韩争光却一枝独秀地得了95分。所以,你看,天赋就在那时显现了。只是,我们那时候还不明白。
上了高中,我戒了一年多的文学梦再次爆发。我在物理课上看三毛,如痴如醉。物理老师崇洋媚外,总说中国不好,我很反感,就更抵触物理。因此,物理考试,我只得了四五十分。这个时候,想发奋用功补上去,已经很难了,因为我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而其他同学则学得兴味盎然。我想,这就是天赋吧。我天赋不在那里。因此,我选了文科,数学依然不在行,150分的题目,别人可以考一百三四十分,我总在100分以内徘徊。为了争取更多的分,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数学上,有时为了解一个方程式,为了证明一个几何题,我会苦思冥想两个小时,几乎把学语文的时间都占用了。高考结束,我居然不偏不倚得了90分,刚及格。我想,我的数学天赋就这样。而语文,即使我半年没在意,依然考了120分,这是我的语文天赋。
现在我终于不再做数学梦了,因为我找到了我的天赋,写作毫无疑问是我的天赋,我小学五年级就发表了作品,现在更是半个小时就能搞定一个专栏。这两年,我爱上了演讲,我演讲从来不打草稿,张口就来,开口就几个小时,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收不住。当我成为情感专家后,我利用我的语言优势,几乎是一夜之间,我成了健谈的人,口若悬河的人,滔滔不绝的人。这就是我的天赋,时间一到,扭开开关就好了。
我没上过培训课,但我却可以直接给人讲课了。人家都是讲师,我直接就导师了。我没系统地学过心理学,但现在很多人都向我请教婚姻问题。心理学的东西我都在用,只是我不用他们的概念罢了。他们懂的我都懂,他们不懂的我也懂,因为我融合了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国学、人际关系学、传播学,以及时尚和娱乐,我完全贯通了,这是我自己修炼的天赋。我想,这也是天赋的一个方面,你无须刻意学习,自然而然,无师自通。而如果不是你的天赋,你费尽心血,耗尽生命,也依然很难取得好成绩,就像我半夜两点还解析几何题,长期伏案背都驼了,也还是无法拿高分。
我想,找到天赋是成功的开始。李建说,他当年参加活动,F4的人气很高,而且他们很帅,又会表演。那时他像个落寞者,而如今他大红大紫,F4不知道在哪里。他39岁才真正大红,他反对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因为太早就会没时间积累。我想,我也在积累,世界于我还有时间,我从来不急,只要找到天赋,就会有传奇。
篇2:勇于坚持是走上成功的台阶美文摘抄
勇于坚持是走上成功的台阶美文摘抄
在我们的四个孩子中间,汤姆是最忙碌的一个。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大到他不能应付的。他喜欢为全家人做事情。每天早晨,他喜欢早起床,烤一大叠吐司面包,煮一壶浓浓的热咖啡。然后,他会将它们放在托盘上,端进我们的卧室,微笑着说:“我伺候你们在床上吃早餐。”
他脸上的微笑能将最最黑暗的房间照亮。他是一个热心并且愿意给予的好孩子,希望我们以他为荣,因他骄傲。
他试图在每一方面都做得优秀。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运动对他来说不是最容易做的一件事情。汤姆有一点儿过于肥胖。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尝试挑战在各种不同的运动中取得好成绩的决心。
在六年级田径运动赛季期间,有一天,他说他要参加在邻镇举行的县运动会的跑步比赛。他要参加800米比赛。这是那种教练会让那些对任何一种运动都不擅长的参赛者加入的比赛项目。
“你会来看我跑步吗?”他这样问我。
“我会去的,亲爱的,尽力跑。”我鼓励他。
田径运动会的赛场上,人群拥挤,看台上站满了孩子们和他们骄傲的父母。我在那里碰到一位工作上的朋友,他喋喋不休地向我夸耀他所执教的那所学校的田径队员们有多么强壮,他声称他们将会战胜我们。
那个时候,800米田径赛已经开始了。汤姆尽量让自己跑在所有赛跑者的前半部分。到他们跑了一圈半的时候,汤姆已经落在了队伍的后面。但他仍然在尽他最大的努力,坚持着跑完比赛。
我和我的朋友显然都在注视着汤姆,因为我的朋友指着汤姆说:“除了跑步,他更应该做些其他的事情。”这不啻于一个耳光打在我的脸上。我感到又羞又窘。我意识到,如果他知道汤姆是我的儿子,他一定不会那么说。我回答他:“我想,这是他愿意做的事情。”我忍不住从他的身边走开了。
两年以后,县运动会在我们当地的中学里举行。两年的训练已经将汤姆从一个圆鼓鼓、胖嘟嘟的小男孩锻炼成一个身强体健、非常有能力的田径运动员。我在通往直线跑道的最后一个拐弯处的看台上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我在上一次田径运动会上碰到的那位工作上的朋友又走过来,在我的身边坐下,对我说他们的跑步运动员有多么多么的棒,以及他们有几名参加1600米赛跑的运动员的速度快得有多么惊人。我说我们也有几名参加1600米田径比赛的跑步健将。他轻蔑地笑了一下,继续赞美他们的跑步运动员的才能。
1600米田径比赛开始了,汤姆领先跑在了队伍的前面。在跑第一圈的时候,他从我们的身边经过,我听到我的朋友说:“他起跑的速度太快了,按他那样的步调,他坚持不了多久。”然后,到了第二圈。在跑这一圈的时候,汤姆和其他选手们之间的差距拉大了,我的朋友又发表评论说:“他坚持不了多久的。”到了第三圈,汤姆比其他选手领先了半个直线跑道的距离,这时候,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我的`朋友说:“他的精力现在已经枯竭了。”
当汤姆跑第四圈和最后一圈的时候,他和其他选手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大到长长的90米。当他从我们前面跑过的时候,他抬头看着看台上的我,轻轻地挥了挥手,继续沿着跑道跑下去,精力充沛地跑完了全程。
有那么一会儿,我和我的朋友谁也没有说话,然后,我的朋友评论说:“我原以为他坚持不到最后的。”
我说:“拉里,你还记得两年前,我们在县运动会上看他们跑800米的时候,你谈到的那个除了跑步以外更应该做些其他事情的肥胖的小男孩吗?唔,你刚才又看到他了,不过这一次,他赢得了比赛。我知道他会坚持到底的。因为你瞧,他是我的儿子。”
我在他的膝盖上轻轻地拍了一下,站起来,走开了。
篇3:你是个不敢成功的人吗美文摘抄
你是个不敢成功的人吗美文摘抄
成功,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无数次经历的事情。
小时候考个名列前茅,长大了后事业小成,短期如项目顺利,长期如平步青云,追到了喜欢的人,做了喜欢的事,这些都可以叫成功。
即使一个人总是充满自我怀疑、自卑、自我否定,即使他总是活在焦虑、担心、恐惧中,即使是对时代的下滑、环境的改变都感觉到悲观,这些都不影响他的生活中,会充满一些小的成功,得意的事情。
你可以回想下,你最近的生活中:
你比较得意、开心、自豪、骄傲的事,是什么呢?
你突破了一下自己,实现了一次目标,证明了一回自己,实现了一个小成功,这本身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然而不是每个人能能享受这种成功的开心的。
因为成功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体验到了成功,就体验到了喜悦,体验到了价值感,体验到了不平凡,体验到了我很特殊。这就违反了“我从小就是个失败者”、“我只是个普通人”、“我没什么了不起”的潜意识人设。
对有的人来说,享受成功的喜悦,比享受失败的挫败更难。
失败的时候,他只要励志、打气就可以了,并且还会感觉到自己是个“打不倒的”、“坚强的”、“奋斗的”人。但是如果他成功,他开始喜悦,就触发了他潜意识里的不值得感、恐惧感,他就无法承受。
这时候,他的潜意识就想让他想点别的,抵消这种喜悦感。
通常来说,人有4种方法,可以成功让自己不开心。
我的成功,都跟我无关
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他要把成功归因为外在不可控因素。
比如说运气。
他会认为这次是运气好,这次是特殊情况,一般都不会这样,这是暂时的,意外的,只会有这一次的。
一个人在顺利的时候,他就会告诉自己:一个人的顺利是有限的,这次用完了,下次就没得用了。现在已经是顶峰了,马上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要谨慎、小心,以免发生不好的事情。他会用“居安思危”来安慰自己,并且觉得这样的自己很明智,不至于被顺利、成功和骄傲冲昏了头脑。
他不会认为这次成功是自己努力和能力的结果。也不会认为所谓的运气,其实跟自己的努力有很大关系。更不会觉得,只要自己努力,顺利、轻松、好运,就会经常发生。
他还会把成功归因为是时代好。
然后他们就开始担忧未来:万一不流行了怎么办?万一大环境调控怎么办?
大环境的确是不可控的。但是大环境虽然有很多不可控,但其实你内在的能力,会让你在大环境变化的时候,随之变化而产生相对稳定感。
所以,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并不会太焦虑于大环境怎么样。
这时候,其实人是把成功归因为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而不会归因为自身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也就是说:我的成功,与运气、时代有关,唯独与我无关。
这样归因有什么好处呢?
因为是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你就对结果毫无掌控力了,出于随时失去的状态里了。
反正是运气好的原因,反正是时代好的原因,跟你又没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好得意的。而且是随时要失去的,更没什么可得意的了。
这样,你就既不用感觉到“我很厉害”,更不用感觉到“我很成功”,也不用感觉到“我很开心”了。
永远都看到自己的不足,你就可以没那么成功了
成功,其实是一个参考存在。参考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过去的自己。我们这次超出了自己的平均值,或群体的平均值,就可以定义为成功。
但是没有一件事,是完美的。这时候,人的视角放在哪里就很有趣了:
你是会看到,哇,我这次多做到了这么多呢?还是会觉得,唉,我还有这里那里做得不够好。你是看到自己做好了的部分,还是看到还没做好的部分呢?
你是会发现,哇,这件事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呢?还是会觉得,唉,有这么多不如意的地方?
无论你做得多差,你其实都能找到自己做得好的部分。无论你做得多好,只要你去找,你也总能找到还是不够好的地方。
比如去旅游,这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对吧,开始找不足呀:浪费时间呀,浪费了钱呀,地方没选好啊,还有工作没做完啊,行程有问题呀。这样你就不用体验到去旅游了是件成功的、值得开心的事。
所以,你知道成功的时候,该怎么让自己回避掉成功感,体验到不开心了吗?
就是在这次比过去的自己做得好的时候,在自己做得比别人好的时候,及时发现自己还不够好的地方。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的区别:当你看到半杯水,你是觉得还好有半杯呢,还是觉得只有半杯了呢?
只要跟更牛的人比,你就可以没那么成功了
比起过去的自己,你这次可能获得了成功,做事情顺利。但是如果你把参照目标设置得更大更高,你就可以成功地感到自己现在所做的.微乎其微了。
载人火箭上天、中美贸易大战,大事吧。怎么让它们变成小事呢?就是把它们放到历史长河中去,比起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这都不算什么。或者跳到银河系层面去看地球,渺小星球上这点事,不值一提。
一个人怎么可以成功泯灭掉自己的成功感呢?
看看那些比你更厉害,更牛逼的人啊。你这次奖金拿了10万,想想隔壁老王月薪都百万。你这次带着5人小团队成功突围,想想同学甲带着百人团队做了什么大事啊。想想那些比你更厉害的同学,更厉害的同行,更厉害的身边人,你觉得自己这点成功算成功吗?
想想你未来30年的发展,你30年后的宏图,放到自己的人生长河里,你觉得自己当下这点成功还算什么吗?
想想你的困难,你还有30年房贷,还有环球旅行梦,还有孩子未来教育,放到人生大事里,你觉得当下这点小成功,有什么用吗?
当你把当下的成功放到更大的困难对象里参考,放到更厉害的人面前参考,你还开心得起来吗?
骂自己但不要行动,你就可以没那么成功了
治疗自我否定最好的方式,不是自我安慰我很好了,而是行动起来。用行动来改变现状,重新获得对自我的掌控感。
通过尝试、挑战、冒险、突破、思考等种种方式去行动,人就获得了进一步的体验,会获得了靠近成功的快感。
然而,有的人要给自己设置障碍,成功阻止自己行动。这就是不去体验成功和快乐的最好方法。
设置什么障碍呢?
拖延、懒惰、找理由、幻想、自我恐吓。
拖延的成因之一,就是自我恐吓。它通过把任务难度想象得更高,把结果惩罚想象得更苛刻,人就可以拖延了。
懒得的原因之一也是如此,你只要觉得一件事的难度大,想做的程度高,你就可以成功把自己吓着了。
当然,有的人觉得客观本来就是很难,后果很严重,这样想的效果,就是你不用深度思考了。
不去做本身不是问题,你坦然接受平庸的自己,也会很轻松快乐。但是你不接纳平庸的自己,也不去做出行动,就会痛苦了。
不接纳自己的平庸,你就可以产生这样一个效果了:
成功地自我批评,自我厌恶,自我嫌弃,自我否定。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成功地不去体验成功的快乐了。既不体验平凡的快乐,也体验不了成功的快乐。
因此,你学会了如何让自己不去体验成功的快乐了吗?
总结一下,就是4个方法:
1.不可控归因。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运气、特殊情况、大环境等不可控的因素。
2.找不足。无论做成什么结果,第一时间先找出还不够好的地方。
3.选难度大的参考对象。跟更厉害的人比,跟人生所有的困难比。
4.不去行动。通过原地自我批评,来代替用行动改变。
我把这个现象,叫“不敢成功综合症”。
患有这个病的人,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成功,他都难以体验到“我很棒”的感觉,难以体验到开心和喜悦。即使体验到了,也要迅速把它搞没,不让自己体验太久。
那么,人为什么要这么作践自己呢?
专业术语就不说了,丛氏话语来说就是:人一生最大的愉悦体验值,不能超越自己的父母。
人在外在成就上可以不断超越父母,在行为上不断优于父母。但内心的感受,一点都不能超越。人一旦体验到了超越后的快感,潜意识里就会体验到惩罚。为了避免这种惩罚感,潜意识就必须要采取一点手段,降低自己的愉悦感。
更通俗一点理解就是:
小时候每当你体验到过度愉悦,你就会被惩罚。稍微愉悦一点还行,一得意忘形,就要被惩罚。时间久了,你的潜意识会把愉悦和惩罚挂钩,就不敢太愉悦了。
怎么弄的呢?
考试考好了,一得意,就要来一段被批评,特别准时准点,天衣无缝对接。父母那时候怎么批评你,就成了现在你怎么让自己不开心的方式。
举例来说:
方式1:这次考第一算是侥幸,你回回考第一才算真本事。
方式2:考第一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还有这这道题没做对呢。
方式3:考第一不要骄傲,还有全校呢,还有全班呢,还有全国呢!
方式4:你看看你,就知道玩!
我建议人要敢于去体验成功和快乐。因为,
愉悦感越大,人就越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信心越大,人就越想做事。越是做事,体验到的愉悦感就越大。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这时候你就形成了稳定的自我认知:我肯定行,是个佼佼者。
总是自我批评、自我否定,总是看不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总是否定掉自己做的成绩,人的潜意识就会产生怀疑:
我行吗?
人就会带着压力、无奈、强迫去做事,就会变得越来越拖延、懒得、恐惧,就越不想做,就越是自我否定,就越是想改变。进入恶性循环。
这时候你就形成了稳定的自我认知:我肯定不行,是个平凡的人。
这样发展下去,你人生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怎么让自己获得挫败感和平庸感。
当你意识到这些,那么,你还想继续这样过下去吗?
现在,你舍得让自己开心点了吗?
不要盲目去努力。去思考自己的模式,就是改变的开始。
愿你可以,常为自己感到骄傲。
篇4:成长之后才是成功美文摘抄
成长之后才是成功美文摘抄
什么是成功?就是个人在生活中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的过程。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认可;二是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但大多数人,比较看重前一种,而不是个人对自身的衡量。
那么成长呢?现在有句流行的话:成功要趁早。其实,教育以德为先,即成长,成功只是副产品。
如果以老师的说法,于智博离成功差得很远,他非常同意老师对他的评价,他不认为自己是成功,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成长了。成长与成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于智博现在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总裁高级助理。他是80后,被媒体喻为输在起跑线上哈佛男孩儿。他这人小学留级、中学排名倒数。16岁赴美留学后,就读学校只有50名学生的乡村中学。然而他却在21岁时,被当时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聘用,200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成为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
现在有些家长在孩子刚开始会跑,就进钢琴班、美术班、音乐班……孩子是不愿意去学的。特长班是发现你有这方面特长,然后进行挖掘、延伸,把特长最大化发挥出来,可是多数家长把这个特长班弄成个必需班,不管孩子是不是这块料,人家学就得跟着学,要不然就落后了。于智博小时候,也曾在少年宫学手风琴,去了两三次后,回家的路上把手风琴扔了。回家后,对爸爸说,手风琴丢了。爸爸说手风琴那么大个东西你怎么能丢呢?知道是儿子骗他,也没打也没骂,知道儿子不是这块料。后来发现他喜欢打球、爱跑步,于是培养儿子体育方面的兴趣。于智博说他的成长过程要感谢父母的宽容。没把这些强加给他,而是说你去试试,不行换一个。
他从小跟家长学到的是德,比如他奶奶从小教他做人要厚道,先想别人的好,后想别人的不好。这点不是老师能教的,考试能考的,得用心去体会,通过无数次事件的发生,吸收到这些养分。这也是情商的一部分。这些事反映到孩子先人为主,如果这个孩子已经是18岁、20岁、甚至30岁了、你再去教他,已经晚了。
成长的特征是不仅智商高,而且还要情商高。在任何领域里面,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两倍,在管理层当中,情商要比智商高9倍。于智博35岁去管理40多岁的或者比他更大的人,这个情况不是很多见。有人曾经问他,你职位这么高、年龄这么轻,手下人服不服你?他说,我并不是这个领域里的.专家,但我的专长在于我了解他们做什么,我能把这几位专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这几位专家拧成一股绳,让他们集体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我不见得比他们每个人都聪明,但是我能把他们每个人最聪明之处都引发出来。于智博真的“成长”了,这就是成功的管理者,这就是情商比智商高9倍的原因。
但,有些孩子的情商教育是欠缺的,有些研究的人说,其实这是情商发挥作用,你快乐地开心地解每道题,会很快找到答案;往往那些背着很沉重的包袱,带着爸妈的期许考到清华北大,目标压着他就发挥不出来。这也是情商的一种表现。
成功是做成某件事的过程,而实现这个过程需要“成长”的支撑,对个人来说可以简化成寻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把你的所长、所好发挥到极致,就达到了那个阶段的成功。而且这个成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与时俱进的,是阶段性成功,往往可能是下段的起点。很多年轻人也许在同龄人当中是走得比较靠前的一位,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只能说是阶段性目标。下一步怎么走,距另外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成功是一瞬间,而成长是相对漫长的过程,真正享受人生的过程,享受成长的过程,享受人生快乐时光会变得更有意义。
【找到天赋是成功的开始美文摘抄】相关文章:
4.美文摘抄.
5.摘抄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