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凤凰文昌塔

凤凰文昌塔

2024-07-12 07:59: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amadaxi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凤凰文昌塔,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凤凰文昌塔,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凤凰文昌塔

篇1:凤凰文昌塔

文昌塔又名文笔塔、文峰塔,一般高七层、九层、十三层,它的心理暗示作用同文昌帝君。相传文昌帝君是上界掌官文章之神。所以我国古代书院往往在供奉孔子的同时,供奉文昌帝君。有些城市还有建文昌阁或魁星等高大建筑,以代替文昌塔。

目录由来作用外观由来

“文昌塔”名称由来 因凤凰村大部分人为文天祥(南宋末期著名抗元英雄)的后代,他们倡资修塔以示纪念并希望世世代代为民族繁荣昌盛,富裕强大而努力,故名“文昌塔”,又因塔居凤凰山区,亦称“凤凰文昌塔”。

作用

文昌塔为最常用旺文启智利学业的风水物品之一,利读书、功名及事业。古人一直非常重视文昌,凡是有文昌塔的城市,都出过很多文人墨客的`。文昌塔利于文思敏捷、思维发达、效率高涨、提升业绩,尤利学者、文职人员出更多成绩和功名及事业的更大发展。安放文昌塔的简易方法:可将文昌塔安放在书桌上或者将文昌塔安放在书柜中或写字台上面;当然最好是让专业人士找出文昌位,然后将文昌塔安放于文昌位,则更利于助旺文昌星。

外观

文昌塔,耸立在岭下村西面路口,塔基六角,塔身用青砖砌造,塔高六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是四层,到同治年间,加为六层,是宝安县现存最高古塔。每层塔门均有石 匾或对联,塔为叠涩出檐,无平座,塔基和第一层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筑,檐用五层菱角牙子,七层平砖叠涩砌出。第一层正面用方形门,第二、三层正门用券门, 四、五层正面用窗,六层正面用圆窗。每层之第二、六面用长条形小窗透光。六注攒尖顶。塔刹已被雷击毁。塔内每层原有楼板、木梯,引攀至顶。塔高约二十公尺。 塔门的联匾分别是:第一层为:“凤阁朝阳”、第二层为“开文运”,左右联为:“近丹山从凤翥,天开黄道任龙翔”,三层为“经纬楼”,左右联:“风云蟠五岭,金壁联三台”;四层为“独占”;五层为“直上”;六层为“绮汉”,均为楷书阳文。字体极为刚劲有力。 塔边一股溪流,绕塔住下迳流,汇入珠江。溪边绿榕摇映,风景十分幽雅。现为政府宣布为保护古文物之塔。谅不久将修建成更秀丽更壮观之旅游点。

篇2:文昌塔

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摧文摧贵的威力更大。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伫立着几座有名的文昌塔。比如有:合浦文昌塔、湖口文昌塔、祁阳文昌塔、邵阳洞口县文昌塔等。这些塔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及建筑力学都有较大的价值。左图为白马寺文昌阁的文昌塔造型之一。

目录建筑结构历史故事建筑特点其他信息收缩展开建筑结构

古人非常重视文昌,在许多城市都设有文昌塔。一般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摧文摧贵的威力更大。 文昌塔一般纯铜的13层效果最好,男女均可。玉石的九层最好,女孩用有汉白玉、黄玉、南玉,男孩用有黑曜石、纯铜、龙龟文昌塔、水晶、南玉摇钱树等等。

历史故事

文昌,原意属星官名。即常说的“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称“ 文昌帝君”的。主读书功名事业等。所以,“文星”是深受文人崇拜。 当年高明县文昌塔建成五年后,该县阮涌村区氏兄弟:区大相、区大伦便双双同榜考中进士。区大伦被委任要职,在朝中和广东籍宰相海瑞结成好友。区大相奉命出京至各省察访,他把所见到的民间疾苦写成诗章,独领风骚,开一代诗风,被誉为“岭南诗派”的鼻祖。而区大伦、区大相和他们在朝为官的父亲区益被后人合称为“区氏三杰”,是高明历史上极其显赫的'人物。 无独有偶,历史又翻过了三百年。高明文昌塔下,继‘区氏三杰’之后,又出现‘三谭’,那就是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 数百年来,文昌塔都是明城最高的建筑物。该塔建成后,明城科甲连绵,其间节义勋名著入史册者数以百计,有“高明文风甲端郡”之称。 明城文昌塔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有文昌塔的地方就会出文人墨客,就会有助于文学发达。那么对于那些没有文昌塔的地方又该如何呢?白马寺文昌阁建议,如果想要自己家的学子成绩优异,可以选择奉请一尊文昌塔来帮助孩子的学习。

建筑特点

文昌塔,又称文风塔、文峰塔、文笔塔。为最常用之法器,利于读书、功名及事业。文昌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旺文。古人非常重视文昌,稍稍留意的朋友,就会发现,在我国有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文昌塔。凡是有文昌塔的城市,在过去都是出过很多文人墨客的。文昌塔为风水中常用之法器,将文昌塔摆放在文昌位,则可立即令人头脑敏捷,思维发达。

其他信息

佛教开光有3中方法 1.一般性加持,大部分寺庙采用此方法,批量开光,无需缘主生辰八字,文昌塔灵性一般. 2.初一十五加持法力,部分寺庙采用此种方法,文昌塔具有一定灵性。 3.用文昌塔持有人的姓名,生辰八字,运用天星择日算开光时间,此种方式运用稀少

篇3:文昌塔

目录简介联匾旅游胜地简介

文昌塔耸立在深圳福永岭下村西面路口,塔基六角,塔身用青砖砌造,塔高六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是四层,到同治年间,加为六层,是宝安县现存最高古塔。每层塔门均有石 匾或对联,塔为叠涩出檐,无平座,塔基和第一层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筑,檐用五层菱角牙子,七层平砖叠涩砌出。第一层正面用方形门,第二、三层正门用券门, 四、五层正面用窗,六层正面用圆窗。每层之第二、六面用长条形小窗透光。六注攒尖顶。塔刹已被雷击毁。塔内每层原有楼板、木梯,引攀至顶。塔高约二十公 尺。

联匾

塔门的联匾分别是:第一层为:“凤阁朝阳”、第二层为“开文运”,左右联为:“近丹山从凤翥,天开黄道任龙翔”,三层为“经纬楼”,左右联:“风云蟠五岭,金壁联三台”;四层为“独占”;五层为“直上”;六层为“绮汉”,均为楷书阳文。字体极为刚劲有力。

旅游胜地

塔边一股溪流,绕塔住下迳流,汇入珠江。溪边绿榕摇映,风景十分幽雅。现为政府宣布为保护古文物之塔。谅不久将修建成更秀丽更壮观之旅游点。

篇4:文昌塔

目录基本介绍层数选择基本介绍

文昌塔,坐落在和县城小南门外的横江河北岸,东与钢城马鞍山隔江相望,南与天门山遥遥相对,北和镇淮楼犹如宾客拱揖。此塔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和州知州郭继芳所建。后人有说此塔是为纪念中唐和州诗人张籍字文昌而建的。但根据当时状元焦f所撰《文昌塔记》载:“历阳郡侯郭公莅政三年,农嬉于野,士励于学,询民疾苦,靡痛不捐,咸曰:郡水泄自东南,形胜不备,积不宿世,士不登朝,堪舆之言验矣。愿建浮屠以壮形胜。”可见,当时因相信风水迷信认为和州东南水泄,形胜不备,造成文风不振,士不登朝,故建此塔,以祝望文风昌盛。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州州同何飞凤重修此塔;1922年,和县知事刘东甫又重修,并立有《重修文昌塔碑记》(为张伯禧撰、阿庆华书)。塔东还建有郭公祠,内立“去思碑”,以纪念郭继芳始建文昌塔的劳绩。祠内住有道士,是为护塔而设。 文昌塔7层,砖木结构,高30余米,外呈六角形,内正方形,塔门朝南。每层外以砖砌斗拱挑檐,内以木柱支撑,并有木板平铺。塔门上方嵌有砖雕人物像及鲤鱼跳龙门等图案。从第二层开始,每方每层自下而上以砖砌圈形小门6扇,开闭相间,且平穿对应。在第二层六方圈门之上,塔檐之下,分别砖雕“步蟾踏斗”、“吞霄接汉”等阳文,皆自右至左横书正楷。塔顶上扣一覆钵(俗称铁锅),顶下砖砌圆锥形脊式,脊下铺以小瓦。一层底部设木梯,可旋梯而上,直登第七层顶部,鸟瞰大江、山川。近400年来,文昌塔历经风雨侵蚀,战火摧残。日军侵和期间,日舰曾在金河口水面炮击文昌塔。塔虽被击中,但因塔身基坚实故未倒。现在,塔的东北面尚留有一炮弹窟窿。由于此塔位于沉积泥沙和砾石地层,故年久塔身向东北倾斜,由此也引来一些传说和评论,例如,有人在报刊上评说文昌塔是中国境内斜塔之一。1982年4月1日,文昌塔被和县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4月,因顽童作嬉酿成塔内木结构失火,经消防队抢救熄灭。1986年11月,县人民政府拨款对文昌塔加固维修,使之依然雄立苍穹,祝望新时期和州文风更加昌盛。

层数选择

文昌塔的层数,分别有7、9、11、13四种层数。从风水法器的角度按理应该是越高越好。然而7、11、13这三种数字,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吉利的说法,而9这个数字一直在国人的潜意识里以及宗教意义上都是最吉祥的数字,因此选择9层文昌塔是比较好的选择。

篇5:凤凰塔

凤凰塔位于潮州古城外东南约2公里处的韩江之滨,因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望,因名。凤凰塔右的韩江支流北溪旱时溪水常涸,俗名“涸溪”,故此塔又称涸溪塔。

目录潮州凤凰塔福永凤凰塔潮州凤凰塔

凤凰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塔高45.8米,基围46.6米,墙厚2米多,7层八面,石砖结构,工程浩大。塔之第一、二层为石砌,第三层以上为砖砌,塔身中空,夹壁中有螺旋形台阶可登顶层。凭栏眺望,潮州古城景色皆入眼帘。此塔塔尖3米高的`铁葫芦,重达 2万多斤。塔基须弥座分雕龙、凤、鹤、马、羊等各种祥禽瑞兽和精美的花卉。座的几个角还刻有各种不同造型、不同形态的力士像。塔门西北向,两边有明万历年间潮州知府郭子章所书对联:“玉柱擎天,凤起丹山标七级;金轮着地,龙蟋赤海镇三阳。”凤凰塔位于韩江东岸,正当江水分流要冲,地势险要。近400年来,虽经台风、洪水、地震考验,仍昂然屹立。1962年7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永凤凰塔

凤凰塔,又名文塔,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办事处凤凰岩岭下村口。塔建于清嘉庆年间,1991年重修。平面呈闪边形,为六角六层砖木结构楼阁式风水塔,全高约20米。砖砌塔身,部分构件用条石凿制,外壁每层用砖叠砌挑出腰檐塔檐,塔内每层有木作楼板。 第一层正面开长方行门洞,第二、三层正面用卷门洞,第四、五层正面用方行窗,第六层正面用圆窗,每层与正面相接的两侧有长方形小窗各一个。 原塔刹因遭雷击早已被毁,现塔刹为1991年重修时所加。 凤凰塔是我市塔阁建筑代表作,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1984年9月6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北、东、南均以排水渠为界,西至村委会办公大楼。 建设控制地带:以塔中心为基点,半径50米范围内。

篇6:文昌塔经典散文

文昌塔经典散文

相传,闽南九龙江一带在明万历年间曾遭受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尤其是九龙江西溪上游,更是大雨滂沱,洪水泛滥,洪峰咆啸。仅一昼夜间,山洪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势不可当,从山谷里直奔而来……一下子就把南靖旧县城周围村庄、农舍、田园全都淹没了。不久,溃堤后又冲进县城,致使房屋倒塌无数;庄稼颗粒无收;黎民流离失所……据《南靖县志》(民国稿本)卷一“大事”记中就有载:“明万历四十一年(16)五月,水。”足见,那一年的洪水是何等之大,受灾是如何之重!洪水过后,当地百姓疑是“水妖”在作怪,便上书官方要求筑塔镇之。此后官方商榷了多年,才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在靖城湖林村堤岸旁建下如今“文昌塔”。据说此塔建后,南靖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筑塔镇妖”只是一种民间说法,但在封建时代,官方同样会接受。然而,筑塔的作用主要是“治水关锁”,于中国“风水学”上:两山相抱为“关”,两关之间突起一山为“锁”。但靖城湖林这一带的西溪,有了“关”,却不见有溪流中突起的小山为“锁”。一条河流,倘若有“关”而没有“锁”,那么“门”就是虚的,“妖”就容易进来。因此只好建一座塔为“锁”。但如果从科学上来分析,当时没有先进的气象学仪器来预报气候和水文变化情况,有了此塔,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空中气流的运移方向,雨量的大小,以及水文的变化情况等。同时,“船”也是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故而在历史上,它既是江船航行的重要标志,也是此处地理风土的一座标志性象征。

所以,文昌塔在历史上有着巨大的作用。因它在南靖旧县城——靖城的东面,故又称“东塔”,为七层八角棱形阁楼式,高21.9米,占地面积29.38平方米。据《南靖县志》(12月第一版)文昌塔原“有9层,高27米……今存7层。”可见原先建好时比现在多出两层(那两层如何遗失,史书上并无记录,现在也就无从稽考)。全塔呈石砌基座青砖塔造型,一层均由条石砌成,有一个1.2米宽,2米高的塔门,其余各层均青砖砌就。它俯视九龙江西溪,与隔江现俱毁的石壁庙、龙山阁对峙,同为旧南靖县治水口关锁。东面是圆山,南面就是九龙西溪,西北是牛崎头山,它四周山清水秀,环境十分清丽,雅静。该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完工,历经了陈宗愈、黄公敏、杨廷诏三任知县。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重修,上世纪1986年又有一次大的修复。是11月13日福建省批复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所以它的历史作用、地位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现存有一块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南靖知县张嘉特氏玉峰德成(蒙古人)题写的《文昌塔碑记》就记下:靖士民相和歌曰“惟塔之巅,若龙奋鳞,蜿蜒飞天;惟塔之基,若石奠盘,重厚配地;惟塔之成,若神呵护。”

然而,以前的文昌塔,因年久失修,出现塔砖脱落,塔上长小树现象。如今的文昌塔不仅恢复旧貌,且已焕然一新。铺建了从茶铺到文昌塔七公里长,八米宽的柏油路,以方便游人前来参观;并于堤岸上建有15对花岗岩栏柱和栏桥,高有1米,长2米,共30多米长的护栏;底下在离塔4米的地方也增设了36对花岗岩栏柱与栏桥,高有0.8米,长1.5米,共有50多米圆拱状的护栏,栏内塔基四周铺有花岗岩地砖。每层均有一个0.6米宽,1.5米高的拱形门洞,分别各设于不同层面。塔上还设有“彩龙戏珠”雕像,龙爪直嵌塔端,龙首直冲云天。塔巅一个金黄葫芦状塔刹,于民国七年(公元19)正月初三地震时塌落,目前的塔刹是后来重新修复安置的。当管理员打开一层大门时,我们有幸参观了各个层面的不同构造,每一层基本大同小异,没什么大的差别。除了一层比一层面积稍小一些,再就是一到二层有11级台阶;二至三层有13级台阶;三到四层有12级台阶;四至五层有11级台阶;而五至六层,六至七层都是10级台阶。我深感不解,后来细心查阅了资料,才发现《南靖县志》(1912月第一版)如此表述:“塔内原设夹道以通上下(已毁)。塔尖及第七层于民国7年(1918年)正月初三大地震时倒塌,1986年镇政府修复。”,所以才知道原有的楼梯早已损毁,如今的塔刹、第七层和木质楼梯都是后来靖城镇政府重新修复的。此外,它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但不属于“寺”或“庙”供民众虔诚敬拜之类,所以也就见不到象征吉“祥”的“大象”石雕。

此次的文化之旅,让我感触颇深——闽南“人文景点”的`悠久渊源与深厚底蕴,让我不得不折服于它所蕴藏的风土、人情、历史与文化。对此,笔者发现闽南“人文史迹”的四大奇特现象:凡能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深受广大民众所支持的,均与“水”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只有“水”才能连绵而长远);凡有名气的寺庙,都有石雕“大象”的出现(因为“大象”力大魁梧,性情却温和柔顺;且“象”与“祥”谐音,代表美好、平和而吉祥如意);凡有一定历史的台阶,包括古建筑的亭台楼阁,庙宇殿堂里的台阶,都会以“奇数”出现(因为闽南民间一般有求“双”求“偶”的雅习,唯独对台阶有“红、白、红……”或“进、退、进……”的喻意);于此,就不必分析最富生命力的文物古迹,几尽有“龙”的现身,尤其是“九龙”的出现!

篇7:潮州凤凰塔

潮州凤凰塔 -资料

凤凰塔位于古城外东南约2公里处的韩江之滨,因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望,因名,凤凰塔右的韩江支流北溪旱时溪水常涸,俗名“涸溪”,故此塔又称涸溪塔。

凤凰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塔高45.8米,基围46.6米,墙厚2米多,7层八面,石砖结构,工程浩大。塔之第一、二层为石砌,第三层以上为砖砌,塔身中空,夹壁中有螺旋形台阶可登顶层,

资料

凭栏眺望,潮州古城景色皆入眼帘。此塔塔尖 3米高的'铁葫芦,重达 2万多斤。塔基须弥座分雕龙、凤、鹤、马、羊等各种祥禽瑞兽和精美的花卉。座的几个角还刻有各种不同造型、不同形态的力士像。塔门西北向,两边有明万历年间潮州知府郭子章所书对联:“玉柱擎天,凤起丹山标七级;金轮着地,龙蟋赤海镇三阳。”凤凰塔位于韩江东岸,正当江水分流要冲,地势险要。近4来,虽经台风、洪水、地震考验,仍昂然屹立。1962年7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篇8:“凤凰塔”征文活动启事

2017“凤凰塔”征文活动启事

凤凰塔又叫文塔,是老开化县城城区八景之一,位于县城东面凤凰山上,为元朝泰定年间进士方森辞官捐建。塔身七层,塔尖高耸入云,登临塔顶,百里峰峦,尽收眼底,如入仙境,故称“文塔凌霄”,曾为浙江省二级文保单位,坍塌于大跃进之时。2015年重建于原址,塔高49.7米,七层八面,塔身为阁楼式,四周有回廊,沿袭宋代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约1489.5平方米。现已建成古塔、景观平台、上山道路、凤凰亭等配套设施;根据文塔公园规划,尚需建设公园入口、初阳台、园路等园林建筑。

为进一步丰富凤凰塔的文化内涵,提升我县旅游文化的内涵和品质,特举办“凤凰塔”征文、征集楹联活动。

一、征文主题

魅力凤凰塔

二、主办单位

开化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开化县新闻中心、开化县文联、开化县文化旅游委员会、衢州博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三、征集对象

全国各界人士

四、征集要求

(一)征文

1.作品内容健康,主题鲜明,视角独特,文字优美,形式灵活。

2.体裁不限,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微型小说、传说故事等均可。

3.作品系自己创作,如发现有抄袭行为,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二)征集楹联

楹联要符合联律的基本规则,词性对仗,声韵协调。

五、评选和奖励办法

活动组委会将组织作家、专家和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作品进行初评和终评。

征文

一等奖6名,奖金各50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各3000元。

三等奖20名,奖金各1000元。

优秀奖若干,精美礼品各一份。

楹联

录用奖4幅,奖金各2000元。

入围奖10幅,资金各800元。

优秀奖若干,精美礼品各一份。

奖金丰厚,获奖作品将择优在开化县新闻中心各媒体平台刊发。

六、征集时间

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

七、来稿方式

1.征集作品请投寄khrb@163.com,请注明“凤凰塔征文”或“凤凰塔征联”字样。请注明参赛作品体裁,作者真实姓名、联系地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2.应征作品不退稿,请自留底稿;入选作品版权、使用权归征集方所有。

开化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

开化县新闻中心

开化县文联

开化县文化旅游委员会

衢州博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3月

【凤凰文昌塔】相关文章:

1.观看《谷文昌》观后感

2.文昌高隆湾

3.文昌中学高二作文

4.凤凰导游词讲解

5.凤凰文化园作文

6.凤凰的作文

7.凤凰见习报告

8.凤凰的歇后语

9.山里凤凰抒情散文

10.凤凰五年级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凤凰文昌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