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

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

2024-09-11 07:59:2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P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

篇1: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

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

牛肉的肉质鲜美,有丰富的营养。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牛肉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肉牛市场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育肥牛养殖业进入到旺盛期。相比于其他畜产品的养殖,肉牛生长速度也很快,增重能力强,因此肉牛养殖户为在短时间内获得好的效益,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育肥牛养殖技术。散户养殖由于知识技术以及养殖水平的限制,牛肉的质量无法保证,也缺少市场竞争力。春秋季节是肉牛育肥的黄金季节,为使养殖户的效益得到提升,就需要选择科学的育肥牛养殖技术。本文就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1.科学选择育肥牛品种

为使育肥牛养殖获得好的效益,就需要科学的选择育肥牛的品种,不同品种的牛在养殖、疾病预防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所以为使工作更具针对性,需要养殖户科学的选择育肥牛的品种。当前我国的育肥牛品种主要涉及延边黄牛杂交牛、黑白花奶公犊、夏洛莱杂交牛、草原红牛杂交牛等。这些牛是杂交牛,这种牛的养殖时间不长,遗传特点明显,其抗性比较强,因此其养殖的优势更加明显,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所以杂交牛能够很好地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因此需要结合实际的养殖环境科学的选择育肥牛品种。

2.优化牛舍设施环境

肉牛的生长速度会受到牛舍环境质量的影响,为使肉牛有好的生活环境,就需要对旧有的牛舍尽早的检修,并对相关机械设备等进行调试,对牛舍以及运动场及时清理,做好定期消毒、灭虫的工作,维持牛舍的安静,使牛舍有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并配备好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将牛舍的温度控制在10-21℃,使肉牛能够快速的生长。

3.育肥牛的饲养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育肥牛饲养方法。养殖者需要把握饲喂育肥牛的技巧与方法,科学的确定日常投喂量,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也能够使饲料消耗得以减少。育肥牛每天的投喂量需要依据育肥牛的身体、增重等情况进行确定。制定每天的投喂量时,还需要对育肥的目的以及气候环境等进行研究分析。饲喂育肥牛时还需要对水质进行考虑,使育肥牛有健康的饮水。避免育肥牛饮用受污染的水质进而引发疾病,影响育肥牛的健康。对于正常生长期的育肥牛,其每天对水的需求量是15-20kg,为保证育肥牛体内有充足的营养,还需要补充育肥牛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其次,结合育肥牛的品种、年龄、育肥方式等选择合适的饲养方法,在饲养过程中,对于架子牛可以通过圈养的方式短期育肥,结合牛的健康情况以及个体大小对投喂量进行确定,要及时阻止斗殴等情况。并做好育肥牛进食、饮水以及运动等管理工作。结合育肥牛的自身情况科学提供饲料,对育肥牛的运动时间进行控制,使育肥牛更加健康。最后,使用科学的育肥方法饲养育肥牛。育肥过程中科学的选择育肥牛方法,先对小牛犊进行育肥,淘汰育肥效果比较慢的育肥牛,然后进行集中育肥。育肥的方法通过饲养的方法进行,将需求与价格相结合,找到合适的育肥牛的育肥方法。一般而言,如果养殖规模比较大可以通过单一育肥或者分类育肥的方法进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育肥牛的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所以需要科学管理,对育肥期进行控制,使育肥牛更加健康。育肥牛的育肥期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结合市场需求确定具体的育肥时间。

4.科学配制育肥牛饲料

育肥牛精饲料大部分是市场上的全价料或者自己配置的饲料。育肥牛规模养殖的增加,其饲料生产企业也获得了好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育肥牛的生产。所以在对育肥牛的饲料进行配制时,需要将经济性好的.精饲料作为主要的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15%左右[3],育肥初期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后期蛋白质含量低。育肥牛粗饲料需要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情况进行确定,将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成本低,能够很好地获利。

5.做好育肥牛防疫工作

为保证育肥牛的健康需要科学的进行防疫,在养殖过程中育肥牛容易患病,所以需要做好日常的防疫。要对育肥牛的健康情况检查,对其活动和采食量进行记录,从而对病情进行很好地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依据严格的免疫程序进行育肥牛的疫病防控,育肥牛需要做好免疫接种。在育肥牛养殖中,若发现有疑似病例需要及时的隔离治疗,使育肥牛更加健康,形成好的育肥牛养殖环境。要定期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消毒,使养殖场的环境更加干净卫生。将药物加入到育肥牛的饲料中,使育肥牛的免疫力得到提升,减少发病的几率,保证育肥牛能够按时出栏,维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6.合理确定育肥牛的出栏期

养殖户需要自行育肥,严格控制育肥期,时间不能超过18个月,少数养殖户对育肥牛的品种以及育肥期要求不高。育肥牛出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育肥牛的采食量确定出栏的时间,育肥牛采食量下降到正常食量的1/3以下时,就可以出栏了。还可以结合育肥牛的腹肋、坐骨以及腰角部位等脂肪的薄厚明确育肥的情况。当育肥情况达到中等或偏上,就可以考虑出栏。依据不同的出栏方法确定出栏的时间。总之,育肥牛的技术效果将对育肥牛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所以需要科学的采用育肥牛养殖技术,使育肥牛的质量、产量等得到提升。

篇2: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1整改环境设施

牛舍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肉牛的生长速度,为给肉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应及早对旧牛舍进行检修,调试好设备、器械等,并经常清洁牛舍和运动场,定期消毒、灭虫,保持牛舍安静,确保舍内采光良好、通风顺畅,适当配置温湿度调节设备,保持舍内温度在10~21℃,以促进肉牛快速生长。

2确定育肥方式

目前,养殖户普遍采用的育肥方式包括犊牛持续育肥、架子牛短期育肥和淘汰牛短期育肥,各养殖户应结合自己的销售渠道、当地的'销售价格和市场需求情况,选择适宜的育肥方式,确定肉牛育肥目标,同时制定实现育肥目标的实施方案。

3科学配制饲料

育肥期的饲料配方应依据肉牛分阶段营养需要进行设计,犊牛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应提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架子牛和淘汰牛则应提供能量水平较高的饲料。育肥前期,营养水平不宜过高,粗料水平保持在55%~65%,精料水平保持在35%~45%;育肥后期应提高营养水平,粗料水平保持在20%~30%,精料水平保持在70%~80%。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合理择取粗料,注意粗料应切短后饲喂,而精料粉碎则不宜过细,同时确保饲料清洁卫生、适口性好。

4把握饲喂技巧

在饲料营养全面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日喂量,对节约饲料成本、增加肉牛体质量有着重大意义。每头牛每天的饲喂量,应根据其体况、体膘、增重设计、育肥目标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与此同时,要注重肉牛的健康饮水问题,一般处于正常生长时期的育肥牛每天的需水量为30~40kg,切忌让育肥牛饮用脏水或处于缺水状态,否则将严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和肉牛的健康。合理的饲喂顺序为:先草后料,先料后水。另外,适量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肉牛快速增重也有较大帮助。

篇3: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技术初探论文

摘要:肥牛养殖带来的客观经济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技术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强度育肥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品种选择、饲料配置、防护措施以及管理4个方面对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育肥牛;高强度育肥;养殖技术

牛肉以其良好的口感和优质的营养在肉类市场上占有较大比重,价格也是居高不下,甚至出现小幅上涨趋势。20世纪70年代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育肥牛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创新,我国育肥牛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养殖育肥牛过程的关键技术对高强度育肥牛的养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高强度育肥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育肥牛养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肥牛养殖业的发展。

1)养殖人员多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户,缺乏专业养殖技术,造成养殖风险大、效率低。

2)高产肥牛品种培育工作有所欠缺,没有高产能力的肥牛品种,即使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也不能有效提升产出。

3)肥牛养殖饲料结构配置不够科学,营养供给不合理,不能满足生长需求。

4)传统养殖模式多为农户散养和销售,缺乏品牌意识,不具备一定的规模及相应的管理体系,致使我国育肥牛养殖业难成规模。

篇4: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技术初探论文

1)高强度育肥牛养殖的品种选择。首先要选择品种优、质量高的牛种,在育肥牛品种选择上要偏重于体型大、肉质鲜美、体重增重快的优良品种,也可选用优良的杂交牛种。对育肥牛的外形上则要求整体形状健硕、身体健康、消化功能好、后肢飞节高以及皮肤松弛柔软。另外,育肥牛的年龄对体重增加影响较大,2岁以内处于快速生长期的育肥牛非常适合高强度育肥,其消耗的饲料成本较低,而3~4岁的牛可采取短期强度育肥[1]。

2)高强度育肥牛养殖的饲料配置。高强度育肥牛的育肥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后期阶段。在初级阶段饲料的配置以粗饲料为主,提高其消化能力,根据育肥牛的`体重分配每日进食量并给予少量精饲料,同时留意牛的粪便,当粪便呈稀软状态时停止该阶段饲料供给模式。在中级阶段要注意增加精饲料的供给,可将精饲料粉碎方便牛消化吸收,该阶段精饲料的供给在保持充足量的同时,应呈递增状态[2]。后期阶段应以精饲料为主,辅以适当的添加剂和钙,该阶段的饲喂模式应为连续供给饲料,但无需太多。

3)高强度育肥牛养殖的防护措施。牛种采购时应及时进行检验检疫以及全面的消毒,确保安全后再进行群养,可防止育肥牛疾病的传播;育肥牛的场地要实行严格的管理措施,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随意进出,饲养人员要经全面消毒后进出工作场地,防止育肥牛受到外来病菌的感染[3]。要定期驱除育肥牛及饲养场地的寄生虫,以保证牛的健康生长,防止传染病的引发。

4)高强度育肥牛养殖的管理。首先要对牛种进行分类,分别饲养,并保持饲养场所的干净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其次,将饲养场所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牛的最佳生活条件下,在夏季可采用适当的措施保障牛圈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另外,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育肥牛养殖相关专业知识,参加相关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3结语

肥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肥牛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应给予高度的关注,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育肥牛养殖业,使我国的育肥牛养殖业逐渐趋于规模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吴忠红.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技术探析[J].当代畜牧,(2):4-5.

[2]许忠义.育肥牛养殖常见问题和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71-72.

[3]任丹.育肥牛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6(5):53-54.

篇5: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摘要:生猪标准化养殖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地区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等因素影响,最终造成生猪的养殖标准也不统一。标准化的养殖主要包含猪场建设、健康监测、饲养管理和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要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多和同行交流经验和技术,才能最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肉类的消费也与日俱增,市场的扩大驱使生猪的养殖不断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不断壮大的养猪业需要有标准化养殖技术支撑。所谓的标准化,每个地区、每个养殖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施方案,最终造成管理模式差异较大,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了对标准化养殖的概念作进一步的理解,笔者在此和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个人对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看法。

1猪场建设

猪场建设包括选猪场地址、建筑布局、方位选择、功能设计以及生产能力评估等方面,可以说是生猪养殖生产的第一步。猪场选址最好选择背风向阳且远离闹市区、水源、农田、公路和铁路的地方,同时必须满足最基本的水电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一个标准的生猪养殖场建筑应包括保育舍、育肥舍、仓库、饲料生产区、隔离舍、药房、化粪池和员工生活区等配套设施。保育舍和育肥舍属于猪生产区,最好在通风向阳处坐北向南而建,离员工生活区距离要合适,既不会形成干扰又要确保管理的.方便。对于仓库和饲料生产区则不能离生产区太远,方便饲喂。隔离舍和药房属于发病猪的隔离观察与治疗区域,存在大量传染性病原,这些建筑区域应远离生产区和员工生活区,以降低疫情发生的概率。化粪池是收集粪便的地方,不但需要远离整个活动区域,还应建在场子的下风向方位,避免造成污染。

2健康监测

生猪的出栏质量直接和其育肥期间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身体健康的猪屠宰后肉质好,出栏体重理想,料肉比低于平均水平,经济效益明显。相反曾发过病的猪育肥效果会差于健康猪。现在行业已经形成“治好不如防好,防好不如养好”的养殖理念,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和生产状况评估必不可少,以防患于未然。同时,对营养水平的监测也不容忽视,断奶后的仔猪从保育到育肥,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会发生改变。一般饲料厂家会根据生猪生长的阶段调配相应的饲料,营养配方科学,一般不会发生营养元素不足的情况。但饲料从生产到饲喂需要经过机械制粒、分装、运输、储存等过程,期间必有一些营养元素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失。拿维生素来讲,制粒过程温度最高达80℃,一些维生素会被破坏,制粒后表面接触空气也会被氧化损失一部分,储存过程难免会有霉菌生长,这些霉菌会利用一部分,猪采食后胃肠道不可能100%吸收,还会损失一部分,这样最终吸收进机体的维生素就相对不足了,因此应注意额外补充这些丢失的营养。

3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方面我着重谈下饲养密度和疾病防控方面的问题,很多养殖场存在老旧观念,认为养的猪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多卖一头是一头的钱,殊不知数量超限了质量就会下降。猪也是动物,存在自身社群行为,成长的竞争会使一部分猪处于弱势地位,时间一长就会变成弱仔,猪之间争夺空间的行为最终也会影响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过密的养殖大大增加疫病爆发的机会,绝大部分疫病的发生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的,饲养过密必然加大猪之间的接触频率,造成疫病防控的难度加大。生猪养殖过程中,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支原体病、螺旋体病等都经常发生,这些疾病一旦形成瘟疫将会大面积蔓延,损失不可估量。

4人员管理

表面上看一个猪场的管理管的是猪,实质上管的是人,人管理到位,工作任务就会执行到位,猪也就会生活的很舒适,生产性能自然能最大程度体现。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擅长方向,准确进行定岗,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员工的业务技能进行提升和培训,给予员工满意的福利和成长空间。在这里,笔者不建议一定要引入大养殖集团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自己的养殖规模不大,则普通管理模式就可以,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配套必须与之相适应的进行改进。另外很多场标准化养殖过程中对消毒不重视,其实消毒工作是一个养殖场的基本工作,尤其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庞大的动物数量给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机会。消毒可以确保疫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通过空气、饲喂器具、粪便等媒介传播的,定期的消毒可以随时杀灭这些媒介中存在的病原。消毒是猪群健康保障重要的一道防线,标准化生猪养殖场一定要重视。

5讨论

生猪标准化养殖是未来发展趋势,但不能片面理解标准化养殖的概念,所谓的标准都是相对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养殖模式都会有标准的差异。标准的好坏评判依据是大致相同的,都是以猪生长过程是否舒适,是否最大化的发挥了其生产性能,是否最终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为评估依据。希望我们的生猪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多多分享养殖经验和技术,使得我们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快速进步和发展。

篇6:山地生态鸡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

在山地生态鸡养殖工作中,需遵循具体的技术要点,并创建技术管理方案,确保在实际发展中,实现多元化的管理工作,创新养殖技术的应用形式,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观念,提高山地生态鸡的生产效益。

1当地情况分析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在实际发展中,已经开始创设大规模的山地生态鸡的养殖模式,并在规模化与产业化的发展中,建立了生态化与优质化的养殖机制,能够凸显地方特色,呈现养鸡产业的良好发展。而优质土杂山地鸡的供应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红河州财政局已经发出了关于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通知,且在20xx年度为蒙自市投入养鸡项目资金奖金300万元。根据具体要求,当地已经建设了31个山地鸡的.养殖场。

篇7:山地生态鸡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

在山地生态鸡养殖工作中,需遵循具体的技术要点,创新管理模式,确保养殖技术符合规范,提升各方面工作水平。具体措施为:

2.1科学选择养殖场地

在山地生态鸡养殖的过程中,养殖基地的选择较为重要,需保证地面的干燥性,并确保阳光的充足性,在风力较低的荒地或是林间选择养殖基地。在山地养殖期间,需将基地的坡度控制在25度左右,并将养殖基地与化工业、垃圾处理区域等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力开发现代化的养殖基地。

2.2鸡舍与围栏的搭建措施

在搭建鸡舍的时候,需保证具有抵御寒风与雨雪的能力,并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鸡舍而言,在实际设计期间,可使用杂木对框架进行搭建,将框架高度控制在2m左右,并在鸡舍顶部位置使用石棉瓦等材料对其覆盖。在鸡舍四周的墙壁,可以使用农业秸秆对其处理,将鸡舍面积控制在5130平方米,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明确各方面设计要求与原则,加强管理力度,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在搭建围栏的时候,可创建网状围栏,长度为39500m,并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将围栏作为鸡舍的隔离与保护结构,避免生态鸡从围栏中跳出,将围栏的高度控制在1.3m左右,避免影响围栏的实际建设与使用效果。在建设围栏结构之后,还需修建生态鸡饮用供水池30个,总体积为720立方米,然后引进土鸡鸡苗11万羽。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还需配置饲料桶1790只,饮水器具1790只,并设置脱温用热风炉7台,设置孵化机1台[1]。

2.3饲养管理工作措施

在山地生态鸡饲养管理工作中,需做好各方面管理工作,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提升饲养管理水平,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具体措施为:第一,需做好环境适应性的训练工作,在雏鸡脱温之后,对其进行科学的训练,每天放养3小时左右,在雏鸡发育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觅食昆虫与青草。在此期间,需为生态鸡补充饮水与饲料。第二,在饲料管理工作中,需根据生态鸡的实际觅食特点与需求,对生长发育进行严格的分析,在工作中可适当的补充饲料,并在放养过程中明确具体的养殖特点与要求,并形成科学的养殖模式。在饲料管理工作中,需在其中添加适当的磷元素与钙元素,必要的时候添加食盐,并通过合理方式开展管理工作[2]。

2.4放养管理措施

第一,需针对放养工作密度进行严格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山地生态鸡养殖期间,需将密度控制在200只/公顷左右,并根据当地的养殖情况,合理开展密度的协调工作,避免密度过大或是过小,以此提升放养工作效率。第二,在实际养殖期间,需明确具体的时间,并综合考虑季节与天气等情况,根据不同日龄生态鸡针对放养时间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需将时间控制在每天4小时左右,并在生态鸡发育的情况下,对时间进行控制。第三,在水量管理工作中,需保证为生态鸡提供充足的水分,并在合适补水量的支持下,保证水源的清洁性。在此期间,需针对饮水器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在提升生态鸡引水质量的情况下,规避病害问题。第四,需针对出栏的时间进行管理,明确养殖的时间长短,并根据生态鸡的实际生长情况确定出栏时间。通常情况下,山地生态鸡的出栏时间在7个月左右[3]。结语在山地生态鸡养殖过程中,需明确具体的养殖技术要求与特点,并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养殖模式进行严格管理,协调各方面养殖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合理配置基础设施与设备,提升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生态鸡的养殖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汉菲.浅谈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xx(9):101.

[2]金福况.浅谈山地土鸡生态养殖及其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xx(3):146-147.

[3]王金荣.浅谈江城县山地土鸡的生态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xx(14):217-217.

篇8:舍饲绒山羊养殖技术的要点探索论文

舍饲绒山羊养殖技术的要点探索论文

摘要:目前绒山羊养殖多为舍饲模式,尤其是在饲草饲料相对缺乏的冬季和春季。要掌握舍饲绒山羊养殖的技术要点,做好羊场的选址与羊舍的设备设置工作,做好饲草、饲料的贮备工作,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以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舍饲;绒山羊;羊舍;饲料;粗饲料;精饲料;饲养管理

1羊舍的建造与设施设置

科学选址。羊舍的选择非常的重要,羊舍的场址要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的地方,附近的交通便利,但要远离交通要道,场区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羊舍的建设要求冬暖夏凉,一般为半开放式的塑料暖棚,跨度为7m左右、前墙高1.3~1.5m,后墙高1.8~2m,脊高2.5~2.9m,面积为每只羊1.5~2m2。在冬季可在羊舍内圈的屋顶和内墙覆盖塑料薄膜,以增加羊舍的封闭性,利用太阳能提高羊舍的温度,夏季则可以将塑料薄膜卷起,加大舍内的通风面积,利于防暑降温。舍饲方式下较放牧饲养,绒山羊的运动量相对要少得多,因此要在羊场内设置运动场,以保证绒山羊有足够的运动量。运动场宜建成围栏式,面积要求为羊舍的3~4倍,在运动场内要设置有料槽和水槽。为了防止夏季绒山羊发生中暑,要在运动场内建有与羊舍面积相等的凉棚。场内设施。羊场内要将羊舍分为公羊舍、母羊舍、羔羊舍、育肥羊舍,在舍内设置有草架、料槽和饮水装置,料槽和水槽的设置与方便羊采食和饮水,并且数量要充足,以保证每只羊都能够采食到充足的饲料。羊场内还要设有药浴池。因绒山羊易患体外寄生虫病,因此场区内设置药浴池十分有必要,要求浴池深1m,长10m,底宽30~60cm,上口宽60~80cm,入口端要有陡坡,出口端要建有斜坡滴流台,便于药液回流。

2饲料的准备

舍饲方式下要准备充足的饲料,尤其是在饲草饲料相对缺乏的冬季和春季更应该做好饲料的贮备工作。饲料包括饲草饲料、精饲料。其中饲草饲料主要有青干草、青贮料或者农作物的秸秆,饲草的贮备量一般每天每只羊1.5kg,饲草的种类也要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来准备,减少饲草运输产生的成本。如果养殖场的条件允许,可以自己种植牧草,如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为了保证绒山羊在冬季有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可在饲草较为丰富的季节调制青贮料,要求每只绒山羊的用量为0.3~0.5m3。精饲料的种类最常用的是玉米、麸皮、高粱、豆粕等,是绒山羊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可以提高绒山羊的养殖效果,获得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精饲料的贮备量一般要求在每只每年60kg。除此之外,还要适当的贮备一些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类添加剂,以确保绒山羊获得充足且全面的营养物质。

3日常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饲养。一般母羊在春季进行妊娠后期或者产羔,在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迅速,通常羔羊体重的80%是在这一阶段生长的,因此要给其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并且各营养物质的配比要合理,其中钙、磷的的含量要增加在妊娠前期的40%~50%,同时还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同时还要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以免发生便秘,可预防难产。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做好保胎的工作,防止羊群过于拥挤、受到惊吓,适量的进行运动,防止发生机械性流产。哺乳母羊的的饲养管理目的是提供充足的乳汁,并且要尽快的恢复体况,以尽早的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因此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哺乳期母羊要控制精料的饲喂量,可增加多汁饲料的饲喂量,在羔羊断奶前要逐渐的减少多汁饲料和精料的量,防止母羊发生乳房炎。羔羊的饲养。母羊的产羔后要做好羔羊的护理工作,尽早的让其吃上初乳,以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最重要的是获得被动免疫,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另外还要做好羔羊生活环境温度的控制工作,防止羔羊受凉,同时要加强看护,防止发生压死的现象。做好抓绒工作。一般在每年的4~5月是绒山羊的抓绒期,对2周龄前的羊实施剪绒,对于2岁后的羊实施抓绒,抓绒可分两次进行,间隔20天左右的时间,在抓绒前要让羊空腹12小时,操作时动作要轻,尤其是对待孕羊要更加的小心,以免造成流产。

4疾病的预防工作

疾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疾病的预防与科学的饲养管理结合起来。首先要给羊群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加强养殖环境的控制工作,加强日常的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提供新鲜、清洁的饲料和饮水,不饲喂发生霉变、有毒、含有杂物的饲料,饲喂工具要保持清洁,并经常的清洗和消毒。羊舍要保持空气新鲜,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可提高羊群的舒适度,还可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大量滋生与繁殖。羊进行舍饲后由于养殖环境的限制,更易患有寄生虫病,因此要做好驱虫的工作,可进行药浴驱除体外寄生虫,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使用驱虫药,如左旋咪唑片等驱除体内寄生虫。

【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相关文章:

1.肉羊养殖技术分析论文

2.高效肉牛养殖技术探讨论文

3.养殖论文

4.生态猪的养殖技术发展趋势的论文

5.荒山荒地造林技术要点探讨论文

6.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论文

7.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8.蝇蛆的养殖技术

9.水产养殖技术总结

10.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下载word文档
《浅谈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要点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