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六丑刘辰翁,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shanh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六丑,六丑刘辰翁,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六丑,六丑刘辰翁,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六丑,六丑刘辰翁,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六丑,六丑刘辰翁,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诗词大全
六丑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 体裁:词 看东风海底,送落日、飞空如掷。醉游暮归,怕西州堕策。归路偏失。记上元时节,千门立马,望金坡残雪。素娥推下团栾辙。塞草惊尘,河水渡楫。悠悠雨丝风拂。但相随断雁,时度荒泽。回头紫陌。梦归归未得。憔悴江南,秋风旧客。去年说著今日。漫故人相命,玳筵鸣瑟。愁汗漫、全林杯窄。况飘泊相遇,当时老叟,梨园歌籍。高歌为我几回阕。似子规、落月啼乌悄,傍人泪滴。
篇2:六丑,六丑方千里,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六丑,六丑方千里,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诗词大全
六丑作者:方千里 朝代:宋 体裁:词 看流莺度柳,似急响、金梭飞掷。护巢占泥,翩翩飞燕翼。昨梦前迹。暗数欢娱处,艳花幽草,纵冶游南国。芳心荡漾如波泽。系马青门,停车紫陌。年华转头堪惜。奈离襟别袂,容易疏隔。人间春寂。谩云容暮碧。远水沈双鲤、无信息。天涯渐老羁客。叹良宵漏断,独眠愁极。吴霜皎、半侵华帻。谁复省十载,匀香晕粉,髻倾鬟侧。相思意、不离潮汐。想旧家、接酒巡歌计,今难再得。
篇3:六丑,六丑杨泽民,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六丑,六丑杨泽民,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诗词大全
六丑作者:杨泽民 朝代:宋 体裁:词 叹浓欢易散,便忍把、恩情抛掷。恁时寸心,惟思生翅翼。别後踪迹。不定如萍泛,暂抛江沔,又留连京国。芳容料见尤光泽。共赏青楼,同游绮陌。皆曾痛怜深惜。纵鳞鸿托意,云水犹隔。兰房深寂。映轻红淡碧。翠竹名花底、同燕息。杯盘屡肯留客。见真诚厚爱,意深情极。乌纱翦为新冠帜。谁知道、荏苒尘埃带抹,任他倾侧。朝云信、且候潮汐。但寸心、未改伊人在,应须近得。
篇4:六丑,六丑吴文英,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六丑,六丑吴文英,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 -诗词大全
六丑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 体裁:词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玉夜花节。记向留连处,看街临晚,放小帘低揭。星河潋艳春云热。笑靥梅,仙衣舞缬。澄澄素娥宫阙。醉西楼十二,铜漏催彻。红消翠歇。叹霜簪练发。过眼年光,旧情尽别。泥深厌听啼_。恨愁霏润沁,陌头尘袜。青鸾杳、细车音绝。却因甚、不把欢期,付与少年华月。残梅瘦、飞趁风雪。向夜永,更说长安梦,灯花正结。
篇5:六丑・杨花,六丑・杨花彭元逊,六丑・杨花的意思,六丑・杨花赏析
六丑・杨花,六丑・杨花彭元逊,六丑・杨花的意思,六丑・杨花赏析 -诗词大全
六丑・杨花作者:彭元逊 朝代:南宋 体裁:词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钟辍⒋盒娜缒澹欲待化、丰乐楼前帐饮,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爬帷 【注释】 ①老大:衰老。
②何世:什么朝代。
③回风:旋风。
④瓜洲:镇名,又称瓜埠洲,亦作瓜州,在江苏邗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此处泛指渡口。
⑤舣:停船靠岸。亦作舣。
⑥长秋:汉宫名,一般为皇后所居的地方。此处泛指宫殿。【译文】暮春时节春风渐老,哪里还有当初的芳芬情意?多情的'杨花无人收留。在空阔的江山中到处漂泊,身世如寄,不知要飘落到何时何世?追忆当年她曾在官道暂时依傍,却未能长久地留居,又只有悠悠地出门千里,痴心遗篇指望着能被旋风吹坠,能飞落到佳人的扇底。或是轻轻地落在钗头上作为点缀。别人家的柳条千丝万缕,只知道遮蔽长亭短驿,却阻隔不断向东流的江水。她曾经在瓜洲靠岸,岁岁等着行人返归。夕阳已落下故宫,城头的栖乌被月光惊起。她又曾在账幕中沉沉春睡,也曾和友伴共同飞到湖上,四处都是青草而无落足之地。奈何空中落着绵绵丝雨,沾湿杨花,使她春心如腻。想飞也飞不起。她想要飞到丰乐楼前饯别的宴席,想要飞到青门外去,都因力气不足而枉费了心机。有谁来可怜她,到处流落所剩无几,点点滴滴,滚作松软雪白的绵团,只可以为君擦去伤心的泪水。【赏析】本篇为歌咏杨花寄慨之作。构思立意均模仿苏轼《水龙咏》咏杨花一词,但笔力稍逊,词意也较晦涩。上片抒写杨花漂泊无定所,下片写柳共花为雨所湿,欲飞不能,化作愁人的眼泪。字里行间隐约寄寓着作者在宋朝灭亡后身心无所依归的身世之感。起笔两句写春暮,杨花已老。“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 ,浩荡何世?”三句借杨花无处归依,不知漂泊到何世的无奈心境,抒写自己身无定所,尤其是精神无所依托的痛苦。“但忆”以下写杨花无处安身的苦况,官道不留,指望到美人的扇底钗头去作点缀也是空有痴情,虽然想有所作为,但力量微小,最后只能够随江水而去。下片开头意脉承前,有岭断云连之妙。既已说:“不隔江水”,暗示其随江水漂流。下片接着说,她如同美人,在瓜州停泊靠岸,等着被别人返回,直等到日落月升,何等痴情。“帐庐”三句再写杨花只能飞到湖上落在水面,而地面无处容身。此有两点含义:一是柳絮太轻飘,最易被吹起刮起,见水沾湿则不能再飞,二是传说水中浮萍为柳絮所化,故落水化萍才是她的最终归宿。之后补充这一点,写柳絮沾雨之后不能飞的苦况。最后以“为君拭泪”收束,增加了悲凉色彩。
篇6:六丑·落花原文及赏析
六丑·落花原文及赏析
原文:
六丑·落花
[宋代]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译文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唉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注释
六丑:周邦彦创调。试酒:宋代风俗,农历三月开或四月初偿新酒。见《武林旧事》等书
过翼:飞过的`鸟。
楚宫倾国:楚王宫里的美女,喻蔷薇花。
钗钿(diàn)堕处:花落处。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桃蹊(xī):桃树下的路。柳阴:绿柳成荫的路。
多情为谁追惜:即“为谁多情追惜”,意即还有谁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残春逝呢?
惹:挑逗。珍丛:花丛。
强簪巾帻:勉强插戴在头巾上。巾帻:头巾。恐断红、尚相思字:唐卢渥到长安应试,拾得沟漂出的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娶遣放宫女为妻,恰好是题诗者。见范《云溪友议》本句用红叶比落花。
向人欹侧:向人表示依恋媚态。
断红:用唐人卢渥和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的典故。联系前句,意指红花飘零时,对人间充满了依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无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点明时令、主人公身份,抒发惜春心情。“试酒”,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这里用以指时令──农历四月初。长期羁旅在外的词人,值此春去之际,不禁发出虚度光阴的感叹,写来含浑而不显露。“正”字、“怅”字直贯全篇。“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过翼”,以鸟飞作比喻,形容春归之迅速,这三句一句一转:“愿春暂留”,表示不忍“虚掷”,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飞鸟,竟成“虚掷”;“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更无影无踪。“一去”二字,直说到尽头,不留余地。随着句意,惜春之情愈转愈深。周济评曰:“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宋四家词选》)。以无五句写春去,是题前之笔。接下陡然提出:“为问花何在?”一笔喷醒,又轻轻顿住。谭献认为:“‘为问’”三句,搏兔用全力”(《词辨》卷一)。陈廷焯指出:“……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白雨斋词话》卷一)。其实从下句“夜来风雨”至无片结束,皆从此一问而出,振起全词。“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二句,正面写落花。“倾国”,美人,这里以之比落花。以美人比落花,唐代即有。沈亚之《异梦录》:“王炎梦游吴,同葬西施。”韩偓《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这里本应说吴宫,但为律所限,故借用“楚宫”。这三句既写因夜来风吹雨打,使落花无家,更写由于落花是无家的,所以虽有倾国之美姿,也得不到风雨的怜惜。这里是人与花融合来写,以花之遭际喻羁人无家、随处飘零之身世。这三句一开一合,一起一伏,很好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钗钿堕处遗香泽”以下六句,大力铺开,尽情写蔷薇谢后的飘落情况。“钗钿堕处遗香泽”,这里是以美人佩戴的“钗钿”喻落花,化用徐夤《蔷薇》诗:“晚风飘处似遗钿”句意,零落之余,只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落花飘零是惨景,而以“桃蹊”、“柳陌”来衬托,却显得极有情致。接下侧写一笔:“多情为谁追惜?”“为谁”,即谁为。春去花残,观赏者都已散去,应不再有多情追惜之人了。“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二句一转,蜂蝶无知,不知“追惜”,然而它们却以媒人、使者的身分“时叩窗隔”,似乎在提醒室中人去“追惜”。通过以无描绘,把蔷薇虽然凋谢而香气犹存,春天虽然逝去而值得追惜之情景写得韵味盎然。词作无片特用问语“为问花何在”、“多情为谁追惜”,加以强调,以突出“无家”与“无人追惜”之意,由此见出内中隐含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感。
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开首二句起衬托作用,以引起下文。词人不忍辜负蜂蝶之“时叩窗隔”,于是走出室内,来到东园,只见园内花事已过,碧叶茂盛,一片“花落”后“岑寂”的景象,也是“光阴虚掷”、春天“一去无迹”之实况。“静?珍丛底,成叹息,”写人惜花。为了“追惜”,词人静静地绕着蔷薇花丛,去寻找落花所“遗”之“香泽”。“成叹息”三字总括一切,承无启下。“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三句,为一叹,写花恋人。花已“无迹”,但有“长条”,而“故惹行客”,话别“牵衣”,有同病相怜之意,也写出“行客”之无人怜惜、孤寂之境况。无情之物,而写成似有情,虽无中生有,却动人必弦,感人至深。“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四句,为二叹。在“长条”之无,偶然看见一朵残留的小花,词人以为这就是打算与其话别者。虽然“残花”本不是“簪巾帻”之物,然而“行客”却颇受感动,故“强”而“簪”之。然而这哪里比得无它当初盛开时插在美人头无之妩媚动人呢?残英强簪,令人回想花盛时之芳姿,映带凋谢后之景况,有无限珍惜慨叹之意。这既是慨叹花之今不如昔,更是慨叹自己的“光阴虚掷”、“人老珠黄”。词作写至此,词人如梦初醒,似有所觉悟,又有无可奈何之感。最后三句“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为三叹。词人因终不愿落花“一去无迹”,所以又对花之“漂流”劝以“莫趁潮汐”,冀望“断红”无尚有“相思”字。如若落花随潮水流去,那无面题的相思词句,就永远不会让人看见了。“何由见得”,即何由得见,流露了依依不舍的深情蜜意。这里活用红叶题诗故事,借指飘零的花瓣。对以无所写,周济评曰:“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宋四家词选》)。末句复用问语,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谭献曰:“结笔仍用逆挽,此片玉之所独”(《词辨》卷一)。
这是首“惜花”之词,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词构思别致,充分利用慢词铺叙展衍的特点,时而写花,时而写人,时而花、人合写,时而写人与花之所同,时而写人不如花之处。回环曲折、反复腾挪地抒写了自己的“惜花”心情,又表露了自伤自悼的游宦之感。黄蓼园曰:“自伤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工生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蓼园词选》)。评论较妥切,可参考。
篇7:六丑·杨花原文及赏析
六丑·杨花原文及赏析
《六丑·杨花》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彭元逊,其古诗全文如下: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前言】
《六丑·杨花》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杨花而写身世,寄托故国之思。其特色在于不写杨花之形与神,而是用一些可以通过杨花产生联想的语汇营造境界,引导读者进行想象和联想。下阕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末尾两句,想象新颖奇特,为画龙点睛之笔。
【注释】
⑴六丑: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创自周邦彦。
⑵老大:衰老。
⑶官道:指公家修筑的大道。
⑷回风坠:旋风吹坠。
⑸钗头微缀:钗的首端轻轻点缀。
⑹他:指柳花。
⑺解遮亭障驿: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
⑻反洲曾舣:王安石有《泊船瓜洲》诗。舣:即泊船,让船靠岸。
⑼行人:指折柳送别的离人。
⑽长秋:长秋宫,汉宫殿名,在长安城长乐宫西。汉高祖刘邦在这居住,后太后在此长居住。借此泛指南宋都城临安故居。
⑾城乌:城头乌鸦
⑿愔:宁静。
⒀腻:柔腻。
⒁化:迁化。指消亡。
⒂帐饮:设帐帐饮。
⒃青门:古长安城门名。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寓居青门外种瓜,其瓜甚佳,以东陵瓜或青门瓜名闻遐迩。
⒄抟:揉捏成圆团。
⒅裛:沾湿。此处有揩拭的意思。泪:拭泪。
【翻译】
暮春时仿佛东风已经衰老,哪还有当初风华正茂的意气。杨花有情却谁也不收,江山辽阔,身世飘零如寄。飘荡荡不知时变世易,只记得临近通衢大道,短暂流连不得久居,便离家远行千里。痴心地盼望叫一阵旋风吹坠大地,相逢在美人的扇底,在美人钗头轻轻缀系。他家垂柳万条千缕,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却不能隔断江水奔溢。
曾经在瓜州渡口依舟着岸,年年等待着行人返归。斜日从故宫西坠,城头乌鸦在夜间惊飞。在帐庐上安然春睡,又一齐飞到湖面上流离,芳草天涯遍青绿,无地存身去哪里?静悄悄地下着绵绵细雨、湿粘不飞的柳絮似一片春心柔腻。杨花将要消亡化去,无法赴丰乐楼前的饯别宴席,无法去青门外邵平种瓜的园地。何人怜念,它流落无依,生命无几,一点点抟成了如雪似绵的松润圆球,为君浸透了伤心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移情杨花,赋予它人性,借花之飘零写自己流离失所的悲哀。
上阕写自己飘零四海,无处寄身的亡国之叹,“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起笔写东风无力,失去当时活力,哀情流露。“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杨花此时本是柔情万种的,然而作者眼中看到却终须飘零。对比的反差反映了作者眼中皆悲色,反映出心境的悲凉。“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词人借杨花之口回忆起当年“临官道”的无忧生活。然而这种都城之内的逸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国家就灭亡了,触景生情,以欢喜之物衬托出内心的无限悲伤。又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无根的蓬团,然而依然盼望“扇底相逢,钗头微缀”,对偶的修辞突出了作者它希望能重回都城,重温那轻歌曼舞的快乐时光,此时作者又笔锋一转,“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这几句写杨柳万千枝条能够遮蔽亭台驿站,却不能隔断滔滔江水。表达了词人的思归之情正似这滔滔江水,不可遏止。
下阕写词人浪迹萍踪、前途灰暗的.感叹。“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词人巧妙的利用借杨花之口说明自己曾在扬州客居,“等行人岁岁”则用叠字突出了作者寄居时间之长和内心忧伤,盼望着春风将它带回京城。“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作者将细雨、柳絮、杨花三种意向结合在一起,衬托内心的失望和对故土的想念,“点点抟作、雪绵松润”,将生命比作雪球,将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进一步升华了词人的哀怨和悲痛。整句词写得十分悲哀,词人将亡国之痛、羁旅之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对前途的绝望,借杨花的遭遇娓娓道出,哀怨缠绵,十分感伤。
该词深婉含蓄,运用象征手法,构思立意均模仿苏轼《水龙咏》“咏杨花”一词,但笔力稍逊,词意也较晦涩。
篇8:六丑·杨花诗歌赏析
六丑·杨花诗歌赏析
宋 :彭元逊——《六丑·杨花》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 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 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 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 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 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 愔愔雨、春心如腻。 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 何人念、流落无几。 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浥泪。
彭远逊,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 风气:风度。 浩荡:指飘零。 舣:停船靠岸。 长秋:汉宫名。 愔:深沉、静默。 丰乐楼:在西湖。 青门:原汉代长安东南门,此借指临安城门。 抟:把东西捏聚成团。 浥:沾湿。
这首咏物词细腻地描绘了飘零无依的杨花,并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它缠绵哀怨的感情。杨花的形象实际是南宋遗民形象的再现,而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通亦得到了体现。词的构思精巧、比喻贴切、形象生动,是咏物词中的佳作。
篇9:六丑·杨花原文及赏析
六丑·杨花原文及赏析
原文: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译文
暮春时仿佛东风已经衰老,哪还有当初风华正茂的意气。杨花有情却谁也不收,江山辽阔,身世飘零如寄。飘荡荡不知时变世易,只记得临近通衢大道,短暂流连不得久居,便离家远行千里。痴心地盼望叫一阵旋风吹坠大地,相逢在美人的扇底,在美人钗头轻轻缀系。他家垂柳万条千缕,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却不能隔断江水奔溢。
曾经在瓜州渡口依舟着岸,年年等待着行人返归。斜日从故宫西坠,城头乌鸦在夜间惊飞。在帐庐上安然春睡,又一齐飞到湖面上流离,芳草天涯遍青绿,无地存身去哪里?静悄悄地下着绵绵细雨、湿粘不飞的柳絮似一片春心柔腻。杨花将要消亡化去,无法赴丰乐楼前的饯别宴席,无法去青门外邵平种瓜的园地。何人怜念,它流落无依,生命无几,一点点抟成了如雪似绵的'松润圆球,为君浸透了伤心泪。
注释
①反洲曾舣:王安石有《泊船瓜洲》诗。舣:即泊船,让船靠岸。
②愔(yīn):宁静。
③青门:古长安城门名。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寓居青门外种瓜,其瓜甚佳,以东陵瓜或青门瓜名闻遐迩。
④裛(yì):沾湿。此处有揩拭的意思。泪:拭泪。
赏析:
本词咏杨花。杨花有情但世道无情,丝丝袅袅随风飘零天涯,故杨花深得身世坎坷的词人共鸣。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开篇便是“似花还似非花”,那种潜流般的内在气韵似乎游离了物的世界,而进入到缠绵的人世空间。本词直抒其情,随意任性,洋洋洒洒,一如漫天飞舞无可依归的落絮游丝,倒也清新别致。另外,从本词也可看出由宋入元后雅词的通俗化趋势,这也与散曲的兴起有关。
篇10:周邦彦《六丑》诗词翻译赏析
周邦彦《六丑》诗词翻译赏析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译文]长长的枝条钩住行人,像牵住衣衫有话要讲,惜别的情感哀怨缠绵。
[出自]北宋 周邦彦 《六丑》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注释:
六丑:词牌名。此词调为周邦彦首创,长达一百四十字,分上下两片,以咏物为题材,寄托自己身世之感。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载:“(徽宗)问《六丑》之义,莫能对。急召邦彦问之。对曰:‘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昔高阳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
正单衣试酒:杜甫《曲江二首》:“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试酒:品尝新酿成的酒。《武林旧事》卷三载,夏历四月初,酒库呈样尝酒。张镃《赏心乐事》亦曰:“三月季春……花院尝煮酒。”南宋风俗多沿袭北宋汴京,“试酒”之俗亦是。
怅:惆怅,愁闷。
客里:客游他乡之时。
愿春暂留:俞注:“三句一句一转,《宋四家词选》评为‘千锤百炼’。‘过翼’,以鸟飞作比方,言春归的迅速。”
过翼:飞过的鸟。翼:鸟翅,这里代指鸟。
为问花何在:苏轼《水龙吟》:“晓为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以美人比落花,意思是夜里的风雨把蔷薇花都埋葬了。韩偓《哭花》:“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楚宫:西施是吴宫美人,故本应作“吴宫”,但按格律应用仄声字,而吴楚地域相接,吴地后归楚,楚宫亦多美人,故用“楚宫”。
倾国:美人的代称。汉乐府《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钗钿堕处遗香泽:以美人的钗钿坠落形容蔷薇花飘落。此句写花已零落而香泽犹存,如美人已逝而钗钿仍芳。《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徐夤《蔷薇》:“晚风飘处似遗钿”。钿:一种嵌花的首饰。香泽:香气。泽,油膏之类。
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形容落花飞舞的样子。蹊:小路。陌:小道。
但:只有。蜂媒蝶使:蜜蜂、蝴蝶往来花丛之中,像是花的媒人和使者,故曰。裴说《牡丹》:“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窗槅(gé):窗子。槅:窗上用木条制成的格子。
岑寂:冷清,寂寞。
蒙笼:草木茂盛繁密的样子。暗碧:暗绿色。
珍丛:指蔷薇花丛。韩偓《大庆堂赐宴元璫而有诗呈吴越王》:“笙歌风紧人酣醉,却绕珍丛烂熳看。”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蔷薇枝上有刺,会钩住人的衣服,故曰。储光羲《蔷薇歌》:“低边绿刺已牵衣。”无极:没有尽头。
残英:残花。强:勉强。簪:插,戴。巾帻:裹发的头巾。
颤袅:颤动摇曳。欹(qī)侧:倾侧,斜依。
趁:逐,随。潮汐:潮水。早潮为潮,晚潮为汐。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用唐人红叶题诗的典故。《云溪友议》载卢渥应举之时,在御沟旁拾到一片红叶,上面题诗一首,于是藏之巾箱。后娶一宫人,见红叶后长叹曰:“当初偶题随流,不想被郎君收藏。”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断红:落花。何由见得:珍重落花之意。
译文1:
初穿单衣试饮新酒,独客异乡光阴虚度。愿春天暂时留住,春如鸟儿疾飞不知去处。蔷薇花在哪里?昨夜的狂风急雨,把这楚宫的美人摧残入土。像堕落的钗钿遗下缥缈的芳香,花瓣飘过桃树下的小径,又飞过柳树下的小路。有谁为之怜惜咏叹?只有黄蜂和蝴蝶,不时扣击那带格的窗户。
东园清清冷冷,草木茂盛,一片幽暗。静静地环绕花丛,阵阵叹息发自心弦。长长的枝条钩住行人,像牵住衣衫有话要讲,惜别的情感哀怨缠绵。将一朵小小的残花,勉强地插在头上,怎比得鲜花在美人头钗上摇颤,娇媚斜侧引人爱怜。漂泊的花瓣,不要跟随潮汐迅速离去,只怕那上面有相思的诗句,难以为知音人看见。
译文2:
正是穿单衣品尝新酒之时,我却长期客宦在外地,大好的时光轻易抛掷。盼望春天能暂时留步,春天却像飞鸟展翅,飞过去一点不留踪迹。蔷薇花呵你去向哪里?莫非是昨夜的狂风骤雨,当作楚宫美人葬入墓地?也许钗钿堕落处,还遗发着浓郁的香气;还是胡乱装点桃林小路,或是在柳阴下翻来卷去。谁能多情对你深表惋惜?只有那枝头上的蜂媒蝶使,还不时地把窗棂扣击。
东园里一片落寞沉寂,草木葱茏幽暗深碧。我独自饶着蔷薇花丛,不断地连声叹息。长长的枝条故意招惹行客,牵着衣襟像是要说话,倾诉无限的惜别情意。残存的花蕾是那么娇小,勉强把它插在头巾上。总不像一朵盛开的鲜花,钗头上颤威威卖弄娇姿,还时时向人斜倚。落花即或被水漂流去,也不要追逐那早潮晚汐。恐怕那凋落的花瓣上,还题写着相思的诗,漂走了,你的情意谁知。
赏析: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点明时令、主人公身份,抒发惜春心情。“试酒”,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这里用以指时令──农历四月初。长期羁旅在外的词人,值此春去之际,不禁发出虚度光阴的感叹,写来含浑而不显露。“正”字、“怅”字直贯全篇。“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过翼”,以鸟飞作比喻,形容春归之迅速,这三句一句一转:“愿春暂留”,表示不忍“虚掷”,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飞鸟,竟成“虚掷”;“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更无影无踪。“一去”二字,直说到尽头,不留余地。随着句意,惜春之情愈转愈深。周济评曰:“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宋四家词选》)。以上五句写春去,是题前之笔。接下陡然提出:“为问花何在?”一笔喷醒,又轻轻顿住。谭献认为:“‘为问’”三句,搏兔用全力”(《词辨》卷一)。陈廷焯指出:“……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白雨斋词话》卷一)。其实从下句“夜来风雨”至上片结束,皆从此一问而出,振起全词。“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二句,正面写落花。“倾国”,美人,这里以之比落花。以美人比落花,唐代即有。沈亚之《异梦录》:“王炎梦游吴,同葬西施。”韩偓《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这里本应说吴宫,但为律所限,故借用“楚宫”。这三句既写因夜来风吹雨打,使落花无家,更写由于落花是无家的,所以虽有倾国之美姿,也得不到风雨的怜惜。这里是人与花融合来写,以花之遭际喻羁人无家、随处飘零之身世。这三句一开一合,一起一伏,很好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钗钿堕处遗香泽”以下六句,大力铺开,尽情写蔷薇谢后的`飘落情况。“钗钿堕处遗香泽”,这里是以美人佩戴的“钗钿”喻落花,化用徐夤《蔷薇》诗:“晚风飘处似遗钿”句意,零落之余,只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落花飘零是惨景,而以“桃蹊”、“柳陌”来衬托,却显得极有情致。接下侧写一笔:“多情为谁追惜?”“为谁”,即谁为。春去花残,观赏者都已散去,应不再有多情追惜之人了。“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二句一转,蜂蝶无知,不知“追惜”,然而它们却以媒人、使者的身分“时叩窗隔”,似乎在提醒室中人去“追惜”。通过以上描绘,把蔷薇虽然凋谢而香气犹存,春天虽然逝去而值得追惜之情景写得韵味盎然。词作上片特用问语“为问花何在”、“多情为谁追惜”,加以强调,以突出“无家”与“无人追惜”之意,由此见出内中隐含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感。
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开首二句起衬托作用,以引起下文。词人不忍辜负蜂蝶之“时叩窗隔”,于是走出室内,来到东园,只见园内花事已过,碧叶茂盛,一片“花落”后“岑寂”的景象,也是“光阴虚掷”、春天“一去无迹”之实况。“静?珍丛底,成叹息,”写人惜花。为了“追惜”,词人静静地绕着蔷薇花丛,去寻找落花所“遗”之“香泽”。“成叹息”三字总括一切,承上启下。“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三句,为一叹,写花恋人。花已“无迹”,但有“长条”,而“故惹行客”,话别“牵衣”,有同病相怜之意,也写出“行客”之无人怜惜、孤寂之境况。无情之物,而写成似有情,虽无中生有,却动人必弦,感人至深。“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四句,为二叹。在“长条”之上,偶然看见一朵残留的小花,词人以为这就是打算与其话别者。虽然“残花”本不是“簪巾帻”之物,然而“行客”却颇受感动,故“强”而“簪”之。然而这哪里比得上它当初盛开时插在美人头上之妩媚动人呢?残英强簪,令人回想花盛时之芳姿,映带凋谢后之景况,有无限珍惜慨叹之意。这既是慨叹花之今不如昔,更是慨叹自己的“光阴虚掷”、“人老珠黄”。词作写至此,词人如梦初醒,似有所觉悟,又有无可奈何之感。最后三句“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为三叹。词人因终不愿落花“一去无迹”,所以又对花之“漂流”劝以“莫趁潮汐”,冀望“断红”上尚有“相思”字。如若落花随潮水流去,那上面题的相思词句,就永远不会让人看见了。“何由见得”,即何由得见,流露了依依不舍的深情蜜意。这里活用红叶题诗故事,借指飘零的花瓣。对以上所写,周济评曰:“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宋四家词选》)。末句复用问语,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谭献曰:“结笔仍用逆挽,此片玉之所独”(《词辨》卷一)。
这是首“惜花”之词,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词构思别致,充分利用慢词铺叙展衍的特点,时而写花,时而写人,时而花、人合写,时而写人与花之所同,时而写人不如花之处。回环曲折、反复腾挪地抒写了自己的“惜花”心情,又表露了自伤自悼的游宦之感。
篇11:六丑蔷薇谢后作周邦彦翻译赏析
词人托落花以抒发伤春惜花之情,兼写身世之感。上片写春归花落,一去无迹,感叹滞留他乡的漂泊之情,下片叙东园悼花,怜香惜玉,暗写自己的.身世之痛。开头三句,连用“岑寂”、“静”二个词语写出自然环境的凄凉和词人主体心境之凄凉的交织。“长条故惹行客“一句如神来之笔,契合物性,蔷薇藤蔓上有小刺,可挂住人的衣服,故可视为实写,但“故惹”与“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则是赋花以人的情感了,表现词人的惜花之情。立意新颖别致。“残英小”以下又分两层意思。一层是以一朵残花插在头上表示喜爱倾慕之情,一层是痛惜随水飘流的落红。并引用红叶题诗之典,委婉表现对意中美人的思恋之情。。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夜来风雨”以下设想蔷薇花凋落飘零的凄惨景象。比喻精美,想象丰富,描写精当。本词虽也是伤春之作,可能也寄托了一 些身世感受,但主要的还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抒写了悼惜春残花落的伤感。全词含蓄委婉,精深华妙,层层转折,韵味无穷。
个人资料:
周邦彦(1056 ―1121)字美成 ,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 ,而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 ”。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 。徽宗即位 ,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 )。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宁波)任入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处州(今浙江丽水),值方腊起义,道梗不赴。未几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
《宋史 》、《东都事略 》与《 咸淳临安志》均有传。《宋史・艺文志 》著录其《 清真居士集 》十一卷,已佚。清人厉鹗《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今人罗烈又辑得古近体诗三十四首。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张炎《词源 》卷下 ),其词“浑厚和雅”(《词源 》),“ 缜密典丽 ”(刘肃《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序》,对后世影响较大。
相关推荐:
蝶恋花周邦彦
春雨周邦彦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篇12:六丑蔷薇谢后作周邦彦翻译赏析
,这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从描写落花到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
原文:
六丑・蔷薇谢后作
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六丑・蔷薇谢后作字词解释:
⑴六丑:词牌名。周邦彦创调。
⑵试酒:宋代风俗,农历三月末或四月初偿新酒。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这里用以指时令。
⑶过翼:飞过的鸟。
⑷楚宫倾国:楚王宫里的美女,喻蔷薇花。倾国:美人,这里以之比落花。
⑸钗钿(diàn)堕处:花落处。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⑹桃蹊(xī):桃树下的路。柳陌:绿柳成荫的路。
⑺多情为谁追惜:即“为谁多情追惜”,意即还有谁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残春逝呢?
⑻珍丛:花丛。
⑼惹:挑逗。
⑽强簪巾帻(zé):勉强插戴在头巾上。巾帻:头巾。
⑾向人欹侧:向人表示依恋媚态。
⑿恐断红、尚相思字:意指红花飘零时,对人间充满了依恋之情。用唐人卢渥和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的典故。见范摅《云溪友议》:唐卢渥到长安应试,拾得沟漂出的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娶遣放宫女为妻,恰好是题诗者。
【六丑,六丑刘辰翁,六丑的意思,六丑赏析】相关文章:
2.丑石读后感
3.丑娃娃作文
4.《丑石》练习题
6.丑公主童话作文
7.丑石教学设计
8.语文教案-丑菊
9.丑小猫奇遇作文
10.美与丑议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