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介绍
“collegeboar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介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介绍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介绍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也可以用作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西南回纥国(今云南境内)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今排湖,据光绪《沔阳州志》有记载)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便成为我国民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的写照或一种谦词。
篇2:千里送鹅毛歇后语
1、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比喻礼物虽轻但人的情意深厚)
2、千里送客 - 总有一别(比喻总有离开的时候)
3、千年的野猪 - 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货)
4、牛魔王的兵 - 千奇百怪
5、千臂观音 - 多面手
6、千斤顶 - 上劲
7、千斤磨盘 - 无二心
8、骑毛驴不用赶 - 道熟(比喻富于某种经验,做起事来非常熟悉)
9、骑老牛追快马 - 望尘莫及(比喻别人进步发展快,自己赶不上)
10、骑马嫌摇晃 - 有福不会享
11、骑毛驴不用赶 - 道熟
12、骑老牛追快马 - 望尘莫及
13、骑兵打胜仗 - 马到成功
14、骑兵掉河里 - 人仰马翻
15、骑驴看唱本 - 走着瞧
16、骑马不带鞭 - 拍马屁
17、骑马观灯 - 走着瞧
18、骑马找判官 - 马上见鬼
19、骑毛驴观山景 - 走着瞧
20、骑着大像数着鸡 - 高的高来低的低
21、骑着老虎看美人 - 贪色不怕死
22、骑着驴看把戏 - 走着瞧
23、骑着骆驼吃包子 - 乐颠了馅
24、骑驴瞧帐本 - 走着看,到了算
25、敲锣捉麻雀 - 一个逮不了(比喻打草惊蛇)
26、敲开的木鱼 - 合不拢嘴(比喻高兴地合不上嘴)
27、敲开的木鱼 - 合不拢嘴
28、敲开了的木鱼 - 合不拢嘴;咧开了嘴
29、敲锣卖粮 - 各管一行;各于一行
30、敲锣找孩子 - 丢人打家伙
31、敲山镇虎 - 瞎咋唬;虚张声势;惊不了
32、敲下去的钉子 - 定了
33、敲小锣的 - 装腔作势
34、敲钟不念经 - 混饭吃
35、犬门曰挂灯笼 - 光耀门庭
36、犬年初一打灯笼 - 年年如此
37、犬花脸的胡子 - 假的
38、犬守夜,鸡司晨 - 各尽旦贪;各尽其能
39、气象大学毕业的 - 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比喻精神过于敏感,对一些事情结论下得过早)
40、气象大学毕业的 - 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41、气焊枪焊玻璃 - 接不上
42、气球上扎窟窿 - 泄气
43、青石扳上炒豆子 - 熟一个,蹦一个(比喻熟悉一个人,不几天又走了)
44、青蛙吃黄蜂 - 倒挨了一锥子(比喻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受了损失)
45、青石扳上炒豆子 - 熟一个,蹦一个
46、青蛙吃黄蜂 - 倒挨了一锥子
47、青木做扁担 - 硬杠子
48、青皮橄榄 - 先苦后甜
49、青石板上抹油 - 滑得很
50、青石上钉钉子 - 硬钻
51、青蛙跳塘 - 不懂(扑通)
52、青石板上钉钉子 - 硬钻
53、青石板上洒石灰 - 一清(青)二白
54、青蛙跳门槛 - 又蹲屁股又伤脸
55、青蛙笑蝌蚪 - 忘了自己从哪里来的
56、秋后的黄瓜 - 蔫了(比喻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57、秋后的扇子 - 无人过间(比喻用不着了,没人答理)
58、秋凤招落叶 - 一吹一大片(比喻面广,或涉及的人多)
59、秋天的柿子 - 越老越红(比喻年纪很大了,但干劲不小)
60、秋后的扇子 - 无人过间
61、秋凤招落叶 - 一吹一大片
62、秋天的柿子 - 越老越红
63、秋天的蛤模 - 没几天叫头
64、秋后望田头 - 找岔(茬)
65、秋天的花椒 - 黑心;黑了心
66、秋天的柿子 - 自来红
67、秋后到了地里 - 专门找岔(碴)子
68、秋后的苍蝇 - 没多大活头
69、秋后的棒子地 - 好硬的碴(茬)子
70、秋后的丝瓜 - 肚子私(丝)
71、秋后扇子 - 无人过问
72、秋天的菊花 - 经得起风霜
73、秋天的露水 - 早晨的事
74、秋天的花椒 - 黑心肠
75、秋天的鲤鱼 - 可肥了
76、蜻蜒撞着蜂蛛网 - 有翅难飞
77、蜻蜒点水鱼打花 - 没有用
78、蜻蜒吃尾巴 - 自咬自
79、蜻蜒点水 - 只接触表面
篇3:千里送鹅毛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
形容送的礼物虽然不是很有金钱上的价值,但是它表达了送礼人对你的一份真挚情谊。
篇4:千里送鹅毛歇后语
千里送客——总有一别(比喻总有离开的时候)
千斤顶——上劲
牛魔王的兵——千奇百怪
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货)
千斤磨盘——无二心
篇5:千里送鹅毛歇后语
丑小鸭变天鹅————高升了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上台阶————靠猛劲
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
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
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
篇6:千里送鹅毛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自】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相关典故】
据《路史》记载,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给唐朝,过沔阳湖,鹅飞去,坠一翎。 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宋·黄庭坚《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再带上些微土物,千里送鹅毛,笑纳可也。”老舍《女店员》第三幕第五场:“送给经理的孩子的,千里送鹅毛,这是我亲手作的呀!”
【相关歇后语】
千里寄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敬鹅毛 ——礼轻人意重
千里路上送鹅毛—— 礼轻仁义重
风中鹅毛——无影无踪
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诸葛亮的鹅毛扇 ——神妙莫测
唱戏的摇鹅毛扇—— 冒充斯文;假斯文;假装斯文
公鸡头上插鹅毛—— 一羽双冠;一语双关
打铁烧鹅毛 —— 留不住火
鹅毛落水——漂浮
鹅毛扇打头—— 虽然不痛受气大
篇7: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要你抓鸡,你偏捉鹅——故意捣乱
鸭子头上长疮——一副恶(鹅)势
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
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
麻雀下鹅蛋——大话;讲大话;瞎逞能;不可能的事;没有见过
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
河里的鹅卵石——光溜溜
风中鹅毛——无影无踪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鹅食盆不许鸭插嘴——吃独食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鹅上台阶——靠猛劲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独食独吞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比喻没有挂念之处。)
鹅蛋换鸭蛋——不上算;不合算
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丑小鸭变天鹅——高升了
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油盐不进
篇8: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是什么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是什么
千里送鹅毛
歇后语: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 天鹅放入水中。
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
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 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
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歇后语大全【2】
1. 鞭打死鸟——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2. 鞭杆当笛吹——没心眼
3. 鞭杆做大粱——不是正经东西
4. 鞭炮店失火——恭维自己
5. 鞭梢上拴两个蛤馍——经不起摔打
6. 扁担冲水——牌子很大
7. 扁担打跟头——先一头落地
8. 扁担倒了也认不出来——一字不识
9. 扁担窟窿插麦茬——对上眼了
10. 扁担搂柴——管得宽
11. 扁担上睡觉——想得宽
12. 扁担挑柴火——心(薪)挂两头
13. 扁担挑水——挂两头
14. 扁担挑水走滑路——心挂两头
15. 扁担无钉——两头的塌;两头滑脱;两头耍滑
16. 扁担砸杠子——直打直
17. 扁担做桅杆——担风险
18. 扁豆绕在竹竿上——有靠了
19. 扁鹊开处方——手到病除;妙手回春
20. 便宜买回的处理品——
21. 变戏法的本领——全凭手快
22. 变戏法的'打锣——虚张声势
23. 变戏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24. 女人挂起贞节牌——假正经;假装正经
25. 女人立牌坊——假正经;假装正经;不要脸
26. 裱糊店里的纸人——一点就透;一戳就破
27. 裱糊匠上天——胡(糊)云
28. 裱画店夫人——自己丢出话(画)来
29. 鳖蛋上抹香油——圆滑;又圆又滑
30. 鳖咬手指头——抓住不放;揪住不放
31. 瘪肚臭虫——要叮人
32. 瘪粒儿的麦穗——头扬得高
33. 瘪嘴吹萧——走漏风声
34. 殡仪馆里的棺材——装人
35. 冰板上的驴子——四脚朝天
36. 冰雹砸了棉花棵——尽光棍;全是光棍
37. 冰窖里嬉耍——冷笑
38. 冰精蒸荔枝——甜透了
39. 冰库里点蜡——洞(冻)房花烛
40. 冰凌当拐杖——靠不住;不可靠
41. 冰凌调豆腐——难办(拌)
42. 冰凌挂胸口——凉透心;冷透了
43. 冰面上盖房子——不牢靠
44. 冰山上的雪莲——冻了心
45. 冰山上画画——好景不长
46. 冰上走路——小心在意
47. 冰塘葫芦——一串一串的
48. 冰糖调黄瓜——干脆;干干脆脆
49. 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
50. 冰雪流到肚皮上——凉了半截
51. 冰窑里打哈哈——冷笑
52. 兵营里养女人——乱了军心
53. 并列第一名——不相上下
54. 病鬼开药店——自产自销
55. 病好打郎中——恩将仇报
篇9:千里送鹅毛一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一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
形容送的礼物虽然不是很有金钱上的价值~但是它表达了送礼人对你的一份真挚情谊
歇后语大全【2】
1. 病猫的尾巴——翘不起来
2. 病人拍皮球——有气无力;少气无力
3. 病人遭雷打——天灾人祸
4. 病重不吃药——等死
5. 拨好的闹钟——不到时候不打点
6. 拨开竹叶见梅花——分清白
7.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8. 玻璃窗里看戏——一眼看透;一眼看穿
9. 玻璃蛋子变鸡蛋——有一套
10. 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
11. 玻璃肚皮——看透心肝
12. 玻璃缸里的金鱼——掀不起大浪;翻不了大浪;无山路,没有出路
13. 玻璃缸内关苍蝇——乱窜
14. 玻璃观音——神明
15. 玻璃猴子——成不了气候;不成气候
16. 玻璃镜上的`人儿——有影无踪
17. 玻璃筷子夹凉粉——光对光
18. 玻璃瓶装宝物——一眼看透;一眼看穿
19. 玻璃瓶装金鱼——一眼看透
20. 玻璃瓶子装开水——三分钟的热劲
21. 玻璃铺的家当——不堪一击
22. 玻璃菩萨——神明
23. 玻璃球上拴麻线——难缠
24. 玻璃上放花盆——明摆着
25. 玻璃娃娃——明白人
26. 玻璃心肝水晶人——明白人
27. 玻璃罩里的苍蝇——到处碰壁
28. 玻璃做鼓——经不起敲打
29. 剥葱捣蒜——干的小事
30. 剥了皮的蛤蟆——临死还要跳三跳
31. 剥皮的青藤——一丝不挂
32. 剥皮的树——不长
33. 脖颈上拴头驴——不是正庄(桩)
35. 脖子上围裹脚布——臭了一圈子
36. 菠菜煮豆腐——一清(青)二白
37. 伯乐挥鞭——骑马找马
38. 博物馆的陈列品——老古董
39. 薄刀切葱——两头空;两落空
40. 薄刀切豆腐——两面光
41. 薄皮气球——不攻自破
42. 薄纸糊窗棂——一戳就穿
43. 跛脚穿花鞋——边走边瞧
44. 跛脚佬打山猎——坐着喊
45. 跛脚马上阵——没有好下场
篇10:千里送鹅毛歇后语下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
现在用它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
篇11:千里送鹅毛歇后语下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篇12:千里送鹅毛歇后语下
风中鹅毛 ———— 无影无踪
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诸葛亮的鹅毛扇 ———— 神妙莫测
唱戏的摇鹅毛扇 ———— 冒充斯文;假斯文;假装斯文
打铁烧鹅毛 ———— 留不住火
鹅毛落水 ———— 漂浮
鹅毛扇打头 ———— 虽然不痛受气大
公鸡头上插鹅毛 ———— 一羽双冠;一语双关
鸡脑袋上插鹅毛 ———— 一语双关;一羽双冠
鸡脑壳上插鹅毛 ———— 一羽双冠;一语双关
鸡头上插鹅毛 ———— 一羽双冠;一语双关
旗杆上绑鹅毛 ———— 好大的掸子;好大的胆子
千里寄鹅毛 ———— 礼轻情意重
千里敬鹅毛 ———— 礼轻人意重
千里路上送鹅毛 ———— 礼轻仁义重
篇13: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是什么
礼轻情意重
关于千字的歇后语:
千里送客——总有一别(比喻总有离开的时候)
千斤顶——上劲
牛魔王的兵——千奇百怪
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货)
千斤磨盘——无二心
关于鹅字的歇后语:
丑小鸭变天鹅——高升了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上台阶——靠猛劲
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
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
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
篇14: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其它歇后语:
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凉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篇15: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精选
丑小鸭变天鹅 —— 高升了
鹅卵石垒墙脚 —— 根基不稳
鹅上台阶 —— 靠猛劲
鹅卵石掉酱缸 —— 一个糊涂蛋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 —— 就你脖子长
鹅行鸭步 —— 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诸葛亮的鹅毛扇 —— 神妙莫测
鹅吃草,鸭吃谷 —— 各人享各人福
鸭头安在鹅颈上 —— 不像样
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硬要麻雀生鹅蛋 —— 蛮不讲理
小小秧鸡下鹅蛋 —— 自不量力
狐狸想天鹅 —— 不得到口
篇16: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精选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歇后语含义
比喻礼物虽然微博,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篇17: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精选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 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 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相关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要你抓鸡,你偏捉鹅——故意捣乱
鸭子头上长疮——一副恶(鹅)势
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
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
麻雀下鹅蛋——大话;讲大话;瞎逞能;不可能的事;没有见过
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
河里的鹅卵石——光溜溜
风中鹅毛——无影无踪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鹅食盆不许鸭插嘴——吃独食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鹅上台阶——靠猛劲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独食独吞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比喻没有挂念之处。)
鹅蛋换鸭蛋——不上算;不合算
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丑小鸭变天鹅——高升了
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油盐不进
【礼物——相关歇后语】
扒灰头讲礼书——说里不走理
背后施一礼——没人领情
背后作揖——反礼
赤脚戴礼帽——顾头不顾尾
穿草鞋戴礼帽——不伦不类;不相称
穿破衫戴礼帽——不成体统
穿拖鞋戴礼帽——不伦不类
大闺女退婚礼——不谈了
戴礼帽的偷书——明白人办糊涂事
戴着帽子鞠躬——岂有此理(礼)
顶礼膜拜的小人——一副奴才相
对着镜子行大礼——自尊自敬
飞机上的婚礼——空喜
隔着墙扔糖果盒子——飞礼(非理)
狗戴礼帽——假装文明人
狗熊拜年——不敢受这个礼
过年借礼帽——不识时务
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
狐狸戴礼帽——假正经;人面兽心
狐狸给鸡祝寿——不敢受这个礼
黄鼠狼给鸡送礼——不怀好意
见人先作揖——礼多人不怪
节日的礼花——万紫千红
空着手回娘家——无理(礼)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烂边礼帽——顶好
狼给羊献礼——没安好心
老鼠跑进食盒里——抓住理(礼)了
老相识见面鞠一躬——有礼
两 口子拜年——多余一礼
两手捧寿桃——有礼(理)
泥匠送礼——拿不出手
七姑八舅抬食盒——彬彬(宾宾)有礼
千里寄鹅毛——礼轻情意重
染坊师傅送礼——拿不出手;伸不出手来
扫帚颠倒竖——没大没小(比喻没有礼貌,老少不分。)
拾食盒上树——吉(沿)之(枝)有理(礼)
屎壳郎戴礼帽——出洋相;洋相百出
抬着食盒爬上树——言之(沿枝)有理(礼)
套马杆子戴礼帽——细高挑儿(身材细长的人)
屠夫送礼——提心吊胆
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
蝎子戴礼帽——小毒人
新媳妇拜年——彬彬有礼
猩猩戴礼帽——装文明人
熊瞎子拜年——不敢受这个礼
秀才打架——讲礼
严嵩收礼——来者不拒
正月间走亲戚——礼尚往来;有来有往
走亲戚掂牛蹄——两半(瓣)子理(礼)
篇18: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鹅――相关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要你抓鸡,你偏捉鹅――故意捣乱
鸭子头上长疮――一副恶(鹅)势
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
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
麻雀下鹅蛋――大话;讲大话;瞎逞能;不可能的事;没有见过
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
河里的鹅卵石――光溜溜
风中鹅毛――无影无踪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鹅食盆不许鸭插嘴――吃独食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鹅上台阶――靠猛劲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独食独吞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比喻没有挂念之处。)
鹅蛋换鸭蛋――不上算;不合算
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丑小鸭变天鹅――高升了
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油盐不进
篇19: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缅伯高是一个对君主绝对忠诚并怀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他坚忍不拔,克艰度险,最终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读完这个故事,我们禁不住佩服缅伯高的机智与才华,更赞赏开明、重视情义的唐太宗。在古代社会,身为皇帝,能够意识到情意无价,不以奇珍异宝为衡量臣民忠诚与否的唯一标准,难能可贵!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篇20: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故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现在用它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介绍】相关文章:
4.著名歇后语介绍
5.搞笑歇后语
6.孔子歇后语
7.歇后语三国演义
8.草船借箭歇后语
9.歇后语笑话
10.一年级歇后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