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2025-01-08 08:53: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思妮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篇1:《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1)三四岁的时候,我被妈妈故事中的天使迷住了。妈妈说,在我身边时刻都有着守候天使的陪伴。我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总是设法挤出些地方给天使;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和天使说着悄悄话,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她。我脑子了清清楚楚地浮现着她的形象;她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

(2)6岁的时候,我在学校参加了耶稣降生宗教剧的演出,我对天使的迷恋,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点。妈妈在我脑子里填满的那些奇妙的人物故事,使我在爱尔兰老家 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并使我日后成为一个白日梦者和乐观主义者。

(3)相反,我的外婆根本不信这一切,她只知道不停地劳作,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操心吃喝,妈妈的温柔而美丽,外婆则很刚强,只是看上去总是疲惫不堪。她是那时所见到的最慈祥但却是最不可理喻的女人:只相信行动,从不轻信言语。当我们隔壁邻居的女人半夜因小产而大出血时,妈妈陪在那个女人身旁,不停地哭泣,而外婆立刻跑到一英里半以外去找医生。

(4)外婆是左邻右舍的人心目中的主心骨,人们免不了需要这样那样的帮助,而她则乐意帮助每个人,我常常看到他给些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她自然·直率的慷慨,使接受帮助的人没有丝毫的难堪。她设法给我们做衣服,在毫无希望的时候,像变戏法一样给我们做出每一顿饭。

(5)长大以后,我把天使的迷恋转移到对天使的认真研究上来了,试图证明天使的真实存在。我约见那些声称见过天使的人,听他们讲他们是如何从严重疾病中恢复过来,或如何奇迹般地躲过灾祸的。

(6)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在全家人上火车前不停地拼命嚎哭,使全家人都dān 误了上火车,后来,那趟火车出了事。男孩说,在这之前,他看到了天使,她对他说,不要上那辆火车。外婆不相信这个故事,她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天使为什么不救每个人呢?”

(7)9年前,外婆死了。我的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崩塌了,她带走了,被称之为生命力的那种东西。没有人能代替她留给我的这种感觉。

(8)日常报道中充斥的净是罪恶·谋杀和痛苦,即使是在白天,我也时常感到脆弱和胆怯。我常常想象我3岁的女儿可能会遭到绑架或被人谋杀。我尽可能使她在我的监护之下。

(9)有件事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我发现我证明天使存在的立足点似乎摆错了。

(10)外婆去世约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交钱时候发现皮夹不翼而飞。是丢了还是被偷了?眼泪不知不觉在我的眼睛框里打转,这时,站在我身后的一个男子把钱放在柜台上,安慰我说:“别难过,这种是谁都有可能碰上。”还没等我明白过来对他说声谢谢,他就快步走开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11)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她会带着慈爱和真情在朋友,家庭或陌生人中间偶尔出现。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你就能经常看到她,并受到感染和鼓舞。

(12)天使没有美丽的翅膀,也不一定穿着柔和的.纱裙,他肯定不是我孩提时的想象的那个样子。他看上去也许是个餐厅招待员,教师或加油站的机械修理工。他们的行为像······就像我外婆那样。

(13)我的女儿有时侯问到我的外婆,前不久,她说:“你的外婆现在变成天使 了吗?”我说:“亲爱的,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1. 看拼音写汉字

dān (耽)误

2.从全文看,“我”对天使的认识过程分三个阶段,请简要概述。

(1)童年时候,我深信天使的存在,十分迷恋天使。

(2)长大以后,我试图证明天使的存在。

(3)现在,我发现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

3.第(7)段中说,“9年前,外婆死了。……,没有人能代替她留给我的这种感觉。”请细读(3)(4)(6)段,说说外婆给我的感觉。

“我”感觉外婆是个(注重行动(勤劳)、不轻信言语、不爱幻想;慈祥、关爱家人;慷慨、乐于助人的人。

4.第(13)段中有两个“天使”,它们的含义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不一样。女儿说的是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时刻守护并帮助人类的,传说中人类派出的使者。我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具有慈爱和真情,急人之困,助人为乐的人。

5.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第二段“爱尔兰老家”一词,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应是在法国。

B.第二段我觉得自己“成为一个白日梦者和乐观主义者”的原因是,妈妈在我脑子里填满了天使的故事,使我感觉奇妙,甚至在白天也会幻想。

C.第三段说外婆“不可理喻”是因为我深信天使的存在,而外婆却不相信我迷恋的一切。

D.全文以我对“天使”认识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渐此展现我对“天使”认识错误到认识正确的过程。

6.联系上下文,写一段心理独白代第(10)段的省略号。

篇2:《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1)三四岁的时候,我被妈妈故事中的天使迷住了。妈妈说,在我身边时刻都有着守候天使的陪伴。我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总是设法挤出些地方给天使;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和天使说着悄悄话,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她。我脑子了清清楚楚地浮现着她的形象;她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

(2)6岁的时候,我在学校参加了耶稣降生宗教剧的演出,我对天使的迷恋,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点。妈妈在我脑子里填满的那些奇妙的人物故事,使我在爱尔兰老家 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并使我日后成为一个白日梦者和乐观主义者。

(3)相反,我的外婆根本不信这一切,她只知道不停地劳作,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操心吃喝,妈妈的温柔而美丽,外婆则很刚强,只是看上去总是疲惫不堪。她是那时所见到的最慈祥但却是最不可理喻的女人:只相信行动,从不轻信言语。当我们隔壁邻居的女人半夜因小产而大出血时,妈妈陪在那个女人身旁,不停地哭泣,而外婆立刻跑到一英里半以外去找医生。

(4)外婆是左邻右舍的人心目中的主心骨,人们免不了需要这样那样的帮助,而她则乐意帮助每个人,我常常看到他给些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她自然·直率的慷慨,使接受帮助的人没有丝毫的难堪。她设法给我们做衣服,在毫无希望的时候,像变戏法一样给我们做出每一顿饭。

(5)长大以后,我把天使的迷恋转移到对天使的认真研究上来了,试图证明天使的真实存在。我约见那些声称见过天使的人,听他们讲他们是如何从严重疾病中恢复过来,或如何奇迹般地躲过灾祸的。

(6)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在全家人上火车前不停地拼命嚎哭,使全家人都dān 误了上火车,后来,那趟火车出了事。男孩说,在这之前,他看到了天使,她对他说,不要上那辆火车。外婆不相信这个故事,她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天使为什么不救每个人呢?”

(7)9年前,外婆死了。我的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崩塌了,她带走了,被称之为生命力的那种东西。没有人能代替她留给我的这种感觉。

(8)日常报道中充斥的净是罪恶·谋杀和痛苦,即使是在白天,我也时常感到脆弱和胆怯。我常常想象我3岁的女儿可能会遭到绑架或被人谋杀。我尽可能使她在我的监护之下。

(9)有件事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我发现我证明天使存在的立足点似乎摆错了。

(10)外婆去世约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交钱时候发现皮夹不翼而飞。是丢了还是被偷了?眼泪不知不觉在我的眼睛框里打转,这时,站在我身后的一个男子把钱放在柜台上,安慰我说:“别难过,这种是谁都有可能碰上。”还没等我明白过来对他说声谢谢,他就快步走开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11)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她会带着慈爱和真情在朋友,家庭或陌生人中间偶尔出现。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你就能经常看到她,并受到感染和鼓舞。

(12)天使没有美丽的翅膀,也不一定穿着柔和的纱裙,他肯定不是我孩提时的想象的那个样子。他看上去也许是个餐厅招待员,教师或加油站的机械修理工。他们的行为像······就像我外婆那样。

(13)我的女儿有时侯问到我的`外婆,前不久,她说:“你的外婆现在变成天使 了吗?”我说:“亲爱的,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篇3:《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1. 看拼音写汉字

dān (耽)误

2.从全文看,“我”对天使的认识过程分三个阶段,请简要概述。

(1)童年时候,我深信天使的存在,十分迷恋天使。

(2)长大以后,我试图证明天使的存在。

(3)现在,我发现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

3.第(7)段中说,“9年前,外婆死了。……,没有人能代替她留给我的这种感觉。”请细读(3)(4)(6)段,说说外婆给我的感觉。

“我”感觉外婆是个(注重行动(勤劳)、不轻信言语、不爱幻想;慈祥、关爱家人;慷慨、乐于助人的人。

4.第(13)段中有两个“天使”,它们的含义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不一样。女儿说的是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时刻守护并帮助人类的,传说中人类派出的使者。我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具有慈爱和真情,急人之困,助人为乐的人。

5.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第二段“爱尔兰老家”一词,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应是在法国。

B.第二段我觉得自己“成为一个白日梦者和乐观主义者”的原因是,妈妈在我脑子里填满了天使的故事,使我感觉奇妙,甚至在白天也会幻想。

C.第三段说外婆“不可理喻”是因为我深信天使的存在,而外婆却不相信我迷恋的一切。

D.全文以我对“天使”认识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渐此展现我对“天使”认识错误到认识正确的过程。

6.联系上下文,写一段心理独白代第(10)段的省略号。

篇4: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三四岁的时候,我被妈妈故事中的天使迷住了。妈妈说,在我身边时刻都有着守护天使的陪伴.我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

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总是设法挤出些地方给天使;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和天使说着悄悄话,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她。我脑子里清清楚楚地浮现着她的形象,我对天使的迷恋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点。妈妈在我脑子里填满的那些奇妙的人物故事,使我在爱尔兰老家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并使我日后成为一个白日梦者和乐观主义者。

相反,我的外婆根本不信这一切,她只知道不停的劳作,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操心吃喝。妈妈温柔而美丽,外婆则很刚强,只是看上去总是疲惫不堪。她是那时我所见到的最慈祥但却最不可理喻的女人:只相信行动,从不轻信言语。当我们隔壁邻居的女人半夜因小产而大出血的时,妈妈陪在那个女人身旁,不停地哭泣,而外婆立刻跑到一英里半以外去找医生。

外婆是左邻右舍的人心目中的主心骨,人们免不了需要这样那样的帮助,而她则乐意帮助每一个人,我常常看到她给一些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她自然、直率的慷慨,使接受帮助的人没有丝毫的难堪。她设法给我们做衣服,在毫无希望的时候,像变戏法一样给我们做出每一顿饭。

长大以后,我把对天使的迷恋转移到对天使的认真研究上来了。试图证明天使的真实存在。我约见那些声称见到过天使的人,听他们讲他们是如何从严重疾病中恢复过来,或如何奇迹般地躲过灾祸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在全家人上火车前不停地拼命嚎哭,使全家都耽误了上火车,后来,那趟火车出了事。男孩说,在这之前,他看到了天使,她对他说,不要上那辆火车。

外婆不相信这个故事,她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天使为什么不救每一个人呢?”

9年前,外婆死了。我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崩塌了,她带走了被称之为生命力活力的那种东西。没有人能代替她留给我的这种感觉。

日常报道中充斥的净是罪恶、谋杀和痛苦,即使是在白天,我也时常感到脆弱和胆怯。我常常想象我3岁的女儿可能会遭到绑架或被人谋杀。我尽可能使她在我的监护之下。

外婆去世约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交钱时发现皮夹不翼而飞。是丢了还是被偷了?眼泪不知不觉在我的眼睛里打转,这时,站在我身后的一个男子把一张10镑的纸币放到柜台上,安慰我说:“别难过,这种事谁都有可能碰上。”还没等我明白过来对他说声谢谢,他就快步走开了。

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我发现我证明天使存在的立足点似乎摆错了。

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她会带着慈爱和真情在朋友、家庭或陌生人中间偶尔出现。当你意识到这点以后,你就能经常看到她,并受到感染和鼓舞。

天使没有美丽的翅膀,也不一定穿着柔和的纱裙,她肯定不是我孩提时想像的那个样子。她看上去也许是个餐馆招待、老师或加油站的机械修理工。他们的行为像……对了,就像我的外婆那样。

我的女儿有时候问到我的外婆。前不久,她说:“你的外婆现在变成天使了吗?”我说:“亲爱的,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题目:

1.概括我对天使认识的三个阶段

2.谈谈你对“天使原来是这样的”这句话的理解

3.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外婆既“最慈祥”又“最不可理喻”?

4.妈妈。外婆的品性有何异同

5.“她自然、直率的慷慨,使接受帮助的人没有丝毫的难堪。”的.理解

6.结尾面对女儿的提问,为什么不说“她变成了天使”而回答“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答案:

1.答案:童年时,我深信天使的存在,十分迷恋天使;长大后.我试图证明天使的存在;现在我发现天使无处不在。说明:本题3 分。

2.答案:童年,我认为天使时刻守护在我的身边,穿轻柔的白纱裙,有美丽的翅肪,浑身笼罩着美丽的光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认识到:从前我费尽心思寻找的天使,原来就在现实生活中,所有具有慈爱与真情的人们都是天使!

说明:本题4 分。童年认识2 分,现在认识2 分.

3.答案:外婆为我们做衣做饭,她乐意帮助每一个人,在帮助人时,她自然、直率的慷慨,让我感到她是最慈样的人;受妈妈等天使故事的影响,我深信天使的存在,而外婆却不相信我迷恋的一切,所以我说她是最不可理喻的女人。说明:本题4 分。

4.答案:相同点:外婆与妈妈都善良、富有爱心与同情心。不同点:外婆果断、勇敢、重行动;妈妈脆弱、胆怯、重感情。

说明:本题4 分。相同点与不同点,各2 分。

5.答案:帮助别人时,只有自然、真情,接受帮助的人才会受之坦然,也才会达到真正帮助别人的目的。如果不是出自真心,甚至另有企图,反倒使受帮助的人于心不安。说明:本题4 分。

6.答案:外婆一直没变,而是我评判天使的标准变了,所以我回答说“她一直就是个天使”。说明:本题3 分

篇5: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题及答案

南希

(1)三、四岁的时候,我被妈妈故事中的天使迷住了。妈妈说,在我身边时刻都有着守护天使的陪伴。我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总是设法挤出些地方给天使;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和天使说着悄悄话,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她。我脑子里清清楚楚地浮现着她的形象:她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

(2)六岁的时候,我在学校参加了耶稣降生宗教剧的演出,我对天使的迷恋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点。妈妈在我脑子里填满的那些奇妙的人物故事,使我在爱尔兰老家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并使我日后成为一个白日梦者和乐观主义者。

(3)相反,我的外婆根本不信这一切,她只知道不停地劳作,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操心吃喝。妈妈温柔而美丽,外婆则很刚强,只是看上去总是疲惫不堪。【她是那时我所见到的最慈祥但却最不可理喻的女人】:只相信行动,从不轻信言语。当我们隔壁邻居的女人半夜因小产而大出血时,妈妈陪在那个女人身旁,不停地哭泣,而外婆立刻跑到一英里半以外去找医生。

(4)外婆是左邻右舍的人心目中的主心骨,人们免不了需要这样那样的帮助,而她则乐意帮助每一个人。我常常看到她给一些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她自然、直率的慷慨,使接收帮助的.人没有丝毫的难堪】。她设法给我们做衣服,在毫无希望的时候,像变戏法一样给我们做出每一顿饭。长大以后,我把对天使的迷恋转移到对天使的认真研究上来了,试图证明天使的真实存在。

(5)我约见那些声称见到过天使的人,听他们讲他们是如何从严重疾病中恢复过来,或如何奇迹般地躲过灾祸的。

(6)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在全家人上火车前不停地拼命嚎哭,使全家都耽误了上火车,后来,那趟火车出了事。男孩说,在这之前,他看到了天使,她对他说,不要上那辆火车。外婆不相信这个故事,她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天使为什么不救每一个人呢?”九年前,外婆死了。我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崩塌了,她带走了被称之为生命力或活力的那种东西。没有人能代替她留给我的这种感觉。

(7)日常报道中充斥的尽是罪恶、谋杀和痛苦,即使是在白天,我也时常感到脆弱和胆怯。我常常想像我三岁的女儿可能会遭到绑架或被人谋杀。我尽可能使她在我的监护之下。

(8)外婆去世约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交钱时发现皮夹不翼而飞。是丢了还是被偷了?眼泪不知不觉在我的眼眶里打转,这时,站在我身后的一个男子把一张10镑的纸币放到柜台上,安慰我说:“别难过,这种事谁都有可能碰上。”还没等我明白过来对他说声谢谢,他就快步走开了。

(9)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我发现我证明天使存在的立足点似乎摆错了。

(10)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她会带着慈爱和真情在朋友、家庭或陌生人中间偶尔出现。当你意识到这点以后,你就能经常看到她,并受到感染和鼓舞。

(11)天使没有美丽的翅膀,也不一定穿着柔和的纱裙,她肯定不是我孩提时想像的那个样子。她看上去也许是个餐馆招待员、教师或加油站的机械修理工。他们的行为像……对了,就像我的外婆那样。

(12)我的女儿有时候问到我的外婆。前不久,她说:“你的外婆现在变成了天使了吗?”我说:“亲爱的,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问题】

15.概述“我”对天使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3分)

16.谈谈你对“天使原来是这样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17.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外婆既“最慈样”又“最不可理喻”?(4分)

18第(3)段中,面对隔壁邻居的不幸,妈妈与外婆有不同的表现。简要分析她们的品性有何异同。(4分)

19.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20.末段中,作者面对女儿的提问,为什么不说“她变成了天使”,而回答说“她一直就是个天使”?(3分)

【参考答案】

15.答案:童年时,我深信天使的存在,十分迷恋天使;长大后.我试图证明天使的存在;现在我发现天使无处不在。说明:本题3分。

16.答案:童年,我认为天使时刻守护在我的身边,穿轻柔的白纱裙,有美丽的翅肪,浑身笼罩着美丽的光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认识到:从前我费尽心思寻找的天使,原来就在现实生活中,所有具有慈爱与真情的人们都是天使!

说明:本题4分。童年认识2分,现在认识2分.

17.答案:外婆为我们做衣做饭,她乐意帮助每一个人,在帮助人时,她自然、直率的慷慨,让我感到她是最慈样的人;受妈妈等天使故事的影响,我深信天使的存在,而外婆却不相信我迷恋的一切,所以我说她是最不可理喻的女人。说明:本题4分。

18.答案:相同点:外婆与妈妈都善良、富有爱心与同情心。不同点:外婆果断、勇敢、重行动;妈妈脆弱、胆怯、重感情。

说明:本题4分。相同点与不同点,各2分。

19.答案:帮助别人时,只有自然、真情,接受帮助的人才会受之坦然,也才会达到真正帮助别人的目的。如果不是出自真心,甚至另有企图,反倒使受帮助的人于心不安。说明:本题4分。

20.答案:外婆一直没变,而是我评判天使的标准变了,所以我回答说“她一直就是个天使”。说明:本题3分。

篇6:南希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南希

①三、四岁的时候,我被妈妈故事中的天使迷住了。妈妈说,在我身边时刻都有着守护天使的陪伴。我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总是设法挤出些地方给天使: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和天使说着悄悄话,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她。我脑子里清清楚楚地浮现着她的形象:她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

②六岁的时候,我在学校参加了耶稣降生宗教剧的演出,我对天使的迷恋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点。妈妈在我脑子里填满的那些奇妙的天使故事,使我在爱尔兰老家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并使我日后成为了一个白日梦者和乐观主义者。

⑧相反,我的外婆根本不信这一切,她只知道不停地劳作,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操心吃喝。妈妈温柔而美丽,外婆则很刚强,只是看上去总是疲惫不堪。她是那时我所见到的最慈祥但却最不可理喻的女人:只相信行动,从不轻信言语。当我们隔壁邻居的女人半夜因小产而大出血时,妈妈陪在那个女人身旁,不停地哭泣,而外婆却立刻跑到一英里以外去找医生。外婆是左邻右舍心目中的主心骨,人们免不了需要这样那样的帮助,而她则乐意帮助每一个人。我常常看到她给一些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她自然、直率的慷慨,使接受帮助的人没有丝毫的难堪。她设法给我们做衣服,在毫无希望的时候,像变戏法一样给我们做出每一顿饭。

④长大以后,我把对天使的迷恋转移到对天使的认真研究上来了,试图证明天使的真实存在。我约见那些声称见过天使的人,听他们讲他们是如何从严重的疾病中恢复过来,或如何奇迹般地躲过灾祸的。

⑤有一个男孩因为在全家人上火车前不停地拼命嚎哭,使全家都耽误了上火车,后来。那趟火车出了事。男孩说,在这之前,他看到了天使,她对他说,不要上那辆火车。

⑥外婆不相信这个故事,她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天使为什么不救每一个人呢?”

⑦九年前,外婆死了。我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崩塌了,她带走了被称之为生命力或活力的那种东西,没有人能代替她留给我的这种感觉。日常报道中充斥的尽是罪恶、谋杀和痛苦,即使是在白天,我也时常感到脆弱和胆怯。我常常想象我三岁的女儿可能会遭到绑架或被人谋杀。我尽可能使她在我的监护之下。

⑧外婆去世约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交钱时发现皮夹不翼而飞。是丢了还是被偷了?眼泪不知不觉在我的眼眶里打转。这时,站在我身后的一个男子把一张10镑的纸币放到柜台上,安慰我说:“别难过,这种事谁都有可能碰上。”还没等我明白过来对他说声谢谢,他就快步走开了。

⑨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我发现我证明天使存在的立足点似乎摆错了。

⑩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她会带着慈爱和真情在朋友、家庭或陌生人中间出现。当你意识到这点以后,你就能经常看到她,并受到感染和鼓舞。

11天使没有美丽的翅膀,也不一定穿着柔和的纱裙,她肯定不是我孩提时想象的那个样子。她看上去也许是个餐馆招待员、教师或加油站的机械修理工。他们的行为像……对了,就像我的外婆那样。

12我的女儿有时候问到我的外婆。前不久,她说:“你的外婆现在变成天使了吗?”我说:“亲爱的。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问题】

7.文章标题中的“原来”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8.末段中,加点的两个“天使”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9.结合文中事例,说说“我”的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两点即可)(4分)

10.从全文看,作者对外婆有着怎样的感情?(3分)

11.请写出生活中的一位天使对你的影响,以表达你对他(她)的感激之情。(2分)

【参考答案】

7.不能(1分)。“原来”表现出自己对“天使”的看法,经历了童年时的幼稚到长大后明白“天使”含义的转变过程。(2分)

8.第一个“天使"是女儿想象中的天使,拥有美丽的翅膀,穿着柔和的纱裙;(2分)第二个“天使”是所有具有慈爱和真情的人们,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乐意帮助别人的精神。(2分)

9.外婆为我们洗衣做饭,她勤劳、善良、慈祥;她常给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连夜帮助邻居找医生,富有爱心与同情心。(任写两点均可,4分)

10.依恋、怀念、敬佩、感激之情。(任写三点即可,3分)

11.略。(2分)

篇7:天使 阅读答案

⑴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⑵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⑶ 玛丽亚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在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⑷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⑸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⑹ 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⑺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祈( )祷 污垢( ) 淹没( )

2.第⑴段的描述对下文进一步展示“我”是一个铺垫。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这时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玛丽娅小姐根据什么对基恩作出“热情,机灵,具有号召力”的评价?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第⑹段对“我”的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人物描写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6.本文为何以“天使”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篇8:天使 阅读答案

1.祈(qí)垢(gòu)没(mò)

2.“我”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内心深处非常渴望上进的孩子。

3.①“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②“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

4.“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自惭形秽”)。暗示“我”已开始转变。

5.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善良,渴求关爱,希望成为同学的榜样,得到了玛丽娅小姐的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后,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

6.因为玛丽娅小姐具有天使般的美德——宽厚,仁爱,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点明文章中心。

篇9:天使阅读答案

做了两个多月的孩子王之后,我格外喜欢上班里那个叫点点的孩子。

点点是个三岁半的小姑娘,苹果脸,大眼睛,卷卷的发,洋娃娃一般可爱。我喜欢她却并不是因为她有这样可爱的面容,现在的小孩子,个个看上去都是可爱漂亮的。点点打动我的,是一个小孩子的纯真善良。

不过三岁多的点点,已经懂得照顾别人,懂得谦让,懂得宽容,不自私和很多这个年代被娇纵惯了的小孩子有些不一样。比如每次分玩具,她从来不去跟别的小孩子抢,而是很耐心地等他们都挑完了,她才去在剩余的里面找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很多小孩子会乱丢垃圾,她从来不,甚至常常会跟在别的小朋友身后,把他们乱丢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她懂得照顾别人,有一天屋里暖气坏了,她把自己带的另外一件厚衣服穿在一个比她更小的小女孩身上;外出郊游,她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去搀扶那些看上去行动不便的老人

常常看点点在那么自然地做一些好的事情,觉得小小的她定然是生性善良纯真,兴许,她就是个小天使吧。

那一次,点点把午餐时分给她的一块奶糖拿出来,去哄一个被自己的鞋带绊倒后哭泣的男孩子,我看到了,走过去帮她一起哄好了小男孩,然后我蹲下来,把点点拉到跟前,很认真地跟她说,点点,你是个好孩子。

她看着我,似乎不明白我为什么突然那样说。

我说,因为你总是做好事,老师都看到了。老师喜欢你。

哦。她奶声奶气地应了一声,同样很认真地看着我,很认真地对我说:因为我必须做好孩子,这样,以后我才能去找爸爸,才能永远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不分开。

爸爸去了哪里?我有些意外,她给我的,会是这样的回答。

爸爸呀!爸爸飞走了。点点奶声奶气地说着,张开两只小手臂来回摆动着做出飞翔的姿势。妈妈说了,爸爸是最好的人,所以,上帝给了他一双翅膀,让他飞去了一个叫天堂的地方。妈妈说,她也会做一个好人,以后,上帝也会给她一双翅膀,让她去天堂找爸爸。妈妈说只有好人才会长出翅膀飞去天堂。而不好的人,上帝不会给他们翅膀,也不会让他们去天堂。他们会住在另外的地方,那里没有玩具,没有苹果,没有阳光,没有好听的歌和动画片所以,我必须做好孩子呀,要帮助别人,要有爱心。这样,上帝才会给我翅膀,让我长大以后去找爸爸

那样柔软的声音,像在讲述一个最生动的童话,那样纯真的目光,充满世间最美好的向往。而我,她的老师,却在这样的时候说不出任何话来,只是那样深深地被感动了。被这样的一个母亲对孩子童话般的引导,对一个孩子对童话的信任。

后来我才知道,点点的爸爸,在去年夏天因为救一个落水的女子,付出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他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是这个城市的平民英雄。

我也终于知道了,是谁给了这个小孩子天使的翅膀。

1.作者说:我也终于知道了,是谁给了这个小孩子天使的翅膀。你知道是谁给了这个女孩天使的翅膀?为什么?

2.当几年后,点点能懂得生命消亡的事实与价值时,你能不能用合适的话向她介绍她父亲的事情呢?就两题..小的我拜托各位了...快点给我答案...今天一定要好啊........

参考答案:

1是她爸爸 因为点点一心想见到自己的爸爸 爸爸再哪个叫天堂的地方 点点要努力的做好事才能到哪个叫天堂的地方 看到自己的父亲

2点点 你的父亲走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救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我很钦佩你的父亲 他的勇气 乐于助人的品质 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雷锋精神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个社会处处充满着爱。他虽然离开了你,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活在哪个 叫做天堂的地方 。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

2.原来是这样日记

3.原来是这样作文700字

4.原来是这样作文初三

5.天使心阅读答案

6.初三原来是这样作文600字

7.秋天原来是这样的作文

8.高中作文900字:原来是这样

9.生活原来是这样700字作文

10.原来是这样 高中范文800字

下载word文档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