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2025-01-17 09:25: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佩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草船借箭的歇后语,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草船借箭的歇后语,方便大家学习。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篇1: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

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篇2:草船借箭歇后语

拓展资料

出处: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历史原型:《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

草船借箭发生地点:据《元和郡县图志》卷逸文二淮南道载:“濡须坞,在(含山县)西南一百十里,濡须水,原出于巢县西巢湖,建安十八年曹公至濡须,闻曹公将来,(孙权)夹水筑坞,形如偃月,故以为名”,《舆地纪胜》卷四十八·和州记载:“濡须山,在含山县西南七十五里……最为控扼之雄。吴魏必争之地。吴据其北,筑濡须坞以拒魏”,由此看出草船借箭遗址发生在含山县。

篇3:草船借箭歇后语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

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相关文章:

1.草船借箭歇后语

2.草船借箭歇后语下一句

3.草船借箭教案

4.草船借箭缩写_

5.2《草船借箭》

6.草船借箭读后心得

7.草船借箭作文

8.草船借箭 读后感

9.《草船借箭》主要内容

10.草船借箭课件

下载word文档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