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献公交
“zasx200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青春无悔献公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青春无悔献公交,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青春无悔献公交
青春无悔献公交
青春无悔献公交 ――记石家庄市公交一路188“共青团号”车组刘艳红事迹 刘艳红同志是石家庄市公交一路车队188“共青团号”车组的乘务员,她在乘务员岗位上工作了整整十三个春秋,多年来,她爱岗敬业铸就了一身过硬的为乘客服务的本领,并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方法。她视乘客为亲人,将满腔热忱都倾注于十米车厢,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乘客的一致好评,她先后二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省、市“三.八”红旗手、省、市新长征突击手、省十佳服务明星、省、市劳动模范,河北“五一”奖章。 敬业爱岗是刘红艳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就立下的誓言,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三年来,正是凭着一股韧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笑迎八方来客,诚待着四海嘉宾,为了给乘客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哑语、英语,自己还走访了聋哑学校,真正成为聋哑学校的好朋友。在车厢里,乘客探路问道是常事,她为了完全彻底地为乘客服好务,把当好乘客的“活地图”作为应知应会的硬本领导,她除平时细心观察了解一些市内外的建筑设施和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地址外,而且还对公司所开辟的每条线路都要及时的'进行调查,掌握所开辟线路沿途的地理环境。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一些单位的地址名称变化频繁,为及时掌声握多变的情况,减少乘客的麻烦,她把走访地理环境当作自己的一项份内工作。有一次,她在走访新建道路时,被沿途的厂矿地名所吸引,不料被迎面驶来的一辆摩托车撞伤,造成软组织挫伤,医生建议她在家里休息一个月,而她只休息了一个星期,便一瘸一拐地上班了。在多年的工作中,她先后整理出了近万字的市区、郊矿区沿线地理环境手册,很少因地理不清、环境不明而使乘客失望。她车上的爱心提示板乘客每天都能准时看到当天的天气预报、重要新闻等内容,乘客乘坐她的车有舒适感、安全感、方便感、愉快感。她在服务工作中做到了七要:用语要文明,语言要亲切,照顾要主动,方法要得当,服务要热情,失理要道歉,有理要和气。 在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刘艳红在跑未班车时,细心的她发现乘客中有一名神情恍惚的十七、八岁的姑娘,于是便上前关切的问道:“姑娘,终点站到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能跟我说说吗?”原来她是内蒙古贺兰山下的一位农民,被人贩子拐骗到河北省晋悬,卖给了一个比她大20多岁的残疾人,多次逃跑,又多次被抓回,第二天,艳红又用自行车将她送到我省打击拐骗办公室,向她们说明了她的情况,并将自己身上的钱留给了小姑娘,说着,姑娘扑通一声跪在艳红面前,抱着她的腿,哭着说:大姐,是你救了我,这辈子我忘不了你呀!” 就这样,艳红给车厢、给乘客无尽的爱,却将过多的无奈和牺牲留给了自己。去年入冬前,细心的艳红看到乘客坐在冰冷的座位上,便和车组人员自费买来了绒布、海棉,一针一线地为乘客赶置座垫,却无暇顾及自己年幼的孩子,不幸小孩得了流行性感冒,并且高烧不退。有一位老乘客得知情况后,专门去药店买来了婴儿药品,亲自送到艳红的车上,并认真地告诉她如何让孩子正确服用。有人问起这位乘客为什么这样做,他动情地说:“我这个人腿脚不方便,每天都要乘座一路车往返于医院治疗,每次座上她的车,她总是向亲闺女一样照顾我,如今闺女有了难处了,我这样做也是尽我的一点心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刘红艳带领着车组成员又走出了车厢,把优质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社会。每逢节假日她就带着188车组承诺卡到沿途的社区及单位讲解乘车知识,并征求居民对公交服务工作的建议。1993年至她和车组人员把上级奖励的几千元钱先后资助了平山、灵寿、获鹿等地的7名因贫困面临失学的儿童,每年的助残日到来之际,她们都会到市福利院给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一份祝福和温暖,一份份微不足道的衣服、玩具倾注了车组人员无尽的希望。 她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为乘客服务着,时时刻刻为乘客着想,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党的温暖通过优质服务送到了每一名乘客的心上,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公交事业。篇2:无悔青春献安检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无悔青春献安检》。一座桥梁,要有桥墩为之作柱,否则难以流通千车万人;一根红玫瑰,要有根茎为之作柱,否则难以飘香于情人节;一座高楼,同样要有支柱,否则难以拔地而起。而我们人呢,其支柱是什么?是人的精神。与人交往,要有诚信精神;与人共事,要有协作精神;面对邪恶,要有斗争的精神;而面对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我认为首先要有敬业精神,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安检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如何去珍惜岗位?安检可以说是一个平凡的岗位,却也是一个需要很大责任心的岗位,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普通的安检工作人员,我们苦的滋味胜过咖啡,我们对自己职业的挚爱,天地可昭;我们对航空发展、空防安全的关注,超越自身。多少艰苦的日子,我们咬紧牙,挺直身,伴着自己倾注体力和精力的事业,走了一程又一程;多少欢喜的日子,我们朝出晚归,和着时间赛跑!
我要说,用青春献安检,我们无怨无悔。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奉献的心。其实,奉献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社会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为孕育我们的土地捧上甘露;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何不传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安检工作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呢?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既然把安全检查作为终身的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就像鱼儿爱大海,就像蜜蜂爱鲜花!怎样才能体现这份爱,怎样才能表达这种情呢?我会义无返顾的选择敬业,将敬业作为一种习惯。有句口号说的好: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
爱岗敬业说的具体点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航空领域对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正因为有这么一批无私奉献的航空人,才使我国航空事业蒸蒸日上;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青春;他们用崇高的信念,用点滴的小事,谱写一幕幕爱岗敬业的新篇章。在千千万万个从事安检工作的人中,我为有幸成为其中一名最普通的安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众所周知,安全检查是民航空防地面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的工作质量,不仅关系到民航行业形象,更关乎国家财产和旅客生命的安危。我们在工作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个安检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对待每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服务旅客,以最高的工作效率和饱满的热情解决旅客提出的每个问题和要求。
不可否认,安检工作枯燥而无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原样的话:“您好,请留步,请接受安检!”“您好,请不要拥挤!”“您好,请您出示证件!”面对这样单调而枯燥的工作,我们更需要有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需要有一种“主人翁”的服务意识。有些同事常说,其实我也很爱我的岗位,我也有奉献的精神,但是面对无理取闹的客人,一次两次我还可以微笑对待,次数多了,我再爱岗再有奉献精神也微笑不也来了。面对这种情况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段故事,这是发生在一架民航飞机上的故事:在某次航班中,一位旅客口渴,要求乘务员给倒一杯水,后来因为这名乘务员身体为适,为这位旅客送水的时间稍长了一点,遭到了这位旅客的指责,在整个过程中这名乘务员没有替自己辩解一句,始终微笑着向这位旅客道道歉,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当这名乘务员为其他旅客服务的时候,她都会走到这位旅客的面前微笑着问一声:请问,您是否需要帮助?飞机降落后,当这位旅客在意见薄上填写意见的时候,每一位旅客都认为这名乘务员会被投诉,可事实正好相反,这位旅客表扬了这名乘务员。也许是看到其他旅客不解的表情,这位旅客解释到:是这名乘务员的十三次微笑打动了我。原来从事情一开始到最后,这位旅客下飞机的整个过程中,这名乘务员总共对这位旅客微笑了十三次!十三次微笑,既然这名乘务员做到了,我们一样也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所以当遇到不理智的客人时,我们的微笑可以多一次,再多一次。
青春是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阔达;
青春是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
青春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
青春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
人们留恋青春充满玫瑰色的希望,热爱青春的蓬勃生气,但其实,青春的意义不仅限于此,它也是人生开始担负责任和走向成熟的路口,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奉献青春!自我。
用青春献安检,无怨无悔!
谢谢大家。
篇3:青春无悔献公路演讲稿
青春无悔献公路演讲稿
匡宇稿柳霞讲
马鬃山段是甘肃唯一的边防公路管理段,养护着北连蒙古国、西通新疆、东接内蒙古共400多公里的边防公路,所设的桥湾、音凹峡、公婆泉3个站班全部处于大漠戈壁。全段113名养路职工中,90%以上的是35岁以下的年轻职工,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68名,是酒泉总段乃至全省公路系统中职工平均年龄最小、文化层次最高、而条件又最为艰苦的公路养护基层单位。
这里是生命的禁区,西接人迹罕至的明水乱山岗,北边是广袤无垠的哈顺黑戈壁。每天除了路上过往的车辆,我们只有以孤独为伴,与长路为伍。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每逢狂风沙尘天气,浮尘蔽日呛人,我们裹着头巾、带着口罩作业,吃饭时碗底上是一层细细的黄沙。盛夏七月,戈壁滩吹来的热风干燥难忍,地表温度有五六十度,如果将鸡蛋放在沙滩上,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被烤熟。这里的冬季来的早,金秋九月,当人们正忙着收获时,山里的养路工人们已经是终日不离棉袄了。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省交通厅、公路局的领导每次来我们马鬃山段慰问、检查工作时,都发出同样的感慨:这里实在是太艰苦了,只要大家呆下去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你们把公路养的很好,真是太不容易了。说起来大家可能难以相信,养护这段重要公路的竟是一支平均年龄仅有30多岁的青年养路职工队伍。
是怎样的精神,让青工们常年呆在荒芜人烟的戈壁深山,面对孤独寂寞,扎根戈壁奉献边疆而初衷不改?
是怎样的情怀,使青工们克服对亲人的思念,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默默无闻且任劳任怨?
又是怎样的信念,让青工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成为公路战线上的一个个行家里手?
马鬃山地域偏僻,公婆泉养管站距最近的玉门市有200公里,离更远的酒泉城则有400多公里。为了照顾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总段多年来一直把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安排在马鬃山段,由此这里也成为年轻人历炼人生、磨炼意志的地方。刚刚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有的是刚刚走出学校稚气未脱的柔弱书生,有的是来自喧嚣城市性格好动的小姑娘。记得我们扛起铁锨上路作业的第一天,细嫩的手掌上就打起了一排排血泡;七八斤重的洋镐刨下去,地上留下的只是一点点发白的痕迹,而胳膊却被震地发麻;下班后眼前不是死寂荒芜的戈壁,就是望不到边的群山。说心里话,当时我们委屈过、伤心过、也曾失声痛哭过。但当我们了解到养路前辈们走过的经历,参观了酒泉公路陈列馆以后,我们才懂得了做一名养路工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酒泉公路历史陈列馆,是甘肃公路养护历史的缩影。馆内珍藏着五六十年代甘肃养路职工简单原始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图片资料,还有当年周恩来总理为安西十工道班赠送的推土机。它陈列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它保存地是甘肃公路人的风骨、是甘肃公路人的精神!一件件饱经风霜的原始工具,见证着中国公路发展的艰难历程;一张张发黄的照片资料,向社会表达着什么才是奉献,什么才是忠诚。为了甘肃的公路事业,多少人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了漫漫长路。我们青年工人一参加工作,段上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参观公路历史陈列馆。听着老职工们的讲述,每一颗年轻的灵魂都被深深地震撼着。
在我们马鬃山段,年轻人有这样一个共识:不管社会怎样变化,时代怎样前进,老一辈养路工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变,甘当路石的精神不能变,奋发向上的精神不能变。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养好脚下的公路,为部队守卫边防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戈壁深山、长河落日,点燃的是年轻人生活的激情;狂风飞雪、孤独寂寞,磨练的是年轻人坚强的意志。每逢盛夏来临,大家经常是头顶火辣辣的骄阳,脚踩滚烫的油砂,天天奋战在戈壁线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时为了赶时间,大家常常是两三个月回不了家。然而,繁重的体力劳动,阻挡不了年轻养路工蓬勃向上的朝气;艰苦封闭的大漠戈壁,遏止不了年轻养路工奋发昂扬的斗志。为了克服工作之余难耐的孤独和寂寞,段上号召大家努力争做“知识型职工”、争创“学习型站班”,动员青工们全部参加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习,努力实现岗位成材。
对知识的渴求和欲望,压倒了荒凉与寂寞。年轻的心,一旦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就会展翅飞翔。从段领导到技术员,从养路工到驾驶员,有报自学考试的、有上函授电大的'、有考机械操作证的、有考会计资格证的,就连炊事员也报考了厨师资格证的考试。工余饭后,大家不再是吟唱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感慨;行走戈壁,我们不再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喟叹。每当红鸟西落,玉兔东升,住在城里的人们,或三五成群相约酒吧猜拳行令;或男女青年花前月下谈情说爱;或一家老小在电视机前赏心悦目;或呼儿唤女享受天伦之乐。而我们这些深处大漠戈壁的年轻职工们,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在一阵欢快的篮球、乒乓球,有趣的围棋、跳棋之后,却拿起书本,挑灯夜战,沉迷于自己爱好的专业。
条件越是艰苦,越能砥砺人的意志;环境越是恶劣,越能激发人的学习和奉献激情。刚刚20出头的财务会计于虎华,是一名中专毕业生,他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通过了自学财会大专考试,进而又通过了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的资格考试。养路工冯军德,参加工作时才19岁,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这位文化程度仅为初中毕业的小伙子,竟然在3年中取得了西北师大的汉语言自学考试专科文凭。
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成功事例,激发了每一位职工岗位成材的信心。养路工付建国,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着机械操作,为了学习系统的修理知识,他经常利用回家之际从书店购买书籍,带回段上仔细琢磨。在工作中不论是水电,还是机械方面的问题,他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手到病除”。在段上浓厚学习气氛的感染下,他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将段上使用多年的小型油路撒铺车进行改装,使油砂封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整整4倍,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边防路上的“许振超”。面对大家的称赞,他却说,我们每一位职工都有他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只要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只要努力学习,就会像许振超所说的那样:“咱当不了科学家,但一定要练就一身‘绝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做个优秀的工人”。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如果说公路养护工作是平凡的,那么在戈壁站班从事炊事工作的沈玉清就更为普通了。然而,为了让大家每天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后吃上可口的饭菜,沈玉清经常与姐妹们探讨、摸索饭菜的花样和味道,反复练习,不断改进。为了帮助这位勤奋好学的姑娘岗位成材,段领导支持她利用冬闲回家休假的时间,专门到四星级的酒泉宾馆拜师学艺,取得了三级厨师证书。
最令人敬佩的是那些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们,在站班上呆的时间越长,越是不敢接打电话,有的还干脆把手机关了,捧起书本用刻苦的学习来减轻对亲人的思念之痛。不是她们不想家、不想孩子、不想父母,而是她们实在难以承受电话那头孩子一声声揪心地呼唤!
28岁的女工陈燕在她的日记中深情的写道:有人说,你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太不容易了。也有人说,你们这么年轻,却远离家人,驻守戈壁,太愧欠父母亲人了。但是,有谁能比我们自己更深地体会到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呢?我们何尝不向往那种正常上下班,回家陪伴亲人,照顾父母的日子?
然而,我们深知,没有栽花人,哪有花烂漫;没有养路人,哪有大道宽;没有人去戍守边疆,哪有内地的安定与繁荣!每当看到过往司机那充满安全与希望的眼神,看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凭借着脚下的公路振翅高飞,作为平凡而普通的养路人,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和幸福,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与意义,感受到了公路人的自豪和价值!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在近20年中,从我们马鬃山段工作、学习、锻炼、成长起来,走上科级以上干部岗位的有12人,从事各种管理工作的有26人,有2名职工还走上了总段领导岗位。在近5年中,有30名青工在酒泉总段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20多名青工被总段表彰奖励,48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30多名职工考取了大型机械操作证,会计证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在2006年酒泉总段清嘉高速公路路政人员选拔考试的60多人中,我段青工冯军德一举夺魁,成为最艰苦的边防站班飞出的“金凤凰”。在嘉安高速公路路政人员考试选拔中,我段报考的8名养路工又有6人成功入围。
辛勤的劳动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无悔的青春换来的是脚下的坦途。1990年,我们马鬃山公路段被交通部和总后勤部授予了“全国陆路边防公路养护先进单位”,2003年被省边防委员会表彰为“边防工作先进单位”,同年9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同时还多次被交通部、省交通战备领导小组评为边防建设先进单位。就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我们马鬃山段的桥湾养管站又荣获了省总工会的“五一劳动奖状”。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事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情怀,而我们马鬃山边防公路段这个年轻的群体,折射的是我们甘肃养路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好学上进的时代精神和博大情怀!这种精神,这种情怀,将成为我们甘肃公路人战胜困难的法宝,并将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坚信,有了这种精神,我省的公路事业必将又好又快的发展!有了这种精神,甘肃的交通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2007年全省公路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
【青春无悔献公交】相关文章:
1.青春无悔抒情散文
2.青春无悔作文
3.无悔青春散文
4.无悔的青春记叙文
7.无悔青春的演讲稿
10.无悔青春记叙文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