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只剩花梦间
“七七的大七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诗词只剩花梦间,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诗词只剩花梦间,希望大家喜欢。
篇1:诗词只剩花梦间
诗词只剩花梦间
独将剩余,留残卷?谁把霖笼,雨凋零?寻觅花衣裳,君何处?情深一顾,谁痴情?
寂寞换衣凉,人心碎,湿风花飘落,谁把凉风,吹衣寒?
长夜飘影,语凄凉,今生你不在,寻觅,花间词。
想念细语,在谁的胸口?痴幔触寒,心已重,万千愁云,谁载动?
深花似梦,风已倦。
只剩花间梦,影露。
抬手花间,岁月短,玻璃碎成玉,岁月长,衣裳薄。花落红尘,红颜愁。冷凉终成局。
玉璋,半弦,窗棂依。晗香凝尽,月半上。玲珑袈裟,游丝禅。卧衾梦半,谁将羽衣披?
梦唤翌年,独凭栏。冰馨如雪,情如斯。水月半弦,远相隔,织梦半倦,江湖冷。
未晚不裳,冷画娉。孤作云纱,不堪语。指伴风月,心雨短,娉月画亭,水烟愁。
红楼袭月,道终凉。纷乱茫然,路迢迢。望月悲凉,情梦难。意粉情烟,谁绛唇?
阔别是年,谁踏梦?风吹寒,捡来柳云,岸边湿。香来玉瘦,凝脂雪。悲来凤溪,难入画。施泪粉黛,雨霖笼。一地碎红,难霓裳。画脂阑珊,难惊鸿。梦帘幽兰,醉娥眉!
篇2:深花似梦风已倦只剩花间梦影湿露的800字作文
深花似梦风已倦只剩花间梦影湿露的800字作文
深花似梦,风已倦。只剩花间梦,影湿露
岁抹凝烟,愁做雨。琉璃屏风,谁梳妆?尘伴忧伤,谁霖澜?独自寒烟,轻舟上。
独将剩余,留残卷?谁把霖笼,雨凋零?寻觅花衣裳,君何处?情深一顾,谁痴情?
寂寞换衣凉,人心碎,湿风花飘落,谁把凉风,吹衣寒?
长夜飘影,语凄凉,今生你不在,寻觅,花间词。
想念细语,在谁的胸口?痴幔触寒,心已重,万千愁云,谁载动?
深花似梦,风已倦。
只剩花间梦。影露。
抬手花间,岁月短,玻璃碎成玉,岁月长,衣裳薄。花落红尘,红颜愁。冷凉终成局。
玉璋,半弦,窗棂依。晗香凝尽,月半上。玲珑袈裟,游丝禅。卧衾梦半,谁将羽衣披?
梦唤翌年,独凭栏。冰馨如雪,情如斯。水月半弦,远相隔,织梦半倦,江湖冷。
未晚不裳,冷画娉。孤作云纱,不堪语。指伴风月,心雨短,娉月画亭,水烟愁。
红楼袭月,道终凉。纷乱茫然,路迢迢。望月悲凉,情梦难。意粉情烟,谁绛唇?
阔别是年,谁踏梦?风吹寒,捡来柳云,岸边湿。香来玉瘦,凝脂雪。悲来凤溪,难入画。施泪粉黛,雨霖笼。一地碎红,难霓裳。画脂阑珊,难惊鸿。梦帘幽兰,醉娥眉!
晓月清愁,空湿烟花瘦,一尘风霜,画卷,冷了谁的.眼眉儿?
空山已尽,愁肠断。破梦碎雨,凉了谁的心?
夜梦酷寒,殇梗残。路湿粉墙,霜染雪。忆梦流年,不堪言。泪染芳心,谁作秀?
浮萍云瑶,一场梦,一场离别,一场泪,孤影寒窗,谁来寄?瑶池踏花,谁梦蝶?
几缕青丝,绾沉香,幻梦栗然,烟吹柳,切待春花,染紫帘?
寒露滴翠,谁将轻暖,拂冰凝?
一身素衣,白雪染,帷幔簇簇,灯花影。寒月破晓,情绾碧,捡来一纸水月,歌伴舞。
忧怜画溪,谁瘦影?紫玉芳华,谁将多情,染淡墨?一醉红尘,笑成痴。半梦痴载,醉轻狂。
花落尘烟,流年少。似水梦溪,租令红颜,青春逝,还剩残红,几许梦?
三千红尘,沈华。谁将若水,携玉壶,一帘清影,写国色?愁香径,画眉展,轻捻忆梦,碎成行。
泪湿清歌,谁伴裳?忧落黄沙,一片心碎,谁斜阳/?
漫步风亭,烟波瘦。冷凉朱砂,谁琴弦?
篇3:花间梦事的诗歌
花间梦事的诗歌
有你的晨曦多么美
我轻轻踮一下脚尖
就能摘下几滴干净明亮的鸟鸣
风,从发间吹过
带来雨水的清新
而你,站在蓝天下
张开双臂,迎接我穿越季节的身姿
牵你的手,走进花海
每一朵花,都蕴藏着一个美丽的花事
阳光纯粹
炙热三月的脸
我对着一朵花,轻轻的
喊出你的名字
所有的花便打开了花瓣
蝴蝶的飞舞很安静
只听到急促的呼吸,在花香里弥漫
深深的相看一眼
江南的春色
就哗拉拉的`
在我们的体内汹涌成海
日夜澎湃
一曲箫音
在桃花的红唇里流转
品咂阳光的暖语
一支草色,刺穿相思的核
倾倒无边的秀色
我甜甜的酒窝,盛满柔情
等你,一杯一杯地畅饮
篇4:散文一切不过花间梦事
散文一切不过花间梦事
睫帘轻掀,又逢桥头柳生烟。时光清浅,悠悠地载着韶华走远。略施粉黛,微展罗裙,眸里映着的依旧是片艳阳天。
青春如风,轻盈盈地滑过指尖,一切便不再显现。留下的心里话就此成为了遗憾,恰逢迟暮时分,如千斛老酒,于记忆之城醇香四溢,俘获我的心。百转千回,爱情这酒谁喝就得醉,借着酒的滋味醉一醉,宁愿长眠与你相随。奈何尘世间,一切不过云烟,错过的便如枯萎的玫瑰,独剩残香一缕飘远,开到荼蘼花事了,纵然曾若花一般地怒放过。经年喟叹: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爱情,就是一种味道,酸甜苦辣,总得自己尝了才明晓。彼此曾是那般的执着,终是抵不住现实的苍凉。时光的一个玩笑,竟使如胶似漆的两人于花前柳月下分道扬镳,从此两个寂寞的灵魂便选择了流浪,开始了自己的烟火人生。繁花满城,何处觅寻他年那对赏花人。春去秋来,花谢花开,每个人最后都孤独以待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人。
落落余晖,练练月华,寂静沉醉。有那么一刻,真的就那么一刻,感觉自己就是天地浮萍一沙鸥,是那么的凄然,心像晚秋的风,凉丝丝,宛如在这个闹世中觅不见一寸温暖。那时的心就那么晾着,空落落的,寻不得实存之感。那是一种浸入骨子的孤独。痛彻心扉之余,便于梦里酣睡,给我一匹马,义无反顾地去一个爱我的我爱的`安静的地方。
结庐于人境,筑篱车马外,游山戏水,吟诗赋词,画竹描兰,酣眠于半卷清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览天空云卷云舒,不悲不喜,寂静欢颜。
半濠春水半城空,来匆匆,去匆匆,影无踪。繁华三千,富贵万斛,到头来,谁能挨过一抔黄土掩面之痛。既是如斯,何不爽然。花间一壶酒,邀月把盏言情,是何等潇洒,何其自在。人生这半瓣花,汲取的就是寂寞的养分,幸得草木有情,使知晓尘世的憔悴无奈后的巾帼须眉,亦有勇气披上伪装。
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人生这个谜,几人能猜对。唯独这个中的滋味,自己能体会。待到雁笔南赋诗,便幡然醒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一切不过花间梦事。
篇5:墨香女子, 花间梦事散文
墨香女子, 花间梦事散文
秋风浅唱,月调轻和,垂一帘花间小令,落入眉弯,开在心头,旖旎在醒着的梦中吧!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因为心中笃信,所以我只管端然静坐,尽量把每一个日子里的温暖点滴,都精心润上墨色染上香息。然后,再悄然收纳入掌心里,轻轻梳、细细理,丝丝缕缕因为融进悲喜而脉络逐渐清晰。当某天,日历翻过碰落了尘絮,我低眉浅笑小心拾起。再用轻柔的笔迹慢慢擦拭,那些飘香的小字在记忆的引领下,还原到最初的美丽。
想,是最可心的温柔。有时候,我想:去一首诗里歇歇脚儿;去一阕词里听听曲儿;去一朵小令里找找调儿。有时候,我想:在诗里借来韵律;在词里借来平仄;在小令里借来曲调。赋诗、填词、谱曲,拨动心弦,奏响灵魂乐章。一切,因为好所以美,因为美所以好,美好的想在文字里面,遇见一段美好时光,却不必在最美的年华。
遇见,你不似一首诗,那般地饱含深情,那般地殷切热烈,用韵脚走出来的动态美,有些芍芍其华,太过招摇。你是另一种静寂、孤清的美,像一阕写在水上的清凉词,灵韵压在淤泥里根深净植,不染本性亦不失本真且不枝不蔓,玉洁冰清且风骨犹存。你始终保持着低温的姿态,素白淡雅与溪风朗月为伴,依着菩提心性,内向慈悲而开,幽香淡淡为正善而生,你有一个十分美好的名字,你叫:“莲”!
莲池研墨,我只想让一颗灵魂皈依超脱,一抹心念安静地生长; 铺展素宣,我只想让一任清韵的字句停泊,一段尘缘随岁月悠长。烟云水墨,凝香成一朵寂寞。不诉人生悲喜,不管一澜心事随风飘过,婉转成一曲弦歌,万倾成一条岁月的长河,绵绵流淌不决。细水长流的爱,终究会有流年的锦瑟相合,清词入阙,只为轻吟一朵梦荷,虚化一轮千古朦胧的月色皎洁。
有些缘分的好,就像是秋夜的莲池映照着明月,是一种安宁稀世的好,婉丽清绝,纯澈皎洁,幽香阵阵,清辉冷冷,气息暗自相和。时光水岸,遥相对望,眷眸深深脉脉不得语,一种温和成为无法言说,幸福的感觉却在心里暖腻成河。
一种情真早已刻进骨髓、流进血液、融入呼吸,与生命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成为了无法分割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据说那是前世遗失的一根肋骨,只有今生把它找寻相认才算是修得圆满。却原来,有些缘分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我们只需遵循。如此,光阴的脉络才会逐渐清晰,因为那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呼吸的白纸黑字,简单而深刻,明亮而鲜活。
指尖的光阴在静静流淌,涓涓细流漫过似水流年。墨者终归无言,笔端弹落心语缱绻,落满岁月诗行。清水淡墨,细细研磨,慢慢调和,轻轻勾勒,素手研磨心絮,莲池开出并蹄,两颗灵魂深处的幽香不分四季,一份笔端相遇,一笺清婉诗意。
如诗如画的山河岁月里,山水明澈,掩映出自然天成的和谐画面,大自然的神笔写意,犹如一阕清丽绝美的配词。品味净水之灵韵,依着山川连绵的脉动,起舞悠扬旋律,浅落一帛素锦软语清音,如丝竹管弦中缠绵绕指的纤柔境地,缱绻的纠缠不清,沉醉的令人不醒。
轻歌曼舞的岁月长卷里,温暖,是一方暖阳的给予; 清凉,是一缕柔风的旖旎。动静相宜天然而成的文字,续写着一份水墨熏染的情缘,沁润着一份地久天长的情意。此番意象,不会惊扰到眸底一丝温良,与时光同在,与日月绵长,清宁简静,无别样。此生,愿意以一朵花的姿态,开在一个良人的心池,彼此温柔以待,用灵魂供养着爱的香息。幽幽素素,纯澈清丽,无需轰轰烈烈,只愿多年以后,还能够静静地陪伴着彼此。心心相印风雨同担,无怨无悔,无畏无惧。
这一场纸上的心路历程,只是相遇不曾离分,没有转身亦是不存在重逢,若说还是喜欢纯美的爱与真。就如是一朵睡莲,用爱喂养的灵魂散发出安详的气息只为被懂她的人所能闻。岁月的长卷中,那些被时光之笔写旧的心情,叠加着光阴,痴缠着年轮,泛黄的章节里不再是虚空。填充的,是善美情意的表达; 是随手相赠的温馨; 是妥帖温和的初衷;是爱的.包容抵达的慈悲与懂。
岁月因为流逝才美丽,四季因为轮回才有转机。人生于我而言,无论风雨坎坷,无论平坦艳阳,只要能与你十指相扣,紧握一份懂得携手同行,便是最美的光阴。感我心中山水,寄我切切情深。低眉莞尔,是女子致意给岁月和自己的最美姿态,以这种温婉的方式隐去心中愁苦和落寂,种植一朵明媚别于馨暖光阴的衣襟,淡然前行……
想这近半世的光阴,一颗心行走在红尘中,依然可以保持着最初的天真与单纯,始觉万分荣幸。此时,柔和的月光下,眉间划过一缕清风,纤柔清韵,指尖拈来一朵闲情,浅嗅芬馨。不慌乱,不争抢,不贪怨,静默成一朵花儿的模样,且不问风儿何时来、何时去,且不管花儿何时开、何时落,一切都不必探寻,不必追问,只想静静地,享受这份片刻的稀世安宁,清浅的一份温情。
这一路走来,虽说很平淡。可回眸再看,依然如初的是清澈的目光,明媚的笑颜。想风里来雨里去的夜归时分,总有一盏灯为我点亮,总有一个良人,备好一盏茶暖,展开一本素卷,与我赌书泼茶,共享一份烟火诗意的安良。
夜如此柔软,如此时,风儿在耳边细语呢喃,月儿在眼前皎洁圆满。清韵流芳的秋,惹了谁的眷眸,回忆的渡口,依然有你愿意为我停留。犹记那年,两个人一眼相遇的火焰点燃了秋,两个人一牵手的颤抖又不小心碰落了花火。从此,我喜欢把想要说的话都投递在风中,悬挂在每一个季节的枝头,如此,远方有风迎来的时候,只要你抬头,那想念就会传递到你的心头。
篇6:阡陌红尘醉梦花间的散文诗
阡陌红尘醉梦花间的散文诗
弹指流年,
拂歌尘散,
掬一泓流水,
携一缕清风,
在花笺里氤氲馨香,
此刻隔窗望去,
原来,夜色是如此的美好……
有人说
故事里的故事都是童话
就像那清晨的迷雾
朦胧,飘逸却又妖娆……
也有人说
最美的时光在路上
就像那留在沙滩的脚印
在夕阳的余晖下
尽显唯美与深层……
可是又有谁知道
其实童话的世界很真实
最美的时光在心间……
挥挥手
告别了昨日
就这样,隔着记忆的伤
踏上了岁月的轨
一个人
推开春的门扉
陌上花开
来不及准备
选一个阳光丽日
信步前行
不用去远方
只许携一份诗意的心情
漫步在在郊外
或游走在公园
可静坐,可观赏,可凝眸,可冥想
静静地迤逦成一道醉人的景
再回首
原来这个季节
早已成为一段故事
故事里的水很清,天很蓝
浅浅淡淡的风里
有氤氲的花香
有柳韵的浮动
凝眸处
时光如简
素心如棉
只想借一支笔
画出你的'容颜
淡淡的
在记忆里搁浅……
此刻
在岁月里翩跹
总有一种感动
是穿越灵魂而来
掠过你的眼
润了我的眸
静静地听一曲歌
静静地守候一份情
在这个季节
潋滟的芬芳
醉了
醒了
又醉了
捻一指飞花
试图留住一瓣心香
只是淡了
浅浅的伤……
细细想来
喜欢文字已经很久了
点滴的记录
丝毫的情愫
都承载着自己太多的梦
我不是个诗人
却喜欢在诗里行走
那种感觉
就像看一朵白云
飘逸在天空
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旖旎相逢……
听朋友说
厦门的3月
到处是花的海洋
于是乎
一直也在想着
在某一个时间
和心爱的人
一起去赏花
记录了那些美好的瞬间
然后永久珍藏……
偶尔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
打在身上
暖在心间
看着路途中形色匆匆的人
看看这纷扰的周遭
原来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远
风中那淡淡的花香
却也素雅清芬
馨香怡人……
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每天打开窗
有清新的空气
有明媚的暖阳
又是新的一天
简单的日子
如水流淌
重复
而不乏味
那一莲心事
犹如绵绵细雨
滴落心间
也许一个的人故事很长
平平淡淡数着流年里细碎的感动
于季节的变迁里
静守每一个月圆月缺
花开花落的流年
而此时
只想静静的安睡
在梦中
与你在花田半亩
共赏花开……
篇7:毛文锡醉花间的诗词鉴赏
【内容】: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
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作者小传】:
(约公元913年前后在世),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进士,后任后蜀翰林学士,升为内枢密使,加为文思殿大学士,拜为司徒。其后被贬为茂州司马。后蜀向后唐投降,毛文锡随后蜀皇帝王衍一起入后唐,与欧阳炯等人以词章任职于内庭。
【注释】:
鸂鶒:是一种比鸳鸯稍大一点的紫色水鸟,常常雌雄一起戏水游耍,又称紫鸳鸯。 趁:乘便,乘机。
戍楼:古时边防驻军筑以望远者。
【赏析】:
征人远戍,虽曰“休相问”,心中却自难忘。而昨夜风雨,黎明轻寒,不觉更加思念远方征人。他久无音信,实在让人牵念。这首小词,辞语浅易,而情思缠绵,写得极有韵致。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言己拼得不相闻问。人苦独居,不及相趁鸂鶒,而晓来过雨,忽念征人远戍,寒到君边,虽言“休相问”,安能不问?越抛开,越是缠绵耳。
《餐樱庑词话》况周颐云:语淡而真,亦轻清,亦沉着。
篇8:《醉花间·休相问》诗词原文及译文
《醉花间·休相问》诗词原文及译文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的词意:不要问,怕人问,相问会增添几多怨恨。
出自晚唐五代词人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
醉花间
【五代】毛文锡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鸳鸯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注释
⑴醉花间:唐教坊曲,《词谱》引《宋史·乐志》入“双调”。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一叠韵,后片三仄韵。
⑵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头有缨,尾羽上矗如舵,羽毛五彩而多紫色,似鸳鸯稍大,故又名紫鸳鸯。趁:趁便,乘机。
⑶夜:一作“日”。霏霏(fēi):雨雪盛貌。
⑷临明:即将天明。寒一阵:犹言阵阵寒气。
⑸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⑹绝:无,没有。边庭:边地,边塞。
参考译文
不要问,怕人问,相问会增添几多怨恨。碧绿的春水涨满池塘,双双嬉戏的紫鸳鸯正拨动春心。
昨天夜里春雨纷纷,天明时阵阵寒气相侵,偏又想起远征戍边的他,很久很久未收到边关的信。
赏析
毛文锡是西蜀代表词人之一,尤工小词,此阕为其代表作,素受赞诵,沈初有诗曰:“助教(温庭筠)新词《菩萨蛮》,司徒(毛文锡)绝调《醉花间》。晚唐风格无逾比,莫道诗家降格还。”推崇其为一代诗雄。毛词多“以质直见情致”,此阕却写得含蓄婉转,曲致其意,颇耐寻味,表现出风格的多样化。
此词破题用“陡健之笔”(《词徽》卷五),劈头便云:“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云起马面,突兀而来,挟带着强烈的感情。词用口语,用民间文学的重复、回环的手法,语言流利清新。通观全篇,乃替思妇设辞,有个性特征。女主人公不愿人问,更怯惧人问,唯恐平空再增添一段怅恨伤心;既云“添恨”,显见心头已有恨郁积。这就带出了三个问题:所“恨”什么?怕“问”什么?为什么“相问”会如此深深地触动心底隐痛?首三句无端而降,平地起波,顿时结成一个悬念。接下“春水”两句并不予回答,而是宕开一笔,折入景中,拉展出一卷池塘春意图。女主人以徘徊池塘畔,只见:微风徐拂,春水满塘,碧池如镜,洗映蓝天;水面上浮游着三五成群的紫色鸂鶒,头披五彩缨,双双相嬉,活泼的生机,不时打破池塘的宁静。画面讲究色彩,动静相映。这幅画深有寓意,不仅“春水”交代时令,“池塘”交代地点,更主要的是“鸂鶒相趁”表面写景,实际暗示幸福的爱情生活。鸂鶒,花间派词人常将之视作鸳鸯来咏写。“趁”,写出了鸂鶒双双相嬉、爱抚。词人写鸳鸯,鸂鶒,“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牛峤《望江南》),是以双双相随的水鸟象征美满恩爱的婚姻。至此,女主人公的“恨”清晰了些,似与爱情生活的缺憾有关,但悬念仍未解。
过片二句承上片结句而来,由池塘水涨而翻忆昨夜春雨,是“春水”句的补足和延伸;水因雨而涨。一夜春雨霏霏,雨带寒意,临明一阵逼人。词化用唐韩偓《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诗句,暗示女主人公彻夜不眠,卧听雨声。画面色彩气氛由热转为冷,自上片春江水暖跌入临明雨寒,心情也随之暗转。临明的'寒意,侵人肌肤,女主人公由自己身上寒,推想到“伊人”的寒暖,而牵肠挂肚,逼出煞拍二句“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戍楼”,征人所居,挑明女主人公身份,原来是个独居闺房的边防军人的妻子。丈夫万里从戎,边庭音信久已断绝。生死未卜,寒暖不知,不能不使妻子终日牵挂,惊忧怅悲,正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结尾二句,如泣如诉,解开了全阕的悬念,词旨大明,乃思妇思念征夫。这才明白:女主人公为什么在词首启唇即哀诉:“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原来她怕人家问她远征丈夫的消息。也才明白:她闲步池塘,是为了避开人目,排遣愁怀。不料春景虽美,“触景更添恨”,水鸟双双成对,自己却茕独只影,说不出的凄愁伤感。因春色而生春心,因春心而触春恨。故过片心境迅即浸入彻骨春寒之中。煞拍如泉流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
篇9:情谁,花间蝶梦醉千年散文
情谁,花间蝶梦醉千年散文
夜深窗栊,静听那首如醉如痴的琵琶曲,任炫动的音符拂过发丝,飘向风中流动的一朵白云,朝着霓帘的深处滑去……
皎洁的月光,坐在夜的秋千上,摇曳于深阔的环宇,把璀璨的蓝色宝石光练颁发给夜的使者,穿过五百年的玄幻寻寻觅觅,在深深浅浅的清音乐里旋转、曼舞。借着或明或暗的月光,低眉信手弄细弦,清脆响叮咚叮咚,唤醒那沉寂千年的睡梦,幽梦依稀,弹尽心中无限相思,轻轻呢喃着你的名字,你的容颜由远而近,清晰而又不可触摸,独自叹息,眉角的晶莹洒落满地,无奈, 只有这样远远地望着你的身影,不去逊色你的美丽,不去沾湿你的芳馨,不让丝丝尘埃染污你的纯白,让你的丁香飘向更深的苍穹,随风飘舞的花瓣轻巧如丝新奇艳丽,错络出一缕缕馥郁缱绻,好想化蝶随你飞翔……
天涯咫尺,夜弦穿过万水千山,连接着你和我所在的.地方,你那柔情似水的低语,轻轻叩响我的心房,霎时时光凝在秒针上,寒风胆怯在云外,烛火摇曳丝丝温暖,驱走殢绕的寂寞,萦萦微笑,穿插在爽朗的交谈中,如同千年相约而来的旧识,酌一壶老酒,对杯于傍依竹溪的云亭里,品位着那千年悠久的传承和万年不变的情结,绵远却又源长。此刻,我们共一叶小舟,在浪漫的银河上浮荡,切切满襟的情愫伴着心跳的旋律,打破夜深的孤寂;与你放歌吟唱,用一曲激昂的情歌,飘向恒星的轨道,撞荡出激情的亢赋,与高山回音壁相飏,漫延深谷峭壁,回旋于山水层林演绎出悦耳绝伦的情境,让万物为之震撼,让骚客为之折腰感叹。
我守在夜的未央,多想就这样醉在梦里不再醒来,把它凝成永恒伴我红尘。或许,会有瞬间的孤寂来袭,让一丝寂寞检验我的耐性,或许,那流落指尖的殇或隐或显不肯离去,或许那休眠的思念在紫藤上苏醒,或许,在暮阳西下的黄昏,我会循着金光流动的湖畔,采一片葱绿的叶,或是摘一朵冰花,剪一束橘黄的灯光,做一只翔宇的风筝,放飞茫茫蓝天,去寻只属于自己的甜甜的梦幻, 细心地呵护着,不再彷徨路口,不再茫然无边无际海域,不再独自行走沙曼飞舞的戈壁,不再有不眠的长夜,不再有那寸肠欲断的前世的轮回,不求上辈相遇,不望下世朝夕,只在今生把你轻轻的私自珍藏在我的心里。
初冬的幕色,总是透着清夜的寒意,窗外棕树静静的飘荡淡淡的幽香,抬眼望去,素墨红笺难以凭寄,心底里牵挂思念的伤,徘徊在心湖,轻轻地叹息着。岁月的脚步匆匆太匆匆,让人还未从朦胧中醒来,那耀眼的韶华便成了过往,几多感叹几多禅怀,美好流失在芊芊中,唯有那些催泪的殇仍在依稀,在无声无息怨恨愁肠中老去了容颜。感叹青春的轻逝,几许销魂向谁诉,那款款的柔情,曾一度吹绿了南轩的烟柳,吹红了雪被下的朵朵梅花,吹翠了一湾竹林,吹皱了一湖的粼粼波光。寂寞的笔端,写着无限的相思与爱恋,揽着柔柔的清风,轻轻依在你的胸怀……
旭光漫卷帘幕,默默伫立在,洒满韶华的窗台,风从温暖中向我走来,天上那一朵白云浮飘婉如洁净不尘的白莲,承载着你千古不变的爱怜,向我倾诉着:“亲,你那淡雅的笔,泼墨染彩绘成一副副婉约的画屏,一阙阙婉约清丽的唐诗宋词,一支支动人缠绵的轻歌婉曲,深深地感动着丰富着我生命的元素,遇到你是我五百年修来的福分,上天厚爱让我拥有这样的你,让我们做世界上一对最幸福的鸳鸯!” 我在彼岸和着你那心的悸动,为你要跳一曲人生里最纯最美最曼妙的芭蕾,踏着梦幻的节拍,随着飞花飞去遥远的海角天涯,然后在你为我筑起的港湾里,紧握你那一双温热的手,随大海奏响的旋律翩翩起舞……
你从远古踏着纯白淡香的花径含笑而来,手执一束粉白的百合无声走到我的眼前,为我许下不老的誓言,爱情就是一程旅行,可以游赏两旁的姹紫嫣红,但不能被路边奇花异草所迷惑,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地老天荒的地方,由此你我便背上行囊行在这个永不能褪色想往的路上。
独处之际,在襟愫点缀的两人世界里,手中的粗毫从意穿行在对你深情的思念、对你望眼欲穿的渴盼中,使思念融进岁月的华伦里刺绣为情感画卷的每一乐章。
那盛开的心事之莲轻轻叩响蓝色的风铃,在梦的韵律中为你浅吟低唱……
篇10: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赏析
《稻田》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翻译】
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翻译】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台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翻译】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思帝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篇11: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赏析
《应天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忆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翻译】
韦庄本来住在长安附近,后来移居虢州。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他正来京城应试,目击这座古都的兴替盛衰,抚今伤昔,写下了这首“感慨遥深,婉而多讽”的七律。“感慨遥深”指其思想感情,“婉而多讽”言其情韵风调。
《古离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翻译】
晴空云淡柳色青如烟,别情难遣散饮酒丰酣。手拿着玉鞭指向云外,使人断肠是明媚江南。
《章台夜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古诗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翻译】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金陵图》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古诗全文如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古别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翻译】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篇12: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赏析
《江上别李秀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莫向尊前惜沉醉,与君俱是异乡人。
《悼亡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
若无少女花应老,为有姮娥月易沈。
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
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薰。
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
《登咸阳县楼望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翻译】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韦庄的文学地位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悯耕者》、《汴堤行》对战乱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睹军回戈》、《喻东军》、《重围中逢萧校书》对当时屯居洛阳的援军残害人民、掳掠妇女的丑恶行径作了谴责,同时又对他们拥兵自重、未能积极镇压起义军表示不满。而《铜仪》、《洛北村居》、《北原闲眺》、《辛丑年》等诗,则反映了他对唐室“中兴”的热切期待;《闻再幸梁洋》、《江南送李明府入关》等诗,表示了他对离乱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咸通》、《夜景》、《忆昔》等作,更抚今追昔,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挽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怀古诗,如《台城》、《金陵图》、《上元县》等,在对南朝史迹的凭吊中,也寄寓着他对唐末社会**的哀叹,情调凄惋。此外,他还有一些诗如《思归》、《江外思乡》、《古离别》、《多情》等,反映了他长期四处飘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写景诗,如《题盘豆驿水馆后轩》、《登咸阳县楼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体诗见长。律诗圆稳整赡,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发人深省;而清词俪句,情致婉曲,则为其近体诗的共同风格。
韦庄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此诗长达1666字,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诗中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叙说,正面描写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与唐军反复争夺长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围绝粮的情形。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一方面对起义军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义军掀天揭地的声威及统治阶级的仓皇失措和腐败无能;一方面揭露了唐军迫害人民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夹杂着对他们剿贼不力的谴责。它选择典型的情节和场面,运用铺叙而有层次的手法,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矛盾,布局谨严,脉络分明,标志着中国诗歌叙事艺术的发展。
【诗词只剩花梦间】相关文章:
1.念,只剩这样诗歌
2.忆只剩落寞散文
7.花间寻觅作文
8.依然花间散文
10.微雨花间夜阑珊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